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改變命運的竅決--了凡四訓講記 三

     益西彭措堪布 講授第三篇 積善之方                     這一篇講了三方面的內容:一、積善的利益;二、善的辨別;三、善行的種類。      一、積善的利益:      易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這一句做為綱領,以下舉事例都是證明這條真理。      這裡講述的是祖先、自己、子孫的三世因果,祖先積德,子孫貴顯有福報,祖輩積德越深厚,子孫的餘慶也越綿長,這不是偶然現象,而是因果律的具體表現。      當然,自相續現前的本慶更大更深遠。在《賢愚經》、《百業經》等的因緣當中,佛開示了極為深廣的因果現象。譬如講到一個人供養佛陀,在長達九十一劫中感受漫長、巨大的福報,這就把前因後果的事相顯示得非常徹底。而這裡是單單以人類普遍能見的事例,證明祖先有德、兒孫必有餘慶。      昔顏氏將以女妻叔梁紇,而歷敘其祖宗積德之長,逆知19其子孫必有興者。      以前顏氏要把女兒嫁給叔梁紇的時候,稱道叔梁紇的祖宗歷來積德的長處,預知其子孫一定會興旺。      後來果然如此,顏氏的女兒嫁給叔梁紇之後,生了孔子,可見是賢德之家。      孔子稱舜之大孝,曰:宗廟饗之,子孫保之,皆至論也。      孔子稱讚舜是大孝之人,因為他有大道德,必然宗廟饗之,子孫保之,意思是不但祖先享受他的祭祀,子孫也保住他的福德。這是非常確實的說法。      宇宙當中,有一條核心的因果律。祖宗是源頭,子孫是支流,源頭上道德深厚,源遠流長。比如,有些樹千年開花,有些樹幾年就不結果,推究其因就在樹根上。以舜的大孝,世代的子孫可以保住他的福德,不會敗落。春秋時代的陳國是舜的後代,足證舜的子孫在很長時間都興盛不衰。      舜是中國古代的聖君,出生在山西冀洲,誕生時眼睛有兩個瞳孔。母親很早去世了,父親瞽叟又娶了一個繼母,生了一個弟弟,叫做象。瞽叟的性格頑劣,不明是非黑白,繼母生性愚痴,弟弟很傲慢。瞽叟喜歡後妻的兒子,常常想害死他,舜稍微有一點過失,就給他罪受。      生活在這樣複雜的家庭里,舜仍然孝敬父母,友愛弟弟,曲盡孝道。      有一次,瞽叟想要殺害舜,讓他順梯子爬上倉房的屋頂,瞽叟在下面點火想燒死舜。舜一手拿著一隻草笠,展開雙手,從倉房上跳下,結果毫髮無損。      又有一次,瞽叟讓舜去淘井,等他下到井底,瞽叟和象就用土填井,企圖把他活埋,但舜順著井底的地道爬出來了。      象和瞽叟以為舜死了,象說:「現在舜的兩個妻子和五弦琴都歸我所有,其他倉房、牛羊都給父母。」      這樣,象就住到舜的家裡,彈起了五弦琴。沒想到舜走進家門,象大吃一驚,假裝說:「我正思念你而憂傷鬱悶。」舜心裡絲毫不計較,仍然愛弟弟。      舜在歷山耕田的時候,歷山人都互相讓出自己的田界;在雷濱捕魚時,漁夫都紛紛謙讓捕魚的地方;在河濱制陶時,河濱的陶器都不粗劣。而且,他所到之處,人們都聞風而化,紛紛搬到他的附近來居住。一年變成了小聚落,兩年變成了鄉鎮,三年之後發展成一座城市。      最後,唐堯把天子位禪讓給舜。      以下舉例證明「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這些事例說明行善不會空耗,有善必然顯現人間的吉祥。學習這些,能對善的利益加深信解,給人很大的鼓舞。我們對善的利益,見、聞、理解得越多,向善之心就會越加強烈。      試以往事征之。      以過去的事情來做證明。      楊少師榮、建寧人。      「少師」是皇帝的老師,屬於極高的官職,這位少師叫楊榮,是福建建寧人。      先看他的祖先如何積德:      世以濟渡為生,久雨溪漲,橫流沖毀民居,溺死者順流而下,他舟皆撈取貨物,獨少師曾祖及祖,惟救人,而貨物一無所取,      他家世代以渡船為生。有一年,福建建寧下了很長時間的雨,溪水瀑漲,橫流沖毀了兩岸的民居,淹死的人都順著洪水往下漂流。      這時候,看人為義還是為利,那些擺渡的人家大多數趁機撈取貨物,只有少師的曾祖父和祖父一心救人,貨物絲毫也沒有撈取。      為什麼行為上有這樣大的差別呢?造成行為差異的原因是意樂的差別。人會怎麼做,就看他的心以什麼為重,以名利為重,就惟恐撈得不多;以利他為重,一心就想救人。當人被貪慾蒙蔽時,根本不體會別人的痛苦,整個是自私自利的心態。所以,貪慾很壞,貪執自身的利益,就不知也不會去利他。      鄉人嗤20其愚。      可以想見,當時擺渡的人家每天都有很多進帳,今天撈到木材,明天撈到床,後天又撈到什麼寶貝,確實是發了橫財。人有利可圖就興奮,但只是愚痴的興奮。      楊榮家天天救人,不僅得不到利益,還要為別人付出。鄉人認為這種做法很傻,擺在眼前的財物不要,反而付出!其實誰愚痴呢?以因果律來衡量,趁著災難發橫財,決定墮惡趣,子孫也不會好,這樣毀滅自己,一點智慧也沒有。所以,對因果愚痴的人,心態和行為整個是顛倒的,在他眼裡:損害成了利益,利益成了損害。笑善人愚痴,實則自己是大愚痴。      楊榮一家,暫時看只是付出,沒得到什麼財富。可是因果律不會錯亂,因果建立在心上,心善救人,絕無損失,必定會在將來現前豐厚的福報。      楊榮家這樣做才有智慧,為什麼呢?這真正是自他二利,救人的同時大大增上了自己的福報,還能給子孫以餘慶。      如果船夫們能相信行善一本萬利,一定都會搶著去救人,誰不求自己好呢?一本萬利的事,誰不願意做?遺憾的是,人們被業果愚障礙,希求的是安樂,做的卻是痛苦的因。      不信三世因果的人,都是持一種斷見。比如,少師的祖先救了人,當時也沒有立即顯現福報,隨著時間一天天流逝,他的曾祖父、祖父也會死去,也沒見到他們的後世和子孫的情況。這樣見不到長遠的結果、細微的變化,又不相信聖言,當然無法了知緣起的規律,一般人就認為:行善也沒得到什麼,惡人照樣日子過得好。這是最嚴重的一種愚痴——業果愚,對人的損害最大,被它障礙,一切通達緣起的智慧都不會產生,所有實現安樂的正道都無法趨入。眾生最可憐的地方就在此處。      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下至成辦增上生的一分安樂,也需要具有因果正見,懂得這分安樂的因是什麼,再去修積才能獲得。像這樣,不論想獲得財富、名聲、地位、眷屬,還是相貌、長壽、智力、事業,不論是自利,還是利益子孫、利益他人,無一不是從深信因果、修積正因而來的。進而,希求解脫,一定要了解並相信更深細的輪涅兩重因果,由此無誤取捨,才可能進入解脫道,不懂因果,根本無門可入;如果求證無上菩提,更要了知大乘的因果,知道怎麼發心、怎麼修持是成佛之因,知道之後精進修集才會現前。所以,不論是十善業道、四諦十二緣起之道、六度之道,都要在深信因果的基礎上面才能建立。不相信因果,所有向上的路都會完全封死,剩下來只有下惡趣了。      我們幫助世間,先要從因果入手,幫助世人解脫執著沒有三世因果的邪見束縛,否則是沒有辦法的。      學好了業果,就會對「善有善報」斷定不疑,業有現法受、順生受、順後受這樣三種,哪怕五年沒報,十年、下一身或者多生之後決定會報的。佛在經中說:「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逮少師父生,家漸裕,有神人化為道者,語之曰:汝祖父有陰功,子孫當貴顯,宜葬某地。遂依其所指而窆之,即今白兔墳也。      等到少師父親出生時,家裡逐漸富裕起來。原先是平民之家,每天擺渡,賺錢也不多。到了他父親這一代,越來越富裕了。      當時有神人化為道人,對他父親說:你祖父有陰功,子孫將來會貴顯的,應該把祖墳葬在某地。他按神人的指示埋葬,就是當時著名的白兔墳。      「陰功」是有高利潤的,潛藏得深,報得就厚。如果當時送旌旗,送獎狀,大面積宣傳,以這種名譽就會讓福德損耗。他當時默默無聞,所以後面很發達。      後生少師,弱冠21登第,位至三公,加曾祖祖父,如其官。子孫貴盛,至今尚多賢者。      後來生下少師,二十歲中了科第,官至三公。皇帝加封他的曾祖父和祖父同樣的官爵。楊榮的後代子孫都很貴顯,直到今天還出很多賢人。      世上有人貴顯,有人貧賤,有人順利,有人坎坷,不懂緣起怎麼想得通呢?懂緣起,就知道這樣顯現才合理,祖先福德深厚,決定後代貴顯。有哪塊肥沃的土地不長好莊稼呢?緣起不虛,勢所必然!如果能做一個跟蹤調查,那就很精彩。把楊榮家的子孫和那些不義之家的子孫擺出來比較,就會知道因果不虛。      「積善餘慶」是一條發家的規律,家不是以違反因果、造惡取巧能發達的。一個人的眼光短淺,做事的方式也會很下劣。今天更下劣了,很多人的想法是:管他什麼子孫後代,自己能享受就好,反正幾十年我就死了,至於子孫後代,管他有沒有空氣,有沒有水,管它什麼沙漠化。只要眼前能攢錢、享受,就可以什麼都不顧。      鄞22人楊自懲,初為縣吏,存心仁厚,守法公平。      這位楊善人當時是縣裡的小吏,他存心仁厚、守法公平。      什麼叫仁厚?就是替別人著想,仁:左邊一個人字,右邊一個二,不是為自己,是為大家。人分兩類,一類自私自利,不願意為別人著想,另一類心胸寬廣,能為國家、為人類、為全法界的眾生著想。我們學佛,就是學習利他,如果連身邊的人都不願意關懷,那學佛就沒有基礎了。      時縣宰嚴肅,偶撻一囚,血流滿前,而怒猶未息。楊跪而寬解之。      有一次縣官特別嚴肅,把囚犯打得鮮血直流,怒氣還不消。      楊自懲看不下去,就跪下來請求縣官寬大處理。      宰曰:怎奈此人越法悖理,不由人不怒。      縣官說:「無奈這人犯法造孽,不由我不發怒。」      自懲叩首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哀矜勿喜;喜且不可,而況怒乎?      楊自懲馬上磕頭說:「上面沒有教育好,人心壞了很長時間,此時,應當體貼民心,他們沒有得到好的教導,才這樣違法作亂,對他的愚痴應該由衷地哀憫,連歡喜都不可以,何況憤怒呢?」      宰為之霽顏。      他說得合理,縣官聽了,心馬上開了。      楊自懲心地善良,就能感動縣官。這體現出道德的力量,道德越深,越能感人,可以感動一鄉、一市、一個國家。      比如,特蕾莎修女沒有很高的地位,為什麼她能感動全世界呢?她沒有想要出人頭地,她是真正對苦難的人有愛心,所以不由人不心生敬仰,這就是道德的力量。      家甚貧,饋遺一無所取,      楊自懲的家境貧寒,他做人廉潔,別人送禮一概都不收。      遇囚人乏糧,常多方以濟之。      不但不收取賄賂,遇到囚犯缺糧食,還常常想方設法去救濟。      一日,有新囚數人待哺,家又缺米,給囚則家人無食,自顧則囚人堪憫。      有一天,來了一批新的犯人,沒有飯吃。他看到心裡不好受,當時也有猶豫,他想:這些人正挨餓,我家也缺米。把米給囚犯,家人就要挨餓;可是顧全自己,犯人也太可憐!      與其婦商之。婦曰:囚從何來?曰:自杭而來。沿路忍飢,菜色可掬。      他心裡定不下來,一邊是妻兒,一邊是囚犯,兩邊擺不平,就和妻子商量。      妻子問:「這些犯人是從哪裡來的?」      他說:「是從杭州來的。步行了幾百里路,一路忍飢挨餓,臉色很不好看。」      因撤己之米,煮粥以食囚。      夫妻倆最後決定寧可自己苦一點,也要讓犯人吃上飯。當時,拿出僅有的一點米,因為犯人多,就做成粥,讓他們度過難關。      這叫惻隱之心,是成聖成賢的靈苗。我們學佛應當從這裡學,這些不學,也不可能憑空出一個大慈大悲。中國的古人說「人飢己飢,人溺己溺」,別人飢餓就像自己飢餓一樣,別人溺水就像自己溺水一樣,從這裡使善心擴充、升華,就可以現前大乘佛法中的大慈大悲。      由以上一段也能體會到,人只要有善心,完全可以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善行。生活是道場,家庭是道場,工作單位是道場,學佛應當切實利益人群,不能跟生活脫節。      後生二子,長曰守陳,次曰守址,為南北吏部侍郎;長孫為刑部侍郎;次孫為四川廉憲,又俱為名臣;今楚亭、德政,亦其裔也。      後來,他生了兩個兒子,都是副部長級別的大官,長孫是刑部侍郎,也是副部長,次孫是四川省廉憲,比省長小一級,都是當朝名臣。現在的楚亭、德政也是他家的後代。一個小公務員的家庭,竟然能出這麼多的人物,這全是善業的力量所致。      今天也有類似的事例,比如某某家出了很多人材,一般人不明就理,也就不知道效仿。事實上,家門興盛,點點滴滴都是從積德來的。善業是唯一的資糧,幸福圓滿是從行善來。把握這一要點,堅定地行持,除此之外,也沒有其它發家的妙法。      昔正統間,鄧茂七倡亂於福建,士民從賊者甚眾;      明朝正統年間,鄧茂七在福建帶頭造反,很多平民都依附他,所以勢力很大。      朝廷起鄞縣張都憲楷南征,以計擒賊,後委布政司謝都事,搜殺東路賊黨;      朝廷任命鄞縣的張都憲南征,以計謀擒拿寇賊,又委任布政司謝都事負責搜殺東路賊黨。      謝求賊中黨附冊籍,凡不附賊者,密授以白布小旗,約兵至日,插旗門首,戒軍兵無妄殺,全活萬人;      謝都事找到了依附賊黨的亂民名單,他暗中派人到不歸附亂黨的百姓家裡,交給他們白布小旗。