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衡量不退轉菩薩的三十條標準

衡量不退轉菩薩的三十條標準

大恩上師索達吉堪布仁波切的《般若攝頌講記》

癸一、認清表示不退轉之相:

本科判所講的不退轉相有三十種,在這裡我按麥彭仁波切的講義,憑自己的理解,一個一個讓大家了解。希望大家在有時間時,也應看一下《大般若經》,因為裡面講得比較廣,這樣就能更細緻地了解。

離異體想具理語,沙門梵志余不依,

依智恆時斷三途,十善業道極精進。

在須菩提請佛宣說部分不退轉相後,佛陀雖然已為不同眾生宣說了如海般的不退轉相,但在這裡佛陀還從這些功德中取出一部分,以頌詞的方式為須菩提為主的所化眾生一一開示。

第一個不退轉相是離異體想。也就是說,證悟甚深法界的不退轉菩薩現見一切萬法在真如中無二無別,也即對清凈不清凈、快樂痛苦、光明黑暗等種種世間異相的法全都沒有分別。的確,在通達勝義諦的人面前,絕對不會有分別念幻變出來的世間黑白相、男女相等種種形象,因為他們恆時安住內在甚深智慧境界之故。

第二個不退轉相是具理語。也就是說,不退轉菩薩宣說甚深法門時,他所說出來的語言全都符合實際真理,非常有說服力,任何一個人想轉變他的語言都不可能;而且不管是人也好、非人也好,一切眾生對他的說法全都會讚嘆不已。所以,不退轉菩薩的金剛語任何人也沒辦法找到過失,也不可能破斥、推翻。當然,這是在說他的語言具有相當大的加持力和說服力。

第三個不退轉相是不依他教。因為不退轉菩薩對本師釋迦牟尼佛及其教法通過智慧觀察後已經深信不疑,所以他對世界上包括婆羅門教在內的任何一個外道宗派及其學說都不會有信心,也不會認為外道沙門及婆羅門能給自己指引開示解脫道,而發自內心地依賴、依靠、依止,並進而修持其教言。所以,愛學外道的、對佛教退失信心的,就是凡夫人。一般來講,今天有一個外道花言巧語宣傳得特別不錯,很多凡夫人都會蜂擁而至,而且還會以歡喜心馬上希求這種法。而真正的不退轉菩薩,他對佛教的教理已經完全了如指掌,所以絕不可能退轉。不要說真正的不退轉菩薩,就是對佛教的教理真正有一些定解的人,也不可能被世間邪門外道所轉,故見解穩固的人也接近不退轉菩薩的相。 

第四個不退轉相是恆斷三途。因為不退轉菩薩完全了達因果不虛等道理,所以具有甚深的智慧和堅定的信心,這樣就能從根本上斷除現行的不善業,再也不會造殺盜淫妄等罪業,而且世間一切不賢良的現象和行為也全部予以斷絕,由此便獲得了時時刻刻或恆常遠離地獄、餓鬼、旁生三途的善業。由此我們也可看出,真正的不退轉菩薩不可能造墮入三惡道的因(在《藏傳凈土法》中,墮入三惡道的因講了很多,比如說惡語等十不善業),而我們只要認真學習般若法門,或自己得到一定境界,就不會再造這些業墮入三惡趣。

第五個不退轉相是行持十善。意思是說,不退轉菩薩不但自己始終行持不殺、不盜、不淫等十種善法,而且還通過各方面的努力,讓無數眾生也趣入這樣的十善業道當中來,也即他會努力讓眾生行持十善,不讓他們再造惡業。我們也看得出來,有些大德不但自己行為很清凈,恆時住於十善業中,而且他還通過弘法利生的事業,或者說依靠他的威力和加持,讓成千上萬眾生也懂得十善法,並逐漸趣入十善業道,很明顯這就是一種不退轉相。

無染為眾隨說法,專喜正法常雅言,

行住坐卧具正知,視軛木許無心亂。

第六個不退轉相是無染說法,即說法時心中沒有染污。意思是說,不退轉菩薩根本不會有為了名聲、財富、恭敬等世間八法的染污心,他會按照諸佛菩薩的行為為眾生說法,即諸佛菩薩如何相應眾生的根機宣說真正的妙法,他也會如理如法地為不同眾生宣說般若波羅蜜多等法來利益眾生。

