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鞠白玉 | 為什麼朱莉比皮特更強大?

安吉莉娜·朱莉是一個母神蓋亞似的人物,她在單身時期就領養孩子,有生下三個孩子的繁衍能力,並且持續領養孤兒,直至壯大到全家八口成行,她既不需要婚姻來保障撫養能力,也不需要男人在婚姻中行使職責,而且她的母性不僅惠澤家庭成員,也由她頗為雄厚的財力和精力擴散到整個非洲大地,在這樣的氣勢下,硬漢皮特更像是一個家庭隨從,捐精者,粉絲,母神羽翼下的從良的浪蕩子,隨便他像什麼,總之他被弱化到沒有父親的形象,一個不被需要的人。他們最初的愛情故事已經被朱莉強大的個人形象擠到一隅里去無人提及。

而六個孩子看起來是獨屬於朱莉的私產,只是「朱莉的孩子們」,與皮特無關,從原始社會的家庭關係進化至今天,一個被家庭權力淡化和排斥出領地的人,是比棄兒更悲劇。

電影《史密斯夫婦》劇照

所以有傳言皮特一直在阻止朱莉繼續領養孩子,因為他預感到他會更容易被忽視,對於此景更有同感的應該還有伍迪·艾倫,他對米婭·法羅母性泛濫的報復不僅是拐走了養女,還在許多年後的《愛在羅馬》里,借台詞「小心她以後就是不斷地領養孤兒」嘲諷了去羅馬旅行的不靠譜文藝女青年。但那女青年終於接到一個夢想的角色面試機會後,立刻把愛情拋在了腦後,火速飛回美國,留下悵惘的羅馬人。你看在某些女性的某些價值觀里,愛情都不重要,何況婚姻。

朱莉不是特例,也絕不是第一個因為反感丈夫教育孩子不惜離婚的女人。

在茱皮離婚消息傳出的幾小時前,我偶然得知一位丹麥朋友剛和妻子離婚,他們的第三個孩子出生還不到一年,目前三個孩子全部和母親生活,他則回到自己的國家,只能每周跨越國境去探視。

他妻子聲稱受夠了他每天晚上要讓倆個讀小學的孩子到他面前做一個全天回顧,懺悔當日是否有不好的行為或念頭,孩子們不得不每日三省吾身的態度讓做母親的忍無可忍,直至爆發,最終爭奪了全部的撫養權。

新聞資料圖:朱莉皮特一家

這位朋友是受過良好教育的建築師,家世優越,身形高大,舉止優雅,對妻子關愛有加。重要的是他是位盡責的父親,和中國常見的「喪偶式育兒」相比,這位北歐父親願意和妻子平等地承擔育兒的責任。如果只是理念不同,對錯並非絕對,但他不僅被剝奪教育孩子的權利,竟然還失去婚姻。換句話說,他被這個家庭開除了。

不只一個妻子說出過養育孩子後感覺並不需要丈夫了,也有許多幼兒幻想過家庭成員中沒有父親,這樣可以和母親更為親密地聯結,雖然心理學家不停地強調父親的重要性--人必須承認父親,必須擁有父親,必須有男性角色在幼兒的成長中。但是父親角色的缺席已不僅僅是主動性的,更多的父親開始被趕出家門。

我的一個久居法國的女友,在一段婚姻和一段戀情中共生下倆個孩子,全部獨自撫養,第二個孩子甚至從沒有見過親生父親,在出生前他的父母親就已經有了互不見面的約定。倆個孩子在她的照料下有著明媚健康的個性,每個假期和母親四處旅行,法國社會的風俗和全面福利讓單身母親並不面臨尷尬局促的生活,她仍然還是保有美貌,風趣幽默,不停地傳出戀情,但是她揚言絕不再結婚,「因為我的倆個孩子無法忍受我再婚帶來的家庭生活」。她只說她要和什麼人約會,從不說給孩子找個父親。因為他們都有親生父親了。

