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問題之前,先確定是誰的課題

原文 | 岸見一郎

在解決問題之前,先確定「這是誰的課題」

再一次回顧親子教養與教育的目標,為了讓孩子能夠自立、與社會和諧生活,同時覺得人人都是他的夥伴、他是有能力的,不光只是鼓勵孩子就夠了,還要協助他用自己的力量去面對人生的課題。而這部分還可以分成兩方面來思考。

人生的課題原則上只能自己解決,阿德勒則會從「這是誰的課題」的角度切入,幫助大家思考。要區分是誰的課題,只需思考誰要承擔起最終的責任、或是最後要由誰來承受決定所造成的結果,這樣就很清楚了。

舉例來說,如果問「讀書」是誰的課題,這當然是「孩子的課題」,如果父母開口要孩子「用功讀書」,就等於是父母插手干涉了孩子的課題,親子之間就無可避免地會發生衝突。但是,如果父母因為孩子不讀書而煩惱,那就是父母的課題了。原則上,我們不能承擔別人的課題,也不能讓別人解決自己的課題。所以,不能因為自己感到焦躁,就逼孩子去做作業。

但是,現在的人大多分不清自己和他人的課題,總是置身於混淆課題的狀況之中。為了解開混亂的線團,就必須仔細區分哪個課題是屬於誰的,這就是「課題的分離」。也就是說,如果別人沒有開口求援,就不能自以為別人需要幫助,隨便插手或干涉別人的課題。

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才能升級成共同課題

但是,這並不是指大家就你過你的、我過我的,形同陌路。每個人都必須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但可惜的是,個人的力量有限,不可能獨自解決所有的問題。很多時候,單靠一己之力解決所有課題雖然不是不可能,卻非常地困難;過於堅持凡事都要自己因應,可能也會造成麻煩。

此時,我們就需要接受別人的幫助、或者主動幫助別人。例如家庭中有許多問題就經常需要所有或部分家人共同處理,在這種情況下,大家就必須取得共識,一起解決共同的課題。

然而,並不是所有事情都會演變成共同的課題。課題分離雖然不是最終的目標,卻是必要的;課題分離之後如果還是接到了求援的訊息,就要儘可能地協助對方。

就像前面所提過的,個人的課題本來應該是由自己負起責任來解決,如果想讓它變成共同課題,首先就要由共同解決課題的請託,並且得到大家的同意。也就是說,雙方或是複數的當事者都必須取得共識,願意一起解決問題才行。

無論如何,只有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才能升級成共同的課題。

自己的課題,必須自己承擔行為的後果

在不是共同課題的情況下,孩子就必須承擔自己行為的後果。我們家是雙薪家庭,父母都在工作,所以孩子們放學回到家中常常空無一人,為了怕弄丟鑰匙,他們每天上學時都把鑰匙掛在脖子上。有一天,我兒子在上體育課的時候把鑰匙拿下來,之後就這樣忘記直接回家了,結果當時剛好沒有人在家,他進不去屋子裡。

因為可能會發生這種事,我早已拜託住在附近的阿姨讓他們待在那兒等我們回來,但兒子那天卻選擇在玄關整整等了兩個小時。最先發現他的是媽媽,但他並沒有滿臉委屈,反而開心地跟媽媽說「功課做完了」。雖然不知道他到底是怎麼在外面把功課做完的,但看到講義變得破破爛爛,他應該是直接趴在地上寫的吧,來往行人想必都會對他投以奇怪的目光。當然,忘記帶鑰匙還有其他的解決方法,沒想到兒子竟然選了一個這麼像他的方法,還能不遷怒別人,一遍做功課一遍大發了時間,實在令我驚訝。

之後,兒子又有一次忘了帶鑰匙,這次他選擇了和之前不同的處理方式。那天我剛好在家裡工作,兒子打電話回來,這是我第一次接到他打的電話,而且是從之前說好收留他的那位阿姨家打來的。

「我把鑰匙忘在(學校)了……我想(爸爸)應該在家……」

如果我不在,他應該就會直接待在那位阿姨家。和上次比起來,他已經學會先跟人借電話確認有沒有人在家了,比起我小時候,他的生活能力可說是強多了。

如果孩子沒有求援,父母就擅自插手或開口干涉,孩子以後一遇到困難就會依賴父母的幫助,這麼一來,孩子就很難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

