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十牛圖解說---第十圖 入廛垂手

-禪宗十牛圖作者:張玄祥居士撰前言第一圖 尋牛第二圖 見跡第三圖 見牛第四圖 得牛第五圖 牧牛第六圖 騎牛歸家第七圖 忘牛存人第八圖 人牛俱忘第九圖 返本還源第十圖 入廛垂手

禪宗十牛圖解說---第十圖 入廛垂手一、前言入的意思就是進入市集、到菜市場,比較熱鬧的地方,入 垂手也就是以靜態的心,隨緣度化一切衆生,垂手等待一切衆緣。上一次我們講到,自然界的景觀無非都是般若,所以你體會到自性清淨,自性是跟一切世間諸有相並沒有分別,不是因爲脫離自然界或者現象界,而能夠獨立成就佛法。所以返本還原時,離不開這世間的一切現象,而這第十個圖就是要開始行菩薩道。禪宗行者經過此大風大浪,風光無限的神通力後,因能全都放下,終於能走出輪回的洪流中。此時埋自己之風光,讓千聖亦不能得知你的修證,然後遵循前賢的道路,以化導衆生爲職志。禪宗行者行菩薩道,不是用一些怪力亂神的方法,或神通異能的力量,去幫衆生化解一切的業障,而是要以自在無礙的心,去與衆生習氣周旋,使他們能徹底覺悟,然後痛下決心出離世間,故頌說:「不用神仙真秘訣,直教枯木放花開。」這樣才是禪宗行者的風範,以自在無礙的心力,於不知不覺中,使頑石點頭,枯木開花,改造衆生的習氣,帶領他門走出三界九地的輪回洪流中。二、序言解說「柴門獨掩,千聖不知。埋自己之風光,負前賢之途轍,提瓢入市,策杖還家,酒肆魚行,化令成佛。」「柴門獨掩,千聖不知。」這第十圖的序言,在開始講十牛圖時,已經給各位介紹過了,這一段序是很好的修行者,在成就後的寫照。一個修行人心不清淨,所以要把柴門打開才能打理,故要開悟。待心已清淨後,此柴門老是開著幹什麽?既已修得差不多時,就要把此柴門讓它掩起,不再讓衆生或衆聖感知,或說不去感知衆緣。如果把心眼打開以後,體性就會現出,法身會現起來。我們禪宗所說的黑漆桶,一般修行沒有把黑漆桶打破,是沒有辦法真修行的,也就是說根深蒂固的觀念,沒有辦法把它淡薄。黑漆桶打破以後,一方面覺知的自性可以觀照它,二方面或掃到的阿賴耶識裡面的種子,它都會起現行,再加上我們面對人、事、物以及一切境界,尤其在逆境,或不好的境界,那更能夠誘發出內心所潛在的習氣出來,所謂的現出來者就是要轉,要能夠知道轉。所以柴門打開以後才能夠真正的實修,要怎麽去實修呢?也就是前所介紹的,要修無所修,就是面對諸因緣的時候,能夠轉移內心的執著,不讓一切境來黏,而你的空性也就會更圓滿、更靈活,不被一切業來抓住,這樣慢慢地證得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的時候,這個門不關,也就永遠沒有辦法再繼續走下去,而也不能夠去行菩薩道。故「柴門獨掩,千聖不知」是說我們的體性清淨後,就要回凡才能入人群,行菩薩道是要用講的,要走入人群。如果一個有些神通異能的人,但是要他講卻是講不出佛法來。佛法是從體會之間,然後用你的智慧來講出來的,不是用你的神通變化去說法,那個會誤導衆生的。所以爲了要走入人群,爲了要從智慧中去得到解脫,才要柴門獨掩。修行第一階段的心眼打開以後,到這個時候要把它關起來,當然這種關閉,氣脈力道也會慢慢地退失,但已有一個能力,讓你的體性能夠觀照十方虛空一切因緣。四禪境界的時候氣充滿了,你的起心動念這都能夠成就,那修佛法也是一樣,尤其是大乘的佛法,要開悟沒有氣是不行的,而開悟是打開心扉了,氣很旺、經絡通了,那一直通下去有什麽用呢?要靠智慧,所以修得差不多的時候,這個門就要關起來,關起來以後呢?跟一般衆生並沒有兩樣,如果你修到可以發光,有一類衆生可以看到你會發光,甚至於有的人,打坐也可用他的眼根看到人同樣的發光。