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印祖開示往生要道暨凈土修學座談會-定弘法師主講


印祖開示往生要道暨凈土修學座談會-定弘法師主講

2013/8/31講於孝廉講堂(共一集)

檔名:57-113-0001

尊敬的黃警官,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大家午安!很感謝黃警官和諸位這樣盛情的歡迎,定弘很抱歉,因為下飛機提行李時間耽擱了,讓大家久等了,真是很不好意思。這次定弘第一次來到講堂參學,就已經被這裡的真誠恭敬的氛圍攝受,大家能夠在這裡修學是莫大的福報,我們也很感恩黃警官這樣的護持。

正如剛才黃警官所介紹的,定弘蒙恩師上人凈公老和尚的慈命,到這邊埔里正覺精舍跟上果下清律師學戒,預計要學三到五年,才能夠打好修學的基礎。這五年學戒當中,定弘也是想著一切的經教都放下,專學戒律,因為這是佛陀當年制定的這樣的原則,說五夏以內要專精戒律,如果比丘五夏(就是五個結夏安居之間,就是五年),五年之內如果沒有好好學戒律,就學經教,佛就會喝斥,是不允許的。所以戒律是修學的基礎,戒為無上菩提本,我們要修證菩提,這個是根本。所以凈空老和尚慈悲,安排讓我跟果清律師來學戒,我就聽話,放下講習,放下經教,一心一意的先把這個基礎打好。所以本來是不想再出來講課的,黃警官盛情邀請了好多次,結果盛情難卻,我跟他講,說我們就座談一下,也不要正式的講課,他也就滿口答應。結果沒想到來了之後見這麼多的同修,當然心中也是非常的歡喜,能夠跟這麼多同修結緣。所以今天也不算什麼正式講課,就簡單的談談一些修學的心得體會,跟大家聊一聊。

我們今天談的話題是印光大師的一段精闢的開示。這段開示大家可能都耳熟能詳了,每一位同修可能都已經拿到阿彌陀佛的小畫像,背面就是印祖的這個開示。這個開示,最好大家都能背下來,這個很短,但可以說是印光大師一生所修學精髓的一個開示,可以說也總結了我們末法時代修行人如何修證菩提、如何能往生凈土的最精闢的一段開導。

我們就簡單的來講一講。如果真能把這段話完全落實,你往生是決定有把握的,持戒、念佛都在其中。因為戒律的精神,定弘總結的,第一個是少欲知足。人如果能夠少欲,他自然就能夠持戒,換句話來講,戒律也就是讓我們能夠斷貪瞋痴這些煩惱,對治我們的貪慾、我們的瞋恚習氣、我們的愚痴,使我們能夠把這些見思煩惱放下,這樣才能夠出三界。戒律跟世間的禮有一點不同,雖然都是一種規矩,但是禮的規矩是幫助我們修身,同時能夠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而它的目標不是出三界的,它是世法;而戒律的目標是讓我們對治見思煩惱,而能夠出離三界,所以這是一個出世法,是解脫道。所以少欲知足就非常的重要。第二個方面,戒律的精神是一心敬慎。我們能夠在戒法上很留心、很謹慎,一心一意的持好,不管你是受了五戒,還是菩薩戒,或者甚至是出家人受了比丘戒,你受什麼樣的戒法,就好好的去持,一心一意的、一絲不苟的把這個戒法都能夠落實、都能夠做到,這樣恭恭敬敬的依佛的教誨去做,久而久之養成習慣,你那個敬慎的心就出來,一切都能恭敬,舉手投足都會想到有沒有違犯佛陀的教誨。當你恭敬謹慎到一定的程度,心就能得定了。所以持戒最後它的結果是能得定,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所以戒律要愈精細愈好。

所有的戒法,比丘二百五十條戒,也都跟五戒是相應的,都是五戒的展開,大家在家居士能夠把五戒持得很好,實際上你就總持了佛陀給我們所制定的戒法。因為你得定了,得定就叫定共戒,那你就絕對不會犯戒,念佛人就能得三昧,所以持戒是很殊勝的。印祖在這裡沒有直接給我們講持戒,但實際上你從他這開示當中可以看到,都是教我們認真的持戒,在生活中、待人處事接物中,都是這樣的一心敬慎。我們就閑言少敘,我們來看這一段文。

【無論在家在庵。必須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成人之美。靜坐常思己過。閑談不論人非。】

先看到這裡。這段話講的是我們日常的修持。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是念阿彌陀佛要求生西方的,對不對?要求生西方,不是說我只念阿彌陀佛就行,日常的修持是非常的重要,因為如果我們日常沒有注重修持,念佛是不相應的。古德有講「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心散亂往往都是因為日常沒有注重修持,所以心是放逸的,通過我們這種修持的話,可以把我們的心能夠收回來。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裡面跟我們講,念佛怎麼念?「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印祖所說的這種修持,都是教我們都攝六根。我們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接觸外面的六塵境界,一接觸的時候我們要覺悟,不能隨順煩惱習氣,要隨順佛陀的教誨,這樣就能夠從惡回歸到善;再加上當我們起妄念的時候又能夠立刻覺照,用阿彌陀佛去替換這個妄念,這就是從迷回歸到悟。這都是都攝六根,這樣你的凈念相繼才是有保證的。所以印祖這裡講的開示,無論在家人還是出家人,四眾同修都是一樣的。

首先第一個,『必須上敬下和』,對上要恭敬,對下要和睦。這個上包括範圍是很廣的,在家裡有父母、長輩、老人,這都屬於上,包括兄長、比我們輩分高的、年齡高的這些人都是屬於上;在公司行號、機關團體裡頭,我們的長官這也是屬於上;在佛門道場裡面,如果是出家人,下座的比丘要尊重上座的比丘,也就是戒臘高的人就是上。佛門的倫理跟世間的倫理其實道理是一樣的,只不過它是按戒的臘數。像我們在正覺精舍,對佛門倫理都是很注重的,戒臘低的人受戒時間短,必須要尊敬戒臘高的,他不是按實際年齡,按戒臘。

所以我們是屬於下座,出家才兩年,受戒也還不到兩年,見到高臘的比丘都要頂禮,都要禮敬,排的座位也好,走路的次序也好,都是要長幼有序,臘高者在前,臘低者在後。這樣的話,真的有這種倫理的規矩,自然人心就會比較安定,他就沒有爭的念頭。吃飯就按順序,戒臘高的人就先排,他們拿完飯菜我們再開始拿,每一樣的事情都是按這樣的次序來排。實際上跟《弟子規》講的「長者先,幼者後」完全一樣。這樣的做法結果就是和諧,所以在正覺精舍很難得,五、六十位比丘在一起,我到現在已經半年了,還沒有看過有什麼吵架、口角,都沒有,這是非常難得的。因為現在佛門道場,正如我們凈公老恩師有時候常常提的,兩個比丘在一起都有可能會吵架,在正覺精舍這麼多的比丘在一起都沒有,就是佛門倫理大家都很注重,另外很注重戒法,很注重規矩,真的是修六和敬。

我們在家居士團體也是一樣,能夠修六和敬、重視倫理。在家人一般是看年齡,年長者我們要尊敬,或者是他學佛的資歷很高,甚至可以做我們的老師,我們也對他尊敬。這樣的話和敬的心態出來,你這個心就很調柔,三昧它的前方便(基礎)一定是調柔的。如果我們心很剛強,個人主見很強,個性很強,不能夠柔順,跟人家相處都不能和諧,那你是絕對不可能得三昧。所以你看一個人能不能得三昧,你去觀察他,一定是很調柔、心也很寂靜,這種人就是得三昧的樣子。

所以「上敬下和」這是非常重要,佛門道場如果都能夠修六和敬,這個道場就是正法道場,它就是世間一切團體的榜樣。僧團,從廣義上講有四個人在一起修六和敬,這個團體就叫僧團。真的把六和敬全部做到,這個團體就能夠住持正法。所以古德講法賴僧傳,佛法要依靠僧的這個團體來傳,所以我們在佛門團體裡面就要盡這一分義務,一定要和敬,和為貴。假如說傷了和氣,那你再有道理都變成沒道理,就是你只執著你自己的道理,而最後結果傷了這個和,實際上就是沒有道理。所以放下自己的主見,隨順別人,隨順團體,這樣的話你自然就有功德。

上敬下和,對下和對上,對上是恭敬,對下是和睦,實際上都一味的,都是這樣的和敬的心。然後自己的修持上,『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菩薩六度裡面,布施、持戒上面是忍辱,忍辱的功德遠超於布施和持戒。菩薩六度是一層一層往上提升,最開始是布施,布施就是放下,一般人很難說一下子身心世界全都放下,那是很難的,那我們就從一點點身外物放下開始。

像我自己是個鈍根,我就是這樣一點點的從外放到內,一開始就盡量的多布施,自己有多餘的錢財,拿去做法寶、拿去護持三寶,哪怕是不多的,我們能夠盡我們所能,然後為團體服務,這是內財布施、外財內財。布施到習慣了就很歡喜的,愈施愈歡喜,不會覺得好像捨不得,那種吝嗇的習氣慢慢一點點就化除掉。最後把自己整個人都要布施出來,把你的工作也要放下,全身心的投入到聖賢教育工作當中,跟老和尚學習。老和尚也是希望我們走出家弘法利生的道路,也是要聽話,就是不要有自己的意見,把自己的意見也布施出去。你看,世界就是身外物,還有你的身,還有你的心,你的心就是你那些妄想、你的執著,全部都布施掉,然後你就能夠走上這條路。

出家,老和尚是鼓勵我們出家要走弘法利生的路子。我在出家那天,我是兩年前二0一一年國曆七月十五號在香港圓明寺出家,是凈公老和尚給我介紹他的一位三十五年的老朋友,上暢下懷老和尚,讓他來給我剃度。剃度的那一天,凈公老和尚也親自到現場來觀禮、來加持,暢公就請凈公老和尚上座給大家,也特別是給我這種出家的弟子開示,老和尚講的幾句話,我現在一直都記著。他說我們出家的使命就是要把佛陀教育從宗教回歸到教育,讓大家真正認識佛教,要把佛陀教育發揚光大;而且不僅佛陀教育要恢復到教育,所有的宗教都要恢復到教育。所以走這條路,就一定要把自己的身心世界種種的執著都要放下,你不放下你不可能走得成功。

所以出家兩年就不遺餘力的去講經,也下定決心講《無量壽經》。結果今年年初的時候,忽然又有了一個大轉折,我們凈公老和尚一下子說讓我去學戒,不能講經了。這個時候看你能不能放下。其實人生都是很多的歷煉,我們覺得正是在講經講得得心應手、如魚得水的時候,那時候也是不容易放下,結果一下子急轉彎。這些都是老和尚給我們的鍛煉。反正一句話,就是要聽話,不要有自己的意思,老和尚叫我們做什麼我們就做什麼。所以叫我們講經我們就出來講經,叫我們不講經就不講經,叫我們去學戒就去學戒,叫出家就出家,叫學戒就學戒,一切都要隨順師長的教誨,隨順師長就是隨順佛陀。

因為佛法是師道,我們雖然現在見不到佛陀,但是我們有師長在,師長就代表佛陀給我們教誨,所以我們尊師重道就是尊重佛陀。這是佛在經上講得很明確的,像《阿難問事佛吉凶經》里講的,說弟子視師當如同視佛,不能夠對老師有任何一種逆反的心,一定是完全的隨順,這樣就對。當然自己要修忍,忍住什麼?忍住自己個人的分別執著,忍住自己個人的知見,沒有我執了,一定要隨順,這樣你的布施才有可能叫圓滿。你要是忍不住,你個人執著太嚴重,實際上你那個布施是不圓滿的。所以有布施、有持戒,最後要忍辱,才能把你布施持戒的功德保得住,一切都要忍,「忍人所不能忍」。

在我們待人處事接物當中,往往都會遇到一些逆境、一些惡緣,這個時候也要忍耐。在這個時候忍,你的業障就會消掉;如果你不能忍,在逆境惡緣里你會起瞋恚心,那你的業障就消不了,反而會增長業障。所以這個時候馬上要想起經典的教誨,想到自己是要往生西方的人,諸佛菩薩都能夠看到我們的心,為什麼一個求生西方的人,還要跟這個虛幻的世界過不去,還要跟種種人事物對立,還會起瞋恚心,諸佛菩薩看到了不都笑話你嗎?所以自己想到這一點,就要把它放下,讓自己的心愈來愈柔和、調柔,這就非常的好。

「行人所不能行」,人家可能都不願意乾的活,自己要去干。定弘剛剛到正覺精舍,也是對自己一個鍛煉,因為過去沒有干過的活,現在也要干。剛到道場裡面,正覺精舍是一個很正統的傳統叢林,所以剛進去的新戒比丘都要多幹活,它那邊是五臘以下的人主要承擔勞務工作,到五臘以上就會比較的輕鬆一點。那邊大概三分之二的人都是五臘以上,所以這半年以來,基本上五個月都是干很多的勤務。早上四點鐘上早課,上了一半大概四點半就要下殿,就到大寮,大寮就是廚房。然後洗菜,大概是四、五個人要洗五、六十個人的菜,洗菜擇菜,而且要很細緻的,每一個菜都要三易水,都要洗得乾乾淨淨的。有些不好的菜要細細的挑出來,挑不好的話都會被呵斥,你挑不好讓比丘吃了之後鬧肚子的話,那你都有罪過,所以都要很認真、很耐煩的去做這些事情。基本上早上從四點半一干就干到六點鐘,就是擇菜洗菜。

因為現在定弘也沒有吃早餐,別人吃早餐的時候我就去洗碗,洗碗一直洗到大概差不多七點,然後去掃地。我是負責大殿周圍的走廊,先要掃,然後再拖,差不多也是干一個小時。干到八點鐘,然後就開始早上的上課,我們統一有課程,一個半小時。到九點半下課,馬上又要到大寮去幹活,就是負責切水果、分菜等等,一直到十點半打板,用午齋。用完午齋之後,又洗碗,鍋碗瓢盆很多,都要洗,差不多洗到十二點半,甚至有時直到一點鐘,然後才可以鬆一口氣。所以從早上四點來鍾一直到中午一點鐘,基本上都是在緊張忙碌當中度過。一點鐘回到寮房已經很累了,只好倒下睡一個小時,再起來才有自己學習的時間。不一會又到六點鐘,準備上晚課,上完晚課就是八點多,八點多之後就敲鐘打板準備睡覺了。所以一天都是這樣很緊張的過。這是定弘以前沒有體驗過的。他們跟我講說,大陸過去文化大革命期間,知識分子都上山下鄉,他說你現在也上山下鄉,因為正覺精舍正好依山而建,埔里是山城,我們也上山下鄉了,這也是一種很好的體驗。

正覺精舍三多,第一個是供養多。因為那邊持戒精嚴,所以周圍的居士都非常的護持,菜、這些供品都很多,當然菜多就要洗菜也要多。我們有的同修很難得,專門種有機的菜送過來,所以說我們也很感恩的。除了供養多以外,還有蚊子多,特別是聽說台中的特產叫黑金剛,你們有知道嗎?黑金剛比蚊子厲害好幾倍,牠是你趕都趕不走的,而且一來一大群撲在你的肉上,蚊子只是單個行動,牠們是一群行動。然後牠咬了你,癢的程度比蚊子要厲害好幾倍,趕又不走,牠寧願死都不走。忍蚊子是可以忍,蚊子叮在肉上,我們都可以說供養;黑金剛一開始我真的受不了,但是沒有辦法。有個法師跟我講,他說出家人要做大丈夫,就要忍人所不能忍,凡是什麼痛、癢、熱、寒、苦、累,你都得忍。所以最後咬著牙忍,當牠咬的時候就作念頭,我要用我的大悲血來供養你們,希望結個善緣,將來我往生之後再來度你,這樣想反而就沒那麼癢了。要是你要趕牠,牠來個回馬槍,那是很厲害。