約定軍隊來的那一天,把白旗插在門上,同時訓令軍兵,嚴禁枉殺無辜,因而保全了上萬人的性命。      謝是個仁將,做事的出發點是考慮別人的苦樂。當時他考慮怎麼能不妄殺無辜,智慧就現出來了。所以,智慧是從善心流出來的,不為他人著想,怎麼能出智慧呢?比如一位老師有善心,對於如何教育學生,就能想得出辦法。如果心裡只求報酬,以這樣狹隘的心量能流露出智慧嗎?所以,智慧和方便互相作助緣,那個有了,這個也會出來,這個有了,那個會增長。做任何事都要有利他心,沒有利他心必定會失敗的。如果老師有利他心,對怎麼講、怎麼輸入學生的心相續,就會有方法,成天對事情特別討厭,萬不得已,那就只有生煩惱、造罪業了。      後謝之子遷,中狀元,為宰輔;孫丕,復中探花。      後來謝的兒子謝遷中了狀元,做了宰相。孫子謝丕中了探花。      莆田林氏,先世有老母好善,常作粉團施人,求取即與之,無倦色;      福建莆田有一戶林家,祖先有位老婆婆喜歡行善,常常做粉團布施,誰來要就給,沒有一點厭倦的表情。      一仙化為道人,每旦索食六七團。母日日與之,終三年如一日,乃知其誠也。      有位仙人化成道人的形象,每天早上都來林家索要六七個粉團。老母確實心地善良,天天施捨,連續三年如一日。道人才知道她的心很誠。      俗話說:「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幾個月看不出人的誠心,三年心都不變,可見善心的堅固。怎麼能有這麼堅固的行善意樂呢?其實,懂得方法再串習,也不難達到這種心境。只要多去思惟善法的利益,這有何難處呢?不用說三年,發願盡未來際行善都可以。一件事沒有利益,堅持做可以說很困難,但善有極大的利益,多多思惟,會越作越歡喜,有這種的效果。      比如,世間人追求財富,如果天天有大的收入,一定越作越起勁,有一點眼前的蠅頭小利,都能調動起熱情來,何況行善是百倍、千倍地回報,甚至是無法想像的倍數獲得利益,從異熟果、等流果、增上果,從暫時、從長遠各方面觀察,都有大利益。這樣越做,收穫越大,誰不願意作呢?      所以,如何發起猛利的行善意樂呢?就是常常思惟善法的利益,越思惟,歡喜心越強;歡喜心越強,越願意投入,這樣身心會進入良性循環當中。實際上也不難,只要天天作意善法的功德,意樂增強了,作起善來就有強大的動力。      我們看許哲女士,從年輕時起一直到一百歲,兢兢業業作了六七十年,如果沒有利益,作得下去嗎?她肯定在行善當中體會到了上品的滋味。越作心量越廣大,越作內心越清凈,到一百歲還身體無病、思惟敏捷。      一個人天天為自己,身心緊張,腦筋要壞掉,身體也要得病。如果天天為別人,內心完全開放,沒有負擔,所以善才是最好的營養,善中才有最大的樂趣。      我們一般人善心起來的時候,暫時也會有一些感受,可惜在不能讓善心持久、增上、擴大,很快又被惡念障蔽了。實際上,能把一個人的善心發展出來,就可以挽救一個人。      因謂之曰:吾食汝三年粉團,何以報汝?府後有一地,葬之,子孫官爵,有一升麻子之數。      一個人每天身善、口善、意善,自然祥雲聚集,處處善神擁護。老婆婆沒有發一張邀請函,仙人是自動上門來的。      一個老婆婆為什麼能感動天地呢?就在她有道德的力量,不由仙人不主動來指點。      仙人告訴她:「我吃了你三年的粉團,(每天六七團的話,三年近一萬團。)所以你對我恩德大。我跟你說,你家的府宅後面有一塊風水寶地,葬在那裡,子子孫孫所得的官爵有一升麻子那麼多。」      今天的人不相信行善有利益,認為貪樁枉法、巧取豪奪、坑蒙拐騙,以各種非法的手段才能得利益,這是顛倒至極。古人說:「天道好還」,天道就是因果律,「好還」,不是一比一的回報,是一比一千、一比一萬以上的回報。行善的回報太豐厚了。      一升麻子有多少,算一下才覺得積善有驚人的餘慶。老母依靠什麼使家族上升到隆盛高貴呢?靠的就是行善積德。一個老太太沒有什麼背景,也不會巴結權貴,也不用非法的手段,她只是老老實實地行善,而這正是發家之術。所以,真要對子孫好,不要留財給子孫,能留德給子孫,子孫就享受不盡了。      北宋的名相司馬光說:「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子孫必有受其報者。」      其子依所點葬之,初世即有九人登第,累代簪纓甚盛,福建有無林不開榜之謠。      老婆婆的兒子按仙人的指示,把母親葬在這塊風水寶地當中。在她兒子這一代,就有九個人中進士,這是了不起的事。林家一代一代做官的非常多。福建有句 「無林不開榜」的民謠,意思是每次考試開榜,榜上必定有林家子弟的名字。      其實一切都不偶然,老母善心虔誠,積德深厚,有多少德,子弟就會綿延多少代的。      馮琢庵太史之父,為邑庠生。      馮琢庵太史的父親,當時在縣裡作書生。      隆冬早起赴學,路遇一人,倒卧雪中,捫之,半僵矣。遂解己綿裘衣之,且扶歸救蘇。      有一年的隆冬,他早起去上學,路上見一個人倒在雪地里。他心善,沒有捨棄這個可憐的人。(今天大街上也有老弱病殘的人,可是大家都視若無睹,誰也不去關心。)他用手摸了摸那人的胸口,半身都僵硬了。解開裘衣,給他穿上,然後扶回家,救了他一條命。      做別的會虧,行善決不會虧。古人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救人的功德大,所以感應來得特別快。      夢神告之曰:汝救人一命,出至誠心,吾遣韓琦為汝子。及生琢庵,遂名琦。      晚上做夢,神告訴他:你救人一命,出於至誠,我派韓琦作你的兒子。等到生下琢庵,就取名為琦。      台州應尚書23,壯年習業于山中。夜鬼嘯集,往往驚人,公不懼也。      浙江台州的應尚書,壯年在山中學習,那是個荒山野嶺,一到晚上,很多鬼聚在一起,很嚇人的。一般人都不敢住,應公為人光明正大,所以就不怕。      一夕聞鬼云:某婦以夫久客不歸,翁姑逼其嫁人。明夜當縊死於此,吾得代矣。      一天晚上,聽到鬼說:某某女人,丈夫在外很久不回家,因此公婆逼她改嫁,她想不通,明晚會弔死在這裡,我終於得到替身了。      聽鬼這樣說,應公就開始想辦法。      公潛賣田,得銀四兩。即偽作其夫之書,寄銀還家;      他暗中賣了田地,得了四兩銀子,以女人丈夫的名義寫了一封假信,把銀子裝在信里寄到她家。      這些善人為了利他,就會想辦法,這都是以善心引起的行為。應公作官之前也沒有太多錢,他能賣田救人,相當不容易。怎麼能作到像他這樣呢?這要看對善法歡喜的程度,如果相信救人比田地更有價值,當然就願意。      譬如說炒股,雖然風險大,一失誤就會傾家蕩產,但是股民認為掙錢的機率大,都願意投資。和炒股相比,行善是萬無一失,這是世上最有保障的事,不僅從不會虧本,而且有加倍的酬報。所以,有什麼不敢呢!只要加強行善的意樂,這裡說的善事,我們樣樣都能行。這是有辦法培養的,不是誰天生就有這種素質,能對業果引起勝解信,這些統統做得到。      其父母見書,以手跡不類,疑之。既而曰:書可假,銀不可假;想兒無恙。婦遂不嫁。其子後歸,夫婦相保如初。      那人的父母見到信,不像是兒子的筆跡,心裡懷疑,轉念又想:信可以造假,銀子不會假,不然寄銀子幹什麼?肯定是真的。      老夫妻放下心來,沒有逼媳婦改嫁。後來,他兒子回來了,夫妻完好如初。      行善的機會到處都有,只看你願不願作,應尚書也可以不管這件事,但他的利他心很強,這種關頭,不允許自己見死不救。凡事用良心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那麼,這樣做吃虧嗎?毫不吃虧,對照後面的果報,我們知道,這是種下了後來作尚書的福德。所以,「儘力行善」是人生最智慧的選擇,也是唯一的光明之路。      佛在《海龍王請問經》中,把十善業道比喻為大地,一切穀物、樓房、動物,都要依止大地才能存在。同樣,善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所依。通過行善,此生、後世、自他的各種福報都可以圓滿,連出世間成就阿羅漢、菩薩、佛陀,都是在善心上修。所以,佛要人修善心,有很深的道理。宗喀巴大師說:「心善地道亦賢善,心惡地道亦惡劣。」      公又聞鬼語曰:我當得代,奈此秀才壞吾事。      有一天,應公又聽到兩個鬼說話,一個說:「我本來找到替身了,無奈這秀才壞了我的事。」      傍一鬼曰:爾何不禍之?      旁邊的鬼說:「你為什麼不禍害他?」      曰:上帝以此人心好,命作陰德尚書矣,吾何得而禍之?      這個鬼回答:「上帝認為這人的心好,任命他作陰德尚書,我哪裡能加害他?」      人行善,正氣強,邪不壓正,鬼也無法近身,真正能護持自己的也是善。      應公因此益自努勵,善日加修,德日加厚。      應公聽到鬼的對話,更加努力,因為他得到了對善的證明,增強了行善的勇氣。他並沒有自滿,反而善一天比一天修得多,德一天比一天積得厚。      遇歲飢,輒捐谷以賑之;遇親戚有急,輒委曲維持;      遇到饑荒,他就捐出稻穀賑災。(財富自己受用,也沒什麼利益;拿去賑災,可以化為無量的功德,救濟眾生的同時,也充實了自己。)遇到親戚有急難,他也委曲維持,不怕麻煩。身居高位,還能這樣為他人的利益東奔西走,他的利他心很真。      遇有橫逆,輒反躬自責,怡然順受。      遇到不順心的事情,被別人侮辱、誹謗,造違緣陷害,他都能反躬自責,不埋怨別人,而且很歡喜地順受。      這種品德也是由思惟發展出來的。這也不難,只要好好串習,就可以達到。人在道理上想不通,情緒就會起來,如果思惟到別人打罵是成就自己的安忍波羅蜜,怎麼會起嗔呢?或者觀察對方是身不由己,受煩惱的折磨才這樣做,這樣會生起悲愍心;還可以思惟:遭受損害是自己前世損害人的報應,現在安忍就可以消業障,也就能怡然順受。      子孫登科第者,今累累也。      應尚書的道德深厚,所以子孫登科的很多。      常熟徐鳳竹栻,其父素富,偶遇年荒,先捐租以為同邑之倡,又分谷以賑貧乏,      江蘇常熟有個徐鳳竹,他的父親向來很富裕。有一次遇到荒年,收成不好。徐善人以身作則,帶頭減免當地的租,作為同鄉的提倡。(一個人能這樣行善,在社會上立起來,就能帶動一大批人,社會需要這樣的善行、善人。)      他又把糧倉里的稻穀拿出來賑濟。這種時候,對因果有勝解信,就有膽量作。實際上,這取決於自己的信心有多大。心裡猶豫,可能只捐四分之一,再差一點,捐出十分之一。像范仲淹這樣的賢人,敢作敢為,把俸祿全拿出來布施,他有這樣的氣魄,原因是深信因果、崇尚道德。      同樣是面對遇難的同胞,人是有一種觀念,就有一種心態和行為。一種人這麼想,這些窮人餓死也和我無關。他認為這保全了自己,實際犯了吝嗇不救人的罪過。另一種人看見這是求之不得的苦田,很難遇到這麼好的利他機會,在如此稀有的苦田當中,以大悲來耕耘,福德會極迅速地增上,所以會趕緊作。佛法當中,沒有讓人吃虧的事,一般人認為最吃虧的地方,其實大佔便宜。能這樣如理思惟,誰會不願意作呢?      夜聞鬼唱於門曰:千不誆24,萬不誆;徐家秀才,做到了舉人郎。相續而呼,連夜不斷。      這樣作了之後,感應很快,晚上聽到鬼在門外唱讚歌。      鬼唱:千不誆,萬不誆,徐家的秀才做到了舉人郎。這些鬼一直歡呼,慶祝了一個晚上。所以,鬼也喜歡善人。      是歲,鳳竹果舉於鄉,      這一年,風竹中了舉人。      這是「積德給子孫」的典型例子,徐鳳竹的父親是富人,錢都用在積德上,所以兒子很快中舉了。父母真要對子女好,應當以徐善人為榜樣,努力積累功德,迴向給孩子。      其父因而益積德,孳孳不怠,修橋修路,齋僧接眾,凡有利益,無不盡心。      徐鳳竹的父親因此更加積德,孜孜不倦,在行善上非常努力,他是修橋、修路、齋僧、款待出家人,凡是有利益的事,沒有不盡心的。      後又聞鬼唱於門曰:千不誆,萬不誆;徐家舉人,直做到都堂。鳳竹官終兩浙巡撫。      隨著功德加深,果報也進一步增上。      後來,他父親又聽到鬼在家門口唱:「千不誆萬不誆,徐家的舉人一直作到了都堂。」徐鳳竹最終作了兩浙省長。      所以,行善的人生最有希望,越作越歡喜,越作感應越大,這才是良性的循環。      嘉興屠康僖公,初為刑部主事,宿獄中,細詢諸囚情狀,得無辜者若干人,公不自以為功,密疏其事,以白堂官。      浙江嘉興的屠康僖開始時作刑部主事。以工作崗位為道場,住在監獄當中。(今天也有責任心強的人,以工廠為家、以學校為家。為什麼這樣做呢?就是想盡心儘力利他。)他在監獄裡詳細詢問囚犯的情況,關懷體貼犯人。      他是真正和犯人交心。一個領導能這樣做,下面的人沒有不心服的!為什麼呢?以德相待。人能甘當奴僕,已經貴為上人。高高在上,反而被人唾罵。所以,我們要放下架子來利益眾生,人都能這樣做,世界哪有不變好的?事業哪有不成功的?哪有別人不擁護呢?如果不能深入民心,不能放下架子,踏踏實實地作,多半是浮在表面上。      比如一個公司的負責人立足於公司行持菩薩道,每個員工都成為自己利益的對象,這樣天天善事都做不完。人都不肯實做,不知道佛在心頭,以為佛在天邊。