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亮甫_論文_中醫世家

論文"襯墊灸」393例療效觀察出處:上海針灸雜誌 1983年第2期第36~37頁摘要:1979年10月至1981年10月,我們隨中國第三批赴摩洛哥醫療隊在塞特省哈桑二世醫院工作期間,仿「太乙針灸」、「雷針灸」和隔姜灸,創造了「艾火針襯墊灸」,簡稱「襯墊灸」。現將「襯墊灸」治療393例的療效觀察報告如下。襯墊製作方法:用乾淨的白布5~6層,新舊不論(有色的布亦可,化纖布不能用)。取乾薑片15g煎湯300ml左右,與麵粉調成薄漿糊,把5~6層白布製成硬襯,晒乾後剪成10cm左右方塊備用。施治操作方法:右手持已點燃著的艾條(上海牌灸用藥條),左手持襯墊放在施治的穴位(或部位)上,將艾條點燃的一端按壓在襯墊上,約5秒鐘左右,施治的穴位(或部位)即覺灼熱,此時立即提出艾條,稱為「一壯」。然後將襯墊稍轉動一下,再放在原穴位(或原部位)上,再將艾條點燃的一端按壓在襯墊上,約5秒鐘左右,原穴位(或原部位)上又覺灼熱,立即提起艾條,稱為「二壯」。如此施治5次,即「五壯」後,再更換其它穴位(或部位)。以施灸的穴位(或部位)的皮膚出現紅暈為限。療效對393例計13種病症作了療效觀察,其有效率分述如下:指(趾)關節痛80%;頸、胸、腰椎痛90%;胸骨,肋骨痛90%;足跟痛70%;遺尿90%;陽萎80%;類風濕性關節炎50%;腕,踝,膝關節痛90%;網球肘痛90%;肩關節炎90%;慢性胃腸炎90%;哮喘80%;鼻炎,鼻塞90%;平均有效率83.07%。針灸結合埋線療法治療1053例哮喘療效觀察出處:上海針灸雜誌 1985年第1期27~28頁摘要:從1979年10月至1981年10月我們隨中國第三批赴摩洛哥醫療隊在塞塔特省哈桑二世醫院工作,在這期間我們採用針灸結合穴位埋線療法,對1053例哮喘進行治療觀察,現報告如下:取穴處方和施治方法1.取穴處方:(1)第1組穴位處方(針刺):定喘(雙)、膻中、內關(雙)、豐隆(雙)。如有鼻塞者,加迎香(雙);體虛食少者,加足三里(雙);喉癢作咳者,加天突。(2)第2組穴位處方(拔罐):身柱、屋翳(雙)、膏肓(雙)。如體虛腎虧者,加腎俞(雙)。用5cm左右口徑的玻璃瓶給病人拔火罐5~10min。(3)第3組穴位處方(埋線):定喘(雙)、膻中、魚際(單)、豐隆(單)。如埋線弱者,加足三里(單);喉癢作咳者,加天突。2.施治方法:(1)先取第1組穴位處方,用平補平瀉手法,留針20分鐘。在留針的同時按照第2組穴位處方拔罐,留罐5~10分鐘。一般針刺治療8次後按照第三組穴位處方作穴位埋線療法。3.穴位埋線方法:用「0"號羊腸線1~1.5cm長放入9號注射針頭內,該注射針頭作為「套管」,用26號2寸長的毫針剪去針尖作為「針心」。先將已放有羊腸線的9號針頭刺進穴位皮下的淺肌層後,再將「針心」插進「套管」內,把羊腸線挺入穴位的淺肌層,然後將「套管」「連同針心」全部拔出穴位,覆蓋無菌消毒紗佈於穴位的針孔上,用膠布固定。口服四環素0.25g(每次),每日4次(兒童減量),連服5天,以防埋線穴位感染。由於我們採取比較嚴格的消毒,在本組1053例的埋線病人中,沒有1例發生埋線穴位感染。穴位內羊腸線一般4~6個星期被吸收,不留有疤痕或結節,故可以在原穴位上作第2、第3次……重複埋線。在四肢上的穴位,如魚際、內關、豐隆、足三里等穴,每次作單側埋線,一般第1次先埋左側,以後第2次再埋右側,交替埋線。第1個療程結束後,隔4~6個星期可以作第2個療程(8次針刺治療加1次埋線治療為1個療程)。療效:各年齡組有效率差別有非常顯著意義(P<0.01,見表)。討論1.針灸結合埋線療法有利於提高和鞏固療效。我們曾觀察10例單純用埋線療法的患者,療效一般維持4~6個星期,例如有一位8歲的哮喘男孩,不肯接受針刺治療,僅進行穴位埋線療法治療,埋線後5星期內不發哮喘,5個星期後哮喘又發。多次重複的埋線治療,效果都維持在5個星期左右。我們又觀察8例單做針刺治療的患者,看到癥狀有所減輕,但療效一般只維持5~10天。經採用行針刺治療8次,而後再給予埋線的治療方法。比原來單一的針刺療法或單一的埋線療法的療效有了明顯提高,有效時間也得到了延長。我們認為針刺治療哮喘可以在較短時間見效,癥狀往往即見改善,但是不能維持較久,療效不鞏固,易複發。而埋線療法則相反,不能即刻見效,一般在埋線後3~4天左右癥狀才逐漸緩解,但療效持續時間較長。故我們採用針刺結合埋線療法,這樣既可以針刺後迅速取得哮喘癥狀的緩解,又可以在埋線後鞏固療效,延長作用時間。故本療法具有見效較快,療效鞏固和作用時間長的優點。2.本療法在不同年齡組中療效有明顯差別,年輕者效果較好,年長者效果較差。本組1053例中,無效者210例,絕大多數長期服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我們認為服用激素者或年老體弱者療效較差的原因,可能是由於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機體反應性低下,所以給予針刺和埋線治療後不能有效地激發機體調節免疫系統功能,不能提高免疫水平及抗病能力。3.《素問·金匱真言論》說:「肺開竅於鼻」。《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肺在竅為鼻。」本組1053例中,伴有鼻炎、鼻塞或易嚏者共有636例,佔60.4%。哮喘患者多肺氣虛弱或肺氣壅滯,致鼻竅不通。對哮喘患者伴有鼻炎、鼻塞或易嚏時,加刺迎香穴,以疏通鼻竅,提高哮喘兼有鼻疾者的治療效果。針刺治療震顫麻痹症30例臨床觀察出處:中國針灸 1989年第6期第16頁摘要:震顫麻痹症又稱巴金森氏病,癥狀以肌肉強直、震顫為主,在祖國醫學中歸屬「肝風」、「內風」範疇。臨床治療本病30例,報道如下。治療方法取穴:四神聰、風池、合谷、陽陵泉、太沖等穴用瀉法,太溪用補法。隨證加減穴:口乾舌光紅脈細數者加復溜用補法,腰背酸痛強直者加命門、腎俞用補法,便秘、苔黃加足三里用瀉法,言語不利加湧泉、上廉泉用瀉法。用32號1.5~3寸毫針刺入穴位,除湧泉、上廉泉施手法得氣後即可出針,余皆留針30min,每10min行手法1次。隔日治療1次,10次為1療程,休息7天進行下一療程,3個療程評定療效。治療效果30例中,痊癒5例,佔16.7%,顯效9例,佔30%,有效10例,佔33.3%,無效6例,佔20%,總有效率80%。體會1.從本病發生的年齡來看,本組30例均在50歲以上,治療原則以補腎益精,平肝熄風著手,本組有效率80%。2.四神聰是經外奇穴,主治中風、頭痛、目眩、癲狂等症。這都是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其穴在百會穴四周,針刺範圍較大,對頭腦部影響也較強。臨床還觀察到針刺該穴後,患者頭部即有清醒感和輕鬆感,可減輕肢體震顫的程度,這可能是對腦的黑質及黑質紋狀體通路的變化有改善作用。秦亮甫老師學術經驗拾零出處:上海針灸雜誌 1992年第1期第1~2頁摘要:秦師提出了「主取督脈,以治四肢疾病」的觀點。1、辨證正確,治療精當辨證正確,配穴精當,是秦師療病的特色,他認為:治病必須「辨證求因,審因論治」,只有辨證正確,治療才能無誤,只有切中病機,直搗病所,方能克敵制勝。秦師臨症,首先務必辨清病在何經何臟,氣血孰盛孰衰,寒熱陰陽,邪正偏勝,然後再組方配穴。