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趙孟頫畫選 秋郊飲馬圖與鵲華秋色圖

趙孟頫畫選 秋郊飲馬圖與鵲華秋色圖(百幅中國名畫)  

2011-09-13 17:24:29|  分類: 【名畫賞析】 |  標籤:趙孟頫  秋郊飲馬圖  百幅中國名畫  元代   |字型大小大中小 訂閱

元代名家名畫 元六家>> 趙孟頫│ 高克恭│ 元四家│ 黃公望│  王蒙 │ 吳鎮│ 倪瓚 >> 百家名畫

趙孟頫 秋郊飲馬圖 絹本設色 高23.6厘米 長59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趙孟頫 鵲華秋色圖 紙本設色 縱28.4厘米 長93.2厘米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點擊全圖) Script原圖 

秋郊飲馬圖與鵲華秋色圖

  趙孟在元代歷受元世祖和元仁宗的寵遇, 尤其是仁宗十分敬重他的才華, 將其與李白和蘇軾相比。他博學多才, 工古文詩詞, 通音韻, 精鑒賞。《秋郊飲馬圖》為趙孟頫人物鞍馬畫代表作。畫秋郊平原水澤, 一紅衣奚官驅策騮馬, 近處雙馬似嘶如鬧, 遠處雙馬追逐騰躍, 余者皆入澤飲水。人物馬匹形態生動。岸上林木稀疏, 樹葉錯落。全畫渾厚, 設色濃麗, 具有濃郁的情致和意趣。

  趙孟頫曾任職濟南,鵲、華二山就是濟南所在的名山。本卷畫成於一二九五年回到故鄉浙江,為周密(公謹1232-1298)所畫。周氏原籍山東,卻是生長在趙孟頫家鄉的吳興,也從未到過山東。趙氏既為周密述說濟南風光之美,也作此圖相贈。遼闊的江水沼澤地上,極目遠處,地平線上,矗立著兩座山,右方雙峰突起,尖峭的是「華不注山」,左方圓平頂的是「鵲山」。此幅向為畫史上認定為文人畫風式青綠設色山水。兩座主峰以花青雜以石青,呈深藍色。這與州諸的淺淡、樹葉的各種深淺不一的青色,成同色調的變化;斜坡、近水邊處,染赭,屋頂、樹榦、樹葉又以紅、黃、赭。這些暖色系的顏色,與花青正形成色彩學上補色作用法。運用得非常恰當。

趙孟頫畫選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道人。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德芳之後。在宋曾任小職,入元後累官至翰林院學士承旨,榮祿大夫,卒後封魏國公,謚號文敏。趙孟頫博學多才,詩詞、書法、繪畫、音樂等均有很深造詣,以書畫成績最為突出。是楷書四大家(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之一。其畫題材廣泛,風格多樣,他主張作畫要有「古意」,倡導「書畫同源」,強調以書法用筆入畫,並主張師法自然,提出「到處雲山是吾師」的口號。他的理論和創作對元明清三代都有極大影響。傳世山水畫作品主要有秋郊飲馬圖 、水村圖卷 、人騎圖 、浴馬圖 、紅衣羅漢圖 、幽篁戴勝圖 、二羊圖 、窠木竹石圖 、古木散馬圖 、重江疊嶂圖。

 

  在繪畫上,趙孟頫是有元一代的泰斗。人物、鞍馬、山水、花木、竹石、禽鳥,各種題材,下筆皆成妙品。猶如學習書法一樣,他學畫也是在復古的精神下博採眾長,而後自成一格。尤其是他在書法、詩文、音樂、鑒賞和考據諸方面的學養,以及奔走南北的閱歷,對他繪畫風貌、藝術思想也產生深刻的影響。在趙孟頫的傳世繪畫作品中,以人物與鞍馬,或人騎圖為題材的比重最大,見於著錄者有百件之多。

  以技法而論,趙孟頫的人物鞍馬,主要繼承唐人傳統,具有剛健、華美的特色,工寫結合,設色高雅。他曾說:「宋人畫人物,不及唐人遠甚,予刻意學唐人,殆欲盡去宋人筆墨。」(詹景鳳《東圖玄覽》)。他又說:「吾自幼好畫馬,自謂頗畫物之性。友人郭信之嘗贈余詩云:『世人但解比龍眠,那知已出曹、韓上。』曹、韓固是過許,使龍眠無恙,當與之並驅耳。」(《書畫匯考》)可見趙孟頫是自詡在宋人之上的。

