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擁世界重要航道馬六甲海峽的國家——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也是一個多元文化種族並存的國家,馬來人為最大族群,其次為華人、印度人以及東馬土著,共超過30個民族,人民享有宗教自由,多元語言並存。
馬來西亞的國家元首稱為最高元首,政府首長為首相所領導,政治體制是沿襲自英國西敏寺制度的三權分立體制。 外交方面,馬來西亞在1957年9月17日加入聯合國,是東南亞國家聯盟的創立國之一,同時也是環印度洋區域合作聯盟、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共和聯邦、不結盟運動和伊斯蘭會議組織的成員國,主要參與的軍事行動有五國聯合防衛和聯合國維和行動。 馬來西亞歷史: 史前時代 早期王國 赤土 前100年–7世紀 剛迦王國 2世紀–11世紀 狼牙脩 2世紀–14世紀 盤盤 3世紀–5世紀三佛齊 7世紀–13世紀
滿者伯夷 13世紀–15世紀 古吉打 630年–1136年 蘇丹國崛起 汶萊蘇丹王朝 15世紀至今 吉打蘇丹王朝 1136年至今 馬六甲蘇丹王朝 1402年–1511年 蘇祿蘇丹王朝 1450年–1899年 柔佛蘇丹王朝 1528年至今歐洲殖民時期 葡屬馬六甲 1511年–1641年 荷屬馬六甲 1641年–1824年 海峽殖民地 1826年–1946年 英屬馬來亞 1874年–1946年 馬來聯邦 1895年–1946年 馬來屬邦 1909年–1946年 砂拉越王國 1841年–1946年 英屬北婆羅洲 1882年–1963年
日據馬來西亞 1941年–1945年
獨立時期 馬來亞聯邦 1946年–1948年 馬來亞聯合邦 1948年–1963年 馬來西亞聯邦 1963年至今 新加坡獨立 1965年 五一三事件 1969年 新經濟政策 1971年–1990年 茅草行動 1987年亞洲金融危機 1997年–1998年
綜述:馬來西亞成立前的歷史,可按照外界影響的主要因素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印度文明的支配。從印度輸入的印度教和佛教文化,主導了早期馬來西亞的歷史。從7世紀到14世紀,在蘇門答臘的三佛齊文明達到高峰,其影響力延伸至蘇門答臘、爪哇、馬來半島和婆羅洲的大部分地區。 第二階段:伊斯蘭文明的興盛。伊斯蘭教早在10世紀傳至馬來西亞,但直到14世紀和15世紀,三佛齊覆滅後不久,伊斯蘭教才在馬來半島奠定根基。這個地區分裂成眾多以伊斯蘭教為主的蘇丹國,其中最突出的是馬六甲蘇丹王朝。伊斯蘭文化對於馬來人產生了深遠影響,但是同時它也受到馬來民族的影響。 第三階段:歐洲殖民勢力的入侵。葡萄牙是歐洲第一個在馬來西亞建立勢力的殖民強權,於1511年佔領馬六甲,緊接著是荷蘭。然而,英國先在亞庇、古晉、檳城與新加坡建立基地,最終取得在當今馬來西亞領土上的霸權。1824年英荷條約規定了英屬馬來亞和荷屬東印度群島(即後來的印度尼西亞)之間的界線。 第四階段:新移民的到來。殖民者為了滿足經濟的需要,大量引入華人和印度人的勞動者,以滿足在馬來半島和婆羅洲所產生的殖民地經濟需求, 間接對馬來民族的經濟和職業上的支配勢力造成威脅。1942年至1945年日本佔領這個地區,給英國在東亞的勢力與以致命打擊。雖然日本佔領的時期相當短,但是它激起了馬來亞和其它地區的反殖民民族主義。馬來人民族主義又激起了華人的反對。華人懼怕馬來人和伊斯蘭教的支配地位,許多華人因此參加馬來亞共產黨。在英國軍方的強烈鎮壓,以及馬來人和華人政治領袖的協商退讓下,共產黨暴動被撲滅,1957年多民族的馬來亞聯合邦宣告獨立。1963年 8月31日,英屬的新加坡和北婆羅洲宣告獨立,1963年7月22日,英屬的砂拉越宣告獨立,並於9月16日與馬來亞聯合邦參組馬來西亞。1965年華人占多數的新加坡被迫獨立(因為當時的馬來精英懼怕新加坡的華人人口會削弱馬來人占多數的人口比例)。馬來西亞克服了這個危機,也克服了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衝突的危機,但其內部的矛盾導致了1969年的種族衝突。馬來西亞進入緊急狀態,政治生活和國民自由受到限制,這個措施維持至今。從1970年開始,馬來西亞全國巫人統一機構在華人和印度人領袖的協助下組成國民陣線,在馬來西亞幾乎達到一黨制的地步。在巫統的統治下,馬來西亞經濟快速發展,但是人均GDP卻只是被趕出門的新加坡的六分之一。巫統長期搞種族主義,馬來西亞是馬來人的馬來亞壓制非馬來族的印度人和華人。三佛齊帝國:
在7世紀到13世紀之間,馬來半島的許多地區由三佛齊帝國所統治。三佛齊到底在什麼地方至今未能考證,估計位於蘇門達臘東部某條河的入海口附近,有可能就是今天的巨港。三佛齊的國王統治著一個由蘇門達臘的濱海地區、馬來半島和婆羅洲所組成的、鬆散的海上王國達700年。其中有部分時間,三佛齊也控制爪哇島部分地區,不過爪哇島上的各個小王國始終抗拒三佛齊的霸權統治。三佛齊是一個商業國家,歡迎每年一度來自中國和印度的船隊到這裡來做生意,有時甚至有從日本、阿拉伯和伊朗的船隻到達。三佛齊最大的敵人是北方的暹羅,暹羅多次試圖從北部征服三佛齊。為了與中國結盟以對抗這些敵人,三佛齊向中國皇帝進貢,但從未受中國統治。在1025年與1026年,剛迦王國遭到古淡米爾國朱羅王朝皇帝Rajendra Chola I 攻打,使得三佛齊的第一個都城哥打格蘭基因而荒廢。朱羅王朝的入侵減損了三佛齊的威望,三佛齊曾將其影響力施展到吉打、北大年,遠至單馬令。2世紀的一首淡米爾文詩Pattinapalai,描寫來自吉打的貨物堆積在朱羅王朝首都的景象。7世紀的一出梵文戲劇Kaumudhimahotsva,將吉打稱為卡達哈州(Kataha-nagari)。Agnipurana也提及卡達哈的領地以一座高峰為邊界,學者相信這就是吉打的日萊峰。來自Katasaritasagaram的故事描寫卡達哈的高貴生活。