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彌勒五論》的特色(凈戒法師)

《彌勒五論》的特色(凈戒法師)

 


[彌勒菩薩專題文集] [點擊:2236]  [放大] [正常] [縮小] [加粗] [列印]    [字體:17px]  [手機版]

背景色

《彌勒五論》的特色

凈戒法師

佛學研究網訊《瑜伽師地論》云:「一、為如來法教久住世故;二、為平等利益安樂諸有情故;又為如來甘露聖教,已隱沒者,憶念採集重開顯故。未隱沒者,問答抉擇倍興盛。」嗣尊彌勒,為佛長子也,秉著如此心懷,又親承佛囑,弘護正法,利益有情。由無著菩薩祈請宣講了在佛教史上有著深遠影響和重大意義的巨著——《彌勒五論》。五論堪稱為開啟如來密意門的鑰匙,一代時教的綱宗,三乘行人趣向解脫的指南針。由於五論均是從慈尊無礙智海中流出的甘露法水,故其密意熔融一味,然由於所釋經典的不同而又各具特色。其各自特色如下:

一、《辨法法性論》

本論詳盡辨析有法與法性。有法指生死,法性指涅槃。並指示如何悟於有法與法性,從而翻染為凈,轉迷為悟,了脫生死,悟入涅槃。其特色略有四點:

1、易於通達經典一切所詮:千經萬論所說,不出有法與法性,此二攝盡一切所知法。論中圓滿宣說有法生死與法性涅槃,依此可通達一切佛經的所詮,猶如一口吞盡虛空一般。論云:「當知此一切,略攝為二種,由法與法性,盡攝一切故。」其實,《占察善惡業報經》中所說的真如心與虛妄心,妄心所現即生死法,真心即涅槃。也就是《大乘起信論》中的一心二門——心生滅門和心真如門,該論說此心能攝世出世一切諸法。蕅益大師在《靈峰宗論》中云:「佛法不出唯心真如二觀,蓋一切色心,依正假實諸法,無非仗因托緣而生,皆是依他起性;不了依他,妄計實我實法,即名遍計執性;了其如幻,有即非有,體唯一心,即名圓成實性。」若明了此點,就會對所取涅槃及所舍輪迴無倒認知。全知麥彭仁波切在《辨析智慧光明論》中云:「若能善加抉擇有法與法性,自然對經典所詮的一切義都不會愚昧。」

2、中觀唯識融通無礙:世尊宣說的中觀唯識無有絲毫的抵觸矛盾,不但不相違,其實本來即是融通無礙的。後人不能洞明此意,各執一端,分河飲水,相互攻擊破斥,誠可悲哀。慈尊在本論中成功地將中觀唯識熔於一爐,名言以唯識安立,勝義以二取空的自性光明而安立,從而使中觀唯識雙行並運,以補處大士的智慧使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大乘中觀唯識是相輔相成的,並不是互相矛盾的。全知麥彭仁波切在上論中云:「《辨法法性論》則同於二諦雙運瑜伽行中觀之理。」又云:「《辨法法性論》是宣說見的秘密甚深義,故一切大乘學者都應了達,因此以中觀唯識的觀點解釋此論均無不可。」

3、切中關要、群經總疏:有法生死有無量無邊的差別,法性涅槃亦有無量無邊的差別,如果在差別上或外相上尋求,那麼很難徹底通達。本論直接托出無邊生死的根本就是眾生的虛妄分別心,法性就是妄心二取空所顯的真如妙心,讓先行人當下明白所舍的輪迴就是自己的妄心,所證的涅槃就是妄心的法性,不會向心外捨生死求涅槃,而於自心中求取諸佛的解脫。另外,論中昭然闡明大乘甚深的無分別智慧,即以六相宣說悟入無分別智慧的方法。無分別智是所有大乘經典的指歸,也是所有大乘聖者悟入法性的根本依處,即是禪宗所說的無念境界,因此堪稱殊勝論典的總疏。全知麥彭仁波切上論中云:「經論中所明顯開示的畢竟是大乘究竟的無分別智,故被稱為一切甚深經部的疏。」