你能夠發光,別人就知道你的所在,也能夠知道這裡有一個人,有一個物體。無神通菩薩,他並不現光、也不現什麽化相,跟凡夫沒有兩樣,只是智慧非常的殊勝、銳利,能轉一切的煩惱,能判斷一切的事情,這些都能夠非常的自在、能解脫。到了這個境界,聖人與聖人之間的認知,不是從他的境界去認知,但是可以從他修證的智慧、意念、行爲去認知,這個到底修得如何?而不是因爲他能夠有神通異能。因此,也無須讓千萬個聖人知道你境界的必要。「埋自己之風光。」風光是來自以前種種的執著,才有顯現出異能的風光,而另有所謂自己的風光是指那並不好的習氣,這種風光不能與諸佛菩薩合成一空無的體,若合的話就是不異不一,大家的體性都是空無的,才能夠與諸佛菩薩的心相應、體性相融,這是不異。還未成佛前,每個菩薩修證都有不同,故說不一。你自己所具有的風光是有個別的,不管是眼、耳、鼻、舌、身、意其所現的異能,有的現這個、有的現那個,所以用八萬四千法門,所修出來的都有不同的境界,這些都跟你的解脫、你的自性清淨沒有什麽直接相關的,所以還要把它埋沒下來,也就是說不要去炫露這些,當然還有一些習氣毛病,本來就是要斷的,那怪力亂神的部分,也是要超越它,不要去玩弄這些。修佛法到最後要自甘寂寞,如果不能夠自甘寂寞,自顯出平凡,那就不能去做爲一位菩薩,菩薩是用講的來度衆生。譬如在一個法會裡面,可以講佛法度化很多衆生。然而如果你有什麽神通異能,人家來請教你,一對一,總是一對一的,這個影響力並不大,所以要現凡夫身,現平常人的樣子去與衆生相處。「負前賢之途轍,」還沒有成爲聖人以前的大德們,或者是已經證得有所果位的聖人,他們的路是怎麽走的,離不開發菩提心。修行有一個成就的時候,要發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要行菩薩道,菩薩道是上求佛果,下化衆生。因爲自己已經有能力,多少可以做些度化衆生的事情,要求佛果不是一直追求就有了,要求佛果一定要從度化衆生來累積,得到福德與智慧。我們常常說的,還沒有開悟以前的地前菩薩,所修的福德大概都是布施、持戒等福德之類的,福是從布施來,德是從持戒而來。地上菩薩的福德不是從布施來,不是從守戒來,地上菩薩的福德是從發菩提心,度化衆生而來的。前賢都是這樣行菩薩道的,所以我們要學習前人的做法,依循他們所走的路途,我們也是要這麽來做。「提瓢入市,策杖還家。」提了一個裝水的水瓢(古代裝水有的用胡瓜陰幹,中間掏空後可以裝水),提著裝水的瓢,走到熱鬧的菜市場中,尋找有緣可度的衆生。行者手裏拿著手杖,背部背著水壺,回到人世間。這個家不是回到自己的家,以前還沒有出家以前,都是跟衆生攪和在一起,現在修法有成,還是再進入衆生族群中,要度化衆生,也就不能離開衆生。「酒肆魚行,化令成佛。」行者進入賣酒的酒坊,或者是賣魚的魚市場,遇到有緣的衆生,全要化令他了知佛法,爲他解說佛法,使他接受佛法,親近佛法,走向覺悟的大道。從開始修行的非常熱鬧,真正在修行的時候是很熱鬧的,熱鬧是在內心裡面,別人不知道,不管是心或者是神通變化都是在心中,但要把它淡薄了,把這種力量,也就是《楞嚴經》所說的這些魔相淡化了,才能夠去行菩薩道。而行菩薩道也有一個好處,能夠增加智慧,智慧俱足的話,修行過程之間的色陰、受陰魔相都能夠控制、滅除,想陰是可以探討它的心功能、功用,色、受、想這三個境界都還有著魔的危險,尤其是色陰、受陰這兩個不淨的話,就直接受外來的魑魅魍魎這些客邪所幹擾,這都是直接的。想陰魔境中感情作用滅了,不再被這些客邪搞得天翻地覆,接著就能進入行陰的魔境中探討心的功用。