不久之後,信奉佛教的單馬令王國控制了吉打。在11世紀,單馬令國王Chandrabhanu利用吉打做為攻打斯里蘭卡的基地,這個事件記錄在泰米爾納德邦Nagapattinum的石碑,以及斯里蘭卡的編年史《大史》.從10世紀之後,三佛齊的勢力開始減弱。三佛齊從來不是一個中央集權國家,10世紀中葉,它與爪哇的一系列戰爭顯然削弱其商業發展,並導致國力衰敝。在11世紀,一支稱為末羅瑜(Melayu)的敵對勢力開始與三佛齊對抗。末羅瑜這個港口可能位於今天的印度尼西亞蘇門達臘海岸的占碑省。末羅瑜的影響力,呈現在它是馬來(Malay)這個字的字源這個事實上。與此同時,伊斯蘭教的普及也削弱了信印度教的三佛齊國王的勢力。最早皈依伊斯蘭教的地區如亞奇脫離了三佛齊的統治。13世紀末,暹羅的素可泰王國控制了馬來半島大部分地區。14世紀,爪哇的滿者伯夷帝國控制馬來半島,成為其屬地之一。但直到14世紀三佛齊依然控制著它最富饒的部分,所生產的香木、海產品、金、錫、香料、臘和果乾在中國和在西方均非常暢銷。馬六甲和伊斯蘭馬來亞:位於馬來半島西岸的馬六甲港口,是由來自三佛齊皇室的一位王子拜里米蘇拉約在1400年建立的。《馬來紀年》稱他是亞歷山大大帝的後代。敵國征服巨港,導致他和其他人逃離。拜里米蘇拉特別航向淡馬錫(Temasek,現在的新加坡)以逃避迫害。他受到來自北大年,由暹羅國王指派為淡馬錫統治者的馬來蘇丹Temagi所保護。不到幾天時間,拜里米蘇拉就殺害Temagi,自立為統治者。大約五年過後,由於暹羅勢力進逼,他被迫離開淡馬錫。在這段期間,有一支來自滿者伯夷的爪哇人艦隊曾攻擊淡馬錫。拜里米蘇拉向北前進,以建立一個新的根據地。在麻坡,拜里米蘇拉考慮將他的新王國建立在Biawak Busuk或Kota Buruk。在發現麻坡的地點並不合適之後,他繼續往北走。據信他在沿路曾造訪Sening Ujong (雙溪烏榮Sungai Ujong的舊名,即現在的芙蓉市),隨後到達Bertam河(馬六甲河的舊名)的河口,建立了馬六甲蘇丹王朝。歷經時間演變,這個地方發展成今天的馬六甲。依據《馬來紀年》記載,拜里米蘇拉在一株「滿剌加樹」(Malacca tree,又名余甘子)下,看見一條獵狗將一頭鼷鹿(mouse deer)逼到絕境,小鼷鹿為了自衛,將狗踢進河裡。他將這個景象視為好兆頭,決定在此建立一個名為馬六甲(Melaka,Malacca)的王國。他建立並改善貿易設施。在馬六甲建國之時,中國明朝皇帝明成祖派出艦隊以擴展貿易。艦隊首領鄭和造訪馬六甲,並帶著拜里米蘇拉返回中國,承認他是馬六甲合法統治者的地位,明成祖封他為滿剌加國王。為了交換定期的進貢,中國皇帝提供馬六甲保護,以抵抗暹羅的不斷威脅。在這個時代前後,在馬來半島定居的華人和印度人成為今天峇峇娘惹和Chetti社群的祖先。根據一種理論,當拜里米蘇拉娶了Pasai公主之後,成為一個穆斯林,他採用當時流行的波斯銜頭"Shah"(國王),自稱依斯干達國王(Iskandar Shah)。 據中國史書記載,在1414年,這位馬六甲第一位統治者的兒子晉見明成祖,告以父親去世的消息。拜里米蘇拉的兒子隨即受到承認,為馬六甲第二任統治者,名為Raja Sri Rama Vikrama, Raja of Parameswara of Temasek and Melaka,他的穆斯林人民稱他Sultan Sri Iskandar Zulkarnain Shah 或Sultan Megat Iskandar Shah。他從1414到1424年統治馬六甲。 透過印度穆斯林以及少部份來自中國的回人所影響,伊斯蘭教在15世紀變得越來越普遍。馬六甲很快就佔據了過去三佛齊所統治的地區,與中國建立了獨立的外交關係,並控制中國通向印度的海上貿易道路。由於蒙古的擴張,這時從中國通向西方的陸路被阻,這條海上貿易通道就變得越來越重要。馬六甲建國後數年內,正式採行伊斯蘭教,其國王稱號由拉者(Raja)改為蘇丹(Sultan)。馬六甲蘇丹王朝的政治勢力幫助伊斯蘭教傳遍馬來群島,馬六甲當時身為馬來亞半島最繁盛的王國,使這個信仰得以傳播到鄰國。到了16世紀開頭,伊斯蘭教成為馬來人的主要宗教,其勢力到達現在的菲律賓,只有巴厘島依然是一個孤立的印度教島嶼。雖然馬六甲蘇丹王朝只維持一個多世紀,但它被看作是馬來人自主統治的一個黃金時代,馬六甲蘇丹成為所有後繼的馬來統治者的榜樣。馬六甲成為馬來文化的中心,它奠定了今天馬來文化的基礎:馬來土著文化與外來的印度、華人和伊斯蘭元素的融合。馬六甲風格的文學、藝術、音樂、舞蹈、衣著,及其宮廷人士的華麗銜頭,成為所有馬來人的標準。馬六甲宮廷對馬來語賦予極高聲望,這個語言最初是在蘇門達臘形成的,在馬六甲建國時帶到此地。它成為所有馬來國家的官方語言,即使許多地區依然保有地方語言。
爭奪霸權:奧斯曼帝國阻斷了歐洲與亞洲之間的陸路貿易路線,而且與印度及東南亞的貿易受到阿拉伯商人所壟斷,迫使歐洲國家尋找一條通向印度的海路。1498年葡萄牙國王若昂二世派出瓦斯科·達·伽馬(Vasco da Gama),發現了繞過好望角通向印度的海路。1511年阿方索·迪·阿不奎(Afonso de Albuquerque)帶領遠征艦隊來到馬來亞,經過一個月的圍攻,他佔領了馬六甲。馬六甲成為葡萄牙在東方活動的核心據點。馬六甲蘇丹王朝最後一位蘇丹的兒子逃到馬來半島南端的民丹島,並在那裡建立了一個新的國家,柔佛蘇丹王朝。馬六甲的統治消失後,馬來群島分裂為眾多互相爭戰不停的小國家,其中最重要的有亞齊、汶萊、柔佛和霹靂。其它國家有萬丹、日惹、吉打、雪蘭莪、蘇祿和登嘉樓等。16世紀末,歐洲商人在馬來亞北部發現了錫礦,透過錫的出口,霹靂變得富強起來。歐洲殖民勢力繼續在這個區域擴張。葡萄牙控制了對盛產香料的摩鹿加群島的貿易。1571年西班牙佔領馬尼拉。1607年,亞齊蘇丹國興起,成為馬來群島最強盛富裕的國家。在伊斯干達.穆達(Iskandar Muda)統治下,這個蘇丹國控制的範圍延伸到蘇門達臘與馬來半島的大部分地區。他征服馬來半島的錫礦產地彭亨。他所向披靡的艦隊在1629年攻打馬六甲的戰役中瓦解,依據葡萄牙史書記載,當時葡萄牙與柔佛的聯軍設法摧毀他的所有船艦,殺掉19,000名戰士。