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區政府多管齊下 力求突破住房困局

香港運輸及房屋局副局長蘇偉文博士 周欣一攝影人民網香港12月21日電 (賈文婷)香港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長久以來,香港一直處於人多地少的困局。為解決市民基本的住宿需求,香港特區政府多管齊下,加大、加速土地、房屋供應。對於香港住房困境如何破局,運輸及房屋局副局長蘇偉文博士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要解決住房問題首先要從土地供應入手,同時推出多輪需求管理措施。據統計,截至2016年12月底,全港共有250萬戶住戶,其中46%(約114萬戶)居於公營房屋,54%(約136萬戶)居住於私營房屋。公營房屋住戶中,約有31%(約77萬戶)住在公共租住房屋(公屋),另約有15%(約38萬戶)居住在資助出售單位里。蘇偉文博士說,從百分比上來講,有近一半的香港家庭居住在政府出資的房屋裡。安居是民生的重要課題,在香港房價居高不下的背景下,特區政府更需要集中資源來解決居民的住房問題。蘇偉文博士介紹,香港房價持續走高背後受多項因素左右。面對困境,香港特區政府一方面採取「供應主導」策略,致力透過短、中、長期措施增加房屋土地供應,以期從根本長遠解決供求失衡的問題。蘇博士認為,「要解決住房問題首先要從土地供應入手」,特區政府已於2017年9月成立「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全面宏觀地檢視土地供應的來源,檢討及就優化各種短、中及長期土地發展措施,並檢討及評估其他土地供應選項及相對優次。蘇博士說,「同時還需推出多輪需求管理措施」,包括額外印花稅、買家印花稅、雙倍從價印花稅,以及新住宅印花稅,透過打擊短期炒賣活動、遏抑外來需求和減少投資需求,減低市場因過分熾熱而可能造成的各種負面影響。2017年10月公布的《施政報告》表明,香港特區政府會在《長遠房屋策略》(以下稱,《長策》)的基礎上,加大房屋供應的努力。根據《長策》,特區政府將採取「供應主導」及「靈活變通」的原則,每年更新長遠房屋需求推算,訂定逐年延展的十年房屋供應目標,作為政府物色土地建屋的規劃指標。根據香港政府在2016年12月的推算,2017/2018年至2026/2027年度十年期的房屋供應目標為46萬個單位。按照60:40的公私營房屋新供應比例,公營房屋供應目標為28萬個單位,包括20萬個公屋單位和8萬個資助出售單位;私人房屋供應目標則為18萬個單位。政府已找到的公營房屋土地只能在上述十年期提供23萬6千個單位,與28萬個公營房屋單位的目標仍有差距。根據2017年9月的資料,香港房屋委員會和香港房屋協會在2017/2018至2021/2022年度,將有100300個公營房屋單位落成,包括約75200個公屋及25100個資助出售單位。相信在特區政府的積極作為下,在不遠的將來,香港居民會離「住有所居、居有所安」的目標更近一步。

(責編:賈文婷、徐祥麗)
推薦閱讀:

我是演說家第一季和第二季有哪些突破?
孟洪濤:使用SPRING 測試買入機會
三件事,讓我不再害怕上台演講
突破,從告別過去開始
【揭秘】誰給我開了後門?

TAG:香港 | 政府 | 突破 | 住房 | 特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