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侯世家讀後感(3篇)
##留侯世家讀後感(篇1)
看完留侯世家,最大的感觸便是張良真是一個智者,對於事情的判斷能力與出謀劃策的能力令人深深折服,張良僅僅憑藉過人的頭腦和三寸不爛之舌就幫助劉邦獲得天下,自己榮升帝王之師,一生堪稱完美。那麼,張良的智慧到底表現在哪裡,他對事情的處理方法又有什麼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鑒的地方呢?
首先,張良善於揣摩各類人的心理。在戰亂的當時,每個人都以自己的利益為重。張良正是巧妙地利用了這種心理,想出一些辦法,既能滿足對方的需要,又能滿足自己的利益,達到雙贏的效果。比如說史記中有一段記載劉邦決定放棄函谷關以東的所有土地,決定把他分封給能與他共圖大事的人。張良建議把土地送給英布、彭越和韓信三個人,利用了英布和彭越與項王之間的矛盾,這兩個人為得到土地共同對抗項羽而高興,同時對於劉邦來說又能藉助這三個人的力量來制約項羽,使得自己一方的勢力增強。為了成功,必須藉助他人的力量,這就需要採取某種方式,以他人的利益為誘導,來使得別人心甘情願聽從自己的安排。春秋戰國時代的蘇秦張儀兩大說客,也是用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以國家的利益為出發點來勸說進行連橫與合縱,達到自己的目的。可見,掌握不同人的心理與需求,對於人的深入研究是張良成功的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
其次,張良能夠結合具體情況來處理事情,思維縝密。古往今來的謀士有很多,有的輔佐自己的主子走向了帝王之位,有的卻因判斷失誤而釀成了千古恨。每個人對於同一件事情有著不同的看法,個人有個人的道理,但究竟哪種判斷才是正確的,就需要結合實際情況與需求來展開思考。酈食其一直是我一個比較敬佩的人,不僅足智多謀,面對油鍋還能面不改色,也算是一個英雄人物了。但他提出的建議卻被張良反駁的一無是處。酈食其看來也是飽讀詩書之人,以商湯武王的做法為鑒,勸諫劉邦分封六國君王的後代。而張良卻敏銳地發覺了當時戰況與商湯,武王的不同之處,根據實際情況為劉邦作出了分析,使得劉邦撤回了指令。由此可以看出,結合實際情況,也是一項重要的能力,只會像趙括那樣紙上談兵,必然會遭遇失敗。張良對於事情謹慎嚴密的分析與思考,使得劉邦對他放心,從而言聽計從。
第三點,張良深諳為官之道,能夠聰明地處理人際關係。韓信同樣才華橫溢,用兵的水平在當時無人能及,但韓信後來卻以反叛之名被劉邦殺害,原因就在於韓信不懂得低調謙遜,從而使劉邦感覺他對自己產生了威脅,便找機會除掉了心腹之患。而張良一直對於高祖忠心耿耿,盡心輔佐,使得高祖對他產生了足夠的信任。並在後來的為官生涯中處理好各方面的關係,從而獲得了善終。呂后後來為廢太子之事找到張良,張良也用自己的方式幫助了呂后,使得呂后對他心存感激。當時觸怒呂后的人,都在高祖去世後呂后垂簾聽政時收到了的迫害,但張良卻能善始善終,可能也得益於他對將來時態的預測以及在人際關係方面表現出的智慧。
總而言之,我對於張良只有兩個字「敬佩」,希望自己在成長的過程中能多向張良學習,也成為像他那樣有智慧的成功人士。
##留侯世家讀後感(篇2)
留侯世家主要寫的是劉邦的謀臣張良的一生,順便還簡單寫了張良的繼承人張不疑的情況。
本篇寫了張良與黃石老人、張良與項伯在鴻門宴的表現、張良建議漢王焚燒棧道以安項羽的心,張良勸劉邦暫不分封、張良建議建都關中、張良為太子出謀保住繼承權,等,許多都是耳熟能詳的故事,看完了感覺張良還真是一個諸葛亮式的人物,特別善於出謀劃策,正如漢高帝言:「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只是張良與黃石老人的故事有點離奇,杜撰的吧?
