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佛教界一些普遍而重大的誤區 !!!
[修學感悟] 當今佛教界一些普遍而重大的誤區 !!! [複製鏈接]
菩提子108 菩提子108 當前離線
最後登錄2011-8-21在線時間73 小時威望137 點註冊時間2008-6-16積分325帖子45精華0日誌0 IP卡 狗仔卡 中級會員
中級會員, 積分 325, 距離下一級還需 4675 積分串個門 加好友 打招呼 發消息 電梯直達 1樓
發表於 2011-7-14 20:06:5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最近,末學同一些凈土同修,包括出家一、二十年的師傅,談到凈土宗的修行理路問題,發現誤區非常嚴重,他們聽我講到菩提心的意義、修法、集資、凈障,及如何念佛等問題時,他們非常震動!這是當今漢地凈土行人普遍存在的誤區。)
當今佛教界一些普遍而重大的誤區——散談凈土法門的基本理路選自《初入佛門》第四版
摘編、播講:三寶弟子2011.7
各位同修:大家好!末學是一位凈土行人,雖然在禪宗、密宗里滾摸過一些年,但修行主要是以凈土為主。不過,雖然念佛多年,卻沒有什麼成績,既沒有什麼聞思,更沒有什麼境界,只是這些年見過、聽過,尤其是經歷過的比較多,看到不少同修,甚至學佛十幾年、幾十年的同修,還走在我過去走過的彎路上,所以不顧自己的淺陋,不避譏謗,站出來把自己的理解,同有緣道友進行交流。 若有違越經教的地方,懇請大家批評、指教!末學的電子郵箱 和博客地址,附在本碟的後面。 由於時間關係,一些話題不能全面展開,只能粗線條地談一下。也祈望各位抱著偏聽則暗、兼聽則明的態度, 拋開門戶宗派之見,取長補短,或者權作參考,實在不贊同的,也請千萬不要輕易誹謗!若有些許功德,迴向法界一切眾生離苦得樂,究竟解脫;若有錯失,願至誠懺悔!祈願三寶加持,不使流毒世間!
下面分八個話題與大家交流:
1、聞思修行,不可偏墮
2、菩提心的重要性3、菩提心的修法
4、清凈業障5、積累資糧6、翻動業障,往生才有把握7、認知魔障8、如何念佛==================================
1、聞思修行,不可偏墮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修行方法 比修行本身更為重要! 聞思修行,不可偏墮。是故:
對於理路不清、知見偏差、正見未建立者來說,聞思最重要;對於惡業太重者來說,懺悔最重要;
對於資糧太薄者來說,發心、培福最重要;對於福厚、障輕、基礎已打好者來說,實修最重要。 好比一個人吃了毒藥,如果不先想辦法把毒藥清除,而讓他吃止痛藥,不管你的止痛藥有多麼高級,也救不了他。有人說修凈土只要一句佛號就夠了,對嗎?末學認為:單持一句佛號——對極少數根基醇厚(業輕、福厚、菩提心廣大)的行人,是適合的,但對絕大多數人,如果放棄聞思,放棄懺罪、積資、修菩提心,則非常糟糕!!!
每個人在修行中都會遇到各種不同的問題,因而在不同的階段都需要不同的老師、不同的教言。我們可能常常在自以為沒有什麼大問題、大疑惑的時候,偶然聽到某一教言,而深受啟發,頓時有一種柳暗花明、豁然開朗的感覺。每個人的根器不一樣,因緣也不盡相同,怎麼可能指望一個法就解決千千萬萬的問題呢?
有人以為自己知道念佛就完全足夠了,不知以自己的智慧所見極其有限。如近視者,只能看到眼前。如果站在更高度看,就會發現非常局限。
再說,如果都只念一句佛號,聞思只是個別人的事,那麼,對於每個人身邊都存在的,各種各樣知見的詰難,我們如何面對呢?如此一來,恐怕佛教連立足的基礎都會動搖。
印光法師說:比如吃飯,要有菜。又如身體,要穿衣戴帽。為何對於長久修行了生死之道,卻只一門深入,而全部廢掉其它法呢?一門深入而盡廢其它,只有在打七的時候才可以。如果平時也這樣,除非你是菩薩再來,否則絕對有弊病。因為凡夫之心,常則生厭的緣故。天生萬物,必須有晴有雨,有寒有暑,如果常雨常晴,常寒常暑,則天地間將沒有生物了。況且我們心如猿猴,如果不以種種方法對治,而想把心安住在一個地方不動,則很難很難。(《復周群錚居士書三》)
梅光羲居士云:「理既未明,信何能深;信尚未堅,而欲使之一門深入,不惑他歧,難矣;而欲使之不動不搖,一向專念,以期達到一心不亂,得大輕安,獲大解脫,抑又難矣。」
黃念祖居士也說:「理明、信深、願切、行專。」只有理明,信才能深;信深,願才能切;願切,行才能專。所以,首先必須明理,明理必須聞思。
而聞思並非今天偶然看一篇開示,明天偶然看一盤光碟,這樣泛泛地學,是不行的。如果不能系統地學,那起碼要有針對性地學。有人說,我年紀大了,又沒有文化,該不用學了吧?即使是沒有文化的老人,也得明白基本的理路、和方法,懂得取捨因果才行。
慧律法師忠告:要一門深入可以,但是有大前提的,就是廣學多聞……而不是說我今天死執一個法門,一部《無量壽經》念到底,一句阿彌陀佛念到死。對!這樣並沒有錯。問題是你的內心煩惱解決沒有?念,念……執著還是存在,分別心還是存在,顛倒還是存在,嫉妒心還是存在,嗔恨心還是存在,愈念愈煩惱。
法師又說:……有一個法師講的我不是很認同,他常常說:「慧律法師啊,現在是末法時期。」……我就告訴法師:「這樣講是方便說。大徹大悟、內心有正知正見、有證量叫做正法。研究經典、認真拜佛、念佛、打佛七,雖然沒有證悟,就是像法……一個人內心散漫,於菩提心不想發,於正法不想護持,懂得一點皮毛就顛三倒四,搞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這個叫做末法。」
慧律法師還說:……把方便當究竟,叫做大乘的悲哀。我們已經忘記佛陀真正的精神是什麼了。今天來拜拜懺,他認為這就叫做修行;今天來念念佛,他認為這就是修行;今天來誦誦經,他認為這就叫做修行。從來不處理內在的矛盾,只任憑內在的情緒一直發揮,忘記了四大本空,五蘊無我,緣起無自性,一切法無我。
我們一定要了解,我們的用心是良苦的,目標鎖定極樂世界,這個是沒有錯的,方向是正確的。但是我們要有大格局。佛教要有大格局,三藏十二部經典、八大宗派,要廣學多聞,然後要一門深入。這個信、解、行、證,這個步驟,一點都不能馬虎!
(編者—祖師們讓我們老實念佛,很多人錯會其意,以為就是只念佛,什麼也不學。何謂老實?)像我媽媽最老實了,我媽媽念佛念了三十幾年,念佛時,看人家走過去:「喂,你那個袋子裡面裝的什麼?」唉,我說:「你是慧律法師的媽媽呢,人家袋子裡面裝的什麼,關你什麼事?」是不是啊?念三十年了,智慧沒有開,沒有辦法老實念佛,老實不下來。
再說,懺罪、積資、出離心、菩提心等等修法的重要意義和竅訣,必須聞思!如果罪障未除、福報不夠,出離心、菩提心的基礎沒有打好,念佛能夠相應嗎?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願願是菩提心愿。念佛的人如果菩提心沒有了,就與佛難得感應。因為菩提心就是阿彌陀佛的心啊!!!
經中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當然,果真是真信切願,也可具足。但如何是真信?如何是切願呢?所以,念佛的同時,修集善根、福德、因緣,至關重要!並不是一味念佛才算修凈土。業障輕了,資糧充足了,出離心、菩提心生起來了,不但往生把握更大,而且品位更高。我們念佛之所以信不深、願不切,行不力,之所以不能一心不亂,就是因為業障的蒙蔽導致的。業障有一個可怕的特性,就是造業後會以驚人的速度增長!藏傳佛教在修正行前,必須完成基礎加行的修習,其中一項就是懺罪。懺除粗重的業障後,才能修正行,而且懺罪貫穿於平時每日的修行,如衣服穿髒了,必須經常洗,次第非常嚴謹,值得借鑒。
黃念祖居士《根本修持心要》說:
「行而不解,同樣是不行啊,行而不解,是增長無明啊……這個無明厚了,很可以舉點例子。就是我愛人的妹妹,她的婆母就住在磚塔衚衕,修行了一輩子,虔誠極了。她們老先生做過省長,家裡非常富有,她也非常純正。解放以後第一次成立中國佛協,廣濟寺開放,她那麼大歲數,每一個阿羅漢都拜,只要有一個佛像,她都磕頭。到了臨終她不信佛,開葷,罵佛。 國清寺一個和尚,他念佛,念得聽到風聲、雨聲、水聲,一切都是佛號,找個繩上吊了。所以行而不解,為什麼?不是教你懂得很多學問,很多理論,你行了之後,你根本的三樣事怎麼樣! 你的出離心怎麼樣!你的菩提心怎麼樣!你的正見怎麼樣!……」
2、菩提心的重要性
菩提心就是「為了度化一切眾生而發願成佛」的決心和誓願。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基礎,是成佛的根本因。
菩提心是最強大的武器,菩提心一旦生起,就勝過萬劫修行,成佛的進度就快得多。菩提心可以使我們花很小的功夫,獲得最大的、不可思議的功德利益。同樣念佛持咒,有無菩提心的攝持,功德有如天地之差。相續中一次生起菩提心,就是佛子,就是人天的皈依處。哪怕是在散亂時,睡覺時,功德都在不斷地增長。不管是參禪求證空性,還是念佛欲求往生,菩提心乃是重中之重!
發了菩提心的人是世間最尊貴的人。經中說:一有人發菩提心,大地就會震動,諸佛的寶座也將顫動。因為大地是有情共業的力量所感,發菩提心者將引導無量有情,動搖輪迴,大地無法承受而產生震動。
《無量壽經》說, 往生凈土的正因是: 發菩提心,一向專念。
《觀無量壽經》云:「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即慈心不殺、受持三皈、發菩提心。
《經莊嚴論》里講,有菩提心的人,即使造了地獄業,也不可能在近期墮落,會在很久以後才成熟。而且在地獄裡的痛苦也很輕微,時間很短。《入菩薩行論》說「菩提心如劫末火,剎那能毀諸重罪」。如果有了菩提心,就能在一剎那間清凈無始以來的罪業,犯別解脫戒和密乘戒的罪過也能清凈,同時圓滿眾多的福德資糧,這是菩提心自身所具備的能力。
彌勒菩薩的《經莊嚴論》里講了七要點(七殊勝)。菩薩行持六度時,每一度都應具足這七要點。這七要點又可歸納為三要點。如果具足此三要點,哪怕一個小小的善根,也是成佛之因。否則,即使外表做再多再好的善事,也不能成為解脫之道、成佛之因。這三要點是:
前行發願殊勝(為眾生解脫成佛而發願)、正行無緣殊勝(無分別、一心專註)、
結行迴向殊勝(為眾生解脫成佛而迴向)。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把整個大乘佛法的精華歸納為三主要道,就是出離心、菩提心和空性見。菩提心的基礎是出離心,而要想證悟空性,菩提心乃是最強大的利器!
