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佛陀,認識佛法》

《走近佛陀,認識佛法》

濟群導師2010年10月2日—4日主題講座

道成等 整理、修改、編輯

(共16頁,約18,000字)

2014年9月1日——10月10日

 

編者按:濟群導師三天共講了六個問題。第一佛陀為什麼出家,第二求道,第三降魔,第四成道,第五轉法輪,第六佛陀四十五年說法的精髓——主要圍繞四聖諦而展開。希望依此幫助大家走近佛陀,認識佛法,以便大家能夠更深入地學修佛法,早日邁向解脫,自利利他。

 

第一天

 

引言

西園寺的菩提靜修營是綜合性的弘法活動,從佛法修學的意義上說,其內容構建是系統的。其中,主題講座的功能是幫助大家在佛法的知見上獲得比較清晰地認識。

許多人修學佛法多年,依然不得要領,這與佛法的博大精深不無關係。佛法有三藏十二部典籍,使用頻率最多的是《大正藏》,大約有一萬多卷。今天,高度信息化的時代,雖然給修學佛法帶來了極大方便,但也帶來了選擇上的困擾。漢傳、藏傳、南傳,每個語系的佛教都有許多宗派,這使許多初入佛門的人不知如何選擇。

許多信眾短時間內無法抓住佛法要領,也不知道需要明確怎樣的學修次第。所以基於操作實踐的需要,我在2004年寫下《漢傳佛教的反思》一文,提出佛法修學五大核心要素:皈依、發心、戒律、正見、止觀。我認為不管藏傳、漢傳、南傳,所有佛法的內涵都不外這五大要素的內容。抓住了五大要素,也就抓住了整個佛法的綱領。

五大要素第一是皈依。所謂皈依,需要以佛法的智慧、圓滿的人格作為人生的目標,以解決人生的迷惑。人在宇宙中很渺小,存在很短暫。地球在宇宙中又是微不足道的星球,就像大海中的一粒沙子,人在地球上又是地球上的一粒砂子。自古以來,人就在思考:我從哪裡來?活著為什麼?生命的歸宿究竟在哪裡……其實,這些問題都是人類史上永恆的追問。中西方有許多聖者不斷探尋這些問題,形成了哲學、科學。因為智者的出現,為人類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使人不至於懵懵懂懂地像動物一樣活著。那麼,什麼樣的答案才能對宇宙人生的實相、生命的歸宿與價值、自我的認知,作出正確的回答?

路漫漫其修遠兮。通往真理的路非常漫長。人最大的問題就是看不清自己,沒有能力正確認識自己與世界,總是相信自己的感覺,這似乎是一種本能。問題是每個人都帶著有色眼鏡看世界。我們所看到的世界,早就被先入為主的錯誤價值觀念和充滿好惡的情緒處理過。在這種情況下,要想認識世界的真相,必定非常艱難。

什麼是諸法實相?哪裡是究竟的皈依處?各種宗教、不同門派給出了不同的答案,究竟該相信誰的說法?必須具足智慧,才能作出正確選擇。

皈依,代表著生命中最重要的選擇,我們需要選擇高尚的人格,作為人生的目標;選擇智慧,解決生命的疑惑。正確的選擇可以引領我們走出生命中迷惑的泥譚,邁向覺醒和解脫。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一、讓我們走近佛陀

(一)佛陀——對於信仰的意義

許多人雖然皈依了,但是否清楚佛教對生命究竟意味著什麼?請大家捫心自問:為什麼要學佛?拜佛和求神有何差別?佛教對每個生命的特殊作用在哪裡?如果僅僅是求保佑,有可能求神更管用,為什麼要信佛?佛法的獨到智慧何在?

這次講座的主題是「走近佛陀,認識佛法」,目的就是要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佛陀、認識佛法。佛教界有個奇怪的現象,許多人熟悉阿彌陀佛,卻不熟悉本師釋迦牟尼佛。如果沒有本師釋迦牟尼佛,就沒有佛教在世間的流傳,所以佛陀是佛教、佛法建立的基礎。不了解佛陀,就不可能真正了解佛法,無法對佛法建立真切的信心。

當今教界,關於佛教認識和佛法修學的整體局面相當混亂。除了佛教正統的宗派以外,還有許多相似佛法。為什麼會出現這些現象?這與人們對佛陀的認識不足有關。

當今佛教界信仰淡化,很多人雖然皈依了三寶,但是並沒有對三寶建立起真正的歸宿感和依賴感,內心依然飄泊。還有很多人佛法在內心並沒有產生作用,只是用佛法點綴生活,這也與大家對佛陀的認識不足有關,往往只把佛陀當作信仰的對象,而不是學習的對象;同樣,只把寺院當成信仰場所,而不是當作修學的場所。

其實,寺院原本應該是學校,以引導大眾修學佛法,走上菩提大道為目的。但是很不幸,現在許多寺院都偏離了這個方向。所以,我們今天探討信仰建設,特別需要重新走近佛陀,了解佛陀,認識佛法,這具有非常特殊的意義。佛陀的出家、求道、降魔、成道,對我們每個人同樣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很多人每天拜佛,卻沒想過為什麼要拜佛。更多人拜佛,也並不了解佛陀的功德。佛陀是人,不是神。那麼,佛陀與眾生的差別在哪裡?在於人格上的不同。眾生的人格充滿著無明煩惱、貪嗔痴,不斷製造痛苦,生死輪迴。佛陀具有完美的人格。佛陀的品格特徵則是源源不斷地散發出喜悅的大智慧、幫助眾生解脫的大慈悲!

只有對佛陀的功德和人格特徵有了深入地了解,才會高山仰止,心嚮往之,才能生起真切的皈依之心,以佛陀為榜樣,努力成就同樣的大智慧、大慈悲、大解脫、大自在的完善人格。佛教徒以佛陀為榜樣,所以佛陀被稱為「本師」。佛陀理應是我們的根本導師,而非祈求保佑及崇拜的對象。

佛法是佛陀所說,目的是為了幫助眾生認識生命的真相,走出迷惑和煩惱。通過修習戒定慧,可成就佛陀那樣的生命品質。

僧的原始意義是「和合眾」,是以追求解脫、傳播真理作為使命的僧團。現在,有些出家人獻身於弘法,是值得親近和學習的。走近佛陀,了解佛陀,會讓我們了解三寶,生起真切的皈依之心。

