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寺院,寺院常識
寺院巡禮
作者:聞妙居士
內容提要
本書通過遊記的筆調,生動地把佛寺里的種種情況,扼要地向讀者作了介紹。一方面對寺院內的佛、法、僧三寶作了正確的敘述;另一方面還對一向被人們所誤解的、或不是佛教內的東西作了解釋和辯正。是一本學佛入門的通俗讀物,也是信眾到寺院參學的正確嚮導。
目錄
初版序………陳海量
一、愉快的朝拜
二、三門(天王殿)
彌勒菩薩
四大天王
韋陀菩薩
三、大雄寶殿
釋迦牟尼佛
藥師琉璃光如來
阿彌陀佛
十六尊者(十八羅漢、二十天、五百羅漢)
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大行普賢菩薩
大悲觀世音菩薩
善財和龍女
四、地藏殿
大願地藏菩薩
五、藏經樓
三藏十二部
結集——翻譯——刻經
六、齋堂
七、念佛堂
八、放生池
九、如意寮(醫療室、澡堂、小灶、往生寮)
十、化身窯(舍利、舍利塔、塔)
十一、再會吧,我們的寺院
初版序
自從漢明帝派蔡愔等到印度訪求佛法,聘請了摩騰、竺法蘭兩位尊者白馬馱經來我國傳教,並在洛陽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佛教寺院——白馬寺以後,佛教的寺院建築和佛菩薩像的塑造,隨著佛教的流傳日益深入民間,也就在我國各地普遍地建造起來。盛唐佛教流行,寺院建築和造像工藝更加發達。我國中古時期勞動祖先所留下來的珍貴藝術結晶和偉大的文化遺產,差不多都是經過佛寺建築和佛像塑造而得以保存的。例如我國最早的木構建築——山西南禪寺和舉世馳名的敦煌、雲崗、龍門、麥積山、炳靈寺等佛窟,都是這些無數寶貴文化遺產中的一部分。由此可見,佛寺建築和佛像塑造對我國民族文化有著不能分割的聯繫。
對佛教徒來說,寺院是「住持三寶」(佛、法、僧)的形式體現,是佛弟子們的「恭敬福田」。雄偉巍峨的殿樓建築和妙相莊嚴的佛菩薩像,深深地印入曾到過寺院的人們的八識田中,增長和培養了他們趨向覺道的善根。遺憾的是:由於佛教徒自己沒有很好地擔負起對寺院情況和供養在寺院里的佛菩薩像的介紹與宣傳的責任,使社會上一般人士和初信佛的教友們對於它不能有著詳盡與親切的了解。因此,把寺院里種種形象做一下系統的介紹,並通過它來說明一些佛菩薩的應化歷史、佛經的結集以及僧團組織和生活概貌等情況。這的確是十分必要的。
聞妙居士弘法心切,熱忱地擔負起這一解釋工作的光榮任務。他通過遊記敘述的筆調,把佛寺里的種種情況,扼要地向讀者作了介紹。原在上海《覺訊》月刊連載,後經該刊排印出版。全書文筆流暢、結構完美,確可謂娓娓而談,如數家珍。作者又在本書中對殘存在佛教內的封建迷信給予沉痛的鞭笞,對於正義和真理則又熱烈讚揚,真是「舌燦蓮花」,功不唐捐。
陳海量
一九五四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於上海
一、愉快的朝拜
今天,方居士陪我們去朝拜本市著名的一座寺院。我們一行二十多位年輕人,還是信佛後第一次集體去朝拜佛寺,怎不感到興奮愉快呢?
我們乘坐一輛包租的團體客車。一路上,方居士在車上先為我們談談關於寺院的事。他說:「寺院是出家佛教徒修學佛法的地方,就好比我們學習各種專門知識和技術的學府,絕不是給一般迷信人求財、求福的地方。在清凈莊嚴的寺院里,供奉著許多高度藝術雕刻成的佛菩薩像,佛教徒看見了,都要向他們獻香、禮拜,對他們偉大的德行表示由衷的讚美和虔敬,並把他們作為學習的榜樣,這正像我們對歷史上偉人的石像、銅像獻花和敬禮一樣。」
方居士接著說:「寺院是佛、法、僧三寶的常住處,佛教徒經常前往朝拜參學,大都是名勝古迹的所在地,我們政府為保護祖國的文化古迹,已經整修了許多國內著名的寺院,這是值得我們高興和感謝的。」
因為我的車座正好靠近方居士,有機會先請問他說:「方居士,我想先提個問題,有人說寺院又叫做叢林,還有叫伽藍或庵等名稱的,這有沒有分別?」
方居士回答說:「叢林就是大的寺院,因為僧眾集合在一處,好像樹木叢集成森林一樣,所以寺院也可以稱做叢林,和音譯梵文僧伽藍摩的意義是相同的。比較小一點的佛寺稱做庵,現在比丘尼寺一般都稱做尼庵。但佛教的寺院不稱觀,觀是道教用的名稱。寺原是我國古代官府用的名稱,後來佛教把三寶的所在地也叫做寺,現在還有人將寺廟二字聯在一起稱呼寺院的。」
我身旁的小莫接著問方居士說:「那麼寺院為什麼又叫做道場呢?」
「你問得很好!」方居士回答說:「從廣義上來說,凡是我們佛教徒供佛、修學、舉行法會以及一切弘揚佛法的場所,包括《維摩詰經》中所說的直心是道場等等,都可以稱做道場。但是,將寺院正式命名為道場,則是從隋煬帝下詔開始的。我國漢族地區的寺院有禪寺、律寺、凈寺、講寺等不同類型,一般是指它們各自所歸趣的主要宗旨來區分並命名的。如鎮江金山的江天寺、浙江寧波的天童寺等就是我國著名的禪宗道場;如南京寶華山的隆昌寺就是律宗道場;江蘇蘇州的靈岩山寺就是凈宗道場;浙江天台山的國清講寺就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天台宗道場;上海的靜安寺就是真言密宗道場等等。今天我們所要去朝拜的寺院是國內著名的凈土宗道場。」
坐在小莫旁邊的小王提出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她說:「方居士,因為我信佛不久,從未去過寺院,還不太了解,但我不知道出家人中的比丘和比丘尼是不是都生活在一起的。」
方居士對小王提出的這一奇怪的問題笑著糾正說:「出家二眾所處的寺院是嚴格分開的。如北京的通教寺、上海的慈修庵就是尼眾的道場,今天我們所要朝拜的寺院則是比丘眾的道場。」
這時,坐在前面的同學們聽到我們正在談論得很熱鬧,便都圍攏來問這問那,使方居士幾乎一時回答不過來。
小梅搶著說:「方居士,我聽父親講,中國有四大名山,那裡還有很多寺院,是真的嗎?」
方居士回答說:「是的,我國佛教的四大名山是指:浙江普陀山,那是觀世音菩薩應化的道場;安徽九華山,那是地藏菩薩應化的道場;山西五台山,那是文殊菩薩應化的道場;四川峨眉山,那是普賢菩薩應化的道場。在那裡有許多寺院,星羅棋布。據歷史記載,在我國歷史上佛教最盛時期,普陀山有大小寺院三百多座,九華山也有二三百座,五台山寺院最多時曾達二百多處,峨眉山也有一百多處。」
一位文質彬彬的、熱愛古文學的小陸忽有所悟,當場背誦了唐代著名詩人杜牧的一首詩說:「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方居士接著高興地說:「剛才小陸朗誦給大家聽的一首唐詩,充分描繪了當時佛教的風貌,多麼令人神往!但是這位詩人已經把這個寺院的數字大大地縮小了,其實遠遠不止這些。根據佛教史料記載,由於南朝——宋、齊、梁、陳四朝的統治者都是信佛的,那時的寺院已近一、二千餘所;在北朝,佛教寺院多達三萬多所;到了唐代,據《舊唐書》記載,大小寺院多達四萬多所;可以想見我國那時佛教的盛況了。」
我們聽得幾乎出神,都感到作為佛教徒的光榮。
這時,小梅還是搶著提問:「那麼我國在什麼時候才開始有佛教的寺院呢?」
方居士回答說:「根據史籍記載,自從漢明帝派遣使者十二人到印度訪求佛法,於公元67年聘請了迦葉摩騰、竺法蘭兩位尊者,白馬馱經來我國傳教。第二年(公元68年)在當時的首都洛陽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佛教寺院——白馬寺,這座寺院現在還存在呢!」
我們有說有笑地互相談論著許多關於朝拜寺院的話,愉快得忘記了旅途的疲勞。不知不覺,客車已把我們送到了目的地。
二、三門
我們下了車,還要經過一段很長的、有古柏參天的林蔭大道。這裡鳥語花香,景色宜人。遠遠望去,隱約可以看到一座雄偉的黃牆古建築,正面並列著有三扇拱形大門,於是我抓緊時間請問方居士:「那就是我們常說的山門嗎?」
「對!這就是寺院的外門。」方居士邊走邊回答:「因為寺院一般都地處山林中,所以把寺院的外門俗稱山門,其實正式的名稱應叫三門,它象徵著三解脫門(空門、無相門、無作門)的意思。但有些寺院只有一扇外門的,也往往習慣地稱為山門。」
彌勒菩薩
當我們走進寺院的三門,來到了天王殿。迎面就看見一位笑顏常開的、大肚子的、穿著和尚衣服的金色塑像,頓時使人起了一種歡喜的感覺。
方居士指著他說:「這是皆大歡喜,因為他時常笑嘻嘻,大家也都歡喜他,所以都稱他皆大歡喜。」
我們都問方居士:「這位和尚是誰呢?」
方居士笑著說:「他是彌勒菩薩呀!我們在《六波羅蜜經》里誦到的慈氏菩薩,和《阿彌陀經》里的阿逸多菩薩,都是彌勒菩薩的別名。」
「我們還不了解。」小王說:「為什麼這位菩薩裝扮得像是一位和尚呢?」
方居士回答說:「這是彌勒菩薩的化身像。相傳在我國五代梁朝時,奉化地方有一位和尚,經常背著一個布袋,終日奔走,勸化人家信佛,人們就稱他布袋和尚。他一生功行都異乎常人,在臨終時說了一首偈: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於是以後各漢族寺院里都以這位布袋和尚的形象作為彌勒菩薩,供奉在三門口了。但是也有少數寺院,如上海龍華寺和北京廣濟寺,並不把彌勒菩薩塑成布袋和尚的形象,而是塑成一種天冠彌勒像的,這也是一樣的。」
我問方居士說:「彌勒菩薩是哪裡人?現在什麼地方呢?」
方居士說:「當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他生在南天竺(印度)婆羅門的家裡,後來出家為佛弟子。他比佛先圓寂,上生兜率天內院,為補處菩薩。」
「什麼叫做補處菩薩呢?」小姚向方居士提出了疑問。
方居士回答說:「彌勒菩薩是賢劫千佛中的第五尊佛,他將在釋迦牟尼佛涅槃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以後,從兜率天降生人世,在龍華樹下成佛,繼承釋迦牟尼佛的事業,化度眾生,這就叫做補處菩薩。」
我們聽了,真是讚嘆不已,大家紛紛在菩薩像前頂禮發願,要永遠向彌勒菩薩學習。
四大天王
在彌勒菩薩像的兩旁,分立著四位高大的金剛,又神氣、又威武,像是我國古代的將軍。
同去的一位女學生——方居士的女兒,特別膽小,對這高大而威嚴的金剛像,竟不敢望他們一眼。方居士笑著對她說:「瑜兒,你應該過來瞻仰瞻仰啊!不用怕,這是四大天王,平時我們都習慣地叫他們四大金剛,他們是很愛護兒童的。」大家都笑了。
年青的美術工作者小顧說:「這雄偉的彩色塑像太美了!但是佛教是講慈悲的,慈悲應該是表現和善可親的,方居士,為什麼這裡也有形狀可怕、嚇唬人的菩薩呢?」
方居士笑著對大家說「四大天王不是菩薩,他們立在寺院的三門口,就好比我們當值的警衛人員。四大天王負有視察眾生的善惡和保護佛法僧三寶的神聖職責。雖然他們表現了怒目的相貌,但還是具有慈悲的心腸,主要是為了降伏那些危害佛法的邪魔外道,這也可以象徵我們佛教大雄無畏的精神。」
我問方居士說:「我國寺院是不是都有這四大天王的立像呢?」
方居士補充回答說:「我國一般寺院大多是供奉這四大天王的,但據一位從南洋回來的黃居士說,那邊的寺院雖很多,但沒有看見供奉袒腹的布袋和尚和四大天王的。」
小梅是素來愛好歷史的,凡事都要明白個底細,他這時急著發問:「那麼四大天王究竟是何等人呢?」
方居士想了一想,回答說:「關於四大天王的歷史,據說是這樣的:他們都是帝釋天的外將,在須彌山腰有一山,名犍陀羅山,有四峰,各有一位天王在那裡護持著自己的國土和人民,所以他們又叫護世四天王。
「同學們!請看,那位手拿琵琶的是東方持國天王,名叫多羅吒(音詐);那位手拿寶劍的是南方增長天王,名叫毗琉璃;那位手臂繞纏一龍的是西方廣目天王,名叫毗留博叉;那位右手拿傘、左手握銀鼠為法器的是北方多聞天王,名叫毗沙門。中國民間認為,他們四位所拿的法器,分別代表著風、調、雨、順,都含有吉祥的意義,給人們對年景以美好的願望。」
我們聽了方居士的講解,都表示了對四大天王的無限敬仰!
