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歷史典故與 精闢論述

常用歷史典故與

精闢論述

 

 

 

其次來說研究歷史。雖則有少數黨員和少數黨的同情者曾經進行了這一工作,但是不曾有組織地進行過。不論是近百年的和古代的中國史,在許多黨員的心目中還是漆黑一團。許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學者也是言必稱希臘,對於自己的祖宗,則對不住,忘記了。認真地研究現狀的空氣是不濃厚的,認真地研究歷史的空氣也是不濃厚的。

                     ——《毛澤東選集》第三卷,第797

 

 

希望我們各級領導幹部認真地讀一點歷史,首先要了解中國的歷史。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為了適應擴大國際交往的需要,更好地借鑒世界各國的長處,還要了解世界的歷史。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

——摘自江澤民同志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七十五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軍隊高中級幹部理論學習讀本》第935頁)

1.三皇五帝

註: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三皇有六種說法:

(1)天皇、地皇、泰皇。

(2)天皇、地皇、人皇。

(3)伏羲(音西)、女媧(音娃)、神農(又稱炎帝,傳說神農嘗百草,

看看那種草能給人治病)。

(4)伏羲、神農(炎帝)、祝融。

(5)伏羲、神農(炎帝)、共公(傳說共公用頭碰觸天柱,把天柱也撞斷

了一根,所以天向西北傾斜,地向東南傾斜,毛澤東說,共公是勝利的英雄)。

(6)燧人、伏羲、神農。由於沒有文字記載,都是傳說,但史學家認為,第六種說法比較符合原始社會生產發展的情況。

五帝有三種說法:

(1)黃帝、顓頊(音專虛)、帝嚳(音哭)、唐堯、禹舜(音順)。

(2)太皞(音號,太皞即伏羲)、炎帝(神農)、黃帝、少皞、顓頊。

(2)少昊(也稱少皞,昊也念號)、顓頊、高辛(帝嚳)、唐堯、禹舜。

這些人都是原始社會末期的部落領袖,由於沒有文字記載,所以說法不一。以上所說三皇五帝,說法不一,但大部分說法都提到黃帝和炎帝(神農),是中國人的老祖宗,所以中國人都稱為「炎黃子孫」。

 

2.君子不庄則不威

  註:這是孔子的話。意思是:君子不莊重就沒有威嚴。

 

3.小不忍則亂大謀

註:這是孔子的話。意思是:在一些小事上如果忍不住,就會影響大的謀劃(計劃、打算等)。

 

4.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

註:這是孔子的話。意思是:一般來說,一個人到了三十歲就能夠自立了;到了四十歲,看問題就比較明白了;到了五十歲,就能夠認識和駕馭社會活動的規律了(天命可理解為規律);到了六十歲,就什麼樣的話都能聽進去了(耳朵就順了);到了七十歲,才能達到處理任何事情都得心應手的程度。

 

5.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註:這是孔子的話。意思是:單純以相貌判斷人,就會像判斷子羽那樣犯錯誤。子羽是孔子的學生,相貌醜陋、兇惡,但他的心地很善良。

 

6.殺貴大,賞貴小

註:這是著名的古兵書《六韜》中的話。全文是:「將以誅大為威,以賞小為明,以罰審為禁止而令行。故殺一人而三軍震者,殺之;賞一人而萬人說(與悅同)者,賞之。」「殺貴大,賞貴小。」大人物違法,敢殺,小人物就會不寒而慄,自會老實;賞小的激勵作用很大,小人物作了都賞了,大人物做出大的奉獻,就更不用說了。

 

7.恩威並施,先福而後威

註:這是著名的古兵書《三略》中的話。意思是,對部下既要嚴格要求,又要關心愛護,光嚴格要求不行,光關心愛護也不行,兩者必須有機結合起來,但必須是關心愛護在前,嚴格要求在後,先關心下級,把關係處好,再嚴格要求。

 

8.大智若愚

註:有大智慧的人表面看起來很愚笨。相反,水平不高的人,表面看起來卻顯得很聰明。

9.吾三相楚而身愈卑,祿愈厚而施愈博,位茲高而禮愈恭

註:這是春秋時楚國著名宰相孫叔敖的話。孫叔敖三次任楚國的宰相,輔佐楚莊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楚國人始終擁護他,這在那個時代是很不簡單的。朋友們問他有什麼經驗,他就說了這番話。意思是:我三次當宰相,一次一次的不是覺得自己越來越高貴了,而是覺得自己越來越卑賤了;我收入的俸祿(銀兩)越多,施捨也就越廣博,這個送一點,那個給一點;我的地位越高,對別人的禮節就越謙恭,所以「楚人不棄也。」