這次講座主要圍繞佛陀的一生展開。第一為什麼出家,第二求道,第三降魔,第四成道,第五轉法輪,第六佛陀四十五年說法的精髓。幫助大家認識佛陀,更好地學修佛法。

(二)佛道——對於修行的意義

第一是出家。佛陀是人,不是神。佛陀與凡夫眾生的差別在哪裡?在無始輪迴中,生命是無盡的積累,每個人生命的起點不同,凡夫的智慧自然比不上古聖先賢的智慧。智慧超群的人,容易功成名就,成賢成聖,凡夫卻望塵莫及。

從佛教角度來說,眾生平等。每個人都具有潛在的覺悟本性,一切眾生都有佛性。就現狀來說,每個生命都有迷惑煩惱,都要受到因緣因果的支配,因緣因果主導未來生命的發展。所以,從這點來說,佛陀與眾生平等。但是,每個人的想法、觀念、生活方式不同,造的業力也不同,自然形成不同的生命積累。

作為一個人,釋迦牟尼佛的一生,他的經歷和解脫經驗,對每個人的修行都同樣具有重大的借鑒意義。比如,佛陀為什麼要出家?究竟要解決什麼問題?每個人都存在相同的問題——老、病、死的問題。又如,佛陀出家後,究竟尋求的是怎樣的道路?其實,佛陀要為眾生尋找一條通往覺悟、覺醒、解脫的大道。因為眾生充滿迷惑、煩惱。如果能從迷惑、煩惱中走出,走向解脫,意義非常重大。

釋迦牟尼佛出世時的古印度,有許多宗教團體,都在探尋解脫之道。只有佛陀才發現了真正的覺醒之道、解脫之道,對眾生具有重大意義和價值。否則,芸芸眾生永遠處於黑暗中,根本無法從迷惑的泥譚中走出。只有認識佛陀求道的意義,才能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佛法。

佛陀在成道前,經歷了降魔階段。每個人的生命里都有佛性和魔性,降魔才能成道。

佛陀究竟降的是什麼魔?如何降魔?對於每個修道人都很重要。凡夫總是活在魔性的世界中。如果不了解魔,不知如何降魔,則會永遠處於魔的掌控下,而無法成道。

佛陀降魔之後成道,如何成道?成就了什麼?如果目標不明確,每天忙來忙去不知道如何修道,就會很容易修出一大堆貪嗔痴。其實佛陀成道之後所做的事情就是說法——轉法輪。

佛陀說法每次說了什麼?在此,非常有必要搞清佛陀說法的綱領——這是個秘密,我想把它告訴大家。其實,佛陀第一次說法,就用非常簡明的方法表達了佛法的綱領。此後四十五年的說法,也基本沒有離開這個最初的綱領。如果掌握了這個綱領,就會使佛法的修學變得簡單明了。否則,雖然今天我們能夠看到許多經論,但是許多人學修佛法不得要領。

(三)選擇——對於未來的意義

佛陀最初所說的法,與此後四十五年所說的法是什麼關係?佛陀開示了哪些生命道路?

其實,佛陀為眾生開示了菩提道、解脫道和輪迴的六道。眾生的人生道路雖有千千萬萬,但以無明煩惱,貪嗔痴為基礎的生命狀態,最終只能是導向無盡痛苦的深淵。沿著其中的很多道路走下去,很容易走入死胡同,落入恐怖的深淵。跟隨無明、煩惱、貪嗔痴往前走,必將產生混亂,走出的軌跡,不斷產生痛苦的生命形態。因此,認清生命的真相、對生命的發展方向作出重要選擇,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很多人看似聰明,總是忙於世間外在的選擇——事業、伴侶、人際關係等。這些選擇對人生來說雖然有價值,但可能很短暫,甚至可能產生許多副作用。究竟怎樣的選擇對人生具有長遠的意義?必須認真加以考慮。

了解釋迦牟尼佛,我們才能完成對生命的改變。在這一生中,我們得以聽聞佛陀的正法,踏上覺悟的正道,幫助大家認識佛陀,更好地學修佛法,因緣非常殊勝難得。

二、佛陀修道的經歷

(一)出家——基於人生的思考

出家是一種制度,屬於印度文化的特殊產物,中國古代原本是沒有,只有修身養性的隱士,與印度婆羅門教有些相似。

印度有許多不同的宗教,婆羅門教是主流。婆羅門教把人分為四個等級: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婆羅門是僧侶貴族,擁有解釋宗教經典和祭神的特權;第二等級、剎帝利,是軍事和行政貴族,擁有徵收各種賦稅的特權;第三等級、吠舍,是雅利安人自由平民階層,從事農、牧、漁、獵等;第四等級、首陀羅,絕大多數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從事當時被認為低賤的職業。認為它們都是從神的不同部位生出來的。婆羅門是從口生,剎地利是從手生,吠舍是從腿生,首陀羅是從腳生。

婆羅門的一生要經過四個時期:受教育的求學期、居家期、林居期、隱遁期。其中後兩個時期帶有出家的意味。一生大致是前40歲關注世間問題,40歲以後關注信仰問題。

佛陀的出家在印度有文化和歷史的背景。印度的哲學非常關注輪迴和解脫問題。印度傳統宗教也都在研究如何成就涅槃。這些概念都不是佛教率先提出的,只不過佛陀給予它們更準確地解讀。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佛陀的出現就成了順理成章的現象。

佛陀是由人修行而成佛的。

出家前,釋迦牟尼是太子,過著奢華的生活。出遊時,看到老病死的痛苦,頓時意識到青春、健康和榮華富貴的虛幻本質。他看到每個生命受制於老病死,就決心追求真正超越老病死,通達菩提涅槃的解脫之道。同時,釋迦牟尼考慮到在紛繁複雜的世俗生活里專心修道非常困難,隨即毅然出家。

但講述佛陀出家的緣起,不是讓每個人都出家。居士也可在家修行,有意願出家也很好,根據每個人的因緣。

接下來,修菩提心儀規。

 

第二天

昨天講到佛陀為什麼出家?這個問題不僅對佛陀本人具有重要的意義,對在座每個學佛者都具有同樣重要的意義。出家眾為什麼要出家?在家眾為什麼要學佛?