在歷史上,很多大德依靠般若開悟後皆不斷為他人宣說般若等佛法。比如凈土宗初祖慧遠大師,剛開始他對儒道文化很精通,二十多歲時依止道安法師聞受般若,並從中獲得開悟。開悟後他說:儒道九流就像糠粃一樣,沒有多大的實義,一切諸法的精華唯一是般若空性。從此以後,他便著重弘揚般若和凈土。所以,對不退轉者來講,或對開悟的大德或菩薩來說,真正讓自相續得到非常大利益的法門,一定會為眾生繼續弘揚,因為他們不懂佛法非常可憐!拿我們這裡很多道友來講,當自己在佛法中受到很大利益時,就會想跟沉溺在貪嗔痴輪迴淤泥中特別可憐的親朋好友,乃至與自己結上仇怨的眾生溝通,以期逐漸能以佛法饒益他們。其實,這隻有在我們相續中真正得到佛法甘露後,才會下這樣好的決定。

第七個不退轉相是專喜正法。因為不退轉菩薩通過聞思修行對甚深正法已經深信不疑,所以他只會專心致志地歡喜正法,即唯一一心一意地精進行持善法,而對世間的降伏敵人、護持親友以及商業貿易等瑣事毫無興趣。

我前一段時間也說過,爐霍多芒寺有一位老修行人,他從小隻對念心咒、放生等善法歡喜,也樂於參加,而與佛法和解脫沒關係的,則根本不願參與。但很多人跟這裡所講的法相剛好相違,比如我們有些道友,一談起佛法的不退轉相、中觀的空性、大圓滿的覺性等時,要麼打瞌睡、要麼吃東西、要麼分別妄想一直往外翻,有的甚至特別痛苦。而遇到看世間的打仗、愛情、做生意等電視或電影時,精神則異常專註,眼睛也睜得特別大,好像二十四小時不吃、不喝、不睡都可以。凡夫就這樣,一提起善法就臉色不好、情緒不好、身體不好……有一千九百個不好;一做惡法,身體也很好、心情也很好,什麼都好。由此也可了知凡夫和聖者的差別。

第八個不退轉相是常說文雅的語言。因為不退轉菩薩利他心特別成熟,所以平時人與人之間互相溝通時,根本不會說粗惡語來刺傷他人。相反,他所說出來的語言具有甚深意義,聽起來也很舒服,即言談文雅悅耳。

所以,對相續中具有仁慈身語意業功德的菩薩或大德,哪怕見一面或聽到他們的一句教言,心裡也會產生非常大的觸動。在大圓滿傳承歷史中,有信心的弟子哪怕見到上師,或在他們面前聽一堂課,言行舉止也會有很大的改變,甚至一直到死都行持善法,有這麼大的力量。所以哪怕不退轉菩薩只講一堂課,其力量也不可思議。我經常想,以前法王如意寶在經堂里不管給我們講《釋尊廣傳》中的普通故事,還是講一些甚深密法,或者是平時藏地經常運用的諺語等,其一堂課的作用在相續中很多天都不能消失,甚至有些話在終生當中也銘刻於心。但這並非世間平凡人所能企及。很多道友從小都聽很多老師講課,老師也苦口婆心地在講台上講,但到頭來到底老師講了什麼很多人都記不住。當然,這並非否認我們相續中的有些知識來源於老師,而是說出世間的聖者和世間平凡人有很大差別。

第九個不退轉相是威儀如法,這由「行住坐卧具正知,視軛木許無心亂」一句來宣說。由於不退轉菩薩長時串習善法,所以他的身語意非常寂靜,包括行住坐卧的威儀也杜絕放逸、粗暴等不如法行為,始終以正知正念來攝持。所以他走路時,也不會一邊唱歌、一邊蹦跳,好像發瘋了一樣,而是看一軛木許的距離緩緩而行,以此原因他也不會出現迷路或跌倒受傷等情況。

但現在這樣寂靜的人並不是很多,不要說現在,就是佛涅槃一百年後,這樣的人也很少。一部論中說:以前有個優波鞠多尊者,他在佛涅槃一百年時出生,乃禪宗天竺第四祖,開悟後廣泛行持眾生之利,人們尊稱他為「無相好佛」,即沒有相好的佛。但尊者常因沒有見過佛而深感遺憾,因為自己對佛教很有信心,也是依靠佛法而成就的。後來他打聽到有一位120歲的比丘尼見過佛陀,因他很想了解佛陀時代修行人的威儀,於是便前往拜見這位比丘尼。他和弟子一起進到她的屋子裡時,結果他們沒有注意,將比丘尼放在門旁邊的一碗油弄撒了數滴。(有些居士來我房子時,也常把碗打爛、鍋搞翻。)坐下後優波鞠多尊者問比丘尼:你親自見過佛陀,佛陀很多弟子你也非常了解,我們今天想了解一下佛陀弟子的威儀到底是怎麼樣的?比丘尼說:佛陀時代最調皮的是六群比丘,但六群比丘到我屋子裡面,也根本不會弄撒一滴油,其他人就更不用說了;從這一點上,相信你能了解佛在世時佛弟子的威儀非常寂靜。後來優波鞠多尊者非常慚愧,很不好意思地離開了。

