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谷 | 儒家之仁、仁政、德治、政治與人治
關於「仁」,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曾子對此解釋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論語.里仁第四》),孔子「一以貫之」的是「仁」,包含的是忠恕之道;「樊遲問仁。子曰:『愛人』」(《論語·顏淵》),然而,愛是無法定義的,愛一個美女而強姦她算不算「愛人」?皇帝看上誰就招募為宮女就是如此,當然,孔子還有個與此相矛盾的說法,即「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論語.里仁第四》),顯然這裡又成為愛憎分明而不僅僅是「愛人」了;又說:「仁者,人也,親親為大」(《中庸》),所謂「親親為大」,其實就是「親親有別」,與之相應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反映的就是「仁政」這種以自己為中心(「仁」的基本義即核心),按照「親親有別」的順序自內而外推行由當權者自身所定義的「德」(即「以德治國」特點),推己及人,直至權力大到奴役天下每個人,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詩經.小雅》)的「平天下」為止。
孔子描述了「仁者」形象:「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論語.述而第七》)是「仁者」的總體追求,而「剛、毅、木、訥,近仁」(《論語.子路第十三》),「仁者,其言也訒」(《論語.顏淵第十二》)是「仁者」給人的「總體觀感」,為此,孔子還用了一個比喻來說明,即「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論語. 雍也第六》);子曰: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第九》),又說「仁者必有勇」(《論語.憲問第十四》),所以「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靈公第十五》),都具有獻身精神。在這裡,孔夫子刻畫了一個安靜、不善言談、木訥,因信仰而顯剛毅,因忠君而勇於獻身,篤信並踐行孔孟之道的傳統迂腐儒生形象,但這種因「修身」而自我閹割成上述形象的「仁者」不同於「行仁政」的,所謂「平天下」的「仁者」,前者產生的迂腐儒生為後者產生的當權陰謀家提供了「道德包裝」,以此「感化」天下人效忠於權力。
孔子還指明了「為仁」的方法與禮教化的具體內容:「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論語·雍也第六》)。馮友蘭說這是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孔子稱之為「忠」,即「盡己為人」。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孔子稱之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顏淵》)規定了禮教化生存原則,「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論語.子路第十三》),「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足以使人」(《論語.陽貨第十七》),規定了為人處事基本原則;此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規定了以「仁」擇友原則,以便「以友輔仁」(《論語·顏淵》);最後,「當仁,不讓於師」(《論語.衛靈公第十五》),孔夫子認為「仁」是超越師生關係的最高要求。
【關於「仁政」】,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可見,禮教是「仁」的制度化,孔夫子說只要每個人自覺地從自身開始順服於禮教(指周禮,因為孔子說「吾從周」),尤其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論語.顏淵第十二》),即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論語.憲問第十四》)的身份守己,那麼天下就「歸仁」,也就是實現他所鼓吹的「仁政」了,所以仁政是禮教等級之治,這就是為何孔子說「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因為季氏違背禮教就是反「仁政」下的等級制;此外,孔子還說:「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這句話如果套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認為「政令不出中南海」是天下無道的表現,相應地,「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論語.季氏十六》),孔子認為好的政治權力都在中央,地方是無權的,百姓更是不問政事,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論語.憲問第十四》),在孔子眼裡,政治就是最高統治者一人之政,這是「仁政」固有特徵,也就是「人治」獨裁特徵。
【關於「德治」】,首先,怎樣提高道德修養呢?孔夫子說:「主忠信,徙義,崇德也」,也就是以忠信仁義作為行為準則,與此修身思想相對應的是依據此德「治國平天下」,從而「明明德於天下」(《大學》),所以他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他主張:「道之以德,齊之以禮」(《論語.為政第二》)的德治,同時以「禮」作為相應的制度,因為「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德治就是通過禮制而施行「仁政」,而且禮制還必須是「天子」決定的,因為「非天子,不議禮,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雖有其位,苟無其德,不敢作禮樂焉;雖有其德,苟無其位,亦不敢作禮樂焉」(《中庸》),這裡提到有德有位的天子容易理解,因為儒家總是鼓吹德要配位的問題,但是這種原則是虛的,在缺乏對權力的約束機制條件下是不可能出現的,事實上就是只要當了皇帝,天下儒生絕大部分都是他的好奴才,都鼓吹帝王的德行,因為他們的口糧是皇權賜予的,不是來自於市場,少數清高些的儒生就當隱士去了,所謂「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論語.泰伯第八》)。禮教制度由天子說了算,文化教育也是,而後世科舉制度更加強化了這一點,那就是殿試考題是皇帝出的,權力決定真理的政教合一特徵非常清晰,並且權力一定只掌握在所謂「天子」手中,也就是獨裁者。
【關於「政治」】孔子說:「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論語·顏淵》),所以「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論語·顏淵》),「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第十三》),「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譯文:只要自己行為端正了,對於治理政事還有什麼困難?假如自己行為不端,又怎能使別人端正呢?《論語.子路第十三》),也就是現在講的以身作則問題;又說:「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論語.為政第二》)。然而,孔夫講的「直」是什麼呢?「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論語.子路第十三》),可見,親親相隱的立場思維是孔子所推崇的「正直」,而與現代法治社會的正義無關。
【關於「人治」】孔子說:「故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中庸》),縱觀《論語》文字,幾乎無一不在討論人,比較人,很少純粹討論道理本身,而總是與具體的人相結合的同時順便講了一些道理,這是國人的普遍思維特點。這絕不代表「以人為本」,而是以人作為整治或「修理」對象,《中庸》就非常直白地表達了人治思想特徵:「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結合「修齊治平」的說法可知,所謂「道不遠人」其實是指按照儒家禮教為標準,以人作為被改造對象,也就是被奴役對象,也就是人治社會。
忠孝與仁
孝是忠的手段,孔子說:「孝慈,則忠」 (《論語.為政第二》);孝是仁的根本,「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第一》),為什麼呢?因為「仁者,人也,親親為大」 (《中庸》),親親最重要的不正是所謂「孝」嗎? 忠是「仁」的重要內容,因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論語.里仁第四》)
本人專註於老子思想解讀、傳播與諮詢,以及據此分析中外思想問題。相關知識產權是唯一收入來源,每一篇文章都是長期思考提煉的原創觀點,獨此一家,別無分店;《道德經--無為與自由》是國人的啟蒙與醒腦之路。您的轉發、推薦、讚賞、購買作品,捐贈都是對思想啟蒙的推動力,讓思想的火種從您手中傳遞!
特別聲明:只有忠於原文以及具備自由主義思想者才可能在本作品幫助下進入《道德經》思想,迷信那些離開原文的無數古今解讀版本不可能從本作品中找到思考的樂趣。
(老家後門榕樹下實景拍攝)
(物流合作商--- 中通快遞,有簽名版庫存,下單即可快速發貨)
推薦閱讀:
※如果日本的侵華成功 日本是否會類似元清被中國的文化所吞併而成為中國的一個朝代?
※愛新覺羅·貝的背景?
※國家元首周末上班么?
※中國大陸包括港澳境內,哪些地方或場所被允許合法地懸掛中華民國國旗,即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我很想去看看?
※如何看待「台灣著名主持人鄭弘儀稱紀念抗戰勝利傷害其父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