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二零一四凈土大經科注  (第二三二集)

二零一四凈土大經科注  (第二三二集)  2015/8/10  台灣台南極樂寺  檔名:02-041-0232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注》,第五百六十五頁第五行,科題,「利他行」,分兩科,兩小科,第一,「慈和勸進」。法藏比丘也就是法藏菩薩,圓滿修足忍辱波羅蜜,所以前面講的是「忍力成就」,意味著自度圓滿了,自度圓滿之後就要度化眾生。為什麼要成佛?是為了要幫助眾生,不是為自己。但是要幫助眾生,首先得自己成就,自己沒有智慧、沒有能力就不能幫助眾生,必須自己修行功德圓滿,戒定慧三學都得到了,這才能教化眾生。我們看這段經文:

  【於諸有情。常懷慈忍。和顏愛語。勸諭策進。】

  這四句話非常重要,我們看念老的註解。解,上面就是前一段經文所說的「惠利群生」,這是慈,「忍力成就」是悲。「是故於諸有情,常以慈忍為懷」。慈,中國傳統文化裡面講的仁,所以我們常常把仁慈連在一起,仁是中國古聖先賢所說的,慈是佛陀所說的,意思相接近。仁者愛人,推己及人,所以仁這個字它是會意的,人邊,這邊是二,就是二人,有自己一定想到別人,這叫仁。佛家講慈悲,慈是與樂,悲是拔苦。這慈悲兩個字都是仁,中國用一個字代表,佛把它分成兩樁事情,一個是幫助眾生離苦,一個是幫助眾生得樂。這就是佛陀教育的終極目標,最後希望做到的。幫助眾生離苦,眾生苦從哪裡來的?是從迷失了自性,對於整個宇宙所有一切現象,認錯了,看錯了;看錯了,於是就想錯了,說錯了,做錯了,這才惹了許多麻煩。

  我們今天的社會,現在住的這個地球,為什麼會搞成這個樣子?是人為的,不是自然有的。這個,中國傳統文化說得很清楚,佛也說得很清楚。現在量子力學家做出了證明,說得沒錯。宇宙從哪來的?生命從哪來的?我從哪裡來的?萬物從哪裡來的?諸位如果讀過《壇經》,《壇經》是六祖大師說的,他是中國人,他不是印度人,是我們中國土生土長的,他老人家開悟的時候說了五句話,最後一句很重要,「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萬法就是整個宇宙。全宇宙從哪裡來的?自性生的,自性現的。自性是什麼?我們常說真心,自性是真心。是從自性生的,所以明心見性了,對於這些萬法樣樣都知道,樣樣都明了,一點都不迷惑。這個也是佛陀教學的最高的目標,就是教你把自性找回來,明心見性,佛陀教育就圓滿了。見性之後,你對於一切萬法真正明白,沒有認錯,有能力自度。自度什麼?自己的苦沒有,樂現前,離苦得樂,離究竟苦,得究竟樂。究竟是登峰造極,沒有比這個更高的了。所以苦跟樂佛知道,迷了就苦,覺悟了就樂。所以佛對於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的理論依據,是幫助眾生破迷開悟,或者是轉迷為悟,都行,總是要覺悟,不能再迷惑。用什麼手段?用教學。這一點一定要認識清楚。

  佛陀是教育,佛法不是宗教,現在一般西方人講的宗教,佛法不屬於,佛法屬於教育。釋迦牟尼佛在世,這歷史上有記載,真有其人,真有其事,出現在北印度,現在的尼泊爾附近。當時都是部落,部落就是小國,他父親是個國王。他十九歲出家,為什麼出家?感覺到生老病死苦,這苦怎麼來的?能不能避免,怎樣避免?每天想這些問題。想到最後,看到有些出家人他們是真正在做這樁事情,離苦得樂,他深受感動,十九歲出家。出家之後,他給我們表法,他是知識分子,知識分子喜歡求學,所以印度那個時候宗教之國,也是哲學之國,幾乎所有宗教學派,他都親近過,十二年,到三十歲。回頭再看看這些所學的、所修的,得不到結果。這個結果是什麼?不能超越六道輪迴,那就是沒結果。六道輪迴是苦的根源,能夠脫離六道,那就是離究竟苦,再也不受苦了。與樂,阿彌陀佛在西方建立一個道場,不要說一個國家,那不是國家,極樂世界沒有國王,沒有總統,它是一個道場,這個道場叫極樂世界,得究竟樂,這裡頭再也沒苦了。為這個來的。

  唐朝,我們凈土宗善導大師有一句名言說得好,「諸佛所以興出世」,十方三世諸佛到世間來了,來幹什麼?「唯說彌陀本願海」,說彌陀本願海就是這部經,就是為了說這部經而來的。他一生講了許許多多經典,換句話說,那都是附帶的,最主要的是這部經,而且這部經是講了很多次。我們中國古大德,細看《無量壽經》,現在《大藏經》里收的有五種版本,五種本子對起來看,這個裡面有很大的差別,這就顯示不是一次說的,如果一次說的,不可能有這麼大的差異,一定是多次說的。這部經在中國有十二次翻譯,非常可惜有七種版本失傳了,《大藏經》上有經題,有這個經名,書沒有了,只剩下五種,七種失傳了。