佛陀圓寂不久尚且如此,那兩千五百多年後的今天,自然有很多出家人和居士的行為都不如法。雖然情有可原,但有時候看起來也很生厭煩心,當然這不僅是因為他人,還包括自己的行為在內。在《藏密佛教史》中,有很多特別了不起的大成就者,都因看見極個別人的行為不如法而示現圓寂。當然,我們看見一個人的行為不如法想死也不一定死得了,不過也沒有這樣想過,可能是對佛教沒有那麼大信心的原因吧!雖然如此,但見到有些人的行為不如法時,也很想以後不講課,因為覺得這沒有意義,還不如自己專修。不過想到佛陀圓寂一百年後的情況,自己對自己也會有一種安慰。

總而言之,不退轉菩薩的行為不管是走路也好、說話也好,都非常文雅、如法、寂靜,不會像現在有些人一樣一直說說笑笑,對旁邊的人一點都不恭敬,甚至還要害別人。有些道場中的修行人,雖然法師在課堂上說了很多,但根本不起作用。真的有時候覺得,這樣的行為為什麼還要呆在這樣的道場當中,不過末法時代看不慣、聽不慣的行為肯定有很多。雖然我們不可能像不退轉菩薩那樣寂靜,但畢竟是學佛的人或出家的人,若出家人對威儀和戒律一點都不懂,那就特別遺憾,所以希望大家在平時的威儀上一定要注意。

凈行潔衣三遠離,非圖利尊恆求法,

超越魔境不隨他,四禪靜慮不住禪。

第十個不退轉相是凈行潔衣。不退轉菩薩憑藉自己的智慧和不放逸之心,始終安住於不詆毀佛教的境界當中,即保證世尊傳承或種姓的無染、清凈。一般來講,我們發心後會高興地說:我已轉生到無有垢染的家族或種姓當中了,而他們本來都住於這樣的境界,那讓人生邪見、生嗔恨心的內外行為自然就不會有。從哪方面來看都如理如法,就是穿的衣服也特別美觀、整潔,根本找不到不如法或看不慣的地方。當然,這從有些大德或修行人的行為當中也看得出來。

但有些人卻經常穿得臟髒的、爛爛的,當然如果真的是特別了不起的大成就者,也可能會通過這種方式來度化眾生,但一般來講,若真是不退轉菩薩,其言行舉止就不會讓人生邪見。所以,一看有些人穿的衣服就知道:他肯定是退轉菩薩,因為根本沒有這樣的不退轉菩薩。所以不管是在家人還是出家人,只要是佛教徒,在別人面前自己的衣著、行為都要如理如法。

第十一個不退轉相是三種遠離,即不退轉菩薩能適應所化眾生的言行舉止,身口意三門遠離三種罪業,就像清凈的水晶一樣,無有任何雜染。關於「三遠離」,有些資料裡面說:身體遠離一切繁雜,心遠離一切妄想、邪見,三門遠離一切庸俗執著相。這裡的「三門」可能指的是心,按理來講語言也應該遠離妄語、綺語等,但有些資料介紹的方式並不相同,不過也可以這樣解釋。總而言之,不退轉菩薩不喜歡特別散亂的環境,與人交流的過程中無意義的散亂語言也不願言說,心裏面經常產生對諸佛菩薩的恭敬心、歡喜心,以及對輪迴眾生的慈心、悲心,除此之外不會像凡夫人一樣生活在貪嗔痴或散亂、痛苦、煩惱當中。

第十二個不退轉相是不圖利。因為不退轉菩薩已經見到一切萬法的本質沒有任何穩固性,所以他對外面的名聲、財富等都不會執著。而且,雖然他很想獲得度化眾生、成就佛果等功德,但也不會以執著的方式來取世間的名聞利養。

第十三個不退轉相是眾人之尊。意思是說,不退轉菩薩已經勝伏吝嗇、破戒、嗔恨、懈怠、散亂、邪見等六波羅蜜多的違品,恆時以信心、悲心等功德來莊嚴自己的相續,所以能時時刻刻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而成為眾人之尊。

第十四個不退轉相是恆求法。不退轉菩薩恆時希求正法,正法與自相續完全相融,由於他已悟到特別甚深的法性,所以其言行舉止全都處於佛法的理念當中,不會在眾多沒有意義的事情方面去散亂。就像剛才所講的一樣,他始終行持善法,除此之外再也不會有別的追求。打個比喻,有人特別愛生貪心,那他所說的話也是有關貪慾方面的,心裡的念頭也全部是強烈的貪心,即要麼苦苦思戀某個人,要麼一直希求財物等,自然而然他的行為也會隨著貪心轉,所作所為也全被貪心束縛。而真正的不退轉菩薩,除了行持善法以外,再也不會有其他方面的興趣,也即他所有的生活都在善法當中度過。

