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和地獄的故事,每個人都有良知嗎

天堂和地獄的故事,每個人都有良知嗎

故事發生在一位日本禪師和一位日本武士之間。這天,名叫信重的武士向名叫白隱的禪師請教說:「真有地獄和天堂嗎?你能帶我去參觀參觀嗎?」

「你是做什麼的?」白隱禪師問。答曰:「我是一名武士。」

「你是一名武士?」禪師大聲說:「哪個蠢主人會要你做他的保鏢?看你這張臉簡直象個討飯的乞丐!」

「你說什麼?」武士熱血上涌,伸手要抽腰間的寶劍,他哪受得了這樣的譏嘲。

禪師照樣火上澆油:「哦,你也有一把寶劍嗎?你的寶劍太鈍了,砍不下我的腦袋。」

武士勃然大怒,拔出寶劍,對準禪師。此時,禪師安然自若地注視著武士說:「地獄之門由此打開!」

一瞬間武士恢復了理智,覺察到了自己的冒失和無禮,連忙收起寶劍,向白隱鞠躬、道歉。

禪師面帶微笑,溫和的告訴武士:「天堂之門由此敞開。」

人的心靈是很複雜的東西,一念之間人是天使,一念之間人是魔鬼。善與惡在很多時候只在於我們良知一念發動時。孟子認為每個人都有良知,「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所以「途之人皆可以為堯舜」,連路上走的普通人都可以成為堯舜。關鍵在於能不能覺悟到自己的良知。

禪宗一個很著名得故事說:

五祖弘忍要考察弟子的成就,以便付法傳衣。弘忍要求每個人都作一偈。神秀寫了一首是:

身是菩提樹 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 莫使染塵埃

不會寫字的六祖惠能也請人寫了一首偈: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 何處染塵埃

兩首偈子一比較,弘忍覺得惠能境界要高,於是把佛法傳授給惠能,以袈裟為信物,讓他到南方去弘法。為什麼弘忍認為惠能悟道的境界要高,研究的人很多,不大容易講清楚。神秀用的漸修的辦法,小心翼翼地修行,唯恐自己犯錯誤。惠能用的頓悟的方法,一下子就覺悟到佛性的我,沒有絲毫的猶疑,所以達到了一種很自由、很開闊的境界,而這正是禪宗所追求的。禪宗很講究對於道德行為的自覺,《水滸傳》裡面的魯智深,殺人放火,但最終立地成佛。就是魯智深在月園之夜,聽到潮音而覺悟到自己的佛性。

中國哲學強調良知的自覺,儒家認為良知的自覺關係到人尊嚴,是不學而知的。心學家陸九淵曾經說:我即使不識一個字,也不妨礙我堂堂正正地做個人。陸九淵有一個弟子楊簡,當時在富陽縣任主簿。陸九淵過富陽,楊簡問:「如何是本心?」陸九淵回答,孟子說的四端就是本心。楊簡又問,四端是本心,我從小就曉得,究竟什麼是本心?正好有一個賣扇子的糾紛告到縣衙,楊簡隨即當庭斷其曲直。陸九淵便說剛才你斷案,是者知其為是,非者知其為非,這就是你的本心。楊簡一下子就覺悟了。從陸九淵對楊簡的指點來看,良知不是空洞的想法或念頭,還要通過切實的行動表現出來。後來的王陽明說「知是行之主意,行是知之工夫」,認為只有行了,才是真正的知識。

知行合一也是中國文化的傳統。據說有個和尚法號鳥巢大師,住在樹上,精通佛典,能為人指點迷津。蘇軾聞大師之名前去問做人之道。大師說:「惡事不做,眾善多行」。蘇軾很是失望,說這個道理三歲小孩都知道。法師答道:「三歲小孩懂得,八十老兒行不得。」這句話說明,許多道理實際上很簡單平凡,難的是終身恪守、始終不渝。《尚書》裡面說:「非知之艱,行之惟艱」。孔子說:「力行近於仁。」

《中國改革報》刊登邵述堯、李余東的文章說:據說,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有一天獨自外出,見一群士兵正大汗淋漓的搬動一塊石頭,由於石頭太大太重,始終放不到他應放的位置,眼看就要下滑,而領頭的下士卻在一旁大喊加油,就是不動手。華盛頓見狀疾步向前。當華盛頓質問那位下士為何只動口不動手時,那下士傲慢的以自己的身份回答了它的提問。華盛頓解開大衣紐扣露出他的軍裝,並對那下士說:「按衣著我是上將,不過下次再抬重物時,你就叫上我。」那個下士羞愧地低下了頭。這個故事說明:言傳不如身教。善的道德意識要通過道德行為表現出來才是善的,才具有感染力。


推薦閱讀:

地獄與天堂
天堂地獄,畢竟有無
孤獨地獄
地獄啟示錄(圖片唯美但有可能引起不適,請慎入)
從地獄爬出來的魔物TheRake

TAG:故事 | 地獄 | 良知 | 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