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祖和鬼節下雨的真相 | 豫記-頭條網
清明祭祖,是多年的傳統,清明也是二十四節氣中唯一演變為節日的節氣,這傳統是怎麼來的呢?民間稱清明節為「鬼節」,「清明時節雨紛紛」,似乎自古至今,關於這一現象,民間有一套解釋。清明除了掃墓,還有踏青,做柳笛吹「咪篾兒」、放風箏等,就是很多人兒時的記憶。
韓曉民 | 文
一、清明祭祖的由來
說到清明,很多人第一印象是祭祖,但其實,最早的清明和掃墓沒有關係,只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並不是個節日。清明變成節日,起於一段悲傷的故事。
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逃亡途中,饑寒交迫,介之推是個大忠臣,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了一塊熬成湯,騙重耳說,這是用麻雀肉熬的。重耳喝罷,連稱美味,後發現介子推走路時一瘸一拐,才得知真相,而且感動之至。
十多年後,重耳當上國君,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他逐一犒賞流亡期間的功臣,可不知什麼原因,竟把介之推給忘了。介子推很難過,帶著老母默默地離開了國都,隱居綿山。後經人提醒,重耳記起此事,趕忙差人請介之推前來領賞,而介之推已無影無蹤。
晉文公派人四處打聽,終於打聽到介子推在綿山隱居。他帶大臣親赴綿山致歉,可茫茫山野,哪裡去找介子推?有人提議放火燒山,說介之推是孝子,他為救母,定會帶著母親下山。大火燒了三天三夜,仍不見介之推,火熄滅後,人們在一棵柳樹下發現介之推和他母親的屍體。
晉文公非常傷心和懊悔,將二人安葬在柳樹下,並將放火燒山的這天定為「寒食節」,規定每年的這一天,國人禁止用火,吃寒食以紀念介之推。
後來,每逢寒食節,晉文公都會帶群臣登上綿山,在介之推墳前祭拜。事情做得如此隆重,漸漸影響了百姓,但老百姓沒吃過介子推的肉,也沒有把他們母子燒死,所以他們就各自上祖墳祭拜。
於是,寒食節慢慢演變成了上墳祭祖的節日。
晉文公死後,沒人願意在大冷天里吃寒食,寒食節漸漸被人們淡忘,而祭祖的習俗卻流傳了下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節接近,人們有意避開寒食,改在清明這天祭祖,清明節氣就成了清明節日,而且是二十四節氣中唯一演變為節日的節氣。
清明上墳祭祖,沿襲成俗。唐開元二十年,玄宗下詔:「清明上墳,禮經無文,近代相襲,浸已成俗。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人五禮,永為常式。」清明這天,官府放假,學館停學,修墳祭祖,緬懷祖先。
二、「鬼節」為何總是下雨
民間稱清明節為「鬼節」。對於鬼的存在,很多人都持模稜兩可的態度:信則有、不信則無;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
古人造鬼的初衷應該是好的,一是讓人們不能忘了祖先,否則,祖先的鬼魂是會降罪的;二是為了安慰活著的人,既然人死後能變成鬼,也就是說死後還有歸宿,從而減輕了人們對死亡的恐懼。
「早清明,晚十一,七月十五在當日。」意思是清明祭祖要提前幾天或在當天中午之前舉行,農曆十一祭祖應推遲幾天,而農曆七月十五須在當日祭拜。
之所以有此一說,民間解釋是「清明收鬼,十一放鬼。」清明的時候,閻王爺要把鬼魂收回去,按照人間辦事「趕早不趕晚」的原則,事先為先人的鬼魂做好打算,提前上墳燒紙祭拜,讓「先人」吃好喝好、帶足盤纏,上路時就不會慌裡慌張了。所以,清明節燒紙要早一些,以示孝心。
「鬼節」愛下雨,這是很多人的印象,一方面可能是南方梅雨季節將至,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受「清明時節雨紛紛」的影響,今年清明前後多地普降大雨,似乎更印證了這句話。
