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公安機關上半年破獲食品安全犯罪案件3500餘起(附案例)

  中國警察網北京7月3日電 記者王旭東報道:記者3日從公安部獲悉,今年以來,公安部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領導同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國務院食安委統一安排部署,組織各地公安機關持續深入開展以食品領域為重點的打假「利劍」行動,零容忍、出快手、下重拳,加強主動防控,推動完善源頭治理,特別是針對食品安全犯罪向互聯網發展蔓延的突出問題,強化組織領導,加強專題部署,與阿里巴巴等電商平台建立健全涉網違法犯罪發現查處聯動機制,形成網上網下聯動打擊格局。上半年,各地破獲食品安全犯罪案件3500餘起,公安部掛牌督辦重大食品安全犯罪案件80餘起,其中涉互聯網犯罪案件佔40%以上。

  據了解,近年來,公安機關積極會同食品藥品監管等有關部門持續開展一系列打擊整治行動,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利用互聯網、寄遞物流等渠道實施犯罪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出現,不法分子通過電商、微商平台發展下線,銷售有毒有害、假冒偽劣食品問題較為突出。對此,公安部始終保持高度警惕,把維護食品安全工作納入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結合食品安全「雙安雙創」工作統籌謀劃部署,堅持以專項打擊治理為引領,部署各地向突出的食品、食用農產品等領域犯罪精準發力,在嚴防瘦肉精、病死豬、地溝油等老問題反彈的同時,密切關注利用電商平台制假售假等新情況,加強風險排查,強化網上網下聯動打擊。

  工作中,公安部不斷創新工作機制,強化重點督察和交叉檢查,推動各地深入貫徹落實《食品藥品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辦法》,不斷健全完善行刑銜接機制;堅持專項打擊與系統治理、綜合治理、依法治理、源頭治理相結合,積極推動出台《關於進一步加強地溝油治理工作的意見》等重要政策文件,加強地溝油、水產品等領域突出違法問題的源頭治理;對跨區域重大案件,由公安部掛牌督辦、集群協查、深度打擊,特別是針對利用電商、微商平台實施食品違法犯罪日益突出的情況,積極創新工作機制,推動互聯網企業落實主體責任,食品犯罪打擊治理水平穩步提升。

  公安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互聯網不是違法犯罪的「法外之地」,互聯網決不能成為滋生食品安全犯罪的溫床。有關互聯網企業應當嚴格落實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的要求,切實擔負起企業主體責任,加強源頭審核把關,加強與政府、企業的溝通協作,著力形成尚德守法、共治共享食品安全的局面。下一步,公安部將繼續深化與電商企業、第三方支付平台等的合作,推動企業查找薄弱環節、及時堵塞漏洞,並及時為公安機關打擊犯罪提供支持。

公安部公布一批涉互聯網食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

  記者3日從公安部獲悉,按照2017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的總體安排,公安部公布了公安機關破獲的一批涉互聯網食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件。

  上海金山破獲利用互聯網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2017年初,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根據市場監管部門通報線索,偵破「淮南牛肉湯特產商會」利用互聯網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抓獲犯罪嫌疑人張某某等3人,搗毀黑作坊3處,現場查獲大量含有罌粟殼粉末的香料,涉案金額400餘萬元。經查,犯罪嫌疑人張某某在安徽淮南設立「黑作坊」,通過在香料中添加罌粟殼粉末的方式製成「香料王」(用於製作淮南牛肉湯),並在網上開設淘寶商鋪、微信商店,通過網路聯絡支付、快遞郵寄等方式對外銷售。

  安徽安慶破獲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案。2017年2月,在公安部統一部署協調下,安徽安慶公安機關破獲系列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案,抓獲犯罪嫌疑人7名,收繳假鹽200餘噸。經查,為非法牟利,犯罪嫌疑人徐某明知自己未取得食鹽經營許可證,從山東肥城、濰坊等地化工企業購買工業鹽充當食用鹽,依託微信、QQ等聊天工具和阿里巴巴、淘寶、千牛等銷售平台聯繫客戶,通過快遞物流方式將工業鹽及樣品寄給安徽、廣西、貴州、河南等地客戶,涉案工業鹽800餘噸。

  河北湖南破獲利用互聯網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2017年4月以來,河北承德、湖南懷化兩地公安機關分別從不同線索入手,順線深挖查清吳某等利用互聯網銷售有毒、有害保健食品犯罪網路,經連續實施收網行動,成功破獲全案,抓獲犯罪嫌疑人21名,搗毀生產、倉儲窩點6個,現場查扣假劣保健食品近10萬盒及大批產品說明書。經查,犯罪嫌疑人吳某、程某從上線生產商劉某某、銷售商張某處大量購進「仁和胰寶」等假冒偽劣保健食品後,通過淘寶網店、微信平台等銷往多地。經檢驗鑒定,涉案保健食品含有國家禁止添加的二甲雙胍類成分,初步查明涉案金額2000餘萬元。

  上海浦東破獲生產、銷售偽劣產品案。2017年4月,上海市公安局浦東分局會同市場監管部門破獲聖諾(上海)食品有限公司生產、銷售偽劣產品案,抓獲犯罪嫌疑人陳某等4人,查處倉庫1處,當場繳獲過期義大利、西班牙等進口品牌橄欖油1萬餘瓶(約10噸),涉案金額數百萬元。經查,犯罪嫌疑人陳某系聖諾(上海)食品有限公司經營負責人,其夥同崔某等人從義大利、西班牙等國進口臨近保質期的橄欖油進行銷售,後因商品滯銷,導致大量進口橄欖油超過保質期。陳某、崔某等人將過期進口橄欖油標籤清洗去除後,重新印刷標籤延長產品保質期,通過現場展銷、網路銷售等方式,以每瓶人民幣35元至350元的價格銷往多地。

  廣西南寧破獲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2017年6月,根據當地食葯部門通報線索,廣西南寧公安機關破獲一起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2名,搗毀生產、倉儲窩點6個,涉案金額2000餘萬元。經查,廣西南寧福年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非法生產添加雙氯芬酸鈉、布洛芬等西藥成分的沖劑顆粒,並利用印刷廠非法印製標註為「廣西桂平安康茶廠」「廣西大明茶廠」等多種不同生產廠家的包裝袋,以「安康清熱排毒茶」「黑骨藤養生茶」等名稱在網上銷售。

· end ·

編輯 | 沈磊磊

審核 | 莫嫚

 您可能喜歡 

推薦閱讀:

TAG:安全 | 犯罪 | 食品 | 食品安全 | 案件 | 公安 | 機關 | 案例 | 公安機關 | 聚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