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都該知道的 關於光的測量

  拍攝時,你需要純粹從技術上對比拍攝所需的光線和現有的光線,然後調節光圈和快門速度,從而使相機感測器獲得適量的光線。簡單說就是,感測器需要一定量的光線來形成曝光正確的圖像。光量的多少取決於相機感測器的動態範圍以及我們拍攝時所選擇的ISO 值。這個所需光量的標準值只儲存在相機的電子系統中——在拍攝過程中你永遠也看不到這個數值,也不會在顯示器上讀到這個數值。相機最多會「告訴」你,當前設定的數值會讓圖像曝光過度或曝光不足。當然,通過最終的圖像效果你也能看出來。
  這個看不見的標準值當然會對應一個實際值(針對各個拍攝場景測量出的)。這個實際值指的是拍攝現場實際的光線亮度,也就是相機在單位時間內可以有效利用的光量。


本文來源於POCO攝影網,轉載請註明來源與作者,有違必究。   例如,在下面這張照片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被攝主體會反射不同光量的光:白色的褲子比收割過的農田反射的光量多。

一、入射光測量法和反射光測量法

  測量亮度有兩種不同的方法:要麼測量到達被攝主體上的光線亮度,要麼測量從被攝主體反射的光線亮度。
第一種方法叫作入射光測量法,它的優勢在於只測量與被攝主體無關的實際光線,也就是說不受被被攝主體反射的光線的影響。這種光線測量方法只能藉助於相機的外置測光表,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下相機內置的測光系統無法測量數值如此高的亮度。
  第二種方法叫作反射光測量法(也叫物體測量法),即測量被被攝主體反射的光線亮度。我們既可以用相機的內置測光系統來測量,也可以藉助於相機的外置測光表。

二、外置測光表

  測量光線時,要使結果更加精確、失誤更少,就需要用到相機的外置測光表。外置測光表可以直接放置在被攝主體上,朝向光源方向測量光線亮度,它測量的光線與被攝主體無關。奶白色的球狀受光器保證光線可以均勻、逐漸遞減地分布在測量元件上。根據配置,測光表中會集成點測光功能以及(或者)閃光測光功能,閃光測光可以測量並儲存極其短暫的閃光的亮度。
  為了得到正確的曝光值,我們必須在外置測光表上設定和相機相同的ISO 值。如果額外輸入相機上預設的光圈或快門速度,測光表上顯示的就會是對應的快門速度或光圈。這樣的操作方法在很多拍攝場合中顯得非常複雜,也大大拖延了拍攝進度,但優點是結果十分精確。如果在多次拍攝中拍攝場景中的光線一直保持不變,那麼這種耗時較長的測光過程就顯得不那麼惱人了。因此,外置測光表主要用於攝影棚中的拍攝,因為在攝影棚中運用閃光燈可以使光線走向非常準確。此外,在戶外使用三腳架拍攝時也非常適合使用外置測光表。
  對於所有打光精確、以技術完美為基本前提或使用分區系統的拍攝場合,比如產品攝影以及為高檔雜誌服務的人像攝影或時尚攝影,外置測光表幾乎是必不可少的。

  外置測光表既可以測量入射光,也可以測量被被攝主體反射的光。運用這兩種測光方法時,都要儘可能地靠近被攝主體,以免受到外部光源的影響。

三、相機內置測光系統

  但是大多數時候,為了測算拍攝可用的光量,我們常常要使用相機內置的測光系統。相機機身中有一個測光感測器,它負責測量光線的亮度(在極少數情況下也負責測量色溫)。測光感測器覆蓋整個圖像範圍,即使它所包含的二極體的數量遠遠小於圖像感測器的。測光時,只有一小部分進入鏡頭的光線會被傳導到這個感測器上。光路技術設計不同,測光感測器在相機內的位置也不同。因為測光是在相機內部進行的,所以測光時攝影者也需考慮鏡頭的特徵。
  測光系統是相機中一個獨立、複雜的子系統,能夠給相機的中央處理器提供關於光線亮度和顏色的信息。根據所選的測光方式,測光感測器在計算光量時會用到整個圖像的面積或只用部分圖像的面積。此外,測量區域在整個圖像中所佔的比例也會因測量方式不同而不同——在這裡,各種因素,比如測量方式、所選擇的自動對焦區域或場景模式,都會對測量區域中特定區域所佔的比例產生影響。但是,相機中的測光系統只測量射入鏡頭的光,也就是已經從被攝主體上反射出來的光。雖然測光系統與測光表工作原理不同,但也能得到正確的曝光量。


