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教基礎:四聖諦

辟支佛知道世間的苦果,知道苦的原因,知道滅苦的果,但是卻沒辦法講出滅苦的「道」。這個「道」是種種的修行方法,他沒有辦法開示詮釋,所以四聖諦唯有佛陀能圓滿的闡述。在佛陀未出世之前沒有四聖諦,其他的聖者是以觀十二因緣而覺悟的。

 

「諦」就是如是不顛倒,即是真理。「聖諦」是聖人所知之絕對正確的真理。「四聖諦」說四種真理:一者、苦聖諦;二者、集聖諦;三者、滅聖諦;四者、道聖諦。唯有佛陀才能開示它,其餘的人只能隨著佛陀而解說,乃至辟支佛也只能自己覺悟,沒有辦法以四聖諦來度化眾生。

佛陀闡釋四聖諦的目的,是要告訴我們世間的因果以及出世間的因果。「苦」是指世間的苦果;「集」是苦升起的原因--世間因;「滅」是苦熄滅的果--出世間的果;「道」是滅苦的方法,通往涅槃的道路--出世間的因。在經典中有這樣的比喻:眾生的身心有種種的生死業以及煩惱,即是有各種的心病,佛陀將此病情,以及病情之所在處,告訴眾生,並且指出那些解脫的聖人,沒有病苦而得到的愉悅,以及解脫病苦的方法

   

關於釋迦牟尼成佛時的年齡,眾說紛紜,有說三十歲,有說三十五歲。他覺悟的第一個答案就是「眾生平等」。這一點聽起來似乎很容易理解,但佛陀所說的「平等」 並不是表相上的「平等」,而是指「眾生本來就具有的與佛相同的智慧德相」(這一點我們將在佛法的介紹中進一步說明)。意指只要遵循佛法的修行,都能達到智慧圓滿的境地而成佛,因此佛陀覺悟後暫不圓寂涅槃,而是開始了五十年(或四十五年)的傳播佛法(覺悟之法)之行,到處宣揚所證悟的真理。佛陀首先到達波羅奈城找到了當時離他而去繼續苦行的五位大臣,起初他們約定,誰也不出來見佛陀,然而成佛後的釋迦牟尼福德莊嚴,一抵達鹿野苑時,五人不約而同出來迎接,佛陀告知已經覺悟成佛,並應邀為五人說法。停留在鹿野苑的三個月中,佛陀為他們三轉法輪,講授「四聖諦」法,其中憍陳如尊者聞法後,得到解脫,證得阿羅漢果。其餘四人也先後證果,這五人是佛陀最初度得的五比丘,也是佛最早的弟子。此次說法也是佛陀覺悟後首次向世人宣說覺悟的解脫法,佛教歷史上稱之為「初轉法輪」。最初的僧伽組織就在這時建立起來了。 

 

附:名詞解釋

涅槃:

舊譯為:滅、滅度、寂滅、不生、無為、安樂、解脫等。滅生死因果,渡生死之洪流。即無生無滅,新譯為圓寂。

福德莊嚴:

兩種莊嚴之一,即修福德之善行以莊嚴佛果。

四聖諦:

又雲四諦、四真諦,即聖者所見之真理。四諦為苦、集、滅、道。

阿羅漢:

小乘極悟之果位,一譯殺賊,即殺煩惱賊之意、二譯應供,受天、人供養之義、三譯不生,即永入涅槃,不受生死。

解脫:

脫離束縛而得自在的意思,亦是涅槃的別名。


推薦閱讀:

千經萬論,處處指歸,往聖前賢,人人趣向
佛度化眾生靠的是清凈的戒律 行持戒律的心(具足戒定慧)如同大地一樣,長養一切,是一切功德之根本
(1 條消息)在寺院居住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釋迦牟尼傳承給摩訶迦葉,為什麼說禪宗初祖是摩訶迦葉,不是釋迦牟尼?

TAG:佛教 | 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