對虛損病人,常從脾胃入手,取足三里、三陰交,因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脾強則氣血充沛。對情志疾病,必從心肝入手,取內關、照海、太沖,因肝主疏泄,心主神明,肝氣條達,心神安寧,則情暢志寧。對肺實咳症,常取少澤,魚際、孔最、以直驅其邪。對肺虛痰多者,往往取足三里,太白、太淵、偏歷,原絡相配,培土生金。而對久咳氣喘,則多取中府、肺俞、腎俞、太溪,以肺腎同治。治腎精虧損者,必須腎俞,命門,復溜,太溪,以陽中求陰,陰中求陽,使陰得陽助而源泉不竭,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2、主取督脈,以治四肢疾病在學術觀點上,秦師能博採眾長,把中西醫理論融會貫通應用於臨床。「主取督脈,以治四肢疾病」是秦師治病特色之一。督脈行脊里入於腦髓。腎脈貫穿脊柱,屬腎,腎主骨、生髓,腎督二脈的關係密切。故凡是影響四肢功能的疾病,如關節炎、中風後遺症、脊髓炎、進行性肌萎縮等,秦師都認為與督脈有關。現代醫學理論認為:腦與脊髓發出的外周神經支配四肢的感覺、運動,當有關致病因素造成外周神經病損時可出現四肢的感覺異常,運動障礙或肌肉萎縮等癥狀。縱觀中西醫理論,衷中參西,秦師改變了傳統的治四肢疾病僅在局部取穴的治法,提出了「主取督脈,以治四肢疾病」的觀點。「主取督脈」的選穴原則是:上肢疾病主取大椎,因大椎與全身陽經交會,能疏通四肢的氣血經絡,尤以上肢頭部為主。下肢疾病主取命門,命門穴為培土元補腎,強健腰脊之要穴。腎之精氣充足,則下肢強勁有力。加之用梅花針在督脈行經部位叩打後拔罐,每能獲得良效。3、針葯結合,速蠲病痛"一針,二灸,三服藥」是秦師治病方法的原則。《素問·移精變氣法》云:「毒藥治其內,針石治其外」,針葯運用得當,往往能相得益彰。秦師常說:針、灸、葯各有所長,不能偏廢,秦師臨證,凡遇初病、急症,首先針刺,以針刺取效之立竿見影頓挫其來勢之猛烈。如嘔吐頻繁,湯水難進之病人,秦師用針刺天突、內關、中脘、足三里,一診即能使嘔惡緩解,二診而能進食,呃逆止。6小時後復逆,但呃勢已輕,第二天原穴再針,4次而愈。凡遇久病、虛證、寒證則以灸法為主,以灸之溫熱能祛寒補虛。如長期咳喘不愈者灸大椎、肺俞;慢性泄瀉,纏綿不愈者灸天樞、足三里,畏寒痛經灸關元、三陰交。而對一些重症,危證,久治不愈的疑難雜症則往往針葯並施,雙管齊下,以針刺導其先,以湯藥盪其後,每能收到滿意的療效。經絡學說與辨證施治出處:上海中醫藥雜誌 1993年第4期第28~29頁摘要:經絡學說是中醫學基礎理論的重要組成部份,它指導著中醫臨床的辨證施治。仲景先師《傷寒論》中的六經分證論治及針葯結合應用,就是經絡學說與辨證施治相結合的典範,故經絡學說絕非針灸專業所專用。作者作舉7例簡述經絡學說在辨證施治中的應用。(略)主取督脈以治雜病出處:中醫雜誌 1991年4期216~217頁摘要:秦亮甫善治雜病,其思路與方法,有獨到之處,他據督脈之生理功能,結合現代醫學,靈活應用於臨床,是他治療雜病的一大經驗。1、主取督脈以治脊柱病此處所言的脊柱病,包括退行性病變、椎間盤突出、強直性脊柱炎等所引起的脊柱病,如病於頸椎,患者則出現頸部活動障礙,上肢麻木酸痛,頭昏嘔吐,或胸悶,呼吸困難;如病於腰椎、骶椎,患者則突發性腰部活動受限,下肢不能邁步行走,或下肢僵硬,癱瘓於床上。該病屬祖國醫學痹證範疇。秦老認為,脊柱乃督脈所過,在受風寒濕邪侵襲時易導致督陽痹阻,氣血瘀滯,脈絡失養,因而出現局部的酸冷板滯等癥狀。治以溫煦督陽,活血通絡。同時,主取督脈穴位針灸,以達到祛風寒、化瘀滯、和暢督陽而止痹痛之作用,採用溫通督脈之中藥,振奮督陽,協調陰陽,以率諸陽而祛邪。督脈行背部之中,正是脊神經分布區域,和針刺督脈穴位,能激發神經衝動之傳導,從而減輕壓迫,消除炎症,改善癥狀。2、溫通督脈以治哮喘秦老認為哮喘病因,或為衛陽虛弱,外邪侵入;或為脾腎陽虛,陰邪內戀,或為痰濕之體,助飲停留,轉化為虛實夾雜,但其根則為陽氣不振。秦老用溫通督脈配以定喘化痰的中藥做成外敷藥,敷於督脈之上,主取大椎、陶道、身柱穴位,每隔2~3天敷藥1次,每次1~2小時,10次為一療程。秦老治用督脈諸穴,大椎為手足三陽經與督脈之合穴,周身陽氣之所聚;陶道系足太陽膀胱經與督脈之會穴,有解表、退熱作用,身柱是有降逆止咳平喘之功能,三穴共用,有散寒通陽,平順之功效,同時再配以內服藥,以內外標本合治,每每取得顯著療效。3、平補平瀉督脈以治高血壓高血壓病屬於眩暈、頭痛範疇,秦老認為,該病的根本病機是陰陽失衡,可因陽氣偏勝,而陰相對不足,亦可因陰虛而不能制約陽氣。督脈為陽脈之海,具有總督、統率全身陽氣之作用。因此,秦老著重於督脈的調理,來協調全身之陰陽,以達到祛病的目的。在治療方法上,採用平肝潛陽,養陰潛陽合芳香醒腦等中藥,做成外用藥包,囑病人睡時枕於後腦頸項,使藥物作用於督脈的風府、大椎部位,其芳香氣味透達於百會,從而達到平補平瀉督脈,使之陰陽平衡,疾病向愈。針灸治療疑難雜症(一)出處:上海針灸雜誌 1993年第1期22~23頁摘要:筆者先後5次赴法國斯德拉斯堡的劉易斯·巴士德大學醫院作針灸理論和臨床講學,在臨床教學中應用針灸治癒了不少疑難雜症,現擇要介紹如下。病例1.吃指甲病35歲,女,法國女醫生,未婚。從小喜吃自己指甲,一直吃到35歲,本人非常痛恨,決心改掉這一惡習,請了精神神經科醫師多年治療,無效。筆者認為指甲屬肝,因為肝主筋,指甲為筋之餘;左脈細弦軟,舌質偏紅是肝陰不足;右脈滑實有力是胃火偏亢,因為舌苔薄黃,大便乾結。在一般情況下是木克土,現在是土反侮木,所以經常要吃指甲,故治療要瀉胃火,補肝陰。取穴:補肝陰取補曲泉、太沖,因為曲泉是肝經的合水穴,水能生木可補肝陰;補太沖,太沖是肝經原穴,因為肝病取原,故取太沖以補肝虛。補復溜,復溜是腎經的經金穴,金能生水能起補腎陰的作用,腎陰足了,肝陰也足,因為「乙癸同源」。瀉足三里、豐隆、太白,瀉這三穴,主要是清脾胃之濕熱。抑胃火之亢盛。加瀉八邪、印堂,因瀉印堂起抑制大腦興奮的作用。經過6次治療(每周2次),病人已基本不吃指甲,後改為每周1次,經12次治療,惡習已改正。病例2. 頭部帶狀皰疹並發昏厥72歲,男,住院病人。因頭面部帶狀皰疹入院,住院時期病勢繼續發展擴大,繼而引起神志模糊,當時體溫39.3℃,脈弦洪大、滑數,呼吸急迫,口閉,無法看到舌苔,我認為這是熱毒內陷,急予開竅清熱解毒治療。於時瀉人中、風池、內關、病人稍有此清醒;再瀉合谷、曲池、湧泉、足三里、血海、太沖。根據針灸治則:「寒則留之,熱則疾之」,所以均不留針。一日針2次。經過2天治療,病人清醒。見舌紅絳裂,於是以治療頭面部帶狀皰疹為主,取穴:帶狀皰疹周圍皮下針(皮下圍針);曲池、合谷以清熱解毒;補三陰交、復溜,以補被熱毒耗損之陰。每日針1次,穴位不變,留針5分鐘,連續治療3次,病人情況大有好轉,皰疹有收斂現象,體溫下降至37.5℃左右,於是改為留針10分鐘。共計治療11天,皰疹收斂結痂脫落,第14天出院。病例3. 結腸手術後引起呃逆10天68歲,男,住院病人。呃逆不止。舌苔黃燥膩,脈弦滑數。根據中醫辨證,認為是結腸手術後,胃腸功能減退,濕熱留於胃腸,引起胃氣不降。脈為弦滑數。乃屬肝氣橫逆於胃,胃氣更不能下降,肝氣、胃氣兩氣上逆,因而呃逆不止。治則應以和胃降逆,疏肝理氣,清理胃腸濕熱。取穴:瀉足三里、豐隆以使胃氣下降,兼有清理腸胃濕熱作用;瀉行間,因為行間是滎火穴,是根據「實則瀉其子」的原則;瀉行間同時再瀉太沖,以挫肝氣橫逆及加強行間的降逆作用。瀉中脘幫助足三里、豐隆和畏降逆,清理胃腸濕熱。