我以前看過永明延壽禪師的傳記,他開悟後很想弘揚禪宗,也很想弘揚凈土,而且還對《法華經》很有信心,於是他到智者岩去抓鬮,抓了七次全都抓到「萬善莊嚴凈土」,後來他就一心弘揚凈土法。據說他每天都要念十萬遍佛號,還要拜佛、放生、繞寺院、轉佛塔、傳菩薩戒、講經說法、持咒等,總共要做108件善事。他一生中念《法華經》達一萬三千遍,這麼長的經典真不容易!但現在有些人說:「我已經開悟了,什麼善法都不用修了。」其實也不能這樣,即使你已開悟,也要不斷積累資糧。否則,這樣的大德就應快快樂樂地坐在那裡,什麼善事都不做。但並非如此,很多開悟者每天都要行持拜佛等善法,而且非常喜歡。就像有貪心的人對追求朋友特別有興趣,所有時間都安排在這方面一樣。可見,真正的不退轉菩薩在善法方面全都會具足。

第十五個不退轉相是不隨魔轉。因為不退轉菩薩已對佛法生起極大的信心,且已開悟並獲得法忍,所以即使魔王波旬等諸多魔眾在他面前示現種種誘惑,比如有時候在他面前相似說法,有時候幻化出一座城市,甚至幻變出地獄等種種魔相,他也不會隨之而轉,也不會因此而從大乘道中退失。因為他完全知道這些全是魔的行為,所以不會著魔。而一旦認識了魔的本體,魔就會很害羞地馬上離開;若沒有認識,始終覺得會不會有魔,那很有可能不是魔也會帶來各種恐懼。

《雪獅的藍綠色鬃毛》里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修行人一直在山上閉關修行,一天他出去了一段時間,當時他的妹妹正好給他送來一罐酸奶,等了半天哥哥還沒回來,她就把酸奶放在茅棚里回去了。黃昏時修行人回來了,雖然茅棚里有酥油燈的微光照著整個屋子,但看得並不是很清楚,他見以前根本沒有東西的地方有眼睛在看著他,其實是他把酸奶罐子的口當作魔眼了。他想魔的眼睛已經盯著我了,於是特別害怕,但轉念一想:作為修行人不能害怕,魔是無實有的,就開始不斷念「啪的」。但魔一直盯著他不離開,然後他拿出袍子來開始打,結果把酸奶打翻了,整個屋子裡有很多白色的小眼睛盯著他。他更加害怕,於是又拿起披單來四處打,結果越打越多。後來他的手上沾了一點酸奶,一看才知道:原來不是魔是酸奶。另外,藏地還有把人看作魔的,把氂牛看作魔的。所以心裡有魔,看誰都跟魔一樣。若心裡全是菩薩,即使怨恨的敵人出現在面前也是菩薩的相,不退轉菩薩就具有這樣的特徵。

第十六個不退轉相是不染禪味。意思是說,雖然不退轉菩薩入於四種禪定的靜慮當中,但他並不會像小乘行人或世間人一樣,貪著禪味而一直入於這樣的禪定。有些道友特別愛坐禪,但所修的禪也不一定是出世間勝觀和寂止結合的禪定。可能是貪著禪味,有些在念經的時候也打坐,傳法的時候也打坐,其實要打坐在其他時間好好坐就可以了。聽說菩提學會裡面,有些聽課的時候從來不看書,一直閉著眼睛打坐,那可能聽也沒有聽清楚。對這樣的打坐我是比較擔憂,但也許是一種特殊的禪定吧!

非求名譽無嗔恚,在家亦恆不貪物,

不為維生慘尋財,不行誅業不雙運。

第十七個不退轉相是不求名譽。不退轉菩薩完全認識到一切萬法如夢幻泡影,沒有實在的意義,所以根本不會追求名聲。

第十八個不退轉相是無有嗔恚。因為依靠正法的力量已經調伏自相續,所以他在所接觸的人面前根本不會發脾氣,即不會生嗔恨心,以使自他始終處於一種特別不安的狀態當中。

第十九個不退轉相是在家亦不貪。因為不退轉菩薩不貪執自己的利益,始終以善巧方便利益無邊眾生,所以即使他以前是出家人後來成為在家人,也不會貪著世間財富,相反還會對有緣眾生慷慨布施。