為何修好菩提心,證悟空性如此快速?
因為菩提心直接面對的,就是行人自私的「我執」。通過自他平等、自他交換、自輕他重的觀修,就能快速斷除我執。另外,修行的過程就是一個懺罪、積資的過程。在凡夫所有懺罪、積資的竅訣中,菩提心的修法是至高無上的。即使沒有另修懺悔、積資,單是菩提心就能達到這一效果。如果同時修持懺悔、積資,則更殊勝。因為菩提心的所緣,是整個法界,是一切苦難眾生。凈宗二祖 曇鸞大師《往生論注》曰:「《無量壽經》三輩往生中,雖行有優劣,莫不皆發無上菩提之心……是故願生彼安樂凈土者,要發無上菩提心也。若人不發無上菩提心,但聞彼國土受樂無間,為樂故願生,亦當不得往生也。」凈宗十一祖 省庵大師《勸發菩提心文》云:
"不肖愚下凡夫僧實賢,泣血稽顙,哀告現前大眾,及當世凈信男女等,惟願慈悲,少加聽察。嘗聞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願立則眾生可度,心發則佛道堪成。不發廣大心,立堅固願,則縱經塵劫,依然還在輪迴;雖有修行,總是徒勞辛苦。故《華嚴經》雲∶「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忘失尚爾,況未發乎?故知欲學如來乘,必先具發菩薩願,不可緩也。"
祖師大德的悲切婆心,於此淋漓盡現。凈宗十二祖 徹悟禪師《語錄》云:「……況大心不發,則外不能感通諸佛,內不能契合本性,上不能圓成佛道,下不能廣利群生。」
「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這是大師概括的凈土宗「十六字」綱領。印師文鈔《凈土指要》云:"凡修凈業者,第一必須嚴持凈戒,第二必須發菩提心,第三必須具真信願。戒為諸法之基址,菩提心為修道之主帥,信願為往生之前導。"
"凡夫修行,當發利人利物之大菩提心。其利人利物之事,則力能為者,勉而為之。不能為者,必令此心常存。則固與大乘之願心,不相背也。"(印師文鈔《復卓智立居士書七》)
"念佛法門,以信願行三法為宗。以菩提心為根本......再能以四弘誓願,常不離心。則心與佛合,心與道合。"(印師文鈔《復康寄遙居士書一》)
"然鬚髮菩提心,誓願度生;所有修持功德,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迴向,則如火加油,如苗得雨......若不知此義,則是凡夫二乘自利之見;雖修妙行,感果卑劣矣!"(印師文鈔《與徐福賢女士書》)
"......此心一發,如器受電,如葯加硫,其力甚大,而且迅速,其消業障、增福慧,非平常福德善根之所能比喻也。"(印師文鈔《復陳慧超居士書》)
大安法師在講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時說:上品下生者……跟前兩品往生不同,「亦信因果」。大家注意這個「亦」啊,「亦信因果」呢,就是或信或不信,這就叫亦。前面兩品是要深信的,那麼這一品,上品下生,他即便是信,但信得不深……但是他雖然信,或信或不信,或者信心有間斷,但他有一點,對一切大乘經典,他不懷疑,不誹謗……他沒有什麼其它的殊勝的行業,只是發了菩提心。可見發菩提心功德不可思議,一發菩提心,你沒有幹什麼,你都能夠上品下生……。濟群法師在《漢傳佛教的反思》中說:「大乘本是積極入世的佛教,可在中國卻給民眾留下了消極出世的印象。為什麼會這樣?歸根結底,正是因為忽略菩提心所致。以往,我們一直認為大乘經典便代表著大乘佛教,學習大乘經論自然便是大乘行者。豈不知區別大小乘的關鍵在於發心,在於是否具足菩提心。因為菩提心才是成佛的不共因,才是大乘的不共教法。反觀漢傳佛教的各大宗派,普遍對菩提心不夠重視。也正因為如此,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六度四攝等菩薩行門,似乎只是為大菩薩們所說,與個人修學並無關聯……鑒於佛教在流傳過程中存在的種種弊端,我認為,未來的佛教發展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菩提心……」
凈空老法師也說:
"《無量壽經》上說得很明白:"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如果不發菩提心,單有一向專念不能往生。過去李炳南老居士常講,一萬個念佛人,真正往生只有兩、三個。為什麼那麼少?(就是)雖做到一向專念,(卻)沒有發菩提心。""真正發菩提心,臨終一念、十念決定往生,為什麼?他已經是上善之人,已經夠資格了,只要動一個念頭,發願想往生就成功。所以,我們要仔細去思惟經文,不能夠含糊念過。"
《無量壽經》上跟我們講,"三輩往生"中述:"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個說得更清楚、更明白了。我們這一生當中只有一個方向、一個目標,專念阿彌陀佛,這就能往生了。可是要記住,前面還有一句話,"發菩提心"。你要不發菩提心不能往生,一定要發菩提心。( 凈空法師《學佛問答》)
西方凈土雖有四土之輩,然皆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往生要件。不為自己就是菩提心,一切為佛法,一切為眾生,心量愈大,成就愈殊勝。(凈空法師《怎樣念佛往生成佛》1997年4月講於洛杉磯)
"再說一句老實話,真正發菩提心,沒有念佛也能往生。"(凈空法師《地藏經講義》)
有一次,阿底峽尊者在提到他的各位上師時,皆合掌當胸,但說到他的根本上師金洲大師時,雙手合什於頭頂上併流下眼淚,呼喚上師的尊名。他的弟子不解地問:"尊者,為何偏偏在說金洲大師時合掌於頭頂,難道其它諸上師都比不上金洲大師的功德大嗎?"阿底峽尊者答道:"我的所有上師都與佛無別,功德沒有任何的差別,只是對我的恩德不一樣。我現在心中有的這一點點菩提心,全都有賴於金洲大師的恩德而得到的,因此,他對我的恩德最大。"
一天早晨,阿底峽尊者說,在印度,他的一個修喜金剛的弟子墮入了聲聞的滅定。尊者身邊的侍者就問,修喜金剛怎麼會墮落小乘道呢?大乘和小乘的差別究竟是什麼呢?阿底峽尊者強調,其差別只在於是否發了菩提心,除此之外,就再也沒有別的差別了。
華智仁波切在《現觀莊嚴論》的解釋里,講了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他說:成佛不是大乘菩薩的目標。如果成佛也不是目標的話,那麼大乘修行人到底有沒有目標呢?
此話的真實意趣是,如果僅僅因為佛非常偉大,遠離一切過失,圓滿一切功德而發願成佛,沒有考慮眾生的解脫,所以不是大乘法。這句話揭示出,如果不考慮眾生的解脫,即使為發誓成佛而努力也不是大乘法。(《三殊勝修法》慈誠洛珠堪布)索達吉堪布在講解《藏傳凈土法》時說:
「最近在網上,很多人在討論往生極樂世界需不需要菩提心。有一部分人大膽地說:往生極樂世界不需要菩提心。我覺得這些人的膽子還是比較大的……你可以舉出經典的教證來。你說這一部經典里說:往生極樂世界不需要菩提心……有些人很簡單的一個語言,以前邏輯和因明沒有學過,說:奧,某某居士沒有發菩提心,但後來他真實往生了。那你怎麼斷定他相續中沒有菩提心啊。菩提心按照彌勒菩薩和其它有些藏漢大德的觀點,菩提心在相續中產生的方法是很多的,有些自力而產生,有些他力而產生,有些是聽聞而產生的。他往生時,在他的相續中不存在菩提心的教證和理證你從什麼地方找得出來?……」(我們最好不要等著臨終時才依靠佛力生起菩提心,這是不保險的——編者)堪布又說:「沒有一部經典說沒有菩提心可以往生極樂世界,有些佛經中雖然沒有這樣提(必須具足菩提心),但是以間接的隱含方式宣說的。」
堪布在某次又說,兩個凡夫人一起學佛,一人發現發菩提心的重要,一直向這個方向努力;另一人只想到自己的解脫。剛開始,看不出兩人的差異,但是,到了一定的時候,重視菩提心的人有如騰空飛躍,他的事業、行為、功德遠遠超過了其它人。
《菩提心略修法》(慈誠洛珠堪布)中說:
"出離心與菩提心,是凌駕於一切修法之上的無上大法。""沒有出離心和菩提心,那就真正是失去了一切,因為他連修行的門徑都沒有趨入。" "有些人在修小乘的四禪八定時也會有一些感受,所謂的感受就是心能夠平靜下來,並能在較長時間內保持這種狀態。但是,這有何功德呢?沒有什麼功德。此修法,佛教有,外道也有,是內道和外道所共有的。如果有出離心、菩提心或空性見,那麼就可以將這種寂靜修法,做為一種修行的基礎;如果沒有,那麼這種修法究竟屬於外道,還是屬於佛教,都很難說清楚。""即使我們修禪定時能在二十四小時之內不起一個雜念,那又怎麼樣呢?沒有雜念能解脫嗎?在沒有雜念的基礎上證悟空性,才能解決生死問題,若沒有證悟空性,只是心平靜下來,也不是很難。以前也講過,很多動物在冬眠時,心裡也沒有太多雜念。還有,我們在昏沉時、進入深度睡眠時、或是暈倒時,內心也沒有什麼粗大的念頭。但是,這能解決什麼問題呢?不能解決什麼問題。""華智仁波切講過,在不具備出離心和菩提心的基礎上,即使閉關九年,斷絕與任何人的來往而修大圓滿,連解脫的種子都不能播下。若在心田中不曾播下解脫的種子,那成就就更談不上了。""佛陀曾經講過,想成佛的人不要學太多,只需要學一個法,這個法就是大悲心。為什麼只須學大悲心呢?如果有了大悲心,一切都很好辦。"益西彭措堪布說:「漢地歷史上可能是眾生根機較高的緣故,弘法的重點基本都落在高深的圓頓法門上,雖然也有《勸發菩提心文》那樣的弘揚菩提心的論著,但是相比而言,對於世俗菩提心實修的完整教授並不興盛。現今末法的黑暗越來越濃,眾生的根機也越來越淺薄,高深的法門要能浸潤眾生的心田,首先需要世俗菩提心這一大乘基礎法門作為前導。」
並提出:當今時代弘法的三個要點——是以菩提心為前導,般若為心要,凈土為歸宿。有位道友在一篇帖子里寫道:
今天突然想要得到一個"威力最大、最猛歷無上的咒語",一個對一切眾生幫助最大的、能平伏一切戰爭、災難和疾病,能解脫一切惡道眾生,能讓眾生都深信佛法、走向修行之路的最偉大無上的咒語。於是,我決定請求上師開示。我撥通了上師的電話,我問上師:"有沒有對宇宙一切眾生幫助最大的咒語......"後面的"能平伏一切戰爭、災難和疾病"還來不及說,上師就告訴我:"有!",如同已經預知了我要問的問題。我如獲珍寶,連忙問道:"是什麼?!" "菩提心。"上師一針見血地給了我答案--是"菩提心"!我知道菩提心的重要性,但直到今天得到這個答案,我才深深地懂得了:菩提心竟然是如此地重要! 和不可思議!!!《智海浪花》里有一篇文章寫道:
(我的第一位上師)覺三上師是湖北黃陂人......有一次,上師問及三峽工程的進展情況,我說我現在對這類事情毫不關心。他略帶責備地對我說:"你是不是中國人呢?有關大眾利益的事你都不關心,那你還關心什麼呢?" 我這才覺察到,學佛後自己對周圍的事物越來越無情,這已是誤入歧途了,哪裡還談得上菩提心呢?有了這次經歷,我以後就時時刻刻儘力按上師的榜樣去多觀想天下如母一般的眾生所受之苦。一日,我自己在房間里思維《上師供》的法義,漸漸地,第一次生起了為救度無邊有情出離生死苦海而修行之心。當我思維良久走出房門時,卻發現 覺三上師早已站在那裡。他顯得特別高興,手顫抖得很厲害。我問上師,手怎麼抖得那麼厲害?他只是慈愛地望著我。心的感應使我明白,上師已知道了我的全部心態。 當天吃中午飯時,上師非常高興地對大家說,人人都要發心利益眾生,要你追我趕速證菩提!今天齋堂包餃子。而平日里,如果不是喜慶的日子,寺廟裡是很少包餃子的。(末學每當看到這個故事,都禁不住心潮澎湃,激動不已......)楊洪居士每次給乾旱地區求雨,只是念佛或大悲咒而已:
"我代替他們求雨,希望龍天護法幫幫忙下雨。讓他們有水種田有飯吃,我答應以後有機會,我會將佛經和善書傳給他們,讓他們知道因果的厲害後,他們自然壞事就不做,好事就會多做。但是眼前他們沒飯吃,您慈悲慈悲下下雨啊,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很奇怪的,我替他們懺悔,自己慈悲心一起,也哭了起來......結果沒幾個小時,那邊就開始下雨,一下就下了二十六個小時!"為什麼我們念佛不能求雨呢?--因為我們的菩提心不夠啊! 縱然有一點相似的、模糊的、不真切的菩提心,可是作用太有限了。
有人說,念佛一句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同時念誦阿彌陀佛的萬德洪名,就具足了一切善根福德。這樣,什麼都有了,何必多求?