  深色的被攝主體,如左圖中的木紋,會把按照中性灰校準的測光表「引入歧途」。過於明亮的被攝主體,如右圖中白色的花,會給測光表可用光量很多的錯誤提示。為了彌補這種錯誤,你可以對著其他物體測光,或者故意曝光過度或曝光不足。

四、中性灰

  由於相機不知道被攝主體反射了多少光線,相機製造商用一個平均替代值為相機提供參照,這個值就是所謂的中性灰。中性灰是指恰好能夠反射18% 的入射光的灰色。在攝影實踐中,中性灰也被證明是適用於大多數顏色和被攝主體的一個非常好用的平均值,正因為如此,所有的測光表都是參照這個值進行校準的。進行內部計算時,相機默認每個被攝主體都反射了當前光線的18%,於是在測得的亮度上補充剩下的82% 以作為「實際亮度」,並由此計算出曝光所需的實際值。

五、替代測光

  然而,因為被攝主體很少是標準的灰色,所以存在一個導致曝光失誤的陷阱,而這個陷阱是你一定會踏入的。如果測光的區域過亮或過暗,或者被攝主體是一隻黑貓或一個雪人,那麼測光的結果就是錯誤的。因為,這些被攝主體所反射的入射光遠遠多於或少於18%,而非18%左右。
  如果你按照這個錯誤的測光值來曝光,那麼你拍攝的被攝主體為深色的照片就是一張曝光過度的照片,而你拍攝的被攝主體為淺色的照片就是一張曝光不足的照片。在這兩種情況中,最終拍出的主體不是黑色或白色的,而是灰色的。


  在上述拍攝場景中,如果你只對著被攝主體測光,就無法獲得正確的結果。這時,你只能通過曝光控制進行干預或者進行替代測光。進行替代測光時,你可以選擇測量另一塊亮度更接近平均值的區域,然後測量其亮度。接著手動設置光圈和快門速度,或者開啟曝光鎖定功能。穩妥起見,較專業的攝影師會在相機包中放一張標準灰卡——如果實在沒有辦法,一堵灰色的牆、一條柏油馬路或者一塊硬紙板也是可以的。甚至是對著亮度適中的彩色區域進行測光,得出的結果也比直接對著黑色或者白色區域測光準確一些。   就像在穆查丘斯羅克天文台觀測時一樣,很多時候,被攝主體距離攝影者非常遠。這樣一來,作為攝影者的我們無法拿著測光表直接對著被攝主體進行測光。對於這樣的被攝主體,使用相機的內置測光系統就方便多了。 


  測光時,與對著太亮或者太暗的被攝主體測光相比,對著柏油馬路、草地、草甸或者石塊上亮度適中的平面進行替代測光更好一些。

六、干擾光

  在逆光環境下拍攝時,射入相機的光帶也會對測光造成干擾,在鏡頭上安裝合適的遮光罩能大大減少這種干擾。另外一種干擾光是從取景器中進入相機的光線,它們也會妨礙相機正確測光。在一般情況下,攝影者的面部會遮住目鏡,所以這種干擾光只會在比較特殊的場合出現。例如,拍攝時使用三腳架、隨意拍攝或者直接站在非常亮的光源前拍攝,入射的光線就會干擾相機測光。在這些情況下,你要特別注意將取景器的目鏡完全遮擋住,或者在測光時不使用半自動模式或全自動模式。


推薦閱讀:

如何找到最合適的構圖?
除了相機,你和攝影師之間的差距還有.......
中國十大花海拍攝攻略(上篇)
你可以抱我很久嗎?攝影師捕捉睡夢中情侶的親密互動
《原來這麼拍》第一季:第2集 誰怕水?帶著相機殺入瀑布

TAG:攝影 | 攝影師 | 測量 | 知道 | 關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