先用手法刺激後接電針,留針10分鐘,呃逆停止,留針15分鐘去針。針1次即獲痊癒。病例4. 胸腹遊走性脹氣60歲,女,麻醉科醫師。遊走性脹氣三個多月,脹氣時大小像皮球一股氣在乳房下,經常由左移動到右,質軟,胸悶難忍;有時移動到臍旁及小腹部。診脈弦滑,大便乾燥,二天1次,舌苔薄黃,胃口正常。辨證分析:脈弦滑,屬肝氣亢盛;胸脅小腹為肝經所過,肝氣失於條達,引起肝氣循經作脹在胸、脅、臍旁、小腹,治療應疏調肝氣,瀉太沖、行間,寬胸和氣,瀉內關、足三里、豐隆,在局部拔火罐。每周治療2次,並且囑每天吃2隻生梨,以通利大便,舒暢氣機。經3次治療,脹氣消失80%,共經治療7次痊癒。病例5. 月經不調30歲,女。月經2或3個月來1次,這次已3個月未來,曾用黃體酮等葯無效,病人面色無華,蒼白,舌質淡白,脈細軟,胃納差,夜寐欠佳,時有心慌。辨證:由於氣血二虧,造成月經延期,應當補其氣血。根據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今氣血生化乏源導致沖任二脈失調。取穴:補足三里、三陰交。使食慾增加,則氣血生化有源。再用八脈交會穴,補列缺、公孫,以調補沖任兩脈。灸關元、氣海,因為關元、氣海能補益元氣,用直接無疤痕灸,灸三壯,足三里、三陰交用溫針。2次治療後月經來潮。病例6. 一年來白天不會講話,晚上會講話54歲,女,因丈夫死後引起,病人睡眠不安、多夢、胸悶、心慌、腰酸、胃納差、口乾,大便溏薄,左寸超過腕橫紋,脈浮而細數,關、尺偏沉細軟無力。據病人書述白天舌體僵硬不會動,到晚上舌體變軟能夠說話,但天亮又不行。中醫辨證:脾腎經脈,到達舌體,而舌又為心之竅,由於丈夫突然死了,病人傷心過度,損傷心、肺之氣,加上憂思傷脾,驚恐傷腎,故脾氣腎精受損,再則其食欲不振,大便溏薄,使氣血生化不足。左寸脈浮細,超過腕橫紋為心火亢盛,心血不足,故心慌多夢、失眠。為什麼白天不會說話而晚上會說話呢?因為白天屬陽,晚上屬陰,白天的陽與亢盛的心陽相結合,阻遏虛虧的脾氣腎陰不能上充於舌。再則,悲傷肺,致肺氣鬱結,進一步阻止了脾腎陰氣的上承於舌。夜晚屬陰,脾腎之陰氣受夜晚陰的協助,而白天的陽和心陽受夜晚的陰抑制,所以脾腎之陰氣能上潤於舌,故而能恢復講話,這也是中醫所說的「壯水之主以制陽光」道理之一。所以對該病人應以補脾氣腎陰之虛,降心陽之亢,宣通肺氣之鬱結為原則,故瀉神門,以降心火;瀉內關,以寬胸散郁。根據中醫理論,「陽喬為病,陽急而陰緩」就是說陽蹺脈氣亢盛會引起失眠,所以補陰蹺郄穴交信,協助復溜壯水制陽;瀉陽蹺的郄穴附陽在協助神門、內關以平亢陽,陰陽平衡,能夠寐安,則有利於精、氣、神的恢復。加三陰交補三陰之陰,補足三里增加食慾,有助於氣血二補。再刺湧泉、上廉泉以引導脾氣腎陰上注於舌。第1次無效;第2次仍無效,但睡眠改善;第3次已能說話;第6次鞏固療效。病例7. 腹痛78歲,女,腹痛10年。由於子宮腫瘤作子宮加附件切除,手術2個月後每隔7~10天腹部必大痛1次,已有1年多病程,因長期服用止痛藥,引起胃納極差,伴有頻繁早搏。症見消瘦、便溏,日行2~3次,疼痛從劍突起向下至小腹,脈沉細而間歇,三五不齊頻繁早搏,舌質淡白,我認為疼痛以拒按喜按來辨別虛實更為重要,於是用灸法。灸中脘、梁門、關元、天樞,均為無疤痕直接灸,每穴灸5壯,同時灸足三里、三陰交、太溪。腹部穴位作為直接治療起到溫補中陽,驅散臟寒的作用;足三里、 三陰交以補中益氣;三陰交、太溪,溫補脾腎之陽。病人第1 次用灸法的同時,囑病人去心臟科診治心臟疾病。隔2天患者來複診,結代脈的現象消失,腹痛未發,大便轉為日行2次。原穴繼續用灸法治療。第3次複診,病人大便次數減為1次,腹痛未發。以後每周來灸1次,共計灸治5次,痊癒。針灸治療疑難雜症(二)出處:上海針灸雜誌 1994年第1期第5-6頁摘要:筆者曾在1980~1981年參加中國赴摩洛哥醫療隊,利用針灸治療不少疑難雜證,現從《臨床隨診筆記》中擇要摘錄如下。例1 暴厥在1980年5月的一天夜間,急診送來一位32歲男性車禍病人,昏迷不省人事,經內、外科醫生檢查,無任何內外傷,要求本人會診。病見病人雙目閉合,手足癱軟而溫暖,仰卧於床,人事不省,呼吸如同常人,呼喊其名及用復甦葯催醒,毫無效果。按脈緩軟無力,寸脈過腕而浮軟。辨證認為,因受驚而引起氣血逆亂,致人暴厥,此乃與「扁鵲治虢太子之死」是有類同之處,為:「假死」也。治擬予開竅催醒之法。於是,先刺湧泉,病人足動了,繼扎人中,頭動了,再加針合谷,病人雙眼睜開了,神志逐漸清醒,並針中脘,病人噓氣,即能夠說話,病人家屬和在場醫務人員均驚喜異常,連聲道謝。例2 腦震蕩後遺症頭痛證一位35歲女性病人,7歲時曾因車禍而昏迷2天,以後常感頭痛。12歲開始,左後腦疼痛,繼而再出現整個頭痛,每天發作1次,不能下蹲,蹲著頭痛更劇。曾服用多種止痛藥,效果不顯,遂要求針灸治療。見病人面色較蒼白,舌淡,但脈象偏弦。此正虛而有瘀阻於頭部血絡。針左側風池、頭維、神庭、印堂、百會。神庭、印堂用電針輕刺激;更取絕骨以補腦髓;配合谷以鎮其痛。至7月25日,第4次就診,病人訴頭痛明顯減輕,每天輕痛2~3小時,並能自行止痛,同時下蹲時,頭不再痛,針刺治療8 次,病人精神良好,頭痛消失。例3 滲出性膝關節炎某通訊社一位記者的母親,65歲,左膝關節漫腫,不能步行,經X線攝片示「關節內積液,伴有炎性陰影」,骨科醫生診斷為「滲出性關節炎」。症見左膝關節色白漫腫。按脈緩滑,苔薄白膩。此痰濕滯留於骨節,病屬「鶴膝風」,此陰證也。應用溫散濕痰法治之。取內外膝眼、血海、梁丘、陰陵泉、足三里,均左側,溫針3壯。囑病人回家用襯墊灸(參考《上海針灸雜誌》1983年第2期36頁「襯墊灸」393例療效觀察),每日1~2次,每周針灸3 次。針灸7次後,於7月4日再攝片示,關節內滲出已被吸收,炎性陰影消失。病人左膝腫痛解除,行走自如。例4 過敏性鼻炎某大臣,突然患過敏性鼻炎,曾用滴劑治療無效。因要參加國宴,急於解除病痛,由我駐摩洛哥大使陪同去診治。按脈浮緩,苔薄。據脈與證,此乃外感風寒留於鼻道,當疏風散寒。取顴?s透上迎香、迎香;合谷、足三里用溫針;大椎、風門、大杼3穴用「襯墊灸」以溫肺散寒。針灸1次後,鼻不流涕,令人驚奇。翌天患者欣然參加國宴。例5 連續性噯氣50歲婦人,持續性噯氣已有3天,伴胸痛,服用多種藥物,噯氣仍然不停,來急診就治。當時按脈寸關弦滑,但尺脈沉細。辨證此胃氣上逆,腎氣不納,故連續噯氣不停,當擬納氣降氣為主。針中脘、氣海,並用「襯墊灸」以降氣納氣;瀉內關、足三里以寬胸和胃,先用手法強刺激5~6次後,接上電針,當電針刺激5分鐘後,我突然加強刺激,病人一嚇,噯氣變輕了,再留針5分鐘,病人噯氣就停止了,共計留針40分鐘,留針期間,病人無噯氣,取針後,病人走出診所而回家。此乃「亢則害承乃制」治則之變法也。例6 膽囊術後切口疼痛證一位五官科醫生,40歲,因膽囊炎、膽石症而作膽囊切除術。術後切口終日疼痛,腹脹,緊張時則發噯氣,曾用內服藥、外敷藥,腹脹,緊張時則發噯氣,曾用內服藥、外敷藥、電療等切口仍疼痛,要求試用針灸治療。檢查見切口疤痕平整,惟色黯紅,觸之則痛,腹脹,叩之鼓音,脈偏弦滑,苔薄。取中脘、天樞、關元、足三里,調和胃腸氣機之紊亂,以達理氣消長。取合谷、太沖、印堂,以鎮靜、調整中樞神經之興奮。切口處用「襯墊灸」以活血化瘀,囑病人自己每天「襯墊灸」以活血化瘀,囑病人自己每天「襯墊灸」1次,共治3 次切口疼痛消失,腹脹、噯氣亦愈。例7 痛風伴四肢浮腫摩洛哥王室人員,男性,76歲。