韋馱菩薩
於是我們再繞到彌勒菩薩像的背後,那裡立著一位全身金色的將軍像。大家都發出了奇異的目光注視著,因為我們感覺到為什麼所看到的都是些將軍像,彷彿不像是走進寺院,而是進了一所古老的愛國軍人紀念堂一樣。
我們在這位將軍像前瞻仰了多時,方居士不待大眾發問,首先說:「也許你們不十分熟悉吧,這就是韋馱菩薩,他是示現將軍身,保護寺院和修行者的安全的。」
我心裡想:佛教里愛護眾生的菩薩太多了,為什麼我們要特別供奉這一位將軍身的韋馱菩薩呢?於是就把問題提出來向方居士請問。
方居士回答說:「這是因為韋馱菩薩曾發願,要在賢劫千佛中,永恆地在每一尊佛出世時,護持佛法,為眾生服務。並且他也是賢劫千佛之一,將在九百九十九尊佛以後成佛,也就是說,他將是賢劫中第一千尊佛,他的稱號叫樓至佛。當然,千佛出世這一段時期的悠長,是絕不能想像和計算的了。韋馱菩薩手裡拿著的一根寶杵就是降伏魔軍用的。同學們!我們要學習菩薩的榜樣,發願無盡期地為佛教服務,護持佛法;我們更要學習菩薩的榜樣,拿起降魔的寶杵去摧邪顯正,消災弭劫,福利眾生,以達到世界和平,眾生安樂。」
我們全體同學紛紛在韋馱菩薩像前頂禮,並牢記著方居士的教言,發願學習菩薩無盡期的為佛教事業服務的精神,學習菩薩降伏魔難的精神。
三、大雄寶殿
我們離開了天王殿,向內進去,就到了大雄寶殿。
對這座雄偉莊嚴的殿宇,我們深深體驗到做一個佛教徒的光榮,這裡充滿了清凈和諧的氣氛,彷彿走進了另一個天地。
方居士引導我們依次輕輕地跨進大殿,只見香、花、油燈、幢、幡、寶蓋,羅列莊嚴。中央供奉著三尊紫金色的大佛坐像,慈祥而端正。我們又敬畏、又喜悅、又讚歎,默默地瞻仰著偉大的佛像,愈顯得自己的渺小了。
我們排了隊,在佛像前頂禮,並歌唱《三寶歌》(太虛大師作詞,弘一大師作曲)。在再度頂禮後,我們又虔誠肅穆地仰望著佛像,忘記了時間,也忘記了談話。
終於,方居士先開口了,他指著大佛像說:「這中間的一尊是我們的本師——娑婆世界的教主釋迦牟尼佛,在他左邊的一尊是東方琉璃世界的教主藥師琉璃光如來,那右邊的一尊是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
方居士想了一想,接著說;「寺院大殿供奉的佛像本來是沒有一定的。很多寺院都是供奉這三世佛的;但也有的寺院供奉西方三聖像——中間是阿彌陀佛,兩旁是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有的供奉釋迦牟尼佛和他的大弟子像——中間是釋迦世尊的坐像,兩旁立著的:年輕的一位是阿難尊者,年長的一位是迦葉尊者;但也有塑成兩位年齡相仿的大弟子像,則是舍利弗和目犍連兩位尊者,這種像只是我國漢族佛寺中有的。南方國家的佛寺一般只供釋迦牟尼佛像,供弟子像的很少。我國也有很多寺院只供奉一尊本師釋迦牟尼佛的坐像、立像,或卧像。但有些寺院如普陀山的普濟寺、寧波的七塔寺大殿內供奉的則是觀世音菩薩……在這裡無法一一向各位介紹,今後你們有緣到各地去參訪名山道場時,就能了解得更多了。」
這時,小楊正立在方居士身旁,輕聲地問道:「方居士,你剛才介紹這三尊佛時,一會兒說佛,一會兒又說如來和世尊,這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哦!」方居士回答說:「這是應該同大家講一講的,佛是佛陀的簡稱,只有他的自覺覺他的智慧和功行都已達到最高、最圓滿的境地時,才能稱做佛。現在有很多人往往把如來佛三字聯起來,其實是重複稱呼了。如來是乘真如之道而來或如實而來的意思,是佛陀的異名。如釋迦牟尼佛,可以稱釋迦牟尼如來;阿彌陀佛也可以稱阿彌陀如來,但不要把如來和佛聯在一起稱呼。
「同學們!佛、世尊和如來三個名稱,雖各有不同含義,但都是對無上正等正覺者的尊稱,除此之外,在佛經上我們還可以看到其他八種尊號,如: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等,都指的是佛,不過是不常見罷了。有些經上稱薄伽梵的,那是世尊的梵文譯音。」
大家聽了方居士的講解,已初步了解到一般寺院所供奉的是哪幾尊佛像,並弄懂了什麼是佛、什麼是如來等等。但是對於一群虔信佛教、求知心切的年輕人來說,這是遠遠不夠的,他們也不甘心錯過這一良好機會。於是,大家要求方居士簡單地介紹這三尊佛的歷史和與我們的關係。
釋迦牟尼佛
方居士笑著說:「很好,你們都是受過三皈依的佛弟子,對於本師釋迦牟尼佛一定都很熟悉了吧!
「釋迦牟尼佛是賢劫千佛中的第四尊佛,由於他同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特別有緣,就在距今三千多年以前的四月八日那天,從兜率天內院降生人間,誕生在印度的一個迦毗羅衛國為太子,姓喬答摩,名叫悉達多。父親叫凈飯王,母親名摩耶。悉達多王子十六歲那年,父王為他娶了鄰國的一位王女耶輸陀羅為妻,生了一個兒子叫羅睺羅,這就是釋迦牟尼佛出家前的家庭情況。」
在醫學院讀書的小勞搶著說:「他既然是一位太子,為什麼又要去出家呢?」
方居士回答說:「這是由於他看到了眾生的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等種種痛苦,和眾生之間弱肉強食、互相壓迫的不平等現象,為了要徹底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解決從不平等現象中所產生的痛苦,因此,他捨棄了自己榮華富貴的宮廷生活,在二十九歲那年離開了溫暖的王家,艷麗的妻子,甚至太子的尊位,毅然出家去修道。在修道期間嘗盡了千辛萬苦,游遍了印度各國,參遍了各種哲學理論,但都不能使他滿意。於是他就單獨在雪山苦修學道,整整地修了六年,最後在三十五歲那年十二月八日的一個晴空皎潔、星月滿天的拂曉大徹大悟,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成了一位功行圓滿的佛。
「在這以後的四十多年中,釋迦牟尼佛遍歷了印度各地,教化眾生,講經三百餘會,救度了無數的眾生。到八十歲的那年二月十五日,他化度眾生的緣已圓滿,就在拘施那城娑羅雙樹的中間入涅槃了。以上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的簡單歷史。」
我們聽了方居士的介紹,都沉浸在幸福、法喜的氣氛中,緬懷著本師釋迦牟尼佛圓滿的功德,以及給我們在人天長夜中指出了光明的歸依處;同時也深感自己得到人身,聞到佛法的難能可貴,都在佛像前發願,要堅決做一個釋迦牟尼佛的好弟子。
藥師琉璃光如來
方居士接著說:「藥師琉璃光如來是東方凈琉璃世界的教主,又稱做大醫王佛;因為他能使眾生離苦得樂,解脫眾生的病痛、苦難和災害,所以人們都稱他為消災延壽藥師佛。當他在行菩薩道時,曾發了十二大願,每願都是為了滿眾生願、拔眾生苦、醫眾生病。成了佛以後,他始終在實踐著他的大願。」
教育工作者小談這時插口問道:「東方琉璃世界是怎樣一個世界呢?」
方居士回答說:「離這裡向東,過十恆河沙數那麼多的佛國土,有一世界,就是琉璃世界。那裡的一切都是無比的清凈光明,沒有雜穢的土地,也沒有三惡道,所有正報、依報的功德莊嚴和西方極樂世界沒有兩樣。」
「方居士,那裡也有菩薩嗎?」小莫也問。
方居士說:「那裡有無量無數的大菩薩,以日光遍照菩薩和月光遍照菩薩為上首。正如西方極樂世界以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為上首一樣。」
「諸位!」方居士接著親切地說:「在我們這一群佛教青年中有許多學醫的,也有的是護士,也有的已經是醫生了,希望你們都能發揚藥師佛的大願,無盡期地為病苦眾生服務。我們要做個全能的醫生,不僅要給眾生醫藥和安慰,解除他們現前的痛苦,更重要的是普施法葯,解除他們在輪迴中永久的痛苦。」
接著,方居士又語重心長地對我們說:「希望大家努力修持佛法,常念藥師佛名號,爭取早日成佛。到那時,我們解除病苦眾生的數量和效果就更廣泛和成功了!」
阿彌陀佛
方居士指著阿彌陀佛的金像為我們解釋:「我們不是常常唱著這一首使人嚮往的、莊嚴的『贊佛偈』嗎?
阿彌陀佛身金色
白毫宛轉五須彌
光中化佛無數億
四十八願度眾生
這首偈寫得真太好了!阿彌陀佛的相好光明,能夠照到十方一切的世界中去,一點也不受障礙。阿彌陀佛和他的人民的壽命也都是無窮無盡,沒有數字可以計算的呢!所以阿彌陀佛也稱做無量壽佛,或是無量光佛,有的經里還稱他做超日月光佛的。」
「阿彌陀佛成佛的因緣是怎樣的呢?」小勞又發問了。
方居士回答說:「好,現在我來簡單地談談:阿彌陀佛成佛以來,已經有十個劫的時期了。在他還沒有成佛以前,做一個國王的時候,有一位世自在王佛正住世教化,他聽了世自在王佛說的法,覺得很有道理,就出家修行,名叫法藏。就在這時,他發了驚天動地的四十八個大願。後來他又經過了不倦的努力,累劫的修行,他終於成了一切眾生最尊敬的導師——阿彌陀佛,實現了偉大的四十八願,出現了一個令人嚮往的極樂世界。」
一位剛信佛的小孫從來也沒有聽見過西方極樂世界,他便好奇地問:「方居士,我很慚愧,一點也不懂,我還不知道西方極樂世界是怎樣的呢!」
於是方居士耐心地回答道:「小孫,根據《阿彌陀經》上說:從我們這裡向西方,過十萬億那麼多的佛國土,有一個世界,就是極樂世界。在那個世界裡絕對沒有苦,只有樂;有種種美好的環境,還有清凈的不退菩薩為伴侶,可以使往生到那裡去的人安心修學佛法,阿彌陀佛是經常在那裡演說佛法教導著他們。本師釋迦牟尼佛因為看到極樂世界有很多利益,所以特地勸導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都要發願往生到那裡去!
「各位!我們修學凈土法門,就一定要有深信、切願、實行;但我們並不是為了要去享福,而是希望在往生凈土以後,見佛聞法,悟明心性,就不會生退心了,也就更可以精進學佛。只有學好度人本領,爭取早日成佛,這樣才能更有效果地、更廣泛地到十方世界去自在無礙地普度眾生了。小孫,我介紹你一本《阿彌陀經白話解釋》,你看了以後就可以對西方極樂世界了解得更詳細了。」
方居士還喜悅地舉了一些阿彌陀佛同我們的殊勝因緣,說:「現在我們佛教徒中有一種習慣,即大家一見面,在互相問訊時,開口便念阿彌陀佛;在向人致謝或致歉時,也往往把阿彌陀佛掛在嘴邊。還有很多非佛教徒在參觀寺院時,不管見到哪尊佛像,一律都稱阿彌陀佛。有相當一部分佛教徒,他們平時雖修學禪、密、律、台、性、相、賢首等其它各宗,但最後都以凈土為歸宿。可見阿彌陀佛對我們娑婆世界眾生的因緣是多麼殊勝!」
最後,方居士勉勵我們說:「我們要以阿彌陀佛作榜樣,認真地向他學習。阿彌陀佛為了實現他的四十八個大願,曾經累劫不倦地努力著,終於成就了一個極樂世界。當前,我們也都為了建設人間凈土,為了繼承實踐世尊的事業而發過願。今後我們一定要努力來完成我們的弘誓,哪怕一生、多生,一劫、多劫。必須要像這三尊佛一樣堅持到功行圓滿。」
我們聽了方居士的指導後,各人在心底里又重溫了自己的弘誓: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十六尊者
方居士看到我們這許多年輕的佛弟子,有這樣強烈的、追求真理的虔誠心,實在感到欣慰。因此,他不止一次地對我們說:「我和你們在一起,我不知不覺也感到年輕了呢!」
當我們正在瞻仰三尊大佛的時候,年輕的小劉看到了兩旁還有很多裝金的塑像,就問方居士說:「這些塑像又是誰啊?」
方居士微笑地答道:「這兩邊共有十六位尊者的金像,他們都是釋迦牟尼佛的優秀大弟子。我們供奉著,就是為了紀念他們和學習他們。這麼多值得大家崇敬的尊者名字,如果你們誦過《阿彌陀經》的,大概已是很熟悉的了。」
我們年輕的一群,求知慾都很旺盛,大家一致要求方居士為我們介紹一些尊者們的事迹。
慈祥的方居士很愉快地接受了我們的要求,帶領了我們一一去瞻仰。
「這位是舍利弗尊者,也有稱他為舍利子的。他在佛的許多弟子中,要算智慧第一。」方居士指著第一位尊者的金像說。
接著,方居士再依次對我們講解說:「這位是摩訶迦葉尊者,他是專門苦修行的。佛哀憐他年紀老了,勸他休息,但他仍舊苦修不懈,所以稱他頭陀第一。
「這位是摩訶拘絺羅尊者,他的口才最好,隨便問他什麼都能夠回答的,所以稱他答問第一。他是剛才所介紹的舍利弗尊者的舅父。
「這位是周利槃陀伽尊者,他的根機是很鈍的,佛教了他兩句偈。他記了前一句,忘了後一句;記了後一句,又忘了前一句。可是他能下死功夫,專心學習,後來竟然就徹底明白佛的教旨和意義了,所以稱他義持第一。
「這位是阿難陀尊者,簡稱阿難,他是佛的堂弟,做佛的侍者計有二十五年,因此在這一時期中,佛每次說法,他總是聽到的。並且佛從前所說的法,他沒有聽著的,佛也重新向他說了一遍,因此,他所聽到的佛法就比其他弟子所聽到的更多了,所以稱他多聞第一。