第三個就是螞蟻多,在精舍的螞蟻,在春天的時候螞蟻繁殖期,真的是沒見過,很嚇人。早上一起來,見到寮房自己屋裡的地上,密密麻麻的都是螞蟻,外面更是多,拿掃把掃都掃不幹凈。所以師父上人跟我講,你可以跟牠們溝通。我說怎麼溝?拚命溝通都好像不靈。然後師父說,這是牠們來分享你們的功德,我說那只有忍。所以這都是以前沒有體驗過的,忍人所不能忍,這是都要忍的,實際上這些都是修行。

既然我們走出家的路,師父常講,我們也要以戒為師、以苦為師。這個苦並不一定說好像皮肉很痛那種病苦,不一定是那種苦,就是你能夠通過持戒受到這種生活的磨練。像日中一食,一開始我也不敢下決心,我就有時候看到我們三分之二的這些法師們都日中一食,我就請教他,你怎麼能夠日中一食?他回答我很簡單,他說你不怕死就行,不能想那麼多。結果我想,是,我們還怕什麼死?死了就去西方,那好。所以也就學著日中一食了。

那是從二月十五佛陀涅盤日開始,剛好是我們師父上人生日,我那時就發心。因為佛陀當年囑咐比丘,要「以戒為師,以苦為師」。當時迦葉尊者已經年紀很老了,仍然堅持頭陀行,十二個頭陀行裡面就有日中一食。佛還勸導迦葉尊者,說你現在年紀老了,不必要這樣堅持苦行,你可以跟一般比丘一樣,只要過午不食就可以了。結果迦葉尊者就說,我不能夠隨順佛陀,我一樣還是要堅持頭陀行。結果佛陀很讚歎迦葉,就對眾比丘說,我這個佛法就是因為有像迦葉尊者這樣的苦行,所以能夠得以長久住世。當時我看了這段話也是很感動,在佛陀涅盤日就發心日中一食了。剛好是師父生日,也希望以這個微薄的功德,來迴向我們老人家長久住世。

這些所謂的苦行,一般人好像覺得挺苦,其實當你真正這樣做下去,特別做成習慣了之後,其實你不會覺得苦,而且你會覺得是一種解脫。少欲知足真的是一種解脫,因為當你沒有什麼慾望的時候,你就自然沒有那種求人的心。所謂「事能知足心常樂,人到無求品自高」,你的人品就是要慢慢的去積累,你什麼都不求,那你自然就會高尚起來。所以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

像我們果清律師持戒精嚴,三十多年日中一食、手不捉金,這是很不容易辦到的。手不捉金銀這個戒律在我們精舍也是只有大概六、七位比丘發心來持,一般的比丘他是用《根本有部律》,就是金錢可以說凈,也是可以持的。但是《四分律》,就是戒律有五部律,有《四分律》、《五分律》、《僧祇律》、《根本有部律》等等,《四分律》就比較嚴格。我們果清律師就按照《四分律》來持,所以他手是不碰金錢的。我們也問過一些法師,說假如真的有用錢的時候那怎麼辦?跟著他的侍者就跟我講過他一個故事,說有一次果清律師出門,結果沒有人護持的時候,本來去一個地方要搭巴士,沒有錢買票,因為身無分文,怎麼辦?老人家就坐在那個車站那裡等,他也不攀緣,一直等,從早上等到下午,一直等到有人發心供養他車票。

你看他有這樣的恆心和毅力,這就是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我們一般不理解的人還覺得,這好像太迂腐了,其實不然,他這種就是真正尊重佛陀的戒法。能夠這樣的去精嚴的持戒,能夠以苦為師不怕吃苦,這是諸佛如來所讚歎的,而正法就是這樣能夠得以承傳。如果我們說這些戒律都無所謂,只要是殺盜淫妄重戒不要犯就好,其他輕戒就可以不守了,久而久之,我們對戒法的尊重心就沒有,然後愈來愈鬆弛,到最後可能殺盜淫妄都幹起來了。往往都是輕戒老是不守就會影響、會威脅到重戒。

所以果清律師他要求我們持戒要輕重等持。輕戒都絲毫不犯,你怎麼可能犯到重戒?因為輕戒是保護重戒的。譬如像淫戒,比丘戒第一大波羅夷戒就是大淫戒,大淫戒之前就會有很多的比較輕的戒,像僧殘就比較低一等。僧殘就是跟女人在一起講這種淫慾的話,你這個都不犯,那你就不會犯到波羅夷罪。波羅夷罪就是叫斷頭罪,就已經沒有比丘的資格,戒體都已經被破壞了,僧殘罪犯了還可以懺悔。僧殘戒之前又有波逸提戒,就是你不能跟女子在同一個房間裡面單獨相處,雖然你沒有染污的心,但是你也不要這樣做,你不能這麼做的話,那你自然重戒更不可能犯。再往前推的話,甚至你打電話都不要去打,跟女子通話都不通,這樣的話你對最微細的突吉羅罪都沒有了,自然重戒你肯定是完美無缺。當然小小的戒,如果是因為為弘法利生的事情可以去開許,但是為了尊重聲聞戒,我們回來還是要懺悔。譬如說我們正在談著重要的事情,跟女子通了電話,晚上都要去懺悔,甚至跟自己的母親通電話,按照戒法都是要懺悔的。你看這樣精嚴的去持戒,那你對戒法的尊重度就很高,絕對不會去犯那麼重的戒,所以輕重等持是很重要的。

底下說『代人之勞,成人之美』,這一點是培養自己隨喜功德、恆順眾生、廣修供養這樣的心態,這些心態都是跟菩提心相應的。在《無量壽經》二十四品裡面,三輩往生都要求我們「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所以發菩提心是往生凈土的必要條件,而且是第一必要條件。如果你只是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但是沒有發菩提心,你也往生不了。所以發菩提心比一向專念更為重要,大家不可以忽略這一點,以為我念佛就行了。但是你的心不相應,念佛也不行,只是修一點口善而已,得一點將來人天的福報而已,不是往生凈土的資糧,往生凈土發菩提心很重要。

發菩提心了就有菩提心的相狀,你檢查檢查自己有沒有發菩提心,這裡就可以檢查:你能不能代人之勞,你能不能成人之美;見到眾生有需要你幫助的,你能不能伸出援手;見到人家的好事,你能不能夠去助一把力,你能夠隨喜功德,哪怕是自己沒有能力幫助,你能夠讚歎。你看黃警官能護持這樣的講堂,我雖然沒有辦法能夠護持,我在旁邊讚歎讚歎,成人之美。雖然不能代人之勞,至少你有隨喜的心,這個隨喜的心就是善心。

我們凡夫,真的,如果沒有好好的學佛,沒有能夠觀察自己的心理,你就會感覺到,你自己無意之中會犯很多的惡業,而且這個惡業是遍布法界。什麼意思?就不光是你在台北這個地方造惡業,實際上如果你飛到美國,你那個心也會帶到美國,一樣去造業,而且你要是晚上作夢,夢到你到月球上,你也是帶著這個心到月球上造業。所以那個噁心是遍布法界的,因為整個法界是你的心變現的,你那個噁心遍布。

我們凡人往往就會犯什麼惡業?嫉妒的惡業。那個嫉妒的心都是因為深度的我執產生的。我跟人那種對立,見到人有好事不能夠隨喜,反而會生嫉妒。一開始是不以為然,覺得這沒什麼;然後再加強一點,心裡就很不高興,看到人家做好事心裡就覺得有瞋心、有反感,這都是嫉妒心;甚至會毀謗,造口業,那又加一層;甚至你還去障礙他,這是身業也造作,身口意都造作這種嫉妒,那將來果報都是在地獄。所以我們修行人要舍離嫉妒之心,嫉妒是很可怕的惡業。連世間人都講,嫉妒心是心靈的腫瘤,你要是不好好的去控制它,它愈長愈大,最後變成絕症,你就沒救了。

所以要成人之美,要隨喜功德,要養成這個隨喜心,見人家有點滴的善事,都發一個隨喜的心,讓我們的善心遍布法界。二十四小時,乃至晚上作夢,我們都是發隨喜的心,這樣你的功德就很大。隨喜的功德跟他真正去做這個功德是一樣的、平等的,那何樂而不為?你都不用去做,你就跟他平等功德,只要發隨喜的心就行了。因為理上講,人我是不二,他做就是我做,只要我隨喜,那他的功德不等於是我的功德嗎?你要是嫉妒他,他多大功德你就多大罪業,何苦來!所以常常要幫助人,代人之勞,成人之美。

底下『靜坐常思己過』,這個靜很重要,一個人有沒有修行,就看他是不是安靜,因為安靜才跟三昧相應。從來沒見過三昧的人一天到晚愛說話的,不會的,他都是很靜、很少言。連世間儒家講君子,是慎於言而敏於行。代人之勞這個時候敏於行,你很快的去做,但是平常就少言寡語,守默,六根收攝住,這樣你的凈念才能夠相繼,所以平常要安靜。靜坐當然也包括靜立,站立的時候也是一樣,走的時候也是這樣。都要怎麼樣?常思己過。當我們常常觀照自己的過失,你的六根就會收攝;如果常常看到人家的過錯,你的六根都是放逸在外面,這個跟你念佛三昧是完全相反的。所以常思己過就是幫你收心。世間的聖賢都是講收心的學問。你看孟子講,「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你放出去的心,放在五欲六塵上放逸的那個心,你把它收回來,你把它收回來這就是實學。不在乎你讀的經典多少,而在乎你真正能不能有收心的功夫,所以常思己過就是收心。

君子慎獨,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都很密切的留意自己的起心動念,看看我這個念頭是與善相應,還是與惡相應。什麼是惡?自私自利就是惡,貪瞋痴慢就是惡。那善反之,大公無私是善,能夠寂靜調柔這就是善。常常都審察自己的念頭,用這樣切實的功夫來觀照自己起心動念,哪有什麼工夫去談論人家的過錯?『閑談不論人非』,他自然就不會搞這些講是是非非的事情。凡是講是非的人,都是那個心很放逸,他本身那個心就是噁心。所以古德講,「來說是非者,必是是非人」,這個人都不是善人。因為什麼?他心是往外跑,攀緣五欲六塵,深度的分別執著。所以遇到這種人,就不要跟他談,你就守默,他跟你講半天是是非非,你就是阿彌陀佛,講完之後他問你,你聽見沒有?你還是阿彌陀佛,下次他就一氣之下不找你講,不找你講就正好。「閑談不論人非」,這真是切實的功夫,當我們能夠這樣做的話,你的心才會得定。

所以從不論人非,到最後不見人非,連見都不見。不是說我真的不知道,沒有感覺人家有過錯,不是的。你感覺到了,但是你不放在心上,問起,你自己知道清清楚楚,他是對是錯你很清楚,但是你絕不放在心上。正如你走在馬路上,你看到一個人隨地吐痰,你知道這個人是錯的,但走過你就忘掉了,你根本都沒有放在心上,你絕對不會挽起袖子跟他罵,說「你怎麼能隨地吐痰?我拉你去那裡學一學《弟子規》,你好好學學傳統文化,怎麼可以這樣!」你不會這樣,對不對?你就看到之後知道是錯的,我們不要學他,走過就忘了。人家再問起你,那個人長什麼樣,那個人是什麼時候見到的?你也可能不記得了。但是當下你很清楚,知道那是對還是錯,可是你不放在心上,這叫不見人非。

所以六祖惠能大師講,「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你真正是修道的人,你不去看人家的過失,你只是把眼睛收回來看你自己的過失,自己的過失懺悔都懺不完,你還管別人,哪有這個閑工夫?所以不論人非到不見人非,這樣你的心就愈來愈清凈。那用功怎麼用?底下就告訴我們了,念佛。印祖告訴我們:

【行住坐卧。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別念。若或妄念一起。當下就要教他消滅。】

這就是用真實的功夫,真干。我們想往生西方,你不下這個功夫是不行,你不肯下這個功夫,說明你沒有真誠心。有的同修說,「阿彌陀佛很慈悲,蕅益大師也講,有信有願就能往生。我信了,我也願意去,極樂世界這麼好為什麼不去?我也願意去。行就是乃至十念都可以,何必要這樣辛苦念佛?」他說這個話有沒有道理?他講這個話,怕他用心用錯了。祖師講的沒錯,蕅益大師說,往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你真信切願求生凈土,你決定能往生,乃至十念都可以往生。阿彌陀佛也是發這樣的願,你看第十八願講得很清楚,「十方眾生,聞我名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迴向…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這個乃至十念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十句阿彌陀佛。到你臨命終時,只要有十句阿彌陀佛,你就決定得生。但是念佛這個心,一定是至心信樂,那個信樂前面有至心兩個字,什麼叫至心?至誠心,我真誠到極處,這個心叫至心,它裡頭沒有夾雜。沒有夾雜什麼?懷疑、間斷、投機取巧。你說既然十念法就可以了,我現在不用念佛,到臨終再念就行了,投機取巧,那個心就不真誠。

真誠的人是什麼?除非我不知道,我現在知道了,要求生西方,我就拚命的念下去。我不是等臨終才十念,我現前就是十念十念的至心信樂,每一個十念就如同臨終那樣的十念那麼至誠,一直這樣念下去,念到臨命終,你肯定那個十念就是至心信樂的十念。我現在不好好的念,期待著在臨終剛好最後十念那一小段是至心。你那是買彩票,你怎麼能夠保證剛剛好最後一張就投中?這是投機取巧,這個就往往是不能往生,因為沒有至心。所以真正至心的人,就像印祖這裡講的,要「行住坐卧,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要練這個功夫。

有同修說,我現在不行,別說從朝至暮、從暮至朝,我就念個一百句佛號都老是間斷,妄想就夾雜進來了。沒錯,初學都是這樣的,但是你不要氣餒,你不要退心。這就是我們有深厚的妄想習氣,打妄想打習慣了,念佛很生疏。念佛你想拚命的念都念不成片,打妄想你根本不用使勁,它自然就出來,甚至妄想成片。所以修行修什麼?生處轉熟,熟處轉生。原來很生疏的,譬如念佛很生疏,老念都念不成片,老中斷,要念到熟、念到不間斷;原來打妄想打得很熟,連作夢都是妄想不斷,現在讓它生疏,慢慢的不打妄想,這就是真干。

一開始你就從十句開始,我就保證十句佛號不間斷,這個咱們應該有信心,對不對?十句佛號不間斷,你稍微用點心還是可以做到的;那就好,從這開始,然後再來個十句,二十句不間斷,這個稍微再努力一下,也是應該能做到的,二十句成片,功夫成片二十句;然後再慢慢延長,一百句我也功夫成片,你的功夫就增長了;慢慢一千句也功夫成片,你就不錯了;繼續努力,每天這樣的加強加強,到最後你能夠一萬句佛號都不間斷,功夫就很不錯了!你有這個功夫,基本上大的煩惱你可以降伏住,小的煩惱可能有時候會出來,習氣,但是你也很快能覺醒。到你十萬句佛號都成片,那你就幾乎是三昧了,晚上睡覺都在念佛,二十四小時都能接上。這就是印祖這裡講的,「從朝至暮,從暮至朝」,這是講二十四小時功夫成片的樣子,念佛三昧最低的一層功夫。有這個功夫決定可以往生,你有往生的把握。

如果你這個功夫沒有,你只能夠努力。但是你心裡沒底,到臨命終時候,只能夠希望眾緣和合,阿彌陀佛肯定會來接你,希望那個時候自己心不要顛倒,但是你自己還是有點沒把握。可是你不要動搖信心,一定要相信,最後阿彌陀佛是來接你的。有沒有把握是你功夫問題,信心一定要具足。信心具足,願望懇切,阿彌陀佛肯定會來,沒有理由不來,這是阿彌陀佛發的願。我們自己希望求我們心安,我們就要練這個功夫成片。所以一句佛號不令間斷。

