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五百金身羅漢圖【帶注釋】【500P】(41-60)

五百金身羅漢圖【帶注釋】【500P】(41-60)

                                                         9 - 20 - 2009

第肆拾壹尊 悲察世間尊者  悲察世間尊者,即地藏菩薩。梵名乞叉底櫱沙,據《地藏十輪經》講,由於此菩薩」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所以稱為地藏。密號悲願金剛。   據《地藏菩薩本願經》載;地藏菩薩曾受佛陀的囑託。要在佛陀滅度後、彌勒佛降誕前的無佛之世留住世伺,教化眾生,度脫六道眾生。並發誓」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念誦其名號,禮拜供奉其像,能得到無量功德的救濟。   安徽九華山是其說法的道場。據說唐代有新羅國(今朝鮮)僧人金喬覺泛舟航海,來到中國。見九華山峰巒迭起,於是在山中擇地而居,潛心修行。後來,又得人捐助,修佛寺、辟道場。金喬覺去世後被認為是地藏菩薩的化身,因此九華山被認為是地藏菩薩道場,成為與普陀、五台、峨眉齊名的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中國佛教寺院中,一般菩薩為天人相。而地藏菩薩則多為光頭或是頭戴毗盧冠、身披袈裟的出家僧形。據《地藏菩薩儀軌》等載,此是因為他在無佛的」五濁惡世「(即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濟渡眾生,為了使眾生能深信因果,尊敬三寶(即佛、法、僧)之故。對地藏菩薩的信仰,在民間廣為流行。每年農曆七月三十,即傳說地藏菩薩誕辰之日,前來朝拜的佛教徒摩肩踵足,絡繹不絕。

第肆拾貳尊 獻花授記尊者  獻花授記尊著,稽諸史實,實無其人。   獻花,即獻花座印,據《立印軌》介紹,此種手印」名金剛蓮花,定慧鞭蓉合,水(無名)火中俱散開,猶如蓮花葉,二風頭屈附火初節之側住,奉諸佛菩薩。「授記,亦即佛對發心之眾生授與將來必當作佛之記別。尊者對佛法信仰堅定,每日皆結跏趺坐,以獻華座印言禮敬諸佛菩薩,因此功德;蒙佛授記,將來當為佛。

第肆拾叄尊 眼光定力尊者  眼光定力尊者,稽諸史實,實無其人。   尊者眼放光明,遍觀十方世界,目光所觸,使愚者生智、痴者復慧,破除世俗的憂愁、煩惱及憤怒等種種亂想,使善良眾生入於清凈福德之道。尊者既能施惠於芸芸眾生,亦能驅除世間邪惡。其灼灼目光能摧除惡魔、降伏惡鬼、令外道皈依,惡跡昭著者心生恐懼,大漸大愧而痛改前非。

第肆拾肆尊 伽耶舍那尊者 伽那,仙人名;舍那,乃盧舍那(佛名)之略,即盧舍那佛身之意。伽耶舍那,意即(毗)盧舍那佛之尊身。當即伽耶舍多,摩提國人,姓郁頭蘭。西天二十八祖之第十八祖。   據說其母夢大神持鑒而孕,凡七日而生,肌體瑩如琉璃,自然香。西天二十八祖之第十七祖僧伽難提率徒眾行化至此,忽有涼風吹來,令人身心悅適,僧伽難提說:」此道德之風也,當有聖者出世,嗣續祖燈乎!「於是與徒眾在山谷中尋覓,找到了手持圓境的伽耶舍多。出家後,一次聞風吹銅鈴聲,僧伽難提問:」鈴鳴耶,風鳴耶?「答:」非風非鈴,我心鳴耳。「問:」心復誰乎?「答:」俱寂靜故「僧伽難提遂付正法藏於他,說偈日:」有種有心地,因緣能發明。干緣不相礙,當生生不生。「說畢踴身虛空現十八種種變,化火光三味自焚其身。眾以舍利起塔供奉,尊者惡業滅盡,功德圓滿,得阿羅漢果。

第肆拾伍尊 莎底比丘尊者  莎底,意譯為吉祥。   佛陀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時,有一新出家不久的比丘名莎底,為園內僧眾燒水沐浴。據《佛說大金色孔雀王咒經》載,他正劈柴時,一條黑蛇從朽木孔穴竄出,咬傷其右腳拇指,蛇毒沿血脈向全身四溢,他兩眼上翻,口吐涎水白沫,昏絕於地,阿難見狀,急往佛陀處,以額著地,向佛行禮,請教解救方法。佛陀說,我有大孔雀明王咒,威力極大,能除一切諸毒、災難、恐懼、煩惱,保護世間一切有情眾生獲得安樂,阿難用咒語依法救治。吉祥獲救後,潛心學佛,終得正果。