4、明示修法關要:由於論中以中觀唯識圓融的方式宣說了見解的關要,故開出兩種修法,即世俗修唯心識觀,勝義修真如實觀。論中由六相悟入虛妄分別,由此了知虛妄分別心於勝義中本無,在世俗中如幻如夢般妄現,又由六相悟入法性,並廣大宣說無分別智的修法,由此獲得轉依,使有法隱沒法性現前。禪宗所謂:「不用求真,但須息妄。」二祖覓心不得,當即悟明心性。《楞伽經》所說諸聖相傳,妄想無性,即能悟入自證聖智境界。《楞嚴經》說:「狂心不歇,歇即菩提。」如此等等,都以直指的方式令學人從妄心悟入真心,可以說極具關要。尤其《占察善惡業報經》中地藏菩薩開示唯心識觀和真如實觀,與本論完全相符。

二、《辨中邊論》

能辨是慈尊的大智慧,所辨的內容有七種,即相、障、真實、修對治、修分位、得果、無上乘。前六種是三乘共同的,第七無上乘是特別闡明無上大乘。前六種又可攝於境行果或基道果中,即相、障、真實是境,修對治、修分位是行,得果是果。「中」是離一切邊的真實性,「邊」是常斷諸邊。眾生愚痴不能無誤了知境行果的真實性而落於邊見之中,菩薩慈悲辨析何者是中,何者是邊,從而使眾生起真實解、發真實行、入真實位、得真實果。其特色點如下:

1、見解以隨教唯識為主:略看論文即可深信。

2、宣說三乘廣大道相:先須了知輪涅之相,故說相;欲舍輪迴現前涅槃必須斷障,故在相後說障;欲斷障必須緣真實性,故在障後說真實;緣真實性後修習對治法,故在真實後說修對治;修習對治後在行人相續中會出現不同分位,故在修對治後說修分位;修對治後會獲得哪些果,故在分位後說得果。在共同宣說三乘廣大道後,為令有情趨入大乘究竟成佛,故別說無上大乘。縱觀全論內容可知,本論攝盡大小經典所詮的境行果一切法,通於三乘,導歸究竟一乘中。不同有的經論或有密意次第錯亂,或僅說境行果中一二。

3、具有五種殊勝功德:〈一〉、論義深邃,非分別尋思所能通達;〈二〉、具有堅實義,能摧伏一切邪論,而不被摧伏;〈三〉、具有廣大義,圓滿一切三乘的精華義並能成就暫時究竟大義;〈四〉、具有一切義,普能利義一切三乘行人;〈五〉、除諸不吉祥,能夠無餘遣除無知、邪證、懷疑,永斷煩惱、所知二障。

三、《寶性論》

《寶性論》全稱《究竟一乘寶性論》,又名《大乘無上續論》。寶是大乘的佛法僧三寶,性是種性,也就是成佛的自性住種性。自性住種性在經論中有諸多異名,《華嚴經》中稱為無礙法界、無師智、自然智、如來智慧,《法華經》中稱為妙法,《圓覺經》中稱為圓覺,《維摩詰經》中稱為不思議解脫,《涅槃經》中稱為佛性,《般若經》中稱為實相,《如來藏經》中稱為如來藏,還有法身、真如、實際等等不同異名。不同宗派也有不同的名稱,華嚴宗叫作自性清凈圓明體,法華宗叫作實相,禪宗叫作心性、本命元辰、本地風光等,凈土宗叫作唯心凈土、自性彌陀。唐密、藏密對此佛性也賦予很多不同的名稱。總之,如永明延壽大師所說,千經萬論、宗門教下安立的百千名號都是在詮釋佛性。

論中圍繞佛性如來藏宣講了七個內容:一、具八種功德的究竟皈依處佛寶;二、具有六種功德的法寶;三、具有六種功德的僧寶;四、又以三理、十義、九種比喻宣說了全論的核心——如來藏;五、從本體、因、果二利、三身八個方面宣說了覺悟自性的大菩提;六、宣說菩提所具有的離系與異熟等眾多功德;七、進一步宣說自己覺悟後任運、相續利樂有情之佛事業。七個內容或金剛處開示眾生解脫還滅的因果。對此,又有兩種理解:一、自相續的如來藏為因,佛法僧三寶為緣,因緣和合出生菩提、功德、事業之果;二、自相續的如來藏為因,他相續的菩提、功德、事業為緣,因緣和合成就佛法僧之果。無論如何,彌勒菩薩無非是想為我等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而已。其特色如下:

一、究竟一乘是暢佛本懷之說:我佛最初成正覺時,以佛眼觀法界所有眾生都和他一樣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是由於顛倒妄想的客塵覆蓋而不能證得,爾時世尊就想僅以大乘法度化眾生。然而又見眾生深深地貪著五欲,不求佛果及斷惡的妙法,根機著實下劣。所以佛隨順眾生根機意樂信解,以種種因緣、比喻、言辭,將一乘佛法分別說為三種。四十多年以種種法水洗滌弟子的心,直到法華會上,開權顯實,宣說一切眾生都具有佛性,都能成佛,廢除究竟三乘,安立究竟一乘。《法華經》云:「雖說百千億,無數諸法門,其實為一乘。」不僅釋迦文佛宣說究竟一乘,十方三世諸佛都宣說究竟一乘。《法華經》云:「佛說過去世,無量滅度佛,安住方便中,亦皆說是法。現在未來佛,其數無有量,亦以諸方便,宣說如是法。」又云:「十方國土中,無二亦無三,唯有一佛乘,除佛方便說。」論中廣泛抉擇的佛性如來藏就是究竟一乘的根本,能夠大暢佛陀出世度生之本懷,付矛眾生法財,賜於大白牛車,平穩速疾到達佛果安樂寶所。

二、所詮如來藏是佛法的核心:(1)、如來藏是大乘顯密了義經的共同所詮,上文解釋《寶性論》時羅列諸經異名可以證實此點。(2)、如來藏是眾生迷悟的根本:眾生依何而迷,又依何而悟?《圓覺經》、《大乘起信論》中都依人迷失方向的比喻說明眾生依如來藏而有迷悟。所謂迷就是沒有認識如來藏心性,生起獨頭無明,由此展轉流浪生死。經云:「於第一義諦不了,號曰無明。」古德云:「由最初一念不覺,故有流轉。」所謂悟就是不執著四大五蘊為身相,六塵緣影為心相,以無分別智契合心性。(3)、諸佛所徹證,諸菩薩苦行由此而生:眾生的如來藏心就是諸佛法身,二者在本體上沒有絲毫的差別。換句話說,在眾生位時功德不減,在諸佛位時功德不增。華嚴宗三祖賢首法藏大師云:「亦可在聖體而不增,處凡身而不減。雖有隱顯之殊,而無差別之異。」諸佛依二種智慧斷除二種障礙,證得具二清凈的法身。《不增不減經》中說眾生即是法身。一切菩薩的妙行都是緣如來藏而得以成就,論中宣說了自性住種性和隨增種性,前者指如來藏,後者指緣如來藏的修行。《大乘起信論》中說心性上本無客慳吝,隨順本性修習布施波羅密,持戒乃至般若的修法類推可知。總之,如全知麥彭仁波切在《如來藏獅吼論》中云:「唯此主遍行如來藏,是三世一切諸佛所說密意的精要,也是一切顯密諸法的唯一關要。」

三、論體七金剛處甚深難思:七金剛處都是佛甚深智慧的行境,唯佛與佛方能徹底通達,連十地大菩薩也如夜晚觀物一般難以明見。無著菩薩的《寶性論釋》中說七金剛處是無法用分別心測度了知的,《大涅槃經》明文宣說十地菩薩不能了了見佛性。在《無上依經》、《如來藏經》、《寶女問經》、《陀羅尼自在王經》、《勝鬘經》、《不增不減經》等諸多經中或少分、或多分或圓分宣說了七金剛處,但都共同宣說是深奧不可思議的。本論云:「真如有垢及無垢,無垢佛德佛事業,從彼生起三寶善,證悟勝義諸佛境。如是三寶此種性,遍知諸佛妙境界,彼亦四相依次第,以四根據不思議。清凈而具雜染故,無有雜染而凈故,法不離而不現故,任運而無分別故。」又云:「一切種智之行境,如來非是三慧境。」又云:「此因如盲不見色,凡夫從來未曾見,且如產房內嬰兒,不見日輪聖亦爾。」又如:「佛種性與佛菩提,佛陀法及佛事業,清凈有情亦難思,此等唯是諸佛境。」