  內蒙有一位金教授,現在是蒙古文的權威,他整理蒙古文《大藏經》,告訴我,蒙文《大藏經》裡面,《無量壽經》有二十多種譯本,比我們多得太多了。所以我就希望他能把這部分東西翻成漢文,提供給我們凈宗來做參考。真正證明釋迦牟尼佛這部經常說,四十九年每隔一、二年他都會講一遍,有的時候年年講。為什麼?佛說法契機,看到有人跟極樂世界有緣,那一定要告訴他,不能疏忽。為什麼?往生極樂世界就是成佛,這個人成佛的機緣到了,不能不幫助。一個人也要講,佛氏門中,不舍一人,其他的成不了佛,還在六道搞輪迴,慢慢來,不著急,這個人機緣成熟了,一定要幫助他。所以一個人也講,三個人、五個人也講。這是什麼?慈悲,慈悲到極處。

  我們這一生遇到這部經,也不是偶然的。大乘經上說得很好,凡是遇到這部經,信願持名求生凈土的人,都是有很大的、很深的善根。深到什麼程度?佛說了,都是過去生中,供養無量諸佛如來,今天遇到這個本子,得到諸佛如來的加持,你能信,能發願,肯念佛,不簡單!為什麼?八萬四千法門,這許許多多經典,像《大藏經》,每部經都要靠自己修戒定慧才能向上提升。這一部經,這個法門,是阿彌陀佛特別慈悲,不靠自力,靠佛力,完全靠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保佑,阿彌陀佛加持,縱然你造了很多罪業,只要你真正相信,不懷疑,真正求生凈土,阿彌陀佛還是來接引你,這個不可思議。所以離究竟苦,得究竟樂,就是這一門。這一門簡單,很有效,保證你一生成就,不必等到第二生。

  這個「忍力成就」之後,「惠利群生」,這就是普度眾生。下面說,是故於諸有情,常以慈忍為懷。佛陀用什麼態度對一切眾生?慈悲,忍辱。這兩個字好,這兩個字要學。慈連著就是悲,這是中國文字簡要詳明,那個悲字略了,再加上一個忍辱。為什麼?有情眾生,特別是在我們這個時代,沒有接受過聖賢教誨。古代有,方老師告訴我,兩百年前,寺院庵堂,就是佛的這些廟,不管大廟小廟,裡面的住眾都是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士,不簡單,這是真的。現在出家人把經教丟掉兩百年了,所以有出家這個形象,實質沒有了,沒有受過教育。換句話說就是,兩百年前的出家人,個個都能講經教學。皇上是護法,不是普通人,佛門這些人士,出家人,報皇恩,講經教學把人民教好,這皇上做太平天子。

  蒙古《大藏經》序文我看過,序文是漢文,特別裡面有記載著元、明、清三代,三代的帝王抓宗教。佛教、道教皇上親自掌管;儒交給總理大臣,總理衙門裡頭有一個部,教育部,那個時候叫禮部,禮部尚書就是教育部長。教學這樁事情完全是每一個家族自己負責任,國家只是每年舉行考試。考取的這些人才,像縣考秀才,錄取了叫秀才;省錄取的是舉人;皇上考試,殿試,國家考試,考取了叫進士,學位的名稱。好像我們現在博士、碩士、學士,秀才是學士,縣考及格就可以,就拿到了;省考及格,舉人,中間的這個學位;殿試,這是皇帝主考,考取的是進士,最高的學位,現在講的博士。出家人可不簡單,普通的學術要能達到進士的標準,然後還考佛經,不容易!考取之後,皇上給你文憑,叫度牒。你有這個度牒才有資格出家,你到哪裡出家,跟誰出家,皇上不管你。總而言之,你通過考試了,通過考試,皇上認為你可以做我的老師,可以教化人民。現在沒有了,國家也不考試了,這些出家人也沒有義務去教化人民了,丟掉兩百多年。

  這個話是從前方東美先生告訴我的。我跟他學哲學,他最後一個單元給我上的課是佛經哲學,把這些事情告訴我。現在學佛,他就告訴我,寺廟沒有了,在兩百年前學佛的話,寺廟裡的出家人個個都是大學問家,不是普通人。皇上認定的還會認錯嗎?所以都是非常傑出的專家學者。現在呢?現在不學了,也沒人教了。那要到哪裡去學?他告訴我,經典。現在你要學佛,你要從《大藏經》下手,在《大藏經》裡面選幾種專攻,才真正開智慧。哲學所求的就是智慧。

  所以佛法是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每個人的緣不一樣,不是一個方法。所以佛說八萬四千法門,你適合哪個法門,你要選定了,成就很快;選錯了,不但一生不能成就,很可能一生把路走錯了,那苦不堪言。現在學佛難,我要不遇到方老師,不會走這個路,因為年輕的時候這誤會了,以為佛教是宗教,是迷信,所以對於宗教就沒有碰過。接受方老師的教誨,才完全搞清楚、搞明白。我上課是在老師家裡,所以我就很留意,他說的話是真的還是假的?每個星期要到家裡去上這堂課,所以他家我就很熟,我看看他的書房,看看他書桌有沒有佛經。有佛經,那他是真干;沒有佛經,就不可靠了。我從認識他,到他家去,書桌上一定有佛經,他是搞真的,他不搞假的。台灣在那個時候,日本的《卍續藏》出版了,這個信息我知道,我告訴老師,老師第二天就到那裡訂了一部。真難得!對於佛教經典這麼樣的愛護,這麼樣的歡喜。

