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正確人生觀的思考 --在讀書學習中實踐人生的體會(虞弟兄)
對正確人生觀的思考
--在讀書學習中實踐人生的體會
怎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是長期以來探討的問題,本人的人生觀是對是錯也有待商量,這裡談談自己在學習思考中對人生觀的認識,請大家批評。
一、每個人有自己的人生觀
人生觀是人對人生價值和意義所持有的觀點。我們通常說的理論指導實踐,人生觀就是我們每個人對人生的理論,也就是人為什麼活著,而活著又為了什麼,應該怎麼樣活著。有報道:李連杰息影歸佛,明星看破紅塵為哪般?名校博士生南京街頭乞討自稱看破紅塵。看破紅塵--墮落美少女(是組脫衣的圖片)。李連杰認為,人的一生應該心有所寄,一心向佛;名校博士生認為,乞討對他來說是一件很輕鬆的事,沒有什麼好難為情的,他說「我不在意別人怎麼想,怎麼看,也不想為生活所累,我只想過一種最簡單的生活。」人的一生沒有必要去奔波,省力些過就行,沒有什麼活法的高雅;美少女認為,人應該是自然的美,人體本身就是美的,所謂的遮羞布是多餘的。這些觀點我認為都是他們對人生價值和意義的觀點。而我們一般人的言行雖然沒有登上報紙,大家都認為很正常,很平常的,但不同人之間的言行都一致的可以說是極少的,都是由你自己個人對那個言行思考的結果(失控的病人除外),對你來說都是有意義的。比如,你說了句別人認為很無聊的話,而你動一下嘴部的有關神經,就認為這樣很有意義,很有價值。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活法,人生觀沒有固定的模式。
二、利己利人利社會的人生觀
正確的人生觀就是要為自己為什麼活著做一個合理的定位,有的人為金錢而活,有的人為子女而活,有的人為了人類事業而活,人與人的活法各有不同,只要你感到問心無愧,不管是什麼樣的人生態度與實踐,我想都應該算是正確的人生觀。
正確的人生觀,首先是為了自己而活,然後為社會,為全人類而活。
專門提出這個觀點,是針對我們以往提倡的大公無私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人生觀。我們以往的教育都是要求我們要大公無私,我個人認為是不妥的,也是不切實際的。從我們的現實生活來看,人的行為對他人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一般從「己」的角度出發,影響他人的有四種情況:一是利己損人,二是利己不利人不損人,三是利己又利人,四是不利(損)己利人。很明顯,從傳統的道德角度考慮,第一種情況是不道德的是惡的,第二、三種情況是不善不惡的,第四種情況是善的。而就從第四種善的情況來分析。如果你算是處處不利已而利人,就是損已利他,而對相對的對象來說,不就是他損人利己了嗎?這些人也要利人,而你卻叫他被動地損人了,他們怎麼能心安理得?那麼提倡大家大公無私毫不利己,也就等於是叫他人在道德上受損,而人人都付出又有誰能去接受?再者,如果人人都沒有了私慾,還有什麼可追求?如果我們教育的結果是大多數人做到了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其餘少數人正好可以肆無忌憚地膨脹其私慾,這樣提供了另一批人白佔便宜的機會,從客觀上鼓勵了一批人的道德淪喪。只為人類,毫不利己,可以說是反人性的,即使個人做得到,也只是對社會有好處,對自己則是一種殘忍,以「無私」的表演為自己樹立偉大的形象是虛偽的。就算個人能從虛偽中獲得滿足,也是一種變態的滿足。如果多數人違反人性而變態了,這人類也就難以稱之為人類了。專門利人毫不利己,從動機來看當然是高尚的,然而從效果看,毫不利己不但不會感化人類而促進道德建設,只能促進少數人更加遠離文明,提倡這種行為並不能達到提高社會道德水平的目的,大公無私毫不利己專門利人是不現實的,也是行不通的。專門利人毫不利已,作為矯枉過正的口號是可以的。
而相反如果毫不利人,專門利已顯然是不行的。有個關於天堂地獄的故事。 上帝對一個牧師說,他要讓牧師去看一看天堂與地獄的差別。他們來到一個房間里。房間中央擺放著很豐盛的美食,還擺放著很多很長的筷子,一大群人看著美食,而每個人拿著長筷子夾起來的美食送不到自己的嘴裡,卻只能眼睜睜的望著,仍舊要餓肚子,個個都神情暗淡、愁眉苦臉。上帝又帶牧師來到另外一個房間。房間里同樣的擺放著很豐盛的美食與長筷子,這群人相互夾著給別人吃,每個人臉上的表情卻幸福而滿足、非常快樂。上帝微笑著說,這就是天堂與地獄的差別。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天堂和地獄條件是一樣的,相互依存就是天堂,光是為自己就是地獄,人脫離了別人,光為自己其實也就是等死。
為自己,為社會,為人類而活,是一個互相依存的大循環,如果光是為自己,那麼就走進了一個自私的死循環,你也就難以幸福地活下去。正確的人生觀是以自己為主,能擺正個人同社會、他人的關係,而又以對己負責的行為態度,富有使命感,能做到淡泊名利,樂觀豁達,熱愛生活,享受生命。簡單地說,就是一生能夠平安地過來,不要因為你對人生的態度問題,你自己或者親人而受到常人沒有的、而常人又認為那是悲慘的遭遇。
三、「三會三懂」的積極人生
會學習懂事理。
人世間萬物的認識是無窮盡的,我們談人生觀所要求的懂事理,就是對人生、生命、生活的基本認識和看法,是關於人生的學問,首要的是要明確什麼是積極向上的人生,也就是要知道人往哪個方向發展才是對的?
