《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反覆朗讀並理解詩歌。

  2、培養欣賞品味詩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朗讀詩篇、了解詩意、體會詩情。

教學難點:品味詩歌語言的精妙

教學設想:教學中可按照"讀--品--背"的順序進行,精講多讀,以讀帶品。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 導入

 雪,潔白美麗,或輕舞或紛揚,給我們的生活增姿添彩,所以,它歷來都是人們吟詠、描繪的對象。

 在古詩中,更是有不少歌詠白雪的名句,同學們能舉出一些例子嗎?

 例如: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江雪》柳宗元

欲度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別董大》高適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唐·盧綸《塞下曲(之四) 》

 有誰能說出「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一句的出處?——對了,它出自於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位唐代的大詩人是在怎樣的情境之下吟詠出這樣的千古名句的,讓我們一起走進《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二、 作者介紹

 投影:

岑參(714-770),江陵(今湖北省江陵縣)人,唐代著名邊塞詩人,與高適齊名,並稱為「高岑」。曾兩度出塞,晚年任嘉州刺史,以後罷官,欲歸故鄉時,客死成都旅舍,史稱「岑嘉州」,有《岑嘉州集》傳世。

岑參的詩想像豐富,意境新奇,氣勢磅礴,風格奇峭,詞采瑰麗,並充滿樂觀進取的精神,具有浪漫主義特色。

 三、 詩文賞析

 (一)聆聽感受

 1、播放錄音,聆聽感受。請同學們注意字的讀音。

 2、讀准字音

 岑參 cén shēn        散入sàn

  狐裘qiú              錦衾薄 qīn bó       

  瀚海 hàn             闌干 lán      

  羌笛 qiāng           風掣紅旗 chè

 (二)整體把握

 1、齊讀全詩——讀准字音,初步感知。

 2、解題——從詩題中能看出這首詩寫了哪些內容?

  詠雪、送別。(板書)詩的前半部分是詠雪,後半部分寫送別,同時在送別中進一步描寫雪景。這是一首雪中送別詩。

 3、詩歌是從哪裡開始著重寫送別的?

 從「中軍置酒飲歸客」一句開始。前十句著重於詠雪,後八句著重於送別。

 (三)賞析詠雪部分

 1、齊讀詠雪部分——思考:詠雪部分描繪了怎樣的畫面?

 請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來。

        北風席捲著大地,把強韌的白草都折斷了。塞北的天空,農曆八月就飛起了雪花。就像是忽然颳了一夜春風,使千樹萬樹開滿了梨花。

     大風把雪吹進了珠簾里,沾濕了羅幕,就連狐裘、錦衾這樣高級的禦寒品也擋不住嚴寒;將軍的角弓被凍得拉都拉不開了,都護的鐵衣冰冷得難以著身。

 2、  賞析詩句

 (1)朗讀詠雪部分——思考:哪些詩句寫得好,好在哪裡?

 (2)對雪的描繪,哪一句最精彩?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為什麼精彩?小組研討,合作探究。

        精妙的用詞——一個「忽」字,表明來得突兀,來得意外,形容雪來得急,下得猛。不僅表現了邊塞氣象變化的神奇,而且傳達出詩人賞雪時的驚喜心情。

       新奇的比喻——抓住雪的潔白、鮮潤的特點。千樹萬樹,突出了雪的壯觀景象。

      春意盎然的意境——創設了梨花滿樹、春意盎然的意境,以春暖顯奇寒。

       昂揚樂觀的精神——嚴酷的自然環境中透出了詩人高昂的樂觀主義精神,只有熱愛生活的人,才能表現出這種化苦為樂、積極向上的樂觀情懷,才能寫出這樣的千古名句。

        (3)讀詠雪部分——除了這一句外,在詠雪部分,你還喜歡哪些詩句?為什麼?