  我出家是章嘉大師教我的,我學佛的紮根是在章嘉大師,我跟他三年,這是他給我奠定根基,他勸我出家,勸我學釋迦牟尼佛,那是我學佛所見到第一個出家人。我向他請教,方老師告訴我,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是世界哲學的最高峰,我向他請教,有沒有方法讓我們很快能契入?我問了這個問題,第一天見面。他看著我,我也看著他,我等他開示。看了多久?我們兩個互相看了半個多鐘點。什麼原因?很多年後我才明了,我們年輕心浮氣躁,所以問他的話,這麼重要的話,心浮氣躁不能說。印祖講的,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你心浮氣躁,沒有誠敬心,跟你講了也沒用處,得不到受用。所以他看我看半個鐘點,讓我那個浮躁的樣子,整個恢復到平靜他才說話。說了一個字,有。我一聽說有,這精神就振作起來了,他又不說了,不允許你有心浮氣躁,心情要平靜。我們又等了差不多十分鐘,告訴我:看破放下。看破幫助放下,放下幫助看破,從初發心到如來地,像走樓梯一樣,互相向上走,告訴我這個方法。看破是了解事實真相,放下是放下煩惱習氣,放下一切錯誤,你才能向上提升。這些在一般地方學不到。

  要我去看《釋迦譜》、《釋迦方誌》,這是《大藏經》裡面有這兩本書,分量不算太多,《釋迦方誌》一卷,《釋迦譜》有五、六卷,那是釋迦牟尼佛的傳記。老師告訴我,你要學佛,你得要認識釋迦牟尼佛,你才不會走錯路。讀了這個之後才完全明了,釋迦佛不像宗教那個樣子,他是教學。他十九歲出家,為什麼?放下煩惱障。去求學,廣學多聞,三十歲學了十二年,徹底放下,放下所知障。我們明白了,二障都放下,障礙沒有了。怎麼樣?等待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果然沒錯,他在菩提樹下入定,開悟了。開悟之後就開始教學,七十九歲過世,講經教學四十九年,沒有一天空過。他是一個職業教師,而且是個義務的教師,他教人不收學費,還是個多元文化,不分國籍,不分種族,也不分宗教,你只要跟他學,他就教你。你長時間跟他,他就長時間教你;你沒有長時間,短期,我只能住一個月,半個月,行,他也教你,來者不拒,去者不留,聖賢教育。他教育也有三個學位,那個學位就是佛陀,這最高的學位,博士;菩薩,第二個學位,碩士;阿羅漢,第三個學位,學士。所以學生當中,證阿羅漢的、證菩薩的很多。成佛的有沒有?有,比較少一點,你只看到是等覺菩薩,那就是成佛的人,他在極樂世界還是以菩薩身分出現,實際上他成佛了。

  所以這部書很不容易,太難得了,我們對這部書深信不疑。海賢老和尚,住世一百一十二年,他不認識字,他就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一句阿彌陀佛念了九十二年。他念到什麼等級?給諸位說,成佛了,他念到理一心不亂。凈土宗三個學位,最高的理一心,第二個事一心,第三個功夫成片。他念了多久拿到最高的學位?我看他的光碟,看他的《永思集》,我估計大概二十年。二十年拿到,是真的不是假的。功夫成片是最低的一個階層,拿到之後,生到極樂世界插班去的,不是從小學一年級念起,他插中學,從中學一、二年級,是這樣去的。什麼時候得到的?我估計三年到五年。也就是說,他二十歲出家,二十歲念佛,出家那一天,師父傳他一句佛號,囑咐他一直念下去,他真念,日夜不間斷,口裡沒有聲音,心裡頭念。功夫成片是什麼?心裡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念頭都沒有,沒有妄想,沒有雜念,那叫功夫成片。功夫成片,肯定阿彌陀佛來給你道賀,來給你囑咐,或是夢中見佛,或是定中見佛,佛會告訴你,你在這個世間壽命還有多少年,到時候佛來接引你。你自己很清楚,極樂世界已經註冊了,有你名字了,你的信心堅定,再不懷疑了。

  得到功夫成片,這還沒有往生,再向上提升,功夫不能間斷,就是這一句佛號不能丟失,一切時一切處,心裡就一句阿彌陀佛,再用個五年、十年,就能得事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跟阿羅漢所證的果位平等,往生到極樂世界,方便土上輩往生,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地位就高了。最高的,再繼續努力,不會超過十年,念到理一心不亂。所以我估計海賢老和尚是二十年,念佛念二十年,功夫成就了,得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往生極樂世界生實報莊嚴土,法身大士,一生成就。這是一般菩薩都不敢相信的,菩薩修到這個地位要無量劫,怎麼可能一生成就?一生當中二十年就能成就,海賢老和尚做榜樣給我們看。這才是一生的大事,其他的雞毛蒜皮,無論幹什麼,你出不了六道輪迴。這是我們遇到這個法門,對這個法門有相當認識,這一次的機會絕對不會錯過。

  我們自己學習,也要幫助別人,幫助人往生愈多愈好。可是要記住,不要忘了自己,光幫人,自己忘掉了,自己妄想雜念還一大堆,別人往生了,你去不了。這種情況在現代社會很多,不是少數。為別人很熱心,把自己忘掉了。是不是好事?是好事,但是自己不能往生,這個事可大了!

