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彈●刑訴法學】2015年CLSCI論文數據分析
2014年,16種CLSCI法學核心期刊共發表刑事訴訟法學論文115篇,占論文總數1557篇的7.38%。與之相比,2015年,在16種CLSCI期刊發表法學論文總數減少了36篇的基礎上,刑事訴訟法學論文增加了15篇,發表論文佔比數上升了1.17%,位居第五,也成為自2012年以來發表論文絕對數量和相對比例最高的一年。2015年,在16種CLSCI期刊發表法學論文總數減少的情況下,刑事訴訟法學論文總數不降反升,司法體制改革推動刑事訴訟法學理論繁榮的局面如期而至,可喜可賀!表1:2009 -2015年刑事訴訟法學在CLSCI發表論文情況統計表年份刑事訴訟法學論文數(篇)各學科論文總數(篇)刑事訴訟法學所佔比例20099914067.04%201013214319.22%201112514358.71%201211314128.00%201310013577.37%201411515577.38%201513015218.55%2015年,刑事訴訟法學學科在三大權威期刊上發表論文23篇,佔總篇數187篇的12.30%,低於2014年的27篇發文數和14.14%的比例,但高於2009-2014的平均19篇發文數和10.52%的比例。表2:2009 -2015年刑事訴訟法學在三大權威期刊發表論文情況統計表年份刑事訴訟法學論文數(篇)三大刊發文總數(篇)刑事訴訟法學所佔比例2009141738.09%20102318012.78%20112217212.79%2012141857.57%2013141817.73%20142719114.14%20152318712.30%與2014年相比,2015年的論文數和佔比雖然略有下降,但從近兩年來看,刑事訴訟法學走出了2012、2013年在三大權威期刊發文數量和佔比較低的境地,回歸到較為正常的均值,經歷了小幅波動後走向平穩。2015年的刑事訴訟法學研究呈現出以下特點:1.關注司改、多元建構在國家全面推進司法體制改革的「重大歷史機遇期」,一批刑訴學者聚焦刑事司法領域改革的理論架構、制度創設和實踐考量,關注熱點、找准難點、把握重點,趁熱打鐵、攻堅克難,9篇含金量較高的論文陸續發表。中國政法大學陳光中教授《論我國司法體制的現代化改革》一文,高屋建瓴、以宏大的敘事把脈中國司法體制改革的邏輯與經驗,氣勢恢宏,理論深厚,格局高遠,盡顯大家風範;北京大學陳瑞華教授的《法官責任制度的三種模式》,通過經驗總結,確立基本準則,為法官責任制改革進行了提綱挈領式的闡述;四川大學左衛民教授的《省級統管地方法院法官任用改革審思——基於實證考察的分析》、《中國基層法院財政制度實證研究》,龍宗智教授的《檢察官辦案責任制相關問題研究》,川大兩位重量級教授對司法體制改革給予共同關注,一年貢獻多篇極具分量的研究成果,內容涉及員額製法官的選任、財政制度的革新、司法責任制的落實,既有對理念建構上應然邏輯的條分縷析,又有對司法實踐中現實差異的「望聞問切」,切中肯綮,紮實有力。此外,還有大量為司改開具良方的優秀文章,都充分體現了刑訴學者積極回應多方疑問的現實關懷和積極投入法治建設進程的學術初衷,在融入、推進司改進程中提升了整個刑訴學界的研究水平。2.實證研究、更上層樓2015年130篇刑事訴訟法學論文中,有11篇屬於實證研究,佔比8.46%。有學者通過大量數據概括分析,於貌似錯綜複雜的關係中梳理出合乎邏輯的解釋方法,如何家弘教授的《法院庭審直播的實證研究》;有學者遊走於法條與實踐的偏差,在種種看似無奈與尷尬的困境中刨根問底,挖掘出問題癥結所在,如胡波教授的《羈押必要性審查制度實施情況實證研究——以某省會市十二個基層檢察院為對象的考察和分析》;有學者致力於制度試點情況的總結與反饋,於個性化訪談和類型化歸納中探究制度推行的動力與阻力,如左衛民教授的《未完成的變革——刑事庭前會議實證研究》等等。每一份數據背後都彰顯出論據紮實的梳理,每一張圖表裡面都包含著力透紙背的分析,理論與實踐的距離在諸位作者的文章中不再遙遠,立法與司法的溝通在實證研究的成果中不再陌生。3.比較研究、百舸爭流2015年130篇CLSCI刑事訴訟法學論文中,有11篇主題是外國法或者比較法研究。內容涵蓋非法證據排除規則、刑事案件速裁程序、刑事錯案救濟機制、法官遴選制度、司法公開、案件過濾機制等等。整體來看,2015年外國法和比較法研究呈現出兩個特點。一是凸顯「本土情懷」,比起以往單純介紹域外經驗,更多學者試圖通過比較中西的不同,努力建構貼合中國語境的邏輯體系和制度框架,如姚莉教授的《比較與啟示:中國法官遴選制度的改革與優化》等。二是11篇文章中,有8篇文章涉及英美法比較研究,大陸法系比較研究則有些「失寵」。