患者素有右心衰竭,肺動脈瓣閉鎖不全,並聞及收縮期雜音,常年使用心臟病藥物治療,症見四肢疼痛,浮腫;兩手抖動,不能持物,手背、足背腫脹,手不能握拳,足不能行走,左肩疼痛難忍,兩膝軟弱,氣短乏力,必需攙扶才能起立行走。血檢尿酸3次偏高。經有關專家藥物治療,病情繼續進展。診脈間歇,右脈弦滑,左脈細弱,舌淡胖邊有齒痕,苔薄膩。左脈微弱為陰血虛衰,心腎之陽不振;右脈弦滑為氣滯六腑,三焦失於通利,所以症見四肢腫脹,氣短乏力等症。更受風濕外邪乘虛入侵經絡;留於關節,而成為骨節疼痛。治擬利水滲濕,扶陽強心益腎,通利三焦氣機,水濕得以滲泄,佐參疏解。當標本兼顧法治之。取心俞、腎俞、大椎,拔罐。大椎為手足三陽交會之穴,以振奮陽氣;心俞以強心寬胸;腎俞以補腎益陽;3穴為主穴。上肢取肩髃、曲池、曲垣、肩髎、合谷;下肢取內外膝眼、崑崙、足臨泣、太沖;加陽池、中渚以通利三焦;足三里、三陰交以健脾化濕,生化氣血,太溪合腎俞以補腎益陽,使氣化則水濕能出焉。上穴均用溫針。連續診治5次,手背腫脹漸退,能見手背淺靜脈,足背腫亦見逐漸減輕,已能獨立行走及上樓,兩手抖動現象也大大減輕,心臟收縮期雜音改善。診治第7次,四肢腫脹基本消失,骨節疼痛解除。隨訪2次,病人情況良好,已能自由起立行走活動。針灸治療告一段落,但仍囑病人繼服心臟藥物。例8 脊柱疼痛證45歲,女性。脊柱疼痛3年,用遍藥物治療無效,影響彎腰、俯仰等活動。症見病人面色無華,較為虛弱,脈細軟,舌淡苔凈。病人因從未作過針灸治療,對針灸甚為恐懼,但又想作針灸治療,心理較矛盾。根據病情,病體虛弱,針灸書說:「虛極莫針」,再加病人怕針,於是用「襯墊灸」,在每一脊柱關節溫灸,每天1次,共治8次,背脊疼痛消失。此病為陽氣虛衰,氣血不足,骨節失於營養所致,故用「襯墊灸」之能溫陽益氣,又有通行血之作用。秦亮甫治療白血病並發肛膿腫的臨床經驗出處:上海中醫文獻雜誌 1994年第2期第29-30頁摘要:白血病是一種惡性程度較高的血液病,病人常因感染及出血二大併發症而死亡。感染中,並發肛周膿腫者尤為多見,臨床上病人常表現為持續高熱,體質情況一般均較虛弱,所以感染不易控制,往往因感染而死亡者有之。秦老認為本病屬中醫的「臟毒」、「肛癰」之範疇,對本病的治療提出「腐去肌生、清熱解毒」為首要大法。「熱勝則腐肉,肉腐則為膿」,只有祛腐才能生新,只有重用清熱之葯才能使熱毒得以控制,去腐之葯乃治瘡瘍之要葯,清熱之葯為治瘡瘍之君葯。所以治療上,清熱解毒與去腐生肌葯同用。去腐生肌用珍珠母、炙象皮、制乳香、炙沒藥為要葯;清熱解毒則重用蒲公英、地丁草、敗醬草,配以苦寒泄熱的黃芩、山梔、使熱毒得以控制;輔以消腫托毒,選用皂角刺、炙山甲片、芙蓉葉使膿腫得以消散。配伍中用皂角刺配銀花消腫解毒,配黃芪、沒藥以內托瘡毒,以利瘡毒早潰。其次提出,內服外治並用,在收效上相得益彰。內服法根據辨證施治。總的法則為:初期以清熱解毒為主,潰膿期以清熱解毒,佐以托里排膿。漫腫而深者,重用活血散結之藥物,以促瘡瘍早散或早破,方中加大黃、炙山甲片、皂角刺、皮硝等即為此意。外治如內治者,先求其本。根據各個不同階段,採用清熱解毒、祛腐生新。初起應用清熱解毒之煎劑濕敷,其後選用珍珠月白散、鐵箍散膏、珠黃生肌散,使祛腐生新,達到生肌收口之功效。針葯結合靈活巧施--秦亮甫學術經驗擷要出處:上海中醫藥雜誌 1995第4期第22~21頁摘要:一、善用督脈雜病,理論體現實踐中督脈是奇經八脈之一,它和任脈、十二經脈合稱為十四經脈。督脈是統帥,是統領全身陽氣的主要經脈,故謂「陽脈之海」。應用督脈之生理功能,結合現代醫學之精華,靈活應用於臨床,是秦亮甫教授治病的一大經驗。六十年代初,他提出了「主取督脈,以治四肢疾病」的觀點。督脈行脊里入於腦髓,督脈貫穿脊柱,屬腎,腎主骨生髓,腦為髓之海,可見腎、督兩脈有關係密切,故凡是影響四肢功能的疾病,如腰椎退行性變、中風後遺症、運動神經元疾病、脊髓空洞症、外傷性後遺症所造成的四肢功能障礙性疾病等,秦教授都認為與督脈有關。臨床證實,督脈取穴的療效優於局部取穴。督脈與其他經脈的關係甚為密切,特別是手足三陽經均與督脈相交會,最集中之處是大椎穴。因督脈為「陽脈之海」,統率一身之陽氣,具有保衛體表的作用,又與足太陽膀胱經最為鄰近,而體內各臟腑通過足太陽膀胱經背俞穴與督脈脈氣相通,應用這一生理機能,八十年代秦亮甫教授又提出了「主取督脈,以治雜病」的理論,用以指導臨床治療高血壓病及各類哮喘病等。秦教授取大椎、陶道、身柱三穴共奏散寒通陽、清熱解表、止咳平喘之功效治療各類哮喘病;又以溫通督脈,配以定喘化痰的中藥製成中藥外敷藥膏,敷於督脈與膀胱經,以治療哮喘痼疾。又根據督脈理論,用於調節人體陰陽平衡。他應用平肝潛陽、育陰潛陽加芳香馥郁的中草藥,做成外用藥包治療高血壓病,具體囑病人睡時枕於後腦頸項,讓藥物作用於督脈的風府、大椎、腦戶部位,使芳香性味透達百會,從而達到育陰潛陽的作用。在臨床治療中,取得較為確切的療效,深受病家歡迎。凡此種種,即是秦教授「主取督脈,以治雜病」理論的具體臨床表現。二、善用八脈交會穴,配對使用效更增奇經八脈是十二經脈、經別、絡脈以外的八條「別道奇行」的經絡,它不象十二經那樣有陰陽表裡的聯繫,但八脈之間相互勾通,對十二經起著總的聯合、統率和調節十二經氣血盛衰的作用。而十二經又有八個穴位通於奇經八脈,作為與八脈聯繫的主要據點,可以治療奇經八脈的病症,稱為八脈交會穴。秦教授認為奇經八脈與十二經是不可分隔的一個整體,八脈交會則是連接這一整體的據點。在臨床,秦教授常是配對應用,如內關穴配公孫穴,他認為內關穴是手厥陰心包經的絡穴,別走手少陰三焦經,有寧心定神、鎮靜鎮痛的作用;公孫是脾經的絡穴,別走足陽明胃經,有調理脾胃、益氣養血的作用,臨證配以輔助穴位用於病毒性心肌炎後遺症引起心血不足、心神不寧而致的心悸、胸悶諸症的治療。又外關穴配足臨泣穴,外關穴是三焦經的絡穴,別走手厥陰心包經,通陽維脈,有通經活絡、疏風解表的作用;足臨泣穴是足少陽膽經的俞穴,通帶脈,能清肝膽少陽之風熱,集諸穴祛風散熱之功為一爐,共同治療邪熱襲表引起的表熱症。三、善用補瀉之手法,靈活巧用因人宜補瀉手法是針灸臨證治療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常用的有開闔補瀉法、提插補瀉法,迎隨補瀉法、徐疾補瀉法和五輸穴補瀉法,然而秦教授推崇和常用的是迎隨補瀉法、徐疾補瀉法和五輸穴補瀉法,臨證治病常合理選用,靈活應用。秦教授在法國講學期間,曾應用五輸穴補瀉法治療一名晝夜呃逆不止達10天之久的患者,取得十分滿意的療效。秦教授認為,施行補瀉手法時,要結合患者年齡、體質、機能狀態、病因病性等具體情況,作為補瀉刺激量的選擇。如老年人補量可大些,青壯年瀉量可大些,幼兒刺激量宜小,體壯實證宜瀉,體弱虛證者宜補,敏感時刺激量宜小,遲鈍時刺激量宜大,虛寒陰證者補量宜大,或加重灸,或置皮內針,實熱陽證者瀉量宜大,或用三棱針點刺出血。總之,要因人而宜,因症而施。秦亮甫教授論「養生法」出處:中國鄉村醫生雜誌 1995年第9期第111~113頁摘要:人的健康長壽,需從衣、食、住、行四方面共同協調,才能夠達到強壯身體預防疾病的目的。老年人同樣。有人認為,只要運動,就要保持身體或者只需服用滋補品,就能長壽,這都講對了一個方面,但不夠全面。古代帝王將相,達官貴人,不知服了多少補品,但真正長壽者則不多。古人說:「人到七十古來稀」。現在看來,由於衛生知識,健康保健,生活條件都勝於解放前,因此,人的平均壽命明顯增長。秦教授年逾七旬,除了良好的社會環境外,則是他運用了古人的強身保健方面的經驗,藉以改進形成了獨特的養生之法,歸納為四句話:「動靜結合,恬淡虛無,制怒節慾,以安五臟」,這使我健康得益。