  我們看念老的註解,常常以慈忍為懷,這是念佛人對一切眾生要慈悲。眾生沒有受過好的教育,學佛了,也不懂經教,所以他還有習氣,他還有貪瞋痴慢,遇到不高興他發脾氣,甚至於他毀謗你、障礙你、陷害你。你怎麼樣?沒有怨恨,要忍耐,要原諒他。為什麼?他沒有受過好教育,他今天這樣做,這是社會上壞的風氣,在電影、電視、網路上學會的,不能怪他。他如果受到聖賢教育,他決定不會。這就是真正慈悲,原諒一切冤親債主,不能跟他計較,不能跟他對立。原諒他,還要感化他,你跟他講他未必會聽,你認真去做,做久了,慢慢他就明白了。冤家宜解不宜結,要把它化解,不能結怨,結怨對往生會產生障礙,他來擾亂、來干擾你,讓你臨命終時,心裡還有妄念,還有妄想,還有情執,這個麻煩就大了。

  「和顏,柔和之顏容。《會疏》曰:內離妄染」,妄是妄想,染是染污。染污是什麼?你心裡頭還有七情,喜怒哀樂愛惡欲;還有五欲,財色名食睡,這些東西沒有忘掉,這就是清凈心不能現前,這些東西把清凈心染污了,這就是染。妄是妄想,是妄念。染就是情緒,習氣,聽到別人讚歎,歡喜,聽到別人侮辱,批評你,心裡就不高興,這個不行,這禁不起考驗。還是眼見色,耳聞聲,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還會起心動念,還有分別執著,這就壞了。學佛的人不幹這個傻事,知道這個境界是什麼?《金剛經》上說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有為就是有生有滅,只要是有生有滅,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哪一樣是真的,是不生不滅的?統統是生滅法。

  現在量子力學證明了,物質現象從哪來的?從念頭變現的。這是被量子力學家發現的。科學家對這個問題,宇宙的秘密,第一個物質,究竟怎麼回事情,第二個念頭,第三個自然現象。這三個奧秘,第一個被揭穿也不過就最近二十年,科學儀器進步了,把最小的物質找出來了,佛經上講的極微色,也叫極微之微。這是物質的單位,整個宇宙所有的現象,都是這個單位組合變化出來的,所以《金剛經》說「一合相」,基本的物質確實是一,都是這一個組合的。八十年前科學發現了原子,認為原子是最小的,沒有想到最近這八十年,科學確實突飛猛進,儀器愈來愈精密,居然把原子打破,看到原子是原子核、中子、電子組成的,它不是單純的。這三樣東西各個打破,發現基本粒子,基本粒子有六十多種。每一個打破,還能打破,發現夸克。夸克還是把它打破,發現微中子。微中子把它打破,物質現象沒有了。那我們就知道了,微中子就是佛法講的鄰虛塵,最小的單位,它打破就沒有了,物質不存在了。這個被揭穿了。所以科學家的報告,根據他們研究的結果,世界上根本沒有物質這個東西存在。那物質是什麼?是我們的錯覺,它不是真的。

  我們用電視做比喻,電視上這些現象,它是在多麼高的頻率之下產生的?像幻燈片一樣一張一張的,一秒鐘多少張?一百張,現在電視一秒鐘一百張。跟從前電影,電影以前用的是動畫,這個膠捲拍攝起來的是動畫,一秒鐘在放映機裡面播放多少張?鏡頭打開一張照在屏幕上,再把它關起來放第二張,速度快了,一秒鐘多少張?二十四張。我們就以為好像是真的。電視比那個精密,早年的電視黑白的,五十張,現在電視彩色的,一百張。我們就以為是真的。我們現實這個環境,我們眼看的,能看的眼,所看的物質現象,這頻率多高?一秒鐘是多少個生滅?科學家知道,佛知道,佛經上所說的,用現在一秒鐘,二千二百四十兆,不是萬,單位是兆,一秒鐘二千二百四十兆。在這個頻率之下,你怎麼知道它是假的?

  佛知道,佛怎麼知道?佛看見了,這麼高頻率的時候,佛都看得很清楚。不但佛看見,佛說了,五種人看到,經上常講的八地以上,八地菩薩、九地菩薩、十地菩薩、等覺菩薩,再就佛陀,這五個位次的人全看到。那是極深的定功!那個定就是六祖所說的,開悟的五句話都重要,第四句,「何期自性,本無動搖」,就是自性本定。自性,前面給諸位說了,就是真心,真心是不動的,真心沒有搖擺,這是真心。所以佛家用的方法,修禪定,要知道八萬四千法門,方法、門道八萬四千,修什麼?統統修禪定,沒有一樣不是修禪定。所以修禪定的方法很多,都能得定,佛才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為什麼?統統能得定,這個定統統能開慧,能開悟。所以用真心很重要,在日常生活當中不要用妄心,妄心是分別執著,真心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就這樣在練。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學什麼?學不動,學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就成佛了。

  成佛是什麼?回歸自性,禪宗說,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那就是佛,回歸自性,成佛了。不是從外來的,與外面境界不相干,外面境界只是干擾。你要是有分別執著,連佛菩薩都成干擾了。所以佛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包括佛的相,包括極樂世界的相,你可以受用,你不能執著,你不能分別。你要分別執著就造業,起心動念就迷惑,就是無明煩惱,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太微細了,你看,一秒鐘起多少個念頭?一秒鐘,二千二百四十兆個念頭。這是事實真相,物質現象是這種現象裡頭變現出來的,假的不是真的,念頭。我們相信再有二、三十年,科學可能發現念頭是什麼。念頭太微細了,那要發現,應該是可以的,因為大乘經上佛說過,用第六意識,科學家用第六意識,第六意識就是分別心、執著心。用這兩種心,對內,可以緣到阿賴耶的三細相,就是物質現象、精神現象、自然現象,能夠緣得到;對外可以能緣到宇宙的邊緣,宇宙是沒有限量的,沒有邊際的。