然而,亞齊的軍力並未被摧毀,因為在同一年亞齊征服了吉打併把許多吉打人民遷到亞齊。這位蘇丹的養子 Iskandar Thani先前是彭亨的王子,後來成為他的繼承人。在Iskandar Thani統治期間,亞齊專註於鞏固內部及宗教上的統一。在17世紀初,荷蘭建立了荷蘭東印度公司(英文:Dutch East India Company,荷蘭文: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簡稱VOC),一開始建立在摩鹿加群島的貿易,他們很快就佔據了爪哇島上較弱的蘇丹國,1619年建立巴達維亞為他們的首府。他們從巴達維亞擴展勢力到馬來群島,與柔佛結盟來對付他們的主要敵人:馬六甲的葡萄牙人和強大的亞齊蘇丹國。1641年,在數次嘗試後,荷蘭與柔佛的聯軍終於攻佔馬六甲,終結了葡萄牙的統治,葡萄牙僅剩下葡屬帝汶。在荷蘭的支持下,柔佛在馬來亞的各個蘇丹國之間,獲得一個鬆散的霸權地位,只有霹靂例外,它能夠周旋於柔佛和暹羅之間,並保持其獨立。這段期間,馬來亞各蘇丹國的虛弱,為從其它地區人民移入這些馬來故土創造了條件。從印度尼西亞東部來的布吉人海盜經常襲擊馬來亞海岸地區。1699年他們刺殺了柔佛最後一位馬六甲血統的蘇丹,控制了柔佛,其他布吉人控制了雪蘭莪。從蘇門達臘來的米南加保人也遷入馬來亞,最終建立了自己的國家森美蘭。柔佛的覆滅在馬來半島上留下了一個權力真空。暹羅的大城王國部分填補了這個空缺,將北部的五個馬來國家——吉打、吉蘭丹、北大年、玻璃市和登嘉樓——變成自己的屬國。柔佛覆滅也讓霹靂成為馬來亞蘇丹國之中的領導者。18世紀馬來亞對歐洲的經濟重要性快速成長。尤其英國與中國之間的茶貿易,增加了對馬來亞的高質量的錫的需求,錫用在茶葉箱的內襯,具防潮作用。馬來亞的胡椒在歐洲也享有盛譽,而且在吉蘭丹和彭亨有金礦。錫礦和金礦及其附屬工業的發展,導致了第一批外來移民湧入馬來人的世界,一開始是阿拉伯人和印度人,後來則是華人。華人定居在城鎮並很快掌控了經濟活動。這建立了往後200年馬來亞社會的典型模式:鄉居的馬來人逐漸受到富裕的城鎮移民社群所控制,就連蘇丹也無法抵擋這些城鎮移民的力量。從17世紀開始,英國商人就現身於馬來亞水域,但直到18世紀中期,以英屬印度為基地的英國東印度公司才開始對馬來亞事務真正感興趣。由於該公司與中國貿易的增加,它需要在馬來亞地區設立基地。雖然英國曾使用不同的島嶼為基地,但直到1786年它向吉打蘇丹租借了檳城,才擁有第一個長久的基地。此後英國又在檳城對岸的大陸上租借了一大片土地(稱為威省)。1795年在拿破崙戰爭時期,英國佔領了荷屬馬六甲以防止法國在此立足。1815年英國將馬六甲交還荷蘭時,英國總督斯坦福·萊佛士尋找一個替代基地。1819年他從柔佛蘇丹手中獲得了新加坡。檳城和新加坡這兩個基地,加上荷蘭這個海上強權的沒落,造就英國成為馬來亞的支配勢力。英國的影響力隨著馬來亞對於暹羅擴張的畏懼而增加。19世紀,馬來蘇丹成為大英帝國的忠實盟友。英屬馬來亞與婆羅洲:1824年英國與荷蘭簽署1824年英荷條約,最終確立了英國對馬來亞的霸權,同時也決定了當代馬來西亞的雛形。荷蘭撤出馬六甲並放棄所有在馬來亞的利益,而英國則承認荷蘭對東印度剩餘地區的利益。這個瓜分在馬來亞地區划了一條人為的界限,這條界線遺留至今。1826年,檳城、馬六甲、新加坡與納閩聯合組成了海峽殖民地。海峽殖民地最初由位於加爾各答的東印度公司所管理,其後檳城與新加坡先後成為這個殖民地的行政中心,直到1867年,由倫敦的殖民地事務大臣管理為止。在19世紀里英國與馬來亞的其它蘇丹國簽署協議,在這些國家中設立代辦,幫助蘇丹管理其國事,這些代辦很快就成為這些國家的真正統治者。對英國投資者來說,擁有錫礦的霹靂的政治穩定是最重要的,因此霹靂成為第一個與英國簽署協議同意英國管理的蘇丹國。柔佛是最頑強的蘇丹國,一直到1914年才放棄其獨立性。在20世紀之交,彭亨、雪蘭莪、霹靂與森美蘭,合稱為馬來聯邦,實際上屬於英國控制範圍。1909年勢力減弱的暹羅同意將吉打、吉蘭丹、玻璃市和登嘉樓讓給英國。(暹羅保留了對北大年蘇丹國的控制。今天泰國南部依然有一小支穆斯林少數民族,其獨立運動為泰國政府帶來不少麻煩)。柔佛蘇丹蘇丹阿布·巴卡爾與維多利亞女王熟識,因此承認彼此是對等地位。直到1914年,蘇丹阿布·巴卡爾的繼承人蘇丹Ibrahim才接納一位英國代辦。先前屬於泰國的四個州以及柔佛合稱馬來屬邦。
19世紀後半部,英國還獲得了對荷蘭從未立足的婆羅洲北岸的控制。這個地區的東部(今天的沙巴)則由受西班牙屬菲律賓控制的蘇祿蘇丹的名義統治。其餘部分則是汶萊蘇丹的統治地。1841年英國探險家詹姆士·布魯克從汶萊蘇丹手中租借了古晉,並稱自己為砂拉越的「白色拉者」。此後他不斷從汶萊手上取得領土。婆羅洲的東北部被英國商人殖民。1881年英國北婆羅洲公司被允許控制這塊地區,受新加坡總督監督。西屬菲律賓從未承認蘇祿蘇丹對這些領土的喪失,這是後來菲律賓宣稱擁有沙巴主權的理由。1888年汶萊成為英國保護國,1891年英國再與荷蘭簽訂條約,確定兩國在婆羅洲的邊界。1910年英國對馬來群島領土的統治模式成形。海峽殖民地成為英國海外領地,由受倫敦的殖民地事務大臣監督的總督管理。這個領地的居民半數是華人,但所有的代辦,不論種族為何,均是英國公民。最早接受英國代辦的四個蘇丹國,霹靂、雪蘭莪、森美蘭和彭亨組成了馬來聯邦。名義上它們依然獨立,但是從1895年開始受一個英國總代辦管理,實際上已成為英國殖民地。馬來屬邦(柔佛、吉打、吉蘭丹、玻璃市和登嘉樓)各國享有較大的獨立性,不過它們也無法阻擋英國代辦的意願。英國最緊密的馬來盟國柔佛擁有自己的憲法特權,規定蘇丹有任命內閣的權利,不過實際上每次蘇丹必須先與英國討論他的任命。馬來亞的民族關係:有別於其它殖民強權的是,英國始終主要從經濟角度來看待殖民地,而且英國的公司股東期望殖民地為他們帶來利益。馬來亞的吸引力在於其錫礦和金礦,但英國農場主很快就開始試種熱帶作物——番薯、毛鉤藤、甘密、胡椒和咖啡。1877年從巴西引入了橡膠,在歐洲發展迅速的工業刺激下,橡膠很快就成為馬來亞最熱門的出口品。後來棕櫚油也成為熱門的出口品。所有這些工業均需要大量的和有紀律的勞動力。