總之,張良個性有點神秘,年輕時曾謀刺秦始皇,失敗後被追捕更名改姓躲藏於下邳,十年後陳涉起兵反秦,天下紛爭,張良在準備跟隨景駒的途中遇到劉邦,以精通太公兵法得到劉邦賞識,從此跟隨劉邦。這時候張良是20多歲呢還是30多呢,文中未交代,已經開始表現足智多謀、老謀深算的特點,從他協助劉邦攻打堯關一事就可以看出來,而且自他跟隨劉邦以來所出的計策就沒有失敗過,真神人也,比諸葛亮還諸葛亮。
但由於體弱多病,張良在劉邦打江山時未立戰功,在劉邦坐江山時也未象蕭何一樣出任相位參與治國,不過也避免了像蕭何一樣飽受猜疑裝模作樣。全文看完,看不到有劉邦或呂后對張良有一個字的詬病,看到的只有對他的賞識與感恩,這對於像劉邦、呂后這種人,真異數也。世界真奇妙。不過,仔細想想,韓信、蕭何等追名逐利之徒怎能與張良這類世外高人相比呢?
##留侯世家讀後感(篇3)
想起來一本叫【歷史不忍細讀的書】沒有看過,只在書店裡看到過封面。只是書名給我留下印象很深。
前些天看【史記 留侯世家】。不禁想起來小時候看的故事書。書名好像是【敬老的故事】是父親買來的,現在想來當初父親肯定經過思考之後的選擇。裡面的故事多已經想不起來,只是關於張良拾鞋的故事,卻意外的留在記憶里。現在還記得書頁內插圖,白描速寫,長袖布衫青巾纏頭的張良,面目慈祥笑容滿面的黃石公。這個故事在我還沒有讀書的時候,就在晴朗的夏夜聽父親講過。待到自己可以識字讀文的時候倍感親切吧。黃石公故意墜鞋於橋下,讓張良幫他撿起來穿上,如是者三。張良恭敬從命得到黃石公的讚揚,傳奇書助其成為一代名相。
在童稚未開的時期這樣淺顯易懂的故事情節,易於接受和理解寓教育於故事之中。小時候也很想自己能夠遇到黃石公,得到不世出的異書。於是看到白鬍子的老頭就覺得很親切。
然而及至前些日子讀到史記留侯世家,才真切接觸到這段故事的出處,看到後人杜撰演繹之前的樣子。
良嘗間從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毆之。為其老,強忍,下取履。父曰:「履我!」 良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父去里所,復還,曰:「孺子可教矣。後五日平明,與我會此。」良因怪之,跪曰:「諾。」五 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與老人期,後,何也?」去,曰:「後五日早會。」五日雞鳴,良往。父又先在,復怒曰:「後,何也?」去,曰:「後五日復 早來。」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頃,父亦來,喜曰:「當如是。」出一編書,曰:「讀此則為王者師矣。後十年興。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谷城山下黃石即我矣。」 遂去,無他言,不復見。旦日視其書,乃太公兵法也。良因異之,常習誦讀之。
太史公筆下的黃石公讀來似金庸武俠小說里的風清揚。而文中的張良的人物形象則更鮮活可親。想來素昧平生被要求給別人穿鞋子,對於好歹還算世家子弟的張良來說,應該是一件很挺不容易的事情。也難怪張良會『愕然,欲毆之』。這也很符合一個弟死不葬散家財求客刺秦,背負國讎家恨躲避秦兵追捕,外表低調內心火熱的壯士形象。(這一段也很符合張良在後來生活閱歷和社會身份轉變之後,性格也發生變化的一個參照。這是後話,以後再詳細表述)
為其老,強忍,下取履 又長跪履之。這也恰恰反映出其良好的素養。符合其一個世家子弟尊老敬老的家教背景。無怪乎黃石公會發出孺子可教的感嘆。及至後文黃石公授太公兵法,拋下後十年興……十三年見我於濟北云云,則多有穿鑿附會之感。有種淡淡的神秘和命運的色彩。
當年太史公作史記時距離當時留侯助高祖逐鹿中原,平定四方,南面而立的年代已經過去惠、文、景、武4代之多。名為歷史又何嘗脫得了民間傳說的牽絆呢。高祖尚且有斬白蛇為民除害為之附會,作為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軍師,又怎麼會免得了被粉飾呢。
最近 年齡漸長越來越覺得時不我待,覺得自己還有好多書沒有看,好多學東西還要學習。我還想把大字章法練好,也想在學一下英語,還想再去看看高中時候接觸的散文小說,還想把經濟學再好好的研究學習一番……可是總發現自己的努力和熱情都是短暫而易逝,日子總是過得飛快而空虛……
>>更多相關文章<<
推薦閱讀:
※精進,但不盲從
※《李鴻章傳》讀後感
※虛無的十字架讀後感
※一個人的朝聖
※【劇透】從自我定位談《死黨角色很難當嗎?》第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