「這位是憍梵波提尊者,因為他在過去世的時候嘲笑了出家人,所以經過許多劫數年代,墮落在畜生道里做牛,後來報應滿了,做了人,但是吃起東西來還是像牛倒嚼的樣子,要把吃下去的東西,回到嘴裡來重新咀嚼過。佛恐怕旁人看見了要嘲笑他,造成輕慢聖人的罪過,因此,教他避免和人們在一起,去受天人的供養,所以稱他受天供養第一。
「這位是迦留陀夷尊者,他原是釋迦牟尼佛小時的師長,後來聽到佛說的法圓融無礙,就出家為佛的弟子,佛常常請他出去教化,所以稱他教化第一。
「這位是薄拘羅尊者,因為他從前布施過一個有病的出家人,並且還能夠守不殺生戒。有了這兩種功德,世世做人都是長壽的。自從他學佛以後的八十年中,從來也沒有生過病、吃過葯,所以稱他壽命第一。
我們靜靜地聽著方居士講述這幾位尊者的故事,都好像自己回到了兒時的光景:在夏夜的繁星下,聽著老祖母講故事那樣的溫暖。這時,我聯繫了自己,想到自己為什麼不能像迦葉尊者的苦修,周利槃陀伽尊者的專心,阿難尊者的耐心多聞,迦留陀夷尊者的降低身份,虛心修學,因此,愈加堅信聞、思、修的重要。
接著,我們又跟著方居士從殿東轉向殿西,再繼續一一瞻仰另一邊的幾位尊者的金像,靜聽方居士的講述:
「這位是摩訶目犍連尊者,又稱目連,他原來和舍利弗尊者同是外道,他們早就相識了的。後來舍利弗尊者先皈依了佛,他也就做了佛的弟子。他的神通最大,所以稱他神通第一。
「這位是摩訶迦旃延尊者,他同別人講起道理來,能夠使大家相信他,佩服他的說法,所以稱他論議第一。
「這位是離婆多尊者,他的心很純正,沒有一些顛倒的念頭,又是很定的,所以稱他無倒亂第一。
「這位是難陀尊者,在佛經中,同名難陀的人很多,這一位是佛的親弟,他是最講究禮節的,並且相貌也好,所以稱他儀容第一。
「這位是羅睺羅尊者,看起來,他要算是十六位尊者中最年輕的一位了,他是釋迦牟尼佛的兒子,他的功行秘密得很,只有佛知道他,所以稱他密行第一。
「這位是賓頭盧頗羅墮尊者,佛吩咐他長住在世界上,永遠受人供養,所以稱他福田第一。
「這位是摩訶劫賓那尊者,他是懂得天文的,所以稱他知星宿第一。
「這位是阿(少+兔)樓馱尊者,他也是佛的堂弟,因為他的眼睛瞎了,佛教他修一種定心的法,就得了天眼通,比旁人的天眼更加微妙,所以稱他天眼第一。」
方居士已把十六位尊者都一一介紹完了,接著說:「我是講得不夠詳細的。你們還有意見嗎?」
「方居士,你所稱的十六位尊者,又有人稱他們為羅漢的,不知對不對?」我問。
方居士回答說:「稱這些尊者們為羅漢也是可以的。羅漢的全稱應是阿羅漢,是修行者得到證悟的果位。要到達這個果位有四個階段:初果是須陀洹果,二果是斯陀含果,三果是阿那含果,四果就是阿羅漢果。阿羅漢果是聲聞乘中的終極地位了。我們在很多佛經中將會經常見到這四果的名稱,所以今天我在這裡提一提。」
方居士又鼓勵我們說:「在我們的同學中,也有很多智慧、論議、儀容、能力超人的,可是今天和這幾位尊者的第一比較起來,就相形見絀了。因此,我們應該常常以他們的第一作為我們的榜樣,不懈地修習善行,學好度人的本領。要知道,只顧做自利的工作,而不在利他這方面打好基礎,這種思想是片面的,也是錯誤的。」
這時,一位自小信佛的小姚提問說:「我在其它寺院中曾看到有十八羅漢的畫像或塑像。方居士,你可以同我們再講一講他們的來歷嗎?」方居士說:「應當是十六羅漢。但為什麼後來成為十八羅漢呢?這有一段歷史。不妨趁此機會同大家說一說,今後你們去哪個寺院,如果看到十八羅漢像時就明白了。
「公元二世紀的時候,獅子國——即現在的斯里蘭卡,有位叫慶友的尊者,他寫了一部《法住記》,內容就是記載十六位羅漢的名字(與以上十六尊者的名字不盡相同)和他們所住的地區。這部書後經玄奘法師譯出。到五代時,畫家們把十六羅漢畫成了十八羅漢,怎麼會多了二位羅漢呢?據推測,畫家的原意可能是把《法住記》的作者慶友尊者和譯者玄奘法師也畫在一起了。但是後人在標出每位羅漢的名字時,又誤將慶友尊者列為第十七位,同時重複了第一位羅漢的名字,成為第十八位。所謂十八羅漢的來歷是這樣的。另外,在西藏的寺院中,除原有的十六羅漢外,又加上彌勒菩薩和摩耶夫人,這樣也成了十八羅漢。」
在聽了方居士對十六尊者和十八羅漢的介紹以後,小申又提出一個疑問,他說:「我曾在其它寺院看到大殿的兩側,既不是十六尊者,也不是十八羅漢,卻是二十位像天神模樣的塑像,他們究竟是誰啊?」
方居士笑著說:「這是不能怪你的,因為我們參訪的寺院不多,所以見識也就少了。剛才你所說的那些塑像是二十位護持佛教的天神,不是羅漢,也不是菩薩。這二十位天神的名稱,據我記得是這樣的:他們是大梵天王、帝釋尊天、多聞天王、持國天王、增長天王、廣目天王、金剛密跡、摩醯首羅、散脂大將、大辯才天、大功德天、韋馱天神、堅牢地神、菩提樹神、鬼子母神、摩利支天、日宮天子、月宮天子、娑竭龍王、閻摩羅王等二十位。」
我發覺有一些同學和我一樣,邊認真聽方居士如數家珍的講述,邊把這二十天神的名稱一一記錄了下來。
方居士還告誡說:「各位!你們也許見到了這二十八位天神像的神態有凶、有善,而疑惑不解。其實,其中有些天神是為了降魔護法而示現兇相的,但多數則呈善相;有些神像多手多眼,手執兵器,也是為了降魔而顯神通威德的。」
這時,小葉忽然想起了她童年時代跟隨父母曾參觀過寺院的事,提出來問方居士說:「我在以前看到過五百羅漢像,不知道在這裡有沒有?」
方居士不嫌其煩地回答她說:「小葉,我們今天所參觀的這座寺院里是沒有五百羅漢堂的,但我可以借這機會順便同各位先講一講。我國有些寺院,如北京的碧雲寺、武漢的歸元寺、成都的新都寶光寺、雲南昆明的筇(音窮)竹寺等都設五百羅漢堂。有些羅漢像是金色的,也有的是彩塑的。
「我國寺院的羅漢堂不設在大殿,而是在寺內自成一獨立的建築群,它的布局大都呈田字形,顯然是為了使堂內得到充足的光線吧!」
小葉又追問說:「方居士,這五百位羅漢是不是一個不多,一個也不少呢?」
「不是的。」方居士回答說:「印度古代習慣用五百、八萬四千等數字來形容眾多的意思。所以五百羅漢像並不意味著是個固定的數字。」
「那麼這五百羅漢究竟是誰呢?」我問。
方居士回答說:「關於五百羅漢的由來,說法不一。一種說法是釋迦牟尼佛的五百弟子,另一種說法是參加第一次結集或第四次結集的五百比丘。各位,我就講這麼一點,供你們今後去其它寺院參拜五百羅漢堂時作參考吧!」
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我們在向釋迦牟尼佛、藥師琉璃光如來、阿彌陀佛和十六尊者等金像分別頂禮後,方居士說:「讓我們再來瞻仰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和觀世音菩薩吧!」
於是,我們在方居士的引導下,又重新回到了大殿的東上首,先前參拜過的薄拘羅尊者的近旁,方居士指著朝南的一位跏趺坐在一隻獅子身上的、手持如意的菩薩像說:「這位就是大智文殊師利菩薩。釋迦牟尼佛說《華嚴經》的時候,就是以這位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和大行普賢菩薩為上首,同時,他們也是釋迦牟尼佛有力的弘法助手,因此,我們就稱他們為華嚴三聖。」
「方居士,剛才你已經把佛、如來和羅漢等意義解釋了。現在當我們參禮各位大菩薩時,請你再把什麼是菩薩的意義給我們解釋一下,好嗎?」我們提出請求。
方居士笑著回答說:「確實,現在有一些人把菩薩的意義誤解了。要麼把菩薩當成一尊獃獃的偶像,要麼把所謂財神、土地、城隍等也稱做菩薩,這些都是不正確的。
「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簡稱,它是從梵文音譯過來的,意譯為覺有情。簡單地解釋:凡是抱著廣大的志願,要將自己和一切眾生一齊從苦惱中救度出來,而得到究竟安樂,即自度度他;並要將自己和一切眾生一齊從愚痴中解脫出來,而得到徹底的覺悟,即自覺覺他——這種上求菩提(覺悟),下化有情(眾生)的,發大心的人便叫做菩薩。再通俗一些講:凡有自他兩利、捨己為人、助人為樂的行為,便叫做菩薩行。當然,要把菩薩的真實意義再深一層講解,還遠遠不止這些,以後在你們深入經藏和參禮了以下幾位大菩薩後,自會理解的。」
小顧近年來專心學畫佛菩薩像,所以她首先問方居士:「我曾見到有些地方的文殊師利菩薩像和這裡的一尊有些兩樣,不知道究竟哪一種形像塑得對?」
方居士笑著回答說:「佛菩薩的形相隨緣而現,本來是沒有一定的。因此,我們所塑繪的文殊師利菩薩像,有手持青蓮或利劍的,也有是乘蓮台、獅子或孔雀的。」
「方居士,我最愛聽歷史故事,就請你談談菩薩的歷史吧!」小梅請求著說。
「佛菩薩的歷史,本來是無從談起的,他們從無量劫以來的偉大行願是說不完的,該從何處說起呢?經上說:文殊師利菩薩是早已成了佛的,他的名字叫『龍種上佛』,佛國的名稱叫平等……」
「咦?奇怪,但是他為什麼要到這個世界來做菩薩呢?」小余不待方居士說完就急著問。
方居士說:「根據佛教的常例,凡是一尊如來興世教化,十方世界的佛都要來護法的;文殊師利菩薩在《處胎經》上說:昔為能仁師,今為佛弟子,二尊不並化,故我為菩薩。就是這個道理。」
「小梅。」他繼續回答道:「過去無量恆河沙數的如來,他們成佛的最初因緣,原來都是由於這位文殊師利菩薩的策勵,助成他們發了成佛的初心。無量菩薩中也是以這位文殊菩薩的智慧為第一,他在菩薩眾會中,處處是酬唱應答,圓融無礙。你看,他坐的那隻獅子,就象徵他智慧的威猛啊!所以《華嚴經》上說:「文殊師利常為無量諸佛之母,常為無量菩薩之師,教化成就一切眾生。」
小蔡趁機也問:「方居士,曼殊室利就是文殊師利菩薩嗎?」
「是的,那是翻譯上的音義差別,除此之外,還有妙德、妙吉祥、妙樂等,這都是文殊師利菩薩的別名。同學們,文殊師利菩薩的行願和普賢菩薩是沒有兩樣的,都是處處以眾生為根本的、悲智雙運的大菩薩啊!
「文殊菩薩教導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時刻不離菩提心,不離眾生,不舍眾生,則能獲得一切勝妙的功德,如果我們能這樣用心學習,我們的心就沒有什麼障礙了,對於一切佛法也都能圓融通達了。」
方居士繼續鼓舞著我們說:「諸位,讓我們繼續努力去斷除一切惡的,圓滿一切善的吧!正如文殊菩薩在《華嚴經?凈行品》里指出的:菩薩在家,當願眾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孝事父母,當願眾生,善事於佛,護養一切。著下裙時,當願眾生,服諸善根,具足慚愧。若飯食時,當願眾生,禪悅為食,法喜充滿。若敷床座,當願眾生,開敷善法,見真實相。洗浴身體,當願眾生,身心無垢,內外光潔。見斜曲路,當願眾生,舍不正道,永除惡見……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能這樣用心,那就處處是我們的菩提道場。
「諸位,將我們的生活凈化吧!大智文殊師利菩薩永恆常住,也永遠和我們在一起;他的圓滿智德,將不斷地滋養著我們成佛的初心。」
大行普賢菩薩
在參禮了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後,我們又來到大殿的西上首、阿(少+兔)樓馱尊者的近旁,朝南有一位相好莊嚴、手持蓮花的金色菩薩像,跏趺坐在一隻大白象的身上,他那慈祥的容顏,使人有安穩、敬慕的感覺。
方居士介紹說:「這位就是大行普賢菩薩,他的無量無邊的行願功德是我們應該讚歎和學習的。他指示我們:如果要上成佛道,下化眾生,必須修十種廣大行願。諸位,你們有知道這十種廣大行願的嗎?」
「唔!想起來了。記得去年我曾聽過一位法師講過《華嚴經?普賢行願品》,那時我曾把這十大行願記錄下來的。」一位比較年長的小申一邊說,一邊隨身拿出筆記本來,翻了一翻說:「普賢菩薩的十大行願的主要內容是這樣的:
第一,禮敬諸佛; 第二,稱讚如來;
第三,廣修供養; 第四,懺悔業障;
第五,隨喜功德; 第六,請轉法輪;
第七,請佛住世; 第八,常隨佛學;
第九,恆順眾生; 第十,普皆迴向。
「方居士,你說對嗎?」
「很對!」方居士說:「普賢菩薩的偉大行願的確是廣大無量。而且他還說,即使虛空界完了,眾生界完了,眾生業完了,眾生煩惱完了,而他的偉大行願是永遠沒有窮盡的,永遠不會疲厭的。總之,他的行願是不受空間和時間限制的。諸位,你們想吧,虛空界有窮盡嗎?眾生界有窮盡嗎?眾生的業障和煩惱又幾時能斷盡呢?」
於是,大家都靜默了。通過方居士的懇切描述,普賢菩薩的偉大行願融化在每個佛教青年的心靈深處。
方居士再接著說:「普賢菩薩教我們要平等利益眾生,時刻隨順眾生,能這樣做的,就是隨順供養諸佛;如果能使一切眾生歡喜,這樣也就是使一切如來歡喜。所以我們為人民服務,為攝化眾生而努力,使一切有情徹底解脫煩惱惑業、生死之苦,就是我們的本分啊!
