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癬」、濕疹的自然療法

皮膚「癬」、濕疹的自然療法【一】將肌膚從危「癬」中拯救出來一、「熏洗」和「蒸敷」療法是怎麼回事熏洗療法和蒸敷療法,都是使用中草藥治療皮膚病的方法,也是局部葯浴的一種。1、熏洗療法:是將中草藥放在搪瓷盆中,加水煮至20~30分鐘,使中草藥的成分充分浸出來,然後趁熱將皮膚病損處放在盛葯的搪瓷盆上,使蒸氣直達患處;周圍的空隙以布條包裹嚴密,熏蒸20分鐘以後,待葯溫度降到40℃左右時,將皮損部位浸入藥液中,這就叫做熏洗療法。2、蒸敷療法:是將中藥切成碎塊,以布袋分兩袋包裝,放在籠屜上蒸或水煮30分鐘左右,待溫度降至40℃左右(以不燙傷皮膚為度)時,將葯袋敷在皮損部位上。葯袋涼後,更換另一個熱葯袋敷。每次蒸敷30~60分鐘,每日1次或隔日1次(視病情而定)。熏洗療法和蒸敷療法,均能改善局部皮膚的血液循環,促進代謝機能,加速組織修復。同時帶有藥物成分的熱氣熏洗和局部加溫,有利於藥物的滲透,能使角化的上皮鬆解軟化,對皮膚病損起到消殺病菌、止癢、止痛的效果。那麼,哪些皮膚病適合做熏洗療法呢?一般講,皮膚病變部位在四肢便於浸入藥液中的,可作熏洗療法:反之,則用蒸敷療法。3、在做熏洗和蒸敷療法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一切急性炎症性糜爛滲出性的皮膚病不宜使用。(2).熏洗時可用軟布拭洗,不要用強力揉搓,以免皮膚破潰,繼發感染。(3).蒸敷療法應注意葯袋的溫度,尤其對年老體弱者來說,因老年人反應能力低下,幼兒皮膚嬌嫩,要注意防止燙傷。(4).熏洗及蒸敷療法的每劑藥物,可連續使用3~5天。夏天氣候熱,每次治療後,要把藥液或葯袋重新煮沸或復蒸後放在陰涼處備用,以防變質。(5).對孕婦、老人、幼兒、患有高血壓病、冠心病、易過敏者,用熏洗和蒸敷療法時應慎之。「薰洗」和「蒸敷」療法不僅用治皮膚病,也適用於其他一些疾病的治療。二、熏洗療法巧治皮膚病熏洗療法是一種常用的外治法。它是利用藥物煎湯,趁熱在皮膚或患處進行熏蒸、淋洗,從而促使腠理疏通,脈絡調和,氣血流暢,最終達到預防疾病和治療疾病的目的。現代醫學研究證明,熏洗時濕潤的熱氣,有利於皮膚的呼吸,加速皮膚對藥物的吸收。皮膚溫度的升高,可導致皮膚微小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環,有利於血腫和水腫的消散。由於溫熱的刺激能活躍網狀內皮系統的吞噬功能,增加細胞的通透性,提高新陳代謝等作用,故對各種皮膚病有良好的療效。熏洗療法具有經濟簡便,易學易用,適應症廣,療效顯著等特點。現介紹如下:1.治肛門濕疹:取大風子50克,苦參50克,蒼耳子30克,蛇床子15克,浮萍15克,豨薟草15克。將以上藥加水2000毫升,浸泡30分鐘後煎煮,待沸後,去渣取汁置於坐浴盆內,先熏後洗,至少30分鐘,每天早、晚各1次。7天為1個療程,一般坐浴3~4個療程即可。此法有清熱利濕止癢之效。2.治陰囊瘙癢症:取千里光、艾葉各30克。將以上藥加水1500~2000毫升,浸泡15~20分鐘後煎煮,待沸後,去渣取汁置於坐浴盆內,先熏後溫洗患處,每次10~15分鐘,每天1~2次。此法有清熱利濕、祛風止癢之效。治療期間局部避免搔抓,不可用肥皂與熱水擦洗。3.治婦女外陰瘙癢症:苦參、土茯苓、生百部各30克,龍膽草、紫槿皮、黃柏、川椒、蒼朮各15克,地膚子24克。