那麼往往間斷的原因是什麼?大家自己要常常觀照,我念著念著的時候,忽然起了什麼念頭,你自己要覺察,這個念頭往往就是平常你沒放下的念頭。譬如說念著念著,想著我孫子放學沒有?那就是你沒把孫子放下,這個你要馬上覺醒,可能到我臨終的時候,念著念著,孫子想起來了,這個時候就障礙你往生。所以平常你沒放下的念頭,你要好好的放下,往往在你念佛的時候你就會觀照出來。所以妄想有時候也並不是壞事,它幫助你觀察出來你有什麼沒放下,這就是煩惱即菩提。你沒有這個煩惱,你就不能證得菩提,因為有你這個妄想出來了,你就知道你要放下它,你就對治。念著念著,覺得明年的生意該怎麼做?你這開始又思考了,對金錢沒放下,這些都是要把它放下。不外乎就是身外的這些東西,財色名食睡,放下;還有心裡頭對親情的執著、恩怨、是非,這些統統要放下。

有時候像我們也常常遇到,念著念著就想到,將來我弘法要怎麼個做法,這屬不屬於妄念?一樣也是妄念。那些也不能想,假如在臨終時候你想那些,又回來了,你回來弘法,你不去極樂世界了,那也是很可怕的。即使你回來做了大法師又怎麼樣?還是六道輪迴。我們以前可能就是這樣經歷過的,所以不能再搞了,一定要放下。「假令供養恆沙聖,不如堅勇求正覺」,你講經說法弘法利生,那是供養,法供養。供養恆沙的聖人這麼大的福德,不如你一心一意求生凈土。

所以往生西方,那是絕對的、第一的、排他的,什麼其他的,比起往生凈土來講都是次要的,都是要放下。更何況我們稍微學一點般若就知道,這個世界就是夢幻泡影,一切法是空,哪有什麼真實的東西?都是你念念相續的妄心變現的這些虛幻境界,就像作夢一樣,夢裡都有這些景象。夢裡今天我們在一起,在孝廉講堂一起研討佛法,你可別把這個當真,假的,這是作夢。你要是以為真有個定弘法師來到孝廉講堂,真有個孝廉講堂,我真來了,那你就是執著,被眼前境界迷惑了。古德講,「大作夢中佛事,建立水月道場」,這些是夢。要不要做?好事是要做,但是你不能執著它,因為都是夢幻泡影,所以都要放下。到往生西方的時候,這些全部都要舍離,放下了整個娑婆世界,極樂世界就現前。

所以在念佛的時候都是這樣的細密觀照念頭,用自己的般若智慧去放下眼前這一切,然後讓你的心能夠專註。放不下,最難的那就是情執,尤其是我們女眾同修,因為女子比較重感情,普遍來講比男子相對注重感情。當然世間講有情有義也不是壞事,但是你要是執著那個情感,那就是變成了障礙你的道業。對治情執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般若智慧。你看文殊師利菩薩寶劍在手,一劍慧劍斬情絲,用般若的慧劍,智慧的寶劍,把你的情執斬斷。當你真正了達這個世間都是夢幻泡影,一切都是一場幻夢,沒有實法可得,一切人都是假的,一切都是夢,一切物、一切事全是夢幻,你自然情執就淡了。所以常常熏習般若,對你放下是有好處的。

念佛的方法,這裡介紹『或小聲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別念』。念佛不用很大聲,大聲容易傷氣,共修的時候偶爾一小段時間大聲點念,莊嚴道場,這是可以。但是你總是大聲念,念沒幾天恐怕你就得要吃補藥了。平常要小聲,養一下氣,甚至是金剛持,金剛持是嘴在動,自己耳朵能聽到自己念,但是別人聽不到,小聲念,很微細的念。或者是默念,默念是嘴都不動,心裡的佛號那個聲相在動,雖然是嘴沒有動,沒有聲音,可是你的心還是聽到你的聲相,還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個聲相還是有,所以你攝耳諦聽,就用你的耳朵聽你的心聲。

印光大師教我們十念法,這個大家都了解,以十句為單位,一般我們用三三四的節奏,「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十句,三三四。其實你不用去數,有的人要數手指,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數了半天自己也數亂了,不如用這個節奏,節奏感很強,你也不會亂。有的人用五句、五句這麼念就容易錯,念著念著,這是上面五句還是下面五句?就忘了。三三四是不會忘,它的節奏感非常強,你不用太刻意去數,它自然就是十句十句。

平常就金剛持,定弘自己的感受,金剛持的效果是最好的。因為默念有時候我們的心力不足,就很容易被妄想拖走,因為默念要很強的心力才可以。但是我們金剛持,因為嘴在動,它會帶動那個心,那個心就不用太費力,這是真的是比較容易念,所以平常你就可以這樣念。

我也鼓勵同修拿一個計數器,這個計數器就是你自己有手指計數器,捏在手上,我念十句就摁一下、念十句就摁一下。印光大師說,可以不用數珠,就是不用計數,固然是很好,就只念十念,但是定弘感覺到就只念這十念,如果沒有一個定課,有時候也是散漫。蕅益大師主張我們初學的人每天要有定課,他說或三萬或五萬、或八萬或十萬,畢此一生都不改變,如果你不往生西方,三世諸佛都成妄語。換句話說,你肯定往生西方,諸佛給你做保證。他開出最低的數字是三萬,當然三萬對我們現在人來講也是有一點難度,比較有福報的人有時間可以念三萬。

我給大家按照黃念祖老居士開出的數字,一萬,每天念一萬,一般來講稍微努力一點是可以做到。一萬句佛號你用一般中等念佛速度,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個多小時不到兩小時,一萬佛號就能念完。怎麼念?你也不用固定拿出每天兩小時,這個一般可能也有點難度,你就平常拿在手上那個計數器,只要有時間就摁,我摁個十下就是一百句。吃飯,我現在拿著碗我也摁,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穿衣吃飯,行住坐卧」,都是要念佛,我就這手托著缽,手指套著計數器,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邊吃,心裡就念阿彌陀佛,都摁計數。只要有時間就摁,一萬佛號很容易摁下來,一天不會很難。像剛才我們坐車,從機場到這裡四十多分鐘,就摁了好多下,就有好幾千了,所以很容易就摁完,坐飛機一個多小時就好幾千。所以要平常用這個功夫,限一個定課,不要讓自己懶散放逸。只要終此一生,你一萬佛號不改變,按黃念祖老居士說法,你也是一樣能往生。因為你有這種毅力、有這種恆心,你的至心就出來了。至心信樂,你不拿出實際行動,說我就有至心?不是口說的,要用實際行動來表現。蕅益大師開的三萬是比較高的標準,能做到固然更好,做不到,最低也是一萬,一萬你要是不肯做,你確實往生就估計沒什麼把握,這是說老實話。

所以平常要多念,念習慣了你這個佛號就容易成片,有止息妄念的功力。到最後『除念佛外,不起別念』,這個功夫就已經是成片,它能夠壓你的煩惱習氣。念頭都不起了,你怎麼還會有貪瞋痴,對吧?貪瞋痴就是你的惡念,我一切念頭都沒有,只有佛號,你這個貪瞋痴就不會有了。換過來講,假如你現在還有貪瞋痴,說明你的功夫沒有成片,這就是檢驗標準。你說我昨天還跟人發了脾氣,不行,差得太遠!好好念佛,讓自己念佛的功夫提升。『若或妄念一起,當下就要叫它消滅』,要快,毫不猶豫、斬釘截鐵,不能姑息縱容你的妄念。特別是情執這些念頭,這一起來它就一個念一個念拉著沒完,你整個人就纏縛在當中,這時候就需要慧劍斬情絲,喀就把它斬斷,把它消滅掉。因為那些都是與生死輪迴相應,我們不隨順生死,我們隨順涅盤,我們隨順菩提、隨順凈土。

【常生慚愧心。及生懺悔心。縱有修持。總覺我工夫很淺。不自矜誇。】

這一點是非常重要。如果一個人稍微有一點修持就有傲慢心,這個是假的。連孔子老人家都講,「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這人就不行,不用看了,假的,即使他有周公之才,那都是假的。為什麼?他有驕慢。周公你看多謙虛,吃著飯的時候,人家來了,立刻放下飯碗去接待,把自己口裡的飯都吐出來,然後接待完了又回來吃。吃著吃著又來一個人,又吐出來又接待,「一飯三吐哺」,吐三次去接待。「一沐三握髮」,洗著澡的時候有人來找,怎麼辦?頭還濕,趕快(古人頭髮長)把頭髮捲起來去接待,回來繼續洗。洗著洗著又來人了,又得捲起來,一沐,一次沐浴三握髮,你看人家多謙虛。周公這大德都是這樣的謙卑,所以反之傲慢是什麼問題?傲慢就是因為愚痴,淺智才有傲慢心;「學問深時意氣平」,學問深的人一定是很謙虛,都是覺得自己功夫很淺、學問很淺,很慚愧,真的不足以為人師,都是這樣的。假如我們有一點點自以為是,這時候立刻就要深責自己那個傲慢心,痛自改革,這種心往往就是讓我們著魔的。

人為什麼會著魔?大部分都是增上慢,覺得自己了不起,我見到佛,我見到光,我怎麼樣怎麼樣了,完全都是著了相。所以蕅益大師講,「內不見有我,則我無能;外不見有人,則人無過…劣智慢心,痛自改革」。傲慢都是因為智慧淺薄才會出來,要痛自改革,『常生慚愧心』。你看印光大師何等人物,大勢至菩薩再來的人,三、四十年在經論上面用功夫,通宗通教,他自己稱「常慚愧僧」,一天到晚都常慚愧。而慚愧才是善心,無慚無愧這種人基本上沒救了。要常生懺悔心,因為人都有罪業。

像我們現在在正覺精舍,每天晚上都有懺悔,因為每天都犯戒,二百五十條戒,天天都有犯。大罪雖然沒有犯過,小罪還是常常有,小罪你要是不懺悔,累積起來那個罪業就不得了。在比丘戒裡面最微小的戒是突吉羅的罪,犯了一個小戒就是一個突吉羅。一個突吉羅的果報是多少?在地獄裡面九百萬年。什麼是突吉羅?不小心踩到生草了,踩到小草比丘犯一個小突吉羅罪;跟女人碰了身體這是一個突吉羅罪。在出來的時候不經意都會犯,一定要懺悔,不懺悔將來地獄裡面有得你受。所以要常生懺悔心。

當然居士沒有受這個戒,就沒有這麼重的罪,大家不要害怕,做比丘的比較高標準、嚴要求。但是我們自己也是要常懺悔,五戒十善我們天天對照,可能粗的罪沒有,細微的罪可能會有。譬如說可能我們不會犯邪淫,但男生見到女生心裡起心動念了,這就是與邪淫心相應,要懺掉;看到一個東西,雖然沒有去偷拿,沒有偷盜,但是你有一種貪取的心,那個念頭起來了,那都要懺悔。所以都是有輕重不同、粗細不同。如果你細的這些罪業都能夠懺悔掉,那你重罪是不會犯。細微處就是心地,能夠在心念上防範罪惡,這就是修持。

有修持也覺得自己功夫很淺,不敢自誇。自己確確實實不行,比起古大德怎麼樣?你念佛縱然是一支香念得一個妄念都沒有,你有沒有真正得三昧?真正得三昧,都能夠出現神通,一入定的話,你幾天可以不出定。我們這功夫還是很淺,對吧?再加上對教理的研究也不夠深入,沒有開圓解,即使開了圓解,也沒有了生死。開悟了,教下講大開圓解,那都是講我們知見同佛而已,但你真正的斷煩惱的功夫,可能跟到了生死的地步還差得很遠。所以你看禪宗里都有開了悟的人他都要輪迴,因為他沒有了生死,對吧?

所以這些不同的層次,當你學得愈深,你會感覺到自己前面的路愈遠,你會愈來愈謙卑,這樣的人就是有真正修行的人,不會自誇的。『矜誇』就是自己誇耀自己,感覺到自己很不錯,絕對不可以,這一點在修行上我們一定是要好好的防範。因為修行人最怕就是增上慢,我慢之魔一著上,那是很麻煩的事情。

【只管自家。不管人家。】

什麼意思?就是我只管修我自己,不要去修別人。戒律不是用來修別人,是修自己的。你不能說我持戒,我看人家破戒,看到家裡人,你怎麼還吃肉?你吃肉將來要還債的,今天吃牠半斤,下輩子還牠八兩。你去罵人,這就錯誤了。所以也有些同修有時候寫信來跟我講,說家裡人個個都好像業障深重,怎麼辦?我說不是他們業障深重,是你自己業障深重。老看人家業障深重,就是你自己業障深重。為什麼?看人家過,那是你最大的過。所以不能管人家有沒有犯戒、有沒有造惡,自己修好自己。你自己修好了就能感化別人,人家如果有善根,他自己會改;人家沒有善根,你也給他種善根。因為人家看到你的樣子也就會有這個印象,這印象落在他的阿賴耶識里就是善根的種子,它將來會成熟,你不急於一時來度他,你好好把自己修好了就行,自度就是度他。這是印祖這裡講的意思,「只管自家,不管人家」。不是說人家有難不去幫助、不管人,不是那個意思,那時候要代人之勞、成人之美,你要幫助人。人家有需要立刻幫助,人家有缺點你不要放在心上,管好自己就行。

特別是道場裡頭,同修之間,我們互相見到好的,有優點我們讚歎、我們學習;人家有缺點我們不講,大家都沉默,那個犯錯的人他也就不好意思了,你用沉默,此時無聲勝有聲。譬如說他很放肆的時候,你就在那沉默,很謙卑的,他就不好意思了,這就幫助他反省。這個時候如果你指責他,他就會跟你對立,他就沒有辦法改他的過錯,反而加重他的過錯。所以一定是要用身教管自己,做好樣子。

【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

看人家,人家有好樣子,我們就學。不管他是不是平常造惡多端,只要他有一個優點我們就學他那個優點,哪怕他是滿身罪業,但是他總有好的地方,我們就看他好的、學他好的,甚至稱讚他的好的。對他的那個過錯,我們絕口不提,不放在心上。這樣自己又自利,你不受他的污染,你只學他的好處。同時你對他也是一種很好的教育,他會生慚愧心,他受你的感化。所以不要看他壞樣子,只看好樣子。

【看一切人皆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

這一點就是更殊勝的心態了,不僅是看人家都是好樣子,要看人家都是菩薩。你看人都是菩薩的時候,恭喜你,你也成菩薩了。為什麼?因為整個法界都是你的心變現的,你是個菩薩心,你變現的一切人都是菩薩,一切境界都是菩薩境界;你要是個噁心,你變現的境界全是惡人。所以你看這個人又壞、那個人又不是,跟境界對立,實際上全是你的噁心所變現的,你跟你自己噁心變現的境界在搞對立,這是愚痴。

所以把這個心態轉過來,我看人都是菩薩。好人這是菩薩示現,壞人也是菩薩示現,他示現不好的因果,他殺生他身體就不好,你看這是印證了佛講的因果。他能夠無畏布施,不殺生了,就能夠健康長壽,反之就會疾病,就會短命,這都給我示現,教我斷惡修善。這是印祖告訴我們,看一切人都是菩薩。那個來讚歎我的固然是菩薩,那來罵我的也是菩薩,消我的業障。我的業障正苦惱沒處消,難得有位大菩薩來幫我消業障,感恩都來不及,怎麼還可以跟他反罵,對吧?你反罵就是叫做不識好歹、恩將仇報。你看這心多麼好!你這瞋恚心就不會起來了。