只要父母插手或開口處理,事情就很容易解決,但就是因為這樣才不能做。這並不是要父母完全放任不管,當孩子無法處理、或可能出現危險的後果時,父母自然要挺身而出。

上面所說的是屬於自然發展的例子,也有故意不提醒不做作業的孩子,讓他在學校體驗社會性後果的例子。之所以要讓孩子體驗後果,是為了幫助他明白自己是有能力的、人人都是自己的夥伴;但要是情況相反,他可能會因此感覺自己無能、而且每個人都是他的敵人時,就不能再任由他自行去體驗後果。

本書對於體驗後果這部分無法再多加著墨,但要注意的是,如果使用了錯誤的方法,體驗後果的過程就會變成對孩子的懲罰,已訂要謹慎小心。

只要從旁守護,不要過多干涉

因為知道孩子們即使忘記帶鑰匙,也會處理得很好,所以我們就不再擔心這件事了。但有一天早上,我發現兒子沒有像往常一樣把鑰匙掛在脖子上,就忍不住開口提醒他了。

「你沒有帶鑰匙,沒關係嗎?」

然後,他這麼回答我——

「唉喲,反正爸爸不用擔心啦!」

後來我才知道,他已做好預防措施,在書包底下藏了一把備份鑰匙。

我的朋友也跟我分享了一件事。

她讀國中的女兒某天在學校好像出了狀況,哭著回來了。雖然她非常在意,但她們母女並沒有親密到有那種不說話就知道彼此該怎麼做的默契。

所以她只好問女兒:「……媽媽有沒有什麼可以幫你的?」

她女兒回答說:「嗯,你只要讓我靜一靜就好。」

第二天,她女兒一臉開心地從學校回來了,然後告訴她:

「昨天我和朋友吵架,真的好難過,不過我們今天和好了。」

雖然我朋友什麼也沒做,但看見女兒自己解決了問題,她還是很欣慰。

我年輕的時候沒有考駕照,一直到三十八歲才下定決心要考一張,結果光是臨時駕照的考試就落榜三次,可以說是費盡千辛萬苦。

在最後的路考,我要從狹窄巷道左轉到好幾線道的大馬路,我一直等到行人都穿越斑馬線後,才放心地立刻左轉,沒想到一輛腳踏車忽然從我前面切過,我差點就撞到它。我馬上踩了剎車,但考官也同時把腳放到了剎車上,我聽到咔嚓的聲響,失望地想著這次大概過不了關了。

雖然考官應該沒有踩下剎車,因為他如果踩了,考試當場就會中止,不過等我回到駕訊所時,卻意外發現自己合格了,考官後來告訴我他的考評。

「當時真的很危險呢!單你沒有踩油門,而是低速滑行(creep,不踩剎車讓車慢慢前進),左轉時也再次確認過情況,我的腳雖然放到了剎車上,其實並沒有踩下去。」

我想,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也是一樣吧!父母不過度干涉孩子,就像是腳雖然隨時放在剎車上,但除非必要絕對不擅自踩下去,不然可能就會破壞孩子之前的努力。

阿德勒所提到的親子教養與教育,並不是用獎勵來引誘孩子表現適當行為的溺愛教育,也不是容許孩子為所欲為的放任教育,當然更不是靠懲罰來制止偏差行為的斯巴達教育。

像前面那位中學老師所說——「現在的國中生,如果不能揍到他們聽話,就只能用哄的了」的方式,更是阿德勒心理學最反對的方法。

不是靠武力壓制,而是靠耐心勸說,這才是作為大人的胸襟與溫柔。教導孩子學習課題分離,讓他們靠自己取面對課題,不做不必要的介入,這才是與孩子相處最好的方式。


推薦閱讀:

索達吉堪布回濟群法師有關藏傳佛教的十九個問題(八)
地支三合三會六合局讓位問題
如何避免血糖上升,注意這些問題 - 頭條網(toutiao.com)
七步塵技的六壬-----諸法合參 問題彰顯
很多客戶都問過相同的問題「我家客廳適合掛什麼畫」

TAG:解決問題 | 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