比如,有五十個員工,很多方面都可以為他們著想、對他們修慈悲心,這些不做,修什麼大乘法呢?這些確實可以一點一滴來做,最後做到全公司都成了一家人,事業哪有不發達的道理。      屠公以監獄為家,和囚徒傾心交談,這是相當不容易的。他在交談當中,發現很多人是無辜入獄,他也不居功,私下裡寫信秘密報告堂官。      後朝審,堂官摘其語,以訊諸囚,無不服者,釋冤抑十餘人。一時輦下咸頌尚書之明。(「朝審」就是秋審。古代每年過了霜降,各地解到刑部去的重大案件和犯人,都要歸刑部的堂官會同其他官員,再作仔細地審查。)      後來朝廷秋審,堂官把他彙報中的話摘下來,對囚犯審訊,情況確實屬實,左右無不信服。結果這一次,十多人都得到釋放。      當時這件事很轟動,整個京城都讚歎尚書英明,沒人知道裡面有屠公的功勞。照一般人的心態,自己作的好事,沒得到名聲,所有的光環都戴在尚書頭上,心裡會不甘心,私下裡還要罵兩句。可是屠公道理上通達,他不會在這上面計較。      人為什麼心裡有情緒呢?就是道理上不通。道理上通了,讓尚書頭上戴光環不是更好嗎?自己的功德完好地儲藏著,將來果報會更大。想到這裡,連歡喜都來不及,有什麼委屈呢?所以,世上的煩惱,都是人自己找的。      公復稟曰:輦轂之下,尚多冤民,四海之廣,兆民之眾,豈無枉者?宜五年差一減刑官,核實而平反之。      屠公建議說:天子腳下尚有這麼多的冤民,何況四海之廣,人民數量之多,受冤的人就更多。所以,應當制定一項政策,五年派一名減刑官到下面去核實,為蒙冤的人平反。      尚書為奏,允其議。      尚書認為建議很好,寫奏摺上報皇帝,得到了批准。      時公亦差減刑之列,      當時國家組織了一個部門,屠公也被任命在減刑人員當中。      夢一神告之曰:汝命無子,今減刑之議,深合天心,上帝賜汝三子,皆衣紫腰金。      晚上夢見神人告訴他:你命里本來無子,現在減刑的建議深合天心。(「天心」就是願人常得安樂的心,能讓人民得安樂,自然符合天心。)所以你作得好,上帝賜給你三個兒子,都是作大官的。      是夕夫人有娠,後生應塤、應坤、應堎,皆顯官。      當晚,他的夫人懷孕,後來生了三個兒子,果然都是顯官。所以,因果不會虧待善人。      閱讀善人的事迹,目的是加強對善的信念,信念具足,就會對行善歡喜。仔細想想,其實,世上以行善最樂。我們活了幾十年,對其他世間的事都那麼努力,而這又有多大意義呢?忙碌衣食、競爭名利、追逐欲塵,毫無意義。人生很短暫,有限的光陰應當投入於利他。每天多思考怎麼利益眾生,一定能取得人生的實義。      嘉興包憑,字信之,其父為池陽太守,生七子,憑最少,贅平湖袁氏,與吾父往來甚厚,博學高才,累舉不第,      嘉興的包憑,父親擔任池陽太守,生了七個孩子,包憑最小。他入贅到平湖的袁家,這是了凡父親交情很厚的一個朋友。      包信之學問廣博,才華也高,就是屢次考試不入選。      留心二氏之學。      科舉沒考中,他就留心佛家、道家的學問。      一日東遊泖湖,偶至一村寺中,見觀音像,淋漓露立,即解橐中得十金,授主僧,令修屋宇。      有一天閑來無事,東遊泖湖,偶然到了一所村寺。寺院里,有一尊觀音菩薩的聖像常年放在露天當中被風吹雨淋。      包憑看了,心想:菩薩的聖像怎麼能在露天淋漓呢?必須要安放好。他從袋子里拿出十兩銀子,交給主持僧,讓他給菩薩修個廟。      僧告以功大銀少,不能竣事。      主持僧說:修廟的工程很大,十兩銀子不夠用。      復取松布四疋,檢篋中衣七件與之,內紵褶,系新置,其仆請已之。      包憑又取出四匹松布,從衣箱中檢出七件新衣服,都交給主持僧。      家僕說:還是慢點吧,全給了,自己穿什麼?      憑曰:但得聖像無恙,吾雖裸裎何傷?      包憑說:只要菩薩的聖像無事,我就算裸體又有何關係?      其實一切善,能放下自己,就可以作,稍微顧惜自己,也不可能這樣。修行是放下我執,我執越輕,越和法相應,我執能斷,就成為聖人,而利他恰恰是對治我執的妙法。      僧垂淚曰:舍銀及衣布,猶非難事。只此一點心,如何易得。      主持僧流淚說:「舍銀、舍衣布還不算太難,只有你這一點心,實在難得!」      一切善都建立在心上,心越賢善越深廣,福德就越大。菩薩以菩提心點一根小蠟燭供養,勝過一般人拿四大海的油燃燈供養,這不是主要在外物上比較,主要從心上比較,心更善,功德就更大。      無著菩薩在雞足山修了十二年,也沒現見彌勒菩薩,他下山看到一隻狗的下身被密密麻麻的蟲子咬著,悲心強烈地生起,本尊當即現出身相。      十二年修行都見不了本尊,一念悲心強烈生起,就立即成功。可見善心的力量之大。善心能發出來,功德就在其中。      生活當中,我們處處會遇到這一類的事。這是修行的良機,不要當面錯過觀世音,要把握當下,歷事煉心。《了凡四訓》好就好在不脫離生活,修行和生活脫節,那就走偏了。      後功完,拉老父同游,宿寺中。公夢伽藍來謝曰:汝子當享世祿矣。      後來殿堂的工程完畢,包憑帶著做太守的父親,一同來到廟裡。      這一夜,包憑夢到伽藍菩薩感謝他說:你的孩子將來會享受榮華富貴。      後子汴,孫檉芳,皆登第,作顯官。      菩薩說的絲毫不差,他的兒子和孫子都中了進士,作了顯官。      嘉善支立之父,為刑房吏,有囚無辜陷重辟25,意哀之,欲求其生。      浙江嘉善縣支立的父親在刑房裡工作。      有一天,來了一個囚犯無辜受陷害,要受重刑。      支立的父親見到這件事,心中不是滋味,來人馬上要受迫害,他著急,想幫忙。囚犯也看出這是個善人。      囚語其妻曰:支公嘉意,愧無以報,明日延之下鄉,汝以身事之,彼或肯用意,則我可生也。      囚犯對妻子說:「支公心地很好,我們慚愧,無以報答他。明天請他到家中,你以身事之。或許他還肯用心幫忙,那我就可以得救了。」      其妻泣而聽命。      妻子很賢良,哭著聽從了丈夫的命令。      及至,妻自出勸酒,具告以夫意。      支公不明頭緒地去了。囚犯的妻子親自出來勸酒,把丈夫的意思告訴他。      支不聽,卒為儘力平反之。      支公不答應,最終還是儘力幫他平反。      囚出獄,夫妻登門叩謝曰:公如此厚德,晚世所稀,今無子,吾有弱女,送為箕帚妾,此則禮之可通者。      囚犯出獄之後,夫妻倆一起登門來拜謝,對支公說:「像恩公如此的厚德,世上少有。你沒有孩子,我們有個女兒,送給你做箕帚妾,這也是禮法上說得通的。」      支為備禮而納之,生立,弱冠中魁,官至翰林孔目,立生高,高生祿,皆貢為學博。祿生大綸,登第。      支公也就備了禮物,娶了他的女兒,生了支立。二十歲考試高中,以後官做到翰林孔目。支立的子孫也都是做官的。      凡此十條,所行不同,同歸於善而已。      以上講了十條,各人做的不同,但都同歸於善,都是善行。      二、善的辨別:      若復精而言之,則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陰、有陽;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滿;有大、有小;有難、有易;皆當深辨。為善而不窮理,則自謂行持,豈知造孽,枉費苦心,無益也。      精細的來說,善有真假等的八對,對每一對的體相,都要深思明辨。如果不能辨明其中的差別,則自以為行善,實際是造惡,枉費苦心,得不到真實的利益。      辨別很重要,只有了知差別,反觀自身,觀察自己是落在哪種善裡面,才能把握好身心的方向。這樣,做對了隨喜,進一步增上,做得不對,應當改正。如果起初不能覺察到自己落在偽善、半善等中,往往行善多年,卻收效甚微。      下面講解十六字的涵義,每學一個字,都要歸在自身上檢查,糾正不正確的心態。      1、辨別真假,舍假取真:      何謂真假?昔有儒生數輩,謁中峰和尚,問曰:佛氏論善惡報應,如影隨形。今某人善,而子孫不興;某人惡,而家門隆盛;佛說無稽矣。      以前有幾個儒生拜見中峰和尚,提出一個問題:佛家「善惡報應,如影隨形」的說法,和事實不符合。比如某人行善,子孫卻不興旺,某人行惡,家門反而隆盛,所以佛的說法沒有根據。      中峰云:凡情未滌,正眼未開,認善為惡,指惡為善,往往有之。不憾己之是非顛倒,而反怨天之報應有差乎?      中峰和尚說:凡夫的情慮沒有凈除,智慧眼沒有開啟時,往往顛倒。善的認為惡,惡的贊為善,這種事屢見不鮮。你們不怪自己是非顛倒,反而埋怨因果報應有差錯嗎?      緣起本來無差錯,只是凡夫心識顛倒,才對善惡、苦樂顛倒認識,這是凡夫的特色。      眾曰:善惡何致相反?      這些人不接受,善和惡怎麼會弄反呢?      一般人都不知道自己一向落在顛倒見當中,就連善惡這種基本問題也有認識上的顛倒。      中峰令試言其狀。      中峰禪師讓他們各自描述善惡的體相。      一人謂詈人毆人是惡;敬人禮人是善。      中峰云:未必然也。      一個人說:打人罵人是惡,恭敬人、禮拜人是善。      禪師說:不一定。      一人謂貪財妄取是惡,廉潔有守是善。      中峰云:未必然也。      一個人說:貪財非義妄取是惡,廉潔有操守是善。      禪師也說:不一定。      眾人歷言其狀,中峰皆謂不然。      大家依次談了自己的見解,中峰都說不對。      凡夫是在外在的形相上轉,所以,對善惡的認識都不對。      因請問。      因此就請問禪師什麼是善、什麼是惡。      中峰告之曰:有益於人,是善;有益於己,是惡。有益於人,則毆人、詈人皆善也;有益於己,則敬人、禮人皆惡也。      中峰說:能給人利益的是善,只利益自己的是惡。有益於人的,就算打人、罵人,都是善;只利益自己的,就是敬人、禮人,也是惡。      所以,存心只為他人好,不雜私心,則打人罵人都是善,心地良善的緣故。只求自己的利益,不論如何恭敬人都是惡,內心自私的緣故。      是故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則為真;利己者私,私則為假。      所以,人的行善,利人是大公,利己是內藏私意,公是真,私是假。一個人為公,善就是真的;一個人為自己,善就是假的。      比如在集體當中,發心為公是善,只考慮自己是私。符合我的利益才作,不合我心意、讓我吃虧的就不作,這是假善。      又根心者真,襲跡者假;      「根心者」就是由衷而發的善行,這是真。「襲跡者」,就是單單外表上表現一種善相,這是假。從良心發出來的善,是真善。      又無為而為者真,有為而為者假;       對善的真假有很多深淺不同的判定。從甚深的層次論真假:無為而為,沒有執著去做的善,是真;有為而為的善,是假。      皆當自考。      以上的真假都要一一考問,自己行善的心是真還是假。是假,就要及時改正。      2、辨別端曲,舍曲取端      何謂端曲?今人見謹願之士,類稱為善而取之;聖人則寧取狂狷。(「狂狷」,「狂」不是狂亂、狂妄,是進取的意思;「狷」是潔身自好,堅守自己的志向,不與人苟合。狂者有進取,狷者能守節。)      端善和曲善怎麼辨別呢?現在人見了老好人,一般都說他好,認為他可取。聖人則寧願取狂狷,他們能在善上進取,敢於承當;或者是安份守己,堅持原則,不肯隨人造惡。      至於謹願之士,雖一鄉皆好,而必以為德之賊;是世人之善惡,分明與聖人相反。推此一端,種種取捨,無有不謬。      至於謹願之士,即使一鄉都喜歡這個人,決定以他成為破壞道德之賊。      善的方面應當堅持,惡的方面必須堅決捨棄,但是謹願之士,為了隨順人情,一般都隨波逐流,沒有自己做人正確堅定的立場,所以是道德之賊。世人的善惡觀念明明和聖人相反,以此推廣,各種取捨的方面無不錯誤。      這也告訴我們,應當以聖者的言教為標準,消除相續中的邪知、未知、疑惑,才能趨入正道。為了正確地修行,很多方面都要如理地辨別,辨別不清,就會造成行為上的紊亂。善要修得精純,前提是明辨善的差別,然後行為上細緻地取捨修正。      天地鬼神之福善禍淫,皆與聖人同是非,而不與世俗同取捨。      天地鬼神對善降福、對淫降禍,自有他的標準,這都是和聖人同標準,不和世俗同取捨。      為什麼呢?因為真理是唯一的,聖人見到真理,所以與他同標準,凡夫顛倒邪知,言論不能作為準繩。所以,要皈依三寶以聖法作為自己人生的道路,不立誓皈依法,就無法進入正道。      凡欲積善,絕不可徇耳目,惟從心源隱微處,默默洗滌。      凡是積善,不可以只隨外在耳目的境界,或者所作的行為讓人讚歎,這不是應當注重的地方。唯一從心源隱微之處默默洗滌。(就是,起心動念很隱微的地方,要注意防護,有不端正的心思就立即遣除。)      為了在人前表現,得到讚譽,則成了徇耳目、求名利,根本和行善的動機相違。要積累善行,唯有在自心上默默洗滌,此外也無法可行。      那怎麼來判斷善的端、曲呢?      純是濟世之心,則為端;苟有一毫媚世之心,即為曲;      如果行善純粹是濟世之心,念念想的是救濟世人,這叫端正。如果外錶行善,心裡有一毫討好世間的心,這叫邪曲,意思是行善的心不正直。      