我們師父凈公上人教我們更殊勝,看一切人都是阿彌陀佛,唯有自己是凡夫。當你看一切人都是阿彌陀佛的時候,其實你也就是阿彌陀佛了,因為心境是一如的,那個境界就是心變現的,你有這個佛的心就有佛的境界。你怎麼知道你有佛心?你看有沒有佛境界。你如果看每個人都是阿彌陀佛,就知道那個心已轉成佛心了。

《阿彌陀經》上有一句話,說極樂世界那些鳥都會說法,對不對?但是你不要認為那個鳥是真有什麼三惡道,那不是畜生,那是誰?「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是不是這樣?你看鳥都是這樣。當然除了鳥,樹、花、風,全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這你就是極樂世界的人。我現在問你,你在這個娑婆世界是不是這樣?你看那鳥、那花、那個風,你也要把它觀想成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所以聽到風聲,颱風來了,怎麼聽到都是阿彌陀佛,鳥兒叫也是阿彌陀佛。好了,這時候有人來罵你了,你能不能聽到那個罵你的聲音也是阿彌陀佛?那個罵你的人是誰?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真的每個境界都是這樣,你要是用這種心態來對待你從早到晚的境界,恭喜你,你就是念佛三昧,你就沒有離開過阿彌陀佛。

所以一定要去歷事煉心,尤其是在順逆境界上,都是要起這種觀念,這就是覺悟。三皈依講,皈依佛覺而不迷,這就是覺而不迷。你一看好吃的東西,趕緊多吃點,貪心起來了,這是迷而不覺。這時候立刻起來阿彌陀佛,那是阿彌陀佛變化所作,就像極樂世界一樣,吃的東西都不需要吃,對不對?就像《無量壽經》上講的,百味飲食在前面,實際上什麼?「實無食者,但見色聞香,以意為食」。極樂世界都是這樣,身住在禪定當中,你念佛三昧,哪還用吃飯?現在還沒到三昧,不得已,身體會瘦弱,勉強拿東西吃,頂一頂身體而已,不可以有貪美味的心,這覺而不迷。遇到逆的境界,人家來罵我的時候,這是阿彌陀佛消我業障來了,業障多消一點,將來往生品位高一點。一切善惡境界、順逆境界,全是阿彌陀佛變化所作,都是來度我的。所以最後這裡講:

【汝果能依我所說而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

你看印祖給我們下了保證書,這一張小紙上面就是保證書,極樂世界的護照發給大家了,你要真能依之修行,把這一小段話做到,『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果你不往生,三世諸佛都成妄語,印光大師,大勢至菩薩也成了妄語,那是不可能的,一定你能往生,就怕你不肯做。

所以我們學了印祖這段話,要把它奉為無上的至寶,最好每天都要念,背下來。這個很短,一分鐘就把它念完了,但是這是無上醍醐,印祖給我們的精華開示。這就是戒律,這就是念佛的要領,我們天天都拿它來檢點自己,改過自新,認真的依教奉行,那就恭喜你,你就不是娑婆界內人,這時候你就極樂世界蓮花開敷,當來阿彌陀佛必定拿著蓮花來接引你往生西方。今天第一階段時間到了。謝謝大家。

 

黃警官:現在我們在座同修都想向師父您請教,提出了許多問題,請師父慈悲開示。第一個問題:您是如何適應持戒精嚴道場的這種生活?第二個,您是如何放下對父母,特別是對母親的這種親情?

定弘法師:這是黃警官給我們這樣的一個考試題,定弘在這邊不是以老師的身分自居,師父上人教我們,在座各位是老師,我們在台上的是學生,老師要給學生出考題了,看看答得怎麼樣。

剛才黃警官提的第一個問題,就說自己如何適應持戒精嚴道場的這種生活?像日中一食,還有這麼多的勤務。剛開始確實定弘去那裡有一段要適應的時期,因為畢竟自己有之前養成的一些習氣,可能並不是很耐勞,可能忍力並不是很好,去到那裡一下子完全跟以前生活都不一樣,那是有一段自己感覺到辛苦。但是實際上最重要的還是我們的心態,因為只要人有一個向道的心,這是佛陀對我們的教誨,這種生活是一個比丘應該過的生活,我們就應該好好的去過。因為我們現在的身分就是以比丘的身分出現,那麼就應該盡我們做比丘的本分,不能夠再有別的妄想。所以就應該拿出佛陀當年要求我們的標準,自己盡量的嚴格的要求自己。

實際上佛陀給我們制定的戒法,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得到的,如果做不到,佛是不可能制這個戒,制戒那不等於讓我們太委屈了嗎?肯定是做得到,佛陀才會制,既然是如此,我們就應該好好的做。所以我也沒有太多的去想,因為想太多往往就不敢做了,不要想那麼多,拿起來就做。像日中一食,就不要考慮太多,說以後身體沒有營養怎麼辦,倒下去了怎麼辦?你想那麼多就不敢了,所以我很感恩那位法師跟我講,他說你不怕死就行,就這麼簡單。你問問自己怕不怕死,我們念佛求生西方還怕死嗎?所以不怕死,不怕死就做。所以持戒吃苦,只要你能夠把這個身放下,把你的命都能放下,這樣的毅力,你什麼事情都能辦得到。

佛陀強調,寧願捨身都要護戒,身命是可以舍,戒不可以舍,為什麼?因為戒是護我們的慧命。慧命長存,身命那是很短暫,身體這幾十年就死了,將來還會有個身體,我們念佛求生凈土,這個身死了,將來就到西方,所以這個身都是假的,根本不要去執著它。有這樣的念頭、這樣的心態,對持戒也就不會很難,難都是難在對身有執著,那反之,用持戒來對治這個身見也是一個很好的事情。

當然日中一食,我這裡不是鼓勵大家要這麼做,特別是在家人,畢竟一天有很多的勞務。師父上人也曾講,一個人他吃多少飯、吸收多少營養,都是補充能量,你要是能量消耗得多要補充得多,你要是能量消耗很多你補充不夠,那身體就會出毛病。所以在家人沒有持八關齋戒的時候,你就不必要去自己太刻意的在過午不食乃至日中一食上去委屈自己,隨順,特別你有家人,你有你的工作,你不要硬來。

戒律,我們著重在五戒,佛給在家人制定的戒律是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你這五條戒律能夠持得很好,那你就是非常合格的在家居士,優婆塞、優婆夷,這是佛讚歎的。你在受八關齋戒的時候,你能夠加持過午不食固然是很好,那是一天一夜的事情,也是你在家裡很清閑,你有這個時間可以專註的來修學,這時候持八關齋戒,那當然我們是很讚歎、很鼓勵。這是第一個問題。

剛才黃警官講這第二個問題是,對俗家母親放下情執的問題。剛開始出家也是有一個心理掙扎的,畢竟我跟母親的緣分是很深,且不談前世的因緣,就這一世生我、養我、陪伴我,一直到三十多歲,三十九歲出家,現在出家兩年,這個深厚的恩德,還有恩情,確實很難割捨。出家一開始自己也沒有什麼概念,因為從來沒出過家,這是第一次,所以這個心態的扭轉也是有一段掙扎過程。因為出家就沒有家了,你看菩薩戒裡面講,出家對國王不用禮拜,對父母也不禮拜,一切鬼神都不用禮拜,好像就覺得這是不是把恩情都忘掉了?其實不然。因為出家他是真正的報恩,我們走這條無為法的道路,解脫道,如果真能夠出三界,那宿世的父母,不光是今生,生生世世的父母都能夠得到至少生天的果報,他的福德是很大的。甚至如果他求生西方,你這個福德也都可以加持他能夠往生。

佛曾經也講過,有人問他出家的功德有多大,佛就說,假如我這一生從生到死,除了吃飯以外,其他時間不停的在講出家的功德,一輩子都講不完。換句話說,這個出家功德是不可思議的,連佛都講不完。所以我們如果真正出家的話,發起這個道心,那父母,乃至生生世世父母,自己的祖先乃至六親眷屬,乃至一切護持我們的人,他們都會得到這個功德的加持,這就是真正的報恩。這個比起你自己守候在他身旁、承歡膝下,其實對他的利益要大得多。因為你對他的這種孝養固然是很值得讚歎,這是世間的孝,可是你只能最多讓他這一生得到一些歡欣,得到一些利養,可是他來生怎麼辦,生生世世結果如何?這個你就不能夠保證。

所以出家走這條路,那是一條不尋常的路子,真正孝養父母,這條是行大孝。所以我們在出家的那個時候,做出家儀軌,這儀軌上面有四句偈,其中兩句就講,「棄恩入無為,真實報恩者」,你能夠捨棄這種俗世的恩情,能夠入無為之道,能夠出家,你才是真正的報恩。我們自己相信,我們如果真正好好的修行,隨順佛陀的教誨,肯定有護法善神、龍天,包括一切善心人士,都會護持我們的家人。確實,我今年年初有回俗家看看我的母親老菩薩,看她的狀態非常的好,很樂觀、很豁達、很健康,每天有自己忙的事情。我問她,妳會不會想我?她說她也沒想我,一天到晚都很多事情做。

因為差不多每天都會有人來看望她,她住在雲南大理,那個地方風和日麗、山清水秀、氣候宜人,老法師講那是養老最佳的選擇。她福報很大的,住在那裡養老,自己有一個獨棟的小別墅,有個小花園。她身體倒挺健康,每天早上三點鐘就起來,做完早課,自己做完早餐,天亮了出來小花園淋花,自己到小池塘提水上來淋花,這是她的運動。然後就出去散步,每天大概散步一個多小時,然後回來聽經教。然後做午飯,中午午休,午休完了下午有時候有客人來拜訪一下,有時她自己又繼續聽經,或者出去爬爬山。因為那裡有蒼山、有洱海,風花雪月都在大理。確實,我看她是一個快樂幸福的老人,所以自己也很安心,真的是佛菩薩護佑。

真的,你好好的修學,佛菩薩來供養你的父母,比你自己供養要好十倍、百倍,所以讓定弘也是很欣慰。自己如果不好好修行,走了這條路,又沒有任何成就,就等於辜負了父母養育之恩,辜負了師長的培養、法乳深恩,那自己就成為罪人。所以定弘每天早上起來,都自己要念一念:定弘,莫忘父母養育深恩,莫忘師長法乳深恩,當精進辦道以報恩;要念佛法衰殘、眾生迷苦,莫忘出家弘護正法之初衷;念自身罪業深重,若不決志求生西方,餓鬼畜生尚難求。這是印祖大師當年也是這樣警策自己。每天早上我們出家人都有六念法,念完之後我就加上這三念,念父母師長之恩,念自己出家之志,念自己罪業深重,一定要求生西方,這都是警策自己。

當然情執也是要一點一點來化掉。古來就有禪宗那些大德,出了家之後再沒有回過家,甚至跟自己的父母都沒有來往,好像我們看他是很絕情,但實際上他真正就是把情執全部放下,完全是用自己的功德來加持父母。當然現在我還沒有做到這麼樣的斬釘截鐵,常常有時候還打個電話回去問候一下,但是一點點的化掉。當然打電話也不是說因為自己情執,有時候也是讓老人家解脫一點憂慮,因為老人家畢竟是一個人過日子,比較孤獨。可能也是我自己多慮而已,因為每次打電話,看到她好像沒什麼憂慮,所以可能也是自己的憂慮,多慮而已。所以情執要慢慢的放下,真正要見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這是佛要求菩薩要存的這個觀念,要平等的去敬愛、去孝順一切的眾生,不是我只孝順某個父母,要孝順一切的父母,這樣才符合佛的教誨。

黃警官:第三個問題就是,人生最可貴的,那就是聞到佛陀的妙法,那就是走上聖賢的道路。基本上我們一般同修都有此感慨,聽到得太晚了!那麼學佛真正要能夠轉迷為悟、轉凡成聖,最關鍵的是什麼?同學們都非常敬慕定弘法師您的大智大慧,恭請師父為我們解答。

定弘法師:定弘也非常的慚愧,自己其實根性是下根人,並不是很利的,學習、學法這方面,比起祖師大德那是差得遠之遠矣。跟師父凈公上人這二十年學經教還是一事無成,學佛上沒有什麼成就,所以黃警官您也是過獎了。自己就感覺到對經教的學習,其實那個心態是很重要的。印祖說,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你的心愈恭敬,你得到的法益就愈深,很多的經教裡頭的義理,包括裡面的名詞、警句,你不用刻意的去記,它自然就會記,不用特別的去思惟,它自然就會理解,所以恭敬心是很重要。往往我們如果沒有恭敬心,你用死記硬背的方式也是不可以,那就變成世間的學術、知識。所以我們讀經也好,聽經聞法也好,我就不贊成刻意的去背或者是記憶那些名相,那些就是你聽懂了就能夠記住。聽懂和聽不懂跟你的誠敬心是相關的,你有誠敬心就能聽懂,聽不懂是因為沒有誠敬,那就繼續努力的去聽,多聽。古人講「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你真正把一本經書讀上一千遍,你的誠敬心就出來了,你沒有誠敬心你不可能讀一千遍的,對不對?

像《無量壽經》,我們師父凈公上人最近講經都跟我們講,要把這部經一天讀三十遍。這是要讀很快的,因為一般如果一小時才讀一遍,你是讀不到三十遍的。那是什麼?像有的人讀經讀得像順口溜一樣,半個小時就能讀下來,一天可以讀十五個小時,所以三十遍是這麼讀法。我們可以比照十五個小時,假如我一小時讀一遍,我就讀十五遍,你要拿出這種決心,你就是誠敬。師父講得很清楚,你能這樣讀十年,你絕對開悟,不開悟,那師父上人就打妄語了,肯定開悟。但是能這麼做的人是很不簡單的,你想想十年如一日,這麼一天十五個小時讀經,那你說你不開悟都很難。心得定了,定久了就開悟。當然一定要隨緣,像有的人他可能有弘法利生的緣,利益眾生的緣,可能沒有辦法一天讀十五遍,這個也是自己要做選擇的。

像我這次回香港,剛好是結夏安居圓滿,有些假期,我回香港看望老人家,住了幾天,老人家講經就講到這段。我聽了之後很歡喜,師父講完經,我跟師父說,師父,我學戒五年之後,我就閉關十年,每天讀十五個小時經,希望能開悟。結果師父說,不行,將來我們在斯里蘭卡要辦佛教大學,你要去。然後我說,那我開悟不是沒指望了?師父講,眾生重要,佛教重要。我一想,是,你要自己開悟,不要護持正法、眾生,那也是自私自利,實際上你可能也開不了悟。所以各人的緣分是不一樣的,要隨緣。假如你沒有這樣的弘法利生的機緣,你就在家裡老實的十五個小時一天幹下去;假如你有,當然你也不要拒絕,因為這個事也是難得的機遇。當然在弘法利生當中要小心謹慎,要好好的持戒,要練習定慧。在做的時候不要執著,要把它真看作是水月道場、夢中佛事,不要把它著實,這樣作而無作、無作而作,那你才有可能開悟。所以跟大家先分享到這。

黃警官:感謝師父的開示,這個發言非常的精彩,而且非常的殊勝。我記得在大陸九華山,金地藏菩薩還住世的時候,因為當時金地藏菩薩成道,韓國很多的僧眾就到九華山去依止金地藏菩薩金喬覺,金喬覺菩薩,當時米糧不夠,米糧不夠就磨石粉,石的粉,白色的,當飯來吃,當時真的不夠,他們被稱作是「南方枯槁眾」。可是他們大眾跟金地藏菩薩講,我們寧可身體餓,我們要法食,我們不願意飲食。今天我們大家也是這樣的渴求法食。今天的問題,大家都問得很多,而且這裡面的內容很精彩,一共有十八條問題,師父可能要把握時間,不然會講不完。師父叫我念,師父來答。第一個,這個同學有三個問題,他第一個小問題是,受菩薩戒可以經營事業嗎?第二個,受戒以後可以蓋農舍嗎?第三個,受戒以後可以種菜嗎?因為第二條蓋農舍跟第三個種菜,會有小動物,會傷害到眾生。因為台灣現在很流行蓋農舍,到宜蘭、到花蓮、到山上,尤其是學佛的更喜歡這樣的。這三條問題麻煩請師父答覆。阿彌陀佛!

