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發心文八法複習3

?  「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怨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發心,名之為小。」這是小乘的發心。小乘的行人也有甚深的智慧,他能觀察三界,這三界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六重天,色界十八重天,無色界四重天。這三界是六道眾生所依止的地方。這三界也是非常大的一個區域,三千大千世界。這樣大的區域在聲聞行者的眼睛來看就像「牢獄」。怎麼理解這個「牢獄「,坐牢的囚犯是沒有自由的。我們在這三界里輪轉的眾生,他的煩惱業力還在,他非常被動地輪迴不息,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受業力的驅使逼迫,所以他的本質上也是沒有自由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它是牢獄。我們的身心:色、受、想、行、識五蘊,這色身是小牢獄,三界是大牢獄。無論是小牢獄,還是大牢獄,他的逼迫性,他的苦難性是相同的。所以能有牢獄的感覺,這是智慧啊!想一想,我們有沒有這種觀念。他能觀三界是牢獄,有牢獄的感覺,他出離三界的心就會非常的猛厲,就好像囚犯關在牢房裡面,每天都渴望著什麼時候能出來。但我們現在迷惑顛倒了,可能剛進牢獄的時候還想著怎麼出來,然而呆久了,覺得牢獄裡面還不錯,還不想出來,把牢獄看作自己快樂的家。我們三界里的這些凡夫眾生沒有一念的想出離,就好像關在牢房裡面的犯人,他不願出來一樣。所以能夠把三界觀照到是牢獄,這是聲聞的智慧,比凡夫眾生高出太多了。他觀察生死輪轉的逼迫性、苦難性,就像冤家對頭。我們對冤家都有切身的體會,大家都喜歡看跟自己有善緣的人,見到相互歡喜,笑眯眯的。如果碰到冤家,冤家路窄,見面分外眼紅,所以都想避免跟冤家對面。但往往就會跟冤家對頭碰面,一碰面就有一種很苦的感覺,很煎熬的感覺,他內心就想離開這個冤家。那對於聲聞行者來說,生死輪轉就像這個冤家,它的逼迫性,它的苦難性,使他一定要離開這生死苦難。他就修四聖諦,七菩提分,八聖道分,三十七道品,來斷三界內的見惑思惑。只有斷了見思惑,他才能夠出離三界的輪轉。所以聲聞行者「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怨家」,他這種出離的心是非常非常迫切的。所以聲聞行者他要發厭離心,很強的厭離心。聲聞行者有時候修不凈觀,修到一定程度,對這個身體的厭離,厭離到什麼程度?就想要自殺。他是這樣的厭離啊!所以他在這種厭離激迫的情況下,他自己一心想趕快度脫苦難,只顧自己度脫,沒有廣大的慈悲之心,沒有普度一切眾生的心,這就叫「小」。什麼叫小乘?就是他度脫的車子很小,只能運載他自已。那麼大乘不僅是自己自度,而且也能夠載很多人度過去,他的車乘很大,就叫「大」。  所以聲聞的發心是「小」,但是能夠有「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怨家」這樣的觀照,他的觀念是對的,只是他心量沒有打開而已。對生死輪轉的真相我們要有如實的觀照,一切有情識的生命,都是貪生怕死,一般都是這樣。但是害怕死,死是從哪來的?是從生裡面來的,有生才有死。如果不生呢?不生就不會有死。所以不要光愛生而怕死,你一定要知道,一出生就註定他終究會要死。