四、與般若相比是圓滿了義:般若無相*輪詮示了如來藏的如實空義,善辨*輪在此基礎上又宣說了如來藏的如實不空義,也就是說般若僅僅抉擇了如來藏是遠離戲論的這一側面,而善辨*輪圓滿抉擇了本體空與自性光明。因此,佛在《解深密經》中解釋自己的密意說,二轉*輪還有增上的,三轉*輪是無上的、圓滿的,相比之下三轉*輪比二轉*輪更圓滿、更殊勝。在本論中慈尊也解釋了在空性基礎上宣說光明的密意。《大涅槃經》、《楞嚴經》、《起信論》等諸多三轉經論中都圓滿抉擇了空性和光明。全知麥彭仁波切的《如來藏獅吼論》云:「然而以與空性的自性身無離無合的智慧光明作簡別而宣說如來藏,此是第三轉*輪了義經的密意,僅此一點超勝第二轉*輪。」

五、見解是最圓滿的他空大中觀見:《般若經》與龍樹菩薩的《中觀六論》均是以勝義理抉擇輪涅諸法自性空的見解,稱為自空中觀見。三轉如來藏了義經與本論都是以名言凈見量抉擇如來藏自性光明。前者是以現空二諦或無遮的方式抉擇的,後者是以實相現相二諦或非遮的方式抉擇的。抉擇的結果認為蘊界處等或者說由分別心所安立的法都是迷亂的世俗客塵法,在如來藏本體上從本以來就不存在,或者說就是自性空。世俗客塵空後勝義中存在著具有超過恆沙數自性功德的如來藏。與有部、經部、唯識、中觀相比,這種見解最圓滿。

六、連接顯宗與密宗的橋樑:金剛密法是快速成佛的殊勝方便,連接顯宗與密宗的中間橋樑,藏地覺囊、噶舉、寧瑪等派的許多高僧大德一致認定就是《寶性論》。如寧瑪大法王龍欽繞降尊者云:「如來藏作為因續義,可出生金剛乘竅訣之關要故。」因此,想依靠密宗成佛的人,首先應當學好《寶性論》。

七、修學本論可以斷五種過失、生起五種功德:五種過失是:(1)障礙生起菩提心的怯弱之過;(2)障礙攝受眾生的輕慢之過;(3)障礙證悟實相的執著虛妄之過;(4)誹謗無有自性功德法的損減之過;(5)障礙自他平等的貪執自我之過。由學修如來藏教法後,了知自他都具有佛性如來藏即可斷除五種過失,並能獲得五種功德。五種功德是:(1)生起勇猛精進修道之心;(2)對眾生髮起如大師一般的恭敬心;(3)證悟客塵無自性的般若慧;(4)證悟覺空無別的大智;(5)生起自他平等心。

八、聽聞生信獲得不思議功德:對論文宣說的七金剛處,無須說以十法行修習會獲得無量無邊的功德聚,即使僅僅聽到文句,相信是真實不虛的,就會獲得超勝於廣大施類福、清凈戒類福及殊勝修類福的巨大福德。暫時會獲得發起菩提心、趣入六度行的利益,究竟會獲得速疾成佛的利益。若欲詳知請參閱論文。無等大恩上師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在為上萬僧俗大眾講授本論《校量功德品》時,以種種譬喻,作種種比較,數數殷勤讚歎聽聞本論的功德,上師曾說:「在顯宗中再也找不出比《寶性論》功德更大的論典,可以稱它為顯宗中的『聞解脫』。」