將以上藥放入藥罐中,加入清水2000~2500毫升,浸泡15~20分鐘後煎煮,待沸後,去渣取汁置於坐浴盆中熱熏,待葯溫時坐浴,並洗滌外陰部,每日1劑,早晚各洗1次,每次約30分鐘,10天為1個療程。嚴重時可用3個療程。可清熱瀉火,利濕解毒,殺蟲止癢。4.治陰囊濕疹:取蛇床子50克,地膚子40克,蒼耳子50克,苦參60克。將以上藥放入藥罐中,加入清水1500~2000毫升,浸泡20~30分鐘煎煮,待沸後,去渣取汁置於坐浴盆中先熏後洗患處,每次30分鐘,每日1劑,之後再塗枯冰散(枯礬10克,冰片0.5克,氟氫鬆軟膏30克,調勻即可),每天3~4次。一般用藥5~7天可愈。可祛風除濕止癢。5.治療股癬:取黃柏、白頭翁、蛇床子各25克,藿香15克,生黃精20克。將以上藥加凈水1500毫升,浸泡30分鐘,煎沸5分鐘,去渣取汁,加入食醋250毫升,攪勻即成。藥水趁熱熏洗患處,每次20~30分鐘,每日1劑,連用7天為1個療程。可清熱解毒,除濕止癢。6.治療足癬感染:孩兒茶、鮮馬齒莧各40克,土茯苓35克,石榴皮20克,蛇床子30克,黃柏20克,枯礬15克。將以上藥加水2000毫升,浸泡20分鐘,煎沸後5分鐘,去渣取汁,趁熱先熏後泡患足,浸泡約需20分鐘後拭乾,用無菌紗布包敷,每日3次,每日1劑,5天為1個療程。可清熱解毒,利濕止癢,收斂殺菌。7.治療硬皮病:取威靈仙60克,蜀羊泉40克,石菖蒲30克,艾葉、獨活、羌活、千年健各20克,紅花15克,食醋500毫升。將以上藥放入藥罐中,加入清水1500毫升煎煮,沸後15分鐘,去渣取汁置於坐浴盆中或桶內,趁熱熏患部,並擦洗患處,每次30分鐘,每日1劑。一般用藥10~15天。可活血化瘀,清熱利濕。8.治療濕疹:取土茯苓、薏苡仁、白鮮皮、黃柏、地膚子、苦參、五倍子、白礬各30克。將以上藥加水2000毫升,放入罐中慢煎煮,待沸後10分鐘,去渣取汁置於坐浴盆內或桶中,熱熏,頻洗,濕敷,每次30分鐘,每日1~2次,每天1劑。加減法:急性者加生地榆30克,慢性者加皂角、三棱各30克。一般用藥5~7天可愈。有清熱解毒,利濕止癢,祛風收斂之功。9.治療多形性紅斑型葯疹:取苦參、地膚子、白鮮皮、防風、金銀花各15克,甘草10克。將以上藥加入清水1000~1500毫升煎煮,沸後10分鐘,去渣取汁置於坐浴盆內,趁熱先熏後洗患處,每次15~20分鐘,每日4次,每日1劑,洗後不包紮,外蓋一層無菌紗布即可,15天為1個療程。可清熱解毒,利濕止癢,祛風透疹。10.治療慢性瘙癢性皮膚病:取蛇床子、地膚子、白礬各30克,苦參15克,花椒10克。將以上藥放入藥罐中,加入清水2000毫升煎煮,沸後5分鐘,去渣取汁置於坐浴盆內,趁熱先熏,待葯汁溫和坐浴,浸泡20~30分鐘,每天熏洗2次,連用10天為1個療程。頑固者加透骨草60克,陰癢者加土茯苓30克,肛癢者加百部20克。可清熱解毒,利濕止癢。適用於慢性濕疹、局限性神經性皮炎、外陰瘙癢症等。三、治癬食療驗方歷來治療頭癬、手癬、足癬都採用外擦、外敷相關藥物的方法,而食療法往往被忽視。食物與中藥配伍內服、外用,均可對各種癬症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1 、頭癬食療方(1).香血葯肚。豬肚1隻,洗凈。裝入中藥乳香、沒藥各5克,血竭1克,皂莢5克。紮好豬肚後用水燉熟,食肉飲湯。(2).蒼耳墨魚。墨魚1條約300克,去腸雜、洗凈。用蒼耳葉20克填魚腹,外用蒼耳葉貼鍋底,將魚置葉上,少加水,文火煨熟,去皮骨,不加油鹽,淡食。頭癬長久不愈者,效果頗佳。(3).韭菜豬油。韭菜250克,焙乾、炒焦,研細末。用豬油調和敷患處。(4).黃鱔鮮血20克塗頭癬患處。(5).豬膽雄黃糊。