 

10.多惟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註:這是《道德經》上的話。意思是:正因為你不爭,所以天下的人都爭不過你。這裡說的是處世謀略。不該爭的時候千萬不要亂爭,越爭影響越不好,威信越低,越爭不到;但該爭的時候還是要爭的。

 

11.無為無不為

註:這是老子道家思想的核心。無為不是無所作為,而是大有作為。但不該你為的時候千萬不要為,該為的時候一定不要錯過機會,千方百計地為。

 

12.欲斷不斷,反受其亂

註:這是道家的話。意思是:該果斷決策的時候就要果斷決策,不然的話,反而要受其害。

 

13.無為而治

註:這是道家的思想。意思是要以無所作為的想法治理天下。這裡所說的「無所作為」,主要是指統治者不要多欲,不要侵擾百姓,動用民力,去干那些不必要干或暫時可以不幹的事,如修宮殿、修長城,逞大國威風,發兵攻打鄰國,等等。因為那樣動用民力太多,影響農業生產。例如修宮殿,從北方運來一根特大的木料,需要500多人用3個多月的時間。我國古代人口很少,漢代全國只有2000多萬人;唐代極盛時期,也只有6000多萬人。因此,一干那些修宮殿、修長城、發兵攻打鄰國之類的事,青壯從軍旅,老弱疲轉輸,人口減少,土地荒蕪,老百姓就苦不堪言。應該叫人民群眾老老實實休養生息,發展生產,安居樂業,繁殖人口。凡改朝換代、歷經多年戰亂以後,由於青壯年死傷太多,特別需要實行無為而治的政策。劉邦建立漢朝以後,即實行這種政策,與民休息60多年,終於國富兵強。

 

1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註:這是老子的話。意思是說,能全面地不帶偏見地了解並正確對待別人的人,才算是智者;能真正了解自己並能正確對待自己的人,才算是明白的人。

 

15.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

註:這是《道德經》中的話,其意是:善於建功立業的人不會中途動搖;善於保持功業的人不會喪失時機。

 

16.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註:這是《道德經》中的話,其意是:千里的行程從腳下開始。老子的這句話包含有樸素的唯物主義發展觀。

 

17.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註:這是《道德經》中的話,其意是:在事情快要結束時還像開始時那樣謹慎,就不會有失敗的事。人在一生中,謹慎這兩個字是最重要的。當官的特別是當大官的人,能做到「慎終如始」的人是很少的。

 

18.哀兵必勝

註:這是《道德經》中的話,原文是:「抗兵相若,哀者勝。」其意是:兩軍相對抗,「哀」(受到人民群眾同情、支持)的那一方能取得勝利。毛澤東在井岡山鬥爭時期曾引用這句話說明發動人民、依靠人民的重要性。

 

19.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註:這是《道德經》中的話,其意是:踮著腳跟站,站不長久,老是跨大步走,走不遠。企,踮著腳跟站的意思。

 

20.柔弱勝剛強

註:這是《道德經》中的話,其意是:柔弱的能夠戰勝剛強的。但以柔克剛是有條件的,需要把握好時機,制定和實行正確的策略,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老子說:「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水是世間最柔弱的,但滴水能夠穿石。毛澤東指導中國革命,汲取了老子這一思想的精華。

 

21.治大國如烹小鮮

註:這是《道德經》中的話,其意是:治理一個大國,要像煎小魚那樣謹慎。美國前總統里根對這句話非常欣賞。

 

22.天下之難作於易,天下之大作於細

註:這是《道德經》中的話,其意是:天下的難事都是從易處做起的,天下的大事都是從小事開始的。老子說:「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其意是,聖人始終不做大事,偏偏能成其大事。

 

23.輕諾必寡信

註:這是《道德經》中的話,其意是:輕易允諾別人的要求,必然很少兌現。

 

24.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註:這是《道德經》中的話,其意是:天網無邊,它的網眼雖然稀疏,可是什麼也漏不掉。

 

2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註:真實的話不漂亮,漂亮的話不真實。能聽進不漂亮的真實的話,是真正有水平的表現。古人把這一條作為衡量皇帝是否聖明的重要標準。陳雲說,領導身邊一定要有幾個敢說真話的人。

 