第肆拾陸尊 波闍提婆尊者 波闍提婆尊者,本名難生,通稱脅比丘或脅尊者。中印度人。被禪宗尊為西天第十祖。   根據佛教傳說,尊者在母胎中呆了六十年,將誕生時,其父夢一白象背有寶坐,坐上安一明珠,從門而入,光照四眾,醒來尊者正好出生。禪宗西天二十八祖之第九祖伏陀蜜多游化至此,其父攜他前往致禮說:」此子處胎六十歲,因號難生,復嘗會一仙者,謂此兒非凡,當為法器。今遇尊者,可令出家。伏陀蜜多遂將其剃度。他隨師修行,未嘗睡眠,因「其脅不至席,遂號脅尊者焉。」他率徒游化,至華氏國,在一樹下小憩 ,以右手指地說:「此地變金色,當有聖人入會。」語畢,地果變金色,適逢富那夜奢前來,尊者即將其剃度,並付於正法眼藏,偈曰:「真體自然真,因真說有理。領得真真法,無行亦無止。」說畢即現神變而入涅槃,化火自焚,徒眾各以衣襟盛舍利,隨處興塔供養。據北傳佛教載,他在膩色迦王時曾發起五百僧人在迦濕彌羅舉行第四次結集。   波闍提婆,又作波粟濕縛、波奢等。

第肆拾柒尊 解空無垢尊者 解空無垢尊者,即無垢光菩薩。為密教理圖胎藏界曼荼羅文殊院中尊文殊菩薩右方第三位之菩薩。是文殊菩薩的使者,顯文殊菩薩的空智。又稱無垢光童子。密號離塵金剛。   尊者以文殊特有的智慧斷除眾生的煩惱,引導過去、未來、現在一切眾生開空慧道、入法明門。 為文殊院菩薩眷屬八大童子之一,主文殊畢竟空之理,以本性清靜無垢,外放光明,故稱無垢光菩薩。密號離塵金剛。形象為童子形,右手掌持瑪瑙之寶缽安於臍下,豎左手掌,屈食指、中指二指,持未開敷之青蓮花,趺坐於赤蓮上。印相為舒左手之五指,微屈第三節,乃表由畢竟空智放五智之光明,如五道眾生入無垢本性之掌中。真言為:歸命系矩忙啰微質怛啰櫱底矩忙啰么弩娑么啰莎訶。據《大日經疏》卷十三載,其真言系顯示此菩薩以種種本誓願行,示現童子身、壯年身或老年身等,以利益一切之義。

第肆拾捌尊 伏陀蜜多尊者  伏陀蜜多尊者,大西天二十八祖之第九祖。提伽國人,姓毗舍羅。   根據佛教傳悅,尊者年至五十,口未曾言,足未曾履,西天二十八祖之第八祖佛陀難提率徒眾行化至此,見其家屋上有白光上騰,便說:「此家當有聖人,口無言說,真大乘器,不行四衢,知觸穢耳」。尊者見到佛陀難提,便起來禮拜,說偈曰:「父母非我親,誰是最親者。諸佛非我道,誰是最道者。」佛陀難提亦以偈相答,尊者聽後便行七步,佛陀難提對其父說:「此子昔曾值佛悲願廣大,慮父母愛情難捨,故不言不履耳。」其父遂令出家,佛陀難提付於正法眼藏。他既受付囑,四處行化,至中印度,遇脅尊者,即與落髮授戒,後又付正法眼藏於他,偈曰:「真理本無名,因名顯真理。受得真實法,非真亦非偽,」說畢,即入滅盡三味而涅槃,眾人以香油旃檀闍維真體,收舍利建塔於那爛陀寺。   伏陀蜜多,又作伏馱密多等。此尊與第015尊同尊,可互參。

第肆拾玖尊 富那夜舍尊者  富那夜舍尊者,古印度華氏國人,姓瞿曇。脅尊者之弟子,馬鳴之師。為西天二十八祖之第十一祖。   其父寶身,虔誠崇奉佛教。受其影晌,他熟悉佛教理論及各種戒律。一日,佛教十祖脅尊者行化至華氏國,憩一樹下,突然以手指地,告眾弟子說:「此寺變金色,當有聖人入會。」言訖,地變金色,有長者子富那夜舍合掌立前說偈,說道:「我心非往尊者,我心非止尊者,我心不定,諸佛亦然。」尊者聞言大喜,當即度其出家。既具戒,以如來大法眼藏付之。說道:「佛祖如來的大法藏,今天我已傳給你了,你要誠意爰護,勤奮修念,傳給後人要慎重,傳法畢,脅尊者化火自焚,富那夜奢成為佛教第十一世傳人。之後,尊者將法藏傳給馬鳴尊者。

