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福田時特別要注意到三件事
第一、所布施的食物、財物都應該清凈。
第二、布施時心中要清凈。第三、所種的福田也應該是清凈福田,而不是染污、不凈的福田。
為何不凈也是福田?
譬如有人是虛妄說法、濫膺信施,你去那邊施財、施力也算是種福田;就算是個凡夫,你施與財、力,也是福田。除非他謗法、破法,如果不謗法、不破法而示現為大師,從來不未悟謂悟,也不曾暗示已經開悟了,沒有犯大妄語業,最重要的是不謗正法,你在他身上或道埸中種了福田,他心裡貪著你的供養,所以是不凈福田。雖然他的心中不清凈,但你布施時仍然是種福田,因為他至少還有佛教出家菩薩的表相。
第一、什麼是物凈?
第1`、你所布施的財物不是偷來的,不是搶劫得來的。偷盜所得之物不可以用來布施,必須是凈物才可以用來布施。
第2、要件是所施之物不是聖所遮物,以食物來講,你買了榴槤、牛排、豬排為供養僧寶,都屬於聖所遮物;或者有五辛等物,也是聖所遮物,不可用來供養三寶。乃至供佛時,辛香類的蔬菜也不許用作供物,譬如羅卜、芹菜都有辛味,所以也不許用來供佛。
但是牛奶製品卻可以供佛,因為不辛不辣,也不是殺生得來的,所以奶酥、乳酪等物也可以供佛,但是不能加了動物油脂作成的,因為都是聖所遮物。又如非眾共物,是自己所有的財物,才可以用來供養三寶。譬如你在團體、或家庭中,準備拿來供養三寶的財物是這個家庭或團體共有的,不是你自己所有的,那就是眾共物;把眾共物取來供養三寶,你就犯了私自盜用公物的竊盜罪了,這樣供養三寶就有過失了,就是物不凈。
第3、所供養的財物必須非是三寶之物;
譬如出家了,或是住在寺院中的近住男、近住女(男女居士),若是想要布施眾生時,不可以取用三寶的財物去布施。譬如有個乞丐前來乞食,似乎快要餓死的樣子,你剛好在寺廟中,就自己匆匆忙忙跑進廚房。沒有徵得常住法師同意,就將飯菜供養那乞丐,就成為侵呑三寶物而行施,屬於侵損招提僧物,來世果報很嚴重的。即使是常住法師想要布施給那乞丐,也要先向常住主事者告白,因為這是眾所共物。若是來不及徵求同意,最好是把自己該有的飯菜用來布施;或是以自己的錢財贖得這一碗飯菜,再拿來布施給乞丐,或是事後補贖也可以。如有人不小心在寺院中借用原子筆寫字,習慣性的往胸前口袋一放,帶回家了,後來發覺是從寺院帶回家的,千萬記得當還,因為這個因果很大,不然來世就吃不完兜著走;若是不小心送了別人,又成為施物不凈了。
此外,布施時不可以行別請之法,菩薩戒中不是有個別請僧戒嗎?不可以把原來講好的布施給某甲的財物,因為出現另外的因緣就反悔了而布給某乙;有時因為原來想做的布施是一個人,覺得人情比較少,就改為布施給多人;不可以如此!因為話已講出口:出口成願,不能再改了。也不可以本來要布施給很多人的,後來想到那些人看了就討厭,就改為只布施給一個人,這就成了「施多人迴與一人」,也是佛所禁止的。
又如已經跟某人講過:「我這本好書,要供養某某法師。」可是中途看見另一位法師:「我怎麼把他忘了,我更喜歡他。」結果又改為供養他——別請僧——這也是犯了菩薩戒。如果你這樣做了,就是施物不凈。此外,所供養的財物不可以是損惱他人、逼迫他人而得到的財物,必須是如法取來的才可以;也不許騙來的,如果是用欺詐的手段去騙來的,這財物就是不凈之財。
(欺:就是用勢力去壓迫他人而取得的財物;
(惱:不一定是壓迫,而是故意搗蛋,讓人受不了而把財物交出來的。)
第二、如何是布施時心凈?
