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圍棋與歷史

圍棋與歷史

                  圍棋與歷史

圍棋的歷史源遠流長,這裡只是粗略地從幾個主要側面來展現給大家。

(一)起源的傳說

圍棋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原始社會。早在戰國時期的文獻《世本》中,就有「堯造圍棋,丹朱善之」的記載。相傳,在五帝時期,堯帝有個兒子叫丹朱,十分調皮、不愛學習、不求上進,不聽大人勸告,經常和小夥伴們在山林里玩一些危險性的遊戲。怎樣才能轉變他的不良習慣呢?堯帝想出了一個新的遊戲方法,就是在一塊桑木上畫上九條橫豎交叉的直線,然後把砸成小塊的犀牛角和象牙放在上面象圍獵一樣,互相圍攻。最早的一副圍棋就這樣誕生了。自從有了這個犀象遊戲,丹朱就整天琢磨它的玩法,再也不到處惹事生非了。為了使這個遊戲更加好玩,他又把九道的棋盤改成了十一道。後來丹朱又教會了舜帝的兒子商均。而商均和后羿、大禹是好朋友,他們在普及圍棋的過程中,又把圍棋盤發展成了十三道。我國古代的《河圖》和《洛書》是文字產生前記號文化的最高代表作,被尊為神物。而圍棋的發明相傳就是受了《河圖》、《洛書》的啟發。當然,這些傳說並不一定十分可信。但從考古出土棋具的證據來看,圍棋的發展過程確是跨越了數千年,集聚了古人的智慧和經驗,經歷了一個由簡單到複雜的演繹變化過程。在甘肅永昌縣鴛鴦池遺址出土的原始社會末期的陶罐上,就繪有黑色、紅色甚至彩色的條紋圖案,線條均勻、縱橫交錯、格子齊整,形狀很像現在的圍棋盤,考古學家們將其稱為棋盤紋圖案。仰韶時期文化的彩陶上也有類似的圖案。這些圖案說明了那個時代圍棋已具雛形的可能性。多年來,關於圍棋的起源,一直是一個眾說紛紜的話題。也有的學者認為,圍棋的起源雖然傳說於堯舜時代,而真正發明成型卻是在殷末周初,其發源地就是離當時殷國都城不遠的山西凌川縣棋子山。但由於史料和證據的不足,時至今日還仍然沒有得出一個準確的結論。

(二)最早的記載

關於圍棋的最早、最確切的文字記載,見於春秋時期的魯國編年史《左傳》之中。當時發生了這樣一件事:衛國的國君獻公專橫粗暴,被大夫寧殖等人發動政變,驅逐出國。十二年後寧殖的兒子寧喜當了左相,不聽眾人勸阻,又要把衛獻公再請回來。大夫太叔文子知道後,批評道:「今寧子視君不如弈棋,其何以免乎?弈者舉棋不定,不勝其耦,而況置君而弗定乎?必不免矣。」這段話中的「弈棋」就是指下圍棋,而「弈者」就是下棋的人。太叔文子用「舉棋不定」這四個字,簡潔,生動,形象地比喻了寧喜政治上的優柔寡斷。同時也證明了,圍棋作為一種棋類遊戲,在當時的社會中已經相當普及,下棋已是人們習空見慣的事了。此後,「舉棋不定」便成為了人們的常用成語,和圍棋一起流傳至今。這是公元前559年的記載,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了。同在春秋時期的大教育家孔子也為後人留下了有關圍棋的記載。他在《論語》中說:「飽食終日,無所用心,不亦有博弈者乎?」孔夫子所稱「博弈」即圍棋,可見聖人在教導學生時,也是以棋入理的。在《孟子》等經、史、子、集中也有關於圍棋的記載。遺憾的是,這些記載中卻未涉及圍棋本身的任何細節。而史籍上記載的第一位圍棋高手,也是最早從事圍棋教育的人是一位名叫弈秋的棋手。弈秋的棋藝非常高超,是位「通國之善弈者」,也就是當時諸侯列國都知曉的圍棋高手。明代馮元仲在《弈旦評》中就推崇他為圍棋的「鼻祖」。關於弈秋的記載,最早見於《孟子》。據此推測,他可能是與盂子同時代的人,也可能稍早一些,大約生活在戰國初期。可以肯定,春秋戰國延續五百年,象弈秋這樣的圍棋高手不會只有他一人。因為圍棋對局是兩個人的創作,如果僅僅是一個人突出,弈秋的地位是不能得到承認的。這也就是說,在春秋戰國時代還存在著許多與弈秋水平相當的棋手,只不過是弈秋技高一籌脫穎而出罷了。關於弈秋的姓名,清代學者焦循《孟子正義》里作有說明:「此名弈秋,故知秋為其名,因通國皆謂之善弈,故以弈加名稱之。」