  所以佛不用這個方法,佛用禪定,只要你這個心如如不動,像六祖所說的這五句,第一個,清凈,沒有染污;第二個,沒有生滅;第三個,本自具足。具足什麼?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無量功德,無量相好,你什麼都會,什麼都不缺乏,本自具足,無量的壽命。如如不動是真心,動搖的是妄心。你心動了,起心動念,動了,無始無明,從這個裡面產生三細六粗,再產生整個宇宙。六祖只用了二十個字,這就是他聽經開悟的心得報告。這五句說出來,五祖就把衣缽傳給他,他就是禪宗第六代祖。當時的環境不許可他出去講,所以要忍,一切法得成於忍。他到獵人隊裡面躲藏,沒有人知道,沒人認識他,躲了十五年。十五年,機緣才好轉,他出來了。遇到印宗法師,印宗法師也是菩薩示現的,不是凡夫,那麼大的度量,拜他為師,水漲船高,這一下就抬舉起來了。印宗是閩南高僧大德,高僧大德拜他做老師,人家就相信了,這就是一捧,把惠能大師捧上天了,沒有人敢反對。教化大興,你看在他一生當中,他手下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四十三個人,在整個佛教史裡頭空前絕後,太難得了!他這四十三個開悟的弟子,他們也教學,一生在他們會下一個、二個、三個,四、五個就沒聽說了。

  這是我們要記取的,我們怎麼個學習法?我們今天取凈宗,最容易的方法,但是要有耐心,要放下貪瞋痴慢,要放下是非人我。是非人我沒有忘記,貪瞋痴慢沒有忘記,不行,往生沒把握。徹底放下,為什麼?假的,不是真的。用真心處事待人接物,你騙我,我不騙你;你害我,我不害你。真心跟佛相應,跟極樂世界相應。要想著怎麼樣整人,怎麼樣報復人,這個是輪迴心,六道輪迴心,出不了六道輪迴,在六道裡頭生生世世,冤冤相報,沒完沒了。明白這個道理了,所有欺負我的人,障礙我的人,找麻煩的人,毀謗的人,統統以「和顏愛語」對待,決定沒有絲毫怨恨,把所有怨恨在這一生當中全化解了。化解不要從他那裡,從他那裡沒用處,從自己,我這裡化解了,他那裡就對立不上了,他要跟我對立對不上了,我化解了。對立什麼?他跟我對,我跟他對立,這就對上了,不跟任何人對立。他有苦難,我還全心全力幫助他。為什麼?因為他本來是佛。我沒有覺悟的時候跟他一樣,今天我覺悟了,他沒有覺悟,我就不能用從前這個態度來報復他,不可以,我要用佛菩薩大慈大悲去照顧他,這就對了。這個世界上沒有佔便宜的,沒有吃虧的,懂嗎?因為那是假的,吃虧等於零,佔便宜也等於零,零跟零是平等的,沒有差別,一定要知道。學佛改變我們的人生,我們怎樣處事待人接物。真的常生歡喜心,法喜充滿。一切順眾生,眾生喜歡什麼隨喜,叫隨喜功德。只有一樣,我的佛號不放棄,這他看不出來,這個一定要抓得緊緊的。

  《會疏》裡面講的,內離妄染,「故外常溫和」。表現在外面溫和,溫良柔和。「故云和顏」。《勝天王般若經》里說,「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如是隨順佛清凈教」。這是菩薩行,菩薩沒有煩惱,充滿了智慧,般若波羅蜜是智慧。為什麼沒煩惱?他看破了,他放下了,他不跟任何人作對。別人縱然把他害死,殺掉他,他也不作對,也沒有對立的心,殺了他歡喜,感謝他。為什麼?提升了。至少從人道生到天道,有怨恨就下三途,那個要受果報,沒有怨恨,提升了,他幫助我早一天提升,要不然還得過幾年,怎麼會不歡喜?如果凈業成就了,正好幫助你往生,阿彌陀佛來接你。所以不可以怨恨任何一個人,不可以傷害任何一個眾生,蚊蟲螞蟻都不可以傷害,它也是一條命,它投胎到那裡去了,那是惡因惡報,要憐憫它,要同情它,怎麼可以傷害它?這就是行般若波羅蜜。

  如是隨順佛清凈教,佛的教誨是清凈的。你看我們這個經的經題,「清凈平等覺」,念佛人修什麼?修清凈心。心不清凈,白學了;不清凈,所學的是世間善法,來生人天果報,你不會墮三途。如果心清凈,清凈是真心,不是妄心,到極樂世界去作佛去了。凈土,記住,經論上所說的,古大德所說的,「心凈則佛土凈」,我們心不清凈,怎麼能生凈土?這個道理要知道。清凈心生凈土是同居土、方便土,平等心生凈土是實報土,不一樣。念佛,經上沒有說念多少,多少不拘,第十八願說得好,臨命終時,十念必生。這個十念有兩種講法,一種是臨終的時候十念,他咽氣了,這個往生;另外一種說法就是,你每天早晚課,你工作很忙,你沒有時間,你念十句佛號,不要中斷,一生不中斷,就能往生。應該取後面這個意思好。所以念佛不拘多少,念佛講究功夫淺深。功夫是什麼?你能放下,那是功夫。我們培養慈悲心,放下一切怨恨,不再責怪別人,這是功夫。

