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通貨膨脹會劫貧濟富?
10月21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經濟數據,9月CPI上漲3.6%,創下了23個月來新高。儘管如此,人們仍然感覺統計局公布出來的數據和實際的感受有很大偏差。在經濟學家看來,當前的通貨膨脹風險或許尚可控制,而在低收入群體的日常生活中,物價上漲產生的壓力已經非常明顯。姑且不論我們對CPI的容忍度和警戒線究竟應該定在哪裡,通貨膨脹的話題也足以引起我們的重視和思考。
簡單地說,當一個社會中商品價格普遍上漲時,通貨膨脹就出現了。要知道通貨膨脹是怎麼來的,我們就要看經濟是怎麼運作的。其實道理很簡單,我們發行貨幣是為了方便買東西,一個時期內社會所生產出來的物品是一定的,貨幣的多少就決定了物品價格的總體水平。當國家發行了過多的貨幣,使得貨幣發行量超過商品流通中的實際需要量,進而引起貨幣貶值現象的時候,通貨膨脹就來了,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錢不值錢了」的現象。現代貨幣發行早已經脫離了金本位,進入到紙幣時代,紙幣的發行依靠的是國家信用,製造紙幣的「鑄幣」權力通常為國家所壟斷。在這個意義上講,通貨膨脹可以看做是一種稅收,是國家發行的一種隱性稅收,在經濟學上,其被稱為「鑄幣稅」。
從經濟學的角度看,通貨膨脹有一種劫貧濟富的效應。為什麼說通貨膨脹會劫貧濟富呢?設想一下,社會中有兩類人,一類是富人,一類是窮人。擁有更多資產的富人在通貨膨脹的情況下可以採取很多的應對策略,例如通過投資房產、股市等保值增值,但是窮人就不一樣了,因為窮人在信息、能力、資源等方面都沒法做到使資產保值增值的能力,或者有,也很微弱。這一方面是因為窮人自身的內在原因,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我們的國家沒有提供足夠的社會保障、放開投資渠道引起的。窮人沒有足夠的社會保障,就只能自己攢錢養老、供子女上學等等,越是窮的人越是要通過儲蓄來尋求保障,而這些儲蓄除了銀行利息外,又沒有合適的投資渠道獲得更高的收益。當銀行利息低於通貨膨脹率的時候,實際的利息其實是負的,也就是說存在銀行里其實是虧本的,但是沒辦法,還得存,因為不存就虧得更厲害,這種現象在經濟學上講是一種「被迫儲蓄」。在這種被迫儲蓄下,窮人的儲蓄使得富人更可能利用這些資本獲得進一步的增值。換句話說,窮人被迫補貼了富人。因此,通貨膨脹對窮人更不利。
推薦閱讀:
※你今年的理財收益率要達到多少才能跑贏通貨膨脹?
※中國曆來的幾次通貨膨脹成因及對策分析
※房價和匯率,總有一個要下跌
※負利率時代,你的錢如何才能跑贏通脹?
※這個地球上最失敗的國家,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啟示?
TAG:通貨膨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