「普賢菩薩還教導我們:如果要成就佛的智慧華果,就一定要以大悲心去饒益眾生,因為菩提是屬於眾生的,如果見到眾生的生死痛苦,不發大悲心,那我們怎麼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呢?打個比方來講,像現在我們經常說的,只有在人民群眾中去全心全意服務,才能不斷提高覺悟。諸位,我們必須學習普賢菩薩的愛眾生,和一切以利益眾生為根本的觀點和行動!
「同學們,普賢菩薩還勸導我們,將修學這些行願的無邊殊勝的福德,迴向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諸位,大菩薩尚且在讚揚凈土,發願往生,利樂有情,何況像我們這些初學佛的人呢?因此,希望大家牢記著菩薩的這句話: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吧!」
大悲觀世音菩薩
我們在向大行普賢菩薩頂禮致敬後,來到大殿的後部。緊靠著三尊大佛像的牆背面立著一尊高大的紫金色的菩薩像,還有一對年輕男女的金像,分立在他的兩旁。
我們對這位並不陌生的菩薩像連連稱念著:
「觀世音菩薩!」
「大悲觀世音!」
「南無觀世音菩薩!」
我們都被這一位慈悲而又安詳的菩薩形象深深地感化了,有恭敬地瞻仰著的,也有不停地頂禮的。
想不到方居士先開口問我們說:「你們有知道這位觀世音菩薩的歷史嗎?」
「方居士。」心急的小梅搶著回答說:「誰不知道?他就是妙庄王的女兒——妙善公主。」
不待他講完,方居士連忙糾正他說:「不是的,這是一個錯誤的、完全沒有根據的傳說。觀世音菩薩不但不是什麼妙善公主,而且也不是女人,他是一位大慈大悲的法身大士啊!要知道,有男女性別,乃是我們凡夫的見解。如果說他是女身,那是指他的應化身,正如《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上說的:應以婦女身得度者,即現婦女身而為說法。因此菩薩示現了女身。如我們常見的有魚籃觀音、白衣觀音、楊柳觀音,這裡的一尊則是腳踏鰲(音熬)魚的觀音,看起來都是女身,那是為了度脫一般女人而方便示現的,切不要把觀世音菩薩誤認為女人。普陀山普濟寺塑的觀音像可不是女身,而是比丘相了。
「我國有些寺院根據《普門品》上的記載,在寺院內供奉著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身像,也有供奉千手千眼觀音像、十八臂觀音、四十八臂觀音等,這些都是廣大佛教徒為了寄託對觀音菩薩無限的敬仰和對離苦得樂的渴求。」
「哦!原來我們知道的是錯了。那麼,方居士,觀世音菩薩的來歷究竟是怎麼樣的呢?」小梅又以考據重要史跡的嚴肅態度追問道。
「同學們,觀世音菩薩在過去無量劫中早已成佛了,他的名號叫正法明如來。」方居士接著說:「由於他深廣、偉大的悲願,為了要啟發一切菩薩的願行,為了要使一切眾生成熟佛種,獲得安樂,所以他和文殊師利菩薩一樣,示現了菩薩身,輔助著諸佛弘化。
「觀世音菩薩,簡稱觀音菩薩,又稱做觀自在菩薩,我們常常讀誦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的觀自在菩薩就是他。據《心經》所說:觀自在菩薩的深廣的智慧中,能照見五蘊——色、受、想、行、識,都是空寂的,因此,他能度脫自己的一切苦厄,也能將正在苦厄中的眾生救度出來。在我國民間,差不多家家戶戶都供奉著這位令人懷念的大菩薩聖像。可見觀世音菩薩同我們特別有緣,他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德行早已深入人心。」
「方居士,剛才你說《普門品》上記載的觀世音菩薩有三十二應身,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啊?」小葉也提出了問題。
方居士回答說:「為了使眾生便於接受佛法,觀世音菩薩教化眾生的方式方法常因時代環境、風土人情、知識習慣、眾生類別的不同,就在各個教化的地方相應地示現了各種身份的形象。比如和一個學生談話,菩薩也一定要對機示現一個學生的模樣,或是使他滿意的身份去應化,這樣就方便得多了,否則,如果以一商人的角色去接談,就不可能把話談得很投機、很便利,也就是說,很難收到弘法的效果。在《普門品》中,列舉了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身:從佛身、辟支佛身、聲聞身、梵王身、帝釋身……長者身、居士身、宰官身……婦女身、童男童女身、一直到非人身等,觀世音菩薩都能隨類隨緣,普門示現,這隻有倒駕慈航的大菩薩才有這樣不可思議的大威神力,絕不是我們這類凡夫所能測度的。不過,我們也不應該輕視自己。菩薩的示現,就是給我們一個榜樣。因此,我們必須學習觀世音菩薩的這種靈活的、方便的弘化方式,將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來裝備自己,攝化眾生。」
小王轉動著她那天真可愛的眼珠,好奇地問:「方居士,我時常聽祖母給我講故事,說是稱念觀世音菩薩有許多感應,有很多好處,那是不是事實?」
方居士回答說:「觀世音菩薩在人海潮音中常以大悲心觀照世間,循聲救苦,真是千處祈求千處應。如果我們在臨當苦惱、死厄的時候,能至誠恭敬稱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就能得到感應而立刻解脫的,那並不是謊言騙人,而是有很多事實作證明的,因為佛教徒是不敢犯戒、說妄語的。觀世音菩薩確有這樣不可思議威神的力量。」
接著,方居士又提醒我們說:「但是一般人往往只知道稱念觀世音菩薩求些物質上的滿足,或是要求觀世音菩薩解除些眼前的痛苦。如果有這種單純的想法,那從學佛的最高目標來說,這就錯了,因為這種貪求個人福報的心是不應有的。
「諸位,我們稱念觀世音菩薩,禮拜觀世音菩薩,應從菩提心出發,依靠菩薩願力的加被,一面把自己貪嗔痴的心逐漸轉化為清凈心,求得無上佛道;一面要發揚自己本具的悲心,弘法利人。讓我們學習觀世音菩薩的大悲願行,將無畏普施給眾生,經常地將拔除眾生痛苦的事業放在自己的肩上,作為我們青年佛徒應盡的責任。」
方居士的指示,好像是一股不可思議的力量,它在每一位同學的心上孕育了「大悲之花」。
善財和龍女
接著,方居士指著觀世音菩薩金像背面的影壁上塑造的大幅宏偉海景說:「這就叫做海島。在杭州靈隱寺、上海玉佛寺、蘇州西園寺等處都塑有海島。上麵塑造有很多人物,大多是有經典考據的,但也有些塑像是後人添加出來的神話、傳奇人物。據說,這上面描述的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故事,但是今天是來不及同各位一一介紹了。」
當我聽到方居士不準備一一為我們介紹,心中很是納悶。便指著站在觀世音菩薩左右的兩位青年金像請求方居士說:「別的可以暫時不介紹,但對這兩位男女青年菩薩,能不能為我們介紹一下呢?」
方居士回答說:「好!這位女的,別看她年紀小,她是法華會上的一位有名人物呢!她是娑竭羅龍王的女兒,所以我們稱她叫龍女。她八歲的時候已經智慧通達,善根成熟,就在法華會上當眾示現成了佛。
「我們的女教友中,有些受了舊社會封建意識的影響,往往很自卑,認為女子業障重,成佛是不可能的,因此也影響了她們學佛的信心,如果知道了這位龍女成佛的故事,我看誰都會將這種錯誤想法糾正過來的。」
方居士接著談到另一位金像說:「這位男青年名叫善財,據《華嚴經》說,他是因出生時有種種珍寶自然湧出而得名,我們一般都稱他善財童子。他是福城中一位長者的兒子,也是華嚴會上的一位有名人物。當文殊師利菩薩在福城東莊嚴幢娑羅林中說法的時候,善財童子就去請教他怎樣修學菩薩行的方法。文殊師利菩薩讚歎他說:眾生能發無上覺心的就已經很難了,假如發心以後繼續要求修學菩薩行的,那更是不容易了。像你這樣要決心成就佛智,確是非常難得,我希望你能參訪更多的、真正的善知識,虛心地向他們請求開示。
「於是,善財童子在文殊師利菩薩的指示下,就到各地去遍訪善知識。據經上所說,他曾先後參訪過五十三位善知識,其中有比丘、長者、居士、婆羅門、童子、童女等,更有大菩薩,觀世音菩薩、彌勒菩薩、普賢菩薩等也都是他曾經請教過的善知識。後來「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就成為佛教中的佳話。現在我們所唱誦的華嚴字母,也就是善財童子參訪眾藝童子時請教得來的。當然,由於他虛心好學,收穫是非常豐富的。」
方居士嚴肅地指出:「我慢自傲是我們在菩提道上前進中的障礙物,必須堅決掃除它。各位,我們應該深刻檢查自己有沒有自高自大,不肯向人虛心請教的學佛態度。因此,我們必須學習善財童子的不辭勞倦、虛心參學的求法精神。」
方居士又慈悲地為我們開導說:「諸位,善財和龍女都是我們青年學佛的好榜樣,應當常將他們那崇高的品質牢牢地記在我們的心上,直到成佛為止。」
四、地藏殿
大願地藏菩薩
我們步出大殿,在方居士的引領下,轉向寺院東面,穿過一條長廊,再繞過一叢深密的竹林,遠遠就可以看到一座雙層的樓殿,在綠蔭中隱隱約約露出那古老的黃牆。在鳥語聲中,偶然聽到從那裡傳來的深沉的鐘聲,我們好像置身在詩境中。
方居士指著那個目的地說:「諸位,那就是地藏殿,裡面供奉著大願地藏菩薩。上面是鐘樓,掛著一隻大鐘,經常有一位師父間歇地在撞擊著。這是喚醒沉迷在六道中眾生的警鐘,它不時在警覺我們的迷夢,希望我們聽到鐘聲就提起正念。」
我們一路談看,不覺已走到了。大家依次跨進殿門,只見殿中央供奉著一位紫金色的地藏菩薩像,一手拿著一顆明珠,另一隻手拿著錫杖。同學們都被這位相好莊嚴的菩薩像深深地感化了,情不自禁地紛紛向地藏菩薩頂禮致敬。
(按:錫杖是梵文的意譯,又譯聲杖或鳴杖,杖高與眉齊,頭有錫環,原為僧人行路和乞食時,振環作聲,並用以扣門,兼防牛犬之用。後來成為佛教的一種法器。)
衛生工作者小周首先問方居士說:「我記得每年到農曆七月三十日夜晚,家家戶戶都有插地藏香的風俗,方居士,這有根據嗎?」
「有!」方居士回答說:「七月三十日,這一天是大願地藏菩薩的聖誕,也就是菩薩的成道日。我們廣大信徒為了紀念他的偉大救世的願行,因此每逢菩薩的聖誕日,盛行著插地藏香的風俗,來表示紀念和敬意。相傳我國的安徽九華山就是地藏菩薩的應化道場,直到現在還是佛教徒們經常去朝拜的勝地。」
實習醫生小董接著問道:「方居士,本來我聽了你的講解,對普賢菩薩的大行、文殊菩薩的大智、觀世音菩薩的大悲我都明白了,現在聽了你說大願地藏菩薩,倒把我弄糊塗了。普賢、觀音、文殊等菩薩既具足了大行、大智、大悲,難道還會沒有願力嗎?怎麼你獨稱地藏菩薩為大願呢?」
「小董。」方居士笑著說:「你問得很好。其實大菩薩們原是悲、智、願、行都具足的,不過,在我們凡夫的認識上,總喜歡將大菩薩們主要的、突出的一點分別出來,作為我們崇敬、學習的對象和榜樣。我們對大願地藏菩薩也是根據這一原則來稱呼的。
「地藏菩薩在過去世累劫修行中,曾是一位婆羅門女的時候,他在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塔前發過大誓願說:願我盡未來無量劫,要度盡那些有罪苦的眾生,廣設方便,使他們都能得到解脫。
「他過去也曾是一位長者的兒子,在獅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前發過同樣的大誓願說:我將在未來一切不可計算的時間中,要為那些罪苦的六道眾生廣設方便,使他們都能得到解脫,而我自身要在他們都成佛後方成佛道。
「他過去也曾是一位光目聖女,那時他曾在清凈蓮華目如來像前發了同樣的誓願。
「後來,他還曾是一位國王,當時也發了誓願說:我若不先去救度那些罪苦眾生,使他們得到安樂、證到菩提的話,我終不願先他們成佛。
「諸位,地藏菩薩在無量數悠長的歲月里,一直堅持實踐著他的弘深的悲願,怎麼不叫我們五體投地呢?菩薩的偉大願力,總括地說就是: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同學們想一想吧,三惡道里的眾生是很剛強難調的,但是菩薩誓願調伏他們;三惡道里的眾生苦到極點,不易聽到佛法,也不易信奉佛法的,菩薩也不辭勞苦地誓願去度脫他們。更偉大的是:地藏菩薩要等這些所有的眾生都度盡了,他才成佛。諸位,我真不知道應該怎樣來讚歎地藏菩薩的無量功德呢!」
方居士的話好像湧出的泉水一樣,他不待我們發問,又繼續對我們說:「釋迦牟尼佛曾殷勤地咐囑地藏菩薩,要使那些只有一些微少善根的天道里和人道里的眾生,繼續增長善根,不使退失;更咐囑他要使那些已經淪落在惡道里的眾生,只要他們能念一聲佛菩薩的名號,或是誦大乘經典一句、一偈,都要他用神力去方便救拔他們,示現無邊身去粉碎那幽冥的地獄,去解脫那些罪苦的眾生,使他們得到究競的安樂。對於世尊的咐囑,地藏菩薩都一一應允了。諸位想一想吧,佛和地藏菩薩是怎樣的慈護著眾生的啊!」
五、藏經樓
我們再度在地藏菩薩像前頂禮後,紛紛議論著:
「我們還要到哪兒去參觀?」
「我們是不是已巡禮完了呢?」
……
於是,方居士打斷了我們的議論說:「諸位,我們來到這裡,還只瞻禮了寺院里供奉著佛菩薩像的一部分,有很多地方我們還沒有到過呢!我想,我們就先去參觀一下這裡的法寶所在地——藏經樓吧!好嗎?」
「好,立刻去!」
「好!」
不待方居士說完,我們都高興地叫嚷起來了。方居士見到我們這一股富有朝氣的勁兒,心裡也有說不出的欣慰。
「好吧!」他說:「現在我們就決定先去藏經樓。不過你們要在這裡稍等一會兒,待我先去通報一聲知客師,請他陪同我們去才行!」
於是,有些同學跟著方居士請知客師去了,有些同學就跑到地藏殿的鐘樓上去參觀,還有些同學就溜到殿外的樹蔭下,三三兩兩地閑談著。
「剛才方居士所說的知客師,他是怎樣的人物啊?為什麼我們去藏經樓一定要去請他呢?」小楊好奇地問其他幾位同學,急著想知道答案。
小蔡是比較我們懂得多些,他回答說:「知客師是許多管理寺院內外事務的法師中的一位,他的職務是專門負責接待外來信眾的。我們到寺院來,就必須遵守寺院的規則,例如我們現在要去參觀藏經樓,這樣一處並不是經常開放和供人遊覽的聖地,我們都要事先徵得本寺知客師的同意和引導。」
聽了小蔡的解釋,我們才初步認識到:寺院原來不是我們所想像的那樣給人隨便遊覽消遣的地方。愈使我對它肅然起敬了。
當我們正談得起勁的時候,方居士和一位法師已經很快地到來了。於是,方居士召集大家排好了隊,為我們介紹說:「這位就是本寺的知客師——一心法師。」
這位法師看上去是多麼的年輕、能幹而有修養的人啊!在我們向他問訊作禮後,一心法師謙和地對我們說:「居士們,剛才我聽方居士說,你們都是虔信佛教的青年,真是難得。今天你們集體來參觀本寺,使我感到非常高興。」他的話是顯得多麼簡樸、有力而親切啊!