1.動靜結合頸椎操:頭向左右緩慢活動,前後俯仰活動10次,按順、逆時針緩慢旋轉各10g次,最後頭向左右搖擺10次。然後用右手在後腦部向第七頸椎(大椎穴)由上向下、由下向上按摩10次,再用左手照此按摩10次。頭面部按摩:面部:雙手放在面部,閉住雙目,左右中指分別按在鼻樑兩側,由下向上按摩10次,可保持面部皮膚光澤。耳部:雙手按在兩側耳部,耳朵夾在食指與中指之間,口微微張開,上下按摩10次,然後用中指在耳屏上輕輕按摩10次,這稱為「一回」,如此做了三回,以保持聽覺清聰,防止聽力下降,對輕度耳鳴耳聾者有提高聽力的作用。腦部:用左右雙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的指端,按次序分別放在額上中央前髮際(神庭上星穴),頭頂部(百會穴),後腦部(腦戶穴),頭角髮際(頭維穴)顱骨頂(通天穴),枕骨粗隆外側旁開約一寸三分處(玉枕穴),耳上一寸半處(率角穴)各按摩10次,最後用左右雙手由前向後輕輕按摩頭部10次。其實質是在大腦皮層的運動、感覺、平衡區起到良好的保健按摩作用。使得腦細胞活躍,清除其疲勞,增強記憶力,保持思想敏捷,步履平衡,防止腦萎縮、腦硬化。早餐畢:進行全身活動,先雙手交叉,由下向上緩慢升起(吸氣)高舉過頭部,隨之慢慢下降,當手降到平肩處開始呼氣,雙手繼續下降,兩腿也緩慢下蹲,然後再慢慢起立,雙手交叉向上,同時吸氣,這樣運動10~20次。此活動可以,促進氣體交換,增加肺通氣量,同時對頸椎、胸椎、腰椎及四肢關節起到功能鍛煉,活絡全身關節的作用,促進血液循環,還能增強心臟的代償功能,防止一過性腦供血不足,出現直立性頭暈。平時利用工作之餘,還打「少林燕青拳」。以消除工作的疲勞、通調血脈、活絡關節。"靜」是指內養、放鬆之意。工作之後,我進行氣功鍛煉,坐在凳上,兩目才合,舌尖舔住上齶,兩手心放在膝蓋上方,全面放鬆,靜坐10~20分鐘,有口水漸漸咽入,可消除各組織的疲勞,此謂內養放鬆功。每天晚上及早晨起床前,必做平卧放鬆功,兩目閉合,舌尖舔住上齶,四肢挺直、全身放鬆,口中默念「松」,「松」,使關節肌肉鬆弛,心無雜念,自我感覺處於真空狀態,大腦得到充分的休息。做此平卧放鬆功時,並不強求意收「丹田」,只求全身放鬆,意識消失,如入「仙境」之感。早晨靜功後做按摩,晚上按摩後再做靜功,這就謂「動靜結合」。2.恬淡虛無所謂「恬」即是靜安,「虛無」即是心無雜念。做人要胸襟寬闊,內養精神,要嚴以律己,寬以待人。除大是大非的問題,不過於與人爭論,稍加勸說,使之接受,否則作罷。但恬淡虛無,並非自命清高,自傲自大,而應該待人和諧,謙虛謹慎,遇事要遠矚,端正思想,安靜情緒,樂觀愉快,嘴謂「恬淡虛無」。可使「真氣與精神得到保養」。3. 制怒節慾怒則亂思,孤謀,制怒可靜思遠慮,處事可循理納軌,可避免妄動肝火,勞傷精神之虞。節慾即節制各種慾念,所謂「知足者長樂」,亦寓有節慾之意。老年人消化功能減退,即使山珍海味,也只能吃7~8分飽,過食要傷及脾胃,以不吃刺激性和不消化食物(包括煙、酒)為宜。節制財欲,可免入利欲熏心,利令智昏之歧途。到了一定年齡,定要節制性慾,但有些人縱慾泄精,相火妄動,傷腎損陰,久則必夭折天年。所以對性慾問題應「六十而禁,七十而絕」,固攝腎精,使先天之本,得到後天之保養,則體可健而動作不變,人盡其壽。4.以安五臟人之疾病所生是五臟不安所致,「五臟相安,正氣內存,邪不可干,病從何來?"前述動靜結合,恬淡虛無,制怒節慾乃是使五臟相安為首要。同時,如偶有小恙不疾,即宜藥物治療,以免釀成大病頑疾。同時要注意飲食調勻,起居有序。然人之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的發展,因此,自身保健得當可起到無病強身,小病即愈,延年益壽的作用。當然,各人有其個體差異,養生保健亦因人而異。秦教授的養生之法,供大家參考,願老年人個個健康長壽。淺談昏迷的證治出處:針灸臨床雜誌 1996年第3期第3頁摘要:昏迷是指神識昏糊,不明事理或人事不省的一種危重的臨床癥狀,大多是由腦及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受到致病原的嚴重侵害所致。祖國醫學中歸屬在「昏厥」、「昏潰」、「痙厥」、「厥逆」的範疇。昏迷可有寒、熱、虛、實之分。其產生的病因多種,外感、內傷、雜病、疫毒、金創、出血、外症毒陷、蛇蟲獸毒等引起邪阻清竅,神明被蒙,神明無依等,最終使「陰陽離決、精氣乃絕」,神明渙散,形體孤存。中醫治療昏迷的方法較為豐富,其治則首先分清標本,審因論治,即標急治標,本急治本,如標本俱急則標本兼治。昏迷屬實證、熱證:治擬清熱開竅,熄風潛陽或通腑泄濁等法,同時應用開竅醒腦法以治標為主。昏迷屬虛證、寒證:治擬回陽救逆,扶正固本之法,以救本為主,或可佐以開竅醒腦法。虛實相夾之證:可謂瀉實補虛各半,或補虛為主,瀉實次之,或瀉實為主,補虛次之。按臨床辨證,適當運用。如屬中毒所致,當以祛毒為主。昏迷證治十四法:1.開竅醒腦法:人中、勞宮、廉泉、中脘、風池、合谷、太沖、風府。2.回陽救逆法:神闕、百會、關元。3.益氣補血法:足三里、三陰交、神闕、關元。4.益氣固脫法:關元、神闕、足三里、太溪。5.止血固脫法:脾俞、膈俞、血海、足三里、三陰交。6.瀉火解毒法:合谷、大椎、豐隆、足三里、曲澤、委中(點刺出血)。7.清營涼血法:內關、三陰交、血海、曲澤、委中(點刺出血)。8.清熱開竅法:人中、合谷、曲池、百會、太沖、足三里。9.通腑泄濁法:上巨虛、豐隆、大橫、天樞(寒則溫、熱則涼)。10.活血祛瘀法:三陰交、太沖、血海、合谷。11.潛陽熄風法:合谷、太沖、復溜、曲池、陽陵泉。12.泄熱存陰法:合谷、曲池、三陰交、上巨虛、豐隆。13.理氣豁痰法:中脘、膻中、內關、足三里。14.利水滲濕法:水分、三陰交、陰陵泉、陽陵泉、太溪、商陽、神闕。然昏迷的治療過程中,病情多變,要「辨證施治」決不可拘泥於一方一法。對顱內出血引起的患者應慎用開竅醒腦,活血化瘀及瀉實逐邪之法,甚則禁用。至出血止後,方能據情應用。老年心病治本求腎出處:安徽中醫臨床雜誌 1997年增刊第43頁摘要:生長壯老是生命的自然規律,衰老是人類生理過程的必然歸宿。隨著年齡的增長,腎中的精氣逐漸衰敗,老年性心血管疾患發生率亦隨之增加,這是因為心腎之間存在著十分密切的關係。腎中精氣虧損,陰陽失調,是導致老年心病的重要因素,故有「欲補心者,須實腎」之說。1 理論依據1.1 功能方面 腎為臟腑精華之所舍,內寓元陰元陽,主持人體一身的陰精與陽氣,五臟之陰精非此不能滋,五臟之陽氣非此不能發。心之所以能維護正常的功能,需賴腎之滋潤、溫煦。如心血的運行雖賴心氣的推動,但心氣卻要賴腎之陽氣的生髮和溫煦。心之氣血也需賴腎精的滋化。1.2 五行生剋方面 心、腎同屬少陰之氣。心在五行屬火,位居上而屬陽;腎在五行屬水,位居下而屬陰。生理狀態下,心火下降於腎,腎水上濟於心,水火既濟,心腎相交,從而保證心主血脈、主神明,腎主藏精、主水、主納氣等生理功能的正常發揮。病理狀態下,心火不能下降於腎而獨亢,腎水不能上濟於心而凝聚,水火失濟,臨床上出現心腎不交之癥候,《靈樞·經脈篇》指出:「足少陰病,則心惕惕如人將捕之,煩心心痛」。1.3 經絡方面 心腎經絡,均名少陰,陰陽之氣本有契同,而「腎開竅於耳,心寄竅於耳」。「心開竅於舌」「腎脈亦通於舌本」(《醫原》),「心脈上咽喉,絡於舌本」(《血證論》),腎脈「循喉嚨,挾舌本」(《靈樞·經脈篇》),是以經絡氣血,流注匯通,病機宜平相關。