我們出生的第一天就邁向了死亡的第一步,邁向了這個過程。所以應該對生要哭泣,而不要去害怕死,從因上解決。我們念佛實際上就是解決三界牢獄和生死冤家的問題,佛號是無上的摩尼寶珠,是無量壽。無量壽是超越了生死的。這是大小一對。  好,請看下面:若於心外見有眾生,及以佛道,願度願成。功勛不忘,知見不泯。如是發心,名之為偏。若知自性是眾生,故願度脫。自性是佛道,故願成就。不見一法,離心別有。以虛空之心,發虛空之願,行虛空之行,證虛空之果,亦無虛空之相可得。如是發心,名之為圓。  好,請看這段,這是辨別偏和圓的相狀。「若於心外見有眾生,及以佛道,願度願成。功勛不忘,知見不泯。如是發心,名之為偏。」  這是第七,辨別發偏心的相。偏是偏於兩邊,不是執著空就是執著有,沒有中道的智慧就叫偏。大乘佛法里有權教的菩薩,有實教的菩薩,權教菩薩行事相上的六度,實教菩薩行理體的六度。行事相六度跟理體六度有一個差別,就是有沒有執著,離相還是執相。權教的菩薩見心外有眾生,他願意去度脫;心外有佛道,他願意去成就。在這種心外求法的過程當中,他也精進勇猛的修行,對修行的功勛他時時刻刻記在心中,不能忘懷,有能修行和所修行。所以他「功勛不忘,知見不泯」。不泯就是不泯滅,就是能度和所度的分別知見不能消滅。他也發了大乘菩提心,也有真心來修行,但是他不明白圓教的道理,執著有眾生可度,執著有佛道可成,「功勛不忘」。就好像梁武帝跟達摩祖師的一段對話,梁武帝見達摩,他就「功勛不忘」,問:朕一生建了很多寺院度僧眾,我有沒有功德。達摩祖師一針見血:並無功德。說沒有功德,他就不高興了。須知妙智不由外得,真正的功德不是在外面事相上求得的,如果功勛不忘,有能行和所行,它就只是在有漏福德的範圍當中,就不是清凈無漏的功德。這兩個人話不投機,那麼達摩祖師就一葦度江,到嵩山少林寺面壁去了。這裡表明見有能度、所度、功勛不忘,這樣的發心就叫「偏」。  「若知自性是眾生,故願度脫。自性是佛道,故願成就。不見一法,離心別有。以虛空之心,發虛空之願,行虛空之行,證虛空之果,亦無虛空之相可得。如是發心,名之為圓。」「圓」就是圓融,發圓而不偏的心。這裡「若知」,就是用智慧觀照才能了知。了知什麼?自性,我們本具的真如自性,它就是眾生,一切眾生都是自性裡面的眾生。所以「自性眾生誓願度」。這是圓教菩薩發的願。「自性佛道誓願成」,他能了解我的自性跟佛跟眾生是沒有差別的,是一體的,是平等不二的,所以願度自性本具的一切眾生。佛道也是自性本具的,是心是佛,只是我們本具的佛性被那些煩惱執著掩蓋住了,只要我們把煩惱執著斷除,那麼自性的佛道就朗然現前,無欠無餘。所以「自性佛道,故願成就」。這裡就表明,無論是自己的身心還是一切萬法,都不離開自己的一念心,十法界依正莊嚴都在我們現前介爾一念心之內。所以不見一法離開我們的心性另外存在,這是大乘圓教的理念。我們的真心含裹虛空法界,虛空在我們的真心裏面就好像在太空當中的一片雲,如片雲點太清里。十方無量無邊的剎土是在虛空裡面,虛空是在我們真心裏面,我們的真心就是大方廣,無有邊際,廣大如虛空,究竟無邊際。這是我們真心的狀況。在真心裏面現出了一念八識的心,就好像在廣闊的大海當中生出了一個浮漚,一個水泡。我們講西方極樂世界距離十萬億佛剎之遙遠這個空間的概念,就是從我們的凡夫心裏面建立的。在我們的真心層面,西方極樂世界在我們的真心裏面。所以一切法都不能離開我們心性而另外存在。如果見心外還有法,這就不是佛的知見。  那麼這樣就「以虛空之心,發虛空之願,行虛空之行,證虛空之果。」這個心、願、行、果都是如虛空。如虛空怎麼理解?有兩層理解。第一,我們的發心,我們的立願,我們的行持,我們的證果,它廣大的相狀就像虛空,這是從它的廣大來說。從它的實質體性來說,這個虛空是什麼?就是無自性。