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禮儀20條,你會用得著!

中國是禮儀之邦,從古至今,流傳下來很多餐桌上的規矩,是我們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了一些演繹與變化,有時也因為地域的不同會有一些差異,但有一些通用的規矩要知道,尤其是在職場,餐桌禮儀更是對個人修養的一種檢測。

以下這20條,或許不能以偏蓋全,但能夠堅持做好,至少不會出大糗,丟范兒。

1、長者入座後方可入座,有女士在,讓女士優先入座。

長者先入座基本能夠做到,但在眾多職場中,在領導層的男士居多,能夠做到「女士先入座」,更能體現他的領導風範。

2、注意座次,不能坐錯位置,坐錯位置,將會吃得很難受。

關於座次,主陪右手邊應該是主賓,應為現場最為尊貴的客人,主陪的左手邊是副主賓。我在剛入職場時,曾經不懂規矩地誤坐過一次主賓位置,當時渾然不覺,到敬酒時,有人說,你坐在那個位置,你先來……當我知道自己坐錯位置時,立刻漲紅了臉……

3、上菜後要等長者或客人先動筷。

一般正式場合的就餐桌子基本是圓桌,當上菜後,基本是約定成俗地將菜先轉到主賓位置,先讓主賓動筷。但剛入職場的很多年輕人,忽視這個細節,菜上來之後,本著「就近」原則就動了筷,如果遇到較真的領導,就呵呵了……

4、客人夾菜時不要轉桌,轉桌速度要舒緩,不要速度過快。

身在職場,尤其是有對外業務的職員,在餐桌禮儀上更應該多多掌握技巧,要時刻關注客人吃菜的節奏,不能因為只顧自己吃而忽視了對客人的照顧,我遇到過在酒桌上因為轉桌速度過快導致碰倒客人酒杯的事,幾個人一起忙著擦灑了的酒,那種場面比較添堵。

5、碰杯敬酒要低,雙手舉杯,一手握,一手扶杯底。

一般情況下,碰杯要自謙一些,將杯子放的比對方低,顯示尊重。但是,很多人習慣了單手持杯,最為紳士且顯誠意的敬酒方式,應該是一手握杯體,另一隻手扶住杯底,敬對方。

6、敬酒要注意順序,先敬長者。

原則上,要先敬長者。但有時在場人員比較多,在特定條件下,也可選擇「就近原則」進行。

7、敬酒以「敬」為主,不要強迫對方喝酒,以便氛圍尷尬。

中國的酒文化,博大精深。「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成為人們檢驗酒桌朋友的一種口訣。隨著養生理念的興起,現在的人們深知過量飲酒的傷害,所以,不要強迫對方喝酒,以適量為好。

8、滿酒淺茶,酒要添滿(客人有特殊需求時另議),茶不要過滿以免溢出。

酒文化中講究「滿心滿意」,因為茶水較熱,所以不要過滿。而倒茶時,如果失手,溢出茶杯,就顯得失禮了。

9、茶壺嘴不可沖著客人。

講真,這個規矩,我也是剛剛知道的。前幾天,有個北京的朋友到訪,一起吃飯,我便主動起身服務,倒完茶水後便將壺隨手一放。朋友告訴我,也算是見過大場面的人,怎麼不注意壺嘴的方向呢?莫非是北京人比較講究嗎?好吧!大帝都就是規矩多啊!

10、添茶添酒要從客人右側添加。

這條規矩是一位長者告知的,從右側添加表示尊重,而客人以左手扶杯表示回敬。

11、可以多人敬一人,不可一人敬多人。

這個時候就要自己定位準確,如果你覺得自己撐得住一人敬多人的場面,你可以試試,但是會造成「自大」印象,所以,還是要謹慎。

12、吃菜喝湯要小口慢咽,不可大口吞咽出聲。

這個習慣是日常養成的,不管在家還是在外,要養成良好習慣,否則,到了正式場合,會hold不住的。

13、嘴裡含著食物不要說話。

這種習慣要從小養成,現在人們對孩子的寵溺貌似削弱了對這個禮儀的灌輸,但是如果在外出現「嘴裡塞滿食物講話」的情況時,你的形象會有折扣哦!

14、長者在講話時,要放下筷子停止進食以示尊重,不要只顧自己進食。

長者或領導在用餐時講話,你卻埋頭大吃,是一種嚴重有失尊重的做法。

15、避免在餐桌使用牙籤,若需也一定要以手或餐巾遮擋。

吃飯塞牙時有發生,但儘可能要忍一忍,離開餐桌再用牙籤,無論男士還是女士,在餐桌剃牙,是沒有任何美感的。

16、男士吸煙要徵求周邊女士同意。

有很多大男子主義者可能對此很不屑,很多女士也曾在酒場上受「二手煙」的困擾。明智的男士在吸煙之前都需要詢問一下身邊的女士,一般情況下,女士礙於面子,可能會同意,但是不徵求意見就吸煙,是非常不禮貌的。

17、善於傾聽,不要擅自發表見解。

尤其是年輕人,在酒桌,要多聽少說,更不要「喧賓奪主」。

18、不要打斷長者及客人講話,不要搶話。

年輕氣盛的新人,有時候會急於表現自己的觀點,打斷長者或客人的講話,這是非常不禮貌的,真要發表觀點,可以等長者或客人講完時略作闡述。

19、長者或客人起身時,要主動站起,看是否需要幫忙。

席間,如出現長者或客人起身時,可能是出去接電話或者如廁,這個時候要主動起身幫其開門,或者禮節性詢問要不要陪同。

20、離席要讓長者或客人先走。

散席時,千萬不要一馬溜煙地先走,要先讓長者或客人先走,然後檢查一下房間內是否有客人遺漏物品。

餐桌禮儀,是一個體現個人素養的場所,如何體現出尊重、禮貌並且不卑不亢,是需要一定積累的,所有的規矩並不是生搬硬套,而是根據情況因地制宜地做好融會貫通。一路成長的你,也在一路積累著經驗。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推薦閱讀:

外國禮俗面面觀(禮儀漫談(182)) (人民日報海外版)
這些商務禮儀請您務必要收藏!超級實用
你知道多少美國的習俗與社交禮儀?
機關禮儀全接觸
禮貌、禮節、禮儀

TAG:禮儀 | 餐桌禮儀 | 餐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