         學生回答,教師穿插評價:

①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第一句寫風,一個「卷」字,  一個「折」字分別從正面和側面寫出了風勢之猛。第二句寫雪,「八月」說明胡天下雪的時間早。「飛」,勾畫出了一幅雪花漫天飄舞的形象。「即」字表現了詩人的驚奇之情。這兩句極寫邊塞的風狂雪早。

         ②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一個「散」字,寫出了風吹雪花點點飄入帳內的情景,一個「入」字,將讀者的視線從廣漠無垠的空中轉移到中軍將領們的住所上來,「濕」字寫雪花融化,沾濕了羅幕。「狐裘」寫白天,「錦衾」寫夜晚,「不暖」和「薄」,均可見出雪天的奇寒。

        「角弓不得控」和「鐵衣冷難著」,生動地表現了胡天的奇寒叫人難以忍受,「將軍」與「都護」尚且如此,一般士兵就可想而知了。

         狐裘、錦衾、角弓、鐵衣,用這些邊塞將士身邊的用品來襯托氣候的寒冷,既表現了邊地軍營中將士的苦寒生活,又從側面烘托出了大雪的寒威。是從人的感受、從側面來描述邊地的寒冷,這樣記錄邊塞奇事,角度也很新穎。

        ③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從「瀚海」到「愁雲」,視角有何變化?)

      (「百丈」、 「萬里」是實寫嗎?運用了什麼修辭?)

         這兩句詩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由詠雪過渡到送別。前一句寫大戈壁上是一片冰雪世界,這是地上的景象。「瀚海闌干」繪出了非常開闊的畫面;「百丈冰」形容冰雪覆蓋面積之廣,冰塊之大,是誇張的說法,極言奇寒。

         後一句寫慘淡的愁雲布滿天空,這是天上的景象。一個「愁」字,一個「慘」字,具有濃烈的感情色彩,為餞別場面醞釀了氣氛。「愁雲」既是寫景也是寫情,很自然地引出下面的送別。這裡,把邊塞將士的軍營置於一個廣漠、遼闊的背景上,給人一種奇異而又壯偉的深刻印象。

        3、齊讀詠雪部分——思考:這些詩句共同顯示了胡天的雪的什麼特點?

        雪來得早,雪來得急驟,雪下得大,雪景雄奇壯闊,雪後特別寒冷。

        4、作者寫雪,寫雪中的景象,寫胡天的雪的特點,是懷著怎樣的情感來寫的?

          喜愛,讚美的感情,昂揚樂觀的精神。

         5、為什麼在這樣艱苦惡劣的環境中,作者卻能表現出如此昂揚向上的情緒呢?

      這和當時的時代背景和詩人自身的經歷有關。

       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當時的背景——

        寫作背景(投影)

         唐代天寶年間,李唐王朝與西北少數民族邊境戰事不斷,許多文人也紛紛投入軍人幕府,尋求個人發展,並體驗到邊塞緊張激烈的軍旅生活和新奇獨特的自然風光,形成了盛唐邊塞詩派。岑參就是盛唐邊塞詩人的傑出代表,

     他懷著建功立業的志向,兩度出塞,度過了六年艱苦的軍旅生涯,對鞍馬風塵的征戰生活與冰天雪地的塞外風光有長期的觀察與體會,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就是他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節度判官,在輪台幕府中送友人回京時所作。

 (四)賞析送別部分

 1、齊讀送別部分——詩人寫送別寫出了對友人怎樣的情感?

 依依不捨。

 2、哪些詩句表現了這種情感?是怎樣表現出來的?

 ①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設宴餞別

 (他們可能會說些什麼呢?為什麼要列舉「胡琴」「琵琶」「羌笛」這三種樂器呢?)

 簡略而有情味。詩人在中軍營里擺下了餞別的酒筵,演奏的是胡琴、琵琶和羌笛等樂器。這就點明了餞行地點、餞行原因、餞行的情形。

         列舉出這三種樂器的名稱,也是很有深意的:朋友就要回鄉了,在餞別酒席上演奏的仍然是這些異鄉的樂器,一股思鄉之情不是委婉地流露出來了嗎?「胡琴琵琶與羌笛」,這種純然是西域特色的管弦樂器齊鳴和響,給邊塞的軍中宴飲增添了幾分蒼涼悲壯的豪氣。

 ②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你覺得此句中哪一個詞用得最好?好在哪裡?)