26.善者不辯,辨者不善

註:這是《道德經》中的話,其意是:善良的人不巧說,巧說的人不善良。

 

27.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註:真懂的人不賣弄淵博,賣弄淵博的人不真懂。

 

28.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伏

註:這是《道德經》中的話,其意是:福里隱藏著禍,禍里包含著福。這兩句話里充滿了我國古代樸素的相反相成的辯證法。早在商末周初(姜子牙所處的年代),我國古代思想家就認識到,禍與福,興與亡,成與敗,快與慢,平與陂,等等,都是相反相成的,在一定的條件下,都是互相轉化的。漢代賈誼說:「禍之與福,何異糾纏。」其意是,禍與福就像兩根繩子纏在一起一樣。他還舉例說:「斯游遂成,卒被五刑;傅說服刑,遂相武丁。」這裡所說的「斯」指李斯,他西去秦國輔佐秦始皇成就統一中國大業,後來被五馬分屍處死;傅說(音悅)被抓去服勞役,後來當了武丁(夏代中興之王)的宰相。

現在,不論是地方的還是軍隊的幹部,晉陞快快慢慢都是正常的,連續提幾級,就意味著下一步可能要慢了;多年提不起來,就意味著下一步可能要提了。

 

29.水至清則無魚

註:這是莊子的話。全文是:「水至清則無魚,政至察則民乖。」其意是:水太清了,反而沒有魚了;國家的法律太嚴了,老百姓反而會行為不正常。乖,是(性情、行為)不正常的意思。

這句話講得很辯證,幹什麼事都要把握好度。為官要清廉,但也要講人情,清廉過分了,就脫離群眾了。

 

30.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註:這是孟子的話。其意是,凡做一個事情,預先周密計劃,就會成功,預先沒有計劃或計劃不周,就會失敗。毛澤東在它的文章中曾引用這句話。

 

31.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註:劉邦最先說的這句話。劉邦戰勝項羽建立漢朝以後,在洛陽宴請群臣,問大家為什麼他能戰勝項羽。高起、王陵等人說,陛下派人攻城略地,戰果與大家共享,該立功的立功,該賞賜的賞賜。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輿人功,得地而不輿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劉邦說:「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填國家,撫百姓,給餉餽,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人皆人傑,吾能用之,此我所以取天下者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為我禽(同擒)也。

——《漢書·高帝紀》

 

32.漢初三傑

註:就是上一段劉邦所說的三個人:張良、韓信和肖何。

 

 

33.韓信用兵,多多益善(如講「韓信用兵」,就是「多多益善」的意思)

註:劉邦曾與韓信討論用兵打仗的問題。劉邦問韓信:「您看我能用多少兵?」韓信回答:「十萬。」劉邦又問:「那您能用多少兵呢?」韓信回答:「多多益善。」(越多越好)劉邦說:「看起來,我沒有您的水平高,那為什麼您為我所擒呢?」(劉邦用計捉拿了韓信,解除了韓信的兵權)韓信說:「我善將兵,君善將將」(這裡的「將」是動詞,是「統率」、「駕馭」的意思。韓信的意思是,我韓信善於統率軍隊打仗,您劉邦善於駕馭手下的將帥)。

 

34.韓信善將兵,劉邦善將將(見上注)

 

35.成也肖何,敗也肖何

註:韓信是肖何推薦給劉邦的,當了大將軍,建功立業,名揚後世。韓信被劉邦解除兵權以後,憤憤不平,不願上朝,後來趁劉邦帶兵出去平定謀反之亂時,策劃政變,肖何給呂后定計,抓住了韓信並將其處死。

 

36.肖規曹隨

註:肖指肖何,曹指曹參。劉邦發動起義時,這倆人都是沛縣的縣吏(相當於現在的縣直科級幹部),他倆人跟隨劉邦起義打天下,立下赫赫功勞。劉邦建國後,肖何被封為「功高第一」,任相國(宰相)。他主持制定了一系列治國安邦的法律、法規。劉邦死後,肖何輔佐劉邦的兒子孝惠(漢惠帝)。肖何死後,曹參繼之為相,由於他信奉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成天不問事,漢惠帝不太滿意,叫曹參的兒子勸勸他父親,結果叫曹參揍了一頓。漢惠帝知道後很生氣,責問曹參為什麼這樣。曹參反過來問漢惠帝:「您覺得您與高皇帝(劉邦)相比如何?」漢惠帝說:「我怎能比得上高皇帝呢?」曹參又問:「您看我與肖相國比又怎樣呢?」漢惠帝說:「似也不如也。」曹參說:「那好了,您不如高皇帝,我不如肖相國,他們都已經把法律、法規制定得好好的,我們按著辦不就行了嗎?」漢惠帝點頭稱善。當時天下大治,人民安居樂業。百姓歌之曰(老百姓歌頌說):「肖何定法,明若劃一,曹參守之,坐寧勿失。」這就是「蕭規曹隨」的來歷。

