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來太極拳的演變 1
05-27
明末清初創造的太極拳,由於時代需要不同,當初是偏重於技擊性的。拳套中有騰空一字腿落地和雙手落地,雙足先後向上蹬踢等高難度動作,有撲腿下腰以面部掠地面經前足尖而起的腰腿極為柔軟的動作等。由於太極拳結合了導引、吐納和經絡學說,採取了螺旋纏絲式的弧形運動,就更擴大了運動效果,加大了爆發力量。這種結合,目的雖為技擊,但它本身就包含著療病保健的因素。 一切事物總是隨著時間、地點和條件的不同而變化著的。隨著時代的進展,陳王廷所創造的拳套,既有繼承典型的一面,也有創造發展的一面。 百年前,由於火器的演進,拳技之勇在戰場上的作用逐漸縮小,促使武術家們重新考慮練習武術的目的和發展方向的問題。因此太極拳家開始提出了:"詳推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春"的口號。顯而易見,這是太極拳開始從技擊轉向保健的啟蒙思想。 運動量較大,難度較高的武術套路,對於老年人來說,即使是鍛煉有素的武術家到達老年期也是不能適就的。這是太極拳套路動作上必然要引起變化的另一發展規律。 陳王廷創造的七套拳套,經五傳至陳長興(1771-1853年)、陳有本這一代,原來一百零八勢的長拳和太極拳(一名十三勢)第二路至第五路,在陳家溝已很少有人練習,陳氏拳家已經由博返約,專精於太極拳第一路和炮捶(現稱陳式太極拳第二路);並且從這一時期起,為了適應不同的學習對象,陳氏太極拳第一路又有老架、新架之分,隨後新架又出現了趙堡架。 為了適應保健的需要,陳家溝拳家陳有本首先創造了新架,架式和老架一樣寬大,逐漸揚棄了原有的某些高難度的動作。有本的學和族侄青萍,也創造了一套架式,小巧緊湊,動作緩慢,練會後逐步加圈,以至極為複雜;在不改變套路的而下,由簡入繁,逐步提高技巧。因為青萍贅婿於距陳家溝不遠的趙堡鎮,在趙堡鎮教拳,因此人們稱作趙堡架。 與陳有本同時的陳家溝拳師陳長興練的拳屬於陳王廷舊傳的架式寬大的老架系統,直到他的學生楊祿禪(1799-1872年)到北京傳習時,為了適應保健需要,又逐漸改編了拳套動作。經祿神第三子健侯(1839-1917年)修改為中架子,又經健侯第三子澄甫(1883-1936年)一再修訂定型為大架子,成為著名的目前流行最廣的楊式太極拳,楊祿禪和次子班侯(1837-1892年)復教了滿族人全佑一套小架子,後由全佑子吳鑒泉(1870-1942年)傳授,即目前流行的吳式太極拳,流行之廣僅次於楊式。吳式小巧緊湊,速度均勻,不縱不跳,與楊式同一趨向。 永年人武禹襄(1812-1880年),從楊祿禪學陳氏老架,又從陳青萍學習新創套路,從則創造了武術。武氏架式緊湊,強調開合虛實。武傳李亦(余田)(1832-1892年),李傳郝為真(1849-1920年),郝傳孫祿堂(1861-1932年)。孫為形意拳、八卦拳名家,參合三派之長,另創造了架高步活的太極拳,姿勢參取楊式,理論兼采形意,現稱孫式太極拳(也有人稱作"開合太極拳")。 至於陳氏老架太極拳的傳習,自從陳長興的曾孫陳發科(1887-1957年)於1928年去北京傳習後,為那些已練過各式太極拳有年者及年輕力壯者所愛好。近年來也逐漸推行到全國各大城市。 各式新創的太極拳,各具特點和風格,架式雖然有繁間大小的不同,但其鍛煉原則均主張由松入柔,運柔成剛,要求達到剛柔相濟。這些新創的太極拳都是經過前輩勤學苦練,下過一番推陳出新的功夫,幾經修改而最後定型的。因此只要能遵循因人而異和循序漸進的原則,它們都能分別適應於療病保健、增強體質和練習技擊等不同的要求。太極拳的一個非常突出的特點,就是它具有這種廣泛的適就性。 陳氏新架、趙堡架、楊架、武架、吳架和孫架等,都是根據陳氏老架太極拳第一路改編而成,所以架式雖有不同,可是套路的結構程序,仍然按照第一路老架,它的演變痕迹是很顯著的。 各種新創架式跟老架主要不同之點是:陳式老架第一路間或有竄蹦跳躍、發勁和震足等動作,這對年老體弱者較難適應,而新創架式都逐漸揚棄了這些動作,以便既能適合年輕力壯者練,又能適合療病保健者練。陳式老架第一路也經陳發科於晚年作了些修改,使之更利於普及。 各式太極拳發展到目前,儘管它們在架式上和風格上各具特色,但是鍛煉的原則和要領基本上是一致的。只是陳式第二套套路,尚保留較多的發勁動作,特彆強調竄蹦跳躍和騰挪閃戰,速度較快,所以與其它各式顯有不同。 太極拳套路和雙人推手方法,歷來就是相輔而行的。隨著拳套的發展趨向,推手方法在內容上也有了變化。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