(三)棋具的演變

圍棋的棋具由棋盤和棋子組成。棋盤上面有縱橫各19條等距離、相互垂直的平行線,構成361個交叉點。為了便於判斷位置,棋盤上標有9個小圓點,稱之為「星」。古代的圍棋盤有石質、木質、瓷質、紙質、織錦等多種,而堪稱極品的是用楸木、紫檀木和榧木等珍貴木材製作的木質棋盤。楸木棋盤面呈金黃色,紋理細膩生動,投子盤上能發金石之聲,歷代棋手都對其情有獨鍾。明代唐伯虎就有「日長來此消閑興,一局楸枰對手敲」的詩句。檀木棋盤有蟹爪紋,其藝術風格獨特,對局時會散發縷縷香氣,襲人心脾,價值極高。榧木棋盤紋理細密通直,色澤金黃,氣味芳香,棋子落盤之聲清脆悅耳,被棋界奉為神明。

圍棋的棋子分為黑白兩種顏色。用來製造棋子的材質有陶瓷、卵石、玻璃、玉石、貝殼、瑪瑙等。1975年,山東鄒縣西晉劉寶墓出土了一副圍棋子,就是用黑白卵石磨製而成的。我國雲南所產的「雲子」為歷來棋家所青睞,相傳始於唐代,迄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了。在《徐霞客遊記》中就有:「棋子出雲南,以永昌者為上」的記載。歷代文獻中,關於雲子的溢美之詞時常出現。《明一統志》中就有「永昌之棋甲天下」的說法。雲子工藝精巧、質地細膩玉潤、色澤晶瑩柔和,堅而不脆,沉而不滑。白子溫潤如玉,柔而不透,微有象牙之色;黑子仰視若碧玉,俯視若點漆,落盤漆黑潤澤,對光則呈墨綠色。雲子與其它棋子相比,在視覺、手感和落盤聲音上都有明顯的差別。時至今日,雲子仍然經常作為「國禮」贈送外賓。

自圍棋誕生以來,對圍棋發展影響最大的就是棋盤道數的變化。這也是棋具發展的主要表現。1977年,在內蒙古敖漢旗的一座遼代古墓中,出土了一個邊長40厘米,縱橫13道的圍棋盤。這是目前所見到的道數最少的棋盤。1971年,在湖南湘陰一座唐代的古墓中出土了一件青瓷圍棋盤,邊長55厘米,縱橫15道。可以肯定地說,無論是遼代出土的13道棋盤,還是唐代出土的15道棋盤,都不是當時通用的棋盤,因為19道的棋盤在唐代就已經非常流行了。而這種13道棋盤和15道棋盤,應該是在漢代以前,甚至是春秋戰國以前所流行的。那它們為什麼會出現在唐遼時期呢?這也許是當時極少數人對弈所用,也許是古人心愛的「收藏品」。這也說明了任何一種新的形式總是由小範圍到大範圍逐漸推廣、逐步完善的,而任何一種老的形式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間完全消失。因此,在社會上同時出現幾種式樣的棋盤,也是非常正常的。就拿現在來說,13道棋盤也還是常常用於兒童的圍棋教學中。1998年,在對陝西漢陽陵南闕門遺址的發掘中,發現了一個略有殘損的西漢陶質圍棋盤。棋盤的兩面均為陰刻直線,有縱橫線各17條。這是我國迄今發現的年代最早的圍棋盤。魏人邯鄲淳在《藝經》上有「棋局縱橫十七道,合二百八十九道,白、黑棋子各一百五十枚」的記載。17道棋盤在圍棋史上保持了相當長的時間。如果從西漢開始算起,期間經歷了兩漢、三國、兩晉和南北朝初期,有近700年的歷史。儘管如此,17道棋盤在隋、唐時期還時有表現。在新疆吐魯番出土的初唐「弈棋貴婦」彩色絹畫中,那位衣著華麗、體態豐腴的貴婦人,面對的就是17道的圍棋盤。然而,東漢時的《孫子算經》上有句話:「今有棋局方十九道,問用棋幾何?答曰:三百六十一。」東漢馬融、蔡洪在《圍棋賦》中,有「棋錐」、「五嶽」的提法,對這些布局加以分析,可以得出只有十九道棋盤才可能形成的結論。由此可見,在東漢時期,縱橫十九道的圍棋盤已經是相當普及了。1959年,在河南安陽北郊發掘的隋開皇十五年張盛墓中,出土了一件瓷圍棋盤。盤上刻劃縱橫線各19條,盤面及四側施白釉。這是迄今發現的時代最早的19道圍棋盤。