 

37.文景之治

註:「文」指漢文帝(劉邦的兒子劉恆),「景」指漢景帝(漢文帝劉恆的兒子劉啟)。

劉邦打敗項羽建立漢朝以後,由於長期戰亂,人口減少,土地荒蕪,國家很窮,連皇帝都找不到四匹一樣顏色的馬駕車;一斗米價值萬錢。劉邦實行「無為而治」與民休息的政策,恢復生產,繁殖人口。劉邦的兒子孝惠帝以及孝惠帝的母親呂后,也實行同樣的政策。劉恆(劉恆也是劉邦的兒子,其母薄太后)即位後,繼續與民休息,他的兒子漢景帝劉啟也是如此。文帝、景帝在位40年,社會經濟大大發展起來了。糧食多得吃不完,國家糧倉也放不下,一斗米只值五百錢。人口也大大增加,國家養馬30萬匹。史稱「文景之治」。

 

38.陳(平)丞相不知糧谷之數

註:陳平是劉邦手下著名的謀臣,僅次於張良。劉邦死後,其子漢惠帝無能,呂后(劉邦的皇后,漢惠帝之母)掌權,史稱「呂后專政」,起用了她的娘家侄呂祿、呂產、呂台等當了朝中的重臣。呂后死後,周勃(沛縣人,沛縣有個「五里三諸侯」,其中一個諸侯就是周勃)、陳平等人發動政變,消滅了呂家的勢力,迎立劉邦的兒子劉恆當了漢文帝。周勃當右丞相,陳平當左丞相(古代右為上,左為下)。

又一次漢文帝臨朝,問右丞相周勃:「一歲收粟幾何?」(一年收多少糧食)周勃回答不上來。因為周勃是個大老粗(吹鼓手出身),實際上當不了丞相。漢文帝又問:「一歲決獄幾何?」(一年能斷多少人命官司)周勃又回答不上來,緊張得背上的汗都出來了。右丞相回答不上來,漢文帝就問左丞相陳平。陳平回答:「各有主者。」(這些事都有專門分管的人)漢文帝又問:「主者為誰乎?」

陳平回答:「陛下問收粟多少,責治粟內史;問決獄,責廷尉。」意思是說,陛下如果問收多少糧食,就問治粟內史(相當於現在的分管農業的副總理);如果問斷多少人命官司,就問廷尉(相當於現在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漢文帝說:「各有主者,然君主者為誰乎?」(都有分管的人,您管什麼事呢?)陳平回答:「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遂萬物之宜;外填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也。」意思是說,我的職責是:輔佐陛下搞好天文曆法、季節氣候的事(古代以農業為主,天文曆法、季節氣候搞准非常重要,就是現在,溫家寶副總理也要考慮七八月份長江會不會發洪水),以使萬物生長順利,五穀豐登;要管外交方面的事,搞好周邊國家的睦鄰關係;對內治理好各個郡縣,使老百姓安定團結;要管幹部,選賢任能,使他們該幹什麼就幹什麼。漢文帝聽了以後,點頭稱讚。陳平在這裡講的實際上就是科學管理的道理。

 

39.丙吉憂牛喘而不問橫道死人

註:丙吉是西漢中期漢宣帝時的丞相。有一次他帶人下鄉視察,見到打群架的,有死有傷,丙吉不管,揚長而去。後來,丙吉看到有人追牛,那頭牛大口大口地喘氣,引起了丙吉的注意,他叫人去問趕牛人,跑了多遠路了?隨行的人不理解,問丙吉丞相,剛才人命關天,您不管,現在看到老牛喘粗氣,您卻很關心,為什麼呢?丙吉說:「老百姓打群架,是長安令(首都長安市的市長)管的事,該罰的罰,該打的打,由他辦就行了;現在是早春,牛不該這樣喘氣,如果牛跑的不遠,這樣喘氣就說明氣候反常,事關農業生產的大事,所以我要管。」丙吉還說:「丞相不親小事(丞相不過問那些小事)。」隨行的人聽了以後非常佩服。