定弘法師:都是可以的。菩薩戒是心地戒,譬如說不殺生這條戒,它注重在心地,犯殺戒通常是有幾個緣,就是幾個條件才成殺這條戒的犯戒。第一個就是殺心,你有殺心,又有殺的事,你才成犯殺戒,所以沒有殺心的話這是不構成犯戒,特別是菩薩戒,全都是心地上的戒。所以我們在經營事業上,或者是經營農業、種菜等等,我們自己要有個慈悲心,就像師父講經的時候有講到,你能不能夠發個心辟出一小塊地,專門給小蟲子做餐廳?立一個牌子,昭告天下小蟲,讓願意來吃菜的,請到這個餐廳吃,不要到別的地方亂吃,寫封信恭恭敬敬的跟佛菩薩、跟龍天善神做一個祈禱,然後去田裡頭做一下念佛、灑凈,然後給蟲子們皈依,請牠們在這裡好好享用,你用至誠的心是可以感通的。

最怕你心不誠。不誠是怎麼回事?你心裡有懷疑,你懷疑這到底是行還是不行,試試看,行固然好,不行就算了,這樣的念頭就是懷疑心。懷疑,你的誠心就破壞了,往往就沒有感應。所以你用至誠,相信只要你這樣做,你很如法,你盡了心,結果一定是好,一定是能成就的,不要有懷疑,這樣的話你就一定可以做到的。這些小蟲子牠會很配合的,在理上講,一切眾生跟我是一體,跟我的心是相通的,我的心起心動念牠會有感覺。你這樣的慈悲善待牠,牠怎麼會惡意來對待你?所以你這樣努力的去做,這樣你的菩薩戒沒有問題的。

黃警官:謝謝師父。接下來第二個,這位同學也發問了三個小題,第一個,如何發菩提心?第二個小題是,懺悔是不貳過,如果再犯,是否犯了欺騙罪?第三個,敘利亞的化武喪生的百姓,收容中心被安樂死的小動物,如何去看這些生靈?

定弘法師:如何發菩提心,其實祖師大德講了很多。我曾經講解過一篇省庵大師《勸發菩提心文》,講解過好幾次,好像講過三次,這個不妨可以參考。省庵大師是凈宗第十一祖,他寫的《勸發菩提心文》真的是非常的精彩,很讓人感動,看了之後真的不發菩提心都挺難。他上面講的是有十種因緣會發菩提心,就是怎麼發,這十種因緣,每個人根性、緣分不同,但是都可以發出來。

譬如說有的人見到眾生苦發起菩提心,我要救度一切眾生;有的人慾報父母恩,孝心,孝心是菩提心之本,由孝心而生菩提心,地藏王菩薩就是這樣的,你看婆羅門女為了救度母親發起這個孝心,最後她就發起我要救度一切眾生的菩提心;有的人念師長恩,發起菩提心,報恩心重;有的人見到正法衰殘,發起護法的心,護持正法不惜身命,發起這種菩提心,等等十種因緣不同。你看了之後,自己按照這個上面去觀想,慢慢的你菩提心就能發起來。當然菩提心要發得真、發得正、發得圓滿,發得不要偏邪、不要虛偽。

往往障礙菩提心的是什麼?世間的五欲六塵、名聞利養,人家的恭敬讚歎。剛開始發好像是個真心,但是發了之後沒多久,你可能變成佛門的大德,人家來恭敬你的時候,你菩提心就開始變了,那個時候往往都是一個關口要過,所以修行很重要。發了菩提心是要持菩薩戒,菩薩戒就是護養你的菩提心,你能真正按照菩薩戒這樣如法的去做,你的菩提心是能保護得很好。所以菩薩戒那是佛戒,幫助你成佛的,你念阿彌陀佛求生凈土,如果你能夠持好菩薩戒,那是不得了的。當然你沒有能夠圓持菩薩戒,而能夠發起菩提心,只要是真的,阿彌陀佛也會接引你。如果能去受菩薩戒固然是很殊勝,沒有的話,能夠平常多聽經教,認真的學習,護持菩提心,這樣也是很好的。這是剛才第一個問題。

黃警官:第二個問題是說,懺悔是不貳過,如果再犯是否犯欺騙罪?

定弘法師:也不能這麼說。以前我也有這麼個困惑,在十多年前,我那時還在澳洲昆士蘭大學教書,經常到圖文巴親近師父上人。有一次跟師父同桌吃飯,吃完飯我就請教師父,我說師父,弟子常常犯過錯,很想改,每次都在佛菩薩面前懺悔,懺了之後沒多久還犯,犯了又懺,懺了之後又犯。懺的時候是很真心的,不是說騙佛菩薩,很真心想改,但是就是習氣。結果懺到最後自己都懷疑,到底自己是不是真干,還是在欺騙佛菩薩?我就向師父請教這個問題,我也是很誠懇的,因為這確實是我的一個大的困惑。師父沉默了半晌,然後跟我講說,你這樣就是真干。

我聽了之後也很感動,眼淚都掉下來。為什麼?我們這凡夫業障習氣都很深重,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那個深重的毛病習氣可能是多生多世養成積累的,怎麼可能說我一下子就能斷掉?所以懺了之後再犯,犯了之後還要懺。你看普賢菩薩怎麼懺悔業障?盡無量劫,虛空有盡,懺悔無窮,念念相續,無有間斷、無有疲厭,是這樣懺法的。普賢行願懺悔業障是盡虛空,「虛空界盡,眾生界盡…我此懺悔無有窮盡」。你這懺了兩天自己就退心了,那你跟普賢菩薩差距差很遠,人家是無有疲厭,沒有疲厭的,不會疲倦、不會厭倦,犯了再懺,一直懺到最後不犯為止。只要你用真心,你最後還是能懺得乾淨的。

有的人說,我實在業障深重,懺到最後臨終都懺不完,我還能不能往生?這也是個大問題,我告訴你,你要真正有這樣的真誠,懺到臨終還懺不完的,帶業往生。真的,阿彌陀佛很慈悲,他知道你是懺不完的。不僅你懺不完,普賢菩薩自己都承認他懺不完,他說,如果我無量劫來的罪業有體相的話,盡虛空界都不能夠容納、不能夠容受。人家普賢菩薩是等覺菩薩,你算老幾,你能懺得完嗎?你懺不完。不要緊,也不要氣餒,帶業往生,到極樂世界繼續懺,懺到你成佛就懺完了。

黃警官:第三個問題,敘利亞現在在打仗,用化武殺害的百姓,收容中心被安樂死的小動物,如何看待這些生命?

定弘法師:這些生命當然是無辜的,我們能夠給他們念佛迴向就很好。談到安樂死,有人會問,給動物安樂死,或者甚至給人安樂死,算不算殺生?這個就要看被你安樂死的那個人或者畜生同不同意被你安樂死。假如他願意讓你用安樂死,你隨順他,這樣的話還情有可原;但是這個事情如果他自己不同意,或者是最後你給他下安眠藥,或者怎麼樣的時候他後悔,這個就構成殺生。所以這個事我們佛門不主張。

最好的方法是怎麼樣?給他念佛。譬如說你遇到癌症的病人,他很痛苦,他想到安樂死,你這時要安慰他,跟他講阿彌陀佛的大願,跟他講極樂世界,勸他念佛。你讓他念佛,他真正有這種誠心念佛的時候,佛光,你看十二光裡頭就有一種叫安樂光,照觸在人身上他就安樂。佛光什麼時候照觸在身上?你念佛的時候,佛光就照在你身上,你就得安樂,你就得解脫,要相信這點。所以與其要安樂死,安樂死他死了之後就六道輪迴,那你不如勸他念佛,真正幫他了脫。

黃警官:謝謝師父!剛才師父講,說他學戒五年以後要去閉關十年,他要開悟,老法師說不行,要到斯里蘭卡佛教大學,這個考題馬上就來了。請問師父真如本性,請師父以最簡單的、易懂的方便法釋解。這個真的是考師父,阿彌陀佛。

定弘法師:謝謝這個考題。真如本性人皆有之,每個眾生都有,它實際上是什麼?就是我們講的真心、自性。自性到底是什麼樣子的?什麼樣子都不是,它沒有任何的相,它不能夠用你的六根接觸得到,你眼見不到、耳聽不到、鼻子嗅不到、舌嘗不到、身觸摸不到,連你的意都想不到,眼耳鼻舌身意你沒有辦法接觸得到,緣不到,但是它又真實的存在。

打個比方來講,好像這個磁場,磁場近似的說法,它眼見不到、耳聽不到、鼻嗅不到,就是你看了好像沒有,可是它存不存在?存在。而且它有作用,這個作用真是大用無方。你看,你要是把一個線圈通上電放在這個磁場裡面,它就能夠轉動,這就是電動機的原理;你要是把線圈,譬如用風的能量或水的能量讓它轉動起來,它就會發電,它就有電流出來,這就是發電機的原理。電怎麼產生?就是這麼產生的,有磁場,有個線圈,它就有電流出來。這電就大用無方,你看這電燈、電視、所有的電器設備,現在社會沒有電是根本沒辦法過日子,而它的原理就是磁場在那裡作用,大用無方。我用這個比喻大家就可以好懂。真如本性比那個磁場還要大用無方,它雖然也是眼看不見、手摸不著,但是它真實的存在,它真的有這個作用,它的作用是什麼?變現整個法界,虛空法界全都是真如本性所變現出來的,我們現在所見的一切境界全是真如本性。

那個相的體就是真如,就好像那個線圈發的電,那個電的體就是因為磁場,有磁場才會有電,沒有磁場就沒有電。那不可能說我看不見的東西就沒有,不是,它有,它有作用。所以佛教我們證這個真如本性,就是證明它確實是存在,而我們所見所聞一切境界,沒有離開這個真如本性,沒有離開這個磁場。當我們證得真如本性的時候,你所得到的受用就如同十方諸佛,大用無方,盡虛空遍法界都是你的道場,應以何身得度,你就現何身而為說法,遍入一切眾生的心想,而隨順一切眾生的心,現種種境界,做種種佛事,度化一切眾生,大用無方,真如本性是這麼一個道理。

什麼東西障礙真如本性,使我們見不到它,沒有辦法證得?佛講得很清楚,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這《華嚴經》上講的。所以障礙我們真如本性的就是妄想和執著,講得簡單,就是個妄念,執著也是個妄想。因為我們有這個妄念,所以迷在妄念所現的相當中,而忘了那個相的體是真如,凡夫迷在相上,所以見不到性。

當我們能夠聽經聞法覺悟了,如理去觀察這個世界,佛教我們看這世間如夢幻泡影,一切法都是什麼出來的?妄念變現的。這個妄念就好像那個磁場裡面發了電,就有了電的相,燈光是個相。燈光你要尋找它怎麼出來的?電產生的。電怎麼來?磁場產生的。磁場就是真如,它的體是真如,我們所有的物質世界、精神世界,都離不開這個真如本性,真如本性遍一切處。我們現在看的這個相,全是妄念通過真如的作用而產生的相,沒有這個真如就沒有這個相,妄念不是說單獨存在的,它離不開真如本性存在。

但是我們如果迷在這個妄念所現的相,就不能體會那個真如。所以佛教我們如理觀察,看眼前的相,去體會那個體,然後慢慢的把那個妄念息滅,妄念息滅之後,那個體就能現前。妄念沒有了,還有沒有相?只要眾生有念頭,還是有相。因為眾生的念它也現相,這個相也是念念剎那剎那在生滅,所以現出的相也是剎那剎那在生滅。可是你自己很清楚,你沒有妄念,你是隨眾生的心念現種種的相,現相的時候你也不起任何妄念,這就叫度眾生。

跟眾生在一起和光同塵,你就用你清凈的磁場,慢慢去感化他那躁動的磁場,最後也幫助他放下妄念、證得真如,回歸一真法界。一真法界里,佛與眾生是平等無二,這是常寂光裡頭是本來無一物,有念就有物,無念時無一物。這個道理,師父凈公上人講經裡面也反覆的提到。常常的熏習,現在主要是我們沒有如理的去觀察,沒有去作如是觀,所以可能就會迷惑。慢慢的作如是觀,你這種印象愈來愈深刻,你對這個眼前的世界就會愈來愈淡薄,愈來愈容易放下,就好像一個醒的人去看夢裡的境界一樣,慢慢你就能夠放下。這樣的觀察對我們往生西方是很有好處,可以幫助我們放下。

黃警官:感謝師父,我們熱烈掌聲,師父這麼精闢的說法,真是太殊勝、太不思議了!今天有來聽這一段,統統賺到、統統得到了。第三個問題,請問師父,如果能信願持名,斷惡修善,願意捐大體,但是因為功夫不夠,臨終起了瞋恨心,怕痛不能忍,能不能往生?捐大體能夠試嗎?

定弘法師:捐大體就是捐器官,是嗎?(黃警官:是,捐器官。)捐器官,世間人都認為是好事,佛門當然也認為是好事,這也是布施。可是也要斟酌斟酌自己有沒有這樣的定力,因為臨終的時候割自己的器官,那時候可能不打麻藥,那個時候你可能會很痛,因為你那個阿賴耶識還沒離開,對身體如果有執著,你會起瞋恚,這個瞋恚確實就會障礙你往生,所以自己一定要小心。

如果有功夫不要緊,這功夫也不用很高,一般念到三昧的時候,至少功夫成片的時候。《無量壽經》,不是我們現在會集本,五種原譯本裡面有一個譯本就講到,說我們念佛念到功夫成片的時候,阿彌陀佛一定會來你夢中示現,等於說給你做安慰,甚至會告訴你什麼時候往生,甚至有時候在定中你就能見到佛了。所以很多預知時至的,不是說自己出神通,說自己能預知未來,不一定有那麼高的功夫,有那麼高的功夫通常是證果之後;你不需要證果,你念到功夫成片,阿彌陀佛就會來安慰你,甚至告訴你,你什麼時候要準備往生,你就預知時至。那個時候當然你就不怕,你就告訴他,譬如說你十點鐘往生,你叫他十二點鐘來都可以,那時候你就有把握,這當然就很殊勝。

話又說回來,我們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說害怕我臨終的時候有煩惱,不一定說捐器官的問題,譬如說你見到冤親債主,你生起了貪愛或者瞋恚,這個時候怎麼辦,會不會又影響往生?很多人都提出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就是因為我們信心不足,如果信心足你不會有這個問題。所以障礙你往生的不是那個冤親債主,而是你自己信心不足。蕅益大師講得好,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你能不能往生,看你是不是信心具足、願心具足。如果你信心不足,那就不能往生,即使你念佛念到功夫成片,但是你這個懷疑沒放下,你頂多到邊地疑城,這是了不起的成就了。而且要功夫成片、續念不絕,「然猶續念不絕」,才能夠到邊地疑城,你要沒有功夫成片這個功夫,你還到不了邊地疑城,你就到六道去了。所以有疑,這個疑根要把它斷除。

佛在經裡面講得那麼清楚,說只要「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迴向,願生我國,乃至十念」,你必定往生。現在問題是你會不會有懷疑,你有懷疑就沒有至心信樂,你信裡頭夾雜著疑,那信就不純,我果然是一點懷疑都沒有,我現在就一心一意求往生,這願也是很懇切,對這個娑婆世界我真的能放下,恨不得現在阿彌陀佛就來接我,我就走了。阿彌陀佛現在來,大家走不走?走?還是有點猶豫,這就不行!你看冷不丁一問你,你好像就沒準備。假如阿彌陀佛來你走不走?(聽眾:走!)大聲點。(聽眾:走!)對,這樣斬釘截鐵。平常都要這樣訓練自己,常常問,現在如果阿彌陀佛來接我,能不能馬上放下?正想發火的時候,馬上就問自己,阿彌陀佛現在來,我還繼續發火嗎,還是要跟阿彌陀佛走,不再發火了?你看,你這個問題就很管用,一問自己,你這些煩惱就可以放下了。那孫子我很疼他,阿彌陀佛現在來,你疼孫子還是去跟阿彌陀佛走?要跟阿彌陀佛走,你看疼愛就能放下。這是願心要懇切。你平常時刻都是這樣訓練自己,到臨終你就有保證。平常我都全部放下了,到臨終自然就放下,就很自在,甚至預知時至、自在往生,站著走、坐著走都可以的,就自在往生。

所以這個跟你的功夫,關係不是那麼大。你說念佛我一天念個十萬八萬,甚至念到銅牆鐵壁一般,風吹不入、雨打不濕,那個功夫是不錯,但是裡頭信願不具足,有疑根,有一點放不下,那就是成為往生的障礙。什麼是真正的功夫?信願具足是真正的功夫。我們在心地上去檢查,我會不會懷疑,我現在念著念著,臨終冤親債主來了怎麼辦,他把我拖到六道里怎麼辦?你有這個懷疑,證明你信不足。我真正相信、真正發願去,阿彌陀佛一定來,阿彌陀佛的力量還不如那個冤親債主的力量大嗎?