「諸位。」方居士對我們建議說:「在你們未去參觀藏經樓之前,我想領你們去拜謁一下本寺的住持——方丈和尚。」方居士的話剛說完,性急的小張連忙接上去說:「贊成!贊成!但是我希望你能把方丈的意義向我們說明一下。」
方居士笑著回答說:「對了,我應該事先解釋一下。方丈就是住持,也就是叢林的負責人。方丈的來歷是這樣的:從前有位道德高超的維摩詰居士,他所住的寢室四方面各長一丈,也就是說,面積只有一平方丈,因有『丈室』的名流傳到後世。於是,有賢德的寺院住持就不肯居住寬敞的房間,只擇一極小的地方做寢室,所以後人稱譽他們為方丈和尚。」
經過了幾條走廊,一心法師停住腳步對我們說:「請各位等一等,讓我先去通報一聲。」一會兒,他出來了,對我們說:「很不巧,方丈和尚剛才被請去講開示去了,你們的敬意,我當傳達給和尚,在這裡,我代表他對你們答謝。」
「剛才一心法師說傳達給和尚,而不說方丈,或者某某法師,這是什麼意思呀?」小姚偷偷地問小蔡說。
小蔡對這一問題也不很明了,就向一心法師一問訊,把小姚所提出的問題向他請教。
一心法師笑嘻嘻地說:「難怪這位居士不了解,一般人認為和尚是普通的稱呼,而在我們叢林里,這正是一尊稱呢,只有當方丈的才可以當得起大和尚的稱號。居士們,為了爭取時間,現在我們就去參觀藏經樓吧!」
於是我們就在一心法師和方居士的引領下,向寺北走去。穿過了幾條幽靜的長廊,眼前豁然開朗,只見前面有一個面積很大的蓮花池。大家不約而同地放寬了步伐,走出長廊,走近池邊,去欣賞正在燦爛盛開著的芬芳四射的蓮花。在蓮花池的中央矗立著一座雙層建築的殿宇。一心法師指著那座巍峨的建築物對我們說:「就快到了,那就是藏經樓,樓下是西方三聖殿。」多麼清凈莊嚴的聖地啊!我們沿著池邊向左走去,通過圍著朱紅欄杆的九曲橋就到達了。多美麗喲!我們周圍都是些紅色的、白色的蓮花,那味兒可真是微妙香潔,令人清涼呢!
我們進入西方三聖殿,一種令人肅靜的氣氛又浸浴著我們的周圍。我們照例在西方三聖像前頂禮致敬,同時參觀著殿內的陳設。這裡利用殿內的餘地布置一個閱覽室,有很多精巧的書桌和圖片鏡框,在鏡框內陳列著畫家們畫的《凈穢兩極圖》和《護生畫》。
方居士看到我們已經齊集了,就招呼大家上樓去。
藏經樓是很寬大、明凈和清凈。高大的藏經櫥都是朱紅髹(音休)漆的,有的櫥面還用福建的雕漆,刻划出精細的畫面,一架一架齊整地有次序地排列著。
「這裡面都滿藏著不同朝代刻印,以及不同地區出版的各式版本的經書。」一心法師指著經櫥說。
沒有瞻仰到藏經,就已經使我們對法寶興起稀有的恭敬心,深感到自己作為一個佛教徒的光榮。有位小林恭敬讚歎著說:「我以前還以為法寶只有幾本經,現在一看可把我嚇壞了。藏經真是太豐富了,叫我們一生也看不完呀!」在旁的小鄭自言自語地背起開經偈來: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有些同學卻背誦著三皈依文:……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我們看到了這麼多豐富、微妙、珍貴的寶藏,都說出了自己心底的敬慕和願望。
這時一心法師拿來了一大串鑰匙,把櫥門都打了開來,請大家去瞻仰。方居士看到我們隨便參觀,可能收穫不大,於是就請一心法師臨時擔任我們的講師。
「方居士。」一心法師謙虛地說:「這裡有一位專門管理藏經樓的知藏師,現正在念佛堂修持,可是我對藏經方面懂得很少,只能權且同各位討論討論吧!」
三藏十二部
小朱首先問道:「師父,有人一談起法寶,總是說三藏十二部,請問這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居士,你問得很好!」一心法師回答說:「三藏是佛教經典的總稱,裡面分作三類:第一經藏,是佛所說的理論,也包括佛弟子所說,經佛印可的。第二,律藏,是佛所說的戒律。第三,論藏,是大菩薩們和許多佛弟子根據佛所說的經義,加以闡述或發揮的論文。雖然它們分為經、律、論三類,但究竟目的卻都是為了要我們去依教奉行,徹底了解真、俗二諦的真實意義,以及修習戒、定、慧三無漏學的方法。
「十二部是根據經文的體裁和性質分的十二類。第一類,契經,是直接說理的長行文字。第二類,重頌,這是指在長行文字後面用每句一定的字數,或四字、或五字、或七字,重述長行的意義的文體。第三類,諷誦,它並不依據長行的文義,但同樣是用每句一定字數偈頌的形式寫出來的。第四類,因緣,是指經里所說,見佛聞法的因緣和佛說法教化因緣的故事。第五類,本事,是指佛弟子們過去世因緣的經文。第六類,本生,是指佛說自己過去世的因緣。第七類,未曾有,是指記敘佛示現種種神力不可思議的故事。第八類,譬喻,是指用近似的事物說明理論。第九類,論議,是指用問答體裁來討論佛法的經文。第十類,自說,是指無人請問,而由佛自動說法的經。第十一類,方廣,是指說方正廣大的真理的經文。第十二類,授記,是指佛授給弟子們將來成佛的記莂。居士們,明白了嗎?」
一心法師接著依次指著那些明凈的經櫥說:「居士們,這是磧砂藏,是宋代的遺物;這是元藏,又名普寧藏;這是明藏;這是清藏,又名龍藏,是清代皇家的刻本;這是頻伽藏,是上海頻伽精舍的主人用自己私人的財力排印的。」
我們又迴轉到樓的另一角,一心法師繼續指著那些藏經說:「這是續藏,這是大正藏,這是宏教藏……這是近代大德的佛教著作……」
這些豐富的寶藏,有的是相當於四開的梵本,形式像很大的摺子,裡面的字有桂圓樣大,底面是香木裱裝的,有的像書畫的捲軸,有的是活頁線裝的叫做方冊,有的是鉛字排印的,有的是根據木刻本影印的,還有少部分是工筆手寫的,可以說是琳琅滿目,真要把我們的眼睛看花啦!不是我把它們一一記錄下來,也許會搞不清楚哩。
結集——翻譯——刻經
「請問師父,這些經典都是釋迦牟尼佛所寫作的吧?」小潘對這些經典的來歷很感興趣。
「不是的,居士。」一心法師慈祥地回答說:「釋迦牟尼佛在世說法有四十九年,都是以身作則,拿他修證的功夫來隨時指導他的弟子,但卻從來也沒有寫過一言一句的文字。這些經典都是在佛滅度以後,弟子們恐怕有異見邪說混亂佛法,當時就結合了許多學、德兼備的僧寶,各自背誦佛在世時所說的法,經過討論決定,然後記錄下來,結集成為經典。因此,在每部經的開始總有『如是我聞』的序言來說明這個意思。」
我趁這個機會,也提出了一個要求:「那麼,師父,可以請您繼續給我們講一些當時結集的一般情況嗎?」
「好,不過講起來話頭可長啦!」一心法師想了一想說:「那麼現在我就約略地談一談吧!居士們,結集成這些龐大的經卷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呢,也不是經過一次結集就能這樣完備的,它是經過了不知多少佛弟子們的集體背誦、編輯和整理,才成為現在的這樣既豐富、又完美的藏經。據歷史記載,就有過四次著名的結集盛會。
「最初一次結集是在佛滅度後第四個安居期內進行的。居士們,你不是在大殿里看見有十六位尊者嗎?其中一位是摩訶迦葉尊者,他就是這第一次結集盛會的主持人,在會上,阿難尊者負責背誦了經藏,優婆離尊者負責誦出了律藏,經過大家聽了,一致認為沒有錯誤,才定為佛說的。
「在佛滅度後一百年左右,由長老耶舍召集七百位學德兼優的僧眾,依據律藏,斷定當時關於戒律上爭議問題中有十件事為非法,這是第二次結集。
「在佛滅度二百三十五年後,在阿育王的支持下,以國師目犍連子帝須為首的一千比丘誦出三藏,以清除外道摻雜進去的東西,這是第三次結集。
「在佛滅度後四百年左右,由一位虔信佛教的迦膩色迦王發起的,以世友菩薩為首的五百比丘造論解釋三藏,這是第四次結集。
「居士們,歷史上著名的四次結集,各有各的特色,一次比一次豐富。近代又有兩次大規模的結集。一次是距今八十多年前,由緬甸明頓王邀集眾多比丘校勘巴利文三藏,並將三藏全文和校勘記刻在石碑上,他們稱為第五次結集。另一次是一九五四至一九五六年,緬甸聯邦政府為了紀念釋迦牟尼佛涅槃二千五百年,發起第六次結集,邀請緬甸、柬埔寨、斯里蘭卡、印度、寮國,尼泊爾、巴基斯坦、泰國等國的比丘二千五百人參加,印成了最完善版本的巴利文三藏。被稱為第六次結集」。
最後,一心法師鼓舞我們說:「由於我們先輩不懈地為法努力,直到三千多年後的今天,我們還能夠見聞到這些輝煌的世尊遺教——法寶,怎麼不使人衷心地讚歎,興起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的欣慰、慶幸的感想呢?」
大家一邊傾聽著一心法師動人的講解,一邊珍惜地翻閱著那些藏經。
這時,小鄭隨手拿著一本經卷,跑到一心法師身邊,請教他說:「師父,佛弟子們能夠結集成這許多經典,固然是艱巨的工作,但翻譯成中國漢文,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吧!師父,可以請你告訴我們一些關於翻譯經典的情況嗎?」
「那好,我就簡略地講一講吧!」一心法師一點也不嫌我們啰嗦,還是懇切地回答說:「翻譯經典誠然是一個長期的、艱苦的工作。佛教不是從印度一傳到中國以後,立刻就有這麼完備的大藏經的。這些翻譯工作在佛經翻譯史上是從東漢起一直到宋朝,在一千多年間沒有停頓過,許多優秀的佛子就這樣一代又一代地為了佛教的廣播弘揚、為了傳續佛燈,努力不懈地為翻譯事業貢獻出畢生的力量。
「最初翻譯經典是由一些外國來的法師擔任的,像迦葉摩騰、竺法蘭、安世高、鳩摩羅什等。直到唐朝貞觀年間才有中國自己的法師擔任譯經的工作了,像玄奘法師,他曾經孑然一身,長途跋涉到印度求法,請來了許多當時中國還沒有譯過的經典,帶回來後,就一生從事譯經工作。玄奘法師不但在譯經事業上作出了輝煌的貢獻,同時也是我國翻譯史上的傑出人才,到現在還放射出不可磨滅的光芒。」
一心法師想了想又接著說:「哦!居士們,我再來同各位談一些經典是怎樣從梵文譯成漢文的,好嗎?」
大家正聽得有味,當然希望他繼續講下去,就一致要求一心法師講得愈詳細愈好。在藏經樓另一角參觀著的同學,聽到這裡熱鬧的情況,也都跑過來圍繞著一心法師,傾聽他的講話。我們的方居士看到這班稚氣的青年,也流露出慈祥的笑容,一再說:「好了,師父講得累了!」
一心法師謙和地說:「方居士,我一點也不累,只是講得不夠詳細,不過隨便同居士們談談罷了。居士們,古代的譯經是非常慎重的,大部分的經論都是經過許多人集體合譯成的,如同結集經典那樣。
「據《佛祖統記》上所說,當時譯經的儀式是很莊嚴隆重的,凡是譯一部經都必須經過九道手續:首先由『譯主』宣讀經的梵文原本;再由坐在他左面的一位『證義』人和他評量經文中的意義;於是坐在右面的『證文』人就證明文字的音韻;然後再由『書字人』審聽了梵文,先寫成音譯的漢文,如paramita寫成『波羅蜜多』;第五是『筆受』人,再從音譯的漢文,依照原文的文法排列,翻成義譯的文言,如『波羅蜜多』譯成『彼岸到』;第六是『綴文』人,他就拿直譯的文言,補綴修詞成為漢文的句義,如將『彼岸到』編排為『到彼岸』;第七是『參譯』人,他還要仔細參考兩國的文字,看譯成的文是不是符合;第八,『刊定人』負責將譯文冗長的地方作一番必要的刪削,決定漢文的句義;這樣還不算,最後還得經過『潤文官』,他的責任是將譯成的經文加以潤色。這些負責翻譯的工作者還有很多助手協助他們工作,因此譯場里常有好幾百人,規模是非常宏大的。各位居士,譯經要通過這樣多次審慎討論,可見我們的佛經要算是世界上最精美的法寶了!」