我們的心是空的,是沒有實體的。空無自性的這一念心,就比喻成虛空,沒有邊際,我們的心空無自性。我們的願也是空無自性如虛空,我們的行持也空無自性如虛空。比如行持,《金剛經》講布施,布施要三輪體空,對於有金剛般若智慧的人,沒有能布施的我,沒有所布施的對方,中間沒有布施的物品,這三者都是空性。這時候他布施的這種福德就變成了無為的功德,所謂「不住相布施,無住相布施」。所以這個行也要有虛空無自性的般若智慧,行也如虛空。於是這個果也如虛空,我們證到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果,不要執著它是實有的東西,它也是無自性的。所以《金剛經》講「無有定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涅槃也沒有一個實體的涅槃,涅槃也無所得,畢竟空,無所有,以無所得故,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果執著有所得都是邪見。所以要了知這個發心、立願、修行、證果都是空無自性,更進而通達自性空也空,就叫空空亦空,一空到底。不要去執著有一個空相,也沒一個空相可得。所以就說「亦無虛空之相可得」。這就是修而無修,無修而修。發心也是無發而發,無願而願,無行而行,無證而證,這才叫真心、真行、真願、真果。所以這樣的認知,這樣的發心,就叫圓教菩薩的發心,是最究竟圓滿的發心。咱們在前兩天已經知道了,前面的兩對發心相狀是對凡夫說的,就是邪正真偽這兩對,是咱們凡夫的根機所要觀修的,後面大小偏圓這兩對,是對聖者說的,對聲聞乘和權教菩薩說的,大小一對還好理解,偏圓這對就相對來說要難一些了,理解多少算多少,慢慢來就好。咱們現在關鍵要解決的問題是把邪的和偽的發心去除了!  好,請看下面:【知此八種差別,則知審察。知審察,則知去取。知去取,則可發心。云何審察。謂我所發心,於此八中,為邪為正,為真為偽,為大為小,為偏為圓。云何去取。所謂去邪去偽,去小去偏,取正取真,取大取圓。如此發心,方得名為真正發菩提心也。】  這是省庵大師概述前面八種發心的相狀、內涵,進一步地指示我們如何地去取捨。  「知此八種差別,則知審察。知審察,則知去取。知去取,則可發心。」這就開示我們修學大乘佛法的行人,要知道上面這八種發心的差別形象,各有不同。知道這個,才能對這幾種發心,審度考察,去思惟,去比較。有比較才有鑒別。我們知道了怎麼去審視、考察,就能知道這八種心,哪種心是好的,哪種心是不好的。我們每個眾生都會有這種辨別的能力。只要把這幾種心一擺出來,他審視好醜之後,就知道取什麼,舍什麼,知道去取。知道了應該取什麼,應該舍什麼,他才能夠如法地發菩提心,不至於昏頭昏腦發錯了,發了顛倒的心。本來想往西方去,他發心到東方去了,而且越精進往東方走,離目標越遠。現在世間人發心,尤其是碰到個邪師叫你發心,那真是「一盲引眾盲,相牽入火坑。」這種事情很多呀!所以我們一定要聽大善知識、明眼善知識給我們作出的很好的決擇。  「云何審察。謂我所發心,於此八中,為邪為正,為真為偽,為大為小,為偏為圓。」這裡大師就啟問,怎麼叫做審察呢?我們每個人都得要反省自己的念頭,如果因地不真,就果遭迂曲。若發的一念心不正,那結果肯定是不好的。因為果是從因來的。所以我們在這裡是不能自欺欺人的,自己要迴光返照審察一下:我作為一個佛弟子,我開始發的心,在這八種當中,是邪的發心還是正的發心;是真實的發心還是虛偽的發心;是大乘的發心還是小乘的發心;是偏執的發心還是圓融的發心。這得要問自己,要審察,看看我最初發的這念心,到底屬於這八種當中的哪一種。