但是,無論出家在家,我們都必須知道釋迦牟尼為什麼要出家。對這個問題的追問,關係到學佛是否具有足夠的深度,是否符合佛陀出世的意義。《法華經》云:「諸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佛陀來到世間,目的就是開示佛法,讓眾生得以悟入佛的知見。佛陀看到眾生具有覺悟的潛質,所以要引導眾生開顯這種潛質,希望每個人最終都能成佛,這是佛陀出世的本懷。

(二)求道——尋求生命的覺醒

今天接著講第二求道。

出家的關鍵在於求道。出家不求道,與在家沒有什麼兩樣,只是換一種生活方式而已。

求道,就是要尋找一條通向解脫、通往生命覺醒的道路。解脫與覺醒是一體兩面。

佛陀看到在衰老、疾病和死亡中,世間人都充滿著煩惱和不自由。不自由的原因,就是眾生有生命內在的迷惑和無明,看不清人生的道路,不了解生命的歸宿,不明白活著的真正意義。凡夫只是跟隨自己混亂的情緒、錯誤的想法隨波逐流,不斷地造業、製造痛苦和生死輪迴。

印度有許多古聖先賢,通過修得的禪定看到生命的悲慘處境,因此從輪迴中解脫就成為眾多宗教共同的訴求。但是如何才能真正解除生命中的迷惑和煩惱,走向解脫、擁有大自在的生命呢?

許多人覺得解脫離自己很遙遠,但實際上每個人都有解脫的需要,尤其當內心疲憊或陷入煩惱時。有些人通過喝酒、吸毒、縱情聲色尋求解脫,這只是暫時的解脫,有巨大的副作用。

很多印度傳統宗教認為生天就是解脫。以佛陀智慧來看,天上比人間快樂,但不是究竟解脫。因為生天只是環境的改變,並不是內在生命的改變。生命到了天上,內心的迷惑煩惱沒有斷除,業力仍在,天福享盡,必會再次墮落人間,甚至畜生道,佛經中有許多相關的記載。

有些印度宗教崇尚苦行,覺得人世間一切不幸都與人的慾望有關,有慾望就是罪惡,試圖通過苦行消除慾望。許多苦行的團體採用接近自虐的方式折磨肉體,使肉體的慾望不再生起。但心靈內在的慾望並沒有被克服,只是進入潛伏階段。佛陀求道也經歷過六年的苦行,採取各種方法,受苦的程度不亞於他們,但是佛陀最終發現苦行不是真正的覺悟之道。他用巧妙的比喻詮釋了這個問題——木頭浸泡水中,由於充滿水分而不易點燃。同樣,人的內心充滿貪慾時,開發覺醒的智慧是很難的。苦行,並不能徹底解除內在的貪慾。

印度還有一種普遍的修行方法,就是禪定。禪定可以降伏內心的妄念,讓心靈進入非常寧靜的狀態,貪慾煩惱隨之平息,內心散發出巨大喜樂。很多人陶醉於禪悅之中,以為這就是解脫。佛陀修行禪定,也達到最高水平——無所有定及非想非非想處定,可以讓心進入很空靈的狀態,甚至只剩下很微細的想法。但是佛陀發現,這也不是真正的解脫之道,因為內心的煩惱迷惑沒有徹底清除。

因此,佛陀繼續尋求覺悟之路,渴望能夠徹底解除生命內在迷惑和煩惱。當時印度有九十六種外道,都在探索解脫,唯有佛陀發現了真正的解脫之道。如果能夠生在佛陀時代,聽聞佛法,是非常幸運的。如果沒有佛法,生命要從煩惱中走出來,確實不容易。佛陀經歷了苦行和禪定之後,在菩提樹下修行,終於大徹大悟。佛陀的解脫之道,是在四禪八定的基礎上,用緣起的智慧來觀察生命的現象,最終得到解脫。

(三)降魔——破除內外的障礙

接下來是第三降魔。

其實,佛陀成道之前,有個非常重要的經歷,就是降魔。

每個生命都有內在的佛性和魔性——覺性和無明。每個人雖然具備覺悟的潛質,但也具有無始無明。無明使我們看不清自己的覺性,由無明的力量會發展出魔性。

通過修行開啟佛性,成佛就是佛性的張揚。反之,內心魔性的張揚,就會成為魔鬼。當佛性被開顯,人格就會偏向成佛;當魔性的力量增強,就會偏向成魔。魔能斷善根,阻礙法身慧命和解脫。除了內心的魔性,外界也有魔王、魔鬼。修行到一定階段,外在的魔就會前來干擾。

佛陀在修道、成道以及說法過程中,魔王經常出現。天魔波旬屬於欲界天,是他化自在天的天主。佛陀放棄苦行時,天魔勸他不要放棄。佛陀成道後度眾生時,天魔勸他說眾生難度,自己解脫就好。他用權力、美女誘惑佛陀,用恐怖手段來恐嚇佛陀,不斷阻止佛陀修道和弘法。

當魔王出現,普通人很快就會成為魔王的手下敗將,因為凡夫的內心充滿了與外在魔王對應的魔性——貪嗔痴,所以很容易被俘虜。但是佛陀已經戰勝了內心的魔性,哪怕外在的魔王用盡手段,佛陀絲毫不受影響。佛陀迅速識破魔王的詭計,魔王只得沮喪地離開。

佛陀的降魔經驗對每個修行人都很有借鑒意義。對於魔王,我們不需要打鬥。識破就意味著戰勝。當我們面對誘惑和內心煩惱,要識破它,保持覺知,不跟隨它,念頭自然就沒有力量。生命就在覺與不覺之中。

當我們陷入不覺,就會落入各種煩惱;當覺知生起,煩惱自然就沒有力量。所以,佛陀成道的過程,就是降魔的過程,不斷戰勝心靈內在的魔性——內在的煩惱和無明,及外在障礙。

魔分為外魔和內魔。有四種魔:天魔(外魔)、五蘊魔、煩惱魔、死魔(內魔)。貪心、執著、嫉妒都是內魔。降魔,真正要降伏的是內在的魔。一旦降伏了內在的魔,外在的魔就影響不了我們。

學佛要認清魔性,也要認清佛性。認識到內心具有魔性,才能看清當下的困境;了解佛性,才能看到生命的希望。降魔,開發覺性,是修行的關鍵。

(四)禪修——開啟圓滿的智慧

接下來是第四成道。

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修行,終於大徹大悟。他是如何成道的?成道究竟悟到了什麼?

根據佛經記載,佛陀悟道前,首先修的是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禪定可以降伏慾望和煩惱,讓內心進入安靜清寧的狀態。但是禪悅仍屬於意識層面,不是覺性層面。只有在禪定的修行過程中,不執著喜樂,才能把禪定引向智慧的開發。

佛陀在成道的初夜時分,把心導向宿命的智慧開發,獲得了宿命通。他看到自己過去生中的生命經歷。所以,佛陀講輪迴,不是理論,而是親證。中夜,佛陀把禪定的心,導向有情生死智慧的開發,獲得了天眼通,看到大千世界芸芸眾生,生命輪迴的原理,看到眾生因為業力,造成不同的生命走向,得到了關於緣起因果的智慧。後夜,佛陀把禪定的心導向漏盡智慧的開發,獲得了漏盡通。

漏盡通,是能夠徹底斷除生命內在的迷惑煩惱的智慧,是根本、圓滿的智慧,是佛教中獨特的神通。這是根本的、圓滿的智慧,足以徹底斷除生命內在的迷惑和煩惱。這種智慧的開發,與佛陀對緣起的觀察是分不開的。

(五)觀察——追溯輪迴的源頭

佛陀為什麼要出家?帶著什麼問題出家?