純是愛人之心,則為端;有一毫憤世之心,即為曲;      行善純是愛人之心,這是端正;行善還有絲毫憤世嫉俗的心,這是邪曲,不是善的狀態。      純是敬人之心,則為端;有一毫玩世之心,即為曲;      行善時,純粹是恭敬人的心,這是端正;行善時,稍有一點玩弄世間的心理,這是邪曲。      端正,趨向覺悟;偏曲,墮入迷亂。落在媚世、憤世、玩世的心態當中,外表雖是行善,內里卻夾有一層噁心,終歸是邪曲。相反,努力濟世、愛人、敬人,人格就會日漸端正。      心最重要,在在處處要保持心的端正,不容許有絲毫邪念侵入,這是在根源上保養,使自己免受染污。      皆當細辨。      對端曲的種種差別都要仔細辨別。      重點是辨別自心的端曲,察覺到有嫉世、憤世、玩世的心理,要馬上遮止;生起了愛人、敬人、濟世之心,應當勉勵自己,再接再勵。      辨別了善的真假、端曲等之後,讓心轉向好的方面,使善越來越精純,這是一道細緻的功夫。      世間很多技藝,下苦功才能練得精深,我們則是在心上修練。人在炒菜、制衣上都會精雕細作,最根本的心上更應當修鍊好,能按這裡的標準修鍊自心,日日會有新氣象。心可以修得純正、真誠、廣大,這些是可以操作的。      沒有這樣觀心調心,往往落在盲目的狀態當中。比如一個人字寫得不好,沒有意識到要改正,幾十年都會落在壞習慣當中。如果能覺察到字寫得不好,而且發心改正,好的方面逐漸串習,就會越改越好,越改越精。同樣,檢察自己的行為很重要,不檢察就無法改過自新,即使有缺點也渾然不覺。相反,身心上一點點修正,心原來很虛假、很邪曲,逐漸會轉成真誠、端正。      3、辨別陰陽,舍陽取陰      陰和陽的辨別很重要,不懂的話,很多人都是在做陽善。以我執推動,即使行善,也是為了增加知名度,這樣會把福德損壞的。      何謂陰陽?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實不副者,多有奇禍;人之無過咎而橫被惡名者,子孫往往驟發,陰陽之際微矣哉。      什麼叫陰善陽善呢?行善讓人知道,叫陽善;行善不求人知,叫陰德。陰和陽的相不同,果也就不一樣。陰德無人知,無人表揚,蓄集在那裡,不會不感果,譬如種子不會因為無人知道,就不開花結果,所以說「陰德,天報之」。但是,鮮花在大眾面前開放,很快被人摘掉。意思是宣揚功德、炫耀自己,功德往往被損耗。      這裡說到,「名等於福」的道理。的確,名是一種享受,得到鮮花、掌聲,得到恭敬、禮讚,報刊雜誌上刊登事迹,閃光燈聚集在身上,這是名人特有的享受。但是,名人要付出名人的代價,有道德還立得住,沒有道德,福德損光了,後果很不好。      「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實不副者,多有奇禍。」「名譽」是造物所忌。名譽超過了實際的功德,就有奇禍,為什麼呢?因為福報損得大,又沒有積德,就有奇禍了。相反,一個人清白無辜,被人惡罵,看起來委屈,子孫卻往往很發達。所以,陰陽之際很微妙。「陰陽之際」講的是循環的道理,「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倚」,盛極肯定是衰,顯耀至極是禍患。       4、辨別是非,舍非取是      何謂是非?      什麼是是善和非善呢?下面舉例說明:      魯國之法,魯人有贖人臣妾於諸侯,皆受金於府,子貢贖人而不受金。      古代,魯國有一條法律,魯國人能出錢贖出在諸候家做事的傭人,政府就給予獎勵。子貢用錢贖了人,但不接受政府的獎金。      孔子聞而惡之曰:賜失之矣。      孔子知道之後,批評子貢的做法不對。      夫聖人舉事,可以移風易俗,而教道可施於百姓,非獨適己之行也。      聖人提倡事情,都是為大眾著想,想的是能不能移風易俗,使民風淳厚,教道可以施行於百姓,決不只是為了自己個人的想法來做。這就是聖賢之心,唯一以天下為重。      相反,時時以自己為主,這是增上我執。聖賢是以眾人之心為心,時時為眾生著想,一切行為和方法都落實在利益眾生上。      今魯國富者寡而貧者眾,受金則為不廉,何以相贖乎?自今以後,不復贖人於諸侯矣。      現在魯國的富人少、窮人多,假如說領受了獎金就不廉潔,一贖人,就背上「不廉潔」的罵名,以後誰還贖人呢?這樣堵住了贖人的善路,今後沒有人向諸候贖傭人了。      子路拯人於溺,其人謝之以牛,子路受之。      另一件事,子路曾經救了落水的人,被救者以一頭牛報答他,子路歡喜地接受了。      孔子喜曰:自今魯國多拯人於溺矣。      孔子高興地說:以後魯國會有很多人拯救溺水的人。      孔子見民風向上,以人民得安樂為歡喜。這就是聖人之心,也就是慈悲喜舍的喜心,見眾生能向善,心裡就歡喜,不是為自己的私利而歡喜。      再扣到題目,什麼是是善和非善?能利益天下,怎麼做,都是善;不能利益天下,無論如何,都是非善。所以,以能否利益眾生作為判定是非的標準。      自俗眼觀之,子貢不受金為優,子路之受牛為劣;孔子則取由而黜賜焉。乃知人之為善,不論現行而論流弊;不論一時而論久遠;不論一身而論天下。      以俗人的眼光看,子貢不接受獎金,好;子路接受牛,不好。孔子卻贊同子路,不贊同子貢。從孔子的評論可以知道,行善,不是看當下怎麼做,而是看它的影響;不是看暫時,而是看久遠;不是看他一人,而是看他對天下的作用。      以下就給出是善、非善的標準。      現行26雖善,而其流足以害人,則似善而實非也;現行雖不善,而其流足以濟人,則非善而實是也;       現在所行雖然是善,但是流弊影響,足以損害世人,這是看似善、實際非善;現在所行雖然像是不善,結果足以救濟他人,這是看似非善、實際是善。      然此就一節論之耳。他如非義之義,非禮之禮,非信之信,非慈之慈,皆當抉擇。      「一節」,就是指非善之善這一方面,其它還有非義之義、非禮之禮、非信之信、非慈之慈,都應當善加抉擇。      「非禮之禮」,譬如說,嫂子溺水,叔叔去救,表現非禮,本質是禮,這是「非禮之禮」。又比如,佛經上說,有個星宿婆羅門的兒子,多年在森林中修梵行。一次進城化緣,有個婆羅門女對他生貪心,欲絕身亡。星宿婆羅門子生起大悲心,和她結為夫妻。外表上,結為夫妻,與梵行相違,是非禮;實際是以大悲心救護眾生,是禮。由此他也圓滿了四萬劫的資糧。      「信」,指言而有信,不說欺人的話。為了利益眾生,說方便妄語,這是「非信之信」。比如,獵人追捕鹿群,見到鹿群往南方跑,但對獵人說:「鹿群往北方跑了。」表面上是妄語,實際是「信」。      「非慈之慈」,為了調伏眾生,顯現金剛怒目之相。比如「武王一怒而安天下」。又比如,佛前世做大悲商主,與五百商人坐船渡海,有個叫短矛黑人的強盜,想要殺害五百商人。佛當時想:五百商人都是不退轉菩薩,短矛黑人殺了他們,要墮入地獄無量劫,我殺了他,他可以不墮地獄,就算我自己墮地獄也不管。這樣殺了那個強盜,這是非慈之慈。表面上殺人,是非慈;實際是救人,是大慈。以這種非慈之慈,佛因地圓滿了七萬劫的資糧。      所以,對善要善加抉擇,不是以表相來判定,要看內在的意樂和結果。      5、辨別偏正,舍偏取正      何謂偏正?      什麼是偏善和正善?下面以公案來說明:      昔呂文懿公,初辭相位,歸故里,海內仰之,如泰山北斗。      呂文懿公是明朝時的宰相,呂公最初辭去相位,返回故鄉時,海內尊仰,就像泰山北斗一樣,可見他的德行之高,人們都敬仰他。      有一鄉人,醉而詈之,呂公不動,謂其仆曰:醉者勿與較也。閉門謝之。      呂公回家鄉碰到一件事。有一個同鄉喝醉了酒,對著呂公惡罵。呂公修養好,對僕人說:這人喝了酒,不要和他計較。然後就關上門謝客。      他想到酒鬼也是身不由己,這是寬容之心,不和人計較。      逾年,其人犯死刑入獄。呂公始悔之曰:使當時稍與計較,送公家責治,可以小懲而大戒;吾當時只欲存心於厚,不謂養成其惡,以至於此。      過了一年,這個醉鬼犯罪,判了死刑,被關入監獄。      呂公知道後,後悔說:我沒有做對,是我害了他,假如當時稍微和他計較,就可以以小小的懲罰起到大的警戒,我當時只是想到存心仁厚,不能和人計較,沒想到這是養成他的惡習,以至於發展到這種地步。      此以善心而行惡事者也。      這是以善心行惡事的例子。      又有以噁心而行善事者。如某家大富,值歲荒,窮民白晝搶粟於市;告之縣,縣不理,窮民愈肆,      又有某個大富之家,有一年遇到饑荒,窮人沒有收成,饑寒生盜心,白天在市場上公開搶米。富商告到衙門,縣官不受理,窮民更加放肆。      遂私執而困辱之,眾始定;不然,幾亂矣。      富人私下把這些人抓起來,狠狠侮辱了一頓,事態才平息下來。不然,幾乎釀成大的動亂。      富人看窮人造反騷亂,他起了嗔心狠狠打人,存心是惡,可是出效果,鎮住了下面的人。      故善者為正,惡者為偏,人皆知之;其以善心而行惡事者,正中偏也;以噁心而行善事者,偏中正也;不可不知也。      一般都知道善是正,惡是偏。但是,以善心行事,效果惡,這是正中偏;以噁心行事,效果好,這是偏中正。這個道理不可不知道。      所以有四句,動機善,效果善,是正中正;動機善,效果惡,是正中偏;動機惡,效果善,是偏中正;動機惡,效果惡,是偏中偏。      我們行善,先要動機良善,其次要運用智慧無誤地抉擇,以求良好的效果。否則「慈悲生禍害,方便出下流」,往往容易變成正中偏。《維摩詰經》上說:沒有以智慧攝持的方便是束縛,以智慧攝持的方便是解脫。      6、辨別半滿,舍半取滿      何謂半滿?      對半善和滿善,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解釋:      第一、積善為滿、不積為半:      易曰: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      《易經》說:一個人的善不是逐漸積累,不足以成就美名;一個人的惡不是逐漸積累,也不至於毀滅自己。      書曰:商罪貫盈。      「商」是指商紂王,「貫」是錢串,「盈」是滿。      《書經》說:商紂王的罪業累累,就像一串銅錢穿得滿滿的。他的罪業也是逐漸積累,最後惡貫滿盈,敗國亡身。      如貯物於器。勤而積之,則滿;懈而不積,則不滿。此一說也。      這就像在盒子里放零花錢,只要肯不斷積累,最後一定會積滿;如果懈怠不積累,則不會裝滿。      以公案來說,宋朝有一位鎮江太守,叫葛繁,他每天都要做幾件善事,四十年無一日空過。      有人請問他。他說:「我沒有別的,只是每天做一兩件利人的事。」又指著座間的踏子說:「比如踏子放得不正,會讓別人的腳不舒服,我就把它放正。別人口渴,我給他一杯水喝,都是利他的事。這些事上至卿相下至乞丐,誰都可以做。只是需要做得持久,才有利益。」      我們應學葛善人,每天做幾件利人的善事。行善貴在有心,貴在積累。今天行一善,明天行一善,堅持下來,從少到多、從低至高,漸漸可以充實功德,圓滿資糧。      古人說:「積德要像聚錢,漸漸添多;累功要像築牆,漸漸高大。發心要真要堅,用力要勤要久。」善事趁早去做,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是圓滿之處。      佛在《法句經》中說:「莫思作少善,不隨自後來,如落諸水滴,能充滿大器。由略集諸善,堅勇極充滿。」意思是:不要認為只是做一點善法,果報不會跟隨自己來。就像滴水,一滴滴落在容器里,最後會充滿容器。同樣,精勤地積善,善會充滿菩薩的相續。      比如宋朝的名相韓琦,少年時就考中了進士,做了高官。他曾經賑災,救活了飢餓的災民一百九十多萬,又救活因水災而流浪的災民七百萬。      他在大名府當知府時,有一位下屬呈上公文,最後忘記署名。韓琦看完之後,用袖子蓋住文件,抬頭和他談話。講完又從容地把文件還給他。這位下屬下來之後,才發現自己犯了不小的錯誤,一面自己慚愧,一面感嘆說:韓公真是天下的盛德之人!      有人獻給韓琦兩隻玉杯,都是絕世珍寶。每次宴請賓客的時候,韓琦總是把玉杯放在一張桌子上,上面蓋上錦緞。      有一天,他宴請一些官員,一位小官員不小心碰倒桌子,把兩隻玉杯都摔碎了。在場的人都大驚失色,小官員也跪倒在地,韓琦卻神色不變,笑著對大家說:「什麼事的成壞都有個定數。」又對小官員說:「你也不是故意的。」在場的客人都感嘆佩服。      韓琦在山東做統帥的時候,有一次晚上寫信,叫一個士兵拿著蠟燭在一邊照明。這位士兵偶而向其它地方張望,結果蠟燭燒了韓琦的鬍鬚。韓琦只是用袖子拂了一下鬍鬚,照樣寫下去。      過了不久,韓琦回頭一看,已經另外換人了。他擔心主管的官員會鞭打那位士兵,就急忙把他叫回來,而且對管事的說:「不必要換人,他現在懂得怎麼拿蠟燭了。」      有一位士兵私自離開軍營去看母親,幾天之後才回來,按照軍紀應當殺頭。      這位士兵說:「我母親年邁多病,住在附近。我常常擔心不能再見到母親,雖然知道擅自出逃要犯死罪,我只求和母親見一面,就是死也無憾。」      韓琦聽了心裡很難受,核實了情況之後,就把他放了,上下軍兵沒有不感動落淚的。      韓琦剛剛掌大權的時候,用三十萬貫錢買了一個姓張的女子作妾。張氏長得很美,寫好契約之後,她忽然悲傷流淚。