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四)----索達吉堪布索達吉堪布
(2015-01-22 07:52:46)
轉載▼
甲二、(抉擇經義)可分為二:一、以問答的方式而抉擇;二、經佛認可而遣除懷疑。 乙一、(以問答的方式而抉擇)可分為二:一、提出疑問;二、回答。 丙一、(提出疑問): 時具壽舍利子,承佛威力,白聖者觀自在菩薩摩訶薩曰:若善男子,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者,復當云何修學? 正當佛陀入定的時候,舍利子也在場,承蒙佛陀禪定威神之力的加持,他站起來雙手合掌,恭敬地向觀自在菩薩問道:「如果善男子希望修持甚深般若波羅蜜多,那麼,應當怎樣修持般若波羅蜜多呢?」 時:正當此時。當時所有眷屬都在場,佛陀已入於甚深三摩地,而觀世音菩薩在佛的加持下,也行持般若波羅蜜多,並照見五蘊皆空的時候。 如果觀世音菩薩自己沒有照見五蘊皆空,就沒有理由給舍利子解說,所以,當我們給別人講經說法,尤其是講佛經時,一定要注意這一點。 在古印度,除了龍猛菩薩、月稱菩薩等極少數的班智達以外,依靠自己的智慧來解釋佛經的人是很少很少的,但現在依靠自己的智慧解釋佛經的高僧大德卻比比皆是。當然,有些高僧大德所講的佛經,我們也很隨喜讚歎,但有些法師連經文字面上的意思都不能解釋,也不參考前輩大德的註解,只是隨隨便便地在念完一段經文後,就開始說一些世間的話,比如自己曾經到哪裡怎樣怎樣,這樣講完一通之後,就算是一個頌詞講完了。這種傳講佛經的方式,在傳統中是沒有的。當然,現在有些地方已經失去了講佛經的傳統,連傳承都斷了,所以佛經的講解變得像世間某些學校講課一樣隨心所欲。這樣用自己的分別念來講佛經,肯定會與佛經本身的內容有很大的出入。 我們在講解佛經時,要盡量結合高僧大德們的教言,如果沒有這些教言,自己就要格外注意,如果故意沒有解釋好佛經,是有很大過失的。當然,如果認為自己的理解和解釋很好而無意中使自己的解釋沒能符合經義,其過失就不是很大。 具壽舍利子:「具壽」是一種尊敬的稱呼。就像我們經常說的大方丈、大長老、長壽者等等一樣。 有些人以為舍利子是佛圓寂焚化金身時所產生的舍利,或者是大善知識圓寂荼毗時燒取的舍利。其實,這裡的舍利子,是指以小乘阿羅漢形象而顯現的佛的十大弟子之一的舍利子。因為舍利子的母親叫舍利(意即鶖鷺),按照印度人的風俗習慣,便依母親的名字稱他為舍利的兒子,即舍利子。(在藏地,這種稱呼方式也很多,孩子小的時候,用母親或父親的名字而稱呼其為某某之子。) 在後面的經文當中,觀世音菩薩每一句回答的前面,都應該有一個提醒詞——舍利子,你應該明白……比如,「舍利子,你應該明白,一切法都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或者說, 「舍利子,你應該明白,是諸法空相」等等。 講到舍利子這個名稱,大家應該了知,古代大譯師們將印度梵文的佛教經典譯成漢文時,通常有五種不譯:第一種是密咒不譯,如大悲咒、楞嚴咒、金剛薩垛百字明咒、觀音心咒,以及《心經》中的咒語等等,因這些咒語牽涉的意義廣大且密意深奧,因此不譯;第二種是多義不譯,如佛陀的名字稱為薄伽梵,而薄伽梵中有很多含義,因此不譯;第三種是此方所無不譯,即某些印度的方言或專有名詞等在中國沒有可以直接代替的詞句,所以不譯,如梵文的閻浮提,就原原本本地按印度音翻譯過來;又比如藏地的糌粑,在漢地沒有,如果一定要翻譯,譯成麵粉、白面、青稞粉等都不大恰當,因此就直接按藏地的發音譯為糌粑;第四種是隨順習慣不譯,也有人說是特定的人名、地名不譯,比如舍利子,又比如釋迦牟尼佛當年宣說《楞伽經》的地方叫楞伽,故而稱為《楞伽經》等(有些人名代表一定意義,比如藏文中的「扎西」表示吉祥,如果直接譯成吉祥是可以的,但有些人名什麼意義也沒有,就沒辦法意譯,只能直接用音譯);第五種是因尊重不譯,也即為表示對所譯對象特別尊敬而不譯,比如佛教中的「阿羅漢」、「菩提」等。 以上的五種不譯中,有些詞是因其中一種原因而不譯,還有些詞是因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原因而不譯。比如「般若」一詞,其一是因多義而不譯,因為般若的意義很多,所以無法用一個詮表意義範圍相對狹窄的「智慧」來完全表達其內含;另一個原因,則是因尊重而不譯,因此,在講到《大般若》、《中般若》等時,就直接沿用「般若」這個詞。 我們在閱讀理解時,要了知以上五種不譯的習慣,否則有時可能會難以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意義。