若想陰未破,此時難免會偏向於追逐神通,所以這個魔,就會透過被魔所依附的第三者,現一些神通變化的異能來炫耀、來幹擾你,那你就會著迷,由於你也很喜歡這些神通,才會用心去追逐、觀照、探討它,看到人家現出這些不可思議的神通以後,你認爲這個就是佛,佛的境界大概就是這樣的,所以就聽他的。這一類的魔都是教你行淫慾,破佛律儀。如果是真佛的話,一定是教你斷淫慾,一定是守戒清淨,那會能夠現神通,但其德行卻是很糟糕,這怎麽會是佛呢?定是魔!色、受、想、行、識這五關,前面色、受、想這三個,要舍一切法不能夠去用,在什麽時候才可以開始去觀照心呢?進入行陰的時候,才開始真正修行,以前是求解脫、斷煩惱,在這裡開始才是要真正的觀。剛開始時行陰微細,阿賴耶識藏很多的種子,所以要去觀,觀察它、觀照它,就會觀起十二類衆生的因緣,以宿命智通去觀,從這裡面去觀、去探討,到這裡才開始可以去用心,可以開發出宿命通、宿命智通,了知十二類衆生的因緣果報的道理。你如果有錯誤的觀念,還是會在這個時候撥無因果、或者有斷滅相,這些魔相都是錯誤的觀念、執著,不能圓滿,這是在行陰區宇的時候所現的現象。我們在網路上文章,講到想陰魔相滅時,接著下來將講行陰,也就是說我們了解經典裡面所講的,到哪個階段修證到了,才能夠做什麽事,如果沒有修證到那個境界,就不要去做什麽事,一方面心未清淨,要觀也觀不起來,要觀衆生因緣也觀不起來。如果第六、七意識破滅了,想陰不再飄浮,那才能夠真正的入行陰的種種,去研究、去思考,所以要這樣從受、想滅到行陰滅之間,要去行菩薩道,讓你的心更成熟,智慧也更圓滿,然後有機緣的話,也才可以進一步的研究這個心了。三、圖頌解說頌曰:「露胸跣足入來,抹土塗灰笑滿腮。不用神仙真秘訣,直教枯木放花開。」第十圖   入廛垂手「露胸跣足入來,抹土塗灰笑滿腮。」第十圖中的大德很自在,所穿的衣服也自在,他把胸膛露出來了,古代的人有時不穿鞋子、赤著腳,這也沒有罣礙的樣子,到市集裡面來,入來。因爲旅途勞累,土灰沾滿整個臉部,但是心情怡悅,菩薩並不因爲一切的勞累而覺得苦楚,所以永遠保持著一個非常開朗、快樂的心境,更沒有所謂好、壞的境界,永遠保持著一個平常心、歡喜心。我們看很多的大德,甚至於我們的同學,做起事來雖然忙得不可開交,但是卻忙得很愉快。上一次上海下濤法師來道場開示,他天天都有節目忙,但是他也說忙得非常的愉快。佛教裡面的這些菩薩們,在度衆生之間,當然每一個人都是非常的辛苦,很忙、很勞累,有的是忙得沒時間生病,有的是生病了,照樣還是繼續去做,繼續忙、繼續去度衆生,很多有的甚至於坐輪椅,他仍然可以趕路去出席法會,實在是不可思議。很多師父一上台講經的時候精神抖擻,講得非常的有精神,然而一下台就病懨懨的,病得沒有力量。所以養生的功夫,有時還是需要做得好,氣要養得好,氣機能夠養得好,就不會那麽累了,起碼是上台有精神,下台後只要休息、調息一下,馬上就恢複體能,必須要有這些功夫。體能衰落了,更必須要調養,氣機不能退失,不退失就必須要斷食、打坐,這也都撇不開的。我講課有一個好處,可以陪你們一起打坐,禪修有什麽好處?我陪你們一起打坐,一座兩小時、一小時半,也都是在充電,這樣就是逼得大家一起坐,你坐我也坐,如果能夠把持這樣,到七老八十的時候,還可以這樣打坐的話,體力應該不會退失、退轉。否則年紀大衰老時,體力就會愈不行了,當然營養方面也必須要注意的、要照顧的,如果營養方面不照顧好,肌肉細胞、我們內髒的細胞,它們會老化,營養不給照顧好,當然它就會越來越衰退了,也要注意補充維他命、礦物質。這部分是世間法裡面的東西、養生的東西,還是必須要注意的,這是題外話了。「露胸跣足入來,抹土塗灰笑滿腮。」前面兩句所講的是他身體的型態,在旅途勞頓之間,並不以身體的種種,以及沾染灰塵而感到不舒服,仍然表現得很快樂,後面這兩句「不用神仙真秘訣,直教枯木放花開」,就是在講它的功用,如何來度衆生,進入這個市集,而抱持著歡喜心,來跟有緣衆生結緣、度衆生。