1.4 現代醫學研究方面 腎臟通過下丘腦-垂體-甲狀腺和腎上皮質軸來調節心肌細胞氧化速率和脂肪代謝,控制和調節細胞外液量和血漿納水平,並通過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調節細胞外液量和離子濃度,控制血管的舒縮功能。故景岳云:心本於腎,上下不寧者,由乎下,心氣虛者,因乎精,「凡治此者,速宜養氣,養精,滋培根本。」秦亮甫教授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經驗出處:1996年第8期第54~55頁摘要:1 久病通絡化瘀中醫學無萎縮性胃炎病名,根據其痞悶、脹滿、胃痛、納呆、噯氣等臨床表現,秦老認為可歸屬於「胃脘痛」的範疇。因該病反覆發作,臨證多見本虛標實,肝胃不和、脾胃虛寒、胃熱傷陰、瘀血凝滯諸證可同時並見或先後出現。但本病有的(尤其是老年患者)缺少特異癥狀,或癥狀之輕重與病變程度不相一致,所以治療時須在辨證的基礎上與辨病相結合,以提高療效。秦老認為血瘀是本病的主要病理改變,臨床上常見胃脘疼痛,痛有定處,時有刺痛,日久不愈;根據中醫理論「病初在經屬氣,久病入絡屬血」;況且氣滯、氣虛、虛寒等諸因均可導致血瘀;病理上也表現為胃粘膜血管扭曲,管壁增厚,管腔狹窄,導致局部缺血,蒼白或紅白相間,呈顆粒狀,有腸上皮化生形成。凡此種種,都為「血瘀」立論提供了依據。每用當歸、延胡等活血化瘀之品,將有助於微循環的改善,促進腺體恢復。胃病屢發入絡,除用活血行瘀之品外,秦老常用瓦楞子等軟堅、化瘀、散結之品,如伴有泛酸癥狀或消化道潰瘍的病人,加用海螵蛸、浙貝母等葯,制酸,生肌,使用得當,更能出奇制勝。2 化瘀尚需治本臨床上根據中醫辨證,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診治雖可分為肝胃不和、脾胃虛寒、胃熱傷陰、瘀血凝滯諸型,但秦老認為本病的關鍵是中氣的盛衰。中氣旺盛,則可化生氣血,充養五臟六腑,脾胃也得自養;若中氣不足,則脾胃氣機升降失司、受納、腐熟、運化、轉輸的功能失常,生化乏源,久之,氣血運行受阻,胃壁失榮,漸而粘膜萎縮致病,因此在治病過程中;秦老在用通絡化瘀藥物的同時以四君子湯為基礎方,調補脾胃,以治其本。膽汁反流和幽門螺桿菌(HP)感染是形成慢性萎縮性胃炎的兩大非免疫性致病因素,秦老善用大黃通腑泄熱,行血消瘀,增強胃腸蠕動,增加胃的排空速度,促進腸腔對滲液和血液的吸收,且有清除HP,減輕炎症程度,改善血液循環功能。同時配伍黃連可提高抑制HP生長的效果。3 針葯結合應用秦老認為疾病癥候的產生,都是人體的整體功能失調、臟腑經絡病理變化的反應,辨證施治則要辨明疾病在經、在絡、在臟、在腑。臨證治療時,用中藥調理臟腑功能以治疾病之本,用針灸循經取穴以治疾病之標。針灸療病常能立竿見影,消除病根則需一定時間的湯藥調養,因此針葯結合,相得益彰。在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過程中,秦老常選用中脘、足三里這一對配穴。他認為胃脘脹滿的病理機制之一是由於胃動力功能減弱,胃的基本節律紊亂所致。中脘為六腑之合穴,胃之募穴,能調整胃的消化功能,作為主穴,佐以足三里,以協助中脘和胃通腑。因此凡胃中虛實,飲食停滯,食欲不振,腹脹積聚者,應溫補中脘,以壯胃氣,助胃陽,散陰寒,瀉足三里,引胃氣下行,降濁導滯,協助中脘運行水谷。若胃火過旺,胃熱傷陰,出現飢不欲食,嘔吐反胃諸證,則瀉足三里、瀉中脘,以清亢盛之胃火。針灸中脘、足三里等對胃動力障礙具有雙向性,良性調節作用,可使胃過速或過緩均趨於正常的胃動節律,從而消除上腹脹滿、噯氣、噁心、納差、餐後不適等癥狀,臨床應用時,酌情加灸法,可健脾氣,溫中散寒,和胃消脹,增強療效。秦亮甫教授運用白虎湯臨床治療舉隅出處:福建中醫藥 1996年第5期第5~6頁摘要:白虎湯出自《傷寒論》一書,主治大熱、大汗、大渴、脈洪大四大症的陽明經證,具有清熱生津之功。後世醫家對本方評價甚高,運用廣泛,將其推崇為清氣分熱的代表方。秦亮甫教授,通過大量的臨床實踐,認為四大症固可投白虎湯,但白虎湯證不必四大症悉具,可隨證加減,豐富和發展了本方的應用範圍。秦師認為各種腫瘤之熱象的產生是內因里熱熾盛,外受邪毒侵凌,熱毒相搏,蘊結於陽明而成,故予以清陽明之實熱,祛邪毒於體表。本方以清熱見長,對各種發熱病證,即使病延日久,灼傷陰液,只要辨證正確,用藥得當,亦能頓挫熱勢,起到清熱生津之功。加味白虎湯治療啃甲症18例出處:中醫雜誌 1997年第7期第417頁摘要:啃甲屬嗜異症,常見於幼童到小學生這一年齡段的小年兒童,表現為甲緣殘缺不整,甚至指甲變形、變色、剝離,並伴有胃納甚佳,喜食香辣,口乾,便秘等癥狀。我們對本組病例採用內服加味白虎湯,配以針灸治療,取得了較為滿意的療效。現總結如下。治療方法內服加味白虎湯:生石膏20g(先下),知母9g 粳米15g 生甘草3g 枸杞子15g 生地9g 沙參15g 檳榔9g 使君子肉9g 雷丸15g 炙干蟾6g 蛇床子9g 花椒15g 生大黃9g(後下)。針刺取穴:瀉八邪、外關、足三里,補曲泉、太沖,每周1~2次。一個月為一療程。結果18名患者除2人未能堅持門診,病情出現反覆外,其餘患者經1~2個療程的治療,均長出新甲,其餘兼症恢復正常,半年內未見復如,有效率達88.9%。體會食指甲是一種嗜異症,患者胃納甚佳、喜食香辣、口乾便秘、舌紅苔黃、脈象滑實,為胃火亢盛之證,肝主筋,甲為筋之餘,「肝之合筋也,其榮爪也,……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素問·五臟生成篇》。秦亮甫教授認為,嗜食指甲,乃土及侮木之象。患者在長指甲過程中,有脹癢之感,故食之,實為蟲積之果。因此治療當以清胃火、補肝腎為主要原則,佐以殺蟲止癢。本方以白虎湯為主葯,清瀉胃火,配以枸杞、地黃、沙參,補肝腎;檳榔、使君子肉、雷丸、炙干蟾、蛇床子、花椒為佐葯,殺蟲止癢;生大黃清理胃腸,使邪有出路。針灸取穴:瀉八邪、外關、足三里三穴以清胃腸之濕熱;補曲泉、太沖(肝經之原穴)補肝腎,有扶木抑土之功;便秘者加豐隆。治療1~2個療程,患者多告愈。標題:從腎論治老年性腦病出處:中醫雜誌 1997年第2期第38~39頁摘要:隨著社會老齡化趨勢,各類老年性腦病的患病率不斷增加。「腦者,精神之主」,是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的器官。腦的功能須依賴腎精不斷化生。中醫認為「精汁之清者,化而為髓,由脊髓上行入腦,名曰腦髓」,故有「腦為髓之海」之說,為諸陽之會,諸神之聚。秦亮甫教授從腎論治老年性腦病獲得了良好的療效。現將其總結如下。1 老年性痴呆秦教授認為:老年性痴呆的病位在腦,其本在腎,或因人至老年,腎精虧耗,無以化生,腦海失養;或緣腎水不足,水不涵木、肝陽夾痰上擾神明;或因下元不足,心火獨旺,水火不濟,神明被擾;或兼有腎氣虧損,火不生土,脾虛不適,痰濕內盛,導致濁陰不降,清陽不升,清竅被蒙;或腎精虧少,腎氣衰弱,氣血運行乏力,血瘀阻腦,以致為患。治療上秦教授首重補腎益腦,並根據其病因,或佐以開郁化痰,或佐以開竅,或佐以健脾通氣,或佐以活血化瘀。2 震顫麻痹症(巴金森氏病)震顫麻痹證又稱巴金森氏病,現代醫學認為該病是中腦的黑質及黑質與紋狀體通路的變性,紋狀體中多巴胺含量顯著減少,而出現震顫,肌肉強直,及運動減少等症候群。