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我們期待看到刑事訴訟法學界對於兩大法系的比較研究均衡發力、「攜手共進」的美好畫面。(二)研究隊伍總體評價2015年,刑事訴訟法學學科在CLSCI刊物上發表論文的作者共有97人,其中在CLSCI刊物上發表論文2篇以上的高產作者19人。表3:刑事訴訟法學學科2015年高產作者排名序號作者總篇數他發數三大權威期刊篇數作者年齡1左衛民5521964年(51歲)2龍宗智5521954年(61歲)3何家弘4301953年(62歲)4詹建紅3321969年(46歲)5陳瑞華3311967年(48歲)6馬靜華3301970年(45歲)7王祿生3301984年(31歲)8李奮飛3201972年(43歲)9施鵬鵬3101980年(35歲)10陳衛東2211960年(55歲)11陳光中2111930年(85歲)12張 棟2211971年(44歲)13張吉喜2201979年(36歲)14易延友2201973年(42歲)15艾 明2101975年(40歲)16葉 青2001963年(52歲)17林喜芬2211982年(33歲)18陳學權2201978年(37歲)19縱 博2201980年(35歲)合 計524411平均46.4歲2012至2014年,高產作者年均發文46.67篇,他發39.33篇,三大權威期刊11篇;平均年齡47.8歲。與之相比,2015年發文總數、他發數均有增長,三大權威期刊持平,平均年齡降低1.4歲。
2015年,共有20人在權威期刊上發表了23篇論文,其中四川大學法學院龍宗智、左衛民,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詹建紅,都有兩篇論文在權威期刊發表;在這20人中,只有1人來自法律實務部門,其餘19人均來自學界。從職稱上看,這20位學者中,教授/研究員職稱的12人,副教授/研究員職稱的6人,講師職稱的2人。從年齡結構上看,權威期刊論文的20位作者中,60歲以上3人,50-59歲3人,40-49歲8人,30-39歲6人。2015年的刑事訴訟法學研究隊伍呈現以下特點:1.學界權威:濤聲依舊2015年,刑事訴訟法學學科在CLSCI刊物上發表論文的作者共有97人,其中在CLSCI刊物上發表論文2篇以上的高產作者19人,共發表52篇,占刑事訴訟法學學科總發文數130篇的40%;而19位高產作者在三大權威期刊共發文11篇,占刑事訴訟法學學科總發文數23篇的47.8%。高產作者佔據了近乎半壁江山。而這些高產作者中,學界權威、「江湖大佬」的身影隨處可見,可謂是濤聲依舊、功力不減。高產作者中,四川大學法學院左衛民和龍宗智教授都以5篇總量、2篇權威,同坐頭把交椅;中國人民大學何家弘教授以4篇總量位居第三。前三甲,四川大學又佔兩席,「川大」雙塔依然穩固。85歲高齡的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陳光中先生,以2篇總數、1篇權威的數量,成為65歲以上高產作者的唯一一位。陳先生以耄耋之年筆耕不輟、率先垂範,積極推動司改進程,實為刑訴學界之幸!2.中青學者:中堅力量在2015年刑事訴訟法學學科19位高產作者中,60歲以上的學者3人,占高產作者人數的15.8%,共發表論文11篇,占論文總數的8.5%;50-59歲的學者3人,占高產作者人數的15.8%,共發表論文9篇,占論文總數的6.9%;40-49歲的學者7人,占高產作者人數的36.8%,共發表論文18篇,占論文總數的13.8%;30-39歲的學者6人,占高產作者人數的31.6%,共發表論文14篇,佔三年論文總數的10.8%。可見,在刑事訴訟法學的研究隊伍中,50歲以下的中青年學者已然成為了學術研究的主力,占刑事訴訟法學學科高產作者總數的六成以上,發文總數也超過60%。這說明,在最具創新力的30-39歲年齡層和最具學術貢獻率的40-49歲年齡段,中青年學者越來越多的發出自己的聲音,正在交接學術話語權,作為刑訴研究中堅力量的地位也愈趨穩固。3.後起之秀:新鮮血液2015年高產作者中,也湧現出多位後起之秀,一起貢獻了10篇文章,占高產作者論文總數的19.2%。「新鮮血液」注入到刑事訴訟法學學科隊伍,這是學科新陳代謝能力提高的具體體現,也宣示了刑訴法學研究後繼有人。我們期待有更多年輕學者能夠坐得住冷板凳,早日躋身高產作者行列,為刑事訴訟法學學科揚帆遠航送來縷縷清風。