 

40.不忍背漢

註:這是韓信說的話。經肖何推薦,劉邦重用韓信,拜他為大將軍,韓信充分發揮他的統帥才能,連續攻滅了魏國、趙國、齊國。這時,有名的辯士蒯通勸他擁兵自重。蒯通說:「當今形勢,您助楚則楚勝,助漢則漢勝,不助楚不助漢則三足鼎立。」韓信猶豫不決,說:「不忍背漢。」後來呂后、肖何設計殺了韓信,臨刑前,韓信說:「悔不聽蒯通之言。」其實,韓信被殺是有原因的。他用兵如神,功高如山,理應十分謹慎。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藏良弓,敵國破,謀臣亡,自古已有遺訓。韓信料敵合變,出奇無窮,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但是,他只精通孫吳兵法,沒有研究道家的學說。他被削去兵權以後,鬱郁不得志,信中常懷不滿,不去上朝,羞與降灌等同列(降指降侯周勃,灌指灌嬰,都是劉邦手下的武將,與韓信當然是不能比的,韓信覺得上朝與他們站在一起,實在是有失身份)。最後發展到謀反,呂后、肖何就除掉了他。

 

41.各為其主

註:韓信臨刑前說:「悔不聽蒯通之言。」劉邦聽說非常惱火,派人把蒯通抓來,憤怒地問他:「你為什麼勸韓信背叛我呢?」蒯通說:「狗吠各為其主,當初我只知道有韓信,不知道有陛下,陛下既然要打天下、坐天下,為何要殺有才的人才呢?」劉邦聽了,消了氣,不但沒有殺蒯通,反而用他作為智囊。

 

42.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藏良弓,敵國破,謀臣亡

註:這是一句古訓,最早見自范蠡語。歷史上的帝王,打天下時,千方百計搜羅人才,對部下也能以誠相待,一旦取得勝利,他就害怕文臣武將們,特別是哪些謀深韜遠的文臣武將威脅他的統治地位,想辦法除掉他們。最明顯的是朱元璋,他對誰都不放心,那些對他忠心耿耿、立下汗馬功勞的文臣武將,一個個都被他除掉了。劉伯溫(朱的主要謀士),徐達(朱的老鄉,最信賴的大將軍),李善長(朱的老鄉、主要謀士),湯和(朱的老鄉,與朱從小在一起放牛),廖永忠(朱的老鄉),蘭玉,等等,他都不放心。有的被殺,有的被逐,有的解甲歸田,有的裝瘋賣傻(火焚慶功樓是傳說,歷史上沒有此事)。

但也有的帝王並非如此,唐太宗李世民就是突出的代表。他當皇帝後仍然重用那些文臣武將,如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張玄素、戴胄、李靖、李世勣、尉遲敬德、張亮、侯君集、秦瓊、程知節(咬金)等等。就連敵對陣營的人才,他也破格錄用,如魏徵、王珪,本來是李世民的哥哥李建成的人,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殺掉李建成,重用魏徵、王珪。

 

43.杯酒釋兵權

註:這是趙匡胤乾的事。趙匡胤本來是後周皇帝(唐朝以後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朝代)周世宗手下的大將(殿前都檢驗),跟隨周世宗建功立業,羽翼逐漸豐滿。周世宗死後,幼子繼位。趙匡胤看時機成熟,在陳橋驛(開封南)發動兵變,授意趙普等人把黃袍(皇帝穿黃袍)披到他身上,篡奪了後周的政權,建立了宋朝,他是皇帝(宋太祖)。他當皇帝後,對那幾個「披黃袍」的人特別不放心,有一次,他請這幾個人喝酒,喝到似醉非醉的時候,趙匡胤佯裝大醉,說:「假如有一天,別人把黃袍披到你們身上,那就麻煩了。」嚇得這幾個人第二天都把將印交還給趙匡胤了。

 

44.房謀杜斷

註:房指房玄齡,杜指杜如晦,這兩個人都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重臣,輔佐唐太宗打天下、治天下。房玄齡善於謀劃,主意很多,但不善於決斷;杜如晦在出謀劃策方面不如房玄齡,但善於決斷,所以史稱「房謀杜斷」。

 

45.載舟覆舟

註:這是唐朝魏徵的話。他把老百姓比喻為水,以皇帝為代表的統治者比喻為舟船,老百姓像水一樣,可以把統治者這個「船」浮起來,但也可把這個「船」翻掉。唐太宗親眼目睹農民起義推翻了隋王朝,看到了人民群眾的巨大力量,魏徵說的這句話始終在他的耳邊迴響,這是唐太宗成為英明帝王的重要原因。