  修行人最怕發脾氣,瞋恚,這是最嚴重的煩惱。所謂火燒功德林,你修積的功德,一發脾氣統統燒掉了,所以功德不容易修成,功德一定要有忍辱波羅蜜,忍,它能保住,保住你的功德。如果一發脾氣,昨天發了一頓脾氣,昨天以前的功德全沒有了,昨天到今天就是修一天。如果臨命終時發一頓,全完了,這一生白修了,但是福德有,功德變成福德了,變成人天福報,這就很可惜,人天福報沒有離開六道輪迴。所以要學著處處跟人隨和,原諒別人,不跟人計較,修清凈心,修慈悲心,修忍辱波羅蜜。

  佛教導我們,「視諸眾生,面門先笑」。你們看到彌勒菩薩,通常都把他供在山門,旁邊是四大天王,這是表法,你進佛門的時候,一定從這個門進來,上第一堂課。第一堂課上什麼?彌勒菩薩笑面迎人,這是第一堂課,不能板著面孔進佛門,不可以,面門先笑。「曾無嚬蹙」。嚬蹙是不高興,板著臉,皺著眉頭,一臉不高興的樣子,這不可以的。「所以然者,心離穢濁,諸根清凈。不染離垢,心不瞋恚」。你看看,這講得多明白。為什麼你會那麼歡喜?心裡頭沒有染污,六根清凈。這個沒有染污,就是順心的沒有貪戀,不順心的沒有瞋恚,就清凈。不順心的有瞋恚,你的心被染污了;順心的你喜歡,你想得到,你的心也被染污了。所以一定要保持著平常心,平就是平等,常就是清凈。覺不容易,那是大徹大悟,清凈平等要常常留意。在哪裡修?特別在人事,人事是你最牽掛的。為什麼牽掛?因為你有我。無我多好!身是假的,不是真的。真我,自性是真我,阿賴耶是假我,自性迷了就變成個假我,生生世世假我當家,假我作善作惡,這就是變現的六道輪迴。作善感得三善道的果報,作惡感得三惡道的果報,地獄、餓鬼、畜生。

  今天這個世界亂成這個樣子,所有這些不善的人,都要原諒他。為什麼?同情他,他沒有受過聖賢教育。如果他受過聖賢教育,他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我們年歲比他長一倍,我們還接受到邊緣,明白這個道理,我們也做得不好,別人譏嫌、毀謗是應該的,是替我們消業障的,我應當感謝他,我怎麼可以怨恨他?這就是修行的功夫,這就是斷惡修善,積功累德。

  戒律必定要遵守,三皈五戒。三皈,下面還會講到,底下一堂課講到。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就是中國傳統文化裡面的五常。常是道,常就是永遠要做下去,不能夠丟失,這叫常。仁就是不殺生,義就是不偷盜,禮就是不邪淫,智就是不飲酒,信就是不妄語。這是中國人做人基本的條件。什麼是中國人?什麼是中國文化?五倫五常做到了,才算是個中國人。從五倫五常再往前發展,管仲的四維,秦漢的八德。四維是「禮義廉恥」,治國的標準,四維不張,國就滅亡了。治國用什麼?要用禮,要用義,禮義,要用廉潔,要用知恥。知恥是曉得哪些事情不應該做。義是曉得哪些事情應該做,應該做的要好好去做。八德,「孝悌忠信仁愛和平」。現在講的這些新的說法不如古的好,現在講,忠孝仁愛信義和平,沒有古時候說得好,古是孝悌忠信仁愛和平。必須遵守,中國人炎黃子孫,人人都遵守,沒有一個不遵守的,從小培養,在家庭、在學校、在公司、在社會統統要遵守,都把它做到。這些戒律,跟佛法的三皈、五戒、十善、沙彌律儀完全相同。儒釋道構成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成為世界上最優秀的文化,這不能不知道。從誰做起?從我做起,不要依靠別人。我做好了會影響別人,身教勝於言教;自己做不到,要求別人做到,別人不服氣,不會接受你教誨,所以一定要從自心自身做起。

  這底下講的修學的效果,心離染污,不受外面感染,也就是講不受外緣影響,這心自己能做得了主。外面影響最嚴重的,喜歡的生貪愛,希望自己佔有,這就錯了,造業了,起這個念頭就是業;不善的起怨恨,甚至於報復,這就錯了。諸根清凈,不染離垢,心不瞋恚。「內無恨結」,沒有怨恨,不跟人結怨。

  「愛語,四攝法之一」。四攝是佛教導我們跟人相處的心態,「布施、愛語、利行、同事」。這個四攝如果用在家庭,這個家庭幸福美滿。我們這些年來,在國際上團結宗教,做得很成功。早年我住在新加坡,新加坡有個高級部長曾士生,他有一天來看我,問我這個問題,他說我們新加坡的宗教有個聯誼會成立五十年了,這五十年,他們的活動就是每年過年大家在一起吃一餐飯,以後就沒有了,什麼活動也沒有,各人搞各人的。我把他們九個宗教搞成一團,而且什麼?每個星期聚會,所有的活動,我們的活動都邀請他們來參加,他的活動我也去參加。政府歡喜,他來問我,你是怎麼搞成功的?我說我沒有方法,佛有方法。他非常驚訝,佛有方法?是,佛的方法叫四攝法。四攝法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公共交際法,公共關係法。交際法好用,用在家裡,一家和睦;用在公司行號,就是一家人。所以用在九個宗教,團結起來了,宗教變成一家人了。要會用,對自己的幫助太大了!

