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恐襲的背後:2000萬歐盟穆斯林何去何從?
▲據估計,歐盟國家現有約2000萬穆斯林,其中多數並沒有很好地融入歐洲社會。移民問題、歐洲穆斯林族群問題以及伊斯蘭世界現代化問題,是本次事件發生的重要背景,歐洲要保障未來的和平安寧,不能不重視上述問題。
歐洲國家穆斯林人口比例。英德法三國比例均在5%以上,其中法國超過了7%。(圖片來自 The Economist,2015.1.7期)
當地時間11月13日晚,法國巴黎發生多起恐怖襲擊事件。截至北京時間11月15日11點50分,據路透社消息,本次襲擊已造成至少129人遇難(不包括恐怖分子)。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法國調查人員發現,一名自殺式襲擊者的屍體與一本敘利亞護照上的信息吻合,這說明襲擊者是以敘利亞移民的身份,利用這本護照進入歐洲的自由旅遊區域,並申請庇護的。此前,歐洲安全官員就對伊斯蘭國(ISIS)成員可能混入伊拉克和敘利亞移民隊伍進入歐洲並製造恐怖事件的擔憂。如今,這種擔憂可能成為現實。
另據路透社報道,本次襲擊可能涉及一個成員來自中東、比利時、德國、法國的跨國團伙,團伙中來自歐洲國家的成員很可能是穆斯林移民或移民後裔。
顯然,移民問題、歐洲穆斯林族群問題以及伊斯蘭世界現代化問題,是本次恐怖襲擊事件發生的一個重要背景。歐洲要保障未來的和平安寧,不能不重視上述問題。
早在上世紀之初,歐洲就成為了移民的目的地。二戰之後,歐洲亟待復興。持續多年的戰火,使得英、法、德等國人口減員,勞動力嚴重不足,各國遂大量接受外來移民。非洲、中東的穆斯林憑藉地理位置優勢,大量湧入歐洲。到了1970年代,歐洲穆斯林移民已經有數百萬,歐洲國家開始將他們視作本國國民,對其提供同樣的權利和福利待遇。歐盟不支持對移民群體做宗教調查,加上大量的移民生活在社會底層,對他們人口普查難度極大。2010年,美國皮尤研究中心估計,歐盟國家穆斯林移民人數約為1300萬;2011年1月,皮尤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歐盟國家穆斯林(包括本土加外來移民)人數的估計值約為2000萬。
皮尤研究中心2010年估計的歐盟主要國家穆斯林人口數及其占該國總人口比例
儘管如此,由於政治、經濟、文化等多種複雜原因,穆斯林移民和他們的後代,始終是歐洲社會的弱勢群體。
從經濟角度分析,相比本地國民,穆斯林大多數文化程度不高,難以從事白領工作,只能從事低收入的製造業、服務業等。近年來,歐洲的紡織業、鋼鐵、玩具製造業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多轉移到發展中國家,歐洲穆斯林深受其害。
據《歐洲穆斯林問題的三個維度: 階級、身份與宗教》一文,在英國的巴基斯坦裔和孟加拉裔穆斯林的失業率為 20%,在德國的土耳其裔穆斯林的失業率為 21%,以穆斯林為主的法國移民的失業率也高達 22%。論文還引用了歐盟基本權利署(European Union Agency for Fundamental Rights)在2010 年出版的一份報告,指出:(歐洲)穆斯林群體通常在人口擁擠的貧民區居住,高失業率、貧困與惡劣的居住環境成為穆斯林生活最主要的特徵,法國穆斯林群體的失業率超過非穆斯林群體失業率4 倍。
至於社會文化方面,倡導「普世價值觀」的歐洲,堅持文化多元主義,對伊斯蘭文化採取了包容的態度,但穆斯林對自身傳統文化的堅持等原因,使得他們很難主動融入西方社會,歐洲形成了西方文化與伊斯蘭文化二元分立的局面。「越是保守的穆斯林,反而越自己抱團,形成自己的社區,遠離主流社會。相互作用之下,思想的越發保守甚至轉向激進就在所難免。」旅歐華人「放風箏的唐僧」在其博客中寫道。
「一個人在前行中受挫,就有可能轉回身擁抱曾經被他丟棄的某些東西,只要那些事物可以讓他的心靈得到慰藉和依靠。對那些在西方長大的穆斯林後代來說,伊斯蘭教正可以填充他們失落後的巨大虛空。」《查理周刊》事件發生後,作家孟衛東在《流血的巴黎》一文中這樣描述歐洲穆斯林的微妙心境。這些穆斯林青年由於對自己身份認定的不確定、迷茫及疏離感,希望訴諸「重新穆斯林化」,回歸傳統的潔凈狀態。這種訴求與其說是意圖復古,不如說是希望從伊斯蘭教和傳統文化中尋求保護、安全和心理寄託,找尋個人的尊嚴和平等。
當西方社會個別激進主義者以漫畫等方式諷刺伊斯蘭教,當西方國家加大對ISIS的打擊力度時,這些被激怒的青年就成了訓練有素的戰士。
查理周刊事件中,兩名槍手,賽義德·庫阿希和謝里夫·庫阿希兄弟倆,都是出生在法國的穆斯林移民後代。他們居住在巴黎北城區,這座國際都市的貧困地帶。他們曾經過著非常現代化的生活,最終他們被極端思想所吸引,被極端勢力帶到葉門,學習了射擊、爆破,然後回到生養之地——法國,製造了血腥的慘案,以暴力和鮮血,向ISIS和一個迷夢致敬。
今天,陰影再次籠罩了巴黎。有一點是顯而易見的:全球化時代,必須從極端主義、恐怖主義的根源出發來思考恐怖主義問題的解決之道。這些根源,包括伊斯蘭世界的現代化、移民與移民中的穆斯林族群如何融入當地社會等問題,如果不能正視這些問題,不能超越政治立場左右之爭、國家利益之爭,全世界還將繼續為恐怖主義付出沉重的代價。
(李林蔚、戚展寧對本文亦有貢獻)
參考資料:
1.讀書筆記:《America Alone:歐洲穆斯林化與西方的衰落》(Mark Steyn著),萬維鋼
2. 《歐洲穆斯林問題研究:邊緣化還是整合》,胡雨,《寧夏社會科學》2008年第4期
3. 《歐洲穆斯林問題的三個維度:階級、身份與宗教》,儲殷、唐恬波、高遠,歐洲研究 2015 年第1期
4. 《流血的巴黎》,孟衛東,網易人間,2015年11月14日
5. 《政治正確與文明》,放風箏的唐僧,鳳凰網博客,2015年1月11日。
谷河傳媒出品
轉載請註明出處
谷河傳媒學生記者:王謙 李林蔚 戚展寧
微信編輯:王謙 lulu
推薦閱讀:
※「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背後的現實邏輯
※婚姻故事/鐵漢背後的溫暖力量 | 李家羚
※男女行為背後的那些關係
※沈默的背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