一位學者也說過,由於現代沒有一位公認的大譯師,每個人在翻譯的時候,都按照各自的標準或理解來操作,從而導致有些人譯出來的文章內容,如果沒有特別解釋,也許就只有譯者自己或某一個圈子內的人才明白。在現代佛教經典的翻譯過程中,不管是藏漢互譯,還是漢英互譯等,這種問題都比較普遍,因此,我們應該盡量了解譯和被譯雙方的國家或地方當時的傳統和風俗習慣,以便理解譯文的內涵。 此經中的問題,是由舍利子向觀世音菩薩提出的,因為一般人無法提出這樣的問題。舍利子顯現上雖然是小乘阿羅漢,但很多經論都認為,他實際上是大乘菩薩,在佛弟子中智慧第一。《心經》是《大般若經》的濃縮本,主要宣說般若,開發學人的大智慧,所以只有讓智慧第一的舍利子出面,才能與本經義旨相符,這就像宣說其他的一些經,比如《金剛經》時,佛會向弟子中「解空第一」的須菩提提問一樣。因為沒有一定的智慧,就很難提出空性方面的甚深問題。 平時我們在講考時也很清楚,要是自己沒有一定的水平,就根本提不出真正牽涉到空性的深奧或尖銳的問題。 承佛威力:承蒙佛的威德之力。即使是小乘中智慧第一的阿羅漢,也需要佛的加持和威力,才能提出大乘的甚深空性方面的問題。如果佛沒有真實加持,即便提出一個空性方面的深奧問題,也是相當困難的。 善男子:有些講義說,善男子是對觀世音菩薩的稱呼,比如在共利言的譯本裡面,是將善男子解釋為觀世音菩薩,說「善男子,若有欲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者,云何修行?」但有些講義認為,如果舍利子直呼觀世音菩薩為善男子,就顯得不太恭敬。藏地有些講義就否定這種說法,說應該是舍利子問觀世音菩薩,「如果世間上有善男子(善女人是省略的)想修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當如何修行?」 我認為這兩種解釋都可以。而且,稱呼觀世音菩薩為「善男子」,他應該不會生氣吧,因為他確實是個善男子嘛。不過,按照漢傳佛教的傳統,觀世音菩薩有時是以女性的身份而顯現的,如果稱呼女性為善男子,她可能會有些不高興吧! 說一千,道一萬,總而言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此時,蒙佛加持,舍利子向觀世音菩薩提出一個問題:聖者觀世音大菩薩,您依靠佛的加持力已照見五蘊皆空,但世間很多的可憐眾生想修學般若波羅蜜多卻是很困難的,如果世間的善男善女真正想行持般若波羅蜜多,修習般若空性,到底該怎樣行持,怎樣修習呢? 丙二、(回答)可分為六: 一、略說修持般若的方法; 二、廣說般若之本體; 三、證悟空性之功德; 四、證悟般若空性之果位; 五、宣說具有功德之密咒; 六、教誡修學般若法門。 丁一、(略說修持般若的方法): 作是語已,觀自在菩薩摩訶薩答具壽舍利子言:若善男子及善女人,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者,彼應如是觀察,五蘊體性皆空。 承佛加持,觀世音菩薩就此問題予以回答(在有些了義經典中說,雖然觀世音菩薩早已成佛,並在無量世界中以佛陀的形象度化眾生,但觀世音菩薩也在釋迦牟尼佛前顯現為菩薩的形象來利益眾生):在這個世間上,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想觀修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也應該以五蘊皆空的方式觀修。 器世界、有情世界、十二處、十八界、十二緣起、四諦等等,都可歸攝於五蘊,所以,在五蘊當中,已經包括了所有的法。有關講義中也講過,無論修持六度、四攝或其他任何法門,都應以觀空性的方式來修持,也即:在勝義中,萬法遠離一切戲論,遠離一切語言分別的境界;而於世俗中,萬法都是如幻如夢、如水泡如影像等,這就是觀修空性的基本方法。 麥彭仁波切在《中論》講義中也說:觀修般若波羅蜜多的方法,就是以勝義中萬法猶如虛空,遠離一切執著、一切戲論的方式修持;而在世俗中以萬法顯而無自性的方式修持。 佛陀為什麼要顯現以入定的方式來宣說這個經典呢?佛陀的意思就是為了表明,作為後學者,我們一定要觀修般若空性法門,如果沒有觀修,是不可能成就的,因此,在這次《心經》講完以後,我會給大家講一講藏傳佛教特有的《心經》修法。 修法是很重要的,如果不懂修法,只是每天將《心經》背得滾瓜爛熟,也只不過是詞句上的讀誦而已,實際的收效並不會太大,所以,在念誦的同時,還要思維和修行。 