  第一個,布施。這個布施跟六波羅蜜的布施,字是一樣的,意思不一樣。六波羅蜜的布施是把自己的貪心斷掉,擁有,貪愛,把這個斷掉,目的在這裡。此地的布施是結緣,就是多送禮,人與人往來要送,禮多人不怪;多請客,常常邀請他們,這就有機會了,常常在一塊聊天,什麼都談,才能變成一家人。我們在那裡做這個工作,怎麼做?到每一家每一個宗教去拜訪,預先跟他約好,拜訪的時候,小的禮物,吃的、用的東西,備一點小禮物,送一個大紅包。那個時候我送的是十萬塊錢,新加坡幣。為什麼?供養他們,幫助他們辦慈善事業,這些教會都辦的有養老院、幼兒園,還有辦的醫療,辦的社會慈善事業很多,我們知道他辦事業,這個錢就送給他們。那個時候,很多我們佛門弟子來問我,師父,我們信徒的錢也不是好賺的,你怎麼拿去送給外道了?我跟他說,我沒有送給外道,我那裡有利息。為什麼?他們做慈善事業,我們投資,事他們做,我們把錢財給他,他替我們做。你說到非洲,天主教有個醫療隊伍,有好幾個醫生到非洲去義診,修女跑來找我,我說好,我就送她五萬塊錢買醫藥,你給我買醫藥。這好事情,我也不能到非洲去,也不能接觸病人,這個好,我們布施醫藥。第二天來找我,非洲很落後,交通很不便,需要一輛救護車,來找我,我說行,我送她一輛救護車。這才跟人家結緣,你不布施怎麼行?所以要曉得,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這個布施是交際、是應酬,是建立關係,以後我們共同弘法利生,不再搞宗教對立。

  愛語是真正愛護他的言語,不是好聽的話,對他有利益的,愛護他的,說真話,沒有諂媚巴結。這個非常重要,對他尊重,對他愛護。利行,我們所作所為,對他都是有利益,沒有害處,有利益,無害,這他們歡喜。同事,是大家共同來做這樁事情,化解社會衝突,促進社會安定和諧,這我們共同的一樁事。怎麼做法?要學習經教,要出來講經,講經是教學。我們佛教天天講經,釋迦牟尼佛帶頭。基督教耶穌講經,他很可惜,只教了三年,被人害死;摩西大概教了二十多年,教學;穆罕默德教了二十三年,這都有記載。每一個宗教創始人都是偉大的社會教育家,都是從事教學工作,才受到社會大眾愛戴擁護。不教怎麼行?人家稱你牧師,師是老師,老師沒有教學生,這老師有名無實。在佛教里稱你法師,法師不講經怎麼行?人家叫你一聲法師,你心裡多難過!所以要教學。而且教學在現在這個社會,跟從前不一樣,現在提倡整個地球是一體,那從宗教開始。我們「眾神一體,宗教一家,平等對待,和睦相處」,我就用這四句團結宗教。這些年做得都還不錯,每一年一次大活動,在聯合國舉行,這個有影響力。

  我今年訪問英國,沒想到英國現在在做宗教團結,很難得。我這次去,他們替我安排十一個宗教,這些領導,有影響的人,跟我見面。他們,我不知道是國家還是企業界老闆發心的,建一個大的活動中心,就是一個道場,這個道場供給所有宗教在這裡活動。好,這才真正團結起來了,每一個宗教在這個中心裏面,設立一個辦公室,他們教學,人多有大教室,人少有小教室,在這邊教學講經,培養人才。大型的活動,跟著信徒一起大型活動,它有一個大的講堂,裡面有座位的,它也是一個台階一個台階,有一萬個座位,規模很大。我看到很歡喜。我提醒他們,你們的硬體設施好,我想了多少年,沒想到你們已經開動了。他們的圖畫起來了,我看到的設計圖。可是團結宗教,要從內才能紮根,才是真正團結。內怎麼個說法?要從經典,要回歸教育,要互相學習。每一個宗教的經典,內容都非常豐富,佛教的《大藏經》是最多的。怎麼看法?所以我就想了個主意,《36O》,在你的經典裡面選出最重要的三百六十個小段,編成一個小冊子,我們就用這個來團結宗教。這個《36O》,宗教經典《36O》,我們都應該學習,我們對群眾講演,也用這個材料,用這個教材,統一了。求同存異,跟其他宗教有矛盾的地方,我們暫時不用;相同的地方,我們把它節錄出來,編成一部聖經,所有宗教經典都在一起。好!這他們接受了。所以我希望能看到這個東西,你們編出來,我發心印,大量的把它印出來,贈送給宗教活動中心,讓大家都來學習宗教教育。宗教是人類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學,尊崇的教化,這是我們中國老祖宗把這樁事情定名為宗教。中國的宗有這三個意思,主要的、重要的、尊崇的,教有教育、教學、教化,宗教兩個字合起來,就是人類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學,尊崇的教化。宗教要團結,大家來發揚光大,可以救世界,可以化解社會一切衝突,帶給社會安定和諧,永續的太平盛世。這個有意義,宗教對人類做出最好的貢獻,最大的貢獻,不再是迷信。看樣子英國是真想搞,很好,英國做這樁事情會影響歐洲,歐洲會影響全世界,好事情。