因為看到世間眾生都受制於老病死,佛陀為了解決生死問題而出家。

佛陀在禪定中觀察,眾生處在輪迴中,如同置身在一條波濤洶湧的河流,身不由己,不由自主地漂流。這種輪迴的動力基礎就是內心的煩惱。煩惱造就的心念,形成了心念之流,生命之河。每個人在不同的心念中延續和生活,在生活中形成習慣、人格,以至有了不同的生命形態。輪迴的力量非常強大。《三主要道》有個非常生動的比喻:眾生常被瀑流所沖,被無明和慾望左右,看不清內心,跟著念頭跑,很少反省。

佛陀做的就是通過觀察,追溯輪迴的源頭。十二因緣就是佛陀藉以描述輪迴源頭的全部過程,即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生命的延續,大體上就是這十二環節的延續。十二因緣代表佛陀探尋輪迴源頭的過程。

佛陀是怎麼發現輪迴的規律的?他從老死開始追尋。每個人都會衰老和死亡,老死是因為生。有生必有死,只要生長在世間,不可能不老不死。佛陀再以智慧觀察,生的因是有——業有,眾生在過去生中所造的業,推動自己去受生,成為男人、女人、窮人、富人……都是由於不同的業力。

業有的因是取,造業是因為有。佛陀發現,眾生因為執著,想去抓取,想永遠保有執著的東西,於是就不停地造業。業的行為會促使未來生命繼續輪迴。

取來源於愛。愛是內心對外境粘著的力量。愛的程度不同,染著和造業的程度也不同。

愛是因為受。受大致分為苦、樂、喜、憂、舍五種。面對各種環境的感受,眾生會產生不同的情感。對快樂戀戀不捨,對痛苦耿耿於懷。比如,經常追憶某些特殊感受,甚至不擇手段,希望不斷重複這些感受,從而造業,這就是輪迴的力量。

受是由於觸。因為接觸某個境界,才會帶來痛苦或快樂的感覺。

觸的因是六入。我們之所以能接觸外在世界,是因為有六個接觸世界的窗口——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對六塵——色、身、香、味、觸、法。六根是修行的關鍵,在六根對六塵的接觸中,如果沒有正念,就會引發愛恨取捨。只有具備強大的正念,才不會被環境束縛,保持如如不動。所以佛陀告訴我們要培育正念。

只要具備強大的正念,不論接觸什麼環境,都不會對你有影響。如果沒有正念,根塵接觸的時候,就會引發受、愛、取、有。

六根對我們的生命非常重要。佛教的修行,要從六根門頭修行,看好自己的六根。就象足球比賽的守門員。如果沒有守門員,當我們面對五欲六塵的誘惑,它們就會長驅直入。世間上的人們不懂得修行,不具備正念,每天卻要面對那麼多的誘惑,不犯罪是超常的。

產生六根(六入)的因是名色,也就是五蘊。我們的整個生命體就是五蘊,由心理因素和物質因素構成。

名色之因在於識。佛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不認為有個固定不變的靈魂,因為靈魂是永恆不變的。識,相似相續、剎那生滅,像流水,不斷變化。生命可以不斷調整和更新,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唯識宗中講的阿賴耶識,是生命的大倉庫,無盡的經驗都儲藏其中,形成影響心靈的力量,如同種子之于田地。識去投胎,所以才會生產名色。

識的因是行。在過去生中,識的投胎取決於行為。善、惡和無記的行為產生不同的業力,決定了未來的命運。所以,十二因緣也包括業力的思想。每個人的生命狀態都是由自己的心念和行為決定,不是由他人決定的。

行緣無明。這是原始的蒙昧,所以產生有漏的行為。

十二因緣代表著生命的流轉規則。佛陀在此過程中發現了眾生輪迴的規律——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每種結果跟隨前面的因,沒有因就沒有果,有生就會有老死。如果不想要果,就不要造因,這樣一直追溯到無明。

無明的力量是輪迴的源頭,卻不是第一因。

佛陀在菩提樹下以智慧審視無明,發現無明沒有實體——無明無性。無明的力量雖然是輪迴的源頭,卻不是第一因,因為沒有固定不變的特質。佛陀當下把無明照破,體認到內心的覺性,完成了生命的解脫。

無明滅,有漏的行則滅,乃至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生滅則老死滅,無明構建的大廈轟然倒塌。好比做夢時很熱鬧,醒來卻發現什麼也沒有,眾生就是在無明大夢中沉睡著。祖師大德經常講:「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覺醒之後,發現一切都是妄想,皆了不可得——這就是明心見性——覺性開發出來,輪迴自然解除。

輪迴的根在於內心的迷惑和煩惱。解決了輪迴的根,依然生活在世上,卻自由自在,不再迷惑煩惱,就從輪迴中解脫。這就是佛陀總結的還滅的規律——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這四句話很重要——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老死是生命現象,佛陀解決這種痛苦現象的方法,就是探視原因。佛陀初轉法輪,講的四諦法門——苦集滅道。根據緣起的經驗,提供了一套修行解脫的模式:認識苦的現狀和原因,探討滅苦的方法。

十二因緣是佛陀發現的生命輪迴的規律,認識輪迴的規律,才有可能從輪迴中解脫。追求解脫,就要從改變認識下手。沒有無明、愛、取的土壤,有漏的業力也就不會產生,就此永斷輪迴。

十二因緣代表著世尊修行的經驗和成道的方法,這非常重要。

接下來修菩提心。

 

第三天

佛陀成道究竟成就了什麼?這對每個佛教徒,都是非常核心的問題。昨天講到十二因緣,代表著佛陀成道的心路歷程,是佛陀成道、明心見性的方法。

今天許多人也知道十二因緣,為什麼不能開悟?問題究竟出在哪兒?不要忘記,佛陀在觀察十二因緣之前有個禪定的階段,佛陀通過禪定的修行,把內心的貪嗔痴放下,內心極度安靜,以內在的覺察力觀察生命發展的規律,於是找到了輪迴的源頭。

十二因緣的內容,貫穿生命的過去、現在、未來,生命是無盡的延續。人的一生,只是生命延續的片段,如同大海中的浪花。若把視角放在短暫的一生,希望能把生命解釋清楚,是不可能的。因為生命有無盡的過去,也有無盡的未來。無盡的過去以現在為歸宿,無盡的未來以現在為開端。