你們也要反躬自問,自己是否做到了通過讀誦、受持、聽聞、思維、書寫等全部十法行來行持《心經》。在有些道場或寺院中,只有讀誦,早課讀,晚課也讀,但從來不思維,也從不修持,僅以這種方式來行持如此甚深之空性法門,是遠遠不夠的。 《心經》這樣的空性法門,是百千萬億劫都很難遇到的,我們既然有幸遇到了,就應該盡量放下一切,空出時間來觀修其中的內容。 以上,就是略說修持般若的方法。也即:不管善男子、善女人(有些論師講,這其中也間接包括了石女之類的所有人)等什麼樣的人,都應該行持般若波羅蜜多。 怎樣行持呢?就是以五蘊皆空的見解而攝持:在凡夫位時,我們以分別念來了達色蘊、想蘊等五蘊自性都是空性;在證得人無我和法無我之後,則以真正通達二無我的方式來照見五蘊皆空。 不管怎樣,作為凡夫人,以五蘊皆空的見解來攝持自己的心行,我們現在應該是可以做得到的。比如,我們平時磕頭、修加行或念咒時,要了知在世俗中這種如幻如夢的積累善根是存在的,也是不可缺少的;但在勝義中,這些都如同清凈離垢的虛空一般遠離一切戲論。如果以這種見解來攝持修行,我們平時在生活中所牽涉到的對五蘊的執著,就會逐漸消失,並能最終徹底斷除我執,如果我執斷除,則與我執相關的對五蘊的執著自然也會息滅。以這種方式來修持,就是《心經》的基本修法。 從以上這些內容中,我們也可以了解到,《心經》並不是佛陀親口所說的佛經。 本來,佛經有三種:第一種,是佛陀親口說的佛經,《般若攝頌》等等就屬於此列; 第二種,是佛陀加持以後所產生的佛經。《心經》的主要內容,就屬於加持佛經的範疇,因為都是佛陀加持觀世音菩薩說出來的。正因為佛陀的加持,觀世音菩薩才會顯現「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的境界。就像世間某些領導在講話之前,先向秘書交代意圖,再由秘書擬出講話稿,領導過目同意之後,就在會議上照本宣科地念一遍,秘書寫的東西一下子就成了領導的講話,誰也不會認為那是秘書的意思。同樣,雖然《心經》的內容,是舍利子與觀世音菩薩的對話,但裡面卻包含了佛陀準備向眾生宣說的所有般若之精華,與佛陀本人所講的沒有任何差別。如果能徹底通達《心經》,則所有《般若經》的內容都可以舉一反三、融會貫通了; 第三種,是佛陀開許的佛經。所謂開許的佛經,即是指在有些佛經的前面,會出現緣起的內容,中間會出現一些像「佛說(世尊告言)」、「阿難說(阿難啟白)」等等之類的連接文,最後還有聽眾隨喜讚歎的文句。這些詞句不是佛說的,而是在佛陀允許的情況下,由後人加上去的。佛陀曾告訴弟子們,以後你們結集佛法的時候,前面要加上緣起,中間要加連接文,最後要有交代,這樣世人才能看得明白。換言之,穿插於前、中、後的這些部分,被稱為「開許教」,它既不是佛陀親口所說的,也不是因佛陀加被的力量而說出的,而是佛陀開許的內容,所以被稱為「開許教」。 無論加被的也好,開許的也好,所有的佛經,都是依靠佛陀的力量才產生的,如果沒有佛的加被,誰也不能自己說出這些深廣妙法。由此可知,所有的佛法都具有同等的加持,都屬於佛法。 在《心經》當中,就包含了三種教的內容,但其中的主要內容,則是加被教。 至此,其他譯本中前面的序言部分就結束了。大家以後如果有機會給其他出家人或居士講《心經》,以上所講的部分只是作為參考,真正的內容是從下文開始,前面開頭的緣起和後面的結尾部分可以不講,只講中間抉擇般若的這一部分就可以了。(休息一下吧!是不是剛才大家吃得太多了,好多人都在打瞌睡,一般吃素不會打瞌睡的。)(眾笑) 丁二、(廣說般若之本體)可分為二: 一、了知基般若; 二、了知道般若; 三、了知果般若。 戊一、(了知基般若)可分為二;一、宣說五蘊空性;二、宣說七種甚深法。 己一、(宣說五蘊空性)可分為二;一、廣說色蘊空性;二、以此類推其他蘊。庚一、(廣說色蘊空性): 這次講解的科判,是以藏文和《心經》廣本為參考而進行闡述的。其中「廣說般若之本體」的內容,是從抉擇基般若、道般若、果般若三個方面進行講解的,因為一切萬法都可包括在基、道、果當中。修行時,首先要抉擇一切諸法的基是什麼;然後行持該基,這就是修持之道;經過修持最後到達的果位,就是果。無論講大圓滿、大手印,還是顯宗的一些基本法要,全都不離基、道、果。對修行人而言,安立和認識基、道、果,是相當重要的。 舍利子,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以下內容,是關於如何修持般若的回答。觀世音菩薩首先宣講了五蘊,以及十二處、十八界等基法的空性;隨後講了十二緣起、四聖諦等道法的空性;最後又講了作為果法的佛智之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