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世襲親王 和碩睿親王
清朝世襲親王和碩睿親王
和碩睿親王(承序:多爾袞、多爾博、淳穎、寶恩、瑞恩、仁壽、德長、魁斌;歷十一代十二王)
和碩睿忠親王多爾袞:太祖十四子
明萬曆四十年(1612)十月二十五日生於赫圖阿拉,生母阿巴亥。天命五年(1620)九月,努爾哈赤宣布廢黜大貝勒代善的太子名位,而「立阿敏台吉、莽古爾泰台吉、皇太極、德格類、岳託、濟爾哈朗、阿濟格阿哥、多鐸、多爾袞為和碩額真」,共議國政。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十一日,努爾哈赤去世,阿巴亥被迫自盡殉夫。天聰二年(1628)二月,初次隨皇太極出征蒙古察哈爾多羅特部,立下戰功,皇太極賜予「墨爾根岱青」稱號,三月,皇太極廢黜了恃勇傲物的阿濟格之旗主,以多爾袞繼任固山貝勒。天聰九年(1635)二月,任統兵元帥,貝勒岳托、薩哈林、豪格等為副帥,以正黃旗固山貝勒納穆泰為左翼,以吏部隨政圖爾格為右翼,統兵萬餘招撫察哈爾蒙古林丹汗子額哲,深入青海卻只圍不攻,秋毫無犯,懷之以柔,耗時半年,而終使察哈爾十萬兵馬投誠,獲元朝傳國玉璽「制誥之寶」,隨率林丹汗的眾后妃與其子額哲班師還朝。回軍途中掠山西大同、宣府(今河北宣化),斬六千餘人,俘獲甚眾。九月五日,凱旋大軍班師過遼河,皇太極親率眾福晉、貝勒及文武群臣出迎數十里。天聰十年(1636)皇太極改國號為清,年號崇德,南面稱帝,四月論功行封,多爾袞被封為和碩睿親王,掌吏部,已列六王之第三位。為配合武英郡王阿濟格進關攻明,受命與多鐸率兵攻山海關,以牽制明軍。繼從皇太極進兵朝鮮。崇德五年(1640),率兵參加松錦之戰,與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輪流充任前方統帥,以築城屯田、圍城打援之策,進圍錦州,敗明軍於寧遠(今遼寧興城)、杏山(今凌海西南)、松山(今錦州南)間。崇德七年(1642)二月,參加松山決戰,大敗明薊遼總督洪承疇所統八總兵十三萬人,俘洪承疇。三月,迫前鋒總兵祖大壽獻錦州城降,獲松錦大捷。崇德八年(1643)八月九日亥時,皇太極「暴逝」於瀋陽清寧宮,立年幼福臨為君(順治帝),與濟爾哈朗聯合輔政。旋稱攝政王,實掌軍政大權。順治元年(1644)四月,以奉命大將軍率阿濟格、多鐸等統滿、蒙、漢軍十餘萬攻明。在山海關東威元堡誘降前往乞師的明總兵吳三桂,合兵在山海關之戰中,大敗李自成大順軍約十萬。五月攻取北京,確定遷都於此,以武力統一全國。制定了先攻農民軍,後滅南明政權,聯合漢族官僚地主勢力,以漢治漢的方略。六月,分遣部將撫定山東、河南、山西、天津等地,拱衛京畿地區。遣輔國公吞齊喀等赴盛京奉迎順治帝至京。致書南明兵部尚書、大學士史可法,勸其削藩稱臣。十月,受封叔父攝政王。旋命阿濟格為靖遠大將軍、多鐸為定國大將軍,合擊大順軍於陝西。順治二年(1645)初,命多羅饒余郡王阿巴泰為統領,率准塔、譚泰等代豪格征山東。三月,命多鐸分兵三路南下,四月屠揚州,五月佔南京,於蕪湖(今屬安徽)俘弘光帝朱由崧,相繼滅亡弘光、隆武等南明政權。晉封皇叔父攝政王。六月以剃髮令激起江南各地民眾的反抗,相繼派兵鎮壓。閏六月,命兵部尚書洪承疇等經略江南及粵、贛、閩、湖廣、雲貴等地,以攻撫之策相繼平定江南。