每個人來到世間,既平等又不平等。業力、佛性面前人人平等,但是每個人的觀念、生活方式、行為不同,生命積累自然不同。現代人遇到最普遍的問題是輪迴問題,但如果沒有前世的話,許多事情解釋不清。比如人與人之間存在的緣份,人的命運,以及與生俱來的天賦等問題,單靠遺傳基因說不清。對輪迴的理解,有助於認識緣份、天賦、命運等問題。

十二因緣,是生命內在延續的十二個環節,核心內容是說明生命是因為什麼力量來到世界,形成生命體,又是如何形成外在世界。在認識過程中,因為缺乏正知正念,生命又如何進入到愛、取、有的狀態,然後招感生死輪迴的果報。

所以,在十二因緣中,無明、愛、取,屬於生命迷惑的範圍,行和有是業的範疇,其他幾支是果的範疇。佛陀在有情心念發展的規律中,找到了輪迴的源頭。所謂十二因緣,就是幫助認識輪迴的規律,認識上出了問題,所以製造出許多煩惱,產生輪迴,解脫就是要改變錯誤的認識。十二因緣的還滅,就是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沒有無明、愛、取,就無有漏的業,不再有生死,永斷輪迴。

三、佛陀說法的內涵

(一)四諦——佛陀一生說法的精髓

接下來是第五轉法輪。

佛陀根據所悟,三轉法輪。釋迦牟尼成道後,第一次說法在鹿野苑,這次說法被稱為「轉法輪」。這是一個比喻,傳說印度有轉輪聖王,武器是輪寶,所向披摩,佛陀說法的力量猶如運用輪寶,可以摧服外道的邪知邪見,摧毀眾生的無明煩惱。佛陀轉法輪,主要內容就是四諦。

諦,是真實的意思。生命的輪迴和解脫,可以用四個字概括:苦、集、滅、道。苦、集代表輪迴,滅、道是還滅解脫的因果。

苦集就是產生痛苦的因。苦集代表輪迴,就是各種痛苦,人世間較能感受到的生老病死;精神上,心愛的人,不能在一起;求不得,冤家路窄,內心種種煩惱,各種焦慮、焦燥不安。還有感受不到的,輪迴中經歷生離死別。所以,佛法就是苦與苦的止息,苦、集代表流轉的因。什麼是苦、集?人生的根本是苦,集是斷除它,苦、集,就是對生命、世界認識的基石。

佛陀在菩提樹下悟到了什麼?痛苦堡壘、流轉因果如何形成?就是人世間各種各樣的痛苦,能夠感受到的生老病死,與心愛的人不能在一起,求不得——冤家路窄,內心種種煩惱,各種焦慮,還有感受不到的——輪迴中,經歷生離死別。

佛經中講,眾生在輪迴中,流過的淚水比四大海都多,屍骨堆起來比喜馬拉雅山還高,根本原因是什麼?佛陀給了重要的解答。同時提出究竟解決痛苦的方法——苦與苦的止息,這是佛陀的偉大。

人在世間奮鬥幾十年,對自己的痛苦能夠止息到什麼程度?中國目前是經濟大國,但是國人的幸福感並不高。怎樣止息痛苦、得到真正的幸福和安寧,這裡面有大學問。不是說只要改變環境,有豐富的物質條件即可。痛苦從哪裡來,如何解除痛苦?是揚湯止沸,還是釜底抽薪?

佛陀採用的方法是斧底抽薪——找到痛苦的根源,再解決這個痛苦的因,就是有生、老死、業力,就有煩惱,有煩惱就會造有漏的業,這就是因果關係。一旦受生,則有老死,除非有漏的業,不再產生作用。

佛陀解決的方式就是找到痛苦的因,然後解除它。苦集,就是指痛苦的因——惑和業,包括無明、煩惱。因為無明煩惱是業力的土壤,有了業力,無明煩惱就會增長,結果就是輪迴和生死的苦果。滅,是涅槃,就是平息內心的迷惑和煩惱。躁動使人不能寧靜,把內心躁動不安的迷惑和煩惱徹底息滅,心會進入高度安靜的狀態。苦和集,代表流轉的因,滅和道代表流轉的果。我們學佛所要做的,就是要消除遮蔽空性的煩惱——貪嗔痴,就能享受到涅槃之樂。

我們應該採用什麼樣的方法呢?那就是道。佛陀成道後,一生的說法基本是都沒有離開四聖諦的總綱。

苦、集諦,是修行不同法門應當共同認識的基石,也是輪迴的規律。緣起的智慧,非常重要。佛陀成為佛陀,非常關鍵的因素,是能夠用緣起的智慧看世界。

世間有許多宗教認為世界是神創造的,許多唯物論、唯心論的哲學家,認為有個基因或精神之因,創造了世間。有的唯物論者認為世界是偶然的,根本沒有造論者。

佛陀在菩提樹下,以智慧觀察,發現世界是緣起的,以緣起觀察各種生命形態,大千世界的成住壞空。在觀察緣起的過程中,又發現了因果的道理,從而揭示了生命輪迴的內在因素。

了解生命輪迴與解脫的緣起、因果規律,才能更好地開創、把握自己的生命,把握未來。

六道,三善道、三惡道的因果,佛菩薩也有因果。了解因果,就知道現在應該如何努力?許多人跟著感覺走,想得到幸福,卻往往與幸福背道而馳。通過緣起的觀察,可以了悟生命、世界的真相,證悟空性。佛陀已經了知緣起,於是告訴弟子,苦和集是認識生命、世界的基石,滅和道是代表各種不同的修行方法。

(二)中道——符合真理的方法

如何才能得到涅槃之樂?需要修道,就是中道: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它們符合真理、實相。

什麼是中道?就是在生活上要遠離二邊:放縱自己的慾望,是很粗俗的,生命就被慾望牢牢抓住,這是不可取的;自苦其身,用各種方式折磨自己——自虐,也不能導向解脫。苦行分為兩種,有益與無益。有益是正確的方法,別人看來很苦,因為與戰勝自己的慾望相衝突,所以會產生痛苦,如果修行上去了,就會覺得輕鬆。佛陀發現的八正道,是古仙人道,並不是佛陀的創舉,是走向覺醒、解脫的大路。

人有各種各樣的念頭,不同的眾生,人格、生命形態,發展出什麼樣的心念,對每個人的生命非常重要。人具有魔性,也有佛性,選擇了魔性就會成為魔王;開啟了佛性,就會成佛。眾生由於無明,看不清自己,充滿的貪嗔痴成為生命的主人。修學佛法,就是要培養正念。