當然,的確如此,一法含攝一切法。理雖如是,但在我們的修行還未到達萬法一如的境界前,在行持上,有針對性的方便法還是非常重要的。歸元雖無二路,方便還得多門。比如念阿彌陀佛也可以治病,為什麼佛陀還要傳藥師佛法門呢?從理上講,念誦文殊、地藏菩薩同樣可以往生極樂世界,為什麼偏念阿彌陀佛呢?因為阿彌陀佛在因地曾發願接引我們往生。所以,不同的聖尊有著不共的緣起力。
一句佛號確實具足一切功德,但我們的理解也不要太片面。如果沒有針對性的方便法,很多人念了好多年,甚至一輩子,由於沒有按竅訣實修菩提心,試捫心自問,自己的菩提心生起來了嗎?即使有一點相似的菩提心,到底有多真實?佛教界里念佛數十年,而依然麻木不仁、自私自利者太多了。所以,修出離心還得依修出離心的訣竅(主要是觀修世間無常、暇滿難得、輪迴痛苦、因果不虛),修菩提心還得依修菩提心的訣竅,懺罪得依懺罪的訣竅,積資得依積資的訣竅。否則,勉強念了幾句佛,到底罪障懺除了多少,福報增長了多少,這很難說。沒有菩提心的攝持,又沒有證悟空性,這樣按部就班、自私自利地念佛,能有多大的功德呢?
又有人說:蓮池大師《疏鈔》曰,「持名即為發菩提心。」因此我只管念佛就是,何必另外修什麼菩提心,無事找事?當然,如果能往生極樂世界,哪怕是邊地疑城,也會在佛菩薩的加持下,生起真實無偽的菩提心。但在往生前心量的大小優劣,則直接關係到往生的難易,以及往生品位的高低。如印光法師說「……若不知此義,則是凡夫二乘自利之見;雖修妙行,感果卑劣矣!」
有的大德主張未發菩提心也可往生,表面上看來,一些高僧大德的教言似乎有矛盾之處,這是很正常的,歷史上也有這種情況,因為各自度化的對象、根器、環境等不同。但我們必須明白:
這裡我們先不談菩提心是否必須,要知道:退一萬步說,即使沒有菩提心可以往生,也是非常困難的!因為雖說可以帶業往生,但帶的業太重,往生也很難。如同五逆謗法,有的經典說可以往生,有的說不能往生。我們要知道,即使五逆謗法可以往生,也是極其困難的!因為惡業太重!!!雖說可以帶業往生,但帶的業太重,往生也很難。
因此,如同我們不能因為有的經典說五逆謗法可以往生,而等閑視之一樣,我們絕不能因為有的經典未明說往生需要菩提心,而等閑視之。
而消除業障的利器,就是菩提心!末法眾生福薄障深,信願似是而非,所以倡導菩提心,不是給往生加限制條件,而是加助推器!是增強自己的信願!增加往生的成功率!提高往生品位!
有些人動不動就以凈土宗是特殊法門為借口,否定念佛外一切行門,殊不知聞思、積資、凈障、修菩提心,就是為了增強自己的信、願啊!往生西方,或任何一處清凈剎土,菩提心是與諸佛菩薩相應的最佳媒介。如果說凈土法門是易行道,那麼以菩提心來念佛,就是「易行道中的易行道」!
有些修凈土的道友害怕了:我才不願追求「新奇」! 修菩提心固然好,懺罪、積資固然好,但要我放棄「老實念佛,不換題目」,我做不到!
----這是典型的聞思不夠,理路未明所致。當然,我們確實應該老實念佛,不換題目。但要知道:修菩提心並沒有改換題目,並不是新奇,而是應該!「老實念佛」與「修菩提心」並不是兩碼事! 正如「一心不亂」與「老實念佛」不是兩碼事一樣。"修菩提心"是必修課,而不是"選修課";是"基礎課",而不是"進修課"。如同一心不亂是我們應努力追求的一樣,發菩提心也是我們所應努力追求的。發菩提心不但與我們加強「信、願」不相妨害,反而互相增益。
未發菩提心時,我們的願,不過是去極樂世界「避難」。而發了菩提心,我們的願,除了「避難」,更重要的是去極樂世界「進修」。「願」不同,「力」自然不一樣。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願願是菩提心愿。念佛的人如果菩提心沒有了,就與佛難得感應。因為菩提心就是阿彌陀佛的心啊!!!再說,修菩提心並不一定非得要你中斷念佛,我們平常時時都可以觀修。
大多數人都是大乘菩薩種姓,但我們菩薩種姓的蘇醒, 長期以來缺乏一定的教育、倡導和環境。這是非常可悲的現實!很多三寶弟子的相續中都生起了不同程度的菩提心,有的還非常堅固。只要通過一定方法,長期熏修,一定會越來越增上。真正生起菩提心的人,絕不會懈怠放逸,絕不會只為自己求往生、得安樂,絕不會得少為足,滿足於下品,甚至滿足於邊地疑城。因為世間苦海中,還有無量無邊的父母眾生,在淚眼汪汪地等待著我們救拔。我們遲一天證悟,他們就會多受無邊的痛苦!!!網上有一篇帖子,這樣寫道:
一次在旅途中,我思及輪迴中眾生的無邊痛苦,和三寶的無比大恩,我悲憫和感激的熱淚數數溢出。因怕周圍乘客看到,只得盡量強忍著。這時我忽然驚奇地發現,自己心中充滿了強烈的慈愛!看到周圍人就象看到失散的親人,甚至是自己的兒女。而且這種慈愛具有極大的穿透力,同時自心變得清靜、柔和、澄澈。這時我才體會到,原來愛他人是如此幸福!這種狀態約持續了一個小時。雖然以前也常有類似的情形出現,但遠遠沒有這麼強烈。
……後來,我無意中在網上發現了一個殊勝無比的菩提心修法竅訣,就是《西藏生死書》中的《慈悲-如意寶珠》。這是我學佛以來一個極其重大的收穫!是它全面地、深入地改變了我的修行進程。我甚至發願,當我在獲得了超出輪迴的把握以後,我要著力弘揚這一菩提心修法竅訣……
因為我是個不孝之人,儘管將受苦者觀想成父母更合理,但觀成父母反而沒有觀成兒女更能啟發悲心,所以就常觀成兒女。我常想,在這一點上兒女倒是幫了我的大忙。
開始修此竅訣時,有時一、二個月都不能生起那種強烈的菩提心,而且要非常集中精神,深入地觀修,才能生起。到後來就沒有那麼困難了。每次生起後,都感到慈心充滿,而且具有極大的穿透力,這時念佛就象念到自己的血肉里去。有時念及眾生的痛苦,而自己無力救度,即使以後成佛也無法度盡眾生界,在三寶面前,我不禁悲從中來,淚下如雨......每次生起菩提心,都有瑞相出現。或夢舉身高飛,或夢獲得寶藏、舍利,或清洗血管、男根等等(編者註:不可追求這些驗相!否則容易走進歧途)。後寫了一篇發願文:
願我速得成就「最勝結緣解脫佛」,結緣力與解脫力十方世界中最為第一。十方菩薩欲度眾生而緣慳難度者,稱誦我的名號因緣即得成熟。願我過去現在未來一切際,眼耳鼻舌身意所見所聞所觸所緣,並間接影響之一切眾生,及見、聞、觸、緣,並間接影響我之一切眾生,我皆令其速得解脫。願我成道後,生生世世分身無量,與無量眾生展轉結緣,展轉度化,乃至一切與所結緣眾生結緣者,亦與結緣而度化之。如是展轉增上,以至無窮。願我成道後,長向無佛法眾生處行,願一切與三寶無緣眾生,皆得與我結緣而度化之。願我成道後,分身長伴地藏菩薩,助其教化,乃至作其補處。願我即生往生極樂世界,上品上生。不出人間一年,即回入六道,普度眾生。……後來我發現一個重要問題:如果日常中將眾生的痛苦棄之腦後,等到有意識地觀修菩提心時,那點微弱的菩提心早就不知跑到哪裡去了,怎麼觀修都難以生起來。如果日常提起正念,觀修時就容易多了。
某日,我發現自己口頭上雖然大談菩提心,實際上依然是一切以自己為重。仰仗三寶的威神,伸手之間,本就可度無量眾生,可是自己無暇顧及。一隻蟲蟻爬上手臂,有時來不及為它念佛念咒,或用加持品加持,就毫不留情地把它送走,甚至吹掉。因為懶惰,因為煩亂,因為有其它雜事牽掛......而不去深想,一旦它聽了佛咒,接受了加持,一個生命本來無窮無盡的輪迴,就開始漸漸地划上句號,就會省掉無邊的痛苦!!!究竟省掉了多少痛苦,有誰能夠衡量得出?自己有沒有想過:這麼巨大的利益,竟是因為自己不經意之間所念的幾句佛號佛咒!可是自己,竟常常因為念誦幾句佛號佛咒,對自己的利益不大,而放棄!