順治三年(1646),命豪格為靖遠大將軍,率師攻四川大西農民軍。命博洛為征南大將軍征閩、浙。命多鐸為揚威大將軍,率師征蒙古蘇尼特部騰機思等。命孔有德為平南大將軍,同耿仲明等率師征湖廣。十一月,部將豪格部於四川西充鳳凰山射殺大西農民軍首領張獻忠。順治四年(1647),修成《大清律》,命頒行全國。七月,罷濟爾哈朗輔政,獨專朝政。順治五年(1648),命譚泰為征南大將軍,同何洛會征討降而復叛的原明將領、江西總兵金聲桓。調戶部侍郎額色率兵協助陝西三邊總督孟喬芳,鎮壓甘肅回民米喇印丁國棟起義。命吳三桂鎮守漢中。為排斥異己,迫害豪格致死。初設六部漢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禁民間養馬及收藏軍器。命濟爾哈朗為定遠大將軍,征湖廣大順軍將領李過、高一功部。十一月,晉封皇父攝政王。順治六年(1649),兩次率師親征降而復叛的大同總兵姜鑲,克渾源(今屬山西)等地。同年,弟多鐸、嫡福晉、長嫂孝端相繼去世。順治七年十二月初九日戌時(1650年12月31日),多爾袞病卒於喀喇城(今河北承德市郊)。噩耗傳到京城,福臨下詔為他舉行國喪,「中外喪儀,合依帝禮」。國喪之後,被追尊為「懋德修道廣業定功安民立政誠敬義皇帝」,廟號成宗。順治八年正月十九日,將多爾袞夫婦同祔於太廟,二十六日,福臨正式頒詔,將尊多爾袞夫婦為義皇帝、義皇后之事並同祔廟享之事公諸於眾,並覃恩大赦。鄭親王濟爾哈朗、巽親王滿達海、端重親王博洛、敬謹親王尼堪及內大臣等疏言:「昔太宗文皇帝龍馭上賓,諸王大臣共矢忠誠,翊戴皇上。方在沖年,令臣濟爾哈朗與睿親王多爾袞同輔政。逮後多爾袞獨擅威權,不令濟爾哈朗預政,遂以母弟多鐸為輔政叔王。背誓肆行,妄自尊大,自稱皇父攝政王。凡批票本章,一以皇父攝政王行之。儀仗、音樂、侍從、府第,僭擬至尊。擅稱太宗文皇帝序不當立,以挾制皇上。構陷威逼,使肅親王不得其死,遂納其妃,且收其財產。更悖理入生母於太廟。僭妄不可枚舉。臣等從前畏威吞聲,今冒死奏聞,伏願重加處治。」詔削爵,撤廟享,並罷孝烈武皇后謚號廟享,黜宗室籍財產入宮,多爾博歸宗。
乾隆三十八年,高宗詔曰:「睿親王多爾袞攝政有年,威福自專,歿後其屬人首告,定罪除封。第念定鼎之初,王實統眾入關,肅清京輦,檄定中原,前勞未可盡泯,今其後嗣廢絕,塋域棒蕪,殊堪憫惻。交內務府派員繕葺,並令近支王公以時祭掃。」四十三年正月,又詔曰:「睿親王多爾袞掃蕩賊氛,肅清宮禁。分遣諸王,追殲流寇,撫定疆陲、創製規模,皆所經畫。尋奉世祖車駕入都,成一統之業,厥功最著。歿後為蘇克薩哈所構,首告誣以謀逆。其時世祖尚在沖齡,未嘗親政,經諸王定罪除封。朕念王果萌異志,兵權在握,何事不可為?乃不於彼時因利乘便,直至身後始以斂服僭用龍袞,證為覬覦,有是理乎?《實錄》載:『王集諸王大臣,遣人傳語曰:「今觀諸王大臣但知媚予,鮮能尊上,予豈能容此?』昔太宗升遐,嗣君未立,英王、豫王跪請予即尊,予曰:『若果如此言,予即當自刎』誓死不從,遂奉今上即位。似此危疑之日,緊予為君,予尚不可。今乃不敬上而媚予,予何能容?自今後有忠於上者,予用之愛之。其不忠於上者,雖媚予,予不爾宥。」且云:「太宗恩育予躬,所以特異於諸子弟者,蓋深信諸子弟之成立,惟予能成立之。」朕每覽《實錄》至此,未嘗不為之墮淚。則王之立心行事,實為篤忠藎,感厚恩,明君臣大義。乃由宵小奸謀,構成冤獄,豈可不為之昭雪?宜復還睿親王封號,追謚曰忠,配享太廟。依親王園寢制,修其塋墓,令太常寺春秋致祭。其爵世襲罔替。」