正念的力量很弱,像幼苗,因為貪嗔痴已經長成參天大樹。所以,學習佛法不是簡單的事,需要有環境的支持,這非常重要,單靠看兩本書就開悟,不著魔就算幸運。即使學習佛法,也容易成為貪嗔痴的增上緣,覺得自己高貴,瞧不起別人。

八正道,不止是外在的修行方法,也是認識生命,走上覺醒的正確心路。選擇這樣的心路,就會走向解脫,不被貪嗔痴所淹沒,否則永遠不得解脫,生命悲慘,沒有盡頭。

(三)修道——通往解脫的途徑

八正道的修行,是導向涅槃。苦集滅道包含兩層因果。佛陀在鹿野苑說法,關於四諦,前後宣說了三次,被稱為「三轉法輪」。

佛陀講的四諦,是四聖諦,以聖人的智慧,才能觀察到,佛陀在十二因緣的修行過程中,用這四個字把輪迴和解脫的規律進行了概括,這是多麼高明和偉大。所以,四諦是佛法的綱領,佛陀成道之後,一生中都沒有離開這個綱領。

初轉法輪。佛陀說:「此是苦,此是集,此是滅,此是道」。說出了四諦的基本內容。

人生的根本是苦,因為每個生命都以迷惑為基礎,只要內心有煩惱,建立在煩惱基礎上的快樂,不會長久。認識到生命是痛苦的現實,才能更好解決生命的痛苦;集,就像醫生了解病情後,知道病根在哪裡;滅,就是知道病可以療愈。道,就是治療的方案。

二轉法輪。佛陀說:「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證;此是道,汝應修」。

以迷惑和煩惱為基礎的生命,本質是痛苦。反之,以覺性和慈悲為生命,本質是快樂的。「此是苦,汝應知」,如果不改變生命的本質,生命就象一台是製造痛苦的永動機,苦多樂少。對於現實的認識和接受,正是我們改變痛苦的關鍵所在。

「此是集,汝應斷」。集是產生痛苦的根源。我們要看清楚內在的迷惑和煩惱是什麼,才能判斷出需要作出什麼樣的努力。要解決痛苦,就從痛苦之因入手,集是斷除。

「此是滅,汝應證」。滅,即涅磐,是最快樂、最安全的地方,也是不生不滅的境界。佛陀出家,是為了解決老病死的問題。但佛陀證道後,同樣會出現衰老、疾病、入滅。表面看沒有解決根本問題,其實佛陀已經證悟到不生不滅的涅槃,生死就像換件衣服,沒證得很痛苦。

「此是道,汝應修」。佛陀發現的滅苦之道,過去諸佛菩薩都在走,我找到了,現在告訴你們。

三轉法輪。佛陀說:「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斷,此是滅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

佛陀以成道的經驗開示四諦法門。他說「造成痛苦的根源,我已斷盡」。我們現在也知道四諦,但是說起來輕飄飄的,內心還是充滿著苦、集。這就是我們與佛陀的的差異,必須依靠踏踏實實的修行去補足。

三轉法輪,一是示轉,二是勸轉,三是證轉。

接下來是第六佛陀四十五年說法的精髓。

佛法的核心是八正道。因為眾生根基不同,佛陀開示不同的法門,比如佛陀說過《阿含經》——聲聞乘的經典;《般若經》、《華嚴經》、《楞嚴經》等菩薩乘的經典,不同經典代表佛陀開示的不同修道方法。

各經典核心內容是什麼?就是正見,每個宗派的修行體系,最關鍵的是正見。正見不同,修學體系也不同。

(四)解脫——五蘊法門的正觀

在《阿含經》中,佛陀重點開示的是解脫道的內容。生命走向解脫——從迷惑和煩惱中走出來,不是從這個世界,到那個世界,此岸彼岸。內心沒有迷惑煩惱,當下就是解脫。

佛陀在解脫道的修行中,根據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開顯世界的真相——四法印:

「有漏皆苦,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在知見上,以聲聞解脫道開顯四種知見,佛陀非常重視五蘊法門,因為佛法是以有情為本,生命需要走向解脫,這是非常重要的。對於有情自身的認識,意味著正確地認識自己。西方哲學裡也講:認識你自己。

究竟什麼代表著你?每個生命的存在,重要的內容就是五蘊,五大要素,就是:色,受,想,行,識。蘊的概念,就是五種東西聚在一起。色,指有情生命體的色身,是物質部分;受,指情感部分,苦樂憂喜舍;想,是思維部分;行,身口意;識,指精神主體。

五蘊生命體,由五種物質、精神因素組成,因緣合和而存在。肉體來自父母遺傳基因,精神來源於生命無盡的積累,小時候接受的教育,人生中做的各種事情,構成現在的人格、想法和心理活動,這些形成現有的生命狀態。

 

中間休息

剛才講到佛陀開示的五蘊法門,主要通過緣起的智慧,進行觀察之後,發現有情的生命體只是由一大堆物質、心理的元素構成。在五蘊法門中,佛陀比較測重於心理因素,因為一種是物理元素——色身,四種是心理元素,這些元素構成生命的延續,決定了當下生命的存在。

如何正確認識生命體,是走向解脫的關鍵。因為當時印度有許多宗教,世間凡夫對生命都不能正確解釋,有人認為生命體中有個固定不變的具有主宰的神,有人把五蘊生命體當作是我,這會出現許多問題。

五蘊是各種因緣合和的假相,它是無常的,沒有主宰能力,也沒有固定不變的特質。好比汽車,是由一大堆零件組合而成,離開這些條件,找不到一個固定不變的汽車。其實「汽車」的名稱也只是假名安立,是各種條件的假相。同樣,生命體也是由情感、觀念、各種心理和物理因素組成。如同張三李四是假名安立。

五蘊的生命體,只是暫時存在的生命形態,與你有關,但不是真正的你。如果把它當作是你,就會影響你對生命真相的認識。

哪個才是真正的我,把色身當作我,認為身體是我,就會生起煩惱。身體終歸受制於老病死,所以會帶來痛苦。把身體當作是我,希望長生不老,永葆青春,每天不停往臉上擦點東西,就不衰老了嗎?與老病死抗爭註定要失敗,會產生執著。執著快樂的感受,對痛苦會耿耿於懷,為了追求快樂,拒絕痛苦,就會做出不該做的事,造許多惡業,不知道真正的快樂。