這是心態的問題:布施之時不是為了增長生死善果而行布施。
1、譬如布施時心中想著:「我現在布施這一團飯給這個乞丐,未來色身會更健康一點。」這就是心不凈了,你是在求世間生死的善果嘛!這布施就成為求世間法了!應該以此福德迴向證得解脫道,或者迴向親證佛菩提道及世世自在生智慧能度眾生,這樣就不是為生死善果而布施了,就是心凈。2、布施時不要為生死善果而做,也不可以為了想要善名超過別人而行布施,在世間法中叫作偽善,是做給別人看而求名,也為了名稱勝他而施,這是不凈心施。……。心不凈施就只能得到世間法中的福德,不得修行上的功德。功德是自受用,福德則是的世的依報。
3、也不可以為了延續家法而布施,家法就是求三界中的有為法,也就是希望這個布施可以使未來世的自己討到好老婆、嫁個好老公,這是欲界中的家法,
4、若是求來世的禪定證量,是求色界、無色界境界,是求三界之家的布施法,這就是求三界有為法的果報,就成為心不凈而施。5、求眷屬多饒也是心不凈而施。
如果能避免這五個不凈心而行布施,就叫作心凈。心凈而行施,是單純的為了荘嚴佛菩提,荘嚴自己未來成佛時的世出世間果報而布施,這就是心凈的布施。此外,為利樂眾生而布施,想要調伏眾生而布施。……。讓眾生藉著你的布施因緣,對你有好感而引他進佛法,這是調伏眾生故施,能如此行施,就叫作心凈。第三、如何是福田清凈?
這是針對被施者而說的,會影響到你未來世因施而得果報,所以也須特別注意受施的對象。佛說被你布施的人必須是遠離八邪,才可以布施。八邪是相對於八正道而說的:正命的相反是就是邪命,正智的相反就是邪智,依此類推。在家之人應該以正當的職業來謀生。
如弄空頭公司,詐騙眾生財物;開午夜牛郎店(賣淫類),都是邪命而活的人。如果你布施給這種人,就是所種福田不清凈,後世的回報則是不清凈的福報。 如果他的職業是正當的,因為時運不濟所以無法過活,你來幫助他,這就是清凈福田:清凈的貧窮田。雖是貧窮田,福德種子種下去,來世還是有福德的,所以叫福田。
出家以後應該以弘法為志向,以利益眾生為志向。可是如果心中想的縂是錢財,就變成邪命而活了,這樣的出家人就是福田不凈。
西藏密宗的喇嘛們正是不凈福田,不但不凈,而且是齷齪的。……。
譬如有人心想:「我現在是一方之師,所以我是大福田。」當他有這一個念頭,你在他身上種的福田就已經成為不凈福田了。如果身現大師之相,徒眾鉅萬,可是他講的法都是常見外道,這也是不凈福田。
如何才是真正的凈福田?
佛是最清凈福田,了義究竟正法是最清凈福田,然後是已得正法的勝義僧寶是人間最清凈福田。……。
諸位現在正在努力種的正覺福田,正好是目前世間最清凈、也最勝妙的福田,所以諸位未來世都將大有福報。可是這一方福田我也一樣要種,不能開闢出來光讓你們種,所以我也在準備,正覺寺大福田我也一定大力耕種的,這就是福田清凈。
如果我告訴你們說:「這個是清凈福田、無上福田,大家都來種。」可是我自己一毛錢也不種,那就表示這個福田縱使是真正福田。但講的人自己是有疑而不全信;顯然不是真正的清凈福田。
以上說的是物凈、心凈、福田凈。可是諸位種了無上福田之後心中要清凈,不要生起後世財物果報的想法,否則就是心不凈,就將會只有來世的福德而無此世及後世的功德了!
心凈而種福田時,不但未來世廣有福德(因為不管你種下去心凈、不凈,福德一定有的)而且還會有功德。我們不要光是得福德就滿足了,也要有功德受用啊!
