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漢唐開國功臣的對比來看,劉邦真的是大殺功臣之主嗎?
強漢盛唐,但漢初劉邦有大殺功臣之名,唐初李淵李世民有善待功臣之舉,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1、漢唐功臣待遇的對比
公元前202年,劉邦在垓下擊敗項羽。同年,劉邦於定陶氾水之陽即皇帝位,定都長安,建立了漢王朝。
歷史上每一個王朝建立之初都少不了大封功臣,劉邦也不例外。
漢朝版圖
劉邦根據各位功臣在反秦滅項中的功勞大小,封了145個列侯,劉邦的封侯規模之大,可以說是空前絕後的。漢朝的封侯並非虛銜,而是實封,即有領地:功勞最大的封以萬戶食邑,最低的也給予五六百戶的食邑。
漢朝的封地可以世襲。
公元618年,李淵定都長安,建立唐王朝。
唐朝的功臣集團最著名的便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了,但唐朝開國功臣即使公爵也才食邑一千戶,爵位只能傳三代,每代還要降級,沒有封地。
唐朝
從這一方面來說,漢朝對待功臣的待遇遠超唐朝。
2、劉邦真的大殺功臣嗎?
首先我們看劉邦殺了哪些人。
漢初存在七個異姓王:齊王(楚王)韓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趙王張耳、燕王臧荼(後為盧綰)、長沙王吳芮、韓王信。
漢初七異姓王,劉邦的地盤並不大
這七個異姓王是劉邦封的,但也是對楚漢之爭中反楚聯盟現狀的一種承認,某種程度上來說與項羽滅秦後分封天下是一樣的,我們看這七個人的結局:
楚王韓信被貶為淮陰侯,後被呂后處死。
梁王彭越被貶,之後也被呂后處死。
淮南王英布謀反,被劉邦抱病徵討,後被外甥吳回所殺。
韓王信投靠匈奴,並多次率軍攻打漢朝,被漢大將柴武在參合斬殺。
燕王臧荼謀反,被劉邦親兵討平。後燕王盧綰叛變逃至匈奴,最後老死在匈奴。
趙王張耳病死,子張敖即位,後因罪被為貶宣平侯。
長沙王吳芮善終。
七人中,劉邦和呂后殺了五人,而就是這五人讓劉邦背上了大殺功臣的千古罵名。
其實劉邦與一般的殺功臣不同,劉邦建立漢朝後面對的局面與當初項羽面對的沒有多少不同,韓信等人在楚漢之爭中其實只是劉邦的同盟者。只不過後來劉邦先動手了,否則劉邦會不會稱為第二個項羽呢?很難說!
項羽分封天下,其實劉邦會不會成為第二個「項羽」?
因此,劉邦後來立下了「非劉姓子孫不得稱王」的規矩。
劉邦
然後我們看劉邦所封的145個列侯,前二十名分別為:
1.酇文終侯蕭何
2.平陽懿侯曹參
3.宣平武侯張敖
4.絳武侯周勃
5.舞陽武侯樊噲
6.曲周景侯酈商
7.魯母侯疵
8.汝陰文侯夏侯嬰
9.潁陰懿侯灌嬰
10.陽陵景侯傅寬
11.信武肅侯靳歙
12.安國武侯王陵
13.棘蒲剛侯柴武
14.清陽定侯王吸
15.廣平敬侯薛歐
16.汾陰悼侯周昌
17.陽都敬侯丁復
18.曲城圉侯蠱逢
19.博陽壯侯陳濞
20.梁鄒孝侯武儒
劉邦所封的列侯大都善終,除了後來變為淮陰侯的韓信外,劉邦基本上一個都沒殺。
3、唐朝真的不殺功臣嗎?我們來看唐初被殺的功臣有哪些:
唐初的群雄割據
杜伏威:杜伏威在唐初一統江淮,滅李子通和輔公佑,堪與漢初彭越相比,最後被李淵所殺。
劉文靜:劉文靜是太原起兵的元勛,因與裴寂不和,被李淵所殺。
張亮: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貞觀二十年(646年),張亮被告謀反,被李世民斬於西市。
羅藝:燕國公,李世民即位後進封開府儀同三司,位比三公,後謀反被殺。
侯君集:潞國公,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貞觀十七年,侯君集因太子李承乾謀反事受到牽連被處死。
李君羨:武連縣公,貞觀二十二年(648年),被李世民以「欺君壓民」的罪名下令處決。
長孫無忌: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首,因反對立武則天為皇后被殺。
其實還有很多,比如江夏王李道宗、武安郡公薛萬徹等,唐初善終的功臣遠不如漢朝。
對於功臣集團,劉邦與他們剖符、立誓,符分兩半,功臣一半,皇帝一半。誓詞是:「使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寧,爰及苗裔。」
使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寧,爰及苗裔
意思是說:即使有一天,寬闊浩瀚的黃河只剩下了窄窄的一條帶子寬,巍峨的泰山也只剩下磨刀石那麼薄,你們的封國還是永遠牢固,而且可以傳給你們的後代兒孫。
事實上,劉邦也的確做到了,漢初功臣有幾十列侯都坐到了丞相、太尉、御使大夫漢朝三公職位,而劉邦的功臣集團也是後來世家大族的濫觴。
綜上,劉邦並非大殺功臣之主,反而漢朝對待功臣遠厚於唐朝。
推薦閱讀:
※藩王要謀反,大臣無法應對,皇帝:我給他寫信!留下7字佳話!
※秦末,有這麼個大忽悠,把項羽、劉邦等英雄全給忽悠了
※漢惠帝劉盈的虐心至孝
※【西漢篇】第十六篇·高祖所屬·輔國柱石·汾陰侯·御史大夫周昌
※從來就沒什麼「明修棧道」,也沒什麼「暗渡陳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