一直以為自己發了菩提心,凡與我結緣者,我都盡量只結善緣,予他們以利益。可是因為我執根深蒂固,心量狹小,沒有大的格局,對輪迴未作整體觀照,未作全面的思維,不知既然已發菩提心,則整個輪迴就是自己的佛堂。
縱觀整個輪迴,與三寶結緣的眾生是如此鮮少!以至少得可以忽略不計!因為只要與三寶結緣,就很快可以得到解脫,哪怕歷經84000大劫,與漫漫輪迴相比,也只是一瞬間而已。黑暗中,幾乎全是與解脫無緣的可憐眾生,他們的輪迴,何時才是盡頭?......
愚痴的我以為普度眾生,就是獲得廣大神通,無礙辯才之後,高踞法座,為人鑿啟玄關,一呼百應,如玄奘、慧能大師等一樣,事業廣大,度生事業任運而成。殊不知事業廣大,那也是因為曾與無量眾生廣結善緣之故。如果因地未結善緣,儘管佛菩薩妙舌生花,無緣者也如頑石,滴水不進。
是故廣結佛緣重要無比!一隻蟲子隨流水無心繞塔,以此因緣也能證得解脫。所以從某重意義上講,讓眾生與三寶結緣,本身就是說法,本身就是普度眾生,現在就可以行持,而不必等到成佛之後。這就是菩薩的事業,這就是佛陀的事業。除此之外,佛菩薩再無其它事業!我們現在就可以行持!
有人說:度人先度己,己若不度,談何度人?誠然,正因為如此,所以我才要發願往生。而要順利往生,我執堅固、自私自利者又談何容易?3、 菩提心的修法我們常常說發菩提心,很多人說,我也想發,可是我發不出來啊!是的,因為菩提心要靠修,不修是發不出來的!
很多人也很重視菩提心,但只是停留在口號上,由於缺少實修的引導,因而只有一點相似的菩提心,無法深入。當然,能生起這點菩提心也是非常寶貴的!但這遠遠不夠。菩提心必須每天觀修,不修是發不出來的。
關於生起菩提心的標準,在許多典籍中有詳盡的說明。簡言之,就如一位母親見其愛子墮入火坑,會感到一剎那也無法忍受,而奮不顧身地欲將孩子拉出火坑之心。關於菩提心的具體修法,經論中有著廣泛的教授。修菩提心之前,一般先修慈、悲、喜、舍四無量心,這是菩提心的基礎。若想略修,可以只修慈和悲。若想最略,那就只修悲心。如果沒有悲心,即使依靠經論、依靠三寶加持生起菩提心,也容易退失。
還有兩種最殊勝的修法, 一個是彌勒菩薩、月稱論師傳下來的「七重因果」;一個是文殊菩薩、寂天論師傳下來的「自他交換」。這兩個方法能夠很有效地、很快地把菩提心生起來。 分享到: QQ空間 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 分享0 收藏2 頂0 踩0 支持佛緣網站,請支持佛緣商城【淘寶店】 使用道具 舉報 提升卡 置頂卡 沉默卡 喧囂卡 變色卡 搶沙發 千斤頂 顯身卡菩提子108 菩提子108 當前離線
最後登錄2011-8-21在線時間73 小時威望137 點註冊時間2008-6-16積分325帖子45精華0日誌0 IP卡 狗仔卡 中級會員
中級會員, 積分 325, 距離下一級還需 4675 積分串個門 加好友 打招呼 發消息 2樓
發表於 2011-7-14 20:09:05 |只看該作者 這裡特別向大家推薦的是《西藏生死書》里的《慈悲-如意寶珠》里的修法(原文請自己查找),這個修法可謂"一針見血"。簡介如下:慈:簡單說就是愛心。當沒有足夠的愛心時,有一個方法,就是觀想有人曾經給過你的愛,比如父親母親、爺爺奶奶小時候對你的愛。記住一個特別感動的例子,讓心中充滿感激。然後把這種愛延伸到一切眾生,包括最親近的人、朋友、熟人,再到鄰居、陌生人,甚至延伸到你不喜歡的人,和你的所謂「敵人」,最後延伸到整個宇宙,讓這種愛變得廣大無際。
悲:啟發悲心有一個強有力的方法,就是自他交換,把正在受苦難的眾生看成自己。儘可能詳細生動地想像你要怎麼挨過那種痛苦。要知道,人家和自己有同樣的感覺,同樣希望快樂,同樣害怕痛苦。
還有一個有效方法,就是觀想正在受苦的眾生是自己最愛的人,比如父母、兒女。有人會問:我這麼做,我的親人會受到傷害嗎?絕對不會!不但不會傷害他們,而且還會幫助他們,甚至對他們經歷的一切痛苦產生療效。因為他們是你發起悲心的工具,即使只是一瞬間的事,也可以給他們帶來很大的功德和利益。(還有人問:觀想成自己的父母豈不更合理嗎?是的,只不過現在的人大多數對兒女的愛心,比對父母的愛心要強,觀想成父母反而沒有觀成兒女更能啟發悲心。但在念眾生恩時,應觀想成父母---編者臆注,無教證)
如何觀想慈悲?例如,一隻在馬路上流血不止幾乎要死去的狗;打開電視機,一位老太婆指著一碗湯說,那是她今天唯一的食物,不知道明天還有沒有;電視《動物世界》里一隻老虎正追趕一對梅花鹿母子,眼看就要趕上;一隻小猴子緊跟在母親身後,突然掉進腳下的沼澤,驚慌掙扎,這時一隻兇猛的鱷魚遊了過來……
任何這些景象都可以打開你的心眼,讓你認識到世間無邊的苦難。當你覺得有一股悲心從心中湧起的時候,不要把它掃開,不要故意去想別的事情,把心專註在上面,深入觀想、發展、加強、加深。(此段不要粗心溜過!)
一切地方的一切眾生都在受苦,把自己的慈悲和三寶的加持,迴向給所有的眾生,使他們減輕痛苦,早日解脫。當你深入地觀想慈悲時,你會知道,要想幫助眾生,唯一的方法就是自己要趕快覺悟,這時就可以產生一種強烈的決心和責任感,自己發願成佛是為了救度一切眾生!
要經常思維一切眾生無始以來,都多次做過自己的父母子女,對自己都有無比的恩德,沒有做過自己父母子女的眾生,一個也沒有。今天我有幸遇到佛法,而他們仍在痴迷顛倒,沉淪掙扎。或者哀號於地獄之下;或者宛轉於餓鬼之中;或者披毛戴角,終日籠罩在恐懼之中,受盡殘殺;或者雖得到人身,但不信正法,愚痴造業。再通過逐漸修習,菩提心就會越來越強,心量越來越大。這時走在大街上,走進菜市場,看到身邊的眾生,就會自然而然生起一種真實的慈愛和悲憫。
4、清凈業障並非一味念佛才算修凈土,除了在信願上著力外,重要的是懺悔業障,和積集往生成佛的福報資糧。業障輕了,資糧充足了,不但往生把握更大,而且品位更高。假設有謗法者,若他信願念佛而沒有勵力懺罪,可知往生極難。若他雖沒念佛而勵力懺悔、積資,以懺悔、積資之功德迴向,願求阿彌陀佛接引往生,則其往生要容易得多。
如果犯了無間罪、謗法罪、舍法罪、邪見,即使念佛也不容易往生。由於業障的障蔽,使得我們對念佛法門信不深、願不切、行不力,所以懺悔業障至關重要! 業障減輕,不但往生有把握,而且往生的品位也高。在某一個時期中,先懺悔粗重的業障確實比一味念佛要來得快。好比在去某地的路上生了重病,這時最重要的,是治病,而不是勉強地趕路。病輕了,就會走得更快。無間罪一般人都不會犯,但謗法罪試問有幾個人敢說自己沒有犯過?恐怕很多人在不知不覺中犯過嚴重的謗法罪、舍法罪、盜僧祗物等近無間罪而不自知。很多人可能連什麼是謗法罪、舍法罪,都不太清楚。一樁細微的謗法罪,過失都無量無邊!舍法罪,比如認為或懷疑某一部分佛法不是正法,或不殊勝、不能學等。
有人問:念阿彌陀佛的同時也可以消業,為什麼還要另修懺悔呢?當然在實相上,沒有差別,但在顯現上,諸佛菩薩的願力不全相同,不同的聖尊有不同的緣起力。有人說,經中明明說了,念佛一句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因此我只念佛就夠了,不用懺罪。但是你想過沒有,你念一句佛號,真的有那種清凈心嗎?
關於懺悔,對於絕大多數的人,應該以具足四力祈禱的事相懺為主,同時以菩提心攝持。(依止力、破惡力、恢復力、對治力。依止力就是依止三寶;破惡力就是追悔、破除以前的惡業;恢復力就是發誓今後縱遇命難,也不再作先前的罪業;對治力是上述之外一切對治業障的力量,包括祈請、發願、念咒、拜佛、迴向、隨喜等等)
菩提心是懺罪、積資一切竅訣中,最殊勝的竅訣(生起菩提心,所有惡業都可轉化;證悟空性,一切惡業都將窮盡)。「絕大多數人都是事相懺悔的根機,不要說安住無相懺悔的境界,連無相懺悔的見解都很少有人具足。既然沒有無相的見解,那就要老老實實按事相懺悔。」
「凡是能回憶的,都要一條條檢點,哪一條作錯了、錯在哪裡、造了哪種罪,是如何對不起上師三寶、對不起眾生、對不起道友、對不起國家、對不起父母的,這些統統要檢點。是怎樣違背別解脫戒、菩薩戒、密乘戒的,每條都要深入細緻的反思。」(摘自《金剛薩埵如意寶珠修法儀軌》)
要將自己阿賴耶識里罪業的種子,在三寶面前一條一條毫不隱藏地翻動起來、發露出來,越詳細越好。這就是破惡力。要有一種強烈的追悔之心(這是「懺」),和堅決不再破犯的決心(這是「悔」)。否則遮遮掩掩,輕飄飄地懺悔一下,便沒有大的效果。
**堪布說:懺悔的事不能一拖再拖,最好不要過夜,中等的不要過月,最差的也不能過年!過夜了,過月了,過年了,就不好懺悔了,越來越不好懺悔!……就像污漬似的,時間越長,越不好清理。
很多人懺悔幾天後,消業的驗相就出現了。驗相大致有兩種:一是外在的,如夢見自己洗澡、吐黑水、喝甘露、穿白色的衣服等等;二是內在的,如煩惱減輕,以前控制不住的貪、嗔、嫉妒、傲慢、自私自利等念頭也慢慢淡薄,人際關係變得融洽,各種障礙慢慢消失,出離心、慈悲心、智慧和對三寶的信心自然增長,三寶的加持容易得到,對聽法、念佛的興趣也不斷提高,在修其它的法時,也能很快地生起功德等等。
驗相以內在的為主,因為外在的相在魔障、非人的干擾誘騙下,或者自己主觀追求,也能產生。而消了業不一定都有外在的驗相。懺悔可修《三十五佛懺悔文》、《八十八佛懺悔文》等,有因緣的可修金剛薩垛法,這是懺罪極其殊勝的法門。
要想往生,除發菩提心外,絕對要避免的一個重大的障礙--就是謗法! 甚至連謗法的一切嫌疑都要避免!當今各佛教論壇上,謗法、謗僧的學佛者,太多太多了!!! 真所謂修為越淺,膽子越大。不知有多少誹謗者意識到它的後果?又有多少作了真切的懺悔?更有多少懺悔者罪業真的得以清凈......很多人常以自己的分別念,以自己的經驗常識,來揣度自己根本不了解、或者不理解的那部分佛法,或者跟著別人起鬨,人云亦云。犯了謗法罪而自己還不知道,在不知不覺中謗法,還以為自己很清凈,以為自己的見解很高超,以為自己"破邪顯正,很有功德"。
還有的雖然知道自己說錯了,仍然覺得"這只不過是說說而已,沒有什麼了不起的。"絲毫不知自己造作的是極重的惡業!尤其通過網路傳播,這種影響力更是大得可怕!!!