「不用神仙真秘訣,直教枯木放花開。」這個主要在講修禪的人,證悟到空、無相的時候,本身對法並不執著的;對法不執著以後,在度化衆生之間,也不一定要用世間禪裡面的這些神仙的神通。佛法與修世間禪的最大不同,是一個要求解脫,一個是執著心的神通異能。自我的解脫在過程之間,對於法的執著要滅除,而法的執著滅了以後,才能夠悟空,才能夠對於一切相不執著,而是以」對待的空」看一切法,雖然是有相,但是無住的話就是無相,能夠做到無住,等於是無相。當然三三昧之間還有一個無願,在七地以前的菩薩要修無願,有所願的時候就有所求,有所求就是還犯有法的執著。所以在還沒有證得解脫以前,一切法都不能用,一切法都不能夠起,七地以前菩薩都是要舍一切法,除了悟空以外,還要能夠做到不黏,能夠做到不黏,那才能以對待的體性,來看一切法而能無住。或以十波羅蜜而言,六波羅蜜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這是一般的六地菩薩,以菩薩每地分別都要去修的這個六波羅蜜,七地菩薩修方便法,爲什麽要用方便法呢?因爲你一下子做不到悟空、無相、無願的境界,所以要用方便法,以方便波羅蜜去做,去修證到這三三昧的境界。能夠修證到以後,就跨入另一個八地菩薩的不動地,不動地菩薩,除了心如如不動以外,在五、六、七地的菩薩修這個方便法,於禪定、般若之間所得到的智慧,能夠造成對一切境如如不動,能夠如如不動的時候,這是一個修行的分水嶺,這在七地以前因爲還有法的執著,故要修空、無相、無願這三三昧,來證得解脫。如果以《楞嚴經》的魔相而言,色、受、想這三陰種種的魔相,也是要超越的,不去用它,這樣可以證得真正的三三昧,也是因爲進入無、不動了,這個時候又進入行陰、識陰,這兩個在五陰之間是另一種境界,所以在不動之間就觀我們靜態的一種鑒照功夫,因爲你去掉了想陰的這些境界,不去胡思亂想、不去玩這個心,你就有辦法解脫。心中心法的初祖大愚法師,當然他是度衆心切,他生在比較上虛下雲老法師的後代,但也離不了多久,其實也是受他的熏習,也是受教於他,然而沒有像這老法師這麽有地位、有名。既然有了成就要來度衆生,爲了宏法就現一些神通,他就現神足通,飛在空中,大家看了驚歎不已,因此在大江南北造成轟動。他在空中飛來飛去,以前的阿羅漢、辟支佛才有這個境界,大家都很震撼,因此求灌頂、學修法的一大堆,有五、六萬多的人,成就的卻是只有幾個。根據我們上元下音老上師所講,只有七、八、九個,沒有超過十個以上,這是他所認知的。所代表的意義是:修法不是那麽簡單,要開悟也要看因緣、福德,不是說很有興趣去修這個法,就會有所成就,你過去的因緣是如何?現在的智慧怎麽樣?你的心態怎麽樣?你是爲衆生而去修法的嗎?還是爲神通而去修法的?或者是修法了以後有神通,就搞一些名聞利養的事?這種種的心態不正,當然果也不正的,所以佛教徒不能夠現一些神通來蠱惑衆生修法;到後來初祖也承認不是很好的結果,不久他就隱遁了,遂他就把宏法的工作交給二祖王上師,自己就隱遁了。所以既然佛法要求解說,不能夠以世間禪裡面的這些神通來蠱惑衆生,這是另一個層次的意義。再者是既然悟到空、無相、無願的境界,你度衆生是要以這個空無的心,去跟衆生磨,這個「磨」是很有意思的,你的習氣偏向於瞋心很重嗎?瞋心很重,禪師要度你,他就會跟你磨,要吵架,他就跟你吵架,吵架了以後,他又好像以平常心一樣對你,無所謂的對你。禪師有一種你不能預知的能力,他可以因爲吵架之間,把你的神識抓住了,或者是不抓住你的識神也可以,他讓你的魂魄或者是影相,會進入他的心裡面去了,然後把你加以修正,怎麽的修正呢?就是以空無的心法,或者是以心通力所學到的無上心法,來消滅你的業。