     日暮時分,大雪紛紛,詩人把他的視線從酒筵上又轉向了轅門外,看到了一幅十分奇異的畫面:在暮雪紛飛的背景上,一面鮮紅的旗幟凝住不動。其中的「掣」字用得十分精確,真實地描繪出紅旗凍住了,北風吹著也不飄動的情狀。

     此句運用反襯手法,既突出了天氣的寒冷,也寫出了瀚海冰雪中的一個「亮點」色彩感強,富有表現力,構畫了一副奇異而美麗的畫面。不僅寫出了邊塞奇寒,而且紅旗在風中堅強挺立也喻指邊塞將士不屈的鬥志,寫出了作者心中奔涌的豪情。

 ③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從轅門一直送到輪台東門,表現了詩人對朋友的依依不捨。「雪滿天山路」既表現出了風雪之猛,路之難行,又傳達出了詩人對朋友的關切的擔憂。

 ④賞析「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描繪了怎樣的畫面?請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

        寫友人離去以後的情景:山迴路轉,友人的身影已經看不到了,此時詩人仍佇立在風雪中,遠望友人離去的路,只見雪地上留下一行長長的馬蹄印。

      (聯想想像詩歌最後兩句,如果你是詩人此時在想些什麼?)

         詩人送友人歸去時依依不捨的深情,以及他的思鄉之情,都通過「雪上空留馬行處」這句詩表達出來了。

    (齊讀送別部分——思考——詩人在句子中並未寫到「情義」「不舍」等字眼,那麼這種情義是怎樣傳達出來的?)

        融情於景,情景交融。

         這樣的結尾,真如撞鐘,清音有餘,使人產生無窮的遐想。「山迴路轉」使人惆悵,而雪地上的馬蹄印跡,又把送別的思念延伸到遠方。這個「開放式」的結尾,給人以無盡的遐思。

     ( 你知道具有相同意境的詩句嗎?——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 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詩人在黃鶴樓邊送行,看著友人乘坐的船掛起風帆,漸去漸遠,越去越小,越去越模糊了,只剩下一點影子了,最後終於消失在水天相接之處,而詩人仍然久久佇立,目送流向天際的江水,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託付江水,陪隨行舟,將友人送到目的地。這兩句詩表達了多麼深摯的友情,然而在詩句中卻找不到「友情」這個字眼。詩人巧妙地將依依惜別的深情寄托在對自然景物的動態描寫之中,將情與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餘味無窮。

 3、齊讀送別部分——體味其中的韻味。

 (五)分析詠雪、送別兩部分之間的關係。

 (寫雪、寫雪帶來的酷寒,寫邊地的風光和送別有關係嗎?)

為送別設置背景,渲染氣氛

 在邊地奇異雄偉的風光,在大風雪的背景下,送別帶上了雄渾悲壯的色彩。

 (六)齊讀全詩——深情誦讀,嘗試背誦

 四、 拓展閱讀

        別董大( 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1、這首詩寫了哪些景?與《白雪歌》有什麼相似之處?

 2、兩首詩所抒發的感情有什麼不同?

 五、 布置作業

 1、背誦默寫。

 2、積累並品評詠雪的名句。

 [附]板書設計

詠雪——  奇異瑰麗

                                       設置背景  渲染氣氛    

送別——  依依離情

 

 

 

 


推薦閱讀:

「水晶球」Multiball基礎篇——平掌托轉球(雙球)
紫微教學
(執教的藝術)5個教練策略來吸引你的客戶
[轉載]必修三第二單元教學設計
棒針針法說明|棒針技術教學分區

TAG:設計 | 教學 | 教學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