很多惡業的造作只需短短几秒鐘,換來的地獄果報則是億萬斯年!!!犯了謗法罪,一定要猛厲地懺悔!不然的話,不但不能往生,而且必墮地獄!!!此外,還有一個重大的障礙,是盜僧祗物。
《大集經》說:"盜僧祗物,罪同五逆。"《方等經》中華聚菩薩說:"五逆四重,我亦能救,盜僧祗物,我所不救。"可見盜僧祗物的過患是多麼嚴重!經常看到有的居士出入寺廟,率意而為,對此毫無警備之心,不禁替他捏著一把汗!因為沒有經過系統的學習,對因果沒有認識,不知如何取捨,無意間造作了極其可怕的惡業,給自己的往生帶來嚴重的障礙。
在因果取捨上,應越保守越安全,不要說僧眾的一茶一飯,就是一張過期的報紙,都要注意,不能抱僥倖心理,總打"擦邊球",千萬不能自我欺騙!欲升反墮--世間可悲的事情還有比此更甚的嗎?看過《百業經》的人都知道,任何一個小小的惡業,如果沒有懺悔清凈,都將會導致綿綿不盡、不可思議的苦果!何況很多人學佛了,都根本不懂因果,今世中很多極重的惡業,包括近無間罪、謗法,都時常造作,更不談累世以來,造作了多少極重的惡業!!!
有人說我已經懺悔了!但是懺悔了就一定清凈了嗎?
晉美彭措上師傳講《百業經》,這樣說:有些罪業,小乘自宗是無法懺悔的,如對聖者取綽號、享用僧眾財產等,果報非常嚴重,怎樣懺悔都是要受報的; 但用大乘的菩提心是可以消盡這些罪業的;大乘自宗若是五無間罪和謗法罪是難以懺悔的,但用密乘的灌頂、證悟無上大圓滿法是可以懺凈的; 密宗中謗上師、謗密法,破了嚴重的密乘戒,密乘中也不能懺盡。《普賢上師言教》中說:「......如果沒有發菩提心,則即使具足四力懺悔墮罪,也只能稍許減輕而不能徹底清凈。」五逆罪一般人都不會犯,但有幾個人敢拍胸口,說自己一定沒有犯過謗法、和盜僧祗物呢?即使這一世可能沒犯,往世有沒有犯呢?還有人以為只要不明目張胆地謗法,只是疑法似乎不要緊。殊不知疑法的過失也是非常嚴重的!更何況很多人在疑法的同時,心中早已有了成見,不知不覺地產生了排斥、和敵視的心理。千萬不要以為謗了法,好象對自己並沒有什麼影響,自己照常吃飯穿衣,自己念佛依然念得還好,甚至偶爾還有某些值得高興的境界出現,以為照這樣,自己依然可以往生。要知道,凡夫因為惡業太重,即使造作了極重的惡業,也不一定馬上有什麼反應。好比一盆髒水中再滴入一點髒水,根本看不出來。對於有的人,即使把佛經扔進廁所,也不一定有什麼反應。而到了高層次,哪怕錯動一個念頭,可能很快就會有某種果報。
千萬不要掩耳盜鈴,把生死大事來作賭注!!!
當前,有些人對密宗持有邪見。仔細分析,其實他根本就不知道密宗是怎麼一回事。末學以前也誹謗過,因為那時不了解。近代三大高僧之一的弘一大師,曾深有感觸地說過:
在大乘各宗中,密宗之教法最為高深,修持最為真切。一般人未曾鑽研,動不動輕易毀謗,令人痛惜哀嘆!我在十幾年前,只看過密宗儀軌,也曾有所疑惑,以後看《大日經疏》,才知道密宗教義之高深,因而痛自懺悔!太虛大師也說:「密宗之經咒及儀軌,皆為佛地自受用法樂之事,皆為如來果分不可說之說。」
印光法師曾稱讚班禪大師說:「茲有西藏大喇嘛班禪活佛,宿受佛囑,乘願示生。作藏地之表率,宏如來之大教。顯密雙持,真俗圓融。據法-王之正位,施治安之鴻猷。。。。。。」
凈空法師常提到的他的老師章嘉國師,就是一位密宗活佛。
有人因為密法的來源不顯,所以產生懷疑。其實大乘顯宗的來源,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大乘顯宗除少量外,大多數是從天上、和龍宮流傳到人間來的。因為見解較高,而且源流不顯,因此在歷史上,曾被一些小乘行人誹謗,甚至在印度還遭受過三次滅頂之災。
在漢地大藏經中,密法佔了相當一部分。難道大藏經的權威,我們也有能力懷疑嗎?
印光法師在《重刻明宋文憲公護法錄序》說道:有人說,佛在《楞嚴經》中強調不可泄佛密因,文憲公自稱是永明大師的後身,豈不違背佛陀的清凈明誨,而使後世狂妄之徒,也以凡濫聖嗎?印光法師回答說,出格之人,不可以常格律之。你怎麼不見傅大士也自稱是彌勒菩薩化身呢?傅大士既沒有什麼不妥,為什麼文憲公就不妥呢?還有人對密宗里一些表面現象不理解,有人甚至以為密宗就是搞雙修。要知道氣脈明點的修法,在密法里只佔極小的一部分。但即使是這極小的一部分,也不是普通人所以為那樣的雙修。何況更多的密法根本不需要,也更不強調。而且,密法里從來就沒有開許過,任何未證悟空性的凡夫雙修。在漢地姚秦時代,大譯師鳩摩羅什因故娶妻,有人也想仿效。他說:如果你們能象我一樣,將這一缽針吞下,就可以娶妻。說完,他把那滿缽的鐵針吞下,就象吃飯一樣輕鬆。大眾目瞪口呆,非常地慚愧。
還有降伏等,也不是我們所以為那樣的殺生。在我們漢地,象「歸宗禪師斬蛇」、「南泉殺貓」,甚至「丹霞燃佛」等等公案,也有很多。要知道,斬蛇殺貓,那不是做樣子,那是真的殺。但雖然是真殺,卻是殺、活同時,跟我們殺生絕不一樣。
其實顯密並不相違。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藏地各派都是顯密並弘,幾乎任何寺院都是顯密兼修。密宗有著非常完整、嚴密的聞、思、修、證體系。藏地幾乎每一個稍具規模的寺院,都會長年累月地宣講五部大論,這些都是佛教界獨一無二的。
另外,如今傳遍全世界的《中陰救度法》,就是藏傳佛教寧瑪派蓮花生大師傳下來的。
顯宗是從凡夫的角度,來修菩薩道,是「因」乘;密宗是從佛菩薩的角度,來行菩薩道,是「果」乘。如廣超法師比喻的,你看到觀音菩薩,對密宗行人應該我就是觀音菩薩,來幫助眾生,去做事情。而顯宗,是我求觀音菩薩來幫助眾生。
小乘是斷煩惱求解脫;顯宗是轉煩惱為菩提;密宗的見解是煩惱即是菩提(在比較深奧的大乘顯宗經典里,也提過煩惱即菩提,但沒有非常透徹的解釋)。顯宗里世俗諦和勝義諦涇渭分明,密宗里世俗諦和勝義諦則無二無別。
凡夫相續有八萬四千煩惱,所以佛陀宣講了八萬四千法門:側重對治貪心煩惱,宣說了二萬一千律藏;側重對治嗔心煩惱,宣說了二萬一千經藏;側重對治痴心煩惱,宣說了二萬一千論藏;平等對治所有煩惱,宣說了二萬一千密法。 合起來就是八萬四千完整的教法。
《大智度論》說:「般若波羅蜜亦能除八萬四千病……淫慾病分二萬一千,嗔恚病分二萬一千,愚痴病分二萬一千,等分病分二萬一千。」
小乘認為貪心最可怕,菩薩乘認為嗔心危害最大,金剛乘認為痴心是最大的違緣。其實要破除邪見,避免謗法,最要緊的是要學習,要弄明白佛陀二轉法-輪和三轉法-輪的密意。如果實在不能深入地學習,那就只有好好地觀清凈心了!
5、積累資糧
積資:就是修集往生成佛的福報資糧。成佛的過程,就是一個修集福德、智慧兩種資糧的過程。世人學道者多,悟道者少,並非完全是根器的原因,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乃是缺少福報。比如一部跟自己最契機的經論,哪怕只有幾行字,可能你看後會發生全身心的變化;一位善知識,哪怕只見一次面,就能直接打開自己的某個心結,如果沒有福報的話,都可能見不到。
還有修行缺少自--由、多諸障礙;生活、工作上處處不順等等,都是福報不夠的緣故。福報不夠,即使發心弘揚佛法,也難成功。福報若夠,就會心想事成,違緣就不容易起。
被稱為中國三大比丘尼之一的圓照法師,火化後牙齒、心臟久焚不壞。她是貢嘎上師的弟子,曾向上師求金剛橛法。上師勸她多供曼扎,先修福報。但她執意修金剛橛,並修到把金剛橛插入水中不倒。一次在山中打坐時,一塊大石崩下朝她壓過來,她馬上拿起金剛橛一指,大石立即分成兩半從兩邊滾開。她以為躲過了一劫,但卻在走路時摔了一跤,把一隻胳膊摔成三段。當時大雪封山,幸好還有點福報,遇到一個採藥老人,把她治好了。此後她經常跟弟子講,要多修福德。
一個密乘行人找到什麼樣的上師,這固然與宿世的因緣、和個人的發心有關,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自己的福德。末法時代魚龍混雜,福德、發心不夠的,很容易遇到冒充的上師。當今社幷會尤其是大城市裡,不少人依止上師前根本不加觀察,也不知道灌頂有什麼嚴厲的戒律,破戒後有什麼嚴重的後果,而在灌頂不久又開始隨意誹謗,甚至對整個密乘生起邪見。這是非常可悲的事情!最保險的辦法,就是依止舉世公認的具德上師。千萬不要隨意接受陌生上師的灌頂、傳法!