第二十個不退轉相是不會為了生存而造惡業。因為不退轉菩薩住於無我的境界,心相續具有無量大悲,所以他根本不會為了自己的生存而造殺生、偷盜等不關心後世的惡業來尋求財物。

第二十一個不退轉相是不行誅業不雙運。因為不退轉菩薩完全斷除了自私自利的心,所以他根本不會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持降伏的事業或誅殺的行為,即不會為了自己的利益殺害別人;同時他也不會為了自己的貪心得到滿足而尋找一些世間人來進行雙運。當然,密宗當中完全斷掉自私自利心的人,行持一些不共同的方便方法(如降伏和雙運)也是開許的,但這跟本頌所講的內容完全不相同。可見,有自私自利心的人行持這些甚深的密宗行為完全不如法,很多經典和論典當中都這樣講。

不記欲界轉男女,極靜精進勝般若,

離爭慈心亦堅固,求遍知心恆向法。

第二十二個不退轉相主要從語言上面講,也就是說,不退轉菩薩不會為了達到種種目的而宣揚自己,即對入於欲界有緣眾生胎中的孩子,或還沒有入胎但將來會降生的孩子授記:你們家的孩子會是男孩或女孩,等等。一般來講,這樣的做法很容易受到別人不解和毀謗,以及發生其他種種情況,所以得不退轉的菩薩不會這樣授記。從中我們也可了知:對真正具有他心通的不退轉菩薩來講,除了在有特別密意的情況下會說神通之外,如某某是誰的化身,你們家將來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以及會出生什麼樣的孩子等,一般來講他們不會在別人面前作此類授記。

第二十三個不退轉相是精進般若法,即身口意三門所作的種種散亂全部遠離,在這樣的行為上還要精勤修持般若波羅蜜多甚深正法。也就是說,身體遠離種種無意義的世間瑣事,心裡遠離貪嗔痴等煩惱分別念,語言遠離說人過失等無有意義的話語(俗話說「話多不如話少」,再加上對弘揚佛法和利益眾生沒有意義的語言全是戲論,所以要遠離);在這樣的基礎上還要精勤般若波羅蜜多,因為般若波羅蜜多法是一切萬法的究竟甚深之義,所以應像常啼菩薩那樣精進(常啼菩薩在依止法勝菩薩期間,為了聽取般若法,在七年中不坐不卧,經歷了種種苦行,具有特彆強烈的希求心和精進心)。而一旦我們得到不退轉菩薩果位,對般若法門就會有遠離一切散亂的精進心。當然這種精進一般世間人很難擁有,因為他們只會短時精進,要不了多久就會因散亂、懶惰、懈怠或其他煩惱出現而終止。

第二十四個不退轉相是遠離爭論。因為不退轉菩薩相續極為調柔,所以不管他住於任何一個地方都會遠離衝突和矛盾,甚至煩躁的情緒和種種煩惱也會遠離。記得《佛子行》的作者——無著菩薩的傳記中講:他無論住在哪裡,人與人之間出現的爭執、戰亂全部都會銷聲匿跡,而且豺狼、獵狗等特別兇猛的動物也會生起悲心,根本不會害眾生。

大家都知道,爭鬥或爭論是一切過患之源。佛經亦云:「諍論多諸過,無諍具功德。」但一般來講,在世間任何一個團體或集體當中,經常會出現人與人之間無法化解或調和的矛盾,這說明凡夫人不能諒解、寬恕別人。而菩薩以他的感召力、威德力和發心力,自然而然就能讓整個團體或群體和睦相處。

我經常想,五明佛學院有成千上萬僧眾,雖然人與人之間免不了有一些小矛盾,但建院二十多年來,(明年2010年,我們學院已經建院三十年了,到時候應該舉行儀式來慶祝一下。世間一個小小的學校在建校二三十年時,尚且要舉行儀式來作慶典,那何況對全世界的佛法作出巨大貢獻的佛學院呢?所以有這種想法。)在這麼長的時間當中,僧眾非常和合、金剛道友極為友好,其實這就是法王如意寶獲得不退轉果位的成就相感召,這一點相信很多道友都能了解。當然,這並非以偏袒之心來讚歎自己的上師,因為很多實實在在的事情都擺在我們面前。如果大家能回顧學院近三十年的歷史,並以之與別的團體、組織乃至寺院的發展作比較,相信大家一定會有清楚的認識。

第二十五個不退轉相是慈心堅固。也就是說,不退轉菩薩對眾生的慈悲心非常堅固,不可能像個別人一樣,講大乘佛法時對眾生很有慈悲心,過一段時間就被其他邪知邪見或外道邪師全部吞沒或轉化了。對修行人來講,穩固的慈悲心特別重要,但沒有得到不退轉果位也很困難。