而英國人覺得馬來人不是可靠的勞力來源。解決方法是從印度引進勞動力,尤其是印度南部的泰米爾人。礦山、工廠和港口也吸引了大量來自中國南部的工人,尤其是客家籍。很快華人在新加坡、檳城、怡保成為多數群體,在1857年成為一個錫礦中心而被建立的吉隆坡也是如此。1891年馬來亞進行首次人口普查時,華人在主要的產錫蘇丹國霹靂和雪蘭莪占多數。大多數華人到達的時候非常貧窮,但是他們勤勞,重視孩子教育,並維持儒家的家庭道德,而且他們的自願性連結關係,透過各個鄉屬會館這類互助組織而構成緊密網路,都是他們事業成功的原因。1890年代,吉隆坡的華人首領葉亞來是當時馬來亞最富裕的人,領有"華人甲必丹"的銜頭,擁有許多礦山、農場和商店。從一開始馬來亞的銀行和保險業就在華人手中,通常與倫敦的公司具有夥伴關係,華人很快就成為經濟上的主力。由於馬來蘇丹生活窮奢極侈,入不敷出,他們很快就積欠華人銀行家大筆債務,這使得華人不但擁有經濟力量,而且獲得了政治權利。最初到達馬來亞的華人幾乎全部是男人,而且許多人打算賺了大錢後就衣錦還鄉。許多人後來確實回到中國,但更多人留下了。一開始他們與馬來人婦女結婚,產生了一個華人馬來混血兒的峇峇娘惹社群,但很快他們就開始引進華人婦女,建立定居社群,興修學校和廟宇。印度人在最初並沒有那麼成功,有別於華人,印度人一開始只是以橡膠莊園的勞動力來到馬來亞的,因此他們沒有華人那麼多的經濟機會。此外印度人社群也不像華人那麼團結,他們有印度教信徒和穆斯林之分,並且有語言和種姓的區別。20世紀初才出現印度人的貿易和專業階層,但大多數印度人依然很窮,幾乎沒有受到教育。他們大多數居住在產橡膠地區的農村聚居區里。傳統的馬來社群無法處理向英國人喪失其政治自主權,也無法處理向華人喪失其經濟力量。20世紀初,馬來人甚至面臨著可能在自己國家裡成為少數人的威脅。蘇丹被看作是英國人和華人的協作人,尤其在數量不斷增多的受西方教育的馬來人眼中,喪失了他們的傳統威望;但大多數農村人民繼續敬畏著蘇丹及他們的威望,對於殖民統治來說,這一點非常重要。20世紀初,一小群馬來民族主義知識分子開始崛起,也出現了伊斯蘭的復甦,以呼應對於外來宗教,特別是基督教所帶來的威脅。事實上,根本沒有馬來人改信基督教,倒是有不少華人轉為基督徒了。受西方影響較少的北部成為伊斯蘭保守派的據點,至今這個地區依然如此。對於馬來人來說,保持他們尊嚴的一個重要事實是,英國人讓他們完全保有對警察和地方軍隊的壟斷權利,此外管理機構的大多數非歐洲人職位也由馬來人佔據。華人一般自己花錢建造學校和學院,並從中國聘請教師,殖民政府則負責培植馬來人的教育。1905年江沙馬來學院開設。1910年設立馬來管理機構,1922年設立馬來師範學校、1935年設立馬來女子學院。所有這些措施反映了英國的「馬來人的馬來亞」政策,而其他民族的人只不過是暫時居民。但這個觀點越來越偏離事實,為未來的衝突埋下了伏筆。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英國忽視了馬來亞的憲政發展。為維持間接統治政策,英國人試圖維持蘇丹的權利,不允許任何關於馬來亞成為一個統一或自主國家的討論。英國不但不打算給予馬來亞一個統一的政府,並於1935年撤除了馬來聯邦總代辦,將政治權力分散到各個蘇丹國。英國人傾向於以刻板印象看待各個民族,認為馬來人和藹可親但純真,而且極其懶惰,無法自主,但在英國軍官指揮下,他們會是良好的士兵。英國認為華人聰明但危險,在1920年代和1930年代里,呼應著中國本土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之間的鬥爭,馬來亞的華人也組織了相互敵對的秘密組織,在華人城鎮里爆發了經常性的動亂。英國人認為馬來亞是一個由不同民族與不同蘇丹國所構成的烏合之眾,不可能變成一個國家,更不用提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日治時期和緊急狀態: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在馬來亞的英國人可說是完全措手不及。在1930年代,英國為了對付逐漸增強的日本海軍威脅,在新加坡建立了一個龐大的海軍基地,但完全沒有料想到日本是從北方入侵馬來亞。由於歐洲戰場的需要,英國在遠東實際上沒有空軍戰力。因此日本可從法屬印度支那的基地發動攻擊,而不會受到抵抗。雖然英國、澳大利亞和印度軍隊的頑強抵抗,但日本在兩個月內就佔據了馬來亞。1942年2月15日沒有陸上防禦、沒有空軍支持、沒有淡水供給的新加坡投降。這是英國無法彌補的聲譽損失。英屬北婆羅洲、砂拉越和汶萊也被日本所佔領。日本人將馬來人看作是一群從英國殖民統治被解放的殖民人群,並且樹立了有限的馬來民族??主義,這使得日本人在馬來管理機構和知識分子中贏得一定程度的支持。大多數蘇丹也主動與日本人合作,雖然後來日本戰敗後。日本當局為了配合大東亞共榮圈的政策,答應戰後讓馬來亞獨立,並且協助訓練了馬來人成立武裝部隊與政府部門菁英。因此總的來說,1945年英國人回到馬來亞時,最高興的就屬馬來人。但時局並未如停留在英國人戰前的情況,而且一股追求獨立的渴望正在增長 。英國本土破產,新的英國工黨政府主張儘快撤出東方。殖民地自治和最終獨立成為英國的新政策。橫掃亞洲各地的殖民地民族主義浪潮很快到達了馬來亞。但當時大多數馬來人更關心抵抗主要由華人組成的馬來亞共產黨,而不是從英國獨立。事實上他們希望英國不要撤出馬來亞,而是協助他們對抗馬來亞共產黨,當時馬來亞最大的武裝力量。在二戰最後一年,馬來亞共產黨與馬來人為首的部隊發生衝突,許多馬來人遭到裝備精良的華人共產黨人所殺害。戰後回到馬來亞的英國人,發現這個地方處於內戰的邊緣。1946年英國宣布了一個組織馬來亞聯邦的計劃,這將原先屬於馬來聯邦和馬來屬邦的蘇丹國,加上檳城和馬六甲(但不包括新加坡)合組一個英國海外領地,並在數年後獨立。這個計劃遭到馬來人強力反對,因為它削弱了馬來統治者的地位,而且將公民權賦予馬來亞華人與少數民族。 。一開始蘇丹們支持這個計劃,但後來又轉為反對這個計劃,並讓自己成為這股反對力量的領導者。