世人眼中的富貴,並非就是福報資糧。曾有人想放下官位,出家修行,但每次在動身的前一天就生病,而且很難治好。後來心灰意冷,還是做自己的官去吧,結果病馬上就好了。這就是沒有福報的表現,是他的債主怕他解脫了,所以千方百計地拉住他。
有人認為:般若為三乘之母,當擺在學修之首,應待徹悟空性證得解脫,再依空起用,廣行利他事業。
又有人認為,《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何必執著於這些有為法呢?多識活佛回答說:「小乘法不能成佛,而大乘法能成佛的真正原因在哪裡?很顯然不在智慧,而在方便法。《現觀莊嚴論》說小乘羅漢入菩薩道,必須從大乘資糧道發心進入,無法從更高位進入。其主要原因是福德資糧不足,因而開悟的程度受到很大的限制。」「再者,破二障也不能光靠智能,要靠雄厚的福德資糧做後盾。」「這些都是藏傳佛教根據了義經典,得出的正確結論。那種先修慧證得開悟,再修福德資糧的說法,是割裂智能方便二道,輕視慈悲善行的一種錯誤觀點。」
曾經,宗喀巴大師向文殊菩薩請問中觀見之甚深緣起法等問題時,菩薩解答後大師仍然不太明白,菩薩囑咐說,除殷勤祈禱、仔細閱讀經論外,要積集資糧,凈治罪障。
凈土宗四祖法照大師,蒙文殊菩薩威神力,攝入五台聖境,問:「佛法浩瀚,修何法門,最為其要?」文殊答道:「汝今念佛,今正是時。諸修行門,無過念佛,供養三寶。福慧雙修,此之二門,最為徑要。」
沒有強大的福德資糧做基礎,而想證悟空性,就如想把一個人從頸部提起來,是不現實的,即使有些微功效。而福、智雙修,就好比從腳部把人托起,最為保險快捷。有人以為學佛是做「減法」,做法越多越錯。不知學佛如出拳,要想出拳有力,必先把拳收回再出。以前的老參師傅都知道,在禪堂里,古代是開了悟的人做班首,沒開悟但是修行理路明白的可以做參頭。參頭師傅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把其它每個同參修行的境界問一下,看看誰有沒有問題;誰的路子走錯沒走錯,走偏沒走偏,需不需要糾正。同時也看一下,誰的境界達到什麼程度了,如果疑情真實,功夫成片,那麼呢,說明這個人很快就要開悟了。他就會悄悄告訴班首,注意這個人,注意接引他。一般來說,七天之內就會開悟,心裏面應該生起證悟;如果七天還不開悟,那就說明有問題啦。什麼問題呢?福報不夠。雖然功夫用到了,但是福報不夠,所以開不了悟。
這個時候呢,就要他大做供養。我們應該遵循這樣一個次第:先以「有為法」對治「惡法」,然後進入「無為法」,才能究竟圓滿。如果開口就奢談「無為法」,是很危險的事,執著於「不執著」乃是更大的執著。所以動不動就妄談什麼「不執著」實在沒什麼大的好處。好比有人餓得眼冒金星,卻硬說吃得太飽會得胃病,而不肯進食一樣荒唐。當然,平時經常串習空性,是非常必要、非常重要的!但不要「把洗澡水和孩子一起潑掉」。
任何一件善行,要使成為成佛的資糧,必須具足彌勒菩薩《經莊嚴論》講的七要點,歸納起來就是以下三要點。否則就成了世間的有漏福報,報完就完了。
前行:為一切眾生的究竟成佛而發心。如每天上供,不要以例行公事的心態去做,要為出離輪迴、為眾生的解脫而供養。上供前要認真思維,當心裡生起一定的量之後,再開始。不要忙著上來就念,那樣是不行的。要等心真的安定下來,真的打算在修這個法的時候再去修它,只有這樣才能真實地獲得利益。要不然,事情也做了,卻無多大利益,非常可惜!我們應該明白:比如自己兩次同樣為眾生的解脫而放生,發心真切時放生一元錢,可能比例行公事時放一百元、一千元功德還大得多。在菩提心的攝持下,哪怕吐一口痰以布施餓鬼眾生,也會積累極大的資糧。所以發菩提心無比重要!
並且做完後,很容易生起「無數眾生由於我的功德,已脫離、或減輕了痛苦」的喜悅。如很多地獄眾生因此有的脫離了地獄,有的減輕了痛苦,有的縮短了刑期;餓鬼眾生得到了飽足;畜生成功地逃脫了追捕……並且一切眾生善根得以增長,業障輕的往生了西方等等。時刻如此行持,福德無量!功德無量!修行快多了!
正行:無分別地、專註地行持善法(此即福、智二資糧中的智慧資糧)。
結行:為一切眾生的究竟成佛而迴向。積資有很多方法,最快、最大的就是修菩提心。在菩提心的攝持下,念佛、繞塔、轉經輪、掛經旗、供養、布施、隨喜等等一切善行,功德都不可思議。如一滴水融入大海,永遠不會枯竭。
福德增長的外在驗相,如夢得寶藏、金錢、藥物、穀米、甘露,吃美食、見日月等等。
6、翻動業障,往生才有把握有人說「念佛外另修菩提心和積資凈障,就是對阿彌陀佛信心不足的表現」,對嗎?
當然不對。比如戰場對陣,在戰略上要輕視敵人,在戰術上卻要重視敵人。士氣(信心)當然極其重要,歷史上就有很多以少勝多的例子。藕益大師也說:「得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 但如果說要求修築工事,磨擦刀槍,就是對自己沒有信心,這無論如何是說不過去的。具足信心不是憑籍意氣,應知具足信心與積資凈障、修菩提心並無矛盾。
有人以為自己某個時期中,念佛心裡挺清凈,時有瑞相,或者平時急難時念佛,常常感應,所以臨終往生就有把握。——其實並不一定!
當然,有信心是非常值得讚歎的!但要知道,這種信心是建立在妄心基礎之上,在未證悟前,這種信心並不百分之百可靠。往生前,可能會充滿各種不可預知的變數,不要拿自己的生死大事來作賭注。所以我們一方面要堅定信心,另一方面又要痛下功夫才對。關於信心,近代大德慧明禪師開示,信有真妄之分、深淺之別,即不信、疑信、淺信、深信、定信、和真信。
深信:經過相當修持,已得受用,但如牆上草,雖說有根,遇風吹來,還是二面倒。定信:熏習已久,業障漸消,如樹大根深,風不能搖。但風大時,仍可動搖。如修行人根本業障翻動,加以外境壓迫,信心還是不免差別。只有契合真如,如如不動,清凈無相,才是真信。往生好比提升重物,向上的力量是自己的念力,和佛的加持力;而向下的力量,是自己的業力。我們要做的,就是極力增強向上的力,極力減少向下的力。假如有兩人,一人業障較輕,一個較重(比如曾經謗法,而未懺悔清凈),即使二人向上的力相等,但往生難易判然不同。
我們無始以來惡業深重無比,能敵須彌,能深巨海,一般來說,如果沒有經過幾番大死大活,以清除業障;沒有生起廣大、真切的菩提心,以積累殊勝福報,很難相信自己就一定具足真實的信心!業障輕了,福報增長了,不但向下的力減輕了,而且慈悲心、菩提心也會更加增上,信心也會更加增長。
曾有人念佛身心輕安,時有瑞相,似乎往生如此容易,但後來惡業現前,卻至墮落。這種情況大有人在。編者從前也有過輕安狀態,但也只是偶然的、暫時的,並無太大的意義,因為業障並未翻起來。近幾年來,由於惡業翻起,致使違緣不斷,甚至魔擾頻頻,而且不斷升級,這時我才知道,自己的惡業是如此之多!
我們決不能指望自己舒舒服服地修行,安安逸逸地享受世間五欲,時間一到就順順利利地往生。世間沒有這麼便宜的事!有的人甚至稍有不順,反而退失信心,似乎學佛人身體就一定應當比人健康,錢財應當比人多,工作應當比人好。
不少人學佛越學越迷惑,以為別人不學佛活得平安、瀟洒,光鮮極了,自己越學麻煩越多,甚至一些人乾脆就不學佛了。
其實,如果不學習,不懂因果,學佛很容易落入迷信。看過《百業經》的人都知道,任何一個小小的惡業,如果沒有懺悔清凈,都將會導致綿綿不盡、不可思議的苦果!何況很多人學佛了,都根本不懂因果,今世中很多極重的惡業,包括近無間罪,都時常造作,更不談累世以來,造作了多少極重的惡業!!!不要說如此嚴重的惡業成熟,一般人就是一個小小的惡業現前,其果報都會驚心動魄,感覺象天塌了下來。不談往世的惡業,很多人即使今世造作的惡業,都堆積如山,造作的善業遠遠沒有惡業那麼多、那麼重!而妄圖以自私自利、麻木不仁地念幾句佛號,就想消滅今世、往世以來無邊的、重大的惡業,而現前得福,因果律中有那麼容易的事嗎?!!