記得上師法王如意寶在1986年6月初4——釋迦牟尼佛轉法輪日,念了《入菩薩行論》中「為令如來喜,止害利世間,任他踐吾頂,寧死悅世主」這個偈頌三遍後說:為了令如來歡喜,從現在開始我要發願制止一切害眾生的行為,且要力所能及地幫助眾生,即使眾生不理解反而傷害,哪怕踐踏自己的頭,我不但不會害他們,反而會以感恩心來對待,寧死也要讓諸佛菩薩歡喜。而且法王要求,從現在開始所有僧眾都要發這樣的願,並強調哪怕所有眾生或特別不滿的敵人天天都對我們製造違緣,我們也要用最大的感恩心來回報他們,千萬不能報仇……講了很多教言。當時整個學院有一千人左右,大家都發願第二年到五台山去朝聖,所以法王也要求:明年我們到文殊菩薩的道場也要發這樣的願。後來上師在1997年時說:我在十年前發了這個願,雖然在弘法利生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多違緣,但依靠三寶的加持,慈悲心始終沒有退轉。

但我們很多人能不能做到這樣,大家也可以想一想。比如十年前發的願,十年後還能不能這樣,或者十多二十年前的修行境界,現在是否能保持。如果能做到,那說明心還比較穩固。但現在很多修行人的心都不穩固,這是最大的麻煩。拿念誦來講,有些人今天念這個、明天念那個,根本沒有穩固性。如果二十年前的念誦現在還在不斷地念,我覺得這個人還是很不錯。道友當中有人說:二十年前念的《大圓滿願詞》現在還在念,以前念的《金剛經》現在也在念,這說明他們的心還比較穩固。那這樣的人無論依止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等佛陀,還是依止蓮花生大士等上師,他們的心始終不會退轉。若能做到這樣,這就是世間當中的不退轉相。但大多數人並不是這樣:剛開始信心十足,過不了多久就一敗塗地。所以,有時候看到眾生的行為或自己的言行舉止時,自然而然就會生起極為強烈的厭離之心。

第二十六個不退轉相是求佛求法。獲得不退轉的菩薩始終會以非常歡喜的心,或以特彆強烈的希求、渴望之心,來供養、祈禱或祈請十方諸佛菩薩——「我要獲得佛果」,即求佛是自己的唯一目標。我們以前讀書要放假時,白天晚上都想:什麼時候才能回家?能不能早一點放假馬上回去?就像這樣,獲得不退轉的修行人也會想:我什麼時候才能得到佛果,願我早一點獲得佛果。也就是說,獲得佛果是他們的最大目標。

為什麼一定要得佛果呢?佛經裡面說:世間生老死病太痛苦了,要想獲得遠離,唯有依不二法門獲證佛果。也就是說,獲得佛果以後才能完全解決生死等苦,除此之外,無論你跑到哪一個地方都沒辦法。真的,在生死大事面前,有錢也不行,有地位也不行,有一般的修行境界也不管用。再加上誰都不得不面對它,所以我們求佛果的心一定要強烈,若能如此,這就是一種不退轉相。

同時,對佛陀所說的斷除一切煩惱的深法,要有嚮往之心。一般來講,欲界眾生對吃飯、睡覺很有希求心;就像這樣,不退轉菩薩日日夜夜都會想著佛法,經常會以念誦、觀修、繕寫等十法行的方式來行持佛法,且會一直很有意樂。

我們也可以看得出來,有些人或大多數凡夫人,對聖法或正法就像在氂牛面前放排骨一樣,一點興趣都沒有,那說明他們離不退轉相還很遙遠。有些人不管怎麼樣,在力所能及的範圍當中,寫也好、讀也好、講也好,各方面都很有信心,這也接近不退轉的相。作為修行人,對法的意樂特別重要,若沒有意樂,即使別人天天強迫讓你修學,也有一定的困難。當然,這與善知識的引導,及前世的因緣福報也有密切的關係。

有些修行人的行為非常讓人歡喜,拿我看到的很多居士來講,他們比有些寺院里的出家人還精進。說實在的,有些寺院里的出家人在顯現上並不是很精進,很多行為看起來也很難生起信心。但城市裡面的有些在家人,雖然他們的生活壓力特別大,比如要關心家人和周圍的親朋好友等,但他們卻能抽出時間來每天都學習、思維、念誦,基本上把看電視、電影等散亂行為全部放棄,心一直專註在佛法上。我到城市裡面去的時候,有時覺得非常慚愧,因為在城市中,信心很難生起來,念誦也經常中斷。雖然自己覺得自己並不是特別懶惰的人,因為也常年精進過,但到了城市裡,跟一些精進的居士比較起來,還是有點不好意思,有這種感覺。