在柔佛首席部長奧恩·加法爾的領導下,馬來人組織成立了巫統。巫統支持馬來亞獨立,條件是這個新國家完全由馬來人掌管。面臨馬來人的強烈反對,英國放棄了平等公民權的計劃。因此,馬來亞聯邦在1946年建立,在1948年解散。代之以馬來亞聯合邦,在英國保護下,恢復了馬來蘇丹國各統治者的自治權。與此同時,共產黨則在積極準備暴動。1945年12月抗日游擊隊解散,馬來亞共產黨成為一個合法政黨,但游擊隊的武器卻被謹慎收藏起來,以備未來之用。馬共的政策是立刻獨立,並且所有民族平等。這意味著它極難招募到馬來人黨員,主要支持者來自華人主導的商會,尤其在新加坡;以及華人學校,其中的教師大多來自中國,將中國共產黨看作中華民族重生的領導者。1947年3月,隨著冷戰的開始和共產國際的左傾,馬來亞共產黨的總書記萊特被殺,原游擊隊首領陳平任總書記,陳平要求共產黨立刻行動。共產黨發動游擊隊行動,期望迫使英國勢力撤離馬來亞。7月,在一連串莊園主遭到暗殺後,英國殖民政府展開反擊,宣布進入緊急狀態,馬來亞共產黨被禁,數百戰士被捕。共產黨退入森林,組織了馬來亞人民解放軍,這支軍隊約有13,000名男性,其中第十支隊主要由馬來人組成。 這段被稱為馬來亞緊急狀態從1948年延續到1960年,殘酷的戰鬥蔓延整個馬來半島。英國的戰略相當有效,通過對華人做出經濟和政治上的讓步,並且將散居鄉間的華人集中到位於馬共勢力範圍外的「白區」的「新村」。有效動員馬來人來對抗馬來亞共產黨,也是英國的一個重要策略。從1949年開始,馬共的抗爭失去了其動機,招募的游擊隊人數銳減。1951年馬來亞共產黨謀殺了英國高級專員亨利·葛尼,但是這種轉向「恐怖份子」的策略,使得馬來亞共產黨失去了許多溫和派的華人支持。1952年傑拉爾德·鄧普勒被任命為馬來亞英軍指揮官,他帶來了緊急狀態的結束。鄧普勒在馬來亞發明了反游擊戰的戰術,無情地剿滅馬共。雖然游擊隊被擊潰,但英國軍隊因著冷戰的背景而留下來。 依靠這個背景,大英國協一員的馬來亞於1957年8月31日獨立。 走向馬來西亞:華人對馬共的反對,呈現於1949年籌組的馬華公會(Malayan Chinese Association,MCA),它成為調節華人政治意見的渠道。其領導人陳禎祿願意與巫統合作,建立一個所有公民平等的獨立的馬來亞,但同時在馬來人敏感的議題上做出充分讓步,來平息馬來民族主義者的恐懼。1951年吉打王子東古阿卜杜勒·拉赫曼繼奧恩·加法爾之後,擔任巫統領導人,陳禎祿與東古阿卜杜勒·拉赫曼密切合作。由於1949年英國人宣布無論馬來人願意與否,馬來亞將在數年內獲得獨立,兩位領導人必須下定決心來提出在兩個社群均可接受的一個協議,成為一個穩定的獨立國家的基礎。這個巫統-華人公會聯盟(後來印度人國大黨也加入了這個聯盟)在1952年和1955年的大選中,在馬來人和華人地區均獲勝。民選地方政府制度的引進,是戰勝共產黨的另一個重要步驟。1953年斯大林去世後,在馬共領導層對於是否繼續武裝鬥爭發生了分歧。許多馬共游擊隊員喪失對武裝鬥爭的信心並重返家園,而且在1954年鄧普勒離開馬來亞時,緊急狀態已經結束,即使陳平依然帶領一群頑固的游擊隊員繼續在難以進入的泰國邊境鄉區堅持了許多年。緊急狀態留下了馬來人與華人之間長期延續的仇恨。在1955年和1956年,巫統、馬華公會、印度人國大黨和英國共同制定一部憲法草案,承認所有民族享受平等的公民權。為了交換,華人公會同意國家元首由馬來亞蘇丹輪流擔任,馬來語成為官方語言,促進和資助馬來人的教育和經濟發展。實際上這個協議意謂著馬來亞將由馬來人治理,特別是由於他們繼續主導著管理機構、警察和軍隊,但華人和印度人在內閣和議會中將會具有合乎比例的代表,並治理他們占多數的州屬,而且經濟地位受到保護。誰來控制教育系統是個非常棘手的問題,一直拖延到獨立後都沒解決。1957年8月31日東古阿卜杜勒·拉赫曼成為獨立的馬來亞的第一位總理。馬來亞獨立後,這個區域還有其它英國領地的前途懸而未決。日本投降後,布魯克家族和英國北婆羅洲公司分別放棄了對砂拉越和沙巴的控制,這些地區成為英國皇家殖民地。相較於馬來亞,這些地區的經濟發展落後得多,當地的政治領袖過於軟弱,而未尋求獨立。而且這些地區與馬來亞的文化區別也相當大。以華人占多數的新加坡於1955年獲得自主權,1959年當時年輕的社會主義運動領導人李光耀成為新加坡首席部長。盛產石油的汶萊蘇丹國依然是英國附屬。1959年與1962年之間,英國政府召集了多次複雜的談判,在這些當地領導人與馬來亞政府之間進行協商。1961年東古阿卜杜勒·拉赫曼贊成建立「馬來西亞」的構想,馬來西亞將包括曾是英國海外領地的汶萊、馬來亞、沙巴、砂拉越和新加坡。其背後的理由則是容許中央政府控制並打擊共產黨(尤其是在新加坡)的活動。此外馬來亞也懼怕新加坡一旦獨立,將會成為華人沙文主義者的基地,威脅馬來人的統治權。為了平衡種族比例,在汶萊、沙巴與砂拉越納入這個新國家之後,它們的馬來人及土著人口,將可抵消新加坡的華人多數。 雖然新加坡首席部長李光耀支持這個建議,但他在新加坡社會主義陣線的黨內反對者反對這個計劃,認為這是英國打算繼續控制這個區域的計謀。砂拉越大多數政黨也反對這個計劃,沙巴沒有政黨,但是當地社團代表也表示反對。汶萊蘇丹支持這個計劃,但是汶萊人民黨反對。在1961年的大英國協首席部長聯合會議(Commonwealth Prime Ministers Conference),東古阿卜杜勒·拉赫曼向他的反對者進一步闡述這個計劃。10月,英國政府批准這個計劃,條件是必須取得參與這項合併計劃的地區同意。葛波(Lord Cobbold)率領葛波委員會前往婆羅洲研究當地居民意見,認為沙巴和砂拉越同意合併,但在汶萊則有許多人反對。在新加坡的公民投票中70%的人贊成合併,條件是新加坡政府獲得實質的自主權。 汶萊蘇丹退出這項參組馬來西亞的計劃,這是由於來自多數人民的反對、關於石油利潤分配比例的爭執,以及關於合併後蘇丹的地位等等因素。 此外,汶萊的人民黨發動武裝革命,雖然立刻遭到敉平,但被視為這個新國家潛在的不穩定因素。英國政府討論葛波委員會的報告後,又設立Landsdowne委員會來起草馬來西亞憲法的草稿。最後出爐的新憲法草案與1957年的馬來亞憲法基本上相同,只做了少部分修改。