多爾博歸宗封貝勒,命仍還為王后,以其五世孫輔國公淳穎襲爵。四世祖鎮國公博爾發、曾祖輔國公塞勒、祖輔國恪勤公功宜布先已進封信郡王,至是與淳穎父信恪郡王,如松並追封睿親王。
嫡福晉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蒙古科爾沁部青巴圖魯桑噶爾寨之女(天命九年五月嫁娶,桑噶爾寨為明安第四子);繼福晉佟佳氏,工部尚書孟噶圖之女;三娶福晉扎爾莽博爾濟吉特氏,根杜爾台吉之女;四娶福晉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巴特瑪,拉布希西台吉之女(即科爾沁右翼圖美之子喇嘛什希,天聰七年嫁娶);五娶福晉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索諾穆台吉之女(索諾穆是宰桑的第三子);六娶福晉朝鮮李氏,金林郡公李開音之女;妾察哈爾公齊特氏,延布圖台吉之女;妾博爾濟吉特氏,杜恩噶爾卓農台吉之女;妾濟爾莫特氏,邦武圖之女;妾李氏,朝鮮宗室李什緒之女。
第一女東莪,生於崇德三年,母為妾李氏。多爾袞死後,東莪及多爾博被順治下旨交於信郡王多尼府中看管。
和碩睿親王多爾博:多鐸五子、出為多爾袞嗣。
崇德八年癸未正月初二日亥時生,母繼福晉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順治七年冬墨爾根代青薨,王無子,以豫親王子多爾博為後,襲親王,俸視諸王三倍,詔留護衛八十員,兼領兩白旗,明年春加封攝政王,月余罷攝政,復削爵歸第,賜公銜俸奉朝請。十四年復封多羅貝勒,康熙十一年冬薨,年三十。嫡夫人伊爾根覺羅氏,法喀之女;庶夫人馬氏,馬喇之女;庶夫人劉氏,劉伯魯之女;庶夫人王氏,轍格之女。子三人:長子鄂爾博,次子追封和碩睿親王蘇爾發,三子蘇爾達。乾隆四十三年,命為多爾袞後,追復其親王。
追封和碩睿親王蘇爾發:多爾博二子
康熙十二年,襲貝子。三十九年,降鎮國公。四十七年,卒。乾隆二十七年,追封信郡王。四十三年,追封睿親王。
追封和碩睿親王塞勒:蘇爾髮長子
康熙三十八年,封三等鎮國將軍。四十七年,襲輔國公。雍正七年,卒。乾隆二十七年,追封信郡王。四十三年,追封睿親王。
追封和碩睿親王功宜布:塞勒五子
乾隆九年,襲輔國公。十一年,卒。謚曰恪勤。二十七年,追封信郡王。四十三年,追封睿親王。
追封和碩睿親王如松:功宜布三子
乾隆十一年,襲輔國公。二十七年,襲信郡王。三十五年,薨。謚曰恪。四十三年,追封睿親王。
和碩睿恭親王淳穎:如松子、出為多爾袞嗣
乾隆三十六年,襲輔國公。四十三年,襲睿親王。嘉慶五年十一月七日,薨。謚曰恭。
宗室禧恩,字仲蕃,隸正藍旗,睿親王淳穎次子。嘉慶六年,賜頭品頂戴,授頭等侍衛,乾清門行走。十年,晉御前侍衛,兼副都統、鑾儀使、上駟院卿,轉奉宸院卿,遷內閣學士。十八年,擢理藩院侍郎。二十年,授內務府大臣,調戶部侍郎。二十五年,仁宗崩於熱河避暑山莊,事出倉猝,禧恩以內廷扈從,建議宣宗有定亂勛,當繼位。樞臣托津、戴均元等猶豫,禧恩抗論,眾不能奪。會得秘匱硃諭,乃偕諸臣奉宣宗即位,命在御前大臣、領侍衛大臣上行走。