如果你瞋心很重,在經過一回、二回、三回地磨練,他不必現神通,就用他空無的心的體性,來跟你磨,磨到後來你的脾氣都沒有了,因爲他沒有執著,你跟我吵,吵完以後他還像沒有發生事情一樣的對待你。而凡夫吵了以後心有不甘,不甘又沒有辦法,所以一次又一次地,被磨到連角都沒有了,這就是禪宗所具有的特色:直教枯木放花開,頑石點頭。禪師他一定要悟到空,一定能夠了解無相的體與有相之間的對待,然後利用他的心通力,來與衆生「磨」,所以才能直教枯木放花開。不管是枯木放花開、或頑石點頭,意思都是一樣的,只是對待頑固的衆生,不以神通來誘惑他、來修學,而是以他修證到的真正所具有的體空以及心通力,來度化衆生;所以禪師他有一些行爲,你如果不到那個境界,是沒有辦法了解的。因爲他無礙,你知道也好,不知道也好,他都不在意,他認爲可度他就度,有因緣他就度,也不強求什麽的,若有所強求,那就不會自在的。很多的道場或是哪個人,你看到的這個人好像經濟能力滿不錯的,又那麽大方,就特別的照顧、特別的另眼相看,意思就是好像得罪不起這個大護法一樣。假使還有這種心態時,那就沒有辦法自在,也表示你還有分別心,還有法的執著,還是不能夠隨緣,這個就是自己還沒有自在、還沒有無礙。所以境界修到哪裏?只要明眼人一看就很清楚了,也不須什麽神通,你只要用智慧去看,就可知道這個人修到哪裏。一個人即使他有什麽神通,可以知道過去、未來,但是有什麽用?有一些事情還是放不下,有一些事情還是轉不了,不能夠自在,這個就可以知道,他還是在什麽境界的。所以修佛禪或者是修解脫道是很真實的,除了自我的體會以外,也是要有自我的修證,如果做不到,那就跟一般禪定沒有什麽兩樣的,因爲做不到解脫的境界,還是離不開世間禪定的範圍。「不用神仙真秘訣,直教枯木放花開」這兩句話也在說明,禪者的一種風範,他怎麽度人、感化人?他怎麽用他的方法去度?要懂得他的意思。四、詳解文說明「行者證得我、法二空智,再體會諸法真實相,已能圓滿菩提,此時行者要去小乘而就大乘,行菩薩道。行者心光已能內斂,讓柴門獨掩,埋自己之風光,恢複凡夫相,入世而度化衆生。因行者已具足解脫知見,雖住俗而不厭俗,入世而不著相。行者已具足大解脫、大智慧,與諸有緣衆生集聚一堂,雖不現神通幻化事,但能教枯木開花,頑石點頭。蓋行者已不著一切人、我、善、惡、凡、聖、染、淨等分別相,以空無的心體,應衆生萬種緣。因行者心得自在故,身亦自在;身心皆自在故,得轉一切外境,是謂不用神仙真秘訣,直教枯木放花開。和曰:「慈悲喜舍入世來,利益群生樂滿腮。無我無心通法爾,頑石枯木轉心開。」「行者證得我、法二空智,再體會諸法真實相,已能圓滿菩提。」行者修證到這個境界,已經是得到我空、法空的智慧,我空就能夠不在乎於對自己能生、能滅的那個自我的執著,也不在乎於外界對他的好、壞、順、逆的一種表現,怎麽樣的他都自在。順,他也自在,不順,他也自在,這樣子才能夠把我的執著滅掉。那無始劫以來,對於根本法的執著-俱生法的執著,也就是我們輪回的根本,在去掉了我的執著,還只是煩惱沒有而已,還沒有真正的斷掉輪回的根本。所以在行陰區宇之間,你才能夠了知法的根本,浮塵根之究竟樞穴,這是在《楞嚴經》所講的。你有能力去觀到輪回的根本-阿賴耶識的法塵,才能進而再滅掉它,不受它的影響,而能夠做到這樣,法就空了。所以我空、法空這二種智慧不是用空談,是要能夠去體會而後做得到解脫。做到以後,諸法真實相就是講無相的境界,講有法是因緣而生的法,到此時的行者已經不因妄想而起一切心,或者他打妄想,但是也不會執著爲真。到行陰區宇的時候,想陰滅,你就有一個能力是:白天不打妄想,晚上不做夢,也就是經典上所說的寤寐恆一,寤就是醒的時候,寐是睡覺的時候,這兩種時間情況也都一樣、恆一,而且不是一下子有、一下子沒有,是永遠的沒有這種妄想,也沒有做夢,這樣子才是想陰盡。