(三)法學院校排名分析2015年的刑事訴訟法學學科篇CLSCI論文共來自45家單位,其中發表三篇及以上論文的13家單位如下:表4:2015年高產科研單位排名表名次科研單位總篇數他發數三大權威期刊篇數1四川大學法學院141442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131032中國政法大學13634西南政法大學11805北京大學法學院7716中南財經政法大學6637東南大學法學院5508清華大學法學院4408華東政法大學43110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暨刑科院33010吉林大學法學院33010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33110最高人民檢察院332表5:2009-2014年五大政法院校排名變化表科研單位2012年名次2013年名次2014年名次2015年名次中國政法大學2212西南政法大學5444中南財經政法大學6676華東政法大學171968西北政法大學10無12142015年各科研單位刑事訴訟法學學科發展呈現以下特點:1.第一梯隊:三國演義表6:川大法學院、人大法學院、法大排名變化表科研單位2012年名次2013年名次2014年名次2015年名次四川大學法學院1121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2352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22122015年,刑事訴訟法學學科高產科研單位排名前三甲分別是四川大學法學院(14)、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13)、中國政法大學(13)。在相當長時期里,中國政法大學都是刑事訴訟法學學科當仁不讓的領頭羊,但最近幾年來,這種局面逐漸被改變。從2011年中國政法大學首次「交出頭把交椅」到2014年「重奪王座」,中國政法大學與四川大學刑事訴訟法學學科交鋒十分激烈。四川大學左衛民、龍宗智兩位教授以二人之力擎起半邊天,引領一批學者,多次強勢登頂。四川大學法學院在全國法學各學科十強的排名中,僅有刑訴學科進入十強,而這一進就是第一,顯然已經成為川大一張名片。近五年,面對四川大學法學院的強勁挑戰,刑訴重鎮中國政法大學風采不減當年。學界泰斗陳光中先生以一當十,八十多歲高齡年年高產,給中國政法大學刑訴學者以強有力的激勵和示範作用。刑訴會長卞建林教授領銜的法大刑訴戰隊個個實力不俗。楊宇冠教授、顧永忠教授、汪海燕教授、栗崢教授等等一批學者,老中青三代結構合理、集體發力。與四川大學特種部隊相比,法大更像是集團軍。因而,即使受到四川大學「單刀直入」的挑戰,法大始終發揮「人多力量大」的優勢,兩校始終處於的此起彼伏的第一梯隊行列。然而,2015年,中國人民大學「刑訴大軍」打破了原本穩定的南北爭霸局面。何家弘教授一人就貢獻了4篇文章,加之陳衛東教授、李奮飛教授等一併發力,一舉拿下年度亞軍的寶座,在他發數上以10:6略勝法大一籌。縱觀近幾年中國人民大學刑訴論文數量,2012至2014年呈下滑趨勢,而2015年的強勢回歸,證明從2014年的低谷走出屬於「觸底反彈」,正式躋身原本由法大和川大組成的第一梯隊俱樂部,也正式宣告南北爭霸的結束和「三國演義」的開始。2. 第二梯隊:勢均力敵表7:北大法學院、西政排名變化表科研單位2012年名次2013年名次2014年名次2015年名次北京大學法學院4625西南政法大學5444回顧2012至2015,北大和西政刑訴論文排名各有兩次佔優,四年名次相加均為17。人大躋身第一梯隊後,兩家繼續攜手穩居第二梯隊。2015年,北京大學發文總數是7篇,陳瑞華教授一人就貢獻了3篇文章,盡顯大家風采,如此格局跟四川大學「特種兵模式」極為類似。與之相比,西南政法大學布陣則更像法大的集團軍,「兵強馬壯」,人多力量大,2015年,西政論文總數是11篇,較北大多4篇。這其中,張吉喜教授躋身高產作者行列,這是繼孫長永教授之後的又一高產作者,我們希望西政湧現越來越多高產作者,進一步提升核心競爭力,續寫當年輝煌。3. 第三梯隊:各顯神通發文數量在3篇以上的單位共有8家,分別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6篇、東南大學的5篇、清華大學的4篇、華東政法大學的4篇、北京師範大學的3篇、吉林大學的3篇、上海交通大學的3篇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的3篇。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以6篇的戰績位列第六,與前三年排名基本持平。姚莉教授繼續領銜刑訴團隊,貢獻論文的同時,所帶弟子詹建紅教授2015年發表3篇論文,其中兩篇為權威期刊。師徒二人齊心協力,讓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繼續穩坐第六把交椅,可謂功勛卓著。希望在師徒二人的帶動下,中南財經政法能夠穩中有升,朝著更高目標邁進。2015年排行榜前十中,有一個新鮮的面孔,那就是東南大學。