五蘊之樂,是有漏的樂,本質上仍然是痛苦,樂只是對痛苦的暫時緩解。渴求本身是痛苦,若沒有渴求,得到什麼都不會覺得快樂。在有漏的世界,根本沒有本質的快樂。本質的快樂,就是你所追求的快樂,無論享受多長時間,無論什麼時候享受,都覺得快樂。

只有涅槃才是永久的快樂。在有漏的世間,永遠找不到這樣的快樂,因為有漏的快樂以迷惑煩惱為基礎,不是真正的快樂。如果執著這種短暫的快樂,只會帶來無盡的痛苦。過份依賴、執著快樂,就會在想得到的過程中,感到孤獨、焦虛、恐懼,即使得到也非常短暫。長久的痛苦換來短暫的快樂,結果又會產生更多的痛苦。

佛法就是要看清這種真相。佛陀的開示,就是要認識到五蘊的真相——苦,有漏皆苦。

四法印,可以讓我們認識到五蘊的真相。

第一,有漏皆苦。凡夫的五蘊熾盛苦,基於迷惑和煩惱,是有漏的五取蘊。有漏皆苦,認識到人生的本質是苦,同樣可以享受快樂,不執著享受,會更放鬆,更自在,並非看到苦,就沒有了快樂,只是對快樂不再執著。佛陀本人的五蘊不是苦,因為它是無漏的,建立在悲智上。

第二,諸行無常。其次要認識到五蘊無常。快樂無常,色身無常,想法也是無常。今天這樣想,明天那樣想,都會變的,快樂享受的時間長了,就會變成痛苦。想追求永恆,結果一定是痛苦。我們尤其需要接納對青春色身的無常,才能用平常心面對衰老。佛陀、聖者不是沒有衰老、死亡。

凡夫面對老病有兩種痛苦——生理、心理的痛苦,聖者沒有心理上的痛苦,僅有生理痛苦。如果心理沒有痛苦,生理痛苦就會減輕,能夠坦然面對,這非常重要。

第三,諸法無我。從五蘊角度看,因為它是苦、無常,所以無我。面對有漏的五蘊,我們不能自主。如果有我,我說了算,我就讓色身不要衰老,永遠活在18歲,希望每天都有好心情,每個人都很開心。可能嗎?做不到。當你生氣時,可以立馬不生氣。對某人愛得死去活來,現在停止愛,能做得到嗎?如果做不到,說明凡夫的生命不能自主,這就是無我的表現。

如果有我,那就可以我說了算。佛教講無我,不是身體不存在,它是生命延續過程中的產物、產品、品牌,並不是真正的我,這樣才有可能證得無我。錯誤的認定,給人生帶來無盡的過患,所有的煩惱、輪迴、生死,各種負面的情緒,沒有安全感,都是因為執著於我、我所。因為有貪著,過份在乎外在的世界,就會產生焦慮,煩燥;過份依賴外在的世界,就會產生孤獨,都是因為錯誤的認知及執著造成的結果。

第四,涅槃寂靜。佛陀開示有漏皆苦,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當遠離貪慾,負面情緒平息後,當下就是涅槃狀態。以五蘊法門的修行正見去認識生命,可完成解脫的修行。

(五)正念——守護六根的門頭

佛陀開示的十二處法門,告訴我們,人有什麼樣的認識,就會有什麼樣的世界。也是認識自己及世界的方法。

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是六個接收外界信息的窗口。六根所面對的就是六塵——色、聲、香、味、觸、法。根與塵的和合,構成了認識,開展出各種心理活動。六根六塵合稱為十二處。修行從哪裡入手?六根門頭。

認識是煩惱產生的重要源頭。比如,當眼睛看到好看的顏色,耳朵聽到美妙的聲音,鼻子聞到芬芳的香氣,舌頭嘗到美味,很容易生起貪心。當看到不喜歡的人,或者聽到惡毒謾罵,往往就會生起嗔心,甚至火冒三丈。在根塵的接觸中,貪嗔痴好比好動的猴子,一下子就會跳出來。

所以,佛陀把根塵十二處稱為「有漏處」,它們是各種煩惱生起的場所。但並非任何人在根塵十二處,都會生起貪嗔之心。佛菩薩和聖者具有平等心,他們無論接觸到什麼,內心都是平靜、慈悲的,都不會生起貪嗔之心。凡夫面對六塵境界,也不一定會生起貪嗔之心,關鍵在於有沒有正念。

如果具備正念,我們就會坦然面對順境、逆境,內心影像沒有好與壞的差別。如果沒有正念,在根塵接觸時,如果帶著強烈的貪嗔之心,很快就會陷入煩惱境界。

如果保持正念,根塵接觸時就不會進入貪嗔痴的狀態,及輪迴的軌道。因此,守護根門非常重要,這就是《阿含經》中講到的修根法門。

如何修根呢?需要培養覺知力及正念。

首先,我們通過靜坐來培養覺知力,然後帶著覺知力,去做每一件事——無論行住坐卧、吃飯走路等等。都要將心安住在正知正念的狀態中,這就需要不斷修習四念處。

《阿含經》把解脫道的修行落實到四念處——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是把無常、無我的正見真正落實到了禪修上,是非常重要的實修法門。

守護六根門頭非常重要。十二處法門中,作為生命體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是證得無我的處所。除了身心的各種因素以外,沒有真實不變的我,一切都是條件的假象。

《楞嚴經》中有「七處征心」,就是尋找什麼是我。經過層層削離、層層超越,最後才有可能真正認識你自己,了解生命的實相。

五蘊、十二處法門,在阿含解脫道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內容,通過修行,可以快速導向解脫,從貪嗔痴中走出來。所以《阿含經》所揭示的修行法門,實踐起來也比較容易。

如何把所學落實到正念上?正念,以正見為基礎,八正道的第一個是正見。有了正見,才有可能修習正念,正語,這次也安排了四念處的禪修,幫助大家培養正念。

我們生命的延續,無非就是正念與妄念。念頭決定了我們的世界,也決定了我們的未來。選擇和發展什麼樣的念頭非常重要。佛法的修行,最終都是要把妄念轉化成正念。

(六)空性——菩薩道的知見

前面講到解脫道的修行。接下來講菩薩道的知見。

菩薩道是講空、唯識無境、一切眾生都有佛性。《阿含經》也經常講空,苦、空、無常、無我。般若講空,對空的思想比較全面深入。凡夫都活在現象的世界,有自己的執著、判斷、情緒,因為帶著有色眼鏡看世界,對現象世界不能正確認識。只有證得空性,才能超越二元對立的世界。如何從二元對立的世界,進入空性的實相?般若經的無自性思想,非常重要,建立在「緣起性空」基礎上。

中觀講「緣起性空」,一切現象都是緣起,緣起的當下即是性空。龍樹菩薩在《中論》里有一個著名的偈子:「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