例如,原先對於馬來人特殊地位的認定,擴及到砂拉越與沙巴的所有土著。新加坡、砂拉越與沙巴這三個新加入的國,也被賦予某些自主權,這是原先的九個馬來亞州署所沒有的,因為新加坡、砂拉越與沙巴是以國的地位與馬來亞聯邦共同組成馬來西亞聯邦。1963年7月的談判結束後,決定馬來西亞聯邦將於1963年8月31日正式成立,這天恰好是馬來亞獨立以及英國賦予新加坡和沙巴自治權的紀念日。然而,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強烈反對這個事態發展,印度尼西亞稱馬來西亞為新殖民主義的代表,而菲律賓則強調沙巴是她的領土。印尼總統蘇加諾在強大的印度尼西亞共產黨的支持下提出反對,而且砂拉越人民聯合黨發動了多次抗爭行動,延遲了馬來西亞的成立。基於這些因素,聯合國組成一個八人代表團造訪砂拉越與沙巴,確認他們參組馬來西亞的意願。馬來西亞正式於1963年9月16日成立,由馬來亞、沙巴、砂拉越與新加坡共同組成。當年的馬來西亞人口約一千萬人。獨立後的諸多挑戰:在馬來亞獨立時,具備著很好的經濟優點。它是世界上三個重要商品(橡膠、錫和棕櫚油)最重要的出產國之一,也是重要的鐵礦石出產國。這些出口工業給馬來亞政府提供了穩定可靠的盈餘,可用來投資於工業發展和基礎建設項目。雖然巫統不是一個社會主義黨派(可是絕對是種族主義政黨),但如同其它發展中國家,馬來亞於1950和1960年代非常看重國家計劃,首兩個五年計劃(1956年至1960年和1961年至1965年)通過國家對工業的投資,來促進經濟發展,以及修復在戰爭和緊急狀態時期被破壞和被忽視的基礎設施,如公路和港口。政府試圖減少馬來亞對商品出口的依賴,因為這會使國家經濟受到浮動的市場價格所牽動。馬來亞政府也意識到,隨著合成橡膠的生產和使用的普及,對天然橡膠的需求註定會滑落。由於有三分之一的馬來人勞動力從事橡膠工業工作,發展其它類型的就業來源變得非常重要。為了讓馬來西亞出產的橡膠具有競爭力,意味著橡膠工業的獲利能力的增加,越來越依賴維持低工資,這又保持了農村馬來人的貧困狀態。外國反對馬來西亞成立印度尼西亞總統蘇加諾,在強大的印尼共產黨支持下,認為馬來西亞是針對印尼的新殖民主義詭計,他支持砂拉越主要由當地華人組織的共產黨游擊隊。印尼非正規武裝力量入侵砂拉越,但被馬來西亞和大英國協軍隊抵擋住了。這個「衝突」(Konfrontasi)時期一直延續到1965年印尼爆發軍事政變,蘇加諾下台,印尼共產黨被摧毀為止。蘇加諾的繼任者蘇哈托改善了馬印關係。與此同時,菲律賓總統奧斯達多·馬卡帕加爾重新提出菲律賓擁有沙巴,其理由是汶萊蘇丹在1704年將沙巴讓與蘇祿蘇丹國。1966年,菲律賓新總統馬可仕放棄了這個要求,但這個主張依然是菲律賓與馬來西亞關係的爭執點。 民族傾軋1930年代的大蕭條及此後的抗日戰爭終止了華人向馬來亞的移居,穩定了馬來亞的人口分布比率,終止了馬來人可能在自己家鄉成為少數群體的憂慮。1957年馬來亞獨立時,馬來人口佔55%,華人35%,印度人10%。由於馬來人直到最近,依然維持較高的出生率,在2000年,馬來人的比例維持在55%。這個等式曾在新加坡加入馬來西亞時打破,華人的比率增加到將近40%。巫統和馬華公會均害怕李光耀的新加坡人民行動黨(當時被看作是極端的社會主義政黨)對馬來亞選民的吸引力,他們試圖在新加坡組織政黨以挑戰李光耀的地位。即使李光耀先前承諾人民行動黨不會參加1964年的馬來西亞大選,但面臨這種挑戰,他轉而威脅將派出候選人參加馬來亞聯邦大選。為此東古阿卜杜勒·拉赫曼要求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1965年8月9日新加坡宣告獨立。 .獨立的馬來西亞最迫切的問題在於教育,以及各民族的經濟力量相差懸殊。在馬來亞獨立後的第一次國會大選中,巫統和馬華公會的聯盟幾乎囊括議會的所有席位,僅丟失一席,可以說欠缺有效的反對黨來制衡,因此對這些問題的角力只限於執政派內部。這兩個問題是互相關聯的,由於華人在教育上的優勢,也導致他們得以控制國家的經濟,巫統領袖則決意要終結這個關聯。馬華公會內部對這個問題非常矛盾,一方面必須保護其自己社群的利益,另一方面必須保持與巫統的良好關係。1959年,這在華人公會內部導致了一場危機。馬華公會的首領林蒼祐決定反對巫統的教育政策。但在東古阿卜杜勒·拉赫曼威脅讓兩黨聯盟破裂後,馬華公會又被迫讓步。1961年通過的教育法,是巫統將教育議題立法規範的勝利。此後,中學只使用馬來語和英語為媒介語,而在政府小學只以馬來語為媒介語。雖然華人和印度人社群可以保持他們的華文小學和淡米爾文小學,但學生必須學馬來語,而且必須公認的馬來課程。最重要的是馬來亞大學(1963年從新加坡遷到吉隆坡)的入學考試採用馬來文,雖然直到1970年代為止,大多數教學是以英語進行的。這使得華人學生被排除在外。同時,馬來文學校獲得政府大筆資金津貼,馬來人獲得絕對優待。馬華公會在教育政策上的挫敗,減弱了華人社會對巫統的支持。與教育方面一樣,巫統政府未明白說出的經濟發展政策議程,是將經濟勢力從華人手中轉移到馬來人手中。首兩個馬來亞計劃,以及第一個馬來西亞(大馬)五年計劃(1966年至1970年)將資源大量導向對農村馬來社群有利的發展上,比如鄉村學校、農村公路、醫院和灌溉計劃。國家設立了一些機構,協助馬來人的小園主提升其生產和收入。聯邦土地開發局幫助許多馬來人購買土地或改良已擁有的土地。國家也提供許多誘因及低息貸款協助馬來人創業。政府招標時有系統地優惠馬來人公司,這導致許多華人企業「馬來化」其經營方式。這些措施確實幫助減少馬來人和華人之間的生活水平差異,但也有人認為隨著馬來西亞經濟和貿易的發展,兩個社群之間的差異無論如何都會減少。1969年危機:馬華公會和印度國大黨在這些政治運作過程中與巫統的勾結,使得它們喪失了許多華人和印度人選民支持。與此同時,政府在1950和60年代的積極平權措施在馬來人中創造一個受過教育但學非所用,因此心懷不滿的階層。這是一個危險的組合,並導致了新黨派的成立。1968年馬來西亞民政運動黨成立,它立意成為一個超越民族的政黨,成員包括馬來商會人士與馬來知識分子,也包括華人和印度人領袖。