韓琦問她原因,她不肯說。      韓琦說:「既然不願意說,我也不需要用你了。」說完叫手下的人燒掉契約,帶張氏回去。      張氏心裡恐慌,流淚說:「我本是郭守義的妻子,守義在湖南做官,被人以私仇彈劾,罷官免職。現在已是深秋,眼看快要到年邊了,我擔心全家會餓死在京城,所以才賣身,來養活守義和兒女。」      韓琦憐憫她,就留下賣身契約,讓她拿著錢回家,而且對她說:「你可以轉告守義,如果真是無辜被人陷害,可以向朝廷申訴。等到冤情昭雪,你再到我這裡來。」      這樣張氏就感激地離開了。      後來,郭守義得到平反,張氏如約回來。韓琦不讓張氏見面,派人轉告她:「我位居宰相,怎麼能讓士人的妻子做我的小妾,我想你的賣身錢肯定也用完了。」韓琦再用賣身契包了二十兩銀子交給張氏,而且告訴她:「你好好輔助丈夫做官,好好養育郭家的兒女。」      張氏見不到韓琦一面,兩眼望著韓府的大門,止不住地流淚,最後拜了一百拜才離開。      後來韓琦封為魏國公,年歲很高時,在相州逝世。當天天空中有大星殞落,聲響如雷。他的五個兒子及孫子、曾孫都是卿相,子孫昌盛無比。      以上只是從韓琦的傳記中選取的一些片段。實際上,韓琦一生行善無數,他是北宋時代和范仲淹齊名的大賢人,做過三朝宰相,道德崇高,功勛卓著,所以才名垂青史、萬古流芳。這是「善不積,不足以成名」的最好證明。能有這樣深厚的人格基礎,轉過來學佛,進修出離心、菩提心和無二慧,決定可以速疾成就。      以上「積則滿,不積則半」的道理,再從出世間的佛法來解釋,就是:對於布施等六波羅蜜多,數數修習圓滿,就能成辦佛的三身。以階段來分,勝解行地的資糧積累圓滿,能證入初地;二到六地資糧圓滿,能獲得七地無相境界;七地資糧圓滿,任運成就八地九地;八地九地資糧圓滿,獲得十地;十地資糧圓滿,獲得佛地。如是下下地積資圓滿,進入上上地,最後究竟成佛。這是「積善則滿」的涵義。      第二、心滿則滿,心半則半      昔有某氏女入寺,欲施而無財,止有錢二文,捐而與之,主席者親為懺悔;      過去有個女子來到寺院想做供養,苦於沒有錢財,她把僅有的兩文錢捐給廟裡,寺院的主席親自為他懺悔。      及後入宮富貴,攜數千金入寺舍之,主僧惟令其徒迴向而己。      以後,這個女子入宮做了貴妃。一次,貴妃帶了幾千兩銀子又來寺院供養,主持僧只讓徒弟出來代她迴向。      因問曰:吾前施錢二文,師親為懺悔,今施數千金,而汝不迴向,何也?      貴妃很不理解,就問主持僧:以前我只供養兩文錢,師父還親自來代我懺悔,今天供養了幾千兩銀子,師父竟然不來迴向,這是為什麼?      話里的意思是:供兩文錢,都親自為我懺悔;供幾千金,自然更要殷勤酬謝。      貴妃以供物的大小論功德,主持僧以施心厚薄答覆她:      曰:前者物雖薄,而施心甚真,非老僧親懺,不足報德;今物雖厚,而施心不若前日之切,令人代懺足矣。      主持說:前次的供物雖然微薄,但施心很真誠,不是老僧親自為你懺悔,不足以報答施主的恩德。這次供物雖然豐厚,但施心不像往日真切,所以只叫人代為懺悔就足夠了。      此千金為半,而二文為滿也。      貴妃先前做貧女的時候,心很卑下虔誠,雖然只是兩文錢,卻是全心全意地供養。這個善心一發,兩文錢出手,那是沉甸甸的份量,主持不能不來為她懺悔。人心真誠有這樣大的感動力量,主持也不能坐在那裡,無動於衷。      後來做了貴妃,心態變得傲慢,所謂「我慢高山、不存德水」,有傲慢擺在心裡,供養心也大大不如以前虔誠。所以,主持不必來為她懺悔。當然,這可能是老和尚在以善巧方便調化她。      總之,行善不盡心儘力,即使供養千金,也是半善;善心圓滿,全心全意,即使布施兩文,也是滿善。懂得這一條道理,我們行善,不是著重在外相上,而是要注意自己的心。每做一件善事,都要讓善心圓滿,就像《俞凈意公遇灶神記》中所說的那樣:      若有力量能行的善事,不圖報、不務名,不論大小、難易,實實落落耐心做去。      若力量不能行的,亦要勤勤懇懇,使此善意圓滿。      以下講一段漢鍾離和呂洞賓的對話。漢鍾離和呂洞賓是中國人家喻戶曉的八仙中的人物。鍾離名權,是漢朝人,後來修行成仙。呂洞賓是唐朝人,隨漢鍾離在終南山修道成仙,後遇黃龍禪師,由禪師指點開發,開悟成就。      鍾離授丹於呂祖,點鐵為金,可以濟世。      漢鍾離傳授呂洞賓一種丹法,可以點鐵成金,救濟窮苦,看來也是一件善事。      呂問曰:終變否?      呂祖問:點鐵所成的金最後會變嗎?      曰:五百年後,當複本質。      漢鍾離答:五百年以後,金又會恢復成鐵。      呂曰:如此則害五百年後人矣,吾不願為也。      呂祖說:我學點鐵成金,這些金子一代代流通,到了五百年後的人手上,突然之間變成鐵,這會害了五百年後的人,我不想學。      心能這樣為別人著想,就是圓滿。呂祖心地善良,做人的標準很確定,利他的事才做,損人的事一概不做,他是以法為準繩來決定行為的取向,這是我們需要學的。凡事對自他沒有利益,即使抬轎子來請也不做;凡事有益於眾生,即使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      曰:修仙要積三千功行,汝此一言,三千功行已滿矣。此又一說也。      漢鍾離讚歎說:修仙本要積累三千功行的資糧,憑你這句話,三千功行已圓滿了。      一句話三千功行就滿了,因為這一句當中有一顆圓滿的善心。      還有這樣一則公案:      范仲淹小的時候出身孤貧,每天只吃一點鹹菜稀飯,非常刻苦地讀書。      有一次,他問一位相師:「我能不能做宰相?」      相師說:「不行!」      他又問自己能不能做名醫。      相師驚嘆他這麼提問,就問他:「你為什麼前面問的那樣高貴,後面問的這麼卑微?」      范仲淹說:「因為只有宰相和名醫才能救人。」      相師讚歎說:「你的仁慈心已經到了這種程度,你是個真正的宰相。」      范仲淹後來果然做了參知政事,就是副宰相的地位。      像這樣,如果我們讀書的時候立志:我要為救護天下的蒼生而讀書。雖然只是一句話的善願,但這一句包含了無量功德,以後的萬善都是從這裡出生的。也就是,以善願的推動,可以展開無量無邊的善行。所以,心懷蒼生、志在天下,就是善行圓滿。      第三、不著善為滿,著善為半:      又為善而心不著善,則隨所成就,皆得圓滿。心著於善,雖終身勤勵,止於半善而已。      行善,心裡不耽著善,那不論做什麼,都能圓滿。心執著善,即使終身勤奮努力,也只是「止於半善」、停在半善的境界當中。      譬如以財濟人,內不見己,外不見人,中不見所施之物,是謂三輪體空,是謂一心清凈,則斗粟可以種無涯之福,一文可以消千劫之罪,倘此心未忘,雖黃金萬鎰27,福不滿也。此又一說也。      比如,以財物周濟別人,內不見布施的自己,外不見受施的人,中不見所施的東西,這叫「三輪體空」,叫 「一心清凈」。這樣,以一斗米可以種無邊的福德,以一文錢可以消千劫的罪業。假如著相的心沒有忘,即使黃金萬鎰,福德也不算圓滿。這是「滿善、半善」的又一種說法。      《金剛經》上,佛問須菩提尊者:東方虛空,可思量否;南西北方、四維上下的虛空可思量否。尊者都說不可思量。      佛說:「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這是「不著相行善,福德圓滿」的證明。      當然,要真正相應三輪體空、不住相行善的境界,先要聞思空性的教法,引起空性正見,之後再安住正見來串習。這裡就不多說。      7、辨別大小,攝小歸大      何謂大小?昔衛仲達為館職,被攝至冥司,主者命吏呈善惡二錄,      先以公案說明:過去有個衛仲達,做了館職,有一天被攝引到陰府,閻王叫官吏呈上他的善惡本子。      比至,則惡錄盈庭,其善錄僅如箸而已。索秤稱之,則盈庭者反輕,而如箸者反重。      等到拿來衛仲達的檔案,記錄惡的本子堆滿了一屋子,記錄善的本子只有一根筷子那麼大。再用秤來稱量,結果滿庭的本子很輕,筷子那麼大的本子卻很沉重。      仲達曰:某年未四十,安得過惡如是多乎?      仲達不理解地說:我還不到四十歲,怎麼會有這麼多的過失?      曰:一念不正即是,不待犯也。      陰府的法官說:一念不正就是過,比如,一念害人之心,輕人之心,慢人之心,嫉人之心,起一念,就是一過,不需要身口做出來。(他說的標準很嚴格,一念不正,就是過失。)      前面講愛人、敬人、利人叫做善,我們很多時候不愛人、不敬人,或者袖手旁觀、輕視別人,這些念頭起來,叫做不正念,起一個念頭就是一個過失。這也提醒我們,時時要防心如城,待人接物,只允許正念現前,邪念起時必須消除。      平時不管好這顆心,像衛仲達四十歲不到,起的惡念記下來已有一屋子。比如有家長管教的孩子,品行會端正,無管教的野孩子在外流蕩,最後染成一身惡習。這顆心不加管束,和野孩子一樣,會生起各種噁心。      下面再看:      因問軸中所書何事?      衛仲達問:軸中寫的是什麼?      曰:朝廷常興大工,修三山石橋,君上疏諫之,此疏稿也。      陰府告訴他:有一年朝廷興建大工程,要修一座三山地方的石橋,工程浩大,當時你上書建議不要修,免得勞民傷財,軸中就是你的文稿。      仲達曰:某雖言,朝廷不從,於事無補,而能有如是之力。      衛仲達懷疑:我是建議了,朝廷並沒有聽從,我的建議於事無補,怎麼會有這樣大的功德力?竟然能勝過滿屋子的惡業。      他懷疑:事情沒兌現,哪有功德?他不知真正的功德在心。      曰:朝廷雖不從,君之一念,已在萬民;向使聽從,善力更大矣。      陰官給他解釋:朝廷雖沒有聽從,但當時你一念心,確實想的是萬民,假如朝廷聽從,善業力會更加巨大。      故志在天下國家,則善雖少而大;苟在一身,雖多亦小。      所以,立志為天下國家,善行雖然數量少,也是大善。如果只是為自己,即使行善的數量多,也只是小善。      「國家」的擴展,就是一個地球、一個世界乃至盡虛空界無量無邊的世界。「志在天下國家」的擴展,就是志在法界無量眾生,這就是大乘的菩提心、大願力。有了她攝持,一切善都成了無窮大的善。      《寶蘊經》上這樣校量功德:譬如三千大千世界的一切有情,每個人都建造量同須彌山的大佛塔,而且在佛塔前經歷微塵沙數的大劫,以所有可以供養的供品承事供養,另外有一位菩薩不離菩提心,只散一朵花供養,就已經超過了前者的福德。      所以,無數人在極長的時間當中以極多的供品供養,卻比不上菩薩一瞬間散一朵花供養的功德。也就是,無數個只為自己求一點現世福德的小善加起來,畢竟比不上一個「為了法界無量眾生、志求無上菩提」的大菩提心所攝持的大善。      以上大善、小善的內容,再做歸納:      第一、善法唯心:      一般人的疑惑是:只發一個善心,沒有真正做到,不會有功德。      比如,現在發造作的菩提心,心裡觀想要救度天邊無際的眾生,實際上對一個人也沒有圓滿做到利益,但這決定是有大功德的。又比如,凡夫人隨著《普賢行願品》的經文觀想、發願,每一願也沒有真正做到,但以發心力,確實能積累無量的功德。再比如,《華嚴?凈行品》教我們日常四威儀,要相應地發大願,向上走時,要想我步步入涅槃城;向下走時,要想入三惡趣救度眾生。諸如此類,都是修大善根。      有人說:只是觀想一下,怎麼會有功德?決定有功德,「諸法依緣起,住於意樂上」,離開心,哪有緣起呢?緣起在意樂上,懂得這一點,很多道理都會明白。      第二、善的大小和心量成比例,心量越大,善越大。      比如賺錢,有人兩下能賺幾十萬,有人賣油條,忙一天才賺幾十塊。兩者在賺錢的數量上有很大差別,同樣在善上也有很大的差別。做任何善法,有菩提心攝持,就是量等虛空的大善。因為心量極其廣大,志在利益一切生命,又是盡未來際地利益,把所有的有情都安置在佛果中。      所以,真正要讓每一件善行都成為大善,必須花時間勤修大乘法的精華——菩提心。      8、辨別難易,隨緣兼行      何謂難易?先儒謂克己須從難克處克將去。夫子論為仁,亦曰先難。      什麼是善的難易呢?先儒認為:剋制自己的私慾須從難除的地方克除。孔子講「為仁」時,也說先難——先從難的地方下功夫。      這個「先難」,具體就是難捨能舍、難忍能忍、難行能行,難能而可貴。      必如江西舒翁,舍二年僅得之束修,代償官銀,而全人夫婦;與邯鄲張翁,舍十年所積之錢,代完贖銀,而活人妻子,皆所謂難捨處能舍也。      比如:江西的舒老,舍盡兩年得的薪水,代別人償還官銀,保全別人的家庭;河北邯鄲的張老,捨出十年的積蓄,替別人交完贖銀,救活他家的妻子兒女。都是難捨處毅然能舍。      這兩老的事迹,《德育古鑒》中具體是這樣講的:      江西的舒老,在湖廣教了兩年書,這一年和幾個老鄉一同坐船回鄉。      船開到中途時,舒老上岸散步,聽到旁邊有個女人哭得很傷心,就上前問她出了什麼事。      女人說:「我丈夫欠了官府十三兩銀子,準備賣掉我償還官銀。我走了,孩子幼小,無人撫養,一定活不了。所以,我內心很痛苦,控制不住。」      舒老就安慰她說:「你不要傷心,天無絕人之路。我們船上的人湊點錢,可以替你還。」      舒老回到船上把這事告訴同鄉,卻無人響應。