對這一現象,民間有一理論解釋——「鬼不走幹路」。傳說,鬼魂會在清明前後會到自己的墳頭上看看,因為鬼不穿鞋子,如果走幹路,腳就會被磨得很疼,所以清明前後,老天就會降雨。
三、掃墓有哪些講究和忌諱
清明前一、二日,家人到祖墳察看一番,若祖墳及周邊有雜草,予以清除,稱「掃墓」。若墳頭不整,培土修整,稱「添墳」。掃墓、添墳之後,在墳頭上壓幾張黃表紙,以告慰先人香火不斷,並告知別人逝者後繼有人。
清明這天一早,各家各戶準備在家準備祭品,祭品有燒紙、豬肉、油饃、水果。
燒紙是一種顏色灰黃的薄草紙,因專門用於燒化,俗稱燒紙。迷信的說法,燒紙燃燒後,到了陰間會變成錢,所以,燒紙又稱「紙錢」,燒紙錢祭祖,就等於給先人「送錢」。
舊時的燒紙為整張,須用菜刀裁開,現在出售的燒紙已裁好、成捆,但不能說一捆燒紙,而說一刀燒紙。打開一刀燒紙,把菜刀豎起來,用刀柄按壓燒紙,上面便出現一些近似銅錢的印跡。然後,五指彎曲成爪,順時針按旋燒紙,四四方方的一摞燒紙漸呈圓形,稱「旋紙」。揭起三張,對摺為一小沓,摞成一摞,放入竹籃中。
祭祖用的豬肉也有講究,一、二斤的整塊肉,而且這塊肉上肉皮、肥肉、瘦肉和骨頭齊全,稱「刀頭肉」。把刀頭肉煮一下,半生兒,插上一雙筷子,放進碗中。有些人在祖先墳前許願,如果願望得以實現,還願的時候,刀頭肉至少得五斤,稱「連刀五斤大刀頭」。
油饃是自家炸制或烙制,水果多為蘋果,有的人家還帶上鞭炮。
清明節上午,族中男丁在長輩的帶領下,帶上祭品,趕往墳地,按先人的輩分,在其墳前擺上祭品,一一燒紙、磕頭。磕頭的時候,祭拜者還要叫著先人的稱謂禱告,比如:奶奶,孫子給您送錢來了,您要保佑咱家四季平安、幸福美滿。如果親人新喪,祭拜時要痛哭示哀。
燒祭完畢,領頭長輩要重申一下先人的稱謂和墳頭的位置,告誡晚輩將來一定要記清墳頭、勿忘祖先、及時祭拜。如果清明期間不修墳祭祖,則被鄉里視為不孝。
有些地方,出閣的閨女,清明節期間不許回娘家上墳,民間對此有「清明去上墳,絕了娘家人」的說法。而大部分地區則無此習俗,但是,回娘家祖墳祭拜,須備一份祭品,先回娘家報到,再在娘家親人陪同下上墳祭祖,不可直接獨自上墳。
四、還記得小時候吹過的柳笛「咪篾兒」嗎
插柳是清明節的另一項活動。清明時節,萬物復甦,柳枝吐出嫩芽,折些柳枝回去,插在門上。傳說柳樹為「鬼怖木」,有「柳枝門頭插,百鬼不入家」的說法。另據傳說,柳枝可以驅除毒蟲,人們便用柳枝掃牆,邊掃邊說:「清明柳,掃牆頭,蠍子蚰蜒上山走。」
孩子們則不管這麼多,見大人折柳,也跟著折,編成柳圈帽戴在頭上,很好看。再不然就制柳笛,柳笛俗稱「咪篾兒」,選擇一節尚未發芽的嫩柳枝,小心翼翼地擰呀擰,用力不能太大,因為外皮很容易被擰裂。樹皮鬆動了,抽出裡面的枝條,形成一個皮筒,用枝條敲打幾下皮筒,同時念叨:「梆兒、梆兒,上天吧。」然後把枝條扔掉。把皮筒的一端捏扁,用小刀割齊,再用小刀把離埠幾毫米粗糙的外皮削去,柳笛就製成了。
粗柳笛發音低沉、渾厚,細柳笛清脆、嘹亮,孩子們戴著柳圈兒帽,沒腔沒調地吹著柳笛,喊著「清明不戴柳,死後變成大黃狗」,滿街跑,為清明節增添了另外的景緻。
作者簡介韓曉民,河南許昌人,許昌學院中原農耕文化研究員,專欄作家,許昌市民協副主席,許昌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組成員。現供職於許昌縣政協文史委,主編《許昌縣文史資料》。
本期編輯:雲濟
豫記版權作品,如需轉載,請微博私信「豫記」或發郵件至yujimedia@163.com
豫記,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糧!
推薦閱讀:
※易奇文化 – 頭條號(toutiao.com)
※由身份證號看人一生的性格和運勢-今日頭條
※平安頭條
※淳韻 – 頭條號(TouTiao.com)
※頭條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