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來看!背部訓練圖解!不能更詳盡啦!-今日頭條
1.斜方肌分上中下三部分,上部使肩胛骨上提聳肩,上迴旋,使肩部外展;中部斜方肌使肩胛骨後縮,肩部向後拉,下部則使肩胛骨向後壓
2.肩胛提肌使協助斜方肌上部,菱型肌協同斜方肌中部
3.背闊肌收縮時,肩關節運動。背闊使上臂向下,向後拉,可以使手臂向體側拉
4.束脊肌是要不的力量支柱,起到穩固脊椎伸展軀幹的作用,將軀幹向後拉
知道這些肌肉的功能後,就該知道改用什麼動作去刺激他讓他更好收縮,這是基礎
然後是關於站姿的,如果是挺直了坐,則主要是斜方肌中部;如果是軀幹於腰部稍後伸,則上部斜方肌刺激大,若稍前傾,則是肩後中部肌纖維受刺激較大
關於站姿,如果是挺直站立,發展的是協防中部,如果是稍向後傾,發展的是上部,前傾發展頸下部肌肉
它的變式,比如用拉力器做上拉動作,則整個動作中受到穩定的阻力
以上是關於斜方肌上部居多的訓練,因為上面解剖已經講到斜方肌上部使肩胛骨上提聳肩,上迴旋,使肩部外展,下面開始是後縮的動作,對應的是斜方肌的中下部
握距上要說的是,寬握是對斜方肌的外側訓練,而窄握距主要是斜方肌內側訓練
軌跡:如果是為了刺激斜方肌,則應該向胸部拉,如果是重點發展背闊,則將把手向腹部拉。整個過程背部保持筆直,將肘部儘可能的向後向高處拉,擠壓肩胛骨使收縮最大化
如果握距變寬,則重點發展背闊外沿
重點還是要注意運動的軌跡,軀幹挺直垂直下拉時發展背闊肌的外側,若軀幹後傾,與垂直面呈30°夾角,則發展背闊的內下側訓練。儘可能將肘部向下向後啦
健身房的高位下拉杆兩段在末端帶點彎曲,相比起直桿來說,這種造型會減少腕關節壓力,在桿觸胸前,運動範圍會擴大,所以比起直桿來說優勢更大
軀幹與其垂直面呈30°夾角能更好的分離背闊,但注意不要後傾過多,也不要利用慣性完成這個動作
將桿朝胸部提,側重點在斜方肌和背闊上部,若沿著較低的軌跡拉至腹部,發展的是背闊下部
這個變式,能擴大運動範圍,可以將肘部拉的更靠後一些,對背闊的刺激也更大
正握即拇指朝內主要發展上部和外側背闊肌的訓練,拇指朝上的握法主要發展背中部,反握則是針對背闊肌下部
關於軌跡,如果將把手沿著高軌跡向胸部舉,訓練的是斜方肌和背闊上部,若是朝著腹部牽引,訓練背闊下部,軌跡的高低可以通過調整坐高來改變
牽伸不要過度,以免受傷
重點:整個運動過程中脊柱保持挺直,束脊肌用於穩固和伸直脊柱,而臀肌和腘繩肌則負責伸展臀部,
這個動作也是一樣要保持脊柱挺直,軀幹上下活動的範圍大約90°,不要低於水平面束脊肌是主要的發展部位,同時這個動作帶到背闊,腘繩肌和臀大肌
推薦閱讀:
※指紋算命圖解(29)
※天干圖解--台灣_原老師
※全身痣相圖解
※男女通用的簡易手相算命圖解7
※兩款棒針圍巾或披肩編織花樣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