四、《大乘莊嚴經論》

《大乘莊嚴經論》,又名《經觀莊嚴論》,具有七種大義,稱為大乘。以五種義闡述妙法莊嚴大乘經典,稱為莊嚴經。五種義是所安立、分別所知、所思惟、不可思議及圓成證得。所安立是安立大乘經典是佛說,遮遣對大乘經的未知、邪證、懷疑,如把黃金打製成庄飾品一般,使人見到大乘經就會引生歡喜;分別所知是將大小乘從歸依、種性、發心、二利等方面作比較,得出大乘超勝於小乘,由此會如蓮花開敷一般,對大乘道生起難以抑制的歡喜;所思惟是對大乘中詮示的真實性、菩薩的神通以及成熟自他的方便作思惟,由此趣入其中,猶如享用美膳一般,生起體味法的歡喜;不可思議是指大菩提,雖然尚未獲得大菩提,但由於堅信入於大乘道中就決定會現前,猶如聽到國王敕封的喜訊一般,生起大歡喜;圓成證得是為了證得大菩提,修習一切道法,猶如打開寶篋獲得珍寶一般,生起歡喜。其特色如下:

一、內容豐富:全知麥彭仁波切說,《寶性論》解釋了三轉如來藏諸經,《現觀莊嚴論》解釋了二轉般若諸經,本論是將上二類經之外的大部分經典的法義彙集在一處的大疏,也是五論中篇幅最大的一部論。論中廣泛宣說了歸依、種性、發心、二利、真實性、神通、成熟、大菩提、明信、述求、弘法、隨修、教授、度攝、供養、親近善知識、梵住、菩提分、菩薩功德、行住、敬佛等內容,可謂包羅萬象,是當之無愧的大乘廣大方面的百科全書。

二、細作比較、讚歎褒揚大乘:慈尊彌勒為了讓所化眾生對大乘生起決定信心和不變的歡喜,以及為引導小乘行人回小向大,論中分別從歸依、種性、發心、二利四方面,對大小乘作了詳盡的對比,而對大乘作了殊勝的讚歎與褒揚。如講歸依時說,在歸依三寶的行人中,大乘的歸依是最為第一的,其原因有四點,(1)為了普遍救度一切眾生故;(2)為了求取無上佛果而發勇猛大願故;(3)為了證悟人法二我空性故;(4)超勝世間凡夫及聲聞故。論云:「若人歸三寶,大乘歸第一,一切遍勇猛,得果不及故。」講種性時說,大乘種性,有大悲大信大忍大行的相狀,這是小乘種性根本不具有的。由大乘種性的力量,縱然不慎造罪墮地獄也會遲緩入、迅速出、受苦微、見苦能生起大悲心,而且由大乘種性能增長菩提覺樹、產生安樂、滅除痛苦、成就自他二利等功德,因此迥然超出小乘。從發心而言,無論世俗菩提心還是勝義菩提心,小乘一個都不具有。諸多大乘經中說初發菩提心時就超勝二乘行人。在講二利時說,為了圓滿二利,菩薩發大菩提心,行持無量苦行,獲得無上大果,這些也遠非小乘聲聞的境界。

三、開示大乘菩薩的稀奇修行:「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這是大乘菩薩偉大的精神。在利他中圓滿自己的覺悟,是大乘佛法的殊勝善巧。論中充分地闡明了這一不共特色。論中說:三界六道的所有有情都貪求自己獲得安樂,不但沒有實現所願,反而感受著極劇的生死眾苦。菩薩卻一反常軌,精勤地饒益利樂他人,最終成就二利,獲得圓滿解脫的安樂。菩薩愛惜他人勝過愛惜自己,忘記了自身的安危苦樂,心心念念想著利益有情,為了能夠實現利他的大願,初發菩提心就能守護無邊的罪惡,修習無量的善法。為了利他在歡樂時菩薩會歡喜,在痛苦時菩薩依然會歡喜。菩薩由通達般若,以大願投生三界饒益有情時,作游賞花園觀,對於輪迴中的煩惱毫無怖畏。菩薩大悲心猛利,為了利益眾生,縱處無間地獄中,如同住於禪天的安樂境界,所以對痛苦毫無怖畏。由於菩薩心中恆時生起大悲心,以眾生的苦樂作為自已的苦樂,所以不會等待眾生的勸請,而是以大悲推動常作眾生不請之友。論云:「荷負眾生擔,懈怠丑非勝,為解自他縛,精進應百倍。」又云:「凡是諸所作,回以利眾生。」在世間上發起利益兒女、親友、自己的心是很了不起的,而菩薩的發心是為了普度一切有情,這種發心是整個世間中最為殊勝的。為了使眾生髮起獲得安樂,不惜施捨自己的身體、眷屬、財物等一切。如果能夠讓眾生髮起一念善心,菩薩寧願在久遠劫中精進不息。總之,菩薩的六度、四攝、三十七菩提分、四無量心等等都是為了利益眾生。本論的《二利品》、《隨修品》、《度攝品》、《梵住品》中都曾宣說。通過學修本論後決定會對大乘法與大乘菩薩的稀有生起信心及求取之心。