舒老就把兩年教書所得的薪水,全部施給那個女人。      船還沒到家,舒老的盤纏已經用完,同船的人爭著說他做得不對。也有人同情他,招呼他過來吃飯,舒老也不敢吃飽。      一路風塵僕僕,舒老終於回到家中,一到家就對妻子說:「我整整餓了兩天,快給我做點飯。」      妻子告訴他:「家裡已經沒米了。」      舒老說:「跟鄰居去借一點。」      妻子說:「借過好幾次了,這次專門等你回來還米。」      舒老把路上捐錢的事告訴她,舒夫人心地善良,她說:「既然如此,我也有家常飯,可以找來一起吃。」      說完挎上竹籃,到山裡挖來野菜,然後把野菜帶根一起煮,夫妻倆飽吃了一頓別有風味的晚餐。      到了深夜,舒老準備躺下來睡覺,忽然聽到窗外有人說:「今宵食苦菜,明歲產狀元。」      第二年舒家生了兒子,後來果然考中了狀元。      第二個故事:      河北邯鄲的張老,家境非常貧寒,老來膝下還沒有兒女。平常張老用一個罈子存錢,經過十年,才存滿一罈子。      有一天,他的鄰居因為犯法,準備賣掉妻子,家裡還有三個小孩,即將成為沒有母親的孤兒。      張老心裡想:如果他的女人賣了,三個小孩很難養活,這事自己該出一點心才對。      他和夫人商量,準備拿出全部的積蓄,替鄰居交贖人的銀兩,當時算下來錢還不夠,夫人就從頭上拔下一支髮釵,合起來湊足了贖銀。      當晚,張老夢到一位神人,抱了一個孩子送給他。後來生下弘軒先生,子孫相繼中了科舉。      以上兩位善人都做到了難捨能舍。比如舒老,如果把兩年的積蓄全部施捨,那全家的生活就很難保障。但另一方面,在這人命關天的時刻,如果只顧全自己,眼前這一家就要家破人亡,怎麼忍心見人有難、不伸手援助呢?心裡只是想「我、我、我的家」,怎麼能成就仁義呢?所以,要狠下心來捨棄自己,才能成全別人,這才是大丈夫的所為。      我們不妨把自己想像成舒先生,如果遇到同事遭到火災,需要六萬塊錢的幫助,自己每年的收入才三萬塊,這時能不能捐出六萬塊來幫助他呢?很多人只會想:我還要買房子、買車子,這個月還要買幾件衣服,全部給他,我自己怎麼辦,好一點的人,會捐獻幾百塊,私心重的人只是看熱鬧,一毛不拔。所以,舍財成仁,私心重的凡夫很難做到。      邯鄲的張翁更不簡單,十年積蓄,一朝舍盡,為了幫助人,他果斷、有勇氣。今天也有這樣的好人,比如長江發水災,有些好人一生勤儉節約,碰到這種災難,就把存摺上的錢全部捐出來,這是慈悲心腸,為了利人,難捨能舍。      以下講難捨能舍:      如鎮江靳翁,雖年老無子,不忍以幼女為妾,而還之鄰,此難忍處能忍也。      比如鎮江的靳老,年老無子,不忍心以少女為妾,誤了她的青春,所以拒絕此事,把女子還給鄰居。這是難忍之處能忍。      我們根據《懿行錄》來講這一段故事:      鎮江的靳老在金壇縣設了一家私塾,平常教幾個學生。      他結婚二十多年,夫人一直未生育,年過五十,還沒有孩子。      靳夫人不忍看到靳家香火斷絕,就勸丈夫娶一房小妾,以彌補心中的歉疚。      老先生執意不肯,幾次勸告都沒有讓他動心。靳夫人見勸告無效,就乘丈夫不在家,出錢買了鄰家的女子,接到家裡住。然後寫信催丈夫回家。      靳老師接到家信,立即從金壇回到鎮江。靳夫人在家已擺好酒席,叫鄰家的女兒陪伴,而且告訴靳老師事情的原委。這下把靳老師羞得滿臉通紅。      靳夫人認為自己在場,老先生不好意思,就出來把房門反鎖上。老先生看到房門已鎖,便打破窗戶,跳窗而出。      靳夫人著急地說:「我拿出大部分的積蓄,好不容易替你買了一房妾,我是為你們靳家著想,你怎麼不知好歹呢?」      靳老師說:「你雖是一番好意,這孩子小的時候,我還抱過她,只願她將來能嫁一個好人家。我年老多病,孩子才十八歲,不能損害她。」這樣,把她還給鄰家。      第二年夫人生了一個兒子,就是文僖公。十七歲發解,官至宰相。      故天降之福亦厚。      三位老先生難捨能舍、難忍能忍,所以賜給他們的福報也就格外深厚。      《感應篇彙編》中還有一則公案:      古代有個曹世美,家裡貧窮,但他歡喜行善。有位出家人教他真心實意地勸人幫人,同樣可以修福。      從此之後,曹世美組織人廣結善會,一起舍粥、舍衣、舍葯、舍薑湯、放生、惜字、施棺木、掩埋、修橋、補路,別人出錢,他出力,年年都是如此。而且,做得越久,越有力量。到了荒年,更是盡心儘力地勸人救濟災民。      後來,他和富家販油,漸漸發家,攢了五千多兩銀子,他的子孫都安享厚福。      一般窮人無錢無勢,行善難以為力,曹世美身處難以為力之處,還能如此努力,這是他異於常人的地方。古人說:「貧者行功一百,即當富貴者行功一千。」所以,窮人不能自暴自棄,應當具有一腔剛腸苦志。      凡有財有勢者,其立德皆易,易而不為,是為自暴。貧賤作福皆難,難而能為,斯可貴耳。      凡是有財有勢的人,建功立德都容易,容易卻不去做,這是自暴自棄。貧賤者作福德更難,難而勇做,這是可貴。      三、善行的種類      隨緣濟眾,其類至繁,約言其綱,大約有十:      隨緣利益眾生的善事,種類非常多。簡要說其大綱,大概有這樣十種。      第一、與人為善;第二、愛敬存心;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勸人為善;第五、救人危急;第六、興建大利;第七、舍財作福;第八、護持正法;第九、敬重尊長;第十、愛惜物命。      (一)、與人為善:      何謂與人為善?      「與人為善」現在變成「善意幫助別人」的意思。古漢語中,「與」是偕同或贊助的意思,偕同別人一起行善,叫做「與人為善」。      昔舜在雷澤,見漁者皆取深潭厚澤,而老弱則漁於急流淺灘之中,惻然哀之,往而漁焉。      從前,舜在山東雷澤湖的旁邊,看到年青力壯的漁夫都搶深水的地方捕魚,年老體弱的人被排擠在外,只能在急流淺灘當中捉魚。(水流急的地方,魚停不住,淺水中,魚也很少;水深的地方,魚多很好捉。所以,年青力壯的漁夫都搶佔深水地帶。)      舜看到人們以自私心只管自己不顧別人,油然生起悲憫之心。舜走進捕漁的人群中,和他們一起捕魚。      見爭者皆匿其過而不談,見有讓者,則揄揚28而取法29之。期年30,皆以深潭厚澤相讓矣。      舜是這樣做的,看到喜歡爭搶的人,沒有當面指責,先隱藏他們的過失不說;見到有人肯謙讓,舜就稱讚、表揚他,而且拿他作榜樣,向他學習。      這樣用了一年時間,情況完全轉變了。      以前大家互相爭搶,以強凌弱。以我執驅使,人和人爭鬥,都不知道要愛別人。一年之後,沒有人爭搶地方,都把深水地方讓給別人。      夫以舜之明哲,豈不能出一言教眾人哉?乃不以言教而以身轉之,此良工苦心也。      以舜這樣的大智慧,深明義理,哪裡不能說一句中肯的話教導大家呢?他不以言教而以身作則,用身教來轉變人心,這是良工的苦心!      「良工」,就是技術精良的工匠。優良的製作都是由苦心經營而完成的。這裡的良工,是指塑造人類心靈的良工。教化人,要有很高的智慧。用心善巧,才能收到教化的效果。舜用的是「隱惡揚善」,這在中國幾千年來的傳統道德中,已經成為眾所奉行的成規。      吾輩處末世,勿以己之長而蓋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明朝已經進入末法時代,所以說「處末世」。「形人」,就是和別人比較。「困人」,是為難人。)      我們處在末法時代,眾生的我執粗重,所以做人更要注意,不要以自己的長處蓋過別人,不要以自己的善行和別人比較,不要以自己的能力為難別人。      收斂才智,若無若虛;      不要鋒芒畢露,應當把才智收斂起來,好像沒有才智一樣。這是古人所說的「大智若愚。」      所以,才智如商人有大財富,深藏才能保全,淺露則很危險。按佛法的功德觀念,有才智有功德時,宣揚自己、顯耀自己,就會摧壞功德。      見人過失,且涵容而掩覆之。一則令其可改,一則令其有所顧忌而不敢縱。      這是講隱惡。      見別人有過失,暫且包容、替他掩蓋,一是讓他可以改正,二是讓他有所顧忌,不敢放肆。      見人有微長可取,小善可錄,翻然舍己而從之;且為艷稱而廣述之。      這是講揚善。      見別人有一點可取的長處、可記的善行,都應當翻過來,捨棄自己、隨順他,並對他的善行讚歎,替他廣為傳揚。  &nb, sp;   古人當, 中,宋朝的韓琦聽到別人有一樣小善,必定說:「韓琦不如。」杜正獻聽到別人有善,歡喜得好像出於自身。劉集賢聽人有善,總是稱道不已。      為什麼要揚善呢?因為人能行善、能發善心是很難得的,人非聖賢,有點善心善行可取,就要放下自己,贊助他的善行。這樣能讓他行善更堅定、更歡喜。沒有行善的人,也會因為你的讚歎,而對善生起嚮往心、欣慕心。所以,揚善的目的是要讓人心中的善根,未蘇醒的蘇醒,已蘇醒的堅固,已堅固的圓滿。這是仁者與人為善的意思。      譬如說,學生有點善行,老師要緊的是,使他的善心增上,讓他這一項善行得以堅固。一株善的靈苗剛從地下萌生,做為園丁,要想方設法保護它,也就是站在他一方,維護他、鼓勵他、支持他,不能有打擊。      又比如,某地有災,孩子拿出零花錢來賑災,這時候做父母的應當讚美這種善行,自己也要拿出錢來和孩子一起做。這樣與子為善,就會讓孩子心中的善根增長、成熟。      眾生相續中生起善心,比大地上長出靈芝還要寶貴。做為菩薩道的行者,視眾生為自己的親人,他們有微善可取,就要以讚美的語言滋潤他的善根。      在《瑜伽師地論?菩薩地》中,講到一位菩薩行持任何善行,要具有心清凈和加行清凈兩種內涵,才能使善行出生最好的果報。其中說到對待他人的加行這一部分時,論中說的實際就是「與人為善」的意義。如說:「他於此善,若未受行,讚美令受;若已受行,讚美令喜。(比如,別人對孝,還沒有行持,我們就讚美孝,讓他了解孝的功德,能趣入孝行;如果已經在行孝,我們還是讚美孝,對他全力支持,讓他增上行孝的意樂。這是與人為善。對任何善,都要這樣做。它的作用是:)即於如是所有善根,安處建立。(因此能在他人的相續中安置、建立這一善根。)」      凡日用間,發一言,行一事,全不為自己起念,全是為物立則;此大人天下為公之度也。      日常生活當中,不論說一句話、行一件事,完全不為自己起念,全是為社會、大眾著想,樹立善的規則。這是大人天下為公的度量。      這裡,「大人」,指一味利他的人;「天下為公」,即把天下的事當作自己的事來辦,放下個人的小利益,以利益眾生為重。      修持菩薩道的大人,不要只求一己私利,應當為全世界著想,在世風日下、人心混亂無序的今天,要為世界重建起善行的規則。人心當中,沒有了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就要在人心中努力建立起這些美德。對此,需要大力讚歎、扶持、宣揚,把人心引向良善,在這個基礎之上,再引向解脫、成佛。這是大人「天下為公」的心量。      《攝波羅蜜多論》中說:「日勢乘馬照世游,地不擇擔負世間,大士無私性亦然,一味利樂諸世間。」日輪環繞地球,無私光照天下。大地沒有取此舍彼的偏袒,平等擔負起世間。大丈夫無私的本性也是如此,一味利益安樂世間。      2、愛敬存心      何謂愛敬存心?      「愛敬存心」,就是時時心存愛人、敬人的心。      下面具體解釋:      君子與小人,就形跡31觀,常易相混,惟一點存心處,則善惡懸絕,判然32如黑白之相反。故曰: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      君子和小人,從外在表相來看,常常容易混淆,只是一點存心處,善和惡相差懸殊,有黑白完全相反那麼明顯的區分。所以,孟子說:君子所以與常人不同之處,就是他的存心。      這裡講到君子和小人的差別,在存心,不在外相,外相上常常容易看錯,看起來像仁義君子,實際是人面獸心;往往認為不好的人,實際心地善良,事事替人著想。      在人類的舞台上,很多人詐現如天王、天后一樣,滿口仁義道德,讓無數人崇拜喜愛,實際上內心狡詐、虛偽。有人默默守持道德,人們把他看成傻瓜,實際上他擁有一顆金子般的善心。所以,從外相很難判別君子和小人,那在什麼地方判別呢?就是在存心上分判。什麼樣的賢善形像都可以偽裝,只有這一點存心,黑白分明,一點也冒充不了。      那麼,君子存的是哪種心呢?      君子所存之心,只是愛人敬人之心。      以下開示這種存心的涵義:      蓋人有親疏貴賤,有智愚賢不肖;萬品不齊,皆吾同胞,皆吾一體,孰非當敬愛者?      「親疏、貴賤、智愚、賢不肖」,是列舉人中的四對差別。人中有親密的、有疏遠的、有尊貴的、有卑賤的、有睿智的、有愚笨的、有賢善的、有鄙惡的。「萬品不齊」,種類千差萬別。      這一句說:人雖有親、疏、貴、賤、智、愚、賢、劣等的差別,但都是我的同胞,與我一體,對誰不應當敬愛呢?      大乘的佛法講得最透徹,一切有情都平等具有法界如來藏,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都是一個法界的本體,我的佛性周遍一切,眾生的佛性也周遍一切。在大乘聖者的眼裡,眾生是自性天真佛,生佛不二,誰不應當敬愛呢?連蚊蟲螞蟻,都要尊重,何況對待人類。