一心法師還繼續從譯經談到刻經的事說:「居士們,東漢以後譯出的經典雖然很多,但是都不曾有系統地拿它彙編起來印成全藏。藏經的編輯是從南北朝開始的,稱『一切經』,隋朝以後稱『大藏』,大藏中後來又有各代所新譯的經論和著述陸續編入。但藏經的刻印則始於北宋,當時宋太祖看到佛經都是單行的散本,可能有失落的危險,因此才發起以國家的力量來雕印全藏,這樣才有了我國第一部『大藏經』,可惜現在只有它的殘本了。以後,我國就陸續出現了各式各樣版本的藏經。這裡所收藏的,除了少量藏文藏經和俄、德、英、法、意文譯本外,絕大多數是漢文版藏經,可算是比較齊全的。」
方居士接著說:「諸位,我們感謝一心法師,他使我們獲得了很多關於佛經方面的知識,但如果我們單看到那些結集法寶的艱巨,或是看到翻譯經典事業的偉大這一方面而起尊敬心,那還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我們應該體會到這些法寶是佛親自證到真理後所說的,是徹底解除眾生痛苦的良藥,也是引導眾生脫離三界的唯一法寶,因此,我們才珍貴它、愛護它、信仰它、修習它和弘揚它。諸位,我們尊敬法寶如同尊敬佛一樣。但我們也不能忘記那些僧寶們啊!」
這時,我們都以虔敬的、無言的讚歎,深深地感謝佛、法、僧三寶給我們的深思。紛紛表示:只有努力修持佛法、弘揚佛法,才能報答佛恩於萬一。
時間飛快地過去,我們陶醉在這充滿法喜、恬靜而幸福的藏經樓上,不覺得已是中午時分了。
一心法師便對我們說:「居士們,現在時間已不早了,我們就下樓去吃午齋吧!方居士,你以為怎樣?」
六、齋堂
經方居士幾次催促,我們才依依不捨地離開了藏經樓。隨著一心法師的引領,轉彎抹角來到了一所寬敞而潔凈的殿堂,這堂前寫著「齋堂」二字。我們魚貫般地進入齋堂,只見中央供著一座佛龕,兩旁整齊地排著一條一條長桌加長凳,估計大約可容一百多人。在這些長桌上,寺院里已經為我們每人準備好一份飯菜。原來這齋堂就是相當於我們的食堂。
於是,方居士便帶頭就座,我們也依次入席。的確,這時我們已經飢腸轆轆了,但由於這是第一次在寺院吃飯,因此什麼都感到新奇和不習慣,看方居士不吃,誰也不敢先動筷。
這時,方居士起立,問一心法師說:「還有師父們呢?我們等著他們一起吃吧!」
一心法師連忙回答說:「本寺的法師們持戒很嚴,大都是過午不食的,這時他們已經吃過中飯了。居士們,快請用齋吧!」
據說,僧眾們在齋堂里吃飯是寂靜無聲的,但是我們這一群年輕人卻不慣於安靜。坐在我右面的小張在童年時代常去寺院,見聞較廣,他悄悄地對鄰座的同學們說:「僧眾們過的都是集體生活,他們吃飯必須到齋堂里來吃同樣的菜,就是做方丈的也不例外。那些有病、或有特別事故須在齋堂外吃另種菜的叫做小灶。」
有些同學低語品評著這種從來也沒有嘗試過的、既經濟、又豐富多樣的菜肴,都說又香又好吃。
見聞較多的小蔡指著菜說:「這就叫做羅漢齋,那一定是寺方為我們特備的,這種菜如果沒有施主來供齋,僧眾是吃不到的。」
有一些同學說:「一個和尚一份齋,這句俗話到今天才親身體驗到。這是多麼合理的分食制呀,原來在佛教的寺院里早已實行了!」
這時小蔡又插嘴說:「這類齋堂在佛住世的時候是沒有的,當時實行的是乞食制,只許吃求乞來的食物,惟有吃乞來的食物才叫做正命食。因為乞食能折伏我慢、能不貪口腹、能節約時間,可專心一意地行道,又能使施食者破慳和增福。
「佛教里不是常有衣缽相傳這句話嗎?這種缽就是為托缽乞食之用的。據說制缽的原料限用鐵、瓦等,容量不應過大,以克制貪慾,缽的顏色也應取樸素。」
方居士對我們說:「諸位,這裡是齋堂,按照寺院的習慣,在齋堂里吃飯時是不能談話和發出聲音的。諸位,靜一靜吧。」
我們吃罷飯,就在堂前庭園的柳蔭下閑談著,小蔡懷著疑慮的心情向方居士提出問題:「方居士,佛的十號之一稱應供,因為佛是應該受人天供養的。大德法師們荷擔如來家業,為了護持佛法,不能為生活而廢棄度生的偉大任務,因此他們也應受在家佛教徒的供養;但是現在我們不去供養法師,倒反而來受法師的供養,這個道理說得過去嗎?」
「對!你說得有理。」方居士稱讚小蔡說:「今天,我真想不到一心法師和寺方會這樣殷勤款待我們,這是不敢當的。」
方居士接著為我們談了一些關於供養三寶的意義,然後說:「因此,我們也應該學習普賢菩薩的廣修供養,多多培植福田,使自己的菩提種子早日成熟證果。諸位,大德法師們在這裡專心修學佛法,弘揚佛法,是值得我們尊敬和擁護的。等會兒我們就可去參觀本寺的念佛堂、佛學苑等處,那時你們就可以更進一步了解實際情況了。
「由此可知,供養僧寶,使正法久住,這是我們在家佛教徒應盡的責任,而且供養三寶的功德是很大的,因此也是我們培福的園地。」
我們聽到方居士的講述後,都不約而同地拿出自己的供養,大家誰也不計較誰多誰少。方居士看到這種熱烈的場面,感動地笑著說:「諸位,你們這樣生動而愉快地修學供養布施,使我很是高興。我現在就代表你們將供養交給一心法師,轉交常住吧!」
這時,我在這樣想:愛寺院,應該要像愛我們自己的家一樣,我們要盡自己的力量來護持它,因為恭敬三寶能使我們得到無上的快慰。
七、念佛堂
方居士和一心法師商量了一番,就決定先領我們去參觀本寺僧眾修持的地方——念佛堂。
我們在寺院一條條彎曲的穿堂里走著,簡直分不出哪兒是東,哪兒是西,寺院的建築,實在是太奇妙和偉大了。
忽然,我們聽到一陣陣綿密而低沉的念佛聲從遠處傳來。念佛聲漸漸地隨著我們的行進,愈顯得清楚洪亮。這時,我們的心情也逐漸從緊張、激動而趨於恬靜安適了。
到了那裡,一心法師把那扇邊門打開後,一所寬敞的念佛堂就呈現在眼前了。堂前的庭園裡植有兩棵高大的古柏,重重的綠蔭,使念佛堂的環境增添了肅穆的氣氛。
我們寧靜地列隊站在佛堂的玻璃窗外,向內望去,只見中央供奉著西方三聖的金像,很是莊嚴;在佛堂的周圍,跏趺坐著約有一百多位比丘大德,他們都在虔誠地念著「南無阿彌陀佛」,那平靜的韻調使我們忘了疲勞,也使我們感到幸福。
為了不驚擾正在念佛的僧寶,我們沒有進內去禮拜。雖然我們人數很多,可是由於法師們都在專一地念佛,因此並沒有被注意到。我們看到他們的精進修持,莫不感到敬仰、慚愧和尊敬。
靠近一心法師的小劉輕聲地問道:「師父,你們修持的主要內容就是念佛嗎?是不是一般人所說的凈土宗呢?」
「是的。」一心法師回答說:「我們這裡是凈土宗道場,專門是以稱念阿彌陀佛名號,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凈土為宗旨的。凈土宗的念佛方法比較簡便易修,因此,無論上智、下愚,忙碌、空閑的佛教徒,只要至心稱念佛號都可以得到斷除煩惱、往生凈土的利益。居士們,你們也是念佛的嗎?」
「師父,是的,我們都是念佛的。」
「我們都是念佛的!」
「好,很好!」一心法師滿意地笑著說:「你們年輕人能老實念佛真是太好了!」
「但是,師父,我聽說有些寺院里的僧眾是不念佛而是參禪的,或是修密法的,這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小朱懷疑似的請問。
「是這樣的。」一心法師回答說:「修學佛法本來是沒有一定的,只要根據各人的根器、意趣和條件,依著信、解、行、證的四個步驟做去,是沒有不獲得成功的。就好比我們到北京去,能乘飛機的乘飛機去,但是乘火車、輪船或汽車也能到達,目的是一致的,只是交通工具有不同罷了。我們修習佛法也正是這樣,念佛不過是其中的方法之一,其他還有像你剛才所說的參禪,這也是修學佛法的一種方法,在禪寺里只設禪堂,不設念佛堂。還有些寺院是修密法的,他們是以持咒作為修持的方法,在修法的地方叫做密壇。佛教有八萬四千法門,都是方便攝受,接引眾生進入覺道。不過,我們既選定了一種修學方法以後,最好不要三心二意,輕易改變,否則到頭來會沒有什麼結果的。」
方居士接著問一心法師說:「這裡僧寶修持的情況,是不是可以請師父為我們談一談?」
「好,方居士。」一心法師介紹說:「我們在平常的時候,早上三點半鐘就起身做早課,每天要念六枝香的佛號;晚課後,再由學德兼備的法師們輪流講經和開示,或是各人談談自己的修持心得;有時我們還要在晚上開會討論寺務。」
正在談話間,只聽得一聲引罄,佛堂內的法師們都從座位上站起來了。他們依次在維那師的引領下,在佛像周圍繞念著佛號。因此,當每位法師繞到窗前的時候,我們都目不轉睛地瞻視著他們。一心法師也自動為我們擇要地介紹他們的事迹。一手指著,一邊說著:「居士們,剛才走過去的那位中年法師,為人很和氣,修持也很用功,聯繫群眾,為人民服務也做得頂好。
「這位瘦瘦的是本寺的監院師,普通就叫做當家師,僅次於方丈的地位,是我們選舉出來的。凡是寺內一切事務,都由他籌劃管理。由於他辦事積極能幹,因此受到了全寺僧眾的擁戴。
「從那面轉彎過來,衣服上打著幾塊補丁的那位年長法師,過去曾在別處寺院當過方丈,但是他寧可到這裡來隨眾參學,他的精進精神真使我們欽佩。居士們,別看他們都是一些普普通通的出家人,他們都是戒行精嚴、教理博通的大德法師哪!居士們,在我們這裡是沒有名、利的。
「那位念佛聲較響的法師是這裡如意寮的醫師。
「那位戴眼鏡的是知藏師,是管理藏經樓的,他曾把全部的藏經閱過了兩遍,德行和教理都很高。剛才我們去參觀藏經樓的時候沒有遇見他,就是因為他在這裡念佛的緣故。
「那位是知殿師,又叫香燈師,他掌管著殿堂里的香燈和拂拭塵埃的工作。
「那位是知浴師,他是掌管浴室的,凡遇開浴,他得事先準備一切,並在齋堂前懸掛開浴牌。等會兒,我將領你們去參觀本寺的澡堂。
「這位年老的法師,你們看他有多少歲數了?哈,他已經有八十多歲啦!但他還是堅持精進地修學著,就是洗衣、掃地都還是自己親身勞動,功課修持是從不落在人後的。
「居士們,我只能簡要地為你們介紹一些關於他們的事迹,詳細的情況實在是講不完的啊!」
我們聽了一心法師的介紹,都被這些高僧大德的既平凡又偉大的戒行所感動,大家不禁暗暗地讚歎著。但是我們還不夠滿足,於是小梅向一心法師請求說:「是不是再請師父為我們介紹一下我國近代有哪些著名的高僧大德?」
「好,居士,你不提出,我也想說了。」一心法師高興地回答說:「我國近代高僧中著名人物有月霞、諦閑、印光、弘一、虛雲等法師,他們分別弘揚賢首、天台、凈土、律宗和禪宗。還有積極從事整理僧伽制度,提倡僧伽教育,宣揚大乘精義,發揚佛教文化事業最有力的是圓瑛法師和太虛法師。他們對我國近代佛教事業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小何說:「我們真要深切地感謝他們,要是沒有偉大的僧寶傳續佛法,到現在,我們怎能聽到佛法呢?」
小申也讚歎說:「僧寶,這可尊敬的名字,絕不是我所想像的那麼簡單而又庸俗的啊!僧寶,唉,絕不是我們普通人所能做到的!」
於是,方居士也笑著對大家說:「小申、小何兩位說得都很對。的確,僧寶不但是我們所應該敬仰的,同時也是我們真正的歸依處。我們信仰佛教,做一個正式的佛教徒,就應該皈依佛和皈依法,也應該皈依所有的賢聖僧寶。」
「同學們,我們在這裡耽擱得太久了,怕要影響師父們修持的。」方居士接著又對一心法師說:「師父,我們再到放生池去參觀吧!好嗎?」
「好。」一心法師指點著堂前庭園的側面的一扇小門,招呼我們說:「居士們,我們從這裡出去就是放生池。」
八、放生池
我們從念佛堂走出去,正好是一個園子,這是東方古典式的林園。在那些濃密的松樹蔭下,是幽靜的曲徑,也有高低的丘地和假山。東面有一個池塘佔去了整個林園的很大面積,池塘上面有一條垂楊夾道的堤岸和兩座小小的石橋,連接著兩岸和池中心的一個小島。在小島上,有朱紅欄杆的涼亭,在那樹蔭的遠處,隱約看到一座黃牆的高樓。鳥兒們在樹林里不休止地歌唱著,彷彿在歡迎我們。真是一幅幽美的畫境啊!
