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陽曆、陰曆、農曆的區別嗎?多看幾次就懂了!
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各種各樣的曆法:陽曆、陰曆、農曆等,大家對它們了解多少呢?今天就讓米斯特Lu君幫大家整理歸納一下它們之間的區別吧。
2017年陽曆
陽曆,就是根據太陽的周期變化而制定的曆法,原名太陽曆。它是現行國際通用的紀年法,又稱公曆。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為一個周期,稱為一年。地球的公轉周期(恆星年)是365天6小時9分10秒,為便於計算,正常年只算365天,多出的6小時多就在第四年潤一天(2月29日),幾乎就把多出的時間補滿。157年後才會再多出一天,誤差非常小。
7月20日陰曆
陰曆,就是根據月亮的周期變化而制定的曆法,陰代表月亮。它是古人特有的紀年法,又稱舊曆。月亮繞地球公轉一周為一月計算,十二個月為一個周期,稱為一年。月球的公轉周期是27天7小時43分11秒半,但古人計算不了這麼精確,他們是按29天半來計算的,12個月就是354天。後來由於陽曆的引進,陰曆就比陽曆一年少了11天多,3年就少33天。為了和國際接軌,陰曆每3年就潤1個月;但還要少3天,於是5年內潤2個月;19年內潤7個月就基本持平,形成一個循環。
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
農曆,就是採用陰曆的紀年法,輔以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為特徵,循環紀年的一種方法。農曆,是在陰曆的紀年基礎上,古人又發現完全按照月亮的周期變化不能很好指導農事活動和氣節變化。於是又把太陽的周期變化對季節的影響結合起來,形成了二十四節氣和七十二候。比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等等,終於能如實反映季節的變化特徵,這是古人偉大智慧的結晶。
干支歷
在陽曆引進之前,中國古人還創造了一套自己獨有的曆法——干支歷。十天干,十二地支,互相組合形成六十個基本單位,一個單位代表一個年﹑月或日。干支歷從軒轅皇帝登基元年算起,以六十年(一甲子)為一個周期,循環紀年。直到現在,還在廣泛應用。
金雞吉祥!
補充說明:我們算命用的生辰八字就是干支歷,算生肖用的是農曆,算星座用的是新曆哦!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