同時政治伊斯蘭主義的馬來西亞伊斯蘭黨和一個華人的社會主義黨派民主行動黨獲得越來越多的支持,而巫統和華人公會獲得的支持則相對被削弱。在1969年5月的聯邦大選中,巫統-馬華公會-國大黨聯盟只獲得了48%的選票,但在議會中它依然保有多數席次。馬華公會在以華人為主的地區,將大多數席位喪失給了人民運動黨和民主行動黨。根據官方的說法,反對黨在吉隆坡主要街道進行勝利遊行,支持者手持掃帚,意指該黨意圖進行掃除性的變革。擔心這所謂的變革是針對馬來人而來,馬來人的反擊因而產生,導致了排華動亂-五一三事件。約有六千所華人住宅和企業被焚毀,至少184人喪生。但據後來解密的英國情報局官方文件顯示,這實際上是一場有策劃性的政變,在巫統內部新崛起的馬來菁英通過這場包裝為種族衝突的軍事政變,推翻了當時的總理東故阿卜杜勒·拉赫曼。當時,政府宣布進入緊急狀態,由副總理阿卜杜勒·拉扎克為首的國家行動理事會,從東古阿卜杜勒·拉赫曼政府手中接管大權。1970年9月東古阿卜杜勒·拉赫曼被迫下台,將權力交給阿卜杜勒·拉扎克。政府運用英國在緊急狀態時期留下的內安法令凍結議會和政黨、進行媒體審查制度,並嚴格限制政治活動。內安法令允許政府不需經過法庭審理,即可無限期關押任何人。這些權力被廣泛用來熄滅對政府的批評,且沿用至今。憲法被修改後,任何對馬來西亞最高元首的批評被看作非法(即使在議會內也不允許),馬來人在國內享有特殊地位(只有巫人和東馬兩國的土著為一等公民,華人和印度人成為二等公民),馬來語獲得官方語言的地位。1971年議會恢復,一個新的政府聯盟——國民陣線,組成的政府入職。這個聯盟包括巫統、馬華公會、印度國大黨和被削弱的人民運動黨,以及沙巴和砂拉越的地方黨派。民主行動黨是政府外唯一主要的反對黨。回教黨也加入國民陣線,但在1977年被逐出。阿卜杜勒·拉扎克任職為總理直到他1976年逝世為止。巫統創建人奧恩·加法爾的兒子海珊·奧恩繼任總理。此後從1981年開始任職教育部長的馬哈蒂爾任職為總理,馬哈蒂爾任職總理長達22年之久。在這段時間,政府施行的政策大大改變了馬來西亞的經濟和社會,例如馬哈迪所推行的頗受爭議的新經濟政策,目標是以合乎比例的方式,增加土著(bumiputera)的經濟權力比例。此後,馬來西亞維持一套精心規劃的族群政治平衡,政府體系試圖將整體的經濟發展,與政治經濟政策相結合,以提倡所有民族的平等參與。現代馬來西亞:在1970年,馬來西亞有75%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人是馬來人,當時大多數馬來人依然是農莊工人,被排除在現代經濟之外。1971年政府引入的新經濟政策打算使用四個五年計劃(從1971年到1990年;然而到目前2010年這個政策仍在執行)改變這個狀況。這個計劃有兩個目標:消滅貧困,尤其是農村的貧困,並且消除種族與經濟運作之間的聯繫。後面這個目標被解讀成將經濟勢力從華人轉到馬來人手中。為了克服貧困,政府將25萬馬來人移居到新開闢的農業地區,對農村基礎建設做了更多投資,並在農村開闢自由貿易區來創造新的製造業工作機會。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農村貧困確實減少了,尤其在馬來半島上效果明顯。但批評者認為政策干預沒有起多少作用,貧困減少的主因是整個國家經濟的增長(大部分歸因於新發現的原油和天然氣)以及農村人口移居城市。政府政策並沒有改善低薪農莊工人的生活標準,即使說低薪農莊工人在全國勞動力所佔的比例降低了。1990年馬來西亞最貧困的地區是沙巴和砂拉越的農村,遠比西馬其它地區落後得多。在這些年,馬來西亞城市的發展迅速,尤其吉隆坡即吸引了鄉村的馬來人移民,也吸引了印度尼西亞、孟加拉國、泰國和菲律賓的移民。城市貧困首度成為一個問題,在大城市周邊產生了貧民窟。馬哈蒂爾任教育部長和總理時推動的第二項政策,是將經濟勢力轉到馬來人手中。馬哈蒂爾在全國大幅擴增中學和大學的數目,並落實以馬來語替代英語成為主要教學媒介語。這個措施的結果是創造了一個新的馬來人專業階層。它也對於華人接受高等教育產生一個非正式的障礙,因為只有少數能說流利馬來語的華人,才能夠就讀以馬來語為媒介語的大學。許多華人家庭因此將孩子送到新加坡、澳大利亞、英國、美國或台灣就讀大學。例如,到了2000年有六萬馬來西亞人擁有澳大利亞大學的學位。這個措施帶來一個始料未及的後果,有大量馬來西亞人接觸西方國家的生活方式,產生了一群新的不滿者。馬哈蒂爾也大幅擴充馬來婦女的教育。到了2000年,有半數的馬來西亞大學生是女性。為了給這些新的馬來畢業生提供職業,政府建立了一些新的國有企業以干預經濟。其中最重要的有國家企業公司(BERNAS)、國家石油公司(PETRONAS)和重工業公司(HICOM),這些企業不但僱用許多馬來人,並投資在成長中的經濟項目,以創造新的技術和管理工作,優先分配給馬來人。這些政策的結果是馬來人在國家經濟中所佔的比例,從1969年的1.5%提高到1990年的20.3%。馬來人擁有的各類型企業從39%提高到68%。後面這個數字並不精確,因為許多企業看似馬來人所擁有,但依然間接控制在華人手裡,但無疑地馬來人在經濟上所分得的比例提高了很多。在馬來西亞經濟生活中,華人依然維持一面倒的強勢,然而到了2000年,華人和馬來人的企業之間的區別正在逐漸消失。許多新的企業,尤其是在增長的部門,例如資訊科技中,由兩個民族的人擁有和管理。從1970年開始,馬國的經濟快速成長,除在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中暫時被中斷外,但是政治卻沒有這麼大的變化。在1970年通過的鎮壓措施至今依然有效。從1974年開始恢復全國大選,而且在大選期間基本上可自由從事競選活動,但馬來西亞實際上是一個一黨制的國家,巫統所支配的國民陣線往往幾近贏得所有席位(席次),只有民主行動黨贏得少數華人城市席位,泛馬回教黨贏得少數馬來人農村席位。由於民主行動黨與泛馬回教黨的政策方向完全兩極,它們無法形成有效的反對黨聯盟。媒體幾乎完全看不到對政府的批評,公共示威依然受到嚴厲限制。