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科普:抗菌葯廣譜?窄譜各有千秋

  廣譜窄譜啥區別

    每種抗生素都有自己的抗菌範圍,稱為抗菌譜。凡是抗菌譜即抗菌範圍不廣泛的抗生素稱為窄譜抗生素,如青黴素只對革蘭氏陽性菌有抗菌作用,而對革蘭氏陰性菌、結核菌、立克次體等均無療效,故青黴素就屬於窄譜抗生素。相反的,氯黴素、四環素在以往由於對革蘭氏陽性菌、革蘭氏陰性菌、立克次體、沙眼衣原體、肺炎支原體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所以被稱為廣譜抗菌藥物。

   20世紀90年代以來,抗生素的種類應用範圍都有了飛速發展,原來窄譜的抗生素如青黴素經過改造,產生了許多半合成的青黴素,擴大了原來的抗菌範圍,如氨苄青黴素、羥苄青黴素不但對革蘭氏陽性菌有效,而且對革蘭氏陰性菌也很有效,對傷寒桿菌、痢疾桿菌效果也不錯。近年來出現的第三代頭孢菌素,抗菌譜也很廣。

   廣譜未必是最好

    了解了廣譜和窄譜抗生素的區別,不少人會認為,既然廣譜抗生素什麼細菌都能對付,是「萬能」抗生素,乾脆就直接用它們多好。正如醫生在臨床工作中經常遇到一些患者,總是很明確地要求醫生用廣譜抗生素或者好葯、貴葯,其實這是極其錯誤的認識。

   當使用抗生素治療感染時,體內正常菌群同樣會被殺滅或抑制,不過正常菌群受抗生素影響的大小取決於所選用抗生素抗菌譜的廣和窄。窄譜抗生素只對一種或少數細菌有活性,如青黴素。廣譜抗生素可對兩種或較多細菌有活性,如菌必治,可對多種腸桿菌科細菌有效。超廣譜抗生素則對多種或大多數細菌有活性。抗生素的抗菌譜越廣,受影響的細菌譜也越廣,被殺滅或抑制的正常菌群也越多。

   因此,治療感染疾病最理想的用藥方法應該是:根據引起感染的病原菌來選用窄譜、有針對性的抗生素。可以應用一種抗生素或磺胺葯控制的感染則不聯合應用抗生素,可用窄譜抗生素治療感染時,則不用廣譜抗生素。只有遇到嚴重的、由多種細菌造成的複雜感染時,才應積極選用廣譜抗生素,或聯合應用。

   此外,不同疾病有不同的病理生理基礎,因而選用抗生素時應著重考慮機體是否有感染,感染部位在哪裡,是否有多臟器感染,是否有葯敏實驗提示。還要根據抗生素的抗菌譜及葯動學、藥效學來合理選擇應用抗生素品種。可見,對抗生素的選擇絕不是簡簡單單、隨意而為的,它需要醫生、藥劑師根據各種癥狀、檢驗結果等,經過複雜的判斷,才能最終決定。因此,對於缺少專業知識的普通患者,不應像買東西一樣自行挑選。


推薦閱讀:

超長乾貨!來自指南針技術流名師每一學科的複習建議
巧遇心理學。
針炙學科談針刺補瀉

TAG:科普 | 醫學 | 學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