印光大師講得非常好,說我們眾生無始劫來的業力,再重就好像一片小雪花從天上飄落下來,阿彌陀佛的願力就好像一個大熔爐,燒鋼鐵的大熔爐,那小雪花飄到大熔爐一下就化掉了,根本微不足道。所以阿彌陀佛大願船,可以讓我們什麼業都帶走,那是微不足道的業,所以我們有什麼害怕的?要全身心靠倒阿彌陀佛、奔向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定護我們往生。

冤親債主拿阿彌陀佛沒辦法,我們的業力再重,也重不過阿彌陀佛的願力,只要我們一心嚮往,裡頭不要有懷疑、不要有夾雜,你一定能往生。不要害怕,對自己要有這種堅強的信心,這信心無論什麼境界都不動搖。自己要生慚愧心,我自己是業重凡夫,我功夫是不行,但是我靠阿彌陀佛就行。靠自己當然不行,靠自己你別說你不行,阿羅漢都不行。阿羅漢斷了見思煩惱,他不能入一真法界,極樂世界是一真法界,他不行,靠自力是不可能的。靠他力,靠阿彌陀佛的願力什麼都可能,五逆十惡的罪業都障礙不了你往生。但是你有懷疑就障礙你往生,你不肯去那就障礙你往生。所以說白了,你只要信心十足、不懷疑,想去就去,怕就怕你不想去,怕你懷疑。

所以這個時候你自己要拍著胸脯說,這樣我就一定能往生了,你要堅定的信心,但是功夫要煉。念佛為什麼?念佛是為了報佛恩,要把自己至誠的心表現出來。你說我現在信了還願了就行,一開始第一念是真的,到後來慢慢就散了,散了自己就騙自己,那個信願其實就不真。你要用念佛來維護你的信願,你愈來愈精進,說明你信願在增長,你愈來愈鬆懈,你自己信願就在往下掉,所以自己要努力、要精進。

有的人問,我如果真的相信、真的發願去,萬一真的在臨終時病倒,不省人事,甚至變成植物人了,這還能往生嗎?你看又提出問題了,又是懷疑,這樣的話,可能就不能往生。為什麼?因為他有懷疑,他認為自己的業力還是比佛的願力重,真的到那個時候,阿彌陀佛的願力都拿他沒辦法,他必定是變成植物人,這個樣子他就往生不了。不是因為業力重往生不了,是因為他的疑障礙了阿彌陀佛的願,他就不能跟佛感應道交。

所以往生凈土,這個他力法門最關鍵的是信願,信願是搭上你跟阿彌陀佛的橋樑。業力沒有關係,業力只要你懺悔,不要再犯就行了。不要說你殺著生吃著肉念佛還能往生,這個不可以,臨終時候還想著殺生吃肉就不能往生的。現前業是帶不了,舊業都能帶,哪怕我上一個小時還殺著生,這個小時想不行了,我一定要放下,我念佛往生,你要是真心這麼做,都是能往生。唐朝張善和一生宰牛為業,他臨終都能往生,不就是這樣?所以那個業力不可能大於佛的願力,而障礙佛願力的就是你自己懷疑,所以疑是最可怕的事情。

《無量壽經》里用兩品的經文,四十品、四十一品著重說明不能夠懷疑,整部經文裡面反覆強調。所以這個法門是易行道,卻是難信的道,你只要能相信,你只要不懷疑,萬修萬人去。你要直下承當,我是可以往生的,對自己、對佛要有充分的信心,不能有絲毫疑惑,不能說我萬一怎麼樣,沒有那個萬一。你不用有疑慮,在佛那邊沒有萬一,萬修萬人去,萬里沒有一個漏,要這樣堅定。百分之百往生,萬分之萬往生,億分之億往生,一億人修行一億人往生,這個凈土法門殊勝。不知這樣講大家能不能聽明白?所以要堅定信心,毫不要有疑惑。

黃警官:其實現在就是蓮池海會,阿彌陀佛在說法,各位都是海會的菩薩。接下來這個問題是,這位同學問,第一個,人往生後,靈魂脫離肉體後,五蘊還有知覺嗎?第二個,一直念《地藏經》,往生的時候,地藏菩薩來接引,可以跟他走嗎?

定弘法師:第一個是,五蘊在往生之後還有沒有知覺?沒有。往生之後你神識都離開了,它五蘊都是依你的識而產生的,所以五蘊本來就是空的。「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他知道它本來是空的,不是說因為我修行才把它修空,不是,本來就空。是你自己執著它有,好像就不空,當你一下覺悟它就空了,那個識沒有了不就空了?它依識而建立的,而識本來也是空的,本來沒有,就是你的妄念、妄識。本來是什麼?清凈本然的自性,那裡頭本來無一念,本來沒有識,所以本來沒有五蘊,本來五蘊皆空。我們往生之後,你就能夠相似的證得,因為你的識已經脫離你的肉體,你拋離了這個娑婆世界,那麼你的五蘊色受想行識,就隨著這個娑婆世界、隨著你的色身就一起皆空。你回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後,極樂世界是法性土,那不是識變現的境界,是真心本性所現的境界,是阿彌陀佛願力所變現的境界,那是一真法界。所以那裡大家都是用真心,沒有妄識,所以那個時候當然就是五蘊皆空。這是第一個問題。

第二問題是地藏菩薩來了,(黃警官:一直誦《地藏經》)如果見了地藏菩薩要不要跟他走?這個就是看你自己的願,你是想往生西方還是往生東方,到哪裡?你要求生西方凈土,一定是阿彌陀佛帶著觀音、勢至、清凈大海眾菩薩來接你,可能地藏菩薩也在座,也會跟著來,但是阿彌陀佛一定會來。因為西方的教主是阿彌陀佛,地藏菩薩是很有禮貌,他不會佔著阿彌陀佛的位置,不會不讓阿彌陀佛來,他自己來,不可能的。

所以你求生西方,必定是阿彌陀佛帶著眾菩薩來接你。假如說你求生西方見到地藏菩薩,那個就不對了,跟你的本願不相應,你本願是求生西方的,就應該是阿彌陀佛來。即使你念《地藏經》,你只要迴向求生西方,也是阿彌陀佛來。可能是什麼?你見到地藏菩薩,那是地藏菩薩在加持你,這個時候你也不要生什麼歡喜心,也不必跟他走,你最好繼續念阿彌陀佛,一直念到見到阿彌陀佛來,你再跟阿彌陀佛走,這就對了。相信那個時候你也不需要懷疑,因為你平常受持《地藏菩薩本願經》,地藏菩薩一定護念你,他也一定是護念你求生西方。因為你的願是求生西方,這個願是符合佛的教導,十方諸佛都讚歎,所以地藏菩薩一定是護持。

所以你絕對不可能說見到地藏菩薩還會迷惑,還跟他誤走了。那個也不可能是魔變現的,因為你平常受持《地藏菩薩本願經》,地藏菩薩護念,魔也不能擾你,那個時候你自然是很清楚的,你就很清楚地藏菩薩在護念我,我就繼續安心念佛,念到最後見佛求生就往生了。所以不必有什麼疑惑。

黃警官:謝謝師父!今天的因緣非常的殊勝,千載難逢,師父難得,今天真的給我們這麼多的時間,那麼我們一定要法喜充滿,滿載而歸。接下來請問師父一個問題,就是這位同學常常耳聞,就是可能在耳朵旁邊會聽到,問他一個問題是,「普賢何在?」問他四個字,普賢何在。末學常常就是會聽到這個聲音。請師父開示。

定弘法師:普賢何在,在哪裡的意思,他總聽到這四個字,是吧?(黃警官:對。)如果修凈土的人聽到這一類的聲音,最好是不予理會,因為這種可能是一種好的感應,但是你不要去著相,著相就不是好感應,就變成魔來騷擾你。所以一切相都是虛妄的,眼見的相,見花了、見光了,虛妄,耳聞的相也是虛妄,就是於一切不要動心,好好的繼續念佛,這樣就好。甚至你見到了西方蓮池海會,也不需要動心。你看蓮宗初祖慧遠大師,一生見極樂世界見了三次,他都沒有跟人說,如如不動,何等的定力!見如不見,我就老實念佛,感應自然的,好現象,不必動心,也不必狂喜,繼續老實念,你將來所證的品位就很高。

黃警官:謝謝師父。接下來這位同學問說,請問師父,你在《母慈子孝》這本書中有提到,盡量讓自己在單調中求單調,使躁動的心息滅。請問師父如何做到盡量讓自己在單調中求單調、讓躁動的心息滅,如何做到?

定弘法師:當時我也沒有什麼境界,都是很淺的,二十多歲的一個小年輕人,到美國去留學,學佛也不太深入。當時就是有這樣的一個志願,希望滿父母的心愿,好好的把書讀好,有一點成就能夠報父母恩,大概有這麼一點點孝心,就心甘情願的去發奮讀書,所以也沒有什麼很深的這種境界。從這裡可以看到,如果一個人有志願,他就什麼事都能做到,使自己的心安定下來,這是持戒修定。我們念佛也是這樣,要求三昧,願心就很重要,你是真正要求往生,真正希望出離,你自然就會能做得到。凡是做不到,就是你願心不懇切,你還貪戀娑婆,你有放不下。所以修行人盡量的要生活單調,少應酬。常常出去應酬,識的人很多,經常出去party、飲茶、聊天、社交、娛樂,那個久了之後,印光大師講容易失心,把你的心都失掉了,我們一般話講,把你的魂都丟了,自己都忘乎所以了,這是很可怕的。所以一定要收,減少那些不必要的應酬,心要安住,身盡量的也要安住,這樣身心都能夠清凈才能跟三昧相應。

黃警官:謝謝師父。接下來這位同學問說,急需要三百部《地藏經》迴向給業報現前的人的累劫冤親債主。如果請人助念湊三百部的《地藏經》,效果如何?

定弘法師:請人念不如自己念。自己念心懇切,功德就大,請人念,你請那個人有沒有你的心那麼懇切?未必。你自己的親人,你為他念那你是很懇切的。你看婆羅門女為她母親念,她沒請人念,她就自己念,一個人念,因為至心懇切就念到一心不亂,就能夠把她的母親,乃至跟她母親在一起的地獄眾生全都超度到天上去,就有這麼大的功德,而且自己都作菩薩了。所以自己心要懇切、要真誠,不求人,有人來一起助念固然是好,但是沒有,我自己都要扛起來,這樣的真誠就一定能夠感應。

黃警官:他的問題裡面還有第二個小題就是說,協助念經,就是幫人家念《地藏經》,可否做多向的迴向?就是迴向很多對象,而不是專為某事或者某人來迴向,效果如何?可否更換六字阿彌陀佛的洪名?

定弘法師:迴向是可以做多向迴向,但是如果你是專迴向,其實因為你心力專註那個效果是更好。就像地藏菩薩當時婆羅門女為她母親念佛,她就一個念頭,希望把她母親救出來,她沒有再迴向別的,這樣她心思不散亂,專一,功德就很大。當然除了專一以外,你要再加上別的也是可以,不是不可以,這些就是看自己了。

改成念阿彌陀佛好不好?當然是很好。一切功德裡頭,念佛功德是最大的,但是這個念佛一定是至誠懇切的念,就看你自己念經懇切還是念佛懇切、念經沒有妄想還是念佛沒有妄想,你自己去觀察,自己去檢點。哪個法門讓你沒有妄想,那個法門功德就大,對你功德大,這是你跟它相應。所以各人根性是不一樣的,不能千篇一律。

黃警官:謝謝師父。接下來這位同學問說,她的先生跟兒子都有遺傳性的疾病,就是僵直性的脊椎炎,另外兒子又有學習上的障礙,現在不知要如何幫助他們。六年前她跟她的兒子已經發願吃素,已經迴向了。就是怎麼去度她先生跟她兒子?