空,不是沒有,而是沒有自性。一切都是條件的假相,任何東西離開條件,根本找不到固定不變的特質。無自性的思想,可以破除認識世界時所形成的自性見。認為看到的都是真實的,永恆不變的——這不符合實際。

中觀建立了緣起性空的中道見,通過無自性,掃除對一切現象錯誤的認識和執著,智慧就會開啟,這需要進行觀修。通過禪修——觀照般若,才能證得實相般若。

在古代科學不發達的情況下,有哲學家提出「極微」的說法,認為世界由很小的元素組成。現在科技發達,根據量子力學對物質的分析,根本找不到一個不可分析的實體。其實這個道理佛法早就說過。唯識家認為,任何物質的存在,只要有形體,就是可分的。

表述唯識思想的經典以《解生密經》為主,還有《楞伽經》、《密嚴經》,最典型的唯識論典則是《瑜伽師地論》。

根據唯識的思想對世界的分析,真實的世界與現象的世界有區別。緣起的現象,與呈現在認識上的影像,兩者有距離。唯識宗有個形象的比喻,好比有人在月色朦朧的夜晚看到地上有條繩子,因為看不清楚,以為是條蛇,嚇出一身冷汗,甚至嚇出病來。人主觀認識上是有蛇,而在客觀上是繩子,蛇根本不存在。人類對世界的認識,無非是這樣,永遠看到的是蛇,不是繩,都是錯覺。同樣,有色眼鏡看到的物質,都被處理過,摘下眼鏡就是真實的世界。

錯誤的認識和執著製造煩惱,唯識宗通過這樣的分析,確立標準,不斷調整自己,從錯誤的觀念中跳出。

什麼才是真相,不斷修正、調整自己的觀念、認識,就會減少煩惱和迷惑,內在的智慧光芒就會開顯,才能證得空性,真正體悟到世界的真相。

若不依法修行,我們就永遠活在錯誤的認識里,每天都在追逐妄想的影子之中,沒有盡頭。

(七)發心——確立高尚的志向

菩薩道還有個見地——如來藏思想,一切眾生都有佛性。每個人生命內在都具備成佛的潛質,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悟。迷惑和煩惱遮蔽覺性,修行就是開顯覺性。

根據這種見地,禪宗建立了相應的修行方式。《六祖壇經》云:「菩提自性,本來清凈,但悟此心,直了成佛」。這是頓悟法門。只有上根利智的人才能頓悟。

根機不好就悟不出如此高的境界,根本夠不著。所以必須重視修行的次第。

有了正確的次第和方法,即使再難也會變得容易。沒有正確的方法,爬到屋頂都難,有了正確的方法,登上月球都有可能,關鍵是要有正確的方法。成佛有成佛的方法,要親近善知識,有次第地修學。如果東抓一下、西抓一下,效果肯定不理想。

近年來,我為信眾建立了一套「三級修學模式」,初中高級一步步往前走,每天都在修行,可以幫助大家,一步步走向解脫。內心迷惑減少,智慧增加,解脫帶來喜悅,不是死後才往生的世界。

道諦上來說,核心的內容有不同的見地。從滅諦來說,聲聞乘偏向個人解脫,菩薩乘則要帶領一切眾生走向解脫。佛陀一生大體上給眾生開示三條道路:人天道,解脫道和菩薩道。

修行是要尋找正確的路。目前,在座的諸位都在人道,不小心就會走到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貪心生起就是餓鬼道,嗔恨痛苦就是地獄道,愚痴是畜生道。

聞思經教,修慈悲,修智慧,就進入解脫道、菩提道。我們雖然走在人道,也會逐漸成為覺醒、解脫的人,生命將會因此得到提升和改善。

佛陀覺醒了六道的因果,幫助眾生認識到六道輪迴的過患,都是建立在迷惑和煩惱的基礎上,認識到有漏的生命,有漏的心,會不斷製造輪迴,製造痛苦,如何從輪迴走出來,佛陀開顯了解脫道和菩薩道。

首先要把人道走好。佛陀通常「先說端正法,再說正法要」。先告訴我們怎樣具備人天的德行,先要具備做人的德行,這是修行的基礎。在人天道的基礎上,每個學佛者都要重視解脫的目標,它是佛法修學的核心。我覺得,如果不想解脫,就不是真正的佛弟子。只要掌握了解脫道的原理和方法,解脫也不是遙不可及。

佛陀所開顯的菩薩道是在解脫道的基礎上,幫助更多的人解脫。菩薩要發心帶領一切眾生走向解脫,完全地利他,也是完成自我的解脫。所以,菩薩道的修行,是佛法圓滿的修行。

《法華經》中講到,「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帶領一切眾生解脫,才是佛陀出世的本懷。

以上,利用三天時間,把這樣一個主題:《走近佛陀,認識佛法》,已經介紹給大家。

 

通過對佛陀傳的學習,佛陀告訴我們應當如何修行,如何求道,如何成道,的確會有很大啟發。佛陀作為人,所有探索都對我們今天的修行、解脫、成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佛陀用什麼方法成道,成道之後修什麼法門——四聖諦法門,必須抓住佛法修學的核心、綱領,這對學修佛法非常重要。

接下來修菩提心。

想成佛就要發菩提心。菩提心是菩薩道的不共思想。受菩提心戒。作為菩薩,一定要發菩提心,確立高尚的志向,走向解脫,成就無上菩提,幫助更多眾生走向覺醒,自利利他,以此作為盡未來際的人生目標。一旦確立解脫、成佛的目標,生命的版本立刻就會升級。應當志存高遠,發心廣大,人世間的煩惱就會顯得微不足道,修行也會變得容易許多。由於利他之心可以弱化我執,利益眾生同時也就是在完成自我解脫的修行。

中國佛教強調頓悟,不太重視基礎、次第。菩薩必須受持菩薩戒、菩提心戒。

我從印度空有二宗的傳承中,總結出菩提心戒的受持和修習儀軌。並在在菩提靜修營中傳授,通過宣誓的方式,確立利益一切眾生的人生目標,保障菩提心不易退失。

如果沒有菩提心,就是冒牌的菩薩。現在需要打造一批名副其實的菩薩。在漢傳佛教中,受持這樣的菩提心戒,非常稀有難得,希望大家珍惜!(完)

 

 


推薦閱讀:

七政四餘三王的基本認識
對從格的深層次認識
這些藏飾如果不認識,千萬別亂戴!
慢性腸炎患者如何安然度夏?認識慢性腸炎,預防腸癌
羅盤的認識

TAG:佛法 | 佛陀 | 認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