第伍拾尊 伽耶天眼尊者 伽耶天眼尊者,稽諸史實。實無其人。   佛教將眼分為五種:一肉眼,肉身所有之眼;二天眼,色界天人所有之眼,人中修禪定可得之,不問遠近內外晝夜,皆能得見;三慧眼,謂二乘之人,照見真空無相之理之智慧;四法眼,謂菩薩為度眾生照見一切法之智慧;五佛眼,佛陀身中具備前四眼者。尊者通過修持禪定而得天眼通。據《智度論》卷五云:」天眼所見,自地及下地六道中眾生諸物,若近若遠,若粗若細,諸色莫不能照。「尊者之名由此德行與神通而來。

第伍拾壹尊   不著世間尊者 名虛空無邊游步金剛。諸佛修行初斯,也有無數心障煩惱,他們須經長期修行,以強力的智慧破除煩惱,修成正覺,功德圓滿才能證得佛果,而諸佛原來的種種煩惱則轉化為勇健菩提心。虛空無邊游步金剛是感諸佛的勇健菩提心化生而成,呈現暴怒可畏相。尊者以大威大智摧毀一切難以降伏的邪惡,可使群魔束手、凶鬼斂跡,大惑魔主也因其威攝而屈身歸服,而使世間善良眾生則安樂吉祥。

第伍拾貳尊 解空第一尊者  解空第一尊者,即須菩提。」空」是佛教理論的核心之一,悟」空」是進入涅槃的重要法門。尊者在佛的十大弟子中被稱為」解空第一」。   尊者出生於舍衛國一個婆羅門家庭,其父鳩留富有無比。惜年老而膝下無子。鳩留每天虔誠地祈禱諸佛,一天突然空中顯現一位天神,對他說:」你當得福子,不久有一天王奉命將投胎長者家。」後其妻果然懷孕,取其」善現」、」善見」、」善吉」、吉祥之意,名須菩提。又據《法華文句》二稱,其生時」家中倉庫筐篋器皿皆空。問占者,占者言』吉』。因空而生,字曰』空生』。」   尊者自幼聰慧出眾,但性情暴躁,所見人畜皆嗔罵。後離家入山,見山中鳥獸、風吹草動,仍嗔罵不止。後隨山神見佛陀。其時佛陀於祗園精舍講法,他當下睹佛相而生歡喜心。佛祖為他演說嗔怒果報之苦,尊者聞法後皈依佛門,經過多年精進修習,對空有著獨特的體悟和透徹的理解。一次,有人問他是誰,尊者回答說:」我是世間人假立名稱為』須菩提』的那個人。」終獲阿羅漢果。

第伍拾叄尊 羅度無盡尊者 羅度無盡尊者,即無盡意菩薩、無量意菩薩。賢劫十六尊之一,依《大方等大集經》卷二十七《無盡意菩薩品》載。此菩薩居於東方不眩國普賢如來之世界。   尊者為密教金剛界曼荼羅三昧耶會外壇北方五尊中西端之菩薩。此菩薩因觀一切事象之因緣果報皆為無盡,而發心上求無盡之諸佛功德,下度無盡之眾生,故稱無盡意菩薩。   尊者佛理高深,曾為眾生講說八十無盡意法門,即《無盡意菩薩經》,度無數有情離諸垢染,其形像呈白肉色,左手握拳置腰間,右手持花雲。   羅度無盡,音譯阿差未底,意譯無盡意,密號定慧金則、無盡金剛。

第伍拾肆尊 金剛破魔尊者  金剛破魔尊者,稽諸史實,實無其人。金剛,金中最剛,佛教中用以譬喻牢固、銳利、能摧毀一切的智慧。魔,梵文魔羅的筒稱,意譯為殺者、奪命、能奪、能奪命者、障礙,有十魔、四魔、五蘊魔之分。破魔,這裡指破滅四惡魔:一是煩惱魔,如貪、嗔、痴諸煩惱能損害身心;二是五陰魔。如色、受、想、行、識五蘊能生種種苦惱;三是死魔,能斷人之命根;四是他化自在天子魔,即欲界第六天之魔王。此魔之本,能害人之善事。   尊者經過長期苦修,心性智慧堅如金剛,四魔不侵,魔根斷絕。能用佛性佛理破除四種魔障,提高人們的覺悟,行佛教化眾生之目的。

第伍拾伍尊 願護世間尊者  願護世間尊者,為護世四大天王之一。   佛教宇宙觀認為,有三千大千世界。大世界內包含無數個小世界;小世界之數猶如恆河沙數一般多而不可數,每個小世界內教有一尊佛主宰。每個小世界都以須彌山為中心,四周是大海,海的四面各有一洲,東面叫東勝身洲,南面叫南瞻部洲,北面叫北俱羅洲,西面叫西牛賀洲。須彌山的半山腰又有一山,名犍陀羅,犍陀有四個山峰,每一山峰住一護世天王,每王各率二十八部眾鎮守一方。若有凶神惡鬼殘食世間眾生,天王便率本部神兵神將前往剿滅,保護世間眾生,使他們不受迫害。