  在學唐人以復古的基礎上,他還從技法上予以創新,如元貞二年(1296)所作《人騎圖》、《人馬圖》,畫面突出人物和馬,而不畫背景;人物的衣服用硃色染出重彩,但面部與手皆以赭色雜入硃色而傅以淡彩;馬匹以細墨線勾勒,再以墨色烘染後傅以極薄的淡彩。這種捨去背景之法源於唐人韓幹《牧馬圖》,而重彩與淡彩兼施,層層渲染,以增強質感,則是趙氏較韓幹有所創新。

 

趙孟頫 水村圖 紙本設色 縱24.9厘米 橫120.5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趙孟頫 水村圖 紙本設色 縱24.9厘米 橫120.5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趙孟頫 水村圖 紙本設色 縱24.9厘米 橫120.5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趙孟頫 人騎圖 

   又如皇慶元年(1312)所繪《秋郊飲馬圖》,畫面利用絹質原色作空曠湖泊,僅用淡墨拖出幾筆線條和擦痕,便使湖岸凸現於前,概括簡率。近處偶畫一石,淡墨輕皴,染以石青,調合畫面。其餘地面平坡,染以石綠,表現綠草華滋,與朱衣奚官形成明快的對比。作為「畫眼」的奚官,濃須壯軀,穩穩騎在馬上,側身觀望後面的馬群,神態自若。十匹駿馬,色分黑、白、青、黃、棕、灰、花斑等,或賓士,或追逐,或飲水,或吃草,或低首漫行,或回眸顧盼,各不相同,極盡變化;整個馬群散漫而渾然一體。全圖只畫地景,不繪天雲,採用鳥瞰式的俯視構圖,而不落前人天、地、山水的「三段式」窠臼。圖中偏右的老樹叢,枝幹虯曲,蒼勁傲岸,楓紅松綠,一派秋意。圖上的人物、馬匹,眉目清晰,鬚髮分明;形神兼備,栩栩如生。老木軀幹紋理凹凸,脈絡有序。全圖工而不滯,細而不澀,十分形象。這幅畫突破五代以來的那種把背景和人物平均對待的傾向,更與只要人馬不畫背景的表現方法不同,顯得較為飽滿。設色則較唐人淡逸典雅。

趙孟頫 秋郊飲馬圖 絹本設色 高23.6厘米 長59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再如《浴馬圖》,畫面共繪奚官九人,駿馬十四匹,場面宏大,馬姿生動多變,各不相同,但皆悠閑自在,溫順馴服。奚官有的牽馬緩行,有的潑水洗馬,皆流露出愛馬如命、盡守責職的神態;他們或半裸,或赤足,年齡、外貌、動作都富有個性,而態度雍和。圖中背景,樹榦槎枒,遒勁古樸;坡岸平迤,葦草間出;水面深闊,波瀾不驚,與人馬融成一體,情景協調,一派寧和氣氛。趙氏用筆纖細準確,連人馬站在水下的部分亦以淡筆表現出來,以見湖水之清澈。至於人物鬚眉之動靜、衣紋之飄逸,馬匹鬃鬣之舒展、四蹄之抑揚,皆絲絲入扣,具體而生動,處處照應,體現了畫家的心細與手巧。全圖宏觀布局高妙,聚散合理自然,而微觀刻畫精到,設色富有層次感。展觀全圖,畫家所要表達的皇宮御苑的太平景象與堂皇氣度,躍然楮上。

趙孟頫 浴馬圖

   《紅衣羅漢圖》是趙孟頫人物畫的又一傑作。此圖描繪西域僧人跌坐之狀,深目高鼻,濃髯大耳,一手作平伸說法相,寧靜而和睦,又不失莊重慈祥之態。僧人的紅墊、紅屐,皆刻畫得很工細,尤其是臉部,傅色細膩,落筆精巧,質感強烈,形象生動;紅衣則以意為之,著筆不多,而大略可觀。僧人身旁之岸石,染以綠色,更襯映出僧人紅衣域外客的特徵;其前牡丹香花開放,其後菩提大樹挺發,給全圖增添了佛家吉祥、莊重之情。趙孟頫自己說曾在大都見到過西域僧人,又見到過唐人閻立本所作吐蕃僧人像,因此該圖既有唐人古樸之態,又有元人現實之意,借古開今,形神相兼。

