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生意難做 就怕店名起錯(之五)
05-27
店名的商業效應 照理說,店名與人名一樣,本應屬於文化的範疇;而做生意則是一種商業行為,因而二者之間本不該產生如此密切的聯繫才是。 但是,如果這樣機械地理解店名與做生意的關係,就不會重視店名的作用、想方設法發揮店名的作用。結果,也就很難把生意做好。
推薦閱讀:
近年來,在中國有一句很流行的話:「商業搭台,文化唱戲。」這說明,在做生意時不僅需要「唱文化戲」,而且也有可能「唱好文化戲」。
換句話說,哪位商家能夠唱好「文化戲」,哪位就能獲得比別人更多的競爭優勢。 為公司店鋪起個好名字,不僅屬於唱好「文化戲」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因為店名具有強有力的、不可替代的商業效應。對顧客的心理效應
顧客買、商家賣,這一活動從表面上看起來,可以說是一種純粹的交易行為。 但細究起來,事情決非如此簡單。 首先,顧客不是機器,其購物行為也不是機械運動。顧客在打算購物時,需要進行一定的分析、鑒別,選擇應該買誰的、不應該買誰的。 其次,顧客在購買活動中,表面上是在買物,但實際上是在買「需要」。這種需要,既有物的需要,也有精神的、心理的需要。最後,顧客在完成購買活動後,也會對自己所買的東西是否「值」的問題作出衡量和判斷。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會產生重複購買的行為;否則,便會作出放棄的決定。
由此可見,顧客的購買行為,從始至終都在受心理活動的影響。而在顧客的心理活動中,對於店名的認識和判斷屬於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購買前,顧客作選擇時會想到店名,並根據店名作出區分和判斷; 在購買中,顧客的需要是否得到滿足,也會受店名的影響。比如,在生活中就常聽人這樣說:「你們這家店真是不錯!」 在購物後,顧客在作出是否繼續重複購買時,一樣也會想到店名。可以說,店名在顧客購買活動的整個過程中,出現的頻率都是相當高的。店名對顧客心理活動的影響非常大。
對商家的市場效應 店名對商家的市場效應,主要體現在「品牌戰略」上。 首先,好店名有利於商家為自己的商品打開銷路,產生「名牌效應」。在推出一種商品時,必然要標明是「公司」、「商場」的商品,如果商品好而店名不佳,就會影響人們的購買慾。
其次,好店名有利於商家用已經打響的名牌來帶動其他相關產品的銷售。 人們普遍有這樣一種心理:凡是著名公司生產的產品,即使不是其主打商品,同樣也會是好產品。 比如,「微軟」公司之所以敢於涉足信息業之外的其他行業,且取得了相當的成功,就是利用了其名字的市場效應;而其他行業的經營者們之所以對微軟畏之如虎,也是害怕它一「名」驚人。 可見,公司店鋪名稱對商家的市場效應是十分巨大的,如果能夠多動腦筋,充分發揮店名的市場效應,則無疑能讓自己受益匪淺。 在這方面,還有一個著名的例子就是海爾集團。它本來是不生產電視機的,在近幾年才開始涉足這方面的領域。 但是,海爾集團進軍電視機市場後,卻一炮打響,很快提升了自己的市場份額,在競爭激烈的電視機市場佔有了一席之地。 有人也許認為這是「奇蹟」,但實際上,海爾公司無非是充分發揮了自己名字的市場效應而已。 在這方面的例子,還有很多。 比如,麥當勞、肯德基等快餐行業的連鎖店、加盟店,之所以並不單獨給自己起名字,而借用它們的名字,也是在利用店名的市場效應。 好店名是企業的「第一推銷員」 正是由於店名對顧客具有心理效應、對商家具有市場效應,因此,一個好的店名,無異於是企業的「第一推銷員」。 企業走向市場,必須給顧客傳遞很多信息,而其所傳遞的第一條信息,就是自己的名字。 顧客走進市場,需要接受和獲得很多與購買有關的信息,而其首先所接受和獲取的信息,就是自己提供產品和服務的企業的名字。 這種關係,就決定了店名必然成為企業的「第一推銷員」。 作為「推銷員」,店名的推銷作用甚至比企業中專門從事推銷的銷售人員的作用還要重要。 如果公司店鋪的名稱能夠給顧客以好感,顧客就極有可能會購買其產品;反之,店名不好,任憑推銷人員說破嘴皮子,也難以激發顧客的購買慾。 畢竟,生產和銷售同類產品的商家有很多,能夠滿足顧客購物需要的商家也有很多;畢竟,顧客在購物活動中不僅要買物,還要買「感覺」。 因而,想要把自己的產品推銷出去,首先就要學會利用好店名這一企業的「第一推銷員」。(艮-責編:23號)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