一心法師領著我們穿過堤岸和石橋,走到池心的涼亭里。
「放生池!」我們在亭內發現了一塊古老的石碑,上面刻著這三個大字,大家都驚喜地嚷了起來。
我們又發現:在石碑的背面還刻有元代趙孟頫(音俯)的一首放生詩:「同生今世亦前緣,同盡滄桑一夢間,往事不堪回首問,放生池畔憶前愆。」這一首飽含著佛教的哲理和懺悔之意的放生詩,真是值得我們深思和回味無窮的。
一心法師介紹說:「放生池一般設在寺院的三門口或大殿前。而這池,由於很久年代以前就已經有了,所以仍設置在這裡,以保存古迹。看,池子裡面的魚多麼幸福啊!它們都是被一些好心腸的法師和居士們送來放生托我們護養的。」
「師父,請你說一說放生池的意義吧!」小潘請求著說。
「這意義大家都已知道,我想用不著我說了。」一心法師說。
「不,師父,我們都不懂,請你說明一下吧!」大家一致要求著。
「這樣,我就來談一談吧。」一心法師開示說:「我們信仰佛教的都不應該殺害生命,不但不應該吃眾生的肉,還應該慈悲愛護它們。要知道,它們同我們人類都是一樣貪生怕死的,它們應該有同我們一樣的生存權利。弱肉為什麼要給強者吞食呢?這是什麼道理呢?我們佛教徒不但要求人類之間永久和平,同樣也要求眾生間的和平相處。
「聽吧,鳥兒們在林間歌唱多麼歡暢,為什麼一定要把它們關在牢籠里供人們玩賞而讓它們哀歌呢?魚兒們在池塘里多麼的自由愉快,為什麼要殘酷地把它們宰殺,來滿足人們的口腹呢?——這是不平等的。我們佛教徒是本著眾生平等的慈護之心,提倡不殺生的,提倡放生的。這種正義的舉動,我想完全是正確,而且是必要的。居士們,這就是設立放生池的意義吧!
「有些來寺參觀的遊客,常到這裡來打獵啦,釣魚啦,我們總是這樣耐心地勸阻他們,他們聽了這些道理,沒有不放棄他們的獵槍和釣鉤的。」
「慈護眾生是應該的,我真不喜歡看到殺害,我們需要的是和平。」我說。
「這裡的魚和鳥太幸福了。不過,師父,放生池的容積任你怎樣大,總是有限度的!可是那些廣大地區的不幸眾生應該怎樣來保護它們呢?」小王想到了廣大眾生的安全和幸福,她向一心法師提出了這樣一問題。
「居士。」一心法師稱讚她說:「你提得很對。的確,放生池的收容範圍太小了,即使有好多寺院都設有放生池,但數量還是太少了,只能作為示範和教化性質的。我們一方面應該致力於和平運動,反對侵略戰爭,要知道戰爭會給人類、畜類等一切眾生帶來災難。同時,我們還要將佛陀和平慈悲的教義廣播弘揚,使眾生界成為一個沒有殺害的和平樂園,使整個世界成為一個放生國,那正是我們的希望。」
一心法師在說明了他的偉大的願望後,指著放生池補充說:「不過建立像這樣的放生池,在目前來說還是需要的,一般寺院里設置著放生池或放生園,是很有教化作用的。」
接著,一位青年主婦——我們的林大姐爽朗地談出了她的感想,她說:「師父,過去我只知道自己吃素,但不知道不殺生,有時還要殺雞宰魚給丈夫吃。後來我知道,一面吃素,一面還在親手殺生是不對的,因此我也勸丈夫同我一起吃素、信佛。現在我更進一步認識到素食和不殺生固然好,但還是不夠的,放生也是很重要的。」
「諸位,我們聽了一心法師的開示,都認識到放生的重要,以後我們就隨時學著做吧!」接著,方居士以詩句般的語言對我們說:「放生,真有樂趣啊!當你聽到鳥兒將為我們唱出感謝釋放的歌聲時,當你看到魚兒從我們手中躍入水裡,把尾兒一彎,回過頭來表示感謝時,那確是一生中最愉快的時刻啊!」
這時,有人提議將帶來的麵包和餅乾布施給魚兒們,同它們結緣,這一意見立即得到大家的贊同。我們便分散在各處,將食物擲在池面上。一會兒,魚兒們都靈敏地游到水面上來吃了。我們都在默默地代它們懺悔罪障,祝願它們永遠脫離三途惡趣,祝願它們蒙三寶的慈恩,信奉佛法,共成佛道。這時簡直忘了誰人誰魚,我們已成為很親昵的朋友了!
方居士指著正在貪食的魚兒,提醒大家說:「幸而在這裡,沒有人去暗害它們,如果在別的地方,它們這樣貪食是有很大危險性的,釣魚人不也是以食物去引誘它們上鉤的嗎?可見貪這個字是一切禍害的根本,可憐魚兒卻是不懂。」
有些同學聽了,領略了方居士的意思,便各自反省了一下,但是有些同學還是自管自貪的玩著。
方居士看看時間不早了,接著說:「諸位,我們該走了,還有許多地方要去參觀呢!」
一心法師指著那黃牆高樓說:「我們就到那兒去參觀吧,那是本寺的如意寮——法師們的療養所。」
當我們整隊離去的時候,有些同學還天真地高呼著:「朋友們!鳥兒、魚兒,再會吧!有機會再來望你們!」
一心法師和方居士看我們這般稚氣,也相對地笑著。一心法師說:「方居士,青年居士們真有趣啊!」
九、如意寮
如意寮距離放生池很近,不一會我們就走近它的圍牆,穿過圓洞形的牆門就到達了。這時,我們可以隱約地聽到有些念佛聲從如意寮的樓上傳來,頓時我們的心情也隨著沉靜了。
於是,一心法師便招呼我們進去參觀。
這裡是一所老式的建築物,朝南一排五開間的樓房,前面有個寬闊的院子,院子兩側是兩間長方形的廂房。樓房的正中是一間廳堂,從廳堂望進去,在小院落的後面有一排整齊的平房。
一心法師指著西邊的廂房說:「那是休息室,是供輕病的僧眾休息的地方。」接著他又領著我們到東廂房,我們從玻璃窗外面看進去,一望而知,這是一間醫療室。一心法師說:「這醫療室的醫務,便是先前在念佛堂曾為各位介紹過的那一位法師主持的,全寺的僧眾,如果生了病,都到這裡來請他醫治。」
「師父,這裡的法師們生了病為什麼還要用藥呢?吃些香灰不是頂便當嗎?」信佛不久的小朱看到這裡有醫療室,便驚異地問一心法師。
「不,出家人就不是人嗎?人生了病就應該醫治啊!」一心法師接著嚴肅地回答說:「居士,吃香灰是迷信害人的事,那是旁門外道騙人的勾當。我們佛教徒除了念佛靜心,促進自然機能恢復健康外,醫藥也是必要的。佛在世時不是教導我們要學習醫方明嗎?可是佛從來也沒有教我們去占卜、求神、吃香灰、算命、解星宿的。這一點你是應該正確了解的。
「居士們,你們不要以為僧眾的養病坊到現在才有。早在東晉時代,佛教徒就有了自己的醫藥服務組織,唐代佛教寺院就有悲田養病坊和洗澡房的設置了。」
因為醫療室正關鎖著,我們只得在窗外張望一下。實習醫生小董和醫學院學生小勞對此特別感興趣,他倆指著那些滿櫥的藥品說:「師父,真不容易哪!想不到在寺院里有這樣完善的醫藥設備。」
一心法師回答說:「是啊,居士,我們寺里僧眾那麼多,沒有一個醫療室是不方便的,所幸醫生就是自己的法師,那些藥品大多是居士們供養的。」
接著,方居士回過頭來對大家說:「我們在家佛教徒對出家大德應該有四種如法的供養,那就是飲食供養、卧具供養、衣服供養和湯藥供養,這四種敬田供養的功德是無量無邊的。」
「居士們,也許你們不十分了解,我們出家人也很是講究衛生的呢。」於是一心法師一邊說,一邊再引領我們來到後院的平房前說:「這裡是理髮室,剃髮剃鬚也是由本寺師父擔任的。這裡是澡堂,它是由一位知浴師管理的。」
在澡堂的門口還貼著一條引人警策的標語:洗浴身體,當願眾生,身心無垢,內外光潔。
「這是《華嚴經?凈行品》里的經句啊!」方居士讚歎說:「可敬的僧寶,在洗澡的時候還一刻不曾把眾生忘掉哩!」
平房的末後一間是小櫥房。一心法師介紹說:「這小灶是只供療養的病僧飲食開設的,因為他們生了病就不可能吃齋堂的大鍋飯了。病僧可以隨自己的要求選擇配胃口的飲食。但是,除了病僧之外,連方丈和尚也不可以隨便吃小灶的,寺院的規矩既是平等,又是十分嚴肅的。
「師父,那樓上是什麼呢?」小蔡問道。
「噢,樓上就是寮房,供病僧們休養的。」一心法師一邊介紹,一邊引導我們從後院扶梯走上樓去。他說:「本寺法師們生了病需要住寮休養的,先要向他的主管部門請假,例如在念佛堂的法師得向維那師請假。然後再到客堂師那邊去登記申請,客堂師答應了,就可以陪送到如意寮來,請香燈師照料服侍,每天還由醫療室的法師來診斷二次。」
接著,一心法師又介紹了香燈師的一些事迹說:「香燈師的主要任務是管理佛殿香火燈燭,但他們在這裡還要兼顧病僧。他們任勞任怨地為病僧們看護服務的精神,確實是使我們尊敬的。他們常說世尊住世的時候,曾親自為病比丘服侍,何況我們還是在學佛的階段,出家人就應該互相依靠、互相敬重和互相幫助,再說,為病人服務也是修行佛法啊!」
樓上的房間很多,門都輕掩著。只聽得低微的念佛聲從有些寮房裡傳出來,方居士輕聲地讚歎說:「師父們在病中還不忘念佛,真是用功。同學們,說話放輕些,別打擾他們吧。」
一心法師推開了一間沒有病比丘住的寮房給我們參觀。我們看到這裡只有一張床,一張椅和一張桌子,還有一隻供念佛、靜坐用的大方凳,牆上掛著一尊阿彌陀佛聖像,布置得相當簡潔明凈。一心法師告訴我們說:「這裡每間寮房都是一樣的。」
下樓的時候,他又指著廳堂西側的二個大房間說:「那是往生寮。如果有病重的比丘,看上去生命沒有希望了,或自知時至要往生的,就把他移住到往生寮去,一面再由客堂師請全寺僧眾為他輪流助念。往生以後,全寺的僧眾都要來為他誦經,送往生。經過相當時候,再沐浴裝龕,然後送到化身窯去化身。」
「僧寶的生活可真有意義啊!」
「這種互助的、和睦的、有秩序的集體生活,想不到在我們寺院里早已具備很好的規範了!」
「無論在齋堂、佛堂和這裡,所見到的一切新事物,沒有一件不使我們興起對僧寶的尊敬,也沒有一件不在教育著我們。」
……
我們低聲漫談著,都對僧寶的起居飲食、日常生活表示了濃厚的興趣。
「師父。」小申問一心法師說:「僧寶的生活是這樣富有意義,也是美好無比,但我們不懂得那是什麼力量在支持他們的?」
「對,居士,那是佛教的力量。」一心法師充滿了堅定而興奮的心情笑著說:「居士們,你們對僧寶生活的讚歎的理由,是不難理解的。僧寶的僧就是包含著和合與集體的意義。你們不是唱過《三寶歌》嗎?歌詞中關於僧伽的意義說得已很明白了,僧眾的結合是:依凈律儀,成妙和合。而僧眾的責任是為了修行證果,弘法利世,焰續佛燈明。」
「師父,什麼叫做妙和合呢?」我問。
「居士,你問得很好,就是你不問,我也想說了。」一心法師慈悲地回答說:「妙和合是僧寶不可缺少的要素,因為它是由六種事和合所組成,所以又叫六和敬。我現在簡單地來談一談:
「我們生活在寺院的大家庭里,共同住在一起,共同做弘法、修持的工作,共同勞動,這是身和敬;我們生活在一起,共同念佛贊詠,共同和悅地談話,從來也不發生爭吵和相罵,這是口和敬;我們生活在一起,為了同一信仰,如有思想上的問題,也要由大家共同一起來討論,這是意和敬;我們共同生活在一起,共同遵守僧團的紀律,嚴凈戒律,這是戒和敬;我們生活在一起,共同遵守團體的決議,在世法和佛法的一切問題上,都要求取得一致共同的見解,這是見和敬;我們生活在一起,共同享受平等的權利,大家都不為自己打算,一切都歸僧團所有,這是利和敬。
「居士們,你們仔細想一想吧,這六和敬好不好呢?我敢說,它不但是僧伽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也可以說是全人類美好的理想。居士們,我們僧眾的生活就是這樣的,我們覺得做一個出家佛教徒是非常幸福的。」
十、化身窯
一心法師還要領我們去參觀這裡的化身窯,方居士也想讓我們接受一次「苦、空、無常」的教育。大部分同學都贊成要去,但個別膽小的顯然有些顧慮和遲疑。
一心法師引領我們向寺西進行,我是緊跟在一心法師的後面,想先了解一些關於化身窯的意義。一心法師很慈祥地開示我們說:「化身窯一般就稱做火葬場,化身在佛教里叫做荼毗。自從佛教傳到中國以後,法師們和一些在家居士們就一直遵奉著這種合理的、佛教的喪葬習慣,在死後舉行荼毗的。所以,在每所大寺院里一般都可以看到這種化身窯的設備。」
「師父,那麼現在本寺的化身窯的情況怎樣呢。」我像一名記者似地不肯放鬆詢問的機會。「居士。」一心法師回答說:「近年來,人們的思想普遍提高了,都認為一個人在死後依照土葬的安排不免太浪費了,既浪費了木材、石料等物資,而且又佔用了大量耕地和山林,這對國家大規模經濟建設來說是很不利的。至於火葬呢,那是既經濟又合乎衛生,因此,這一葬殮的方式就日益為大眾所歡迎了。
「為了人民的需要,以及在人民政府大力的幫助下,我們已將原有的化身窯擴充了一些,本來只供本寺自己應用的,現在也公開為佛教信眾服務了。」一心法師隨便談著,不覺已經快到了。