故這樣看起來經典所說的境界,末法時期有幾個人能夠做到?也因爲很難,所以修行能夠進入行陰境界的寥寥無幾。修證到行陰區宇的時候,就有天眼通、宿命通的能力,沒有這能力就免談,只有一些鬼神通、陰陽眼、、,那都是不入流的。能夠修證到這種第十圖所說的境界是爲菩薩,您已經有能力,可以去體會諸法的真實相,諸法的真實相是因緣而生的法,因緣生諸法,那就有如如不動的體性去了知境界,但也不會受到影響。所以追根究底,法生、法滅對他而言都已沒有意義;可以去了知這個境界,但是我不會迷糊,這才是悟到空,原來一切法也是空,畢竟空,沒有什麽真正的可以罣礙的,要罣礙的,因爲我空、法空所以也罣礙不起來,這是很自然的能夠做到的,因已經能夠圓滿菩提了。有的偏於空、有的偏於有,這兩個都是不圓滿法,那有的是根本沒有悟到空,然後執著一切有,那更是離譜的,連解脫道都談不上。有的悟到妄有不真,即不受它的影響。有的悟到空,絕對的空悟到以後,你就能夠很瀟灑自在地,不受一切境界的影響。這個境界證到以後,再回過來面對與承認世間裡面還有因緣的種種法,當因緣法生起的時候,也能夠鑒照這個因緣,能夠面對這個境界,但有一個自在無礙的體性,面對這些都能夠自在、能夠無礙,這就進入空、有不二的境界。所以能夠修證到空、有不二的境界,那才是圓滿的菩提自性,我們覺悟的心除了解脫以外,還可鑒照一切因緣,還要有能力不受它的影響。「此時行者要去小乘而就大乘,行菩薩道。」此時行者要去小乘而就大乘,小乘證到是我執空了,或者分別法執空了,但是俱生法執尚未滅,所以要去小而回大,再進一步地修證,俱生法執滅了,才能夠進入行陰區宇的境界。在這個時候,你悟到基本的空而解脫了,應該要去行菩薩道,行菩薩道之間,你多少要去體會心的用,多少都會體會一切法是因緣而生的,然後再進一步的去磨練。不是我不看,是把頭栽在泥沙裡面像駝鳥一樣,眼不見爲淨,然後我就自在了,那種都是假相,是要更進一步的進入人群、進入頑固衆生之中,然後與衆生攪和在一起,同時能夠覺得衆生雖然頑固得不可理喻,但是你也以善導善誘,同時也不會受衆生的影響、再生起煩惱。從衆生可度的這種情況去發展,可以再磨練你對法的了解,不是只有空,是在有相之間而無住、而不受它的影響,才能夠了解大乘佛法的精髓是在這裡。因此能夠由小向大,才能夠從行菩薩道之間去體會,心原來還有更大的功用。到最後,行者能夠再繼續去修證時,就有諸菩薩的神通變化會起來,以前不去用這個心,現在你可嘗試去用這個心,也就是剛剛所說的,進入行陰區宇的境界,可以以你的願力,繼續再修下去。「行者心光已能內斂,讓柴門獨掩,埋自己之風光,恢複凡夫相,入世而度化衆生。」十牛圖裡面所講的「不用神仙真秘訣」是用空無的體性度化衆生,行者心光已能內斂,這是要埋沒自己,不能夠表現一些神通來蠱惑衆生,所以難免要柴門獨俺,埋自己之風光,恢複凡夫相,入世而度化衆生。這一句話從兩部份來說,一部份是身體,如果是氣充滿時,當然靈知靈覺是非常的銳利,但是你不能夠用講的去弘法,只用一個心,衆生實在所受的影響較少,來請教的人是一個、兩個,沒有辦法像一些菩薩,一站上講台,幾千、幾萬個人受感化、教化,這種影響才大。有一些神通力,並非只是人家來請教,而一個、一個地來幫忙與化解就完了,這種偏向於小局面的,要影響就要大的局面。你有凡夫的境況,就有腦筋、有嘴巴,以前不用第六意識,現在回過來再用第六意識思考,如何來善導善誘化度衆生?如何來講一些佛法,讓他們一念之間能夠入無生法忍,這個就是恢複凡夫相的緣由,而你已然恢複了凡夫相。第二個層次是代表修行已經有個境界、告一段落,不必再打開你的心眼,然後擁有一些靈知靈覺,不一定要處在那個情況。所以我們修行還沒有定力,就靠色身的氣來幫助你定,或有一天不管真氣的有無,照樣能夠自在無礙,那才是真正的修到解脫了。