 

46.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註:這是唐朝魏徵的話。唐太宗曾經問魏徵:「人君(皇帝自稱)怎樣才能明,怎樣會暗?」魏徵說:「兼聽則明,偏聽則暗。」這裡所說的兼聽,就是聽聽雙方或各方面的意見,偏聽就是只聽單方面的意見。毛澤東在他的文章中曾引用過這句話。

 

47太宗以機敏數御世勣,世勣亦以機心而事君

註:李世勣原名徐世勣,字茂公,即瓦崗寨的徐茂公,跟隨李密領導農民起義,失敗後歸順李世民,是唐初著名的軍事家,曾配合李靖徹底擊敗唐朝北面的主要敵國突厥。由於他軍事才能高超,功勞顯赫,唐太宗賜他姓李,所以叫李世勣,為避李世民「世」字諱,又叫李勣,唐太宗說:「吾以李勣守邊,勝過萬里長城。」唐太宗臨死時,李靖、房玄齡等貞觀老臣大部分都不在了,而李世勣正當壯年,唐太宗認為,這個人如果忠於他的兒子李治,是棟樑之才,反之,則是個危險人物。唐太宗臨死前十天,決定最後一次考驗李世勣,突然決定把他貶到疊州(今青海東南境)去當都督,然後給李治說,李(世)勣才智有餘,但

你對他無恩,恐他對你不懷服。我現在把他貶下去,我死了以後你再起用他當僕射(宰相),如果發現他有異心,就把他殺掉。李世勣十分精明機敏,他一眼就看出了唐太宗的用心,二話沒說,連家都沒有回,就到疊州上任去了。唐太宗死後不久,唐高宗李治就起用他了,成為國家的棟樑。

 

48.諸葛一生惟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

註:諸葛亮治國、率軍打仗,非常謹慎,不敢冒大的風險。呂端是北宋太宗(趙匡胤的弟弟)時的宰相,宋太宗評價他「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太宗死後,內侍王繼恩陰謀廢掉太子,另立別人,被呂端發現,挫敗了王繼恩的陰謀,證實了宋太宗的評價。毛澤東曾用這句話評價葉劍英。

 

49.多問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註:這是西漢時期漢武帝的宰相公孫弘的話。其意是,喜歡問、經常問,就接近知道了;辦事儘力而為,就接近仁至義盡了;知道恥辱就接近勇敢了。

 

50.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註:司馬懿和司馬師、司馬昭父子掌握魏國大權以後,取代曹氏只是時間問題,特別是滅蜀以後(當時司馬懿、司馬師已故),魏主曹奐就只能任其擺布了,司馬昭很快就會廢掉魏主曹奐,立他兒子司馬炎當皇帝,天下人誰都知道(路人皆知)。公元265年,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廢魏,建立了新的王朝----西晉。

 

51犯顏直諫

註:犯即侵犯,顏指顏面,即臉面,犯顏就是不顧對方的面子;直諫就是當面直接提建議。犯顏直諫就是不顧對方的臉面當面直接提建議。大臣敢不敢犯顏直諫,皇帝能不能接受大臣好的建議,是政治是否清明的一個重要表現。古人說,大臣不避重誅而犯顏直諫,主上才能算無遺策。古代政治家把能否納諫作為衡量皇帝是否聖明的主要標準之一。唐太宗是歷史上著名的帝王,文治武功,馬背上打天下。他非常善於納諫,魏徵、王珪、戴胄、張玄素、長孫無忌、諸遂良等人都敢犯顏直諫。有一次,唐太宗決定在洛陽修建一座行宮,當時由於統一戰爭剛結束,修建這一行宮需動用大量民力,大臣們幾乎都反對,但唐太宗非修建不可。張玄素說:「陛下如果非修建行宮不可,那我看陛下連隋煬帝都不如!」唐太宗聽了非常惱火,反譏說:「連隋煬帝都不如,那與桀紂比又如何呢?」張玄素壯了壯膽,說:「陛下如果非修建行宮不可,拿我看陛下連桀紂也不如!」唐太宗怒火中傷,但他這時他已認識到修建行宮確實是失策了,不然的話,大臣們是不會這樣堅決反對的。於是他壓了壓火,說:「您一言千金,我就賞賜您千金,行宮不修了。」