《法華經》上,常不輕菩薩見到眾生,就恭敬頂禮,口說:我不敢輕慢汝,汝等皆當作佛。彌勒菩薩在《寶性論》中說:聽聞了了義如來藏的教法,就會發起恭敬一切眾生的心,對眾生平等慈愛。《大乘莊嚴經論》中說,初地菩薩證入法界之後,自然現前自他平等之心,愛眾生如愛自己。      普賢十大行願的第一條願王——禮敬諸佛,更把愛人敬人的心擴充、提升為最廣大、最普遍、最永久的大願王。      普賢菩薩的大願力,是要禮敬盡虛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的諸佛,既然說到三世諸佛,自然包括六道眾生在內。這樣的禮敬是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我們隨學普賢行願,如果不在日常生活中敬人、愛人,怎麼能和普賢大願相應?豈不是口裡一套、心裡一套!      所以,每天工作、學習,會遇到很多人,要常常愛敬存心。能保持愛人、敬人的心態,心中就會充滿功德。      愛敬眾人,即是愛敬聖賢;能通眾人之志,即是通聖賢之志。何者?聖賢之志,本欲斯世斯人,各得其所。吾合愛合敬,而安一世之人,即是為聖賢而安之也。      愛敬眾人,就是愛敬聖賢;能和眾人心愿相通,就能和聖賢的心愿相通。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聖賢的心愿,本是願世上的人都能圓滿各自的所願,我能普愛一切人、普敬一切人,讓世上的人得以安立,我就是聖賢的化身,代聖賢把眾生安立在安樂中,當然和聖賢的心愿相通。      眾生的願望是想離苦得樂,這是眾人之心。佛菩薩的大願是為眾生成辦離苦得樂,這是聖賢之志。我們愛敬存心,把慈愛給眾生,把恭敬給眾生,讓眾生離苦得樂,這是通眾人之心,也就是通佛菩薩之心,所謂「隨順眾生,隨順諸佛」。      《普賢行願品》說:「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何以故?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      3、成人之美      何謂成人之美?      「成人之美」出自《論語》,孔子說:「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君子是成就人的好事,不成就人造惡。小人相反,不成人之美,成人之惡。      下面用一個比喻來表達「成人之美」的意義:      玉之在石,抵擲則瓦礫,追琢則圭璋;(「抵擲」,是拋棄之意;「追琢」是雕琢;「圭璋」是指貴重的玉器,以它的潔白比喻人的品德高尚。)      白玉在石頭裡面,是很好的材料,如果隨便扔在一邊,則和瓦礫一樣,不能發揮它的價值。如果能成全它,精心地加以雕琢,就能開出白玉高潔的品質。      和比喻對應,對別人好的品質,我們要按下面這樣來成就他:      故凡見人行一善事,或其人志可取而資可進,皆須誘掖而成就之。或為之獎借,或為之維持;或為白其誣而分其謗;務使之成立而後已。(「志可取而資可進」,就是志向可以取,資質可以上進。「誘掖」是引導、扶持的意思。「獎借」是勉勵、推重的意思。)      凡是見人做一件善事,他的志向可取、資質可進,都要引導、扶持,使他成為有用的人材,助成他的善願,發揮他的品質。      我們可以在一旁做他的助緣,或者勉勵他、推重他,或者扶持他,幫他維持,或者在別人虛構罪名加害他的時候,為他辯解洗白,減輕他所受的毀謗,務必使他在社會上成立起來,才算盡了成人之美的心意。      能發善心成全別人,非常難得。一般人的自私心很重,只想別人滿足自己,很少賞識別人、成就別人。但要修學大乘佛法,這種成人之美的品德必須具備。這又怎麼說呢?因為大乘是以利他為主,大乘的願力是要成就每一個眾生,讓他們現前本具的智慧、慈悲和威力,這才是最圓滿、最廣大的成人之美。      每個眾生都具有佛性如來藏,清凈光明,本具超過恆河沙數的本性功德,這是眾生自性之美;我們發大願幫助每一位眾生蘇醒種性,開發本具的如來藏而成佛,這是大乘的成人之美。      彌勒菩薩在《大乘莊嚴經論》中,講到菩薩隨順眾生根性,成辦十三種利他事業。為了讓無信心的外道歸向三寶,菩薩顯示神通變化,令他趣入;對已入內道的凡夫,菩薩讓他皈依三寶之後,受持五戒;誰對法義有懷疑,菩薩善巧地為他斷疑,使他對法義產生決定的了知;沒有成熟善根的人,讓他行持六度,成熟善根;想修禪定而無竅訣的人,為他開示止觀妙道,傳授實修竅訣,使他成就禪定;希求勝觀的人,讓他了解如何成就各種乘的智慧;眾生在修行上有障礙,讓他的內心從疑惑等的障礙中解脫;又讓眾生修持止觀雙運,成就過去沒有的神通和三十七道品的功德。      從大乘不共的成人之美來說,菩薩登了初地,也把有情安置在初地,使他進入佛家;菩薩位登八地,也讓有情登上八地,成就無生法忍,獲得成佛的授記;菩薩證入十地,也讓有情現證十地,獲得成佛的受職灌頂;菩薩成佛,也將有情安置在無上智慧的佛地。      菩薩這樣有耐心,逐步引導煩惱深重、沒有智慧的凡夫,讓他逐層向上,就像母親撫養孩子一樣,把眾生逐漸造就成佛菩薩。這是成全有情成全到成佛為止。如果只顧自己一人,不成人之美,那凡夫缺少助緣,也很難成就,會長久在三惡趣受苦、在輪迴里流轉。      當然,這些大的成人之美,自己要有相應的成就才能做到。現在要有這樣利他的願心,然後在生活中,隨分隨力來做。總的原則是,眾生有哪方面的善根、善願,就幫助他成就這一分。不從這裡腳踏實地做起,我們所學的大乘總有一種不落實的遺憾,往往會變成口頭的大乘、行為的小乘,有時候甚至不如不學佛的世間好人賢善。      大抵人各惡其非類,鄉人之善者少,不善者多。善人在俗,亦難自立。      以常人的煩惱性,都是對異類厭惡、不喜歡。在世俗圈子裡,善人少,惡人多,善人在世間常遭人攻擊、妨害,勢單力薄,很難站住腳根。      且豪傑錚錚,不甚修形跡,多易指摘;故善事常易敗,而善人常得謗;      況且,豪傑的性格剛正不阿,不很注意修飾外表,世間人往往對此說長道短,隨意批評指責。所以,善事常常容易失敗,或遇違緣,而善人也常受別人的毀謗。      在這個五濁惡世,善人要成立很難,因為邪惡的勢力強大,邪和正對立,惡人不喜歡善人的法。譬如,惡人生活放蕩,不喜善人守規矩;惡人貪慾重,不喜善人知足少欲;惡人不惜福報,對善人惜福冷潮熱諷;惡人自私自利,不贊成善人一味利他。      比如一個單位裡面,有人建議做一件善事,大家都不予理睬,不見誰熱心地扶持贊助。如果說:今天去吃一頓,大家都會湊上來問:是吃螃蟹,還是吃蝦?所以,濁世邪惡勢力強,鼓勵、讚美善的聲音非常微弱。      知道這種惡世現象之後,修學大乘的菩薩,對一切善人、善法,都要盡心儘力護持、幫助,這樣善才能建立。如果排斥善、貶低善、破壞善,那是小人居心,不成人之美,只成人之惡。如果人人都這樣做,善就會從世上隱沒。      普賢願王中有一條隨喜願王,菩薩發願:下至有情心中生起一剎那的善念,都做真心的隨喜。我們自稱是大乘修行人,怎麼能不成人之美呢?      惟仁人長者,匡直而輔翼之,其功德最宏。      在善人善事難以成就的時代,也就是法弱魔強的時代,全賴仁慈長者發大心糾正邪惡的人,保護和幫助善人善事,使他得以成立。這樣的功德最為宏大。      4、勸人為善      何謂勸人為善?生為人類,孰無良心?世路役役33,最易沒溺。凡與人相處,當方便提撕,開其迷惑。譬猶長夜大夢,而令之一覺;譬猶久陷煩惱,而拔之清涼,為惠最溥。      什麼是勸人為善呢?能得人身,生於人類,誰沒有良心呢?只是在世路上追逐名利,忙忙碌碌,最容易昧了良心,沉溺墮落。凡是與人相處時,看見別人正在下墮,應當想方設法提醒他,點開他心中的迷惑。就像他正在長夜大夢中昏迷,讓他猛然驚醒,又像長久陷於煩惱淤泥里,把他拔出來給他清涼,給他的恩惠最廣大。      人都有善良的一面,不過在紅塵中追逐多了,沒人提醒,越陷越深。心田中的善根長期缺乏善法的滋潤,一直串習煩惱,久而久之,心地自漸污染,本有的良心也就漸漸蒙蔽了。      這時候,能苦口婆心的勸導,把遮蓋良知的那層迷惑去掉,他的善心又會重新萌動起來。我們能在一邊幫他提起善心,等於把他從惡趣中救拔出來,這比解除身體的疾苦,意義還要重大。      比如原先是學佛行善的好人,後來在惡劣的環境中,沒有善友提攜,不知不覺陷入罪惡中,修行完全捨棄,心也一天比一天迷亂。這時候有善友勸他,他會幡然醒悟,這是對他很大的幫助。他會感覺自己多年像做夢一樣,都在造惡當中度過。這樣可以重新調整好方向。      韓愈云:一時勸人以口,百世勸人以書。      韓愈說:一時以口勸人行善,百世以書勸人行善。這是勸善的兩種方式。      我們的人身要用在利益有情上,頭腦要思惟勸人為善的方法,口要用在勸人行善上,手要拿筆勸人行善。沒有能力勸人,可以出錢助印善書,贈送有緣人,也同樣是勸人為善。      較之與人為善,雖有形跡,然對證發葯,時有奇效,不可廢也;      和與人為善相比,勸人為善雖有外在形式的痕迹,但能對症發葯、勸得到位,往往會產生特殊效果。所以,勸人為善不可放棄。      失言失人,當反吾智。      「失言」,就是勸人的話不對機,沒有起到好的效果。也就是,該說的沒說到,不該說的反而說了,本該以這種方式說,卻以那種方式說。「失人」,就是該勸化的人沒有去勸化,錯過了勸人為善的機會。凡是失言失人,都是自己的智慧不夠,這時候要檢討自己哪些方面做得不夠,反思如何才能不失言失人。這樣吸取教訓,總結經驗。      5、救人危急      何謂救人危急?患難顛沛,人所時有。偶一遇之,當如痌瘝之在身,速為解救。或以一言伸其屈抑;或以多方濟其顛連。      「顛沛」是跌倒的意思,比喻窮困、受挫折。「痌瘝」,痌是疼痛,瘝為疾病。「顛連」是困苦的意思。      什麼是救人危急呢?患難顛沛,是人世間常有的事。偶爾遇到了,要像病痛發生在自己身上一樣,趕緊為人解救,或者以一句話申白他的冤屈,或者多方面救濟他的困苦。      崔子曰:惠不在大,赴人之急可也。蓋仁人之言哉。      崔子說:恩惠不在大小,別人有急難時,趕緊去幫助就行。這是仁者之言!      我們以三則公案來說明:      宋朝的周必大,曾經負責管理杭州的和劑局。一次和劑局著火,五十多人因事故被逮捕入獄,等待判處死刑。      周必大問獄中的官員:「如果大火是由官員引起的,會怎麼判罪?」      獄吏回答:免官為民而已。      周必大承認這次火災是自己造成的,由此救了五十多人的性命。      他自己卻被罷官回鄉,中途他順便去看望自己的岳父。      那一天,大雪紛飛,岳父家的童子正在庭院里掃雪。頭一天晚上,岳父夢見「掃雪迎宰相」的情景。看到周必大回家,嘆氣說:「今日掃雪,只是迎一個被免官的人。」      周必大回家以後,刻苦地讀書。後來參加宏詞科的考試,進京住在一個班直(皇帝衛兵)的家裡。      有一天,主人拿著一本小冊子從外面回來,周必大借來觀看,這是一本鹵薄圖(就是天子車駕的次第圖),他全部抄寫下來,記在心裡。沒想到考試正好出了這一題,他因此考中了宏詞科。後來官至宰相。      范仲淹在越州作知府時,有個孫居中的人,死在做官期間,他的孩子很小,家裡貧困沒有錢,回不了家鄉。      范仲淹拿出自己的俸祿,替他們準備船隻,而且派部下送他們回鄉。      臨走之前,又寫了一首詩,交待說:路上如有關卡盤查,把這首詩拿給他看。詩中寫道:「十口相依走河川,來時暖熱去凄然,關津不必問姓氏,此是孤兒寡母船。」(這一家十口相依為命,乘船過河,他們來時暖熱,去時凄涼悲哀,關口不必問姓名,這是孤兒寡母所乘的船。)因為范仲淹的幫助,孫家一家老小順利返回了家鄉。      宋朝的范純仁是范仲淹的孩子。在他掌管慶州的時候,有一年鬧饑荒,餓莩滿路。范純仁請發常平的大米,救濟災民。郡官認為必須上奏才可以發米。      范純仁說:人不吃就要死,上奏再發,濟什麼事。你們不必擔憂,有罪我來擔代。      於是當天發米賑災,救活了無數災民。      後來范純仁官拜宰相。      6、興建大利      何謂興建大利?小而一鄉之內,大而一邑之中,凡有利益,最宜興建;或開渠導水,或築堤防患;或修橋樑,以便行旅;或施茶飯,以濟饑渴;隨緣勸導,協力興修,勿避嫌疑,勿辭勞怨。      什麼叫興建大利呢?小的一鄉之內,大的一縣之中,凡是有益於大眾的事,都應當興建,或者開闢水道;或者建築堤岸,預防水災;或者修建橋樑,方便交通;或者布施茶飯,救濟饑渴。隨緣勸導別人,同心協力地興建,不要為避嫌疑而放棄不做,不要怕苦、怕人嫉恨,就推辭不做。      7、舍財作福      何謂舍財作福?釋門萬行,以布施為先。所謂布施者,只是舍之一字耳。達者內舍六根,外舍六塵,一切所有,無不舍者。      什麼是舍財作福?佛門萬行,以布施為先,就是六度首先要修布施。所謂布施,只是一個「舍」字。通達的人內舍眼耳鼻舌身意,外舍色聲香味觸法,內外無不放舍。捨得乾乾淨淨,一絲不掛,就是波羅蜜多。      苟非能然,先從財上布施。      做不到這樣,就先從財上布施。      世人以衣食為命,故財為最重。吾從而舍之,內以破吾之慳,外以濟人之急;始而勉強,終則泰然34,最可以蕩滌私情,祛除執吝。      世人都是以衣食為命,所以,對世間人來說,錢財非常重要。