豬膽1個取汁,調入雄黃粉15克成糊狀,塗擦患處。(6).香瓜汁。用香瓜葉200克,搗爛塗敷患處。2、 手癬食療方(1).皂莢豬肚。用豬肚1隻約200克,納入皂莢5克,煮食。或用乳鴿1隻(250克),去腸雜,納入皂莢5克於鴿腹內,同煮食。(2).燴黃魚肝。黃魚肝100克,加適量醬油、蔥、姜、糖和少量水,下鍋煮沸後即改文火煮半小時,待水干後即可食用。(3).韭菜蓖麻。韭菜100克切碎、蓖麻子肉(去殼)50克,共搗爛,用熱飯和勻敷患處。(4).馬齒莧汁。鮮馬齒莧200克,洗凈、搗爛、絞汁,用等量米醋混合塗患處。3、 足癬食療法(1).鮮桃葉汁。鮮桃葉200克,搗爛敷於患處。(2).荔枝核糊。荔枝核100克,研末,調米醋擦患處。(3).米醋。將足(手)浸泡米醋中,浸洗。一日3次、每次30分鐘。(4).生薑。用老生薑適量切片,外擦,一日數次。4、 體癬食療方(1).三皮液。用黑豆皮150克、蠶豆皮150克、扁豆皮100克。加水2000~3000毫升,煎沸15~30分鐘離火,待溫後用軟毛巾浸液濕敷患處,一日1~2次,每煎1次,可使用2天。(2).米醋杏仁湯。杏仁15克、米醋25克。將杏仁搗碎倒入醋內,然後加熱煮沸,趁熱用棉花球洗擦患處,一日洗1次,連用5天,隔1~2天,再連用3天。(3).醋浸荸薺膏。鮮荸薺10個,陳醋75克。將荸薺削皮、切成薄片,浸入醋中,放在鍋內慢火熬,待醋干後,將荸薺搗成糊狀備用。上藥後用紙蓋好,再以繃帶綁好,一日1次。(4).大蒜泥。大蒜適量,將其搗敷患處,包好,一日換1次,連用5~7天。【二】治療濕疹便方濕疹是一種變態反應性疾病,臨床上比較多見。急性濕疹的損害呈多種形狀,初期為紅斑,自覺灼熱、瘙癢,繼而在紅斑上出現散在或密集的丘疹或小水泡,泡破形成糜爛、滲液面。慢性濕疹表現為皮膚逐漸增厚,皮紋加深、浸潤、色素沉著等,主要自覺癥狀是劇烈瘙癢。現介紹幾則便方如下:1.煅石膏60克,白及粉30克,密陀僧21克,上輕粉15克,枯白礬9克。以上5味中藥研成細末。臨用時以香油或凡士林調成50%軟膏塗泡上,如有膿水淋漓者可用藥粉干撒創面。每天塗搽3~5次。2.馬齒莧30克,龍膽草9克,黃柏15克,紅花9克,苦參15克,蛇床子15克,澤瀉15克,大黃6克,甘草9克。水煎服。3.金銀花60克,干菊花60克,川黃連9克,土茯苓30克,玉米仁15克,防風9克,蟬衣9克,生甘草9克。水煎服,兒童用量酌減。4.苦參300克,黑豆300克,白鮮皮250克,大楓子250克,木槿皮150克,地膚子150克,蒼朮150克,生蔥20根,五倍子100克。共水煎2次,合併煎2次,合併藥液800毫升。再用95%酒精200毫升溶解樟腦20克,冰片20克,後緩緩加入藥液中過濾分裝。先用50%氯化鈉溶液清洗患處皮膚,再將上述藥液外擦患處,1日3次,7日為1個療程。五、編讀往來讀者一問:前兩年,我愛人患了牛皮癬,經打針,外用、內服藥都不見理想療效,而且發展面積越來越大。懇請編輯同志就此病聯繫專家給予指點。醫學專家答:來信中談到您愛人得的皮膚病經醫院診斷為「牛皮癬」,兩年多來多處求診,效果不佳。我們俗稱的「牛皮癬」,西醫稱為銀屑病,是一種常見的無傳染性紅斑、鱗屑性皮膚病。其特點是在皮膚上反覆出現多層銀白色乾燥鱗屑,病程較緩慢,具有複發傾向。它是皮科臨床上常見病、多發病,也是一種疑難病。西醫對銀屑病發病原因的研究尚沒有突破,各家學說不一,主要認為與遺傳、感染、免疫、代謝、內分泌、精神等因素有關。中醫對病因病症也進行了大量研究,對其認識也各有見地,有血熱、血瘀、血虛、血燥、毒邪等理論學說。根據您所描述的皮膚癥狀和臨床特徵,像是西醫的尋常型銀屑病。