細數近幾年的排名,東南大學都沒有躋身第三梯隊的經歷。這次一舉以5篇的論文總數拿下第7名,而且全部為他發,令人刮目相看。為這一壯舉歸功於王祿生副教授,一人拿下3篇。我們期待東南大學能夠守得住來之不易的「江山」,期待更耀眼的表現!清華大學法學院以4篇總數排名第8,這確實難為了僅有的兩位學者:張建偉教授和易延友教授,兩人攜手貢獻了3篇。細數歷年排名不難發現,清華的排名與二人發表的數量休戚相關。2012年兩人曾共同發力,使清華法學院躍居第六,但無奈,2013年和2014年僅存一篇,跌出十強。這次重返十強寶座,二人功不可沒,希望兩位教授頂住壓力,抗住擔子,保住位子!華東政法大學以4篇總數、3篇他發的成績位列第9,與2014年7篇的突然爆發相比,雖略有下降,但保住了前十強的席位。這也進一步證明了華政卧虎藏龍,深藏不露的實力。刑訴大家、副會長葉青教授擔任校長以來,華政刑訴連續兩年躋身前十,我們有理由相信華政刑訴的明天會更加璀璨。北京師範大學以3篇總數位列第10,從近幾年數據來看,略有下降,但總體上保持穩定。在宋英輝教授的帶領下,北師大聚集了不少青年學人,學術各有側重,成果也各有斬獲。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的黃風教授,作為著名刑法學者,憑藉深厚的刑事法律研究功底,也分取了刑訴研究一杯羹。吉林大學以3篇總數位列第10,作為法科傳統強校,吉林大學的刑訴學科近幾年並沒有擠入前十,而2015年成功晉級,可見傳統強校的爆發力和深厚的學術底蘊。這一爆發能否成為吉林大學振興刑訴學科的契機,我們拭目以待。上海交通大學同樣以3篇總數位居第10。取得這一不俗的成績,林喜芬副教授勞苦功高,一人獨發兩篇文章,確保了上海交大的一席之地。作為唯一躋身前十的非科研類單位,最高人民檢察院可謂是理論實踐兩手抓。和最高人民法院的無緣榜單相比,最高人民檢察院連續三年穩居前十。驚嘆的同時,我們更應該欣喜,高檢不僅在檢察實務上精雕細琢,在理論研究領域更是獨樹一幟,於實踐中提煉,在研究中升華,乃國家法治之幸事!我們期待最高檢繼續保持,繼續向刑訴學界發出實務部門的最強音!4.第四梯隊:齊頭並進另外,還有24家單位以1篇的發文總數並列22名,其中包含4篇權威期刊論文。從上榜單位數量上來看,2015是豐收之年,多支隊伍加入到刑訴大軍,齊頭並進的局面蔚為可觀。但歸納起來可以發現,多數上榜單位仍舊是依靠學科「頂樑柱」撐起門面,而學者的創作周期直接決定了單位哪一年能上榜。但是,仔細分析榜單也能看出,2015年上榜作者呈現出一定的年輕化、多元化趨勢,值得肯定。我們希望越來越多的單位能夠「開源增收」,擺脫個人因素帶來的不確定性,實現「上榜常態化」。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在排名前14位的21家單位中,四川大學、北京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東南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吉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河南大學、遼寧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西北政法大學、浙江工商大學、安徽財經大學等16家單位自發率為0,佔比為76%,也就是超過四分之三的單位實現了他發數等於總發數。中國人民大學自發率為23.1%,五大政法院校自發率格局發生了顯著變化:中國政法大學的自發率為53.8%,西南政法大學的自發率為27.3%,華東政法大學的自發率是25%,西北政法大學為0。與前三年相比,西北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和華東政法大學自發率均有下降,中國人民大學和中國政法大學自發率均有上升。這樣的數據值得我們反思。綜上所述,2015年刑事訴訟法學學科發展成績裴然。在中央全力推進司法體制改革的「重要歷史機遇期」,作為中國法學學科發展與學術研究的重要支柱,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必將繼續履行關懷本土法治需求、關注時代法治進程的使命,努力呈現刑訴各領域、各單位「百舸爭流,千帆競發」的熱鬧場面,為中國刑事訴訟法學學科建設加動力,為推進中國法治建設進程添智力!
推薦閱讀:
※北大中文經濟類核心期刊目錄
※densenet 論文解讀
※AAAI 2018最佳論文出爐,中國留學生再下一城
※學術文章的多作者署名
※教你如何寫出一篇A+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