從人的進化或者產人類歷史的發展來看,人從「動物」進化而來,勞動使人「站立」起來,促進了人的思想變化。而專家認為,人類之所以從遠古開始走上與動物發展不同的道路,在於其開始具有理性的思維。如果思維也可以量化,那麼人的進步是思維量的增加。
從人生的過程來看,我們的一生可以比做一次旅遊,同樣到一個地方旅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收穫,有的人去了後能講出一路的風景以外,還能說出景點的歷史背景,而有的人卻只是說去過那地,其餘的一概不知。人的進步與旅遊一樣,個人觀光欣賞到了多少,是衡量人的進步標準。這人生之旅的風光欣賞,其實就是對人事現象的理解。
從人生的歸宿目標來看,不同的信仰的人有不同的目標,信佛教要成佛,信道教要成仙得道、信儒學(教)要完成道德人格,信基督教要靈魂上天,信共產主義要實現世界大同等等。不管是有神論者,還是無神論者,有個共同點:就是你想到了,而你還看不到的「未來」。人的進步可以說還只是自以為是的接近未來。
這樣看來,人的進步主要是思想的發展,是人在不斷學習實踐中,逐漸達到對人事的認知(欣賞人生之旅的風景),而煥發出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是人內在的一種氣質,是自以為是的接近「未來」的心之充實。拿儒家的話說是「朝聞道夕死可矣」。人的明事理也就是這個「聞道」,也是人生的學問。
世界好話書說盡,書中自有記載人生的道理。明事理的途徑很多,最普遍的,最簡便的修養方法是讀書。
古人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人一生實在太短暫,而我們又擁有一座那麼大的古文化寶庫,用一生的時間去挖掘,也只能得到皮毛而己。何況有許多書還是文化垃圾,有的甚至是「文化毒品」。所以,不要以為捧起書就是有修養的表現,更不要把有限的閱讀時間浪費在文化垃圾上。有哲人講過,經典就好像一頭母牛,每天都提供新鮮的牛奶。我們要讀一些己成為中國文化傳統精華的書。
讀書為了明事理,為了人生學問,怎麼讀書還是借用一位著名學者對論語「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解釋來說明。他說,「學,是學問,學問不是文字,也不等於知識,學問是從人生經驗上來,做人做事上去體會的,隨進隨地要有思想,隨時隨地要見習,隨時隨地要有體驗,隨時隨地要能夠反省,就是學問,通過思想、見習、體驗、反省而慢慢地明白了許多事理,自有會心的樂趣,就會『不亦說乎』而高興了」。要用心去讀,從你的思想、見習、體驗、反省來解讀,而對作品的解讀不一定是作者的原意,最重要的是——你從中有沒有受到有益的啟發,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對你個人起到積極的作用。
會捨棄懂得失。
捨棄什麼?世界在發展變化,到底什麼應該捨棄,什麼不能捨棄,這完全憑個人的情況,憑個人的經驗,同樣的事對於不同的人也不是一樣的。比如,種花與跳舞,讓花匠與富翁來取捨,對花匠來說,種花是不得己而為之的謀生手段,他不能捨棄。而對富翁來說,儘管種花是他閒情逸緻或陶冶情操的精神享受,但完全可以輕易地捨棄。就是同樣的一類人,因為審美觀或者其他環境的不同,對於捨棄的內容也是不一致的。捨棄完全由個人的情況而定,你要捨棄什麼,由你自己權衡利弊決定。捨棄與剝筍殼一樣,是一層一層的,都是在相比中取捨的,那麼哪些是最外面的一層,哪些是最裡面的一層?我引用兩句話:
一是民以食為天。有一次我們討論過關於道德與犯罪的問題,其中有一個問題是,在你因為沒有食糧充饑,而就要活活地餓死,你會不會顧及道德與法律?大家都說,這個時候道德與法律會放在一邊的。而有個人卻說的更直接,他說,我寧願先搶劫然後被處決,也不會坐著眼睜睜地餓死。生命的存在是人類致高無上的慾望,這說明食物是不能捨棄的,捨棄食物就等於捨棄生命,食支撐著我們的生命,是我們的首選項目,正應驗了古人說的,食、色性也,民以食為天。古人說的,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有一定的道理,人為財其實也是想到要有食的保障。食直接影響到生命,食是「筍的肉身,而不應該是筍的皮」。這裡提及食,是藉以說明生命的重要,人的一生最不能捨棄的是生命安全與生命的自由,在捨棄中,都要圍繞生命安全及自由而展開。