但根據其臨床癥狀,歸屬於「肝風」、「內風」範疇。秦教授認為該病病機屬各種病因導致腎精不足,陰血虧損不能上榮於腦,陰血虧耗,血不養筋,陰虛陽亢,乃致肝風內動。本病多為本虛標實,其之所以難治,常因本病患者年事偏高,先天之本已衰,故本病的治療宜以補腎益精,平肝熄風為先。以熄風與舒筋通絡相結合,潛陽與活血化瘀相結合;藥物與針灸按摩相結合,調節精神與動靜相結合,本病初期療效較佳,晚期則難治。3 直立性眩暈眩暈是自覺的平衡感覺障礙或在空間的定向感覺障礙的感覺。這是一種自身或外物的運動性幻覺,可表現為自身或周圍事物的旋轉或搖動的感覺,自身跌倒或下肢行動失控的感覺。老年性眩暈是臨床上老年人最常見的癥狀之一,多由植物神經調節功能減退,腦動脈硬化,椎動脈受壓,貧血,高血壓等因素引起。秦教授認為:人到老年,天壽所致,衰老自成,腎精虧耗,腦髓空虛,腦失所養;或腎精不足,陰虛陽亢所致。治療以補腎填精為主,佐以平肝潛陽,補益氣血。老年養生注重補腎出處:山東中醫雜誌 1997年增刊第18頁摘要:1 機體調攝,延緩衰老人體臟腑機能活動常受精神意志影響,孫思邈說:「老人之性,心恃其老,無有藉在,率多驕恣,不循軌度,忽有所好,即須稱情。」情志過激,能引起臟腑氣機逆亂,而產生種種病變。因此,秦亮甫教授十分注重調神,也就是《內經》中的「精神內守」。《素問·上古天真論》指出:「上古聖人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即要避免內部過分的情志刺激,經常保持歡暢愉快,藉以保養精、氣、神,反之則影響腎氣,尤其是驚恐思慮之下,更能損及腎之精氣。故「凡治身者,太上養神,其次養形也」(《類經·卷三》)。2 動靜結合,延緩衰老"動」是指運動、活動,「靜」是指內養、放鬆之意。老年保健應充分休息,保證充足睡眠,以聚精養神。但若一味靜卧不動,氣血流動不暢,亦損天年。尤其是進入中老年,由於臟腑功能衰退,抵抗力下降,「虛邪賊風乘虛而入」,極易發生各種疾病,因此「養性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堪耳」(《備急千金要方》)。應注重勞逸結合,尤其需要進行一些適度的體育鍛煉,活動肢體,流通氣血,做到以靜為主,兼以運動,動靜結合,使我們人體各組織細胞得以整復,可延緩細胞衰老,保持腎之精氣充實,卻病延年。3 適度飲食,延緩衰老人之壽命與腎氣關係密切,但腎氣乃「先身生之精氣也,非胃氣不能滋」(《脾胃論》)。「高年陰陽氣乏」,老年脾胃虛弱更為突出,由於胃腸功能的減退,不宜暴飲暴食,不宜偏嗜五味、生冷、肥甘之品,不宜食用不易消化的硬性食物(如油煎食品)。清·曹慈山《老老恆言·飲食》曰:「大飢傷脾,大飽傷氣,益脾借於谷,飢則脾無以運而脾虛;氣轉於脾,飽則脾過於實而氣滯。故先飢而食,可以給脾;食不充脾,所以養氣。」無論過飢過飽,均可傷害脾氣。五味偏嗜,酒肉過盛,亦可傷脾滯氣,影響水谷的吸收,導致臟腑功能紊亂,引起諸病和早衰。故《素問·生氣通天論》說:「是故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4 慎應寒暑,延緩衰老寒暑是四時氣候變化的規律,既是人體賴以生存的條件,又是導致疾病的一大因素。人到老年由於腎氣衰退,對外界環境變化的適應性、應急性較差,極易受到外邪的侵襲,更傷腎氣,引起疾病。《靈樞·本神》曰:「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熱了少穿衣,冷了多加衣,但出汗時,不可當風脫衣。處處順應自然變化,與之相應,養生不逆其時,真氣內守,腠理緻密邪無由傷人。5 節制性慾,延緩衰老腎之精液是構成人體生育繁殖的基本物質,到了一定年齡,定要節制性慾,豈能縱慾泄精,使相火妄動,傷腎損陰,引起一系列腎虧癥狀,久而夭折天年。故《素問·上古天真論》提出:「以酒為漿,以妄為常,以醉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勞快其心,逆於生樂……故半百而衰也。」為此秦教授提出,對性慾問題應「六十而禁,七十而絕。」固攝腎精,使先天之本得到後天之保養,則體可健而動作不變,人盡其壽。6 補攝營養,延緩衰老營養之補可分為食補、葯補兩大類,食物之補有雞汁、甲魚之類,但不宜過分油膩。藥物之補可有人蔘、燕窩、鹿茸、銀耳等等,應因人因時而異,孫思邈說:「四十歲以上須服補藥,五十歲以上四時勿缺補藥,如此乃延年得養生之術耳。」局部溫針灸治療周圍性面癱80例出處:上海中醫藥雜誌 1998年第10期第19~20頁摘要:周圍性面癱屬中醫「中絡」、「口眼歪斜」、「口僻」等病證範疇。主要表現為發病突然,初期有耳後疼痛,繼而面部表情肌癱瘓,額紋消失,眼瞼不能閉合、流淚、鼻唇溝平坦,嘴角歪向健側,口角下墜,流涎,吹氣時口唇不能閉合,咀嚼食物時,食物常停留在病側的齒頰間隙內,整個面部顯得歪斜,笑時更加明顯,唾液分泌減少,並可有同側前三分之二味覺減退及聽覺過敏。病程長者可有患側面肌攣縮而嘴角反歪向病側,稱「倒錯現象」。可有肌肉跳動,面部牽板不適。運用局部溫針灸治療周圍性面癱80例。治療方法主穴:取患側頭維、懸顱、懸厘、顴髎、聽宮,健側的合谷。隨證配穴:眼瞼閉合不全配陽白透魚腰,鼻唇溝變淺配迎香,口角歪斜配要倉透頰車。方法:行針得氣後,根據患者病情,如眼睛閉合不全,在陽白穴上施溫針灸;如鼻唇溝變淺,在迎香穴上施溫針灸;如口角歪斜,在地倉穴上施溫針灸。每次溫灸2壯,每周治療2次。10次為一療程。治療結果癥狀和體征全部消失,無任何不適感為治癒,共71例;無特殊不適感,面部運動恢復較好,顏面雙側觀靜態對稱,但面部表情動作時有輕度不對稱為顯效,共5例;主觀感覺好轉,面部活動有進步,但外觀或微笑時出現較明顯的體征為有效,共4例;治療後癥狀和體征無好轉者為無效,0例。秦亮甫教授治療白血病繼發肛膿腫經驗出處:甘肅中醫學院學報 1998年第8期第4~5頁摘要:自1990~1997年,治療12例病人取得滿意效果。治療方法:特點主要是自擬蜣螂痿管丸方,炙蜣螂12g 川黃連9g 胡黃連9g 煅龍骨牡蠣各30g 炙刺蝟皮15g 象牙屑9g 炙象皮15g 生地榆15g 炒槐角9g 生大黃9g 銀花9g 連翹9g 白芷9g 共為細末,水泛為丸,每日服三次。討論1.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是一種起源於多能幹細胞的腫瘤性增生疾病,其臨床特點是粒細胞顯著增多,脾明顯腫大,絕大多數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具有特異的pH標記,染色體,病程較緩慢,由於長期低免疫球蛋白血症,中性粒細胞缺乏及年齡較大,極易發生感染,尤其是化療期間,嚴重感染常為致死原因。而白血病合併肛門周圍膿腫是常見併發症,用一般藥物治療,往往療效不顯著,而秦老師,利用祖國醫學辨證施治,採用「急則治其標」的方法,是非常有效的。由於患者久病體虛,氣血虛弱,濕熱下注,蘊阻於肛門,證見肛門周圍紅腫熱痛,熱盛肉腐而成膿。故採用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活血化瘀之法,反覆試驗,篩選多種具有消炎止痛,行氣通絡,活血化瘀,消腫散結的藥物為蜣螂痿管藥丸方。2.審證運用:根據病情況好轉,運用內托或補托方法,先以消攻透膿,後者兼以扶正,促其潰處生肌,收斂。