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佐洱:香港被超越 深層原因是「去中國化」
近日,中聯辦主任張曉明重審香港特首地位,引來泛民派緬懷港英時代的言論。全國港澳研究會會長陳佐洱昨日在港出席論壇時表示,香港近年經濟、民生髮展差強人意,被新加坡、澳門及部分內地城市超越,深層次原因是未有依法「去殖民化」,老殖民主義者炮製的「去中國化」卻死灰復燃、大行其道,導致「一國兩制」受到傷害,造成社會巨大內耗。陳佐洱指出,「該去的要堅決去掉,不該去的絕對不能去掉」,希望特區政府把握機遇,令香港以獨特方式參與國家新一輪改革發展機遇期,並從中大獲裨益。
綜合香港媒體報道,昨天,全國港澳研究會、北京大學港澳研究中心、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在金鐘港麗酒店主辦「香港在國家發展戰略中的地位和作用」論壇,行政長官梁振英、中聯辦副主任黃蘭發、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佟曉玲,以及香港工商專業界人士、專家學者等500餘人出席論壇。
本次論壇有來自兩地的多位專家學者和青年創業企業家代表,如陳經緯、梁錦松、馬時亨、劉兆佳、張燕生、巴曙松、許澤瑋、吳傑庄、楊勇等,圍繞國家發展戰略與香港機遇、國家金融業發展與香港金融業優勢、中國走向世界與香港的法律資源、國家治理現代化與香港的社會治理,以及創業新浪潮下的內地與香港等五個主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香港亞太研究所所長張妙清,香港大學講座教授王於漸,林李黎律師事務所主管合伙人林新強,「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裁張志剛,立法會議員、匯賢智庫理事會主席葉劉淑儀參與論壇主持。
陳佐洱:「去中國化」沉渣四起
梁振英昨日在論壇致辭中強調,香港在國家不同發展階段中皆能發揮作用,而且有能力不斷發掘新優勢為國家作更大的貢獻。面對中國在新世代的轉變,香港具備高度開放、外事能力、語文能力、民間的對外聯繫「四個特點」,可以在人民往來、專業行政、科研、航運、商品和服務、國際金融「六個方面」,在國家新發展策略中發揮作用,積極開拓「一帶一路」商機。香港應該用好「一國」和「兩制」的雙重優勢,特區政府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願意推動香港和世界各地的共同繁榮。
陳佐洱在昨日論壇致辭時指出,香港近年經濟民生髮展差強人意,究其深層次負面原因,是回歸後一些重要領域沒有處理好香港在國家大格局中的定位和良性互動發展,出現了兩個「化」的問題。
陳佐洱指出,第一個「化」的問題,是沒有依法實施「去殖民化」,「讓一些本應放在歷史博物館裡的東西跑出來招搖過市,有的還被奉為金科玉律」;第二個「化」的問題,則是老殖民主義者在上世紀80年代初炮製的「去中國化」死灰復燃、氣焰囂張。不「去殖民化」反而「去中國化」,使得「一國」之下的「兩制」都受到傷害,這種背離歷史本質的怪現象造成香港巨大內耗、引發里里外外許多問題。
陳佐洱(資料圖)
陳佐洱強調,「一國兩制」和基本法是保持資本主義制度下香港繁榮穩定的唯一正確之路,中央對港的基本方針政策一定不會改變,亦會堅決維護法治及自由等核心價值,不容絲毫受損。因此為香港未來發展,「該去的要堅決去掉,不該去的絕對不能去掉,該管的一定要依法依規管起來」。
陳佐洱又稱,整個世界特別是亞洲都在變革,「不進則退,慢進就是落後」。近三年香港GDP增長率降至2.4%,人均生產總值停留在3.7萬美元,而同樣經歷亞洲金融危機、受土地面積制約的新加坡已達5.4萬美元,澳門經濟發展亦已大幅拋離香港。沿海金門、沖繩、濟州島等地每天吸引成千上萬中國遊客購物,香港今年七、八月旅遊旺季卻錄得近六年首次按年跌幅。而曾連續十年被評為「全球最繁忙港口」的香港,已接連被新加坡、上海、深圳超越,香港佔全國經濟總量份額亦從回歸初期的16%降至不足3%。
陳佐洱說,這些消息接連傳來,令他心裡總有酸酸的感嘆。他表示,一時的低迷算不了什麼,究其原因後,香港必將奮起直追。
陳佐洱會後被問到「去殖民化」源自哪條法律,他指應在基本法總則與條文中尋找,而哪些法律條文與此相關屬於專題問題,與論壇討論議題不符,不應離題。至於為何致辭只提及「一國兩制」,卻未講到「高度自治」及「港人治港」,他指「一國兩制」已經涵蓋後面兩項,強調不可咬文嚼字,過度推測。
陳佐洱強調,香港過往發展憑藉的諸多優勢今天還在,但優勢不是優越感的代名詞。簡單重彈老調的那些優越感,是盲目的有害無益的催眠術。香港需要重拾當年的獅子山下精神,找回中環的匆匆腳步。
陳佐洱也表示,贊成特區政府「適度有為」積極推動經濟發展,因為全球化、信息化時代,凡實行市場經濟體制的行政管理當局,幾乎無一不在必要時對經濟領域進行適度干預。
香港歷來奉行自由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模式,過去特區政府也一直秉承「積極不干預」的理念。但梁振英在參選行政長官的時候就提出「適度有為」的概念,其中一個原因是香港的競爭對手的政府在經濟民生方面都十分積極。近日,接受新華社專訪時,梁振英再次強調,特區政府發展經濟須放棄過時的「積極不干預」思維,「適度有為」地引導和配合企業。他還透露,政府考慮設立專門機構配合國家「一帶一路」發展。
陳佐洱相信特區政府管治團隊能夠把握機遇、凝聚共識,在國家新一輪改革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共同將香港優勢推陳出新,發揚光大,以獨特方式參與國家發展,並從中大獲裨益。