52、明行程朱理學,暗行申韓之法,雜用黃老之術

註:這是一隱士給曾國藩的贈語。程朱理學,指宋代程頤、程顥和朱熹的「新儒學」,即發展了的儒家思想。申韓之法,即申不害、韓非子創立的法家學說。黃老之術,是戰國時齊國道家發展了的老子的道家思想,其中吸取了法家的一些思想的精華,稱為「黃老刑名之學」,其中的「黃」是託名黃帝。整個贈語的意思是,為官治軍要綜合運用儒、法、道三家的思想,但儒家思想要公開實行,必要時也要實行法家重賞重罰、獎勵耕戰的思想,治軍打仗,光實行儒家的思想是不行的。另外,在很多問題上要運用道家無為無不為的思想,不該為的時候千萬不要為,該為的時候一定要為。

52.約法三章

註:秦末農民起義中,劉邦(漢高祖)於公元前206年率軍攻佔秦都咸陽,廢除秦的嚴刑苛法,召集關中諸縣「父老」、「豪傑」等有名望的人,宣布「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稱為「約法三章」。秦民飽受苛政之苦,劉邦只是規定了最基本的法律條款,比較寬鬆,自然得到秦民的擁護。這是劉邦最後戰勝項羽的基本原因之一。「約法三章」是劉邦還沒有取得國家政權時,針對秦的苛政臨時制定的最簡單的法律。一個國家如要長治久安,只「約法三章」當然不行。劉邦建立漢朝以後,由蕭何主持,在吸取秦法合力部分的基礎上,制定了比較完善的法律體系。

公元214年,劉備戰勝劉璋,取得益州(四川),法正勸諸葛亮效法漢高祖「約法三章」,諸葛亮說法正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秦民飽受秦的嚴刑苛政之苦,為收攬人心,穩定社會,才「約法三章」;劉璋諳弱,法制鬆弛,必須制訂嚴法才能治理好國家,怎能效法漢高祖「約法三章」呢?

53.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註:太公即姜太公呂望,胸懷韜略,但一生窮困潦倒,周文王出獵時發現了他,請他當軍師,從此姜太公的以施展才華,輔佐武王攻滅了商,建立了周的政權。據說姜太公常在渭水釣魚,魚鉤是直的,離水面有三尺多,哪能釣到魚呢?其實姜太公是以釣魚為幌子,在哪裡了解商朝社會的情況,以正確選定攻滅商的時機。後來這一說法被引申為自覺自愿上對方的當。

54.兵不厭詐

註:語出《韓非子·難一》,「舅犯曰:『臣聞之,繁禮君子,不厭忠信;戰陣之間,不厭詐偽,君其詐之而已矣。』」後來,兵不厭詐是指在作戰中為戰勝敵人,允許盡量運用詐術譎計欺騙困惑敵人,使敵人上當、失算,為我所制。《三國演義》第三十回:「攸(許攸)笑曰:『世人皆言孟德奸雄,今果然矣。』操亦笑曰:豈不聞『兵不厭詐』」。

戰爭是政治的繼續,關乎國家民族的存亡。在戰場上作戰,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因此,在戰場上沒有什麼仁義而言。列寧說;沒有不用計謀的戰爭。所以,兵不厭詐稱為古今軍事家的用兵格言。

55.師其意而不泥其跡

註:出自《紀效新書·練將》。師即學習;泥即拘泥,機械地模仿;跡就是形式。師其意而不泥其跡,就是在學習某種兵法理論時,主要是理解其中的意思、內涵,而不必拘泥地搬用其具體的應用形式。

56.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註:棧道是古代在險峻的山區修的一種通道。修的方法是,在峭壁上每隔若干步鑿開一方洞,插上木樁,然後在木樁上鋪上木板,變成了可通行的通道。在秦末農民起義中,劉邦(漢高祖)於公元前206年率軍首先攻佔秦都咸陽,但其兵力遠不如項羽強大,且秦軍主力大多是被項羽率軍消滅的。之後項羽以楚懷王名義大封諸侯,劉備被封為漢王,封地在巴蜀、漢中一帶。項羽又特意封秦朝降將章邯、司馬欣、董翳為雍王、塞王、翟王,分領關中,以扼制劉邦。劉邦納蕭何建議,進入漢中後故意燒絕棧道,表示永不東還。是年八月,劉邦「決策東鄉(向),爭權天下」。他接受韓信的建議,為出敵不意,故意公開修復棧道(古代由於技術落後,修復棧道需要很長時間),以迷惑項羽,在此掩護下,韓信率軍隱蔽地通過陳倉小道(今鳳縣至寶雞一帶),突然出現在關中地區,襲擊雍地,連戰皆勝,進圍章邯於廢丘(今興平東南),繼迫司馬欣、董翳降漢,初步據有關中。從此揭開了楚漢戰爭的序幕。從那時以後,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成為一種運用謀略的模式。