尤其是,我看到很多人對般若法門有很大的信心,而且他們有些問題問得特別尖銳。我前兩天跟學院裡面部分出家師父開玩笑:你們出去的時候應該做好各方面的準備,因為現在外面居士的水平跟以往大不相同。的確,現在很多居士都在通過網路等途徑學習因明、中觀、俱舍等佛法,而且他們的水平與佛學院長年研習佛法的人也差不多。這樣的話,見到他們時你就不要說:我已經在某某佛學院呆了13年。否則他們會說:我有13個問題要請教。那你可能只有這樣解釋:我在佛學院天天都沒有聞思。當然,在遇到一些佛法方面的難題時,大家也應該共同商量。總之,大家對佛法一定要有信心,也應一直嚮往佛法。

我以前也講過很多高僧大德畢生的經歷,他們不管是少年、青年的時候,還是中年、晚年的時候,一直致力於希求佛法,對法的意樂比什麼都強。作為後學者,我們也應該有這樣的歡喜心。如果對佛法、佛果有希求心,這就是一種不退轉的相。所以我們沒有必要到處去打卦:我會不會很快成佛?我會不會很快獲得果位?而應該看這裡面講的三十個不退轉相自己具不具足。因為這裡面所講的相,大多數是加行道的不退轉相,也有相當一部分是見道或歡喜地或一地菩薩以上的不退轉相。

如果我們連這樣的果位都沒有得到,卻無所顧忌地在別人面前說:我在禪宗某某大師面前得過教授,因果對我來講無利無害,我只知道「念佛是誰」……或「誰」……我的心已經入於最細微的地方,這就是我的境界。有些人也給我這樣講過。當然也有這樣的,因為禪宗很多大德為了把分別心斷掉,針對不同根機的眾生講了兩種方法:一種是參「念佛是誰」,最後修行者的執著全部消失,從而認識心的本性;另一種逐漸把心態化細,最後入於一種特別細微的禪定當中。但若只是聽過這種竅訣,或僅僅在口頭上會說,而空性的境界一點也沒有產生,自己卻認為一切都沒有、什麼都可以做,或造惡業隨隨便便、行持善法很懈怠,那就不合理。雖然依漢傳佛教參「念佛是誰」,或依藏傳佛教大圓滿的教授或竅訣都可以認識心的本性,但若沒有到達這種果位,那語言與實證還會有一些差距,也即語言或理解並非真正的境界,這一點大家應該值得好好思維。

前面也提過,《大般若經》或《大藏經·般若部》中,對每一個不退轉相都講得很清楚,有時間的話大家應該參閱,但我最近太忙沒辦法。

離野人境諸邊地,自地無疑如須彌,

為法捨命勤瑜伽,當知此是不退相。

第二十七個不退轉相是遠離邊地。不退轉菩薩憑藉願力和智慧力獲得投生自在,遠離轉生邊鄙野蠻人的境地,或佛教不興盛的地方,依靠法爾力他們一定會轉生到佛法特別興盛且極具福報的殊勝之地,可以說這就是一種自然的規律。大家都知道,要想獲得暇滿人身必須轉生到中土,如果轉生到邊地,很多修法的因緣都不能成熟。所以《大般若經》裡面也說:獲得不退轉的菩薩摩訶薩,不會轉生到地獄、旁生、餓鬼、阿修羅及卑賤種姓的人群當中,也不會轉生為聾啞、無形、二形人等。當然,極個別特意轉生到那些地方去度化眾生的菩薩除外。

第二十八個不退轉相是自地穩固或自見穩固。即不退轉菩薩對自地的功德、見解、修行、行為等遣除了增益、懷疑且深信不疑,任何外道或其他教派都不能轉移、動搖,就像須彌山王那樣極其穩固。雖然真正的堅信不退轉必須是得地菩薩,但凡夫地的時候也會有相似的見行穩固。我看到有些道友,見行常年如一日,行持的善法也沒有多大改變,比如每天該念的經、該修的法一直堅持,這有很大的好處,我很羨慕!反之,如果一會隨著左邊的環境動,一會隨著右邊的環境轉,就像牆上的蘆葦一樣心飄來飄去,那修行就不容易成功。作為修行人,應像《二規教言論》中所講的一樣,一定要穩重,這特別重要!不但世間法需要這樣,出世間的佛法也需如此,因為對出世間的菩薩來講,境界不穩固、人不穩重、身口意無所依憑的現象根本不會有。