第伍拾陸尊 無憂禪定尊者  無憂禪定尊者,稽諸史實。實無其人。無憂,即破除了憂愁煩惱。人生在世,往往不能擺脫貪、嗔,痴的影響,生出無窮的憂惱。   佛教認為,修習禪定能除去煩惱。禪定,即止一處而拂去妄念。禪定有四種,由淺入深,亦稱四禪:初禪脫離欲惡不善法,可感覺到離開欲界的喜和樂,但心中仍有尋(覺)、伺(觀);至二禪時,尋、伺斷滅,達到內等凈,得定生喜樂,即所得喜樂是對禪定自身的感受;三禪捨去二禪之喜樂,任住非苦非樂的行舍境界,修成正念、正如,產生離喜妙樂;四禪達致清凈和念清凈,即捨去三禪的妙樂,唯念修養功德,住於不苦不樂的境界。   尊者通過循序漸進地修習禪定,徹底離棄諸種憂惱,不苦不樂,終成阿羅漢。

第伍拾柒尊 無作慧善尊者 無作慧善尊者,即無作菩薩。 「無作」是佛教為人處世的規範之一,本世不做惡事,來世就聰慧善良。無作有三:一名身無作,要愛護世間的一切生命,不做任何有損於生命存在的事,否則就是罪惡;二名口無作,不說污穢的語言;三名心無作,心要清凈,排除對財物及感情貪戀,消除對他人的怨恨,也不要因為任何不順心的事而萌生憤怒。身、口、心以」無作」為本,一切都改惡從善,來生就不會有苦果的報應。據《大方廣菩薩藏文殊師利根本儀軌經》卷一載,尊者以佛教無作、無用、無受、無智、無慧的規範教化眾生,做出無盡的功德事業。

第伍拾捌尊 十劫慧善尊者 十劫慧善尊者,稽諸史實,實無其人。劫,意為極久遠的時節,《智度論》卷五云:」四十里石山,有長壽人,每百歲一來,以細軟衣拂拭此大石盡,而劫未盡;又四十里大城滿芥子,有長壽人,每百歲一來,取一芥子,芥子盡而劫尚不盡。」慧,指分別事理,決斷疑念之心理作用,」《俱舍論》卷四云:」慧謂於法有簡擇」《大乘義章》卷二十云:」真心體明,自性無暗,目之為慧。」善,與惡相對,《大乘義章》卷十二曰:」順理名善,違量名惡。」   尊者具有極高的智慧和慈悲的品德,是經歷了極長的時間獲得,也是說佛的濟世度人的事業是永恆的,不可變易的。自強不息,經歷十劫,慧善日增,證得阿羅漢果。

第伍拾玖尊 旃檀德香尊者 旃檀德香尊者,即旃檀德佛;   佛教以救苦救難為大德。《觀虛空藏菩薩經》載有旃檀德,其德之馨,若蓮花之清香。故又稱為旃檀香佛。旃檀德佛主救世間的一切苦難,眾生如有困難。向他禮敬,均能得解。如身患疾病,痛苦難忍,在其前述說自己種種的病痛,及醫生所開的處方,疾病便可迅速痊癒,此外,世人若想獲得超人的智慧,或使自己的手藝精巧過人,或使自己的子女健康,或對他人作出功德,或對寺院有所施捨,或無惡而增加財產,或脫離各種罪惡與災難,清除憂愁與煩惱,或健康長壽,家庭美滿等等,只要雙手合十,誠心誠意地向其禮拜,均可讓你滿足心愿。

第陸拾尊 金山覺意尊者 金山覺意尊者,為佛陀弟子。金山,喻佛之身如同金山。在佛教經典中,佛陀有時被稱金山王,意即金山之勝妙者。《往生要集》云:」遙以瞻望彌陀如來如金山王。」有時也直接以金山譬喻佛身,《法華經序品》曰:」身色如金山,端嚴甚深妙。」尊者常在佛陀身邊聆聽妙法,有如佛祖般的覺悟,摒棄人世間的一切煩惱,專意修習佛法,遵守佛祖教導,終獲阿羅漢果。

標籤:500P, 五百金身羅漢, 帶注釋
推薦閱讀:

《古文觀止-太史公自序》的譯文和注釋是什麼?
(4)[轉載]命理經典:《月談賦》注釋6
喜忌賦+注釋
《古文觀止-齊宣王見顏斶》的譯文和注釋是什麼?

TAG:注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