很多人靠氣來維持定力,想不開的事情,因爲斷食的結果比較看開了,這還是一種變相的有爲法。如果哪一天丹田不見了、真氣沒有了,但是面對事情源源不斷的來,也仍然能夠自在無礙,用平常心去應對,這個功夫才是比靠外來的,或者是內在的真氣在維持定力的修證,其境界要來得更高。再過來,最後的解脫是要靠智慧的,即剛剛所說的十波羅蜜裡面最後是」智」--第七是方便波羅蜜,第八是願波羅蜜,第九是力波羅蜜,第十是智(智慧)波羅蜜。以佛法所講求的是用智慧度到彼岸,用智慧來度衆生也是一樣的,所以後面的方便、願、力、智,這四個波羅蜜,是大乘菩薩所要用的方法。悟得解脫的智慧,是要再回凡,回凡當然就等於是出出世間,再入群衆之間,所以回凡是心的更進步,不是回凡好像就是退步了,不是的!而是更能夠容納一切世間的有相。「因行者已具足解脫知見,雖住俗而不厭俗,入世而不著相。」再入世的時候你已經具足了解脫的智慧,雖住俗而不厭俗,入群衆之間,以前是很厭惡的,這個人怎麽那麽壞?這個地方怎麽那麽髒?這些人怎麽有這些習慣?如果以前早就唾棄他們了,因爲還在求清淨,還要求幹淨,不屑與他們爲伍,現在爲了要讓您的心練得更完美,所以現在雖然跟芸芸衆生攪和在一起,但並不因爲他們的一些習氣毛病,而不能夠接受、容納,或周圍之間的環境,也都能夠承受而不會受不了。「行者已具足大解脫、大智慧,與諸有緣衆生集聚一堂,雖不現神通幻化事,但能教枯木開花,頑石點頭。」住俗而不厭俗,入世而不著相,因爲行者已具足大解脫、大智慧,所以才能夠做到這樣。這我們剛剛所說的,用什麽功夫?就是用無礙、自在、空無的心,去跟衆生一起磨練,所以就能夠使枯木開花,頑石點頭。「蓋行者已不著一切人、我、善、惡、凡、聖、染、淨等分別相,以空無的心體,應衆生萬種緣。」一切人、我,善、惡,凡、聖,染、淨等分別相都不具足,這就是平等法,悟得平等性了,就沒有這些分別心。衆生有種種的因緣,你以空無的心去協助他,或者去斷他的習氣毛病。「因行者心得自在故,身亦自在;」心能夠自在,身才能夠自在,如果是身受外邪控制,那心有時候也就不得自在。在初階段修行的時候,如果你氣比較旺、比較通順,就會覺得今天定力好像比較足夠,事情比較不黏上,比較看得開、可以解脫;如果哪天您的丹田被冤親債主給予封住了,氣起不來了,或者感冒了,然後你也覺得我還是能自在,那才是真的自在。有的人就不行了,氣不通,身不順,心就亂了,有很多的同學都有這種情形,這是難免的。所以你要練到,不管是身體氣通與不通,都能夠自在。身心能夠維持一個自在,你就能夠控制得了身心。如果是別人控制你的身,那身心也就會不自在,如身體沒有氣、身體病痛,心就慌亂、煩惱。聖人證到這個空無的心體時,身心當然都能夠自在、無礙。「身心皆自在故,得轉一切外境。」身心能自在,當然就有能力轉一切外來的境界,因心通力無阻礙故。如果轉不了外境,就必須要多加用功,打坐、念佛、拜佛都可以,讓心安住、讓氣脈通順。如此,你不必動用什麽法,過一陣子客邪沒有你的辦法時,就是你嬴了。其實修佛法是很簡單的,只要你不倒下去,最後就是你嬴了,因爲他用的是有爲法,不管是要害你,或者是要讓你煩惱,你都能無所謂,不倒下去的話,你就能渡過此逆境。因爲一切法都無常,他不可能天天都這麽搞,就是業力或果報,也不是一直沒完沒了的,最後他還是得不到了,你就是最後的贏家。所以以這種空無的心體去應萬緣,讓身心都能夠自在,就能夠顯現出真功夫,不必用一些神仙真秘訣的功夫。「是謂不用神仙真秘訣,直教枯木放花開。」不必用神仙真功夫,能顯現出無上的力量,這是空無的心體所能現起的力量,所以能直教枯木放花開。枯木已經枯了,爲什麽能夠再回複生機?且還可以再開花結果?這都是因爲你,以空無的心體,來面對衆生諸種因緣,能夠讓他們轉移習氣,再引起一切佛性的生機。