二是人要臉樹要皮。有人可能不知道,樹皮的作用,你如果把樹的皮用刀刮一圈,那麼這棵樹就活不成了,樹皮不僅保護著樹的生命,也維護著樹的尊嚴。我們說臉面,臉通常說是面子,這兩者可以通用,也可以有區別,有的人為了面子,不擇手段,干出許多有損斯文的事來,這樣別人就會評論他是要面子不要臉。這時的面子和臉己經成為了兩回事。而古人把人的臉與樹的皮相比,擺上這麼重要的位置,這臉就不是一般的面子,這臉是高層次的面子,不是那種打腫臉充胖子的那種虛榮的臉面。這臉我理解為是由志向、信念、道德、操守、正義和良知等產生的榮譽和自尊。
我們說的臉面,主要體現在我們通常說的人格上,人格是個人顯著的性格、特徵、態度或習慣的有機結合,也就是說人的道德品質。臉面(榮辱)對人的重要,有時甚至超過了生命。從恥食周粟的伯夷叔齊,到無顏面對江東父老的項羽;從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到拒絕美國救濟麵粉的朱自清……無數可歌可泣的事迹,無數錚錚傲骨的人物,都源自中國文化的臉面(榮辱)意識。
會享受懂生活。享受人生,就是讓人生快樂地過。有人歸納人要快樂就要做到:知足常樂,自得其樂,助人為樂。知足是享受的前提,如果你不知足,你就會永遠為物質所累。知足說起來容易而做起來卻很難,到底怎麼做才是知足?我也不能做示範,只能從讀書中感覺到是因為享受懂生活的文章,按照自己的理解,摘錄詩詞作為給大家的一點啟發。
戴復古《夢中亦役役》「半夜群動息,五更百夢殘。天雞啼一聲,萬枕不遑安。一日一百刻,能得幾時閑?當其閑睡時,做夢更多端。窮者夢富貴,達者夢神仙。夢中亦役役,人生良鮮歡。」
這首詩反映了人為追逐名利而勞苦不休,說明人生的辛苦寡歡。你看,從五更開始,萬枕不遑安,還沒離開枕頭就驚惶不安了,要算計或者開始勞心勞力了,一天下來,能得幾時閑?白天哪有閑下來的時候。就算睡覺的時候算閑了,而做夢的頭緒卻更多了,白天一天的辛勞還不夠,各人還在想名與利,窮者夢富貴,達者夢神仙。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中還是營營不休,時刻在想著名利,最後逼出一句感嘆,人生啊真是很少有歡樂的時候。
趙秉文《青杏兒》「風雨替花愁。風雨罷,花也應休。勸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謝,明年花謝,白了人頭。乘興兩三甌,揀溪山好處追游。但教有酒身無事,有花也好,無花也好,選甚春秋。」
風雨是自然現象,花也是自然給我們欣賞的,春來春去,花開花落在這樣一個永不停歇的輪迴中,我們也跟著「白了人頭」。上片一個替字,反映作者惜花,花謝的快,人也老的快,勸導我們莫負春光(這春是人生之春,也是大自然之春),賞花飲酒的大好時光不要錯過,要及時欣賞與享受上天賜給我們的風景與美味。而又反映出一種無奈的傷春惆悵之意,及時欣賞風景,享受美酒,是因為很快就要白了人頭。下片沒有繼續那惆悵與無奈,而是以積極的態度主宰人生與風光。春天的美好過去了,美酒依然有,清風明月,山色湖光,小橋流水,良辰美景隨處可見,盡情追游。這也就是說,只要你擺脫俗務,什麼時節都是可以有賞心悅目的好風景。選甚春秋?我常常對一些事情,引用「有也好,無也好。」這樣就能淡淡地對待一些所謂影響你名利的事,就會擺脫煩惱。
上面的詩詞是我自己感覺到一些人因為不太成功而自我安慰式的自得其樂,看起來有點消極,而我選取這些只是說明怎麼自我悠閑的享受。人的一生過來,如果大家都是在趕路,一路下來太辛苦,這些就權當是人生旅途的中間小站吧,這樣你就不會感覺到是消極了。
最後我引用南懷瑾說的:「看,產房剛出生的嬰兒都是手指緊握的,殯儀館的死人手指都是張開的。人生下來就想抓的,最後就是抓不住。」我們抓不住什麼,也帶不走什麼,就讓這一生平安快活地過吧。
推薦閱讀:
※如果一小時閱讀一本書?
※[轉載]八字中實踐應驗斷語(六)女命婚姻
※實踐案例:將軍布陣形
※方法論【1】:刻意練習的3F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