棋盤的道數自何時開始確定為13道和15道,何時改為17道,又何時變為19道,目前還沒有發現詳細的記載和確鑿的證據。在甘肅敦煌莫高窟石室發現的南北朝時期的《棋經》中載明當時的棋局是「三百六十一道,仿周天之度數。」這表明19道棋盤在當時已經佔據了主導地位。並逐漸取代了自古延用的17道棋盤。從考古出土的十三道、十五道、十七道直至今天通用的十九道棋盤的發展過程來看,說明圍棋制式的演變決不可能是某一個人在某一天突然創造出的奇蹟,而是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展變化過程。由於這種變化要被所有的棋手認可,因此不可能在一時一處完成。對於棋盤的演變,現在人們普遍比較認同的說法是,19道棋盤最早出現於東漢前,普及於隋唐,而流傳至今。17道棋盤流行於秦漢甚至戰國時期,到了初唐時期尚未完全消失。而15道棋盤應該是流行於春秋戰國時期,至於13道棋盤的歷史就應該是更早了。可以說,圍棋盤由縱橫13道169路一直演變為縱橫19道361路,是圍棋發展史上最能體現中華民族智慧、最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一個飛躍性變革。

(四)棋品的評定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文人學士都以尚清談為榮,無不雅好弈棋,圍棋活動相當普及。梁朝的沈約在《棋品序》中就有「漢魏名賢,高品間出,晉宋盛士,逸思爭流」的記載。這生動地表述了當時圍棋活動的盛況。而對圍棋之制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的「棋品制」,就是出現在這一時期。當時,由於下棋的人越來越多,棋手之間的水平差距也越來越大。於是就依照當時區別官階等級的「九品中正制」,把棋手的等級也分為了「九品」。對具有一定水平的「棋士」,授予與其棋藝相當的「品格」,這就相當於現在實行的棋手「定段」。據《南史·柳惲傳》記載:「梁武帝好弈,使惲品定棋譜,登格者二百七十八人」,可見當時對於棋品的評定已經有了相當大的規模。魏人邯鄲淳在《藝經》中講到了圍棋的九個等級,並有各自的稱謂,即「夫圍棋之品有九:一曰入神,二曰坐照,三曰具體,四曰通幽,五曰用智,六曰小巧,七曰鬥力,八曰若愚,九曰守拙。九品之外,今不復雲。」而對於這九等棋品則有以下的解釋:一品入神:孟子說,「聖而不可知之,謂之神。」棋手達到了高深莫測、出神入化的境界,不戰而屈人之棋,無與之敵者,就進入了入神的等級。二品坐照:「照」即明察秋毫之意。不勞神思就能對棋局形勢了如指掌,有很強的形勢判斷能力和把握全局的能力。其實力達到與一品入神相差半先的水平。三品具體:能夠兼眾人之所長,熟練地掌握各種著法和技能。對弈中,能攻善守,棋藝水平與入神相差一先。四品通幽:「幽」者,深遠也。深通棋理,思維敏捷。對局時,或戰或否,善於應變。一品可讓其二子。五品用智:對棋之意境理解還不夠深。對手落子後,不能馬上知道其用意,而是要通過思考計算,才能了解其中的奧妙。戰則用智,以致其功。一品可讓其三子。六品小巧:顧名思義,是指棋手缺少大局觀,但經常能在局部以巧妙的手段取勝。棋手一品可讓其四子。七品鬥力:在下棋過程中,不用其智,而專斗其力,動則必戰,喜歡以力取勝。一品可讓其五子。八品若愚:對棋理的理解還不夠深,對局勢判斷也不夠準確,棋力似乎較弱,但仍有不可小視的強處。九品守拙:不善於思考,行棋保守,缺乏爭先意識。經常迴避戰鬥。棋力遜於若愚。由此可見,從一品到九品之間的棋手,棋藝水平差距還是很大的。而九品之外,還有更多的不入格者。當今圍棋實行的棋手「九段制」,正是來源於古代的這種「九品制」。我國台灣曾延用九品制來規定職業棋手的棋藝水平,其實與現行的段位制相仿,卻與古代的「九品」相差甚遠。(五)棋譜的產生