化身窯是在一片菜圃中間,它是一幢經過改建過的獨立建築物,粉刷得很是整潔。遠遠望去,在它的屋頂上矗立著一個高高的煙囪,很引人注目。
也許化身窯現在沒有什麼工作,它的大門正緊閉著。一心法師開了鎖,我們便列隊跨進大門。我們再隨著一心法師向內進去參觀。化身窯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穢臭污濁使人害怕,而是一座很堅固、潔凈的大火灶,灶的向外一邊有三扇鐵鑄的灶門。一心法師指著那些灶門說:「今天不巧,沒有火葬的任務。這三個灶膛可以同時火化三具屍體;死屍放在鐵盒內,從這裡推進去後,封好門,在那灶的後背鐵盒下面就架起木柴來燒,燒到相當的時間,整個人就變成一些骨灰了。」一心法師講得有聲有色的。
接著,很多同學都擠著過去探望,我首先向中間開著的一扇灶門往裡望去,只見裡面又深、又黑,陰沉沉地,這時倒不覺害怕起來。看上去,有些膽小的同學被驚恐所籠罩了。方居士鼓舞著我們說:「各位別怕,這正是我們體驗苦、空、無常的好機會。不是嗎?儘管我們懂得這個道理仍然要怕,太不中用哪!」
這時,一心法師到灶邊的一間骨灰室里取來了一盤待殮的骨灰給我們看,一邊說:「這是一位二十一歲的青年的全部骨灰,整個身體只有這麼一些了。」
「唔,這是頭骨,這是手骨,可是都不完整了!」小勞畢竟是醫學院的學生,他很感興趣地鑒賞著。
「真是四大皆空,五蘊無我呀!」小潘自言自語地背誦起《八大人覺經》的章句來。
「唉,一個年輕的人真是……我還是第一次看見。」小王也傷感地嘆息著。
「諸位。」方居士看到這個機會很好,便接著說:「生死問題,我們不能避而不談,雖然我們都還年輕,可是也不能忽視,或者諱莫如深地故意閃避。我們有生,肯定也必定有死。看,這骨灰的人年紀多麼輕!古語說得好:莫待老來方學道,孤墳多是少年人。諸位,我們能在年輕的時候,幸運地聞到佛法,並信仰了佛法,就應該利用這有限的生命和智慧,抓緊時間,努力修習佛法,為眾生趨走給使,使我們的生像春花一樣的繁茂,死像秋月一樣的圓滿。同學們,只有佛法才能喚醒我們生死的迷夢,只有佛法才能使眾生離苦得樂,永遠脫離生死的大海。」
小梅聽了很是感動,就好奇地轉向一心法師說:「師父,這位年輕朋友的骨灰里,可曾發現什麼五彩的舍利嗎?」
一心法師回答說:「沒有發現。一般人的骨灰里是不可能發現舍利的;舍利是那些用功修學,勤修戒定慧的人才會有的,像很多大德法師荼毗後就常有舍利發現。例如近代大德印光法師,荼毗後所得的舍利真是多得無數。弟子們為了珍藏大德的舍利,特地起建舍利塔經常供養。」
同學們聽說舍利塔,引起了大家的興趣,一致要求方居士領我們去參觀。
方居士回答我們說:「可惜在本寺是沒有舍利塔的,不過,我借這機會略為同大家談談關於塔的事,因為塔同寺院是緊密相連的。我國幾乎有很多寺院附有塔的建築物。塔的梵文音譯稱堵波,又稱塔婆或浮圖等;梵文『塔』的意譯應是方墳、圓冢、或靈廟等。塔原是用來安藏舍利的,稱舍利塔,具有墳的性質。我國著名的少林寺附近建有自唐、宋、金、元、明、清各代磚石墓塔二百二十多座,前後歷時千年,堪稱我國規模最大、經歷時間最長的一處佛教公墓了。
「後來,塔除了安放高僧舍利之外,還珍藏佛經和各種法物,所以我們又稱它為佛塔或寶塔。
「我國民間還有一句俗語叫做「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圖」,這話一方面說明了救護眾生比什麼都重要,另一方面也說明寶塔的形象早已深入民間。我們常見的佛塔層數一般為五級、七級、九級、十一級、十三級,各位如果有機會到祖國各地寺院去朝拜,一定能看到各式各樣的塔。按材料分,大致有石塔、磚塔、木塔、鐵塔、金塔。按塔的外形分,可以有圓形、方形、六面形、八面形等。按類型分又可以分為樓閣塔、密檐塔、喇嘛塔、金剛寶座塔和墓塔等。總之,塔是我國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在我們中華大地上,已成為一顆顆燦爛的明珠,是我們佛教徒們的朝拜聖地。居士們,關於塔的事,我就簡單地介紹到這裡吧。」
於是,一心法師將骨灰收藏好了,引著我們走向左邊的一排廂房說:「居士們,還有那裡也可以去參觀一下,那是寄放骨灰的紀念堂。」
我們近前去看骨灰匣時,很多在匣上貼有照片,有男的、有女的、有年老的、也有年輕的,可是年輕的人並不少。我注意到王、莫兩位專門去選看同她們年齡相仿的照片,同時聽到她們低語說著:「照片上的人們,表情多活潑呀,可是為什麼這樣年輕就死了呢?」
「好景為什麼不常呢?」
……
我們都這樣互相談著。真有不勝感慨的樣子。
一心法師說:「居士們,當我們看到那些為自己親人的永別而悲慟的人,的確很值得同情;但當他們明白了佛法的道理以後,他們的痛苦是可以大大地減少了。我們用佛法去安慰死者的家屬,溫暖他們、教化他們。我們在這項工作上的收效是很大的,也是值得做的。」
這時,方居士接著補充說:「一心法師的話,的確不錯,信了佛法是可以減少死別的痛苦,修學了佛法,知道人生聚散也不離開因、緣、果的法則,即因緣成熟就相敘一堂,當業果完了,就仍歸散滅,本來是無常的,本來是多變的。因此,當人們活著的時候應該互相敬愛,死了也不必念念不舍。有些人雖明白了這個道理,但理智往往敵不過感情,哀傷的念頭還是會觸景生情,隨時而起。因此,在佛教里有誦經、念佛為死者超薦的方便。當你把念頭轉到誦經、念佛上去的時候,哀念就無形消滅了,這樣存亡都得到利益了。」
他接著又鼓勵我們說:「諸位,我們可以將這裡參觀的印象深深地留在心裡,這並不是說要大家消極頹廢,相反的,是要大家更積極地和自私貪婪的習氣決裂。佛教並不說死了就完了,如果人們不發菩提心,不斷貪嗔痴,不成正覺道,死後還須在六道里輪轉,生生死死沒有盡期。我們難道願意因消極頹廢為而墮三惡道嗎?因此,我們應該在難得的人身中、短促的生命里努力修善。我們若是能把這次參觀的印象深刻記住,當我們在懈怠的時候,就可以常常提起來警惕自己。諸位,我們所要做的利生工作太多了,但我們的生命實在是太快、太短促了,諸位,努力吧!」
於是,我們再在化身窯的其他地方參觀了一下,就離開了。
十一、再會吧,我們的寺院
我們從化身窯出來,時間已經是下午四點鐘了,這時就想整隊回來。可是一心法師挽留大家說:「本寺里的一些主要地方各位都已參觀過了,現在就請居士們到客堂去休息一會兒吧!方居士,你看可好?」
「好吧。」方居士笑著同意說:「諸位,我們去休息一會兒吧!」
客堂是在大雄寶殿的西側,多麼寬敞的一所大客廳啊!這裡陳設著古色古香的傢具,也有新式的沙發椅,兩旁壁上掛著一些名貴的、富有佛教意味的書畫。有些同學在欣賞著,有些同學在舒適地坐著喝茶,在他們光亮的臉上都露出充滿法喜的微笑,看上去大家在今天一日的參訪中都有一定的收穫。
這時,方居士向我們提出了一個要求說:「諸位,請坐下來,談一談今天你們來參拜寺院的感想吧。」
一心法師也笑著應和說:「居士們,我也想聽一聽你們的意見哩!」
「我來說。」性急的小梅站起來說:「今天愉快的朝拜,真是給我們上了一課活的佛化教育。我開始懂得了從來不知道的事物,因此,我更進一步明確了佛、法、僧的偉大,增強了我對佛教的信心。」
小董像吟詩一樣地說道:「寺院,這可愛的寶地,它代表了光明,它是眾生的歸依處,也是我們溫暖的家!這裡有巍峨的大佛像,這裡有精深博大的藏經,這裡也有很多高僧大德。唉,我真捨不得離開它,正像捨不得離開慈母一樣。」
自幼受著迷信思想影響的小朱說:「從前我以為寺院是給一班愚夫愚婦們求福求財的地方,可是現在我才覺得這種想法是多麼歪曲事實啊!原來寺院是一所偉大的學府,在這裡可以學到一切我們所學不到的東西。」
「是啊!」和她有過同樣不正確想法的小楊接著說:「過去我對寺院和對一般神廟、道觀是分不清的,現在我才明白寺院所供奉的佛菩薩,都是有來歷的,他們偉大的行願都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城隍廟的城隍老爺、火神殿的火神老爺、東嶽宮的東嶽大帝,以及財神、土地、灶君等等,這些都不是佛教的菩薩,在這裡,我們根本找不到他們。」
小潘帶著低沉而剛毅的音調說:「諸位,現在我要向大家發露懺悔,過去我是瞧不起出家僧人的,以為他們是社會的寄生蟲。但是通過了今天活生生的教育,看到他們勤苦修學、戒行品德和他們愉快無比的僧團生活,這樣就根本糾正了我的錯誤看法,從今以後,我要尊敬我們的導師——僧寶。」
接著,小顧發言了,她說:「我要發心畫出人間最雄偉的寺院建築,莊嚴的佛菩薩和可尊敬的大德僧寶的形象,啟發人們對佛教的正信,對三寶的崇敬,使大家知道:佛教不是古董,佛教也不是虛無縹緲的東西,它是活的,它是萬古常新的,它是給我們永遠修學不盡的。」
小蔡說:「通過今天的朝拜,我感到自己作為一個佛教徒是光榮的,我要加倍地愛護佛教,像愛護自己的眼珠一樣。」
小王也提出了她的願望說:「如果有機會時,我想請這裡的法師們到佛教青年會來為我們講經說法。」同學們聽了,全體鼓掌,表示出大家有著同樣的要求。
這時,方居士的女兒方瑜也發言了,她難為情似的、輕輕地說著:「各位哥哥姐姐,我來到寺院里看見高大的佛菩薩像,總有些害怕,這次因為和你們一起來,人多了,氣也壯了,又因為爸爸給我們講解,我現在不但不害怕了,還覺得佛菩薩正像慈父一樣,我要永遠地皈依他們!」小方天真的發言,博得全堂又一次歡喜和鼓掌。
小勞接著說:「我有這樣的體會,寺院像一所醫院,被治療的是一些無形的、非常危險的貪嗔痴病。寺院也像一所醫學院,很多僧青年們在這裡修學研究,準備將來做一個大醫王。」
小莫也發表了感想:「想起這壯麗的寺院,我渾身就有了勁,它是我們幸福的泉源。」
小周的發言簡短有力,他說,「我聽方居士講解了佛菩薩偉大的事迹後,我深深地感到度眾生的重要,修習菩薩行的重要和成佛道的重要。」
「對了!」很少講話的小沈也發言了:「我看到僧寶們忠於佛教事業的精神,不由我們不感謝他們傳續了佛燈,住持了正法的豐功偉績。因此,我覺得供養僧寶,使他們安心辦道,這是很重要的。」
小談接著很興奮、很激動地說:「解放後,感謝人民政府充分保護了公民信仰宗教的自由,並把寺院整修得好好的,使這裡的僧寶們都能安心修行,而我們也能自由自在地來朝拜,這真使我太高興了!」
小葉回憶著剛才的參觀藏經樓也發表了感想:「今天看到了我們偉大的法寶,我的心胸開闊了。唉,我覺得自己所學到的佛法太少了,真像滄海一粟。今後我要同大家一樣航行在佛法的大海里,沐浴在和煦的佛光中,追索那宇宙人生的真相!」
方居士看沒有人發言了,就起立作總結髮言。他說:「諸位,剛才大家說出了許多感想、收穫和願望,都很正確而偉大。希望大家將今天巡禮寺院的心得貫徹到實際的行動中去,願各位永遠記住這難忘的一天。
「現在時間已經不早了,我們可以回去了。我們感謝寺方的熱誠招待,更感謝一心法師費了許多寶貴的時光來陪同我們。」
於是,我們都起立向一心法師問訊致謝。
我們走出客堂,在大殿前整隊集合,攝影留念,並歌唱《三寶歌》:
人天長夜,宇宙黮暗,誰啟以光明?三界火宅,眾苦煎迫,誰濟以安寧?大悲大智大雄力,南無佛陀耶!昭朗萬有,衽席群生,功德莫能名。今乃知,唯此是,真正皈依處。盡形壽,獻身命,信受勤奉行!
二諦總持,三學增上,恢恢法界身;凈德既圓,染患斯寂,蕩蕩涅槃城!眾緣性空唯識現,南無達摩耶!理無不彰,蔽無不解,煥乎其大明。今乃知,唯此是,真正皈依處。盡形壽,獻身命,信受勤奉行!
依凈律儀,成妙和合,靈山遺芳型;修行證果,弘法利世,焰續佛燈明。三乘聖賢何濟濟!南無僧伽耶!統理大眾,一切無礙,住持正法城。今乃知,唯此是,真正皈依處。盡形壽,獻身命,信受勤奉行!」
「一心法師,謝謝你!」
「再見,年輕的居士們,有空請多來看看!」
「再會吧!我們的寺院!」……
在歡樂和再會聲中,結束了我們愉快的一天。大家都依依不捨地離開了這可愛的寺院。只見那西方的夕陽,發出了萬丈光芒!
推薦閱讀:
※出家人的親生父母去世也不能相關嗎?
※住寺廟是怎樣的體驗——尼泊爾藍毗尼中華寺住宿日記
※和尚說:護教伽藍
※祝聖寺日記(3)
※和尚說: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