五、和頌解說「慈悲喜舍入世來,利益群生樂滿腮。無我無心通法爾,頑石枯木轉心開。」「慈悲喜舍入世來,」古僧大德以四無量心,此四無量心是慈、悲、喜、舍,要解釋可是一大篇幅,在《大般若經》的法相中已有列出,請你慢慢地去研讀。簡單講慈、悲、喜、舍,就是我們常常在講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以及隨喜功德、舍一切法,抱持著這四種心態,再來到人世間。「利益群生樂滿腮。」如果菩薩只有利益人的層次,則這個功夫並不夠,還要對鬼神、天神都能夠利益。同時也要有一套功夫,才能夠折服鬼神、天神之類的,人是最壞了,要能夠折服有緣、無緣的衆生,而且是以德服人,不是以什麽神通來服人。好人、壞人都能夠利益均沾,以滿臉的笑容,愉快的心情,來度化衆生而不累。「無我無心通法爾,」行者已去掉我、法二執,諸法之間不要有一個我,諸法之間不要有一個心,只有空無的心體。沒有我的執著、沒有法的執著的時候,所現出來的體性是空無,從體性空就會現出法爾的現象。更大的成就可證得宿命智通,宿命智通與宿命通有什麽不同?宿命通可能就是用你的天眼去觀,宿命智通是用智慧讓法爾現起的,如果用觀的還有一個時空的限制,八萬劫(13億4千4百萬年)以內的過去與未來的限制。而宿命智通就是佛的境界,從心裡面現出來的法就沒有限制了,沒有時空能限制,你只要讓它現,就能讀出一切法爾。本來這是阿賴耶識的佛性都具有的力量,不可思議的,因此最起碼要修證到無我、無心,就能夠通法爾的現象,這是佛的境界,而一切法從心地起。「頑石枯木轉心開。」人或衆生,沈迷於恩恩怨怨中,受制於習氣、毛病中,有如頑固的石頭、枯萎的木頭。禪宗行者因證得無我、無心的這種空體,如此的心體滋潤衆生心,而使他們能夠開悟,得解脫知見。本來有如頑石、枯木的心態,最後在禪師的磨煉下,頑固的心開了,枯萎的心再生了,這是我們跟它來相和的一首偈語。六、結語「上述十牛圖略述行者修行過程中,如何克服我、法二執,證入般若佛智,具足涅盤妙心,並進而再入世化衆。其功夫全賴行者親自行履,若不親證,則甘草、黃連,難言其味矣!」一個所謂禪宗行者,若說有修證,一定要經過此十牛圖的過程,若沒有全部依各圖走一趟,那你說真的有所開悟,這還是個大疑問。尤其在見牛(3)、得牛(4)、牧牛(5)之路途上,若說行者見牛、得牛,開悟了、見性了,但卻無牛可牧,馬上就顯得多有修證,多了不起,那不是認知有問題,就是著魔而不自知。另一個有開悟的行者,若不能修入空,像第八圖一樣,一物也無,一境也無所見,則未達究竟,更不好自認已有修證,還得繼續用功。若是一個過來人,當會贊歎古僧大德,毫無掩飾地把修證的真正過程,那麽真實地記錄下來,讓我等後學能有所遵循,才不會走錯路,不會錯認境界。涅盤是寂靜不二的空體,所産生的神通妙用,法爾的現象就是妙心。甘草是甜的,你沒有去嘗過甘草,怎麽會知道它是有持久的甘味,而甜又甜到什麽程度?黃連是很苦的,如果沒有去嘗試一下,怎麽會知道它是苦到了什麽程度?多苦?所以修行都必須要實修實證的,你才能夠了解古僧大德們,甚至於世尊與諸大菩薩所說的法,是在講什麽的?這十牛圖的解脫,我們花了幾堂課把它講完了!阿彌陀佛!(全文完)投 老 歸 來 供 奉 班,塵 埃 無 複 覓 鍾 山。何 須 更 待 黃 梁 熟,始 覺 人 間 是 夢 間。─ 王安石 大德 ─

 


推薦閱讀:

心往好了想,事便往好了走 | 僧敲月下門
【轉載】禪宗心法(悟禪修禪)【佛語禪心/空靈佛音】
壇經 定慧品第四
高人,修的都是內力 | 僧敲月下門
禪宗略說(耕雲)

TAG:解說 | 禪宗 | 圖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