如有發展可為進行期。這期間的疹型表現,按中醫辨證一般為血熱毒蘊、陰虛風燥所致,可採用涼血解毒、滋陰潤燥法。建議服用犀角地黃湯加減,方葯如下:生地15克,丹皮10克,紫草15克,水牛角絲15克,土茯苓30克,雙花15克,連翹15克,板藍根15克,玄參15克,白花蛇舌草20克,白鮮皮15克,大青葉15克,鬼箭羽15克,烏蛇10克,赤白芍各10克,生甘草6克。每日1劑,分2次服用。西醫治療此病,現採用維A酸製劑內服,或使用免疫調節劑等。外用藥多採用皮質類固醇激素霜膏,但療效也不確定,而且有一定缺陷。建議先服用以上湯劑2周左右,再到當地中醫皮膚科,根據舌苔、脈象、病症情況,適當調整一下藥方,繼續服用一段時間。由於此病中西醫均無特效療法,故病程緩慢,易複發,病人備受折磨。一般都會有像您愛人一樣「心理壓力大,情緒較為煩躁」的情況,這是可以理解的。你應該經常安慰他,解除他的思想顧慮,多出去轉一轉,避免焦慮、緊張、情緒激動等,以免加重病情。因為此病與精神因素也有關。此外,不宜食用辛辣刺激之品,以及外用化學刺激性藥物。平時注意勞逸結合,不要過度搔抓和燙洗。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皮膚科 蘇愛華)讀者二問:我今年57歲,患銀屑病20餘年。服過許多葯,但效果不理想,年年複發,很是苦惱。請專家給予治療。醫學專家答:信中談到您患銀屑病20餘年,現又複發,很是痛苦。作為皮膚科大夫很能理解,因為中西醫對此病至今還沒有特效療法去根治它,所以銀屑病在皮膚科領域是一種疑難頑症,是皮膚科重點研究防治疾病之一。您幾十年來已經用了不少藥物治療,其中大部分是中成藥。有的藥物還造成了消化道出血,說明長期的疾病纏繞或過多的刺激性藥物已使您脾胃功能受損。據信中說,您的皮損多在四肢,特別是下肢為多,反覆發作,纏綿不愈,可能與濕邪黏滯重濁向下有關。根據您所談的病情是否考慮用湯藥治療一段時間?銀屑病病根大都與血熱蘊毒有關,可用清熱解毒法解毒消斑,又因您病情較久,傷氣耗血脾胃功能較弱,還可用補氣養血、健脾胃除濕方葯進行調理。由於沒見到病人及皮損表現,今出一處方僅供當地醫生參考使用:土茯苓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草河車10克,丹參15克,黃芪15克,炒白朮10克,苡仁15克,白芍10克,地骨皮10克,紫草根10克,雞血藤15克,牛膝10克,白蘚皮30克,白茅根10克,生甘草10克。以上湯劑第一、二煎合後分2次服用。第三煎加蛇床子30克,大楓子仁30克,蒼耳子15克,桃仁30克,馬齒莧30克,苦參30克,百部15克,一起煎水約有1000毫升,再對皮損處進行溫洗,每晚1次。信中談到「當地醫院診斷為典型的尋常紅皮銀屑病」。臨床上一般尋常型銀屑病較多見,呈紅皮症型大都與刺激有關。所以外用藥物及飲食方面一定要注意。一方面需避免使用刺激性太強的外用藥品,又要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平時還要注意不用熱水燙洗皮膚。   (中國中醫研究院西苑醫院皮膚科 蘇愛華)讀者三問:我13年前被燙傷,如今雙手腕及手指已攣縮,其他部位均有增生性改變,到處求醫用藥均無效。請給我幫助。醫學專家答:關於您燙傷後遺留的疤痕及攣縮,至今中醫方面還無特效療法(是否有秘方可治不清楚)。現一般採用對症活血化瘀、舒筋溫通方法治療。今開一處方用一段時間看效果如何。1.舒筋活血片1次4片,每日3次,口服。2.