前特區財政司司長梁錦松昨日在論壇演講中指出,香港在參與國家「一帶一路」中發展具備多重優勢,如香港是中國最國際化的城市、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系、中西文化薈萃及法制健全。而且,香港是世界上經濟「5流」最融通的地區,這包括「人流」、「物流」、「服務流」、「資金流」及「信息流」。
他還強調,在「一帶一路」之下,香港可以在金融服務、專業服務等方面,幫助國家和沿線國家(地區)發展,並可為自身帶來發展機會,推動香港經濟提升和轉型,加速香港的人心回歸。
梁錦松認為,如果香港希望在2047年後繼續繁榮穩定,繼續維持自由、民主、平等、法治的價值觀,一定要以行動證明「一國兩制」下的香港對國家有貢獻,而不是對抗鬧事。對此,他還提出了「一國兩制2.0」的概念,即與國家有更緊密的配合,冀望爭取在國家「十三五」規劃中有關政策能惠及香港,另亦爭取亞投行、絲路基金、進出口行在港設立海外營運、融資總部等,讓香港專業人才有更多機會加入有關機構和其他國有、民營企業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發昨日表題為《香港社會治理與「一帶一路」》的講話,指出香港特區政府自回歸以來,確實遇到相當大的管治困難,因過去須面對反對派的不斷挑戰及阻撓,預期管治困難仍會持續一段日子。他又警告,香港不能引入所謂的西方式民主,否則福利主義、民粹主義和泛政治化等現象必然泛濫,香港原本良好的行政管理體系也會走上崩壞之途。
香港需反思「殖民情結」
多名政界人士均對此表示認同,指香港近幾年重現支持殖民統治的言論,對殖民仍相當緬懷及回憶,衝擊中央政府權威和管治,的確令中央和內地民眾擔憂。他們均認為,港人應反思此類行為對香港發展及「一國兩制」會帶來什麼負面影響,並建議特區政府需要在國民教育及中國歷史科等方面多加宣傳,讓港人更認識國家。
對於陳佐洱的發言,劉兆佳回應表示,香港近幾年重燃支持殖民統治的言論,衝擊中央政府權威和管治,的確令內地人擔憂。他續說,很多人留意到回歸後港人對國民身份認同未能透過教育及其他渠道改變過來,對殖民仍相當緬懷及回憶,不少人不承認是中國人,只承認是香港人,更有「中國人滾回中國」的言論,令內地人難以接受。
他指出,香港排斥中央不單影響兩地關係,不利兩地同胞感情溝通,更嚴重地影響日後「一國兩制」發展前景,陳佐洱發表有關言論,是想港人反思此類行為對香港發展及「一國兩制」會帶來什麼負面影響。
立法會主席曾鈺成說,在市民尤其是年輕人當中,仍然有「殖民」心態的只是很少數,認為並不影響「一國兩制」的實行,而他所接觸的市民亦無「戀英情意結」。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表示,大部分港人都擁護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以及「一國兩制」、「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雖然近年有香港人拿出其他的旗幟,或發表有本土主義傾向的言論,但只是占非常少數,認為陳佐洱毋須過分擔心。
譚志源又稱,在政改否決後,特區政府希望集中精力在改善民生及發展經濟,相信各方都不希望持續政治上較「虛」的爭拗,強調最重要的是港人要認識基本法及國家的最新發展,內地及中央亦要對港人多些信任、尊重及包容,令落實「一國兩制」等有關工作可更順暢。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譚耀宗指出,陳佐洱的講法是因為香港近來有人揮動的龍獅旗、「本土化」思想,以及對抗和國家融合的心態,並認為香港已回歸中國,不應與國家分割。他認為,特區政府需要在國民教育及中國歷史科等方面多加宣傳。
行政會議成員、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指出,殖民制度對香港有長時間影響,並非能以法律去除,認為香港應秉承「一國兩制」的好處,一方面保持過去良好傳統,另一方面加強了解國家。她又說,自推出新高中學制以來,中學中文科失去文化內涵,中史、中國文學亦摒除必修科之外,令學生人文修養減低,對國家傳統認識較少。
新民黨副主席田北辰則指出,陳佐洱批評香港無「去殖民化」的言論有兩個意思,一是指有人揮動港英時代龍獅旗,讓人感覺民心未回歸 ,並嚮往以前的時代 ;同時也指出抗拒與國家融合,這並非「一國」下的一個選擇,將影響香港將來。他又指出,陳佐洱所說的應放在歷史博物館的「東西」是龍獅旗、「本土化」思想和抗拒與國家融合思想。
香港中小型律師行協會創會會長陳曼琪指出,特區「行政主導制度」及特首「雙負責制」比港英殖民地時代港督全權代表英女王,集立法行政權力及駐港三軍總司令職位權力於一身民主及進步。若有人主觀堅稱香港自殖民地時代已是三權分立,特區政府「行政主導制度」損害香港司法獨立,是不認清事實、歷史及法律,錯誤及盲目地留戀殖民地,我們必須就此去「殖民化」。
教育評議會副主席何漢權說,不應用政治角度要求「去中國化」或「去殖民化」,反而應從教育入手,重新正視中國歷史科,讓學生了解國家和香港的定位。
推薦閱讀:
※怎樣超越一個你討厭的人?
※科比還有多少紀錄會被後輩超越?
※「我是東北人」:遼吉黑三省超越省籍的身份認同
※鄧麗君還無人能超越?
※張兵:提高10倍成交率的第一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