第二十九個不退轉相是為法捨命。即為了獲得解脫妙法,不退轉菩薩縱然捨棄自己最寶貴的生命也心甘情願,那其他世間親人、財產、地位、名聲等身外之物,就更不用說了。

所以大家一定要了知,得地菩薩為了佛法願意捨棄一切。但我們有些人在生活上稍微遇到一點點寒冷、飢餓,或別人的誹謗,就不能忍受,其實這很難真正得到正法。《釋迦牟尼佛廣傳》中講:佛陀在因地時,為了求得一個偈頌,願意捨棄自己最珍貴的生命。我們也看得到,有些高僧大德應該是不退轉的聖者,但他們在顯現上,為了求得佛法也歷經千辛萬苦、拋棄自己的一切。就像《普賢行願品》裡面講的一樣:「剝皮為紙,析骨為筆,刺血為墨,書寫經典,積如須彌。為重法故,不惜身命……」很多菩薩在因地時都是這樣,為了獲得經典或佛法,自己最珍貴的身體、血肉都願意捨棄。而我們只要對法的重視、希求越來越強烈,自相續的煩惱就很容易摧滅。有些人稍微冷一點也沒事,稍微累一點也沒事,為了佛法願意捨棄一切,心的力量特彆強,那諸佛菩薩的加持自然而然會入於他的心,在生活當中再也不會有大的困難。但有些人並不是這樣,稍微遇到一點違緣就接受不了、忍不住,他們會說:那我怎麼能原諒、寬恕他呢?這就不太好。

我看過一本國外人寫、漢族人譯的書,叫《寬恕就是愛》,裡面寫得很好,有很多世間教言。因外面成千上萬人特別喜歡,後來我也看了一下,不過我覺得跟佛法,尤其是《入菩薩行論》中尖銳的理證比較起來,還是差得很遠。雖然有一些差距,但其語言或教言也講,為了真理可以捨棄、付出很多。而我們要解脫生死輪迴,那就應該有捨棄生命的精神,雖然不敢說完全捨棄,但一定要有這樣的精神。

第三十個不退轉相是精勤瑜伽。也就是說,為了獲得解脫,自己要精進思維、受持、修持般若波羅蜜多的法義。思維等功德下面講得比較多。一般來講,不退轉菩薩不可能把般若空性法門擱置一旁、不理不睬,每天都求世間法,做一些無意義的世間瑣事。雖然真正的聖者或對佛法有定解的人,暫時為了隨順眾生,也會相應世間示現一些行為,但實際上他最終的目標就是佛法,違背佛法的事情絕對不會做。這一點,相信大家從自古以來很多高僧大德的行為中也看得出來。《薩迦格言》裡面也說:智者遇到再大的困難,也不會做一些低劣的事,就像火把雖然向下,但火焰始終會向上燃燒一樣。所以對智者或聖者來講,即使他們遇到最低劣、最下賤的對境,也不會像世間人一樣一直隨著貪嗔痴轉。由此我們也可看出,精勤聞思修行這些甚深法義是他們終生的愛好,乃至生生世世的追求。

所以我特別希望,通過學習佛法,很多道友能對空性法門為主的廣大法門生起意樂心或歡喜心。若能生起,這就是大家的成功。否則,若像極個別業力深重的人一樣,剛開始的時候很不錯,然後越學越往下滑,那就不合理。我那天問一個人:「你的境界怎麼樣?」他說:「情況不妙。」不應該這樣,應該情況越來越好。所以大家在修行過程中,應該智慧和方便雙運,還應經常串習,這樣就能逐漸獲得不退轉果位。

有些人雖然不是真正的加行道者,但基本上已經獲得勝解行地,那即使遇到再大的違緣或再可怕的對境,他的見解和行為也不會退轉。以前我遇到很多佛友,他們都說:通過這麼多年來的聞思修行,現在我對釋迦牟尼佛的教法深信不疑,信心非常堅定,寧捨棄生命也不會從佛教的見解中退出。可以說,這就是一種不退轉的相。

前面已經講了三十種不退轉相。作為後學者,大家應該依靠佛菩薩的加持和傳承上師的教言,盡量與自己的相續結合起來修行,這樣自相續就會逐漸與法相應,弘揚佛法的事業也會越來越廣大。還有,麥彭仁波切講:就像依靠煙來推斷火存在一樣,如果以上所講到的這些不退轉相某某菩薩具足,那就可以了知這位菩薩是不退轉者。所以,無論是出家人還是居士,只要他在見解、行為等方面很多相自然而然具足,就可以依此推知他內在的境界。

 

推薦閱讀:

怎麼標準練習俯卧撐
勾勒出滿分妻子的七大標準
標準男友需要做到的8件事
男人心目中好老婆的十大標準|好老婆|男人心|生活習慣
衡量你是不是合格妻子的10條標準

TAG:標準 | 菩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