內安法令依然被用來逼迫反對者禁聲,巫統的青年運動組織則對反對者進行人身攻擊。馬哈迪的執政:在馬哈蒂爾長期擔任總理期間(從1981年至2003年),馬來西亞經歷了巨大的經濟成長。 由原先以農業為基礎的經濟,轉變為以製造業與工業為主的經濟,特別在電腦與消費性電器產品。在這段期間,馬來西亞的地理景觀也因著多項大型計劃而改變。包括國家石油公司的雙峰塔(曾經是世界最高建築物,目前仍是世界最高的雙子星大樓)、吉隆坡國際機場、馬來西亞南北高速公路、雪邦國際賽道、多媒體超級走廊、巴貢水壩以及布城:新的聯邦行政首都。同時,馬哈蒂爾的執政方式被批評者指責趨向於專制,特別是在經歷了1985年司法危機及1987年茅草行動之後。然而,另一邊廂,馬哈蒂爾政府在嘗試將馬來西亞打造成區域教育中心的同時,教育及語言政策趨向於寬鬆與開放,包括讓英語成為許多公立及私立大專院校的教學語言,以及讓華文教育組織建立南方學院、新紀元學院及韓江學院。但是,執政晚期所推行中小學英文教數理政策及白小事件等則飽受母語教育推行者詬病。在1990年代晚期,馬來西亞受到亞洲金融危機以及副總理安瓦爾去職所導致的政治不安所撼動。在1997年,由於政府內部的意見分歧,導致副總理安瓦爾遭到撤職與逮捕。在安瓦爾事件中,法庭中錯綜複雜的糾葛關係,特別被看作民主憲政受侵蝕的表現。安瓦爾的妻子萬·阿齊扎組織了一個新政黨人民公正黨。在1999年的大選中,人民公正黨、民主行動黨和回教黨組成了一個替代陣線(後來的人民聯盟)。其結果是回教黨從巫統手中贏得許多馬來議席,但許多華人選民反對這個與回教黨的不正常結盟,使得民主行動黨對馬華公會失去了許多議席,甚至連民主行動黨的領導人林吉祥也落選。萬·阿齊扎贏得了安瓦爾原先在檳城的選區議席。但總的來說替代陣線的影響不大。2003年,馬來西亞在位最久的總理馬哈迪醫生宣布退休,由副總理阿卜杜拉·巴達維接任。阿卜杜拉的執政:馬哈蒂爾於2003年退休,他的繼承人阿卜杜拉·巴達維決定釋放安瓦爾並允許他出國。這被看作是可能趨向自由的做法。在2004年馬來西亞大選中阿卜杜拉領導的國民陣線大獲全勝,幾乎將回教黨和人民公正黨掃出議會,只有民主行動黨贏回了它1999年失去的席位。這次勝利的主要原因除阿卜杜拉的個人魅力外,還有馬來西亞經濟的強力恢復,這提升了許多馬來西亞人的生活水平,幾乎達到第一世界國家的標準,再加上反對黨的反對達不到效果。308政治海嘯2008年3月8日第十二屆全國大選,掀起了一場巨大的政治海嘯。國陣失去了國會議席超過三分之二的壓倒性多數,也失去了五個重要州屬的執政權。而為了對抗以巫統為主的國陣政府,臨時組成競選聯盟的三個主要反對黨,卻在強大的人心思變的浪潮中,取得超乎預料的勝利,被推上了替代國陣的地位。大選結果公布以後,國陣這一「308」前貌似不可取代的執政聯盟,一時幾乎被震昏了。面對空前的挫折,作為老大的巫統,起初蠢蠢欲動,企圖反擊,但是國內國外都已非30年前的513時期,各族人民吸取了教訓,非常冷靜面對大選的結果,致使它無機可乘。接著巫統內部各利益集團開始爭吵,追究責任,尋找代罪羔羊,最終逼使阿卜杜拉下台,由納吉布掌權,局面暫時得到緩解。而面對慘敗的國陣成員黨,一開始紛紛把長期被巫統霸權壓制和欺凌的氣憤宣洩出來,有些甚至動了出走的念頭,離心思想嚴重,各個黨內部各種矛盾和鬥爭也日益表面化。不過,最終在衡量得失對比之下,各成員黨既得利益的領導層都覺得,抱緊巫統,才是眼前利益最有保障的選擇。國陣這才暫時穩住了陣腳。另一方面,從政策主張南轅北轍的競選聯盟發展,到臨時湊合組織州政府和替代陣線,直至正式成立人民聯盟,制定共同政綱,互相協調行動,建立各級聯合機構,大選後,三個反對黨蹣跚地走在一起,在磨合中逐漸把民聯鞏固起來。這期間,由於政策主張的差異,三黨聯盟互相間產生不少矛盾,但居於共同的命運,都一一被化解了。但是,由於民聯各黨差異巨大,中選議員良莠不齊,過後又沒有及時做好補救工作,因此在巫統不斷挑撥離間、威逼利誘之下,民聯的州政府,各黨之間,各黨內部都不斷出現動蕩與爭吵。霹靂州政權正是在國陣出動警察、法院、皇室,加上反貪會的威逼利誘之下,被粗暴地硬硬搶奪去了。在重金收買下,幾個民聯國會議員也被策反跳槽。這政局的變化,令人眼花繚亂,但是有幾點是我們必須注意的:一.民心思變更加強烈。民聯大聲呼號變革,國陣也不斷重申國陣必須改革,國家必須改革。可以說,在當前,改革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巫統獨霸超過半世紀,國陣(以前是聯盟)統治50多年來實施的種族政治,種族歧視和種族壓迫政策,在馬來人特權的幌子下,造成的貪污腐敗、專制濫權、巧取豪奪,已經把國家的發展大大滯後,使民族關係日益緊張。這一切倒行逆施是難於繼續下去,各族人民也日益受不了了。二.民聯提出的改革,例如「人民主權」、「多元平等」、「反對貪污濫權」、「資助獨中和民辦學校」、「照顧窮人老人福利」、「恢復地方議會選舉」、「反對內安法令」、主張新聞自由等等。雖然許多政策仍不夠全面,改革也談不上徹底,步伐也不令人滿意,但在目前情況下,中央政府權力集中,警察、軍隊、公務員巫統牢牢控制,皇族成員與統治集團利益盤根錯節,民聯各黨時刻面對各種陷阱和迫害,能夠堅持不懈地反映民意,推進改革,也是難能可貴的。三.必須正視一個事實:308政治海嘯是長期積累的民怨總爆發的結果,它並不是人民有組織力量強大和在正確領導下進行鬥爭的成績。民聯的勝利,實際上只是反映人民對國陣太過失望和不滿,並不是證明民聯各黨(回教黨可能除外)組織健全,基層強大,政策主張得民心。這正是308海嘯的致命弱點。可以說,沒有強大群眾基礎的民間組織力量,沒有正確的有經驗的領導,要把社會改革運動不斷推進,要把國家發展引向正確的快速發展軌道,幾乎是不可能的。納吉布的執政宏願與省思政府的目標是「2020宏願」,讓馬來西亞在2020年成為先進國家。然而,這留下了未解的問題,究竟馬來西亞會在何時且如何充分實現第一世界的政治體系(多黨民主制、自由的媒體、獨立的司法審判,並恢復公民與政治自由),以齊頭趕上它的經濟成熟。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