當地時間2016年3月2日,美國洛杉磯,安吉麗娜·朱莉一身黑衣與兒女們現身機場。

父親和丈夫形象的弱化肯定是女性日漸強大的自我意識帶來的,在完全可獨攬經濟能力的情況下,女性對家庭的認知也開始發生變化,婚姻既不能對解決孤獨一勞永逸,又隨之帶來家庭的責任義務的承擔,而這種承擔,經常失衡地向女性一方壓倒,是女性在承受孕育生產哺乳的痛苦,並且由於嬰兒最初對母親的全盤依戀暫時吞噬女性的自我,凡是有知覺的女性在經歷這種掙扎和角力後,必然產生擁有對孩子絕對權力的意識,這甚至是從潛意識到非常明確的家庭權力的佔領,在這個時間裡,男性無論如何努力也無法取代母親對孩子的角色,他沒有那樣的機能性,換句話說:愛莫能助。而原始社會裡父親代表的狩獵能力在現今以平權為目標的社會裡已經沒有價值,對於一個嬰兒的成長,女性自己的身體和頭腦,既能撫養又能教育,所以當一個孩子在家庭中誕生後,正是女性能夠充分證明自己能力的階段,父親的存在很難得到高度的認同,他對孩子的教育成了讓人難以忍受的指手劃腳,令人壓抑的干涉,從根本上,女人不是討厭父親對孩子的權力,而是開始討厭丈夫--他在家庭角色中變得多餘。

一個個優秀並且渴望撫育孩子的父親被輕視,只因為他們越界了,在女性認為自己有能力獨自養育孩子的情況下,每一個和母親角色不同的舉動和理念都被視為挑釁,試圖爭奪權力的結局就是從家庭中被開除出去,女性不惜失去丈夫。也很有可能愛情和婚姻有時對於女性來說只是一種必須完成的人生儀式,壯大圓滿的儀式之後生活回歸到一個功能性里,不是排解孤獨,而是繁衍,男性成了一個輔助的工具,不是婚姻殺死愛情,孩子殺死婚姻,而是愛情和婚姻根本就是一個盛大的幌子,最根本的人類本能仍然在於繁殖。

所以我們見到更多的是獨自撫養孩子且絕不再婚的單身母親,鮮見有這樣的父親,男性缺乏獨自生活的勇氣和耐力,從生物本能上他們也缺少這樣的能力,男人沒有意識到,在生物學上他們其實比女性更孱弱,起碼最辛苦的哺育能力是他們不具備的,所以在家庭生活中有自大感覺的男性現如今被排斥了並不值得委屈,女性以往也低估了獨自生活的能力。

我們曾經做過一個藝術項目,兩位瑞士藝術家邀請數位在勞力市場打短工的中年人到藝術空間寫作,所有的女人都用不同的語句形容自己的生活渴望--我想一個人生活,我想帶著孩子獨自生活,我想擺脫婚姻,我想自由自在,我想憑自己富裕。寫下這些歪扭字句的中年女人甚至多數沒受過什麼教育,只憑雙手的微薄之力在世上生存,但她們仍有身心自由的本能追求,並且早就不指望婚姻。而多數中年男人寫下的是:我想有個穩定的家,我想照顧父母妻兒。

2016年3月16日,聯合國難民署特使朱莉前往希臘就難民問題與希臘總理齊普拉斯會談。

男人和女人在家庭里的感受和需求是不同的,而我們高估和誇大了人們對丈夫和父親角色的指望。一個人想要的家庭構成如果只是單憑愛情,那麼婚姻可能變得簡單了,但婚姻里還存在著慾望和權力的複雜性,是每個涉入婚姻的人最初始料未及的,婚姻是成長課,各自從中印證的仍然是自我,自我壯大到不需要一個夥伴關係時,不是孩子不需要父親,而是女人不需要丈夫了。

原標題:女人還需要丈夫嗎

推薦閱讀:

如何成為一個內心強大的人
什麼是自我?如何建立一個強大而完整的自我? | 建立自我 | 空心道
這些你見都沒見過的水晶種類,不僅美還有強大的能量!

TAG:強大 | 白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