道光二年,擢理藩院尚書。時哈薩克部眾潛聚烏梁海,議遷徙安置,增設卡倫。吏部尚書松筠諳習邊事,上每垂詢,禧恩因以諮之。松筠素坦率,遂代刪改疏稿。禧恩怒,以上聞,松筠坐越職干預被譴。尋調工部尚書,仍兼署理藩院尚書。六年,調戶部尚書。八年,加太子少保,署吏部尚書。九年,隨扈盛京,詔念睿親王多爾袞數定大勛,加恩後裔,賜禧恩雙眼花翎。十二年,湖南江華瑤趙金龍作亂,命禧恩偕盛京將軍瑚松額督師,未至,總督盧坤、提督羅思舉已平之,殲金龍。禧恩素貴倨,奉命視師,意氣甚盛,嗛諸將不待而告捷,謂金龍死未可信。思舉以金龍焚骸及佩物為證,議始息。廣東瑤匪趙仔青竄入湖南,率提督餘步雲、總兵曾勝追剿之;偕巡撫吳榮光疏陳善後事。湖南既定,而兩廣總督李鴻賓剿連山瑤,閱半年,軍屢挫。詔逮鴻賓,以禧恩署總督,由湖南進兵。遣步雲、勝等先後破賊,擒首逆鄧三、盤文理,毀其巢。甫一月,諸瑤乞降。詔嘉其奏功迅速,賜三眼花翎,封不入八分輔國公。班師,途次丁母憂,溫諭慰之。
十三年,孝慎皇后薨,命理喪儀,坐議禮徵引違制,褫御前大臣、戶部尚書、內務府大臣。尋復授理藩院尚書。以生日受屬員饋送,為御史趙敦詩所劾,疏辯得直,敦詩坐譴。十四年,因相度龍泉峪萬年吉地,加太子太保。調兵部尚書,兼署禮部戶部。十八年,詔以南苑牲畜不蕃,禧恩久管奉宸苑,廢弛疏懈,罷其兼領。尋得員司積弊狀,盡罷諸兼職,降內閣學士。二十二年,署盛京將軍,授理藩院侍郎,留將軍署任。英吉利內犯,海疆戒嚴,命治盛京防務。既而和議成,疏陳善後十事,並巡洋章程,如議行。
二十五年,以病解職。坐失察內地民人越朝鮮界墾地,削公爵,降二等輔國將軍。三十年,起署馬蘭鎮總兵、密雲副都統。咸豐元年,召授戶部侍郎。二年,擢戶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管理藩院事。尋卒,贈太子太保,謚文庄。
禧恩自道光初被恩眷,及孝全皇后被選入宮,家故寒素,賴其資助,遂益用事。遍膺禁近要職,兼攝諸部,凌轢同列,人皆側目。後晚寵衰,禧恩亦數獲譴罷斥。文宗即位,乃復起,不兩年登協揆焉。
和碩睿慎親王寶恩:淳穎長子
嘉慶四年,封不入八分輔國公。六年,襲睿親王。七年,薨。謚曰慎。
和碩睿勤親王瑞恩:淳穎四子、寶恩弟
嘉慶七年,襲睿親王。道光六年,薨。謚曰勤。
和碩睿僖親王仁壽:瑞恩六子
生於嘉慶十五年(1810年)三月初六日。道光六年(1836年)八月襲睿親王。九年,上巡盛京謁陵,追念忠王,推恩賜三眼翎。曾任正紅旗蒙古都統,管理左右兩翼宗學,鑲紅旗領侍衛內大臣。辛酉政變時,奉慈禧太后令,與醇親王奕譞一道赴密雲半壁店抓回肅順。同治三年十月十日,薨。謚曰僖。
和碩睿愨親王德長:仁壽三子
道光十八年八月十三日生,咸豐七年,封二等鎮國將軍。同治四年,襲睿親王。光緒二年四月十九日,薨。謚曰愨。
和碩睿親王魁斌:德長四子
光緒二年,襲睿親王。民國四年(1915年)去世。魁斌死後,當時尚保留著「清帝尊號」的溥儀賞給陀羅經被,予謚「敏」,並賞銀2000圓治喪。魁斌二子,中銓與中銘,根據宣統皇帝退位時《優待條例》中「清王公世爵概仍其舊」之規定,長子中銓承襲睿親王爵位。
推薦閱讀:
※清朝中後期滿洲貴族是否保持用滿語稱呼父母「阿瑪」、「額娘」?
※建州女真興起時,為什麼選擇向西攻打明朝,而不是向南攻打朝鮮?
※明朝亡國太子:李自成封了王,吳三桂擁為皇帝,清朝乾脆給殺了?
※歷史中真實的袁世凱到底是什麼樣的?
※沈星移化身康先生刺殺慈禧,歷史上是否真的確有其人?
TAG:清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