圍棋棋譜的產生和普及,可以說是圍棋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因為有了棋譜就可以進行準確的復盤,不但便於自己總結實戰的經驗教訓,便於他人對棋局的學習和欣賞,而且也為圍棋理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據。根據史籍記載,棋譜最早是出現在漢代,至於是何時何人發明,已經無從考證了。到了三國時期,棋譜已經開始大量出現。由於當時東吳的圍棋風靡一時,名手輩出,圍棋史上就將這一時期的棋譜稱之為「吳圖」。當時吳國上層人物中的孫策、呂范、諸葛謹、陸遜等都是圍棋高手。南宋圍棋名著《忘憂清樂集》中就收有孫策與呂范的棋譜。隋唐之前的敦煌本《棋經》曾兩次提到「吳圖二十四盤」,指的就是從東吳流傳下來的棋譜。從唐代詩人杜牧「別後竹窗風雪夜,一燈明暗復吳圖」的優美詩句中,就可以想像當時吳國的圍棋影響有多麼深遠了。到了晉朝,棋譜的收集、整理就更加進了一步。據《隋書·藝文志》的記載,司馬倫、馬朗曾合著有《圍棋勢》二十九卷。不過,棋譜的大量出現和普及,還是在南北朝時期,這與當時圍棋的盛行和紙張的廣泛應用都有很大的關係。梁武帝曾特邀三品棋手柳惲「品定棋譜」。南北朝期間出現的「棋勢」、「棋圖」、「棋品」之類的專著就不下二十種,其中「棋勢」、「棋圖」就是指的棋譜。褚思庄是南北朝時的圍棋名手,《南齊書·肖惠基傳》說他棋力屬於第二品。有一天,宋文帝心血來潮,命褚思庄去外郡與當時的會稽太守下棋。褚思庄下完棋後,便將當時記下的棋譜帶回京都,在宋文帝面前復盤,以此了結這趟皇差。這是史書上關於圍棋記譜復盤的最早記載。後來明代的《秋仙遺譜》、《石室仙機》、《三才圖會棋譜》都是頗負盛名的棋譜。而過柏齡所著《四子譜》二卷,變化了明代舊譜之著法,詳加推闡,以盡其意,被人們稱為棋譜之佳作,從中可以窺見當時圍棋理論和技藝高度發展的情況。到了清代,一些棋譜專著更是大量湧現。范西屏的《桃花泉弈譜》、施定庵的《弈理指歸》和他們的「當湖十局」,更是「戛戛獨造,不襲前賢」,內容異常豐富,是歷史上最有影響,價值最大的古譜之一。這些編撰成集的棋譜,都是歷代圍棋名手對局中的精華,對於當時圍棋理論的研究和圍棋的普及、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至今還會經常聽到「學棋從打譜開始」的說法。在歷代數不勝數的棋譜中,最具傳奇色彩的有五大絕世棋譜,它們是:王質看仙人對弈的《爛柯譜》;謝安在「淝水之戰」前對弈的《草木譜》;王積薪聽棋所記的《媼婦譜》;劉仲甫與驪山少女對弈的《嘔血譜》;徐星友和黃龍士對弈十局的《血淚譜》。

(待續)

推薦閱讀:

曾國藩如何看待「精明與笨拙」
514.讀歷史17~竹書紀年黑暗史
關於「天下第一家」孔府的收入有多少
為什麼說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
齊楚燕韓趙魏秦:戰國七雄的國號是怎麼來的?

TAG:歷史 | 圍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