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唐詩過冬至

讀唐詩過冬至

丁啟陣

 

今天是冬至。從此往後,夜晚漸短,白天漸長。按照古人的說法,天地之間,陰陽二氣之間的消長,陽氣從今天開始佔上風,因此有「冬至一陽生」的說法。

一年之中,古人最為重視的三大節日依次是寒食、冬至和元旦。過完寒食到冬至,有八個月的漫長時間沒有像樣的節日,因此,冬至就格外受歡迎。唐宋時期,人們都把冬至當作重要節日,重視程度,如同春節。《東京夢華錄》和《武林舊事》對宋朝汴京(開封)和臨安(杭州)兩個都城的冬至節日情形有引人入勝的記載。請看:

 

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官放關撲,慶賀往來,一如年節。(《東京夢華錄》卷十《冬至》)

 

……都人最重一陽,賀冬車馬,皆華鮮整好,五鼓已填擁雜遝於九街;婦人小兒,服飾華炫,往來如雲;岳祠、城隍諸廟炷香尤盛。三日之內,店肆皆罷市,垂簾飲博,謂之「做節」。享先則以餛飩,有「冬餛飩,年餺飥」之諺。貴家求奇,一器凡十餘色,謂之「百味餛飩」。(《武林舊事》卷三《冬至》)

 

從這兩條記載看,宋朝的冬至,店鋪打烊,官府放假,人們穿新衣,置辦飲食,祭祀祖先,去寺廟進香,親友、僚屬之間相互道賀,情形很像我們今天過春節。

遺憾的是,如今冬至不是法定的節假日,自然,心情和氣氛就差得很多。北方,稍微講究的一點的人家,可能會全家聚在一起,包一頓餃子,稍微熱鬧一下。在我的老家(浙江臨海),節日食品是「糯米圓」,包括有餡兒的湯圓和沒有餡兒的「擂圓」——狀似象棋子的實心糯米粉團,蒸熟後,沾黃豆粉或紅糖吃,有點像北京的驢打滾。

祖先已經過了一千多年的傳統節日,我們現在只能用一頓簡單的食物去詮釋(事實上,很多人就連這一頓食物也不會去安排),對於多少有些及時行樂思想的我輩而言,實在是一件相當遺憾的事情。

為了彌補遺憾,我建議,有雅興的朋友,來讀幾首跟冬至有關的唐詩。藉助詩句,穿越時空,去體驗一下古代詩人們的節日情懷,或許可以收到畫餅充饑的效果。請看:

 

年年至日長為客,忽忽窮愁泥殺人。

江上形容吾獨老,天邊風俗自相親。

杖藜雪後臨丹壑,鳴玉朝來散紫宸。

心折此時無一寸,路迷何處見三秦。

(杜甫《冬至》)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琯動浮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

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杜甫《小至》)

 

冬至至後日初長,遠在劍南思洛陽。

青袍白馬有何意,金谷銅駝非故鄉。

梅花欲開不自覺,棣萼一別永相望。

愁極本憑詩遣興,詩成吟詠轉凄涼。

(杜甫《至後》)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白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

 

艷質無由見,寒衾不可親。

何堪最長夜,俱作獨眠人。

(白居易《冬至夜懷湘靈》)

 

顯然,杜甫、白居易這五首短詩,寫的都是佳節思鄉、思親的內容。王維說的沒錯,「每逢佳節倍思親」。即使它並非法定的節假日,但是,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在各自的心中,思念、懷念一下遠在異地的親友和已經故去的親人,總是可以辦到的。

推薦閱讀:

冬至 | 冬灸三九,別錯過最後一個扶陽固本的好時機
單身狗要不要一個人出門去吃餃子?
冬至,喝這碗熱湯最舒坦
冬至日,我們從100多個品牌中精選了16個品牌借勢

TAG:唐詩 | 冬至 | 過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