「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只有問自己,別人說不出來。因為我們這一念心,別人又沒有他心通,怎麼知道。而且可能我們虛假的發心裝得比真的還真。  「云何去取。所謂去邪去偽,去小去偏,取正取真,取大取圓。如此發心,方得名為真正發菩提心也。」省庵大師真是很慈悲,給我們最後的指點,怎麼樣去取捨?特別地提出一個問題——云何去取?下面就詮釋取捨的方法,對於一個真正發菩提心的行人來說,對於那些求名聞利養,求人天福報,求現世五欲的享樂的心,對邪的發心,虛偽的發心,小乘的發心,偏執的發心,要捨棄,要毫無保留地去掉。如果原來我們有這四種發心的內涵:邪、偽、小、偏,趕緊把它從內心清除出去。就像拔草一樣,把它拔掉,毫無保留,毫不吝嗇的去掉。對於這種真心,正確的發心,真實的發心,大乘的發心,圓教的發心,要毫無條件地把它保留下來。唯有這樣地去作認真的取捨,在這種基礎上發菩提心,才叫真正發菩提心。  所以從這裡我們得到一個甚深的啟示,就是我們學佛的動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的動機一定要有佛教出世的本懷,超越的意向。尤其在末法時代,要有這種了生脫死、圓成佛果、度一切眾生的超越的本懷,對世俗化的一種逆轉。由於現在世間眾生都很世俗化,接納宗教也用他世俗化的心理來接納,於是清凈的超越的佛法,也變成了濁染的世俗的東西。我們在很多宗教場所都看到了這種狀況,實在是太世俗化了。所以現在我們每個行人都要從我們當下發的這一念心開始,來把佛教微妙香潔的蓮花的品格展示出來,要有大乘菩薩的精神。尤其在現在這個時代,佛教需要我們去傳播。面對著很多外道宗教的挑戰,如果我們佛教不去傳播的話,我們的範圍就會越來越小。如何才能報答佛恩?要講經說法,弘法利生,宣揚佛的正知正見,才能報答佛恩。所以《華嚴經》說:假使頂戴經塵劫,身為床坐遍大千,若不說法度眾生,畢竟無能報佛恩。我們就是作頂戴佛的供養,經過塵點劫那麼多;以身作為床坐的布施,遍滿三千大千世界,這樣的功德很大。但是如果不講經說法去度眾生,還不能真正地報答佛恩。所以自信勸人信,勸進行者,讓一切眾生都能夠發起廣大的菩提心,相信凈土法門,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才叫真正報答佛恩。所以佛教法運的推廣、延伸,實際上就系在了我們每一個佛弟子的發心上。大乘菩提心發起來了,才能去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勸進行者,做如來使。  所以我們才體會到省庵大師為什麼泣血稽顙,哀告現前大眾,要發菩提心。這不僅是為自己了生脫死,也是令佛教長久住在世間的先決前提。而這一念發心,是需每個人要真誠地面對自己,解剖自己的。看到佛教這種法弱魔強的狀態,這種衰弱的狀態,是源於我們每個人的發心有問題。現在就要根據省庵大師的開示,把我們的發心調整到正的發心,真實的發心,廣大的發心,圓教的發心上。這樣,我們自利利他的菩薩道才能夠成就。發菩提心,就是要發弘法利生的心,但是現在是不是咱們每個人都要馬上出去講經說法呢?大家來一起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吧。
推薦閱讀:

蘇教版七年級語文上第六單元複習 作者仇愛鵬
Python學習筆記-數據標準化
不管你認為自己怎麼不聰明,記憶力差,學習上還是有簡單的強化手段~
複習4次欺騙大腦!大腦科學上Best複習時間管理和複習效率方法的解釋

TAG:複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