很多人儘管環境清靜時看起來工夫很好,但其實惡業根本就沒有翻起來,而誤以為這就是自己實際的境界。因而固步自封,罪不知懺,福不肯積,菩提心不願修。卻不知如果用功到了實處,惡業真的翻起來,將會出現另一番光景,當前的境界馬上打失。當惡境現前,違緣一起,甚者魔軍出動,有的連信心都退失了,甚至對佛法生起邪見。好比馬桶未攪動時,表面上泌出的也是一層清水,但一旦攪動,將臭不可聞。魔障對行人的影響,不一定全是身體生病、或遭橫禍,人事不順,惡夢連連,同時更有可能影響我們的情志。理智上明知自己生起的是疑惑、邪見,但在情志上卻難以控制。由於疑惑、邪見的障蔽,念修就難得力,心光透不出,如同包裹了一層厚厚的殼一般。這時必須儘快有效對治才行,否則時間一長,理智上的認識都會產生邪見,到這時就完了。
有人以為只要不追求神通感應、不著相就不會著魔,當然,如果真的開了智慧,是不會著魔的。但普通行人如果惡業重且福德薄,稍有一點境界,就可能發生魔擾。而且魔擾千變萬化,層出不窮,比如夢中和覺受境界中,魔化佛一「加持」,情志、信心就會受到損害。
——所以,懺悔、積資如車兩輪,無比重要!!!粗重的惡業懺除了,障礙自然減少;而福報增長了,違緣魔障就不易現前,所謂「一福壓百禍」。
望各位道友三思啊!!!有人以為臨終有佛力護佑,加持自己心不顛倒,往生並不難。其實往生與否,還要視念力、佛力、和業力輕重而定。念佛如敲鐘,敲得重,響聲大;敲得輕,響聲就小。如果這時有重大的惡業現前的話,即使勉強知道念佛,念力不夠強大,感應到的佛力也不夠強大,未必就能敵得過業力。業力一佔上風,未必就能正念分明,知道念佛。
末學曾多次在重大的障礙現前時,最初自己還沒意識到,上師三寶、空行護法就把它遮止了。到後來天魔干擾,自己必須用功祈禱,才能遮止。而一般性的祈禱,似乎沒有感應。再嚴重時,猛厲地祈禱也只能短暫地遮止(假如是定業現前的話,即使是阿彌陀佛親來,可能也無力回天)。由於干擾,當時對整個顯密佛法生起很強的懷疑(情緒上,而非理智上),同時對三寶常生起惡毒的分別念。心力非常弱,如同包裹一層厚厚的殼一般,心光透不出。後來,發大菩提心為眾生廣修福德,普作供養,此心一發尚未實施,魔障立即遣除。
而有的人由於福報很大,即使功夫不深,甚至平生並未修行,但往世因緣成熟,臨終有道友助念,甚至有大成就者為之修破瓦等法,也能往生。當然,我們絕不能抱這種僥倖心理,不然是很愚蠢的。而即使是這種情況,其人今世、往世必曾修集過殊勝的福德、因緣,所以也並不是偶然的。
另外要知道:信心不是意氣,具足真信、切願,老實念佛者,平日必然會常與佛感應道交;因為與佛感應道交,道心必然越來越增長,煩惱越來越少,慈悲心、菩提心越來越強;真正與佛感應道交,必然會經常在夢中也會念佛,或者在夢中能了知夢境、轉化夢境。不光在激烈的夢境會念佛,甚至平和的夢境中也常念佛。否則十天半月一次都不能把持,面對眾生的苦難而麻木不仁,就自以為往生有把握,不須積資凈障,不須修菩提心,這樣是很愚蠢的。
那如何才能使功夫落到實處,讓潛伏的惡業翻起來呢?——只有通過在念佛的同時,極力懺罪、積資、修菩提心。而懺罪、積資最殊勝的竅訣,就是修菩提心。
當然,因為佛法是因緣法,如果具有強大的信心,即使犯下五逆重罪,也能往生。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就是業障越輕、福德越廣大者,越容易往生。好比高考,成績越優秀,錄取的把握越大,這是正途。我們修行應該以此正途為準,不能心存僥倖。決不能因為說只要有信、願就可往生,而忽略基本修持。信心並非平空而來,也離不開懺罪積資。修好出離心,才可能生起信心;修好菩提心,我們的信心才能更加深沉、和廣大。
再說,業障很重而信心又很強者,恐怕並不多見。
凈土宗誠然可以帶業往生,但帶的業太粗重、太多,要想往生也會非常困難!程晉林居士助念報告中有兩則念佛很好,但臨終業障現前的例子。其中一例是該團團員,一個老太太,身無病苦,意不貪戀,告訴兒女、兒媳一周後往生,並作了詳細交待。到了第七天中午,她買菜做飯,午飯後,她端把椅子,拿了念珠坐在屋裡念佛,忽然念珠一松,頭一低,走了。這時兒子剛好看到,結果兒子、女兒、兒媳亂成一團,又是號哭,又是拍打,又是搖晃,又打120搶救,打強心針、電擊,後來又翻來翻去地洗澡、換衣……就是不讓助念。火化時非常僵硬,面部特別痛苦。還有一例,念到工夫成片,但臨終障礙現前,也不能往生。 (這也說明了:粗重的業障如果沒有翻動、清除,表面念佛再好,也不一定有把握往生。) 使用道具 舉報 顯身卡菩提子108 菩提子108 當前離線
最後登錄2011-8-21在線時間73 小時威望137 點註冊時間2008-6-16積分325帖子45精華0日誌0 IP卡 狗仔卡 中級會員
中級會員, 積分 325, 距離下一級還需 4675 積分串個門 加好友 打招呼 發消息 3樓
發表於 2011-7-14 20:10:30 |只看該作者菩提子108 發表於 2011-7-14 20:09
這裡特別向大家推薦的是《西藏生死書》里的《慈悲-如意寶珠》里的修法(原文請自己查找),這個修法可謂"一 ...7、認知魔障有人不修行時平安無事,一開始修行,特別是發大菩提心,積集廣大福德後,就出現非常多的違緣。有了違緣並不是壞事,不要怕,一些違緣的發生,正代表著您的進步,違緣是修行進步的促進劑。索達吉堪布講解《般若攝頌》時說:如果沒有魔障違緣的干擾,修行很難成功。
《定解寶燈論新月釋》說:「尤其是見解較深、發心較大,同時正在積累許多殊勝福報的人,他會遇到很大的違緣,因為此乃清凈業障故,這時更要精進修上師瑜伽,不致使自己受到違緣的侵害。」
《普賢上師言教》說:「如今已到了五濁惡世,修持甚深法義、行持廣大善法,經常遭到現世的種種誘惑、親朋好友的阻撓、病痛魔障的違緣、自心也生起疑惑分別念等等,正法的障礙變化多端、摧毀善業資糧,如果從內心中精進修持皈依等對治法,則一切正法的障礙會變成順緣,並使善法越來越增上。」
益西彭措堪布在《共匯一股祈禱護法的力量》中說:經中曾說,末法時代由於眾生不斷造惡墮落,使魔軍的勢力紛紛壯大,無比張狂,僅有的一點正法光明也面臨著重重障難,眾生的慧命常常危在旦夕!所以堪布呼籲常常祈禱護法的護持。
有了違緣,更要加緊培植福報、懺悔惡業、精勤祈禱。修行越進步,對心性的觀照就要越嚴格。有人以為念佛法門有佛力護持,有二十五大菩薩護法,決不會有魔擾,其實這種想法很片面、幼稚。比如皈依三寶後,更易得到三寶加持,且有四大王天派遣三十六位善神,及其恆河沙數眷屬,隨身輪流護持,那是不是說凡是皈依三寶者就不會有魔擾,或不會入魔呢?當然不是。
省庵大師在《念佛著魔辯》中說:「夫參禪、念佛,論其難易,固有自力、他力之分,若論魔事,二俱不免。魔事之來,其由有三:一者教理未明,二者不遇善友,三者自不覺察。」
如果心不清靜,起了貪、嗔、我慢、名利心等,護法離去,就容易起障礙。要知道,貪嗔痴疑慢嚴重者,自私自利心量狹小者,念佛信願不真切者,惡業現前福德淺薄者,護法根本無法護持。好比一個蘋果要從樹上掉下來,護法會把它接住,不讓它摔爛。但如果蘋果裡面腐爛了,那護法也沒有辦法。
另外,如果往世的重大惡業成熟,必須更加勇猛地努力,才有效果。甚至有些定業成熟,必須受報。益西彭措堪布在《共匯一股祈禱護法的力量》中說:
(引用)有人說...「護法」之名已明確顯示,他們都是專為保護「正法」而來,只要心存「正法」,豈有不護之理?......強調正法的重要時,也許大德們會暫時這樣開示。但對我們自身來說,僅僅依文解義,以偏概全,遺憾就太大了!因為,這裡面有許多需要了知和明辨的地方。作為一個圓滿獲得聖法的究竟成就者,身心處處都在完美展現正法的光輝的佛陀,護法決定由他任意差遣,甚至他僅僅動一個念頭,護法也會奉若軍令,捨命成辦。
......依止正法、供贊祈禱,均不可少,皆須具足。畢竟,我們還處於世俗緣起的世界,圓滿的結果需要圓滿的緣起。即使不太談事相的禪宗道場,祖師們制定下來的清規當中,早上有方丈和尚和僧值禮拜四聖,同時兩序大眾在早殿上祈禱韋馱菩薩;下午有維那禮拜韋馱菩薩,並在晚殿上和叢林清眾一起讚美伽藍聖眾。日日如此,鐵打不變,不容輕忽!可見祖師們的慧心圓明,深達緣起。按理,以前禪門興盛,高人輩出,諸如祈雨之類,只需在大殿掛祈雨牌便可雲騰雨致。對護法如此重視,其中蘊含著對我們後代行人的慈悲護念和特殊交待!但很不幸的是,後人漸至忽略了。?我們應當觀察一下,這個時代的正法和過去時代的正法,我們每個人心中的正法和過去祖師們心中的正法,兩相比較,我們能有勇氣談「擁有正法」嗎?祖師們尚且如此重視護法,對於善根微弱、暗昧無慧的我們,豈有忽視之理?!一直困在生死魔軍的牢籠里無法逃脫,就是因為我們太相信自己、完全靠自己,不祈禱上師三寶,不祈禱本尊、空行、護法,一意孤行的惡果。
......所以,內心有法之人,需要祈禱護法;內心怯弱之人,更需祈禱護法。(引用止)當然,對於一個麻木不仁、自私自利的念佛人,一般並不會有什麼魔擾,可能頂多只有一些冤親債主的干擾而已。
另外,有違緣不一定全是修的好的表現,有的不修行可能違緣更大。而修得好的,如果惡業輕、福報大,也不一定有太大的違緣。有人問:我家裡很糟糕,為什麼學佛人總是那麼不順?我說,說句不客氣的話,按照你的修行情況,你的糟糕並不一定是你修得好的緣故。你如果不信佛,可能也會這樣,甚至可能比現在還不如。
又有人問:為什麼我不斷地有非人干擾,總是惹鬼,麻煩事不斷。象按葫蘆,這邊按下去,那邊又起來。是身體虛弱?還是「八字」太輕?
要知道非人頻頻干擾,那是因為福德太薄,再加上信心不夠、心不清凈的緣故。
末學以前也是這樣,由於一位冤死的先人干擾,導致家裡有人發瘋,同時整個家族爭吵打鬥,持續多年不斷。後來在我最危險的時候,我自己都不知道,上師發動全國弟子為我念經。儘管那時我跟上師結緣的時間很短,上師根本就不認識我。後來經過多次超度,由於這期間給亡者培了大量的福報,到最後,才被上師度走。由此也可見,福德是多麼重要!
從此之後,很多非人找上門來,大多數來求超度,如附近路上被車碾死的人、狗、貓等,還有朋友身上的冤親債主;有的是餓得可憐,求吃的;有的求財;有的報仇,包括妻子以前墮胎的嬰靈;甚至網上看到的慘死的動物,因我一念悲心,感招而來。我請上師和僧眾解決了至少幾十批。這種情形持續了三年,後來基本上消失了。
再後來,由於相續中生起一點相似的菩提心,又引發天魔擾亂。每次我做一些大的功德,就會有各種障難。除了最初的那一次,心中對整個顯密佛法的懷疑,和對三寶惡毒的分別念,越來越嚴重之外,此後雖然魔擾方式千變萬化,花樣百出,專找我心中的弱點引誘、恐嚇,但對心性的影響並沒有這麼嚴重。這種情況又持續了兩年多。由於末學這些年福報有所增長,如今才比較平靜。我知道,每經受一次魔擾,我的業障就輕了一分,我離極樂世界就近了一步。因此,違緣——是三寶賜給我的最勝悉地!當以歡喜心來領受!