趙孟頫 紅衣羅漢圖   趙孟頫的人物與鞍馬圖不僅以高超的技能給人以形象美感,更重要的是,他往往在這些母題的繪畫作品中寄託著自己的思想情緒。他筆下的馬,雄姿英發,皆有千里駿馬之相,有許多馬則是擬人的,是趙氏人才自許的象徵,流露了他的儒家行義達道思想及懷才不遇情感。

  趙孟頫雖自喻為千里馬,但他的濟世願望只是一廂情願,元廷並沒有讓他施展政治抱負與經濟之才,而是讓他在發頌詞、寫經文中消磨歲月,他的行義達道自然成為泡影。對此,趙孟頫十分苦惱。他壯志難酬,又難以擺脫元廷的羈絆,宛若和平時代禁苑中的千里馬,只能充當「太平盛世」的車衛儀仗,「老向天閑無戰功」而已。他的鬱郁不得志的楚楚自憐之心,乃在《浴馬圖》、《人騎圖》、《奚官調馬圖》、《秋郊飲馬圖》等作品中宣洩無遺。

  這些圖中的駿馬,雖然蹄勢瀟洒,毛色亮麗,逸態飛騰,矯健不凡,卻只能在奚官的調教下活動于禁苑,嬉戲於溪澗,或到京郊放風,舒展筋絡,僅為皇家氣派的點綴,碌碌無為。趙孟頫曾自題《百駿圖》,以「肥哉肥哉空老死」之句,道出了這些千里馬的不遇悲劇。元末楊維禎閱趙氏馬圖後,也頗為傷感,寫下「將軍鐵甲拋何處,獨趁奚官緩步行」的詩句(《鐵崖先生詩集·題松雪翁五馬圖二首》),對趙氏在政治上無用武之地表示同情。

  因此,趙孟頫的馬圖用意含蓄深沉,以百無聊賴之形象,巧妙地折射出他懷才不遇、失去自由的內心痛楚,也與其「在山為遠志」,秉承母訓應召仕元,卻遭人猜忌,落得個「出山為小草」的尷尬行徑相一致。

  在這種心境下,趙孟頫對亡宋的懷念也是很自然的,其人物圖,如《紅衣羅漢圖》,雖表現西域僧人,實際上卻寄託著對被流放到西藏(元時亦屬西域)成為薩迎派喇嘛的南宋末代皇帝趙(歞)的懷念。而《謝幼輿丘壑圖》,則以南朝名士謝鯤(幼輿)置身丘壑、不問時事的故事來表達自己嚮往山林自由的情思。《百尺梧桐軒圖》,也是趙氏懷才不遇、嚮往林泉的自我寫照。

趙孟頫 重江疊嶂圖 紙本墨筆 縱28.4 橫176.4厘米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元 趙孟頫 雙松平遠圖 紙本墨筆 縱:26.7橫:107.3厘米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趙孟頫 古木散馬圖

 

趙孟頫 二羊圖

 

趙孟頫 幽篁戴勝圖

 

趙孟頫 窠木竹石圖 

 引自趙孟頫的繪畫

 

百名繪畫大師 百幅中國名畫 百部精選畫冊

中國繪畫簡史 >> 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兩宋│遼金元代│明代│清代│現代 >>十大名畫 │百家名畫
黃公望 富春山居圖 王 蒙 青卞隱居圖 倪 瓚 幽澗寒松圖 吳 鎮 漁父圖 趙孟頫 秋郊飲馬圖
趙孟頫 鵲華秋色圖 王 冕 墨梅圖 高克恭 雲橫秀嶺圖 錢 選 楊貴妃上馬圖 張勝溫(大理國)梵像

  評論這張

轉發至微博

轉發至微博

0人  |  分享到:          閱讀(164)| 評論(1)| 引用 (5) |舉報
推薦閱讀:

賞《趙體壽春堂標準習字帖》,品味子昂楷書之神韻
如何看待王蒙的《泉聲松韻圖》拍出1.5億?
《三希堂法帖第22冊趙孟頫法帖》,拓工精妙,書法精絕,熠熠生輝
自然天真、率意暢達,賞王羲之《初月帖》

TAG:趙孟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