  所以四攝法,釋迦牟尼佛教給我們,人與人的關係法,交際法,公共關係法,好!要好好去用它。「隨眾生根性,而善言慰喻」,安慰他,「使生親愛之心,依附我受道。謂之愛語攝」。對人決定是和顏愛語,你才能攝受眾生,讓他對你生起恭敬心,對你生歡喜心。「故《勝天王般若經》言」,講得更清楚了,教給我們怎麼對人,怎麼說話,你看,「下聲細語軟美之言」,柔軟,「順彼意語故」。要順他的意思,即使他做錯了也要順。為什麼?他歡喜,等到他歡喜的時候,你才能幫助他糾正,把利害得失說給他聽,他歡喜接受。你如果說,一聽到馬上就發脾氣,你做錯了,他掉頭而去,他錯得更厲害,他就不理你了。你就曉得佛他多麼有智慧,他有善巧方便。

  「勸諭,勸導」,你看還是安慰,曉諭他,「為眾生開佛知見,示佛知見」,這是對待眾生目的。我們對待眾生,希望達到什麼目的?希望達到他開佛知見,示佛知見。示是指示,這是真正佛陀的教誨,佛陀教一切眾生,沒有這兩句話不行。這兩句話是《法華經》上說的,後面還有兩句開示,「悟佛知見,入佛知見」,那兩個是學生。他真正開佛知見了,我們指示,他真明白了,他就能夠悟入,悟是菩薩,入是證果,這就是學生成績出來了,這個難得!所以我們要懂得開示。換句話說,我們自己沒有開佛知見,沒有示佛知見,拿什麼去開示?所以現在常常請法師,請大德來講開示。開示可不是簡單的,誰有資格講開示?至少阿羅漢以上,才真正有資格講開示,菩薩的事情,不是凡夫,凡夫做不到。凡夫在一起,我們現在最好的方法,就是一起分享,大家在一塊分享,這個分享裡面,就有開佛知見,示佛知見,就有這個意思在。示佛知見一定是依教奉行,我們做出好榜樣,要做樣子給人看,這是示,身行,開那是言教,這是身行,沒有做到,別人不相信。

  入,他真正聽懂了,他覺悟了,這是悟入,有悟他就入了,入,他完全依教奉行。這四個字,諸位細心,可以在海賢老和尚身上看到,你看他接引大眾,他非常巧妙。這個老人一生,沒有人看到他跟別人發過脾氣,沒有人看到他跟誰紅過臉,不高興,沒有,一生當中,九十二年,沒有看到過,見到人都是歡歡喜喜。做到了,所以他能夠開悟,他能夠明心見性,不簡單,他的行持是一般人做不到的,他能做到。「策進者,勉之使進」,勉勵他,常言講,「促進」,幫助他提升,幫助他進步,「令眾生悟佛知見,入佛知見」。策進兩個字裡頭有這個意思。這都是我們要學習的,要認真努力。先成就自己,接著就幫助別人,真正的佛弟子。

  一定要想到釋迦牟尼佛在世,他這個日子一生教學,這是佛教。教學沒有了,大乘經里有這麼一段文,我也曾經跟諸位做過報告。佛說正法、像法、末法,另外一種講法,有講經的、有聽經的、有依教修行的、有證果的,這叫正法,正法住世;有講經、有聽經、有修行,沒有證果的,這叫像法;沒有證果的,有講經、有聽經的,修行的人沒有了,這叫末法,現在是末法時期。如果講經、聽經的沒有了,佛法就滅了,叫滅法。現在是講經教學沒有了,沒有就是佛法滅了,佛法在存亡的邊緣上,我們怎麼樣去救它?像張載所說的,「為往聖繼絕學」,那我們就得發心出來講經。講得不好沒有關係,有勇氣出來講,慢慢的有很多人就跟進。我在台中發心出來講經,是一個老居士,李老師開個經學班培訓講經人才,二十多個學生裡面有一個老太太,那一年她六十歲,小學畢業,都在那裡學會了,而且在外面講,法緣很勝,聽眾很多,把我們氣打起來了。我們認為很難,不敢發這個心。老師勸我,我不敢發心,我說我到台中來是聽經的,沒有發心來講經。老師講,你去看看,我帶你去看看。到班上一看,這些同學一半都是小學畢業的。我說我還初中畢業,比他們強一點,年歲比他們輕,她六十歲,那個時候我才剛剛三十歲,三十一歲,她大我三十歲,小學畢業,都上去講。我這個氣鼓起來了,我就給老師講,我可以學了。我們班上最高學歷,朱斐居士,他大學念了兩年,最高的學歷,高中畢業的好像只有一、二個。老師所教的都是程度很低,他能把他教出來。所以孔德成先生到這來聽講經,聽學生講經,很佩服,真不容易。雖然是講得不好,沒講錯,這就及格了,他找不出毛病。這老師有一套教學方法,我們要汲取,這個教學方法,《內典講座之研究》,那個小冊子是教學法,講經的方法。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推薦閱讀:

二零一四凈土大經科注  (第六十三集)
凈土大經解演義  (第二四九集)
凈土神珠
凈土探究(二十八)

TAG:凈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