定弘法師:對,吃素念佛這是很好的方法,凡是疾病,多半都是因為前世今生造作殺業導致的,能夠吃素、念佛乃至放生,這都是很有幫助的。放生,現在來講可能有時候不太方便,如果是大規模的放生,往往都會有很多的問題出現,這我們不敢說讚歎。放生最好的方法是,隨緣在菜市場買到的就放,決定能放活,他不是跟你訂的,或是專為你抓的,這樣是最好。

平常好好的修持,就是懺悔消業障。懺悔法門有很多種,各人的根性不同。像凈土裡面的懺悔就是用念佛,念佛如果至誠懇切的話,你一句佛號都能夠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就有這麼大的威力,就怕你的心不是至誠的。所以像這種有病患,如果能夠好好的拜佛念佛,是可以扭轉的。

我多年前認識一位患癌症的病人,他是四十多歲,一位在雲南省省政府工作的公務員,結果因為患癌症就被迫停職,在家裡休養,而且醫生說他已經沒救了。他自己是念佛人,回家裡自己就每天拜佛。拜佛的時候一開始拜不下去,身體很虛弱,一天只能拜十幾拜,但是他很有毅力,咬著牙慢慢拜,愈拜愈多,拜到最後一天能拜一千八百拜。他說拜到最後身體出的汗都是臭的、黑的,整個拜佛墊子都染得黑的,味道很難聞,就是把毒都排出來了。結果拜了半年,到醫院一檢查,癌細胞都沒有了,恢復了,現在都很好。所以你只要用至誠懇切的心去消那個業障,沒有消不了的業障。

黃警官:接下來這個問題,請問師父,如果家人真的要吃肉的話,我要如何如理如法做?要為吃的肉(就是做菜的肉)做三皈依嗎?如何做?請問師父。

定弘法師:可以給那個眾生做三皈依,念佛。對家人慢慢的勸導,要察言觀色,像《弟子規》上講的,「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你不能夠太強硬,要柔風細雨慢慢的來感化,有時候用情動之,有時候以理曉之,有時候以幽默化之。像師父凈公上人講過簡豐文居士有這麼一個故事,他早期學佛的時候吃素,跟一些商業上的朋友吃飯,人家都點大魚大肉。他怎麼度這些人?他說,大家請等等,先別動筷子,我做點法事。然後嘴中念念有詞,就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念,說我要超度這些眾生,這些眾生被我們殺了,跟我們結怨,我們要把牠超度了我們才能吃牠的肉,否則牠跟我們沒完的。念了好長一段時間之後,「好了,都超度了,大家現在可以動筷子了」,結果沒人敢動筷子。所以這也是用幽默的方式,當然也是真誠的,也是一個很好、很有趣的方法。慢慢的感化,千萬別對立,別說「你殺生,你將來要還債,你罪業深重」,行了,你這一搞對立,人家永遠不能夠再聽你的話。一定是要慢慢的來感化。

黃警官:謝謝師父。請問師父,人家說學佛很快樂,可是我很消極,覺得滿身罪惡感,每天一早起來,腦子裡都有死的念頭,究竟是何因?請師父開示。

定弘法師:學佛的心態應該是有慚愧心、有懺悔心,但是不要消極,不要退心,用心要很正。慚愧、懺悔這樣是好的,像印祖說的常生慚愧心及懺悔心,這是對的。但是不代表說我慚愧,我就沒有資格往生,不去了,那你錯了。愈是慚愧愈要求生西方,因為你不求生西方,你往哪裡去?你真正是愧對佛恩。佛,你看「如母憶子」,生生世世在那護念我們,這生又讓我們遇到凈土法門。你看《無量壽經》講得很清楚,遇到凈土法門都是經過十方佛加持的,因為有十方諸佛的威力才讓我們得到此微妙法門,我們得到了還要自暴自棄,那就深負佛恩。所以我們有慚愧心,更要努力、要上進,而不是消極,這樣的心態就正確。

其實每個人都有罪業,哪個人沒罪業?普賢菩薩都說有罪業,你說哪個人沒罪業?普賢菩薩說,他的罪業若有形相,就是有體積,哪怕再小,盡虛空界都不能容受,何況我們?談起罪業那是沒得比的,也不要去比,個個都是罪業深重的凡夫,罪業不深重你不來這個娑婆世界,對不對?你不會來五濁惡世。怎麼辦?現在就出離,而憑佛的願力個個都能出離,這就是佛對我們的大恩大德。我們念佛、我們弘法,都是為了報這個佛恩。當然是報不盡的,一直到成佛才報盡佛恩,我們現在就是盡我們的心而已。但是往生西方是堅定不移。

黃警官:謝謝師父。接下來這個同學問第二問題,說末學自從念《地藏經》一年多,常常會夢見往生的父母以及往生的朋友。請師父開示。

定弘法師:這都是感應,因為你有學佛,你的功德就加持你的這些過世的父母親人,他們就蒙受利益,他來有可能是報答你、感謝你,也有可能有求於你。因為你現在學佛了,你能幫助他們,他們就來;你不能幫助他們,來了也沒用,所以他來,證明你可以幫助他。這時候你就要好好的修持,你可以發願,做功德迴向給他們,做功德最殊勝的莫過於在家裡讀《無量壽經》、念阿彌陀佛。譬如說你在家裡打個佛七,這個佛七在家裡一個人打就行,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止語念佛,不接電話、不應酬、不看電視、不看報紙,封上自己的嘴,封上門,閉關七天在家裡這樣來念佛,清清凈凈的念,甚至在家裡持八關齋戒更殊勝,持戒念佛。

八關齋戒,弘一大師和蕅益大師都有佛前自受八關齋戒的儀軌,很簡單的,十五分鐘這儀式就做完了,不用請戒師,自己在家都可以受。你就堅持這八條,除了五戒以外,再加上不著香花鬘、不香油塗身,就是不要打扮,不要塗脂抹粉;第二個就是不歌舞倡伎,不往觀聽,就是不要搞娛樂節目,不唱歌、不跳舞,不看電視,清清凈凈的;還有不坐卧高廣大床,你不要再去享受,睡個單人床。如果這七天不睡覺是更好,實在是念佛累了就坐一會兒,休息休息起來再念。勇猛精進,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亂,你跟婆羅門女一樣,你母親、你生生世世的父母就得到超度,而你自己也作菩薩了。

最後第九,第九是不非時食,要過午不食,一般我們講十二點,過十二點不吃。一般午時每天不一樣,大概是十一點四十五到十二點十五分之間,你十一點四十五分之前吃完,一般就不會過午。台灣時間是這樣的,當然要參考天文日曆就更精確了,但是也不必要,你十一點鐘吃飯一般都不會超過。所以你就過午不食,這樣的話到第二天明相再出來,就天亮,伸手見到手相、指紋了,這個時候你才可以進食,這叫不非時食。非食就是過了午到第二天明相出之前,這都叫非食,不應該吃的時候。

持八關齋戒加上念佛,精進的念佛,那個功德是無量無邊的。或者一天你除念佛外,誦《無量壽經》,一天誦十五部,甚至三十部,那也是了不得,跟念佛是一樣。誦《無量壽經》就是念佛,因為是憶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這個超度的效果比任何的法事都要殊勝,但是自己就要肯吃這個苦,肯去用功。

黃警官:謝謝師父。接下這位同學問說,懇請師父開示,若學人想學大陸那位已往生、老法師常提到的黃忠昌居士,剋期取證,用三到五年來一心念佛求生凈土。若有好因緣有人來護持,若定弘法師有這樣的因緣,師父您會怎麼做功課?

定弘法師:這是很大的福報。你看我跟師父上人請示,我能不能十年閉關,老人家都不允許我,我的福報還不夠,緣分不同。你要是有這個緣分,我恭喜你,這我很隨喜你,你能夠閉關三年有人來護持,你功夫不會亞於黃忠昌,只要你真肯干。閉關最重要是止語,不講話。人能不講話三年,功夫就已經出來了,很殊勝。

自己的功課定好,每天要很緊湊,不能太鬆懈,不能說閉關我在家裡睡大覺,睡了三年,你將來往生哪裡?可能往生那個龜殼、貝殼裡頭去了。所以自己要很精進,睡眠盡量減少,吃也可以減少,因為在家裡運動不多,不用消耗體力精力,你吃得少點,最好是晚餐斷掉,持戒念佛。然後每天你可以聽經,因為教理也是很需要的。聽就專聽《無量壽經》,像我們師父最近講的《凈土大經科注》,播經機在家裡就夠了,一天我聽個四小時甚至八個小時。然後八個小時念佛,念佛包括拜佛,看自己體力,一天能夠拜個三百拜很好,甚至拜一千拜。一千拜大概要多少時間?三個半小時。一天一千拜,三年如一日,你這三年下來就真的是三昧。你要用功,往生就有把握了,無量劫來沒有辦妥的事情現在就辦妥,就了生死,你想太值得了。

黃警官:謝謝師父。接下來這位同學問說,請問代人之勞,須視自己的年齡、體力跟時間,還是來者不拒?請問師父。

定弘法師:代人之勞,這是要隨緣、隨力、隨分,不用太勉強。你能夠幫助得了的才幫助,幫助不了的,我們就生一個善好的心給他祝福,這樣也就可以,不需要硬來。有的事情實在做不了,也是可以婉言謝絕的,這個就是看緣分。

黃警官:謝謝師父。接下來這位同學問說,往生後可以海葬或者樹葬嗎?

定弘法師:都可以,那個就無所謂,拋下的這個軀殼都是假的,愛怎麼弄就怎麼弄,他願意海葬給魚吃也行,土葬給蚯蚓吃也行,火葬也行。你看蕅益大師要求門人,他說我死了之後把我的身體的骨灰跟麵粉和在一起,扔到大海里給魚吃,跟這些眾生也結西方的緣。你看無所謂的,這些都不用太多的操心,你就愛怎麼樣就怎麼樣,都是可以的。

黃警官:接下來這位同學問說,在家播放播經機跟法界眾生結緣,有需要注意什麼嗎?還有第二個問題是,五欲中的睡欲十分嚴重,有何方法戒除?

定弘法師:放播經機給眾生聽很好,最好有一個祈請,就好像你請客人來吃飯似的。你說我這邊有法宴,大家可以來享用,那你得請人家來,請人家來大家就敢來,你不請人家不好意思來。所以你就可以祈請,在佛前上香祈禱,說我現在開始給大家播經,大家歡喜來都可以來聽,同生西方。做一個這樣祈請,這樣就很好。眾生來了,你這樣召請,他真的就會來,所以你在家裡你也不要太放肆,就好像家裡有客人你也不能太放肆,是吧?不能夠自己在家裡看不好的電視,或者是太隨便,這都不可以,就好像真的客人來了一樣。這樣也有助於幫助你修行,慎獨你就能做到。

剛才講的睡眠,睡眠我也是經過好長一段時間才稍微克服一點,是很不容易。財色名食睡五欲,好像一條比一條要難,睡放到最後,這是最難突破。吃還能放下,一天吃一頓好像還可以,你說睡眠一天少過四小時就不行了。這個我自己體會,就是要慢慢的來,不要太刻意。一開始我也是很刻意的去修自己,那時也是很苦,強迫自己,晚上十點鐘睡覺,翌晨二點鐘一定要起來。鬧著鬧鐘,一個鬧鐘不夠用,我是用手機,我兩個手機都鬧,一個是二點,一個是二點零五分。手機它有個功能,就是它叫了一次你按它一下,它可以又讓你小睡十分鐘,然後又響。我通常就單擊小睡,結果二點零五分那邊又響了,又按個小睡,二點十分這邊又響了,又再小睡,結果搞了好半天,到三點鐘才能起來。這個就是你特別硬來,它身體需要睡眠,硬來結果起來身體還不好。因為你那一小時基本上就是在緊張的度過,跟那個鬧鐘在鬧,緊張一小時,又不是睡眠,又沒有起來,所以挺冤枉。倒不如你就乾脆把那一小時穩穩噹噹的睡完了算了,我自己感覺是這樣。

所以回頭來思考,怎麼才能減少睡眠?也不是硬撐的。人為什麼需要睡眠?因為人平常打妄想很多,耗神,耗神就要通過睡眠把你的精神補足。你要是打妄想打得多,你睡眠不夠,精神就不足;精神不足的時候又會容易打妄想,這人就混混沌沌像作夢似的。所以一天睡眠不足,頭暈腦脹,實際上他沒有清凈心,都是像在夢境一樣的度過,這樣是沒有什麼用處。這個睡眠要充足,充足的時候精神就夠。所以平常的用功很重要,平常要放下妄想,減少憂慮、減少牽掛,心要清凈,自然你的睡眠就少,它是自然的,不是刻意的。所以定弘就是自己一點點體會,要在你的平常用功。定弘到了正覺精舍就感覺到睡眠是減少了,也不是刻意,它就會自自然然。因為精舍確實很清凈,每天生活十分的規律,到哪個時間點就得幹什麼事情,沒什麼妄想可打的,然後一天也就很累了,馬上倒下就睡著,基本上頭一挨枕頭,兩分鐘就進入夢鄉。睡也睡得很安穩,那邊又非常靜,所以睡眠質量會很高,效率會很高。睡眠保證了,第二天早上起來就很精神。

另外就是,平常睡眠前也不要做太激烈的運動,不要喝太多的水,喝水晚上起來小便的話,就等於也是個干擾。所以要保證晚上睡眠的質量,哪怕時間很短,但是它質量高,你就不用睡那麼長時間。用功要在平常放下妄想。

黃警官:謝謝師父。接下來這個問題說,請問有定時間讀經跟念佛號做迴向,如果沒有如期完成,可否後補,是否犯妄語罪?

定弘法師:可以後補的。有時候也確實有特殊的情況不允許你完成功課,那你就跟佛菩薩禱告一下,說今天慚愧弟子沒完成功課,明日再補,佛菩薩肯定可以聽許你的。當然不能老這樣,老這樣就好像有點過意不去。也不能叫妄語,因為你已經盡到心,實是因為客觀條件不允許你,你的身體體力不夠,你也不能完成那麼多功課。所以我建議大家,一開始定功課不要定太多,日常定課最好是少一點,自己沒有壓力,多做了就多賺,少做了心裡也沒有覺得很愧疚,這樣的心就很和平。

像我們精舍有一位老比丘,六十多歲,他出家有將近三十年,念佛也是很精進,一天到晚拿著念珠。他是日中一食,差不多是樹下一宿,什麼意思?他是在我們門口的小木屋,沒有床,是坐的,坐在那裡就是幾十年,都是這樣坐著,晚上不倒單的。因為小木屋門外就是樹,他打開門的,晚上也不關門睡覺,不關門就這麼打坐,所以我稱他也是樹下一宿。所以很難得,修持很精進,一天到晚拿著念珠,很少說話,衣服穿的是很破舊,補丁一層一層的,真的是百衲衣。他的衣服我問他,您這補了幾十年了吧?他說是,是他師父往生不要了他撿來的,補到現在幾十年了。所以這樣的一種修持,很令人感動。

我就問他,我說你一天有沒有定課?他說有是有,不過很慚愧,定得很少。我就追問他,你多少?他說,不好意思說。我說,你說一說,讓我覺悟。他說我就是念佛號,念一百零八珠,念兩串,十念法,一串大約是一千聲,念兩串就二千聲,大概不到半小時,這是他的定課,其他沒有了。我一聽,真的有點驚奇,我說,你平常那麼精進,為什麼你定課只有這麼二千佛號?他就跟我講,他說我們定得多,也未必能夠保證天天能做得到,我定這個課,是保證天天能做到。我們要相信阿彌陀佛,你定的課乃至一天十句佛號都能往生,不是在你念得多念得少,是在你的心是不是真誠,對這個世界是不是能放得下。像他這樣,我看他是真放下了,你看什麼都沒有,他整個所有的東西就是那幾件衣服,而且都是破得不能再破了,這樣的修持,他真的是沒什麼牽掛了。二十多年,自從正覺精舍建好之後,他就沒有離開過正覺精舍的門,不出門幾十年了,這麼修持的。

人家是真正看破放下,絲毫沒有任何牽掛。一天他就示現定課二千佛號,人家念佛確實沒有妄想。所以我們定課也不必說太貪多,貪多了嚼不爛。有些人一開始很精進,《無量壽經》我一天念十部,佛號念十萬,頂多一天,第二天就不行了。那個是不行的,還不如人家老老實實,不貪多,不求速,認認真真、老老實實,這樣的好。

黃警官:接下來這位同學問說,老法師在講經時提到,他老人家生死都放下了,但是對傳統文化能否延續傳遞下去是有憂慮的。在台灣的佛弟子應如何發心隨分儘力,不使傳統文化在我們手中斷了?請法師開示。

定弘法師:你有這樣的心,這就是發菩薩心,護持正法。老人家也是示現,在不憂慮的境界中示現憂慮,憂而不憂,不憂而憂。他示現這個憂是什麼?促發我們的菩提心,他老人家都是示現。我們自己見到老人家這樣,我們也要跟老人家同憂、同一志願,要舍自己的身來護持正法,寧願犧牲自己的品位,也要護持如來的正法、護持傳統文化,老人家這是給我們做這樣的示現。所以老人家為什麼不一天念個十小時佛,而一天能講四個小時經?當然講四小時經至少四小時備課,他為什麼不拿這時間自己念佛求往生,來講經說法?這都是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菩薩的慈悲。

我們要跟師長同一個志願。自己如果有能力,譬如說你還年輕,你能夠對於傳統文化有修學的興趣、好樂,那麼你認真的學,從紮根做起,把三個根紮好,好好的持戒,好好的研究經典,一門深入,將來真正能說能行,成為當代的聖賢,這就是護持正法。以此功德迴向往生,你乃至十念也都能往生。

當然,如果說我現在年紀比較大了,過去可能在經典或者是傳統文化上也沒有怎麼用過功,現在再幫也幫不了什麼,或者是體力也不行了,我在道場也沒辦法服務了,怎麼辦?你在家老實念佛,迴向傳統文化將來複興,也是盡你的一分心力,這是一樣的,是很好的。