57.聞雞起舞

註: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用來形容志士及時奮發。《晉書·祖逖傳》:祖逖「與司空劉琨俱為司州主簿,請好綢繆,共被同寢。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荒雞,半夜啼叫的雞。

58.柔弱勝剛強

註:語出老子《道德經》。其意是,柔弱的力量能夠戰勝強大的勢力。老子說:「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水比喻柔弱的力量,水是最柔的東西,但滴水能穿石。這裡必須說明的是,柔弱勝剛強是有條件的,柔弱的力量並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戰勝強大的勢力的,正像滴水穿石也是有條件的一樣。毛澤東在指導中國革命的過程中,汲取了老子這一思想的精華,他講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體現了柔弱勝剛強的思想。

59.莫須有

註:恐怕有,也許有。《宋史·岳飛傳》:「獄之將上也,韓世忠不平,旨檜(秦檜)詰差其實。檜曰:『飛子云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世忠曰:『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後來把陷害栽贓、無中生有或查無實據稱為「莫須有」。

60.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註:要想定罪陷害一個人,還愁找不到罪名嗎?西漢景帝時,大將周亞夫(周勃子)率軍平定吳楚七國之亂,為國家立了大功。當丞相後,屢屢與漢景帝意見不合。有一次散朝後,漢景帝看著周亞夫漸漸遠去的背影自言自語地說:「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意思是說,這個常常心懷不滿的人,不能叫他當我兒子的大臣。從此下定決心除掉他。有一次漢景帝宴請群臣,只放碗、碟而不放筷子,給其他大臣上菜肴而不給他上。後來周亞夫派人買祭器,有人告他謀反,周亞夫憤憤不平地說:「我買祭祀死人的祭器怎麼能謀反呢?」酷吏說:「你不在地上反,還會到地下反呢!」硬是把他逮捕入獄,周亞夫氣憤難忍,絕食而死。

61.得隴望蜀

註:《後漢書·岑彭傳》:「人苦不知足,既平隴,復望蜀。」謂既取得隴右,又想進攻西蜀,後來用於稱人貪得無厭。劉秀建立東漢王朝以後,想儘快攻滅西蜀的公孫述。建武八年(公元32年),派岑彭率軍攻佔隴西地區,當時滅蜀的條件尚不具備,連隴西地區也沒有鞏固,不得不退出。

62.智者之慮,雜於利害

註:語出《孫子兵法·作戰篇》。其意是,有智慧的人在考慮問題時,既考慮到有利的方面,又考慮到不利(有害)的方面,綜合權衡。孫子還說:「不盡知用兵之害者,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也。」

63.折衝尊俎

註:在會盟的筵席上通過談判制勝對方。折衝,挫敗、毀掉、制勝之意。尊同樽,古代盛酒的器具;俎,古代切肉用的砧板。尊(樽)俎表示筵席。還有一種說法是,尊俎之間,折衝千里。

 

64.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65.退避三舍

66.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67.四面楚歌

68.破釜沉舟

69.滅此朝食

70.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71.相煎太急

72.兔死狗烹

73.塞翁失馬,焉知禍福

74.邯鄲學步

75.強弩之末

76.揭竿而起

77.鹿死誰手

78.鋌而走險

79.談虎色變

8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81.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82.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83.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84.難得糊塗

85.置之死地而後生

 

黃培義輯錄

 

歷史是偉大的寶庫,善於從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中汲取營養,才能成為一名真正有作為的人。

    當我明白了這些深邃的處世哲學以後,時機已經錯過了,只能把這些寶貴的遺產贈給我的前途無量的朋友。


推薦閱讀:

講一個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
「小孩子沒有腰」的說法有什麼由來或典故?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為什麼拿邏輯關聯並不是很大的兩個東西做對比呢?
談談哪些廣為人知,卻不知道出處的典故,譬如「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伯仁是誰,這句話又是誰說的?
哪些名菜有歷史典故?

TAG:歷史 | 典故 | 歷史典故 | 論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