如果我能隨順人心,舍財給他用,內能破我的慳貪,外能救他的急難。最初做是有一些勉強,但做習慣了,心裡泰然,沒有捨不得的。這樣,最能消除私心,去除對錢財的執著。      以下說一則公案:      明朝華亭縣有位顧正心,官至廣西參議。他平時喜歡行善積德,有一次捐出十萬四千七百兩銀子,買了四萬八百畝義田,全部施給華亭、青浦兩縣。做為徭役費用,讓老百姓免除負擔徭役的困難。      一次,代巡撫來到松江府,禁止除夕燃放爆竹,很多人違反命令被關進監獄,顧正心也被誤捕入獄。      顧正心入獄以後,看見饑寒的人,就給他們送衣食;有罪犯可以赦免,就出錢代為贖出。最後,整座監獄快變空了。隨後,他又出資修理監獄的房屋。他是如此捨己為人,從不希求回報。      後來,兩台大上報他的事迹,皇帝任命他做光祿署臣,他被敬奉為鄉賢。      《感應篇例證》中有這樣一則公案:      倪閃是沙縣人,性喜布施。每次外出,身上總要帶些錢財,遇到窮人,就把錢放在他家,不管別人知不知道。      倪閃考試多次落選中,有人嘲笑他:「先生日日周濟窮人,為何還多次落榜?是不是老天不長眼睛?」      倪閃並沒有退失信心,反而更加努力地布施,心裡沒有一點後悔。      有一年鬧饑荒,路上餓死的人一個接一個。倪閃搭了個粥棚,親自煮粥周濟災民,救活了上萬人。      第二年,倪閃又去考試,很多鄉里人夢到倪家的門外高豎一面錦旗,上書「饘粥陰功」四個大字。這一年,倪閃果然中了狀元,後來官至尚書。      8、護持正法      何謂護持正法?      什麼是護持正法呢?以下先闡明正法的重要性,再教誡對法護持。      法者、萬世生靈之眼目也。      「生靈」,就是一切具靈性的生命。「萬世」,是世世代代之意。      如同沒有眼目不見五彩繽紛的世界一樣,沒有正法,見不到萬法的緣起性,不知生命從何而來又如何還滅,不知如何修行才能獲得善趣、解脫和成佛;沒有正法,不見萬法的空性、以分別心執著的都是戲論;沒有正法,更不知自己具有如來智慧德相,自性是佛。      而有了法,能見到緣起、見到空性,見到增上生和決定勝的善道。依靠法,時時能增長俱生智慧,最後照見如所有性與盡所有性。所以,法是萬世生靈的眼目。      正法是遍智佛陀無誤現見諸法的真相之後,宣說敷演的。真理永遠不會改易,詮說真理的正法也就具有永恆的價值。它超越時空,不因時空的改變而被推翻,正由其歷古今而不變,世世代代的生靈依靠她,決定能見真相。所以法是萬世生靈的眼目。      不有正法,何以參贊天地?何以裁成萬物?何以脫塵離縛?何以經世出世?      「參贊」是參與、贊助的意思。天地具有孕育萬物、生長萬物的作用。「參贊天地」,就是幫助天地的造化之功。      「裁成萬物」,就像量體裁衣那樣,契合眾生的根機、意樂,讓他們得到相應的成就,叫做裁成萬物。也就是,對世間根性者,以人天乘法,裁成善趣人天;對小乘根性者,以聲聞乘法,裁成聲聞緣覺;對大乘根性者,以菩薩乘法,裁成諸佛菩薩。而且,每一類根性中又有種種差別,有種種法、種種階段的法,讓有情去除垢染,成就果位。      那麼,誰能裁成萬物呢?只有圓滿成就道種智的佛陀,宣演八萬四千種法門,才能巧度有情,裁成萬物。離開佛的八萬四千法門,決定無法成辦。      「脫塵離縛」,就是可以解脫各種束縛。世親菩薩認定法的作用為:「對治一切煩惱敵,救護眾生離惡趣。」佛法不只斷一分煩惱,它能圓滿對治欲界、色界、無色界所攝的一切煩惱;不只斷煩惱障,它能斷除包括最細微所知障在內的一切障礙。      以暇滿、無常、苦、因果的教法,能脫開對現世和來世的耽著,趣入解脫。以菩提心的教法,能脫開自利的耽著,趣入成佛。以人無我的教法,能斷人我執,遠離煩惱障。以法無我的教法,能斷法我執,遠離所知障。以因果、四諦、唯識等緣起的教法,能遠離對緣起的愚昧,無誤取捨。沒有正法,有情如何脫塵離縛呢?束縛是從不相應實相產生的,緣著顛倒邪法,一剎那接近解脫也不可能。所以,唯一依止佛法,才能脫塵離縛。      「經世出世」:「經世」是治理世間,「出世」是超出世間。沒有佛法,怎麼會有菩薩以大慈悲現身世間,以無量方便度化眾生呢?沒有佛法,怎麼會有菩薩不受三有束縛,出淤泥而不染呢?所以,「經世出世」依於正法才能做到。      理解了上述佛法的利益之後,應當對法敬重、護持。      故凡見聖賢廟貌,經書典籍,皆當敬重而修飭之。至於舉揚正法,上報佛恩,尤當勉勵。      「聖賢」就是佛菩薩。聖賢寺廟和經書典籍是承載正法的所依,依靠這些才能接引和教導眾生,讓他們趣入正法。所以,見到聖賢的寺廟、經書、教典、教言,都要恭敬尊重,如果有破損、雜亂,都應修補、整理。至於傳揚正法,上報佛恩,更要努力實踐。      做為佛子,自己點滴的功德成就,都是法所化現、以法出生。推己及人,一切眾生的利益安樂,也唯有依正法才能出生。所以,欲報佛恩、眾生恩,唯有生生世世修行法、護持法、弘揚法。      皈依三寶之後,要隨分隨力聽聞法、思惟法、受持法、供養法、宣演法、修習法、護持法。修學大乘的人,更要發起護法的大願。《普賢行願品》說:「我為菩提修行時,一切趣中成宿命,常得出家修凈戒,無垢無破無穿漏。天龍夜叉鳩槃荼,乃至人與非人等,所有一切眾生語,悉以諸音而說法。」      9、敬重尊長      何謂敬重尊長?家之父兄,國之君長,與凡年高、德高、位高、識高者,皆當加意奉事。      所謂敬重尊長,就是家中的父母兄長,國家的君王、長官,以及年齡高、道德高、地位高、見識高的人,都要倍加用心敬奉、承事。      「加意」,是說內心虔誠、殷重,比對一般人更用心。為什麼要這樣呢?因為尊長是特殊的對境,稍做一點損害或利益,都有極大的果報。佛菩薩宣說因果的經論中都說,敬重尊長,能產生大福德;輕慢不敬,則有大罪過,很快會損壞福德。      那麼,敬重尊長怎麼做呢?首先從敬奉父母開始,這一點做不來,更大、更廣的就更難做到。      在家而奉侍父母,使深愛婉容,柔聲下氣,習以成性,便是和氣格天之本。      「深愛婉容」,就是內在對父母有深深的敬愛。身體髮膚受之於父母,父母恩德天高地厚,所以要以感恩心對父母敬愛。「婉容」,就是外在的態度、容貌,連表情、動作、說話,都有一種孝順的樣子。「柔聲下氣」,就是聲要柔和,氣要很平和。      了凡教導我們,在家奉侍父母時,要讓「深愛婉容、柔聲下氣」逐漸串習成性,這是以和氣感動天地的根本。      這個地方關係到人能否真正成就,是教育學上的大問題。      按照緣起來觀察,因果中有一條造作等流的規律,現在造作什麼,以後就會以同樣的方式造作。以這條規律衡量,才知道學孝對人有多麼重要。      孝敬能習以成性,在在處處可以發展出善行來。也就是,在家養成好孝敬的態度和行為,推而廣之,對國家會盡忠,對兄長會尊重,對朋友會盡友道,對尊長懂得怎麼尊重。如果是出世間學佛,也知道如何依止上師、承事上師,如何皈依三寶,報答佛恩,成為佛家的孝子、釋迦的忠臣;對於道友,也懂得怎麼盡佛法上的友道;修學菩提心,見眾生都是前世父母,也知道如何對待眾生。所以,學孝是真正的奠基。能在這裡串習堅固,就有了成聖成賢的基礎,相當關鍵。      不然,步入社會,不懂得為人處世,人都做不好,怎麼能建功立業?進入佛門,了解了很多知識,賢善的品性卻沒有養成,內在的惡性仍然轉化不了。對上,不知依止善知識;對道友,不知和合;對眾生,不知慈悲。所以,不學孝存在很大的問題。      出而事君,行一事,毋謂君不知而自恣也。刑一人,毋謂君不知而作威也。      「君臣」是一種關係,領導者是君,下屬是臣。比如,我們在常住的單位發心,負責人是君,下面辦事的人是臣。在任何組織當中都有君臣關係。但一般人抗上、叛逆的心態很強,連三個人在一起,也不能安分,都是各自為王,不服從管理。按業果來判斷,在團體中不聽從君長合理的吩咐,都是破壞團體秩序、破壞事業的惡行。      這裡說:出門在外,承事君長,每做一事,都要忠誠,不要以為上級不知,就可以隨便。處罰一個人,也不能認為上面不知,就作威作福,胡作非為。凡事要憑良心,對待罪犯罪過的輕重,要仔細審查,公平判斷。      像這樣,凡是處理君長吩咐之事,都要盡心做好,不敢馬虎隨便,這才是為人忠誠之道。不能虧了良心、失了本分。      事君如天。古人格論,此等處最關陰德。      古人教誡:承事君長,要如面對上天一般恭敬。今天來說,就是要忠於國家、忠於事業,盡好責任和義務。這個地方關係陰德很大。      試看忠孝之家,子孫未有不綿遠而昌盛者,切須慎之。      從顯現的事實來看,凡是忠孝人家,子孫沒有不發達久遠而世代昌盛的。所以此處切切要謹慎。      以出世間來說,任何佛法上的成就都源於依止善知識,歷史上任何成就者的功德、事業,無一不是從敬重上師、承事上師而來。所以學佛修行,一定要盡好佛法中的孝道。      10、愛惜物命      何謂愛惜物命?      「物命」就是萬物的生命。      我們要懂得,什麼才是最值得珍愛的。五欲六塵,虛假的名利、包裝,都不值得珍愛。真正值得珍愛的是生命。      學習了大乘佛法,對於生命的本性有所了解,就會知道生命何等寶貴,自然會對有情發起珍愛之心。或者,能了解有情是自己過去世的父母、妻兒、兄弟、姐妹,我們也會普愛眾生,報答他們的恩德。      珍愛有情,是大乘修行的重點。《修心八頌》中說:「願我以勝如意寶,饒益他眾之意樂,時時刻刻倍珍愛,輪迴一切諸有情。」      凡人之所以為人者,惟此惻隱之心而已;求仁者求此,積德者積此。      惻隱之心:就是見到眾生遭遇不幸而心裡同情、憐憫的心。孟子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惻隱之心是仁慈的開端。      人之所以算作人,唯一是有惻隱之心,求仁者是求這惻隱之心,積德者也是積這惻隱之心。      周禮、孟春之月35,犧牲36毋用牝37。孟子謂君子遠庖廚38,所以全吾惻隱之心也。      《周禮》上說,每年正月祭祀,祭品不要用母的,因為春天是動物最容易懷孕的時期,以母的做為祭品,會摧殘很多胎中的小生命。孟子說:君子不肯住在廚房的附近。一般人家的廚房成天殺生,宰割動物的軀體。君子不忍見聞動物被殺。這樣做,都是為了保全自己的惻隱之心。      故前輩有四不食之戒,謂聞殺不食、見殺不食、自養者不食、專為我殺者不食。學者未能斷肉,且當從此戒之。      為了保全人的惻隱之心,前輩有四不食的禁戒,就是聽到動物被殺的聲音,不吃;見到動物被殺,不吃;自己養的動物,不吃;專門為我殺的動物,不吃。學者還不能做到斷肉,應當暫時戒吃這四種肉,凡是修慈心的人,先初步這樣做起。      漸漸增進,慈心愈長。      按這樣培養,漸漸增上,慈心會日益增長。      不特殺生當戒,蠢動含靈,皆為物命。求絲煮繭,鋤地殺蟲,念衣食之由來,皆殺彼以自活。故暴殄之孽,當於殺生等。      不但殺生要戒除,就連微小的生命也不能傷害。譬如用絲做衣服,把繭放在水裡燒,要傷害蠶的性命;種地耕田,不知要殺死多少地里的小蟲。想想衣食是以眾生的生命為代價換來的,怎麼能隨便糟蹋、浪費呢?所以,浪費的罪過和殺生等同。      至於手所誤傷,足所誤踐者,不知其幾,皆當委曲防之。      至於隨手誤傷用腳踩死的生命,又不知有多少,既然在學習慈愛生命,這些地方都需要小心設法防止。      古詩云:愛鼠常留飯,憐蛾不點燈。何其仁也?      宋朝蘇東坡有兩句詩說:慈愛老鼠,常留一點飯,讓它不要受餓;憐憫飛蛾,寧可不點油燈,也不能傷害它。這是何等仁厚慈悲!      善行無窮,不能殫述;由此十事而推廣之,則萬德可備矣。      善行的數量無量無邊,無法一一說明。總之,由上述善行推廣開來,就可以圓滿無量功德。      以上的善行,能在所緣境、時間、希求的果位、深度廣度上拓展開來,完全可以成為大乘菩薩的六度萬行。      唐朝的白居易問道鳥窠禪師,禪師開示他:「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白居易說:「連三歲的孩兒也這麼說。」禪師說:「三歲孩兒雖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白居易心服其言,作禮而退。所以,學習積善之方,關鍵是實行。能步步實行,決定可以速趣聖賢的境界。

 

19 逆知:預先知道。20 嗤:譏笑。21 弱冠:二十歲。22 鄞:今天浙江寧波鄞縣。23 尚書:相當於現在的部長。24 誆:騙。25 辟:刑罰。26 現行:就是現在的所行。27 鎰:古代重量單位,一鎰重二十兩,也有說是二十四兩。28 揄揚:稱揚、宣揚。29 取法:效法之意,也就是取過來作榜樣的意思。30 期年:一周年。31 形跡:外在表現的形像。32 判然:區分很明顯的樣子。33 役役:形容勞苦不得休息。34 泰然:安然鎮定、若無其事的樣子。35 孟春之月:春季的第一個月,也就是正月。36 犧牲:做為祭品的牲畜。37 牝:雌性的動物。38 庖廚:廚房。

推薦閱讀:

〖情感探秘〗婚外戀有真愛嗎?10大改變讓你看清出軌女人
你是不是也慢慢成了油膩的大人
向內打破,為成長賦能
《改變—問題形成和解決的原則》知識框架
到底是什麼改變了我們

TAG:命運 | 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