所以鼓勵年輕的同修都要發大誓願,先不要求自己安樂,包括自己得涅盤的安樂也要放下,就像我這兩天問師父,我能不能十年閉關念佛,師父不讓。確實,這些東西都要放下。因為你有這麼樣的緣,我們這個緣也是十分難得,你看有師長這麼樣的培養、這樣的造就,如果我們說自己跑去念佛,那真的有點辜負師長培養之恩。所以我們必須是要走弘法利生的道路,這是義不容辭的,哪怕犧牲自己的品位(不要犧牲往生就行了,犧牲品位),低一點都沒有關係,但是你發的是真的心,菩提心,你是決定能往生,要有信心。

將來,師父凈公上人非常看好的兩個地方,一個是馬來西亞漢學院,希望它將來複興傳統文化、國學;第二個斯里蘭卡,現在已經動土了,開始建佛教大學。我們師父上人給他們很大力的支持,人力、財力、物力都要支持他們,希望在那裡把佛教復興起來,還把所有的宗教團結起來,復興宗教的教育。難得那邊斯里蘭卡,上自總統,下至黎民百姓,都信仰佛法。這個是獨一無二的佛教國家,佛陀當年就曾經去過三次,世尊三次去過那裡加持,所以那裡也是聖地。

《楞伽經》就是在那裡講的,楞伽就是蘭卡,楞伽,斯里蘭卡那個「蘭卡」就是楞伽,在蘭卡講的經,《楞伽經》。所以師父準備印《楞伽經》給那邊人流通,紀念佛陀在那裡弘法。如果是真的佛教大學建好了,師父讓我也要過去,當然希望志同道合的同修們將來也過去,我們要集中人力,一心把佛陀教育事業辦起來,如果是一個人、兩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所以師父凈公上人說,這個佛教大學建好之後,他要去那邊一年,把《大經科注》重新講一遍,用講經來加持那裡。住一年,我相信很多人就去那裡住了,他就是希望大家過去,一起支持,共襄盛舉。這樣就是支持佛陀正法,所以用這樣的一種功德來求生西方,你也是決定可以往生。

黃警官:謝謝師父。我們剩下最後兩個問題。接下來第二個問題,為何聞法念佛會有周身舒暢的感覺,也感覺心裡十分的平靜?末學是個初學佛的人,請師父開示。

定弘法師:這是因為佛光加持你。你看佛光十二種光,有清凈光、歡喜光、安穩光、解脫光等等。它就是你得到佛光加持之後,你自然有這種感受,心地清凈,法喜充滿。你看大家在這邊,聽說是兩點半就來了,現在快七點半了,將近五個小時,我看好像大家都不累,我自己也不累,這是什麼?佛光加持。佛光加持,就是你自己就很歡喜。我們研討凈土、研討佛法、念阿彌陀佛的時候,真的佛光就加持我們。所以平常要多念佛,你永遠都活在佛光注照當中,你會得到平安喜樂。

黃警官:接下來這位同學,這是最後一個,他有四個小問題。第一個,他的問題是,《地藏經.地獄名號品》裡面提到各地獄的名號,眾生處地獄之中,自己知道自己在地獄中嗎?如果知道,當要想伺機脫離?若麻木不知,當如何解脫?如譏毀他人供養菩薩,一般要在阿鼻地獄中受罪,「過是劫已,方受餓鬼,又經千劫,復受畜生」等等,是否這樣一步一步的受報?這是他第一個問題。

定弘法師:對,地獄眾生他的一個大的特點就是愚痴,所以在地獄裡面受苦不能夠回頭。譬如說淫慾心重的人,見到那個銅柱,燒得火紅的銅柱,他因為業力的緣故,就把銅柱看成是美女,所以就往上抱,一抱的時候身體燒得燋爛,陰風一吹他又醒了,結果又把剛才的事忘了,又看到是美女,又抱。如是一日之中萬死萬生,他都不能夠回頭。這很可憐,愚痴到極處,這是因為業力,業障障住他的智慧,所以他就回頭不了,所以他才一直無量劫都是沒有一刻回頭,一直長劫的這樣受苦。甚至業重的人,這個世界的阿鼻地獄都破了、都壞了,又轉向他方,他方又壞,又轉向他方,這樣如是反覆的輪轉。最後業盡了,他才起一念覺悟,我不能再抱那個美女了,這一念起來之後,他才能出地獄,否則他的業是消不了。

不要說地獄眾生,就看我們現前的眾生,有一些淫慾心重的人,他明知道縱慾會傷害身體。就像以前彭鑫博士,大家知道嗎?他在講論壇的時候講過他的一個病人,他是中醫大夫,他的一個病人三十多歲而已,一個企業家,縱慾,養了很多情婦,結果每天都過著縱慾的生活,不多久身體不行了。來把脈,彭大夫告訴他說,你一定要杜絕房事至少一年,你身體才有可能恢復,否則就會中風。因為什麼?中風是腦上的病,它是通腎的,髓都是腎精產生的,所以腎精傷了,它就會傷腦、傷髓,所以就會有中風的現象。結果那個企業家說,這個我辦不到,他還是繼續的做。結果不到一年,他真的就中風了,很可惜。雖然事業做得不錯,但是一中風,那就一落千丈,每天也不能講話,嘴角都歪斜,家裡請個工人,拿輪椅推著他出來晒晒太陽,很痛苦,三十多歲,你看這一生就毀了。三十多歲就中風,以前都很少聽說,這是因為什麼?過度的縱慾。而他不能回頭,他知不知道這樣不好?他知道這樣不好,但是就回不了頭,業力,業障太重。我們可想而知,地獄眾生不也是這樣?這種人,他不能回頭的人,不等於就是地獄的眾生?現在的人還有些余福未盡,余福盡了,將來就要到地獄去受抱銅柱的報應。

所以,如是我們自己警覺到造惡業這是很可怕,你就是造了之後,它這個業就會牽著你繼續造、繼續造,這個惡習的種子會不斷的增長,阿賴耶識里惡業熏習那個惡種子,惡種子又變成更強的業力,又繼續熏習惡種子,如是輾轉的增上,你的惡的報應就會永無止息。所以是很可怕,要趕快回頭、趕快覺悟。

黃警官:接下來他的第二個問題是,光目女發的廣大誓願,一如《地藏經》中所云,「光目聞已,啼淚號泣,而白空界,願我之母,永脫地獄,畢十三歲,更無重罪」,其中啼淚號泣,是否是真誠恭敬心所發?我等眾生髮不出真誠心,往往是不知世事無常、苦痛,以為日子還很長。問題是,一般人都覺得待在現在的時空也不錯,勸人發出真誠心恐怕極難,請師父開示。

定弘法師:對,像婆羅門女這樣的真誠恭敬,她是到了至誠的地步,一般的人發不出來,所以沒有像她這樣的感應,只要你真的發出來了,這個感應個個都會有。所以孝心很重要,我們對父母平常就要培養真誠的孝心,不能說我到時候再真誠,真誠不起來,它這不是一夕一朝可以養成,平常要做這個功夫,把《弟子規》在平常要落實。只要有這個真誠的孝心,發起菩提心這是很自然的現象,就像婆羅門女一樣,她這個心是孝到了極點,到最後經佛一點化,她就能夠發起廣大菩提心。這是地藏菩薩給我們最大的一種啟示,佛門的《孝經》,地藏菩薩就給我們做出來了。

菩提心,根就在這個孝心,所以三福裡面第一福就教我們孝養父母,這是很重要的。你在家裡面好好的侍奉父母,你的心雖然對的對象只有兩個人,但是把這個真誠養成了,只要一發廣大心,我面對十方法界所有眾生都用這個真誠,那就是菩提心,那你就作菩薩,而且就是作了地藏菩薩。

黃警官:謝謝師父。第三問題是,末學以凡夫俗情的測度,一般的人看學佛者,每天青菜豆腐、豆腐青菜,實在太無聊,往生以後去極樂世界也是青菜豆腐,還不如娑婆好,好好玩、好好吃,肯定不輸給極樂世界,如此這般該如何是好?

定弘法師:這個問題可能也是示現出來,這是有一部分人不了解佛法的真諦、不了解事實的真相,他就有這些問題。我們學佛目的是為了第一求解脫,第二求成佛。解脫就是講我們離開六道。六道的因是什麼?為什麼我們會來六道?佛告訴我們,因為有貪愛,因為有愛欲。這個愛欲包括財、色、名、食、睡,所謂五欲,你就會感應來六道。如果愛欲心重,你的生命層次就低,甚至到三惡道。像剛才講的地獄眾生,那個愛欲心是很重很重,重到他自己沒辦法控制,完全就是業力支配他,所以他受無量劫的痛苦。愛欲心輕的人他的生命層次就高。天道的愛欲心是很輕微的,你看男女之間的愛欲,天道,愈往上層的天,愛欲心就愈淡。你看忉利天以上,夜摩天,男女之間這個愛欲,碰到了身體就完成了;再往上,兜率天都不用碰到,互相的微笑,就沒有了,所以他愈往上愈淡;到最後,超離欲界了,到色界的時候,愛欲心就完全沒有了,就伏住,煩惱伏住了。所以三界六道裡面,愛欲愈大愈重他就愈苦,愛欲愈輕就愈快樂。所以愛是苦本,欲是苦本。

我們了解這個道理就要學習少欲知足。少欲知足是解脫道,是離苦得樂之道,佛把這個道理給我們講清楚了,所以我們說學佛不是搞青菜豆腐,自己苦自己,不是那個,這是真正的解脫。你少欲知足,你解脫了,你每天吃青菜豆腐,你可以萬事不求人。你每天說,我為了吃那山珍海味,我要去賺錢,對不對?賺錢你不是苦嗎?我吃青菜豆腐,很少的就夠了,這就不苦。

佛陀制定的讓比丘只能去乞食,都不用去賺錢了,你給什麼就吃什麼,甚至沒有的話就吃垃圾,撿回來的東西我都可以,真是苦行,頭陀行,但是他是解脫的行,他無欲無求,所謂「事能知足心常樂,人到無求品自高」,他是活得很自在、很快樂的。真正能夠脫離三界,你把這個人身放下之後,你就不在這個世界輪迴了,這個三界里的苦你全部都解脫了。欲界的苦,所謂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這八苦交煎,無論你上自總統、下至黎民百姓都得受,你就不用受了。甚至色界的壞苦、行苦,無色界還有行苦,你都沒有了,所有的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之苦都能夠得到解脫,你得涅盤之樂。

而到西方極樂世界比這個樂還要樂,極樂世界是一真法界的妙樂,大涅盤之樂。即使你現在是凡夫,你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你享的樂至少跟阿羅漢,所謂漏盡比丘是一樣的。而且還比他更殊勝,你能夠每天到十方世界去旅遊,上供諸佛、下化眾生,你的旅行的範圍是盡虛空遍法界,你所接觸的都是諸佛如來、大菩薩,以觀音勢至、文殊普賢這類大菩薩為伴。而且你要廣度眾生,應以什麼身得度,你能夠到那個世界現什麼身來度化眾生,這種大妙樂那是凡夫沒有辦法想的。所以極樂之樂,連諸佛都說之不盡。只要你稍微深入一點經教,你這些都懂得了,然後你才可以發出離心,那些五欲之樂,財色名食睡你是可以放下了。放下了,你並沒有失去什麼,你得到的反而是快樂。那些是痛苦的根源,放下痛苦的根源,你才有可能得到解脫。

黃警官:最後一個問題,鬼道眾生有因緣的話,會附身到有緣的人身上,這事可能嗎?

定弘法師:對,可能的,而且這種情況是常常有,定弘有見過、有聽過,歷史上也有多種的記載。其實鬼神跟我們人是雜居在同一個世界裡頭,人雖然見不到鬼,鬼能見到人。其實你也不用怕鬼,怕,你也避不了他,他到處都有,就你跟我之間都有很多的鬼神來來往往,所以根本不需要害怕,你周圍都圍繞著鬼。但是問題就是什麼?我們要存一個好心,就招感善神善鬼,假如我們存惡念,那就招感惡神惡鬼。《感應篇》上就講得很清楚,「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吉神、凶神那都是充滿法界,就看你用什麼心,就會招感什麼樣的鬼神,都是物以類聚,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招感什麼樣的眾生來。所以關鍵不是害怕他,就是你自己要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你周圍都是善神護佑你。

黃警官:謝謝師父。非常難得、非常殊勝,今天這場殊勝的法緣將近持續四個小時,師父非常勞苦,沒有站起來,各位蓮友也都很認真在聽。今天師父的開示非常的殊勝,非常的圓滿,而且非常的了義,孝廉講堂決定把它流通出來,製作母帶流通給十方,請師父在最後幫我們做一個簡短的總結,然後祝我們今天法會圓滿。

定弘法師:今天跟大家分享印祖的一段開示,和跟大家交流這些問題、心得,說到最後,想用印光大師的十六個字來祝福大家和策勵大家,就是「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老實念佛,求生凈土」。敦倫盡分,就是講我們要敦睦倫常,盡自己的本分。我如果是身為父要盡父之責,身為母要盡母之責,婦有婦道,夫有夫道,子有子之道,你無論什麼樣的身分,要盡到自己的本分。盡到自己的本分了,你的心才會安,你的心才能夠得定。所以敦倫、盡自己的本分,能夠這樣去做,心就能夠真誠,心就會有那種道義感,跟佛菩薩容易感通。

在這基礎上再加以修持,閑邪存誠,閑是防止,防止邪念、邪行、邪語,讓你的身口意都要清凈。身不幹殺、盜、淫,這個屬於邪行;口不造妄語、兩舌、惡口、綺語,這是邪語,我們不講;意不起貪、瞋、痴,包括慢,傲慢,還有疑,懷疑,這些都是邪思,所以身口意都要閑邪。存誠呢?當你沒有了邪思、邪念、邪行、邪語,心自然回歸到真誠,因為心本來就是誠的。誠就是沒有妄念,當我們心都沒有邪思邪念的時候,身口意都清凈了,那就是誠。用自己的真誠心來念阿彌陀佛,老實念佛,老實裡頭沒有懷疑,也不要去懷疑說我業障深重能不能往生,這個也不要懷疑。不要懷疑說我冤親債主很多,又墮過胎又殺過不少生,他們都來找我怎麼辦?也不要懷疑,這些念頭都是不老實。也不要想說我念了那麼久佛,阿彌陀佛怎麼還不來?或者我都見阿彌陀佛了,是不是要往生了?到處跟人講,都是不老實。老實人心裡是清凈的,誠誠意意的,很有誠意的這麼念下去,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一味的念下去,念到最後到臨終就肯定往生,都不用去再打妄想想別的,想別的都是打閑岔,這樣老實念佛求生凈土。依印光大師,就是第一節課跟大家交流的這段話,我們依教奉行,確確實實果能依此而修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希望大家一起努力,我們同生極樂國。謝謝大家。

黃警官:各位蓮友,我們再一次的熱烈掌聲,非常感恩定弘法師今天這樣精彩的一個開示。我們現在請師父帶領我們迴向。大眾請起立。

定弘法師:我們一起將今晚共同研討佛法的功德迴向:願以此功德,莊嚴佛凈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轉自:http://www.amtb.tw/baen/jiangtang.asp?web_choice=72&web_rel_index=3394


推薦閱讀:

佛學基礎(一)界詮法師
(172)悟道法師:有病毒進來,這個也有龍鬼在操縱,都是眾生噁心惡業去感召來的
證嚴法師《佛門大孝地藏經》序言
上宏下覺法師於2006.7.8日開示(一)
聖嚴法師:六波羅蜜講記

TAG:法師 | 凈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