川黃連、胡黃連、銀花、連翹、清熱解毒、消腫排膿,用於癰瘡瘍,煅龍骨牡蠣,軟堅散結,生大黃化瘀解毒,生地榆、炒槐角善治大腸瘀熱能消腫止血,配用白虎排膿祛腐,炙蜣螂能脫出漏管,炙刺蝟皮用於痔瘡腫痛,象牙屑,炙象皮能止血斂瘡,拔毒生肌收口,用於潰瘍痿管不斂瘡口,口久不愈。補腎提督治髓病出處:上海針灸雜誌 1998年第5期第31~32頁摘要:中醫所述的髓病包括腦部疾病和脊髓病變。秦亮甫教授認為,脊柱乃督脈所過,督脈主「一身之陽」,為「陽脈之海」。督脈行脊里入於腦髓,絡腎,又別走太陽,正是脊神經分布區域;督脈貫穿脊柱,屬腎,主骨生髓,因之腎督二脈關係密切。他於50年代提出「主取督脈,以治四肢疾病。」臨床證實,針刺督脈,培補真陽,疏通經氣,提督補腎,使上下貫通,陽氣通達而四肢疾病可愈,其療效確實優於單純局部取穴。80年代,又提出「主取督脈,以治雜病」,拓寬了督脈的應用範疇。1 小腦萎縮案患者,男,61歲。步伐不穩,言語不利1年余。頃診腰酸,下肢痿軟無力,走路晃動不穩,步履艱難,如履棉胎,言語不利,吐字困難,脈緩軟,苔薄,血壓13.5/8kPa。證屬腎元虧虛,精氣不能上榮腦髓。治擬補腎益腦通絡。針刺治療取四神聰、風池、腎俞、腰陽關、足三里、陽陵泉(補法);承筋、承山、秩邊、上廉泉(平補平瀉)。每星期2 次。輔以通督資髓湯:枸枸杞15g 熟地9g 淮山藥9g 山茱萸肉9g 太子參30g 黃芪30g 當歸10g 鹿角霜9g 天麻9g 川芎9g 白芷9g 羌活9g 藁本9g 柴胡6g 升麻6g。按 患者乃小腦萎縮,共濟失調所致上述癥狀。秦教授提出:「病變在腦,首取督脈」,針刺四神聰、風池鎮靜補腦,調節腦部血流;腎俞、腰陽關補腎益精;足三里補益氣血;秩邊、承筋、承山疏通膀胱經氣,引腎氣下行;筋會陽陵泉,治下肢筋節乏力;上廉泉可激發舌根之氣。輔以通督資髓湯,方中枸杞子、熟地、淮山藥、山茱萸肉補益腎中精氣;鹿角霜補腎提督;太子參、黃芪、當歸、升麻、柴胡益氣升提;川芎、白芷、天麻、羌活、藁本通督活血,可促進腦部血流運行,改善腦血供之不足,使之得腎之精氣的補充。二星期後複診,下肢乏力,言語蹇澀有所好轉,苔薄脈軟治守前則。經10個月治療,患者自覺兩足著地有力,能獨立在廣場上行走1小時左右,自行登樓上下,說話吐字清晰,療效確切。2 脊髓血管畸形案患者,男,61歲。外院作MPI檢查示,脊髓血管畸型(T2~10)。1995年5月作介入療法治療,術後兩足麻木改善。但肌力下降,複查MRI,血管畸形為C4~L1段。頃診精神萎軟,下肢無力,左下肢肌肉明顯萎縮,小便不暢,淋漓不盡,大便秘結,脈緩軟,苔薄。證屬督脈氣壅塞,下肢經脈氣血不暢,筋脈失養。治擬補腎通督,疏通經脈之氣。針刺治療取腎俞、命門、絕骨(補法);十七椎、腰陽關、秩邊、環跳、風市、承筋(平補平瀉)。每星期2次。輔以通督壯肢湯:熟地9g 山茱萸肉9g 淮山藥9g 川續斷15g 狗脊15g 杜仲9g 牛膝15g 太子參30g 黃芪30g 當歸9g 祁蛇9g 炙地龍9g 獨活9g 三棱9g 莪術9g。按 患者病情纏綿,持續進展不愈,秦教授認為此乃病邪入絡,督脈經氣痹阻,腎之精氣不能滋養筋脈,當以補腎提督法治之。針刺腎俞、命門、十七椎、腰陽關補腎通督;秩邊、承筋疏通足太陽經下肢經氣;風市、環跳疏通足少陽經下肢經氣;髓會絕骨,能補髓健步。輔以通督壯肢湯,方中熟地、山茱萸肉、淮山藥補腎益精,川續斷、狗脊、杜仲、牛膝補腎健步,太子參、黃芪、當歸益氣補血,祁蛇、地龍、獨活搜風通絡,三棱、莪術活血通絡,助川續斷、狗脊、杜仲、牛膝疏通督脈經氣。經3個月診治,患者已能獨立行走40分鐘,自行登樓上下,小便通暢,大便自解。3 頸椎退行性病變案患者,男,70歲。頸椎X線攝片、腦血流圖檢查示,頸椎退行性病變,腦動脈供血不足,循環功能減退,B超示左腎萎縮,苔薄白膩,脈弦滑,測血壓17.5/12kPa。症屬督脈經氣受阻,精氣不能上榮於腦,治擬通督活血,清醒空竅。針刺治療取百會、風池、風府(平補平瀉),合谷(瀉法),湧泉(補法)。每星期2次。輔以通督活血湯,枸杞子15g 山茱萸肉9g 太子參30g 黃芪30g 川芎9g 白芷9g 天麻9g 羌活9g 藁本9g。丹參15g 菖蒲15g 薄荷5g。按 頸椎退行性病變,壓迫椎動脈引起腦部供血不足,造成腦缺氧,故瞌睡倦怠。針刺督脈穴位,可起補腎提督,醒腦開竅作用;取穴百會、風池、風府通督醒腦,改善腦部血供;合谷、湧泉醒腦補腎。輔以通督活血湯,方中枸杞子、山茱萸肉、太子參、黃芪補腎益氣;川芎、白芷、天麻、羌活、藁本、丹參通督活血;菖蒲、薄荷醒腦開竅。經2個星期治療,瞌睡、頭暈明顯好轉,脈緩舌清,囑其續予原法再治2個星期,以鞏固療效。八脈交會穴運用一得出處:上海針灸雜誌 1998年第4期第33~34頁摘要:奇經八脈是十二經脈、經別、絡脈以外的八條「別道奇行」的經脈,八脈之間互相溝通,對十二經起著總的聯合、統率和調節十二經氣血盛衰的作用,而八脈交會穴是十二經上八個通於奇經八脈的穴位,作為與八脈聯繫的主要據點,用於治療八脈病症。1 內關、公孫穴治療心臟疾病心臟疾病,包括心肌炎、心肌炎後遺症、風濕性心臟病、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等。我們用八脈交會穴中的內關、公孫二穴為主治療這類疾病,每獲良效。內關穴是手厥陰心包經的絡穴,別走少陽三焦經,其又通於陰維脈。為八脈交會穴之一,而陰維脈「起於諸陰交也」故心臟疾病取通於陰維脈的內關穴治療,通過陰維脈來調節心臟氣血的盛衰而達到養心活血,寧心鎮痛的作用。公孫穴是脾經的絡穴,別走足陽明胃經,亦是八脈交會穴之一,通於沖脈。心臟疾病選用公孫穴,既能健脾生血,又能發揮沖脈調節氣血盛衰的作用,按 本病例系病毒性心肌炎後遺症,心血不足,心腎兩虧型。一診選用內關、神門寧心安神,足三里、三陰交補益氣血,太溪益腎,聽宮、翳風開耳竅,2星期後稍見效,後加用八脈交會穴之公孫穴,與內關穴相配伍,加強了益氣活血的功能,使原本氣血不足的心臟氣血充足,心主得養,心神安寧,則纏綿2年的胸悶心慌已消除,疾病得以康復。2 照海、申脈穴治不寐不寐一症多由於思慮傷脾,心血虧損,或陰虛火旺,心腎不交,或胃腑不和,停食停飲,或情志抑鬱,膽肝火旺,心神不寧所致。我們在常規取穴不能奏效時常加取八脈交會穴的照海、申脈二穴,每能獲效。照海系足少陰腎經穴,為陰蹺脈所生之處,八脈交會穴之一,通於陰蹺脈;申脈系足太陽膀胱經穴,為陽蹺脈所生之處,八脈交會穴之一,通於陽陽蹺脈,陰陽蹺脈聯繫足跟、眼睛及腦,主持肢體活動和睡眠。《靈樞·寒熱病》曰:「陽氣盛則真目,陰氣盛則閉目。」陽蹺行於陽,主活動和清醒狀態,陰蹺行於陰,主安靜和睡眠狀態,二脈會合於目與腦,正表示了這方面的功能聯繫,所以不寐病人補照海、瀉申脈,使陰蹺脈盛而陽蹺脈衰,則能使其目閉而欲睡,達到安神寧心的作用。按 本病例系肝鬱化火,擾亂心神,耗傷腎陰所致,選取太沖疏肝清火,神門、內關寧心安神和胃,三陰交,太溪滋陰降火,雖收效但不顯著,加用申脈、照海二穴後,促使陰陽蹺脈功能協調,陰蹺脈盛而陽蹺脈衰,病者目閉而欲睡,終使月余之不寐得以治癒。秦亮甫中的相關章節:……證治經驗用藥特色科研成果醫案驗方:復方蟬衣丸論文(當前頁)【完】
推薦閱讀:

皇室在一個朝代結束後有沒有可能作為一個世家存在,如果可能,地位如何?
自己本家族有世交是什麼體驗?
三十世家之楚世家第十
為什麼人要有理想和信念?做一個平凡的人就是胸無大志嗎?
蕭相國世家

TAG:論文 | 中醫 | 世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