若不為了這五法而去種福田,就又可以生起自受用功德了。若生起求世法的念頭,解脫的受用就不見了,功德是自受用的啊!
在分別福田的凈與不凈時,有一件事必須特別注意:你種福田時千萬不要種到毒田。福田跟毒田是不一樣的!
譬如西藏密宗就是毒田!我這話雖然很尖銳,不過我講的全部都是事實,沒有一絲一毫的虛妄。假使把《狂密與真密》詳細讀過了,就知道為什麼藏密是毒田,因為他們四大派都同樣是陷害眾生墮入毀破最重戒的雙身法中。
特別是藏密黃教主張一切法空而無如來藏,……。是嚴重破壞正法的破法者,是特大號、特別毒的毒田。如果在那裡種了福田,其實都是在種毒田。
另外還有別有破壞正法的單位、團體、寺院,你去種福田就是在幫助他們破法,就是種了毒田,因為他們用你布施的錢來破壞正法,來世一定要負破法的共業。
種到不凈福田與種到清凈福田,二者的果報相差很大,所以 佛特地為我們講到布施時應該注意的三個條件:物凈、心凈、福田凈。所以必須在布施前先考量所施的福田凈與不凈。
不可用三寶物
波斯匿王法律規定:向三寶借用財物,在未來有能力時要以十倍償還。波斯匿王的法律規定世俗人借貸的償還也是十倍。如果使用了三寶物而度過了難關,將來有能力時莫說十倍、百倍、千倍也要還;
因為三寶是眾生的最後依止,也是三界中最勝妙的所在,所以十倍償之並不為過,除非沒有能力。
如果出家菩薩為他畜養的在家弟子而使用了三寶物,並不是這位出家菩薩個人所有的物品,這個弟子將來若沒有財物而無能力償還,這位出家菩薩就要教導他說:「你今天虧負了三寶的財物很多,可是你沒有能力償還,只有一個辦法:要精勤努力修行,努力聞法、思惟、觀行而證初果乃至阿羅漢果;就可以抵消所欠的三寶物了。」……。但我這個意思並不是說你們在同修會中斷了三縛結,明心了,就可以用三寶物,在家之身最好是避免,所以我一向都不敢用三寶物。而且從菩薩修集廣大福德來講,那是在耗用自己成佛所須的福德,所以三寶物是一絲一毫都不應該去用;
所以我出來弘法至今,只有護持正覺講堂而出錢、出力,不曾從講堂拿任何財物回去,乃至小如一枝筆都不敢拿!因果報應是恐怖的,既然示現為在家身,就一定得要如此;除非哪一天重披僧衣,不然我絕不受用三寶物。 受了菩薩優婆塞戒以後,不可接收招提僧的卧具床座。招提就是寺院,招提僧就是寺院的常住僧。 如果他不是常住僧,而是雲遊僧,有時給你物品,你可以接受,因為他帶不走,太重或太龐大了!……。但要先請問:「我可不可以轉施?」他說:「可以。」那你就接受了再轉施。因為雲遊僧無法帶很多物品,他也不看重這些寶貝;他若送你,你就接受,但是要供養他容易攜帶的財物,讓他方便使用,然後你就把它轉施出去。 他若是常住僧,你就不能接受,因為寺院的常住僧沒有雲遊難攜的問題,他也不一定有權力贈送與你,而且寺院中隨處都有地方放置,你若接受了,那就是受招提僧物,得失意罪。若是寺院里的常住僧送給你任何東西,你都不要接受;
因此招提僧(常住僧)不論送你什麼,你都別收,如果是送經典或他的著作,那他是做法布施,你就可以受施,但是要記得供養三寶;至於其他一切的財物、食物,都絕對不要收,收了就是失意罪。 恭錄於《優婆塞戒經講記》第三輯、第四輯
推薦閱讀:
※《國畫經典》特別推薦 當代中國山水畫最具學術名家——張俊奎
※斗破蒼穹特別篇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特別推薦】永恆的經典:2cellos 演奏《教父》主題曲
※你記得哪些特別經典的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