四、圓滿宣說六度、四無量心、覺分,其餘經論中極為罕見:論中從六度數量決定、體相、次第、釋名、修習、差別、攝行、治障、功德、互顯十個方面詮釋六度,將六波羅密解釋的淋漓盡致,在一部經論中很難見到如此詳盡的解釋。四無量心與菩提分也是如此。

五、主要解釋唯識經典的密意:如《真實品》云:「思惟決定已,通達義類性,已知義類性,善住唯心光。」又云:「心外無有物,物無心亦無,以解二無故,善住真法界。」尤其在《述求品》中廣說。

六、講聞功德巨大:無著菩薩在《瑜伽師地論》中說,講聞本論會獲得講聞一切大乘經典的功德。全知麥彭仁波切在本論注釋《勝乘甘露喜筵》的結文中云:「多劫積資難遭遇,大乘法要之總匯,殊勝補處此論義,於彼若作講與聞,定獲一切大乘法,普作講聞之功德,誠如無著大車尊,菩薩地論所宣說。」

五、《現觀莊嚴論》

《現觀莊嚴論》,又名《現證莊嚴論》。本論是闡釋所有《般若經》的密意,在闡釋時將《般若經》每會均分作八大段解釋,可以說是《般若經》的總科目。全論共有八品,闡述八事。八事是一切相智、道相智、一切智、圓加行、頂加行、漸次加行、剎那加行、法身。八事可合為三種,前三事是境,次四事加行是因或竺,最後一事法身及事業是果。八事展開成為七十義,還包括了《般若經》中所說的一百零八法。其特色如下:

一、所有《般若經》的綱要:論中並未偏於哪部《般若經》而作闡釋,而是開顯了所有二轉《般若經》的密意。大中略三品《般若經》都可與本論對應,歷史上很多高僧大德都以經論對照講解,如宗喀巴大師、全知麥彭仁波切等。

二、法義深廣:《般若經》中從色法至一切智智間的染凈諸法無不包含,所以內容廣大;又一一指示諸法的究竟本性是實相般若,以及諸佛菩薩所修所住的甚深般若智慧,所以極為甚深。換言之,從廣大來講八品、七十義、一百零八法或境行完備宣說,從深而言,唯是各別自證智之行境。

三、開闢般若現觀次第:龍樹菩薩的《中觀六論》是從甚深見上抉擇般若的意趣,對於如何現觀的方法並未直接涉及,而本論以修行階位為綱要,引導行人實踐修行現觀般若。

四、是《菩提道次第廣論》的總教授:《廣論》是一部總攝一切佛語扼要,遍攝龍樹、無著二大菩薩的道軌,引導眾生趣往一切種智之地,圓滿具足上中下三類士夫修行所有次第的無上寶典。而廣論的總教授即是本論,宗喀巴大師云:「總此教授,即是至尊慈氏所造《現證莊嚴》所有教授。」

 

推薦閱讀:

宏圓法師開示:漫漫長夜眾苦煎迫,三寶啟光明
佛學基礎(一)界詮法師
會性法師講述--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講錄
凈土大經解演義(第七十九集)-凈空老法師
印光法師文鈔三編補

TAG:特色 | 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