其實,只要我們真心修行,就決不要指望沒有障礙、平靜舒服地修行,時間一到就順利地往生。因為我們累世以來的惡業太多、太重的緣故!只有兩種人可能沒有魔擾。哪兩種人呢?一種是心量狹小、修行不力者,第二種是修行很好,同時惡業較輕、福德深厚、信心廣大者。另外,有干擾有什麼不好呢?害怕干擾、躲避干擾,本身就是執著啊!越是執著的地方,越是敏感的地方,就是越容易受傷的地方啊。
關鍵的是,我們要知道:真正的魔障並不是做惡夢、生病、人事不順,而是心中生起邪見,傲慢、偏執、麻木不仁等等。一旦生起邪見,則是真正入了魔,要想解決,非常困難。
很多人執著夢境,甚至依靠夢境來決定取捨,這是非常危險的行為!行為取捨,唯一要靠正見來抉擇,不然就會受到各種欺騙、和誘哄。這方面末學的經驗和教訓太多了。
多識活佛說:「從佛教歷史上看,有很多佛菩薩現身的記載,也有個別現身開示秘法、解答問題的記載。但這是修鍊到較高層次的一種特殊經驗,絕不是五毒未除、凈慧未生的凡夫俗子的境界。」又說:「另一種情況,就是修鍊入靜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幻覺。這種幻覺,真假難辨,很不可靠,生出真慧眼的層次上才能分辨真假佛魔,在此以前分辨不了,見佛菩薩是凶是吉也很難確定。」
8、如何念佛念佛用什麼方法,這要根據自己的根基。根基很高的人,不用念珠計數也可以。但一般的人,每天規定一個數目,用念珠計數,非常重要。這樣就不會懶散放逸,時間長了妄想雜念自然就少了。
印光大師倡導,念佛時用心計數,從一句念到十句,這樣反覆進行。
還有一個方法,就是不計數,口裡念得清清楚楚,耳朵聽得清清楚楚,每個字都從心裡發出來,再聽到心裡去,一個字也不要放鬆。還有行住坐卧,起居飲食,盡量向著西方。這樣機感易成,根境易熟。另外做任何功德,都應迴向往生西方。好比一棵大樹,如果西邊的枝葉重,等它倒下時,肯定是倒向西方。再一個,就是經常觀想自己左邊,有自己無量世的母親;右邊有無量世的父親;身前有無量世的冤親債主魔障;身後有六道眾生;四周有無量世的六親眷屬,都和我一起念佛。慧律法師開示說,當修行有了一定基礎之後,應用般若的智能來觀照,了悟事相的本身就是無常,無常當下就是空。這樣,煩惱就自然減少,就沒有得失、取捨的觀念,自然對於世間的名利、男女、幻化的一切,都可以放得下。若純在事相上念佛,就初學者而言,是對的,但工夫要純熟,就很困難。煩惱一起來,就無法念下去。所以這不是真正的工夫。用意識心念佛,強迫自己去接受佛號的觀念,會造成意識的對立。若是用心性念佛,念而無念,佛號自然流露。
慧律法師開示:了生死,在一念之間!很多人都修凈土法門,而不了解保護這一顆清凈心的重要。毛毛蟲變蝴蝶,怎麼變呢?……毛毛蟲比喻我們這一顆清凈心,這一顆清凈心,必須在現前當下這一念就要處理它。換句話說,往生就是現在的事情,就是當下轉念頭的功夫,絕對不是臨命終的事情。
你能夠萬法回歸當下,用大智慧打破無明、煩惱、習氣,步步為營,護持這一顆清凈心,這樣子念佛……慢慢慢慢,自自然然它就會變成一隻漂亮的蝴蝶。漂亮的蝴蝶就比喻作往生極樂世界……我們一定要有很正確的觀念,現在念佛,求生極樂世界。對!很好!記得是由現在的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升華,把這個執著、煩惱、分別,種種的習氣斷除,這樣子每一分 每一秒都在心性上下功夫,到臨命終的時候,我早就學會放下,一下子蓮花化生,一下子離五濁了。(引用止)
這裡末學想著重談一下「至誠懇切」與「一心不亂」。對於凈土行人,至誠懇切到量,必定是一心不亂;而真正一心不亂,必然是至誠懇切。兩者其實是一回事。但儘管是一回事,下手處還是不一樣。末學曾問一位道友,十幾年來念佛是怎樣念的?她說是攝心念。
我問心能攝住嗎?她說心若能攝住,那豈不就功夫成片,甚至一心不亂了?談都不敢談!我說是你不用功的緣故嗎?她說還算用功吧,連班都不上了,就在家裡帶孩子、念佛。每天最少五萬佛號,多的十萬。我問那你覺得自己當前是什麼境界?她說談不上什麼境界,還是跟初學差不多,貪嗔之心依然很嚴重。尤其是對自己的家人嗔心很重,對外人還好。不知這些問題出在哪兒?我說,是你的方法不對!因為第一、攝心固然重要,但由於業障的蒙蔽,你很難達到一心不亂。即使你用功偶爾有些清凈境界出現,但粗重的惡業沒有清除,還是搬石頭壓草,終不長久。又如馬桶的屎尿沒有倒出,只是表面汨出一層清水而已。仍然不是真正的境界。
第二、如果不談積資、凈障,只談念佛,你的方法還是有問題。記得印光大師說過,對初學者來說,一心不亂還在其次,至誠懇切首當其衝。所以大師提倡初學者打坐還可暫緩,禮拜則絕不可廢。當然基礎打好後,打坐念佛肯定是非常重要的。
要至誠懇切,除了禮拜,若能借鑒密宗本尊和上師瑜珈的修法,則更妙。比如修阿彌陀佛本尊,走路時,把阿彌陀佛觀在右肩,我在繞佛;坐時把阿彌陀佛觀在頭頂;睡覺時,把阿彌陀佛觀在心間放光,以利體認空性;吃飯喝水時,把阿彌陀佛觀在喉間,把飲食觀成甘露供佛;當我起一善念,阿彌陀佛慈祥地看著我微笑;當我起一惡念,我向佛懺悔;當一陣涼風吹來,我說:阿彌陀佛,如果不是您累世以來的加持護念,此刻我可能正在地獄遭受猛火燒煮,絕不會享受到這一縷清涼,我把這一縷涼風獻給您!……
境界再提高,則觀一切色法是阿彌陀佛的身;一切聲音是阿彌陀佛的語;一切念想是阿彌陀佛的意,我與阿彌陀佛無二無別,整個法界全體都是阿彌陀佛……
密宗里上師是三寶的總集,並不是三寶之外還有個上師。很多人一想到三寶的恩德熱淚盈眶、汗毛倒豎,因此輕易獲得巨大的加持,很多信心好的弟子,在短期內就獲得巨大的成就。有位尊者從山上的關房出來,無意間看到一片雲,正飄向他上師住的地方,心裡生起一種巨大的幸福,以至於昏倒在地。等他醒過來,相續中生起與上師無二無別的智慧。如果我們念佛能念到這個份上,還愁不能往生嗎?
我們不能把阿彌陀佛看成遠在極樂世界,要把他當成自己的上師,他是那麼生動!他是那麼慈悲!他時刻都在注視著我!時刻都在觀照著我的起心動念!。我全身會湧起一種巨大的幸福!洋溢著巨大的喜悅!啊!原來修行是如此地輕鬆!如此地快樂!如此地妙不可言!!!所以,真正懂了的人就會知道:凈土宗本質其實就是密宗!凈土宗和密宗之所以稱為果教,從果起修,就體現在佛力的加持上。好比用泥土塑佛像,從因起修,是一點一點地修改,這裡不行補一點,那裡不行削一點;而果教則只要把泥土築進模型就成功了。
有沒有信心,就看自己的心與佛心能否相應,能否感通。說白一點,信心是自己和阿彌陀佛兩個人之間的事。上等的信心,就獲得上等的加持;下等的信心,就獲得下等的加持;沒有信心根本就得不到加持。所以,要學習!在我們凈土宗,很多人一開始學佛,得到的教導就是只念一句佛號,不要其它。見解錯了,就會出現很多問題。不管是顯宗還是密宗,判斷有沒有進步的硬標準,是什麼呢?就是出離心、菩提心和對三寶的信心。如果這三個「心」沒有進步,不管你每天念佛十萬、八萬,都沒有太大的意義。
對外人還好,對家裡人嗔心很重,那是因為與外人的接觸程度相對不深,比如人家的讚歎更能滿足「我執」的需要。你看,我常幫助別人,幫助那些小動物,我真是個善良的學佛人!而家裡人卻常常碰觸到我的「我執」,因此嗔恨心就起來了。
怎樣淡化我執呢?最有力的方法,有兩個:一個是菩提心,修自他交換等法。第二個是般若空性的力量。
凈土宗的上等根器不一定是學問好,不一定是定力強,不一定是智慧高,而是對世間的痛苦有強烈的厭倦,對眾生的痛苦有很強的悲心,對阿彌陀佛有很強的信心。
要知道,不知多少有大本事、大手段的人,學問好、定力強、智慧高,但福德因緣不夠,就是遇不到凈土法門。有的要麼修持外道法得生天道;要麼得遇小乘法,成就羅漢;要麼雖然修行大乘,成就菩薩,但經過無數大劫還是時進時退。而凈土法門只要我們對阿彌陀佛有信心,對眾生有強烈的悲心,即使是一個本該墮入地獄、罪大惡極的惡人,都有可能一下子超出六道,超出不可想像的阿羅漢、辟支佛,甚至超過修行無數大劫還不能達到不退轉的菩薩,而一生畢竟成佛。
這就是法的差別,眾生福德因緣的差別,這就是阿彌陀佛的無比大恩!!!
不僅漢傳佛教,藏傳佛教也同樣極其推重極樂凈土。晉美彭措法-王在世時常說:「我今生中最大的願望就是將凡與我結下仇緣或親緣的所有眾生都引到極樂世界。雖然有東方現喜剎土,鄔金銅色吉祥山剎土等許許多多清凈剎土,可是象極樂世界那樣功德圓滿,又極易往生的凈剎卻絕無僅有,而且往生後可以成就一切所願,無勤度化一切有情……」
【轉帖即為法布施,功德無量】出處參考:http://www.foyuan.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3968&page=1#pid1263442推薦閱讀:
※好好說話(一)
※別讓孩子停下「探索」
※看看為什麼一些壞男人僅僅靠一張「嘴」, 就泡到女孩的
※不,不應該
※boy and girl let's 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