伸筋草60克,桃仁30克,紅花10克,雞血藤30克,絡石藤15克,桑枝15克,地骨皮30克,桂枝15克,皂刺15克。7~10劑,每日煎水溫泡用,每次浸泡20~30分鐘。每日1劑,分2次用。(中國中醫研究院附屬西苑醫院皮膚科 蘇愛華)讀者四問:我兒子20歲,1998年檢查為皮膚角化,內服、外用藥物無任何療效,請問有什麼辦法治療?醫學專家答:關於您兒子的「皮膚角化」之病,由於沒有見到皮損,只能根據您信中所述情況,開出以下處方:丹參15克,蘇木10克,鬼葯羽15克,三棱15克,茯術15克,桃仁30克,紅花10克,大黃15克,地葯皮15克,7劑煎水外敷。每日1劑,分兩次外敷。(中國中醫研究院西苑醫院皮膚科 蘇愛華)讀者五問:我34歲,今年年初開始皮膚瘙癢,用手一抓就出現一大塊丘狀疹,醫生診斷為蕁麻疹。曾用抗過敏葯治療,但一停葯又反覆。懇請有關專家確診,並開中藥良方。另外,有什麼中成藥可以預防的輔助治療?醫學專家答:關於您所得的蕁麻疹是一種過敏性疾患,不知您在當地是否檢查過過敏原,看看究竟是什麼原因引起的,以防反覆發作。今開一治慢性蕁麻疹的處方,您可先煎服試試,也可根據您的舌苔、脈象,讓當地醫生參考開方:防風10克,蟬衣10克,枳殼10克,黃芪15克,白朮10克,煅龍牡各30克,蒼耳子10克,牛蒡子10克,當歸10克,烏梅20克,地骨皮15克,地膚子15克,鉤藤15克,澤瀉10克,生甘草6克。7~10劑,煎服,每日1劑。(中國中醫研究院西苑醫院皮膚科 蘇愛華)讀者六問:我家小孩,男,4周歲。3歲半時雙手出現手癬,現在外塗藥已好。但他的頭髮現在是一片片出現黃色的皮損,有時用手打自己的頭。我懷疑是否因父母有嚴重的腳氣,小孩在胎中受真菌感染了。望能得到中醫研究院專家指點治療。醫學專家答:來信談到4歲的孩子頭部出現黃色片狀皮損,您懷疑是否是父母的腳氣傳染而致。頭上黃色片狀是貼著頭皮的干屑,還是結的黃痂?皮損或痂下面刮掉後是好的頭皮,還是膿液、滲液、血水?您的信中均未寫清,所以只能有以下幾種猜測:1.如果頭部出現的皮損片為黃色白色干皮屑,不突出皮膚,輕刮下面不出血、不流膿,只是淡紅色皮膚,重刮可有少量滲液,這種情況估計是脂溢性皮炎,大多是由皮脂腺功能紊亂引起。可給孩子補充一些B族維生素,如維生素B6片,外用維生素B6軟膏塗抹即可。平時可用采樂洗液給孩子洗頭。2.如果片狀黃色皮損是膿痂,痂下有膿點或流膿水,就有細菌感染或真菌(黴菌)感染的可能。這種情況去附近醫院皮膚科做一下真菌檢查即可確診。如果檢查為陽性,可用殺真菌的外用藥,如克霉唑、達克寧、孚琪等塗抹。如果檢查為陰性,則黃色結痂大都是細菌感染,可外用抗生素藥膏,如達維邦、百多邦、紅霉素軟膏外塗。信中談到孩子原來有手癬,外塗藥後已好轉,不知用的什麼葯?如果頭部真菌檢查陽性,也可用原來的外用藥膏塗抹(過期換新的),看是否同樣有效。為了塗藥方便、有效,可先將頭髮剃光,用采樂洗頭後再用清水沖凈拭乾,然後上藥。孩子用的毛巾一定要與大人的分開,必要時用開水煮洗或燙洗。枕巾也同樣多洗。另外,孩子的帽子要多曬。如果檢查真菌陰性,是脂溢性皮炎,給孩子多吃些蔬菜,少量加些粗糧。(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皮膚科 蘇愛華)
推薦閱讀:

濕疹到底怎麼回事,傳染嗎?
可怕的濕疹:傳說中的濕氣究竟從哪進入人體的?
冬季孩子濕疹又複發?治療、護理、誤區知識,你get了嗎?
濕疹臨床路徑
寶寶濕疹請媽媽們用心來呵護!

TAG:自然 | 皮膚 | 濕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