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最後的姿勢》說課稿

6《最後的姿勢》說課稿

教材簡析:

 《最後的姿勢》是蘇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人間真情」為主題單元中的一篇講讀課文,是根據發生在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省汶川縣80級特大地震中的真實事件改寫的感人故事課文記敘了地震來臨的瞬間,譚千秋老師張開雙臂,用自己的身體守護四名學生的感人事迹,展現了他恪盡職守,一心為學生的無私大愛,讚頌的是一位老師對學生的情,是他對學生的愛與責任

 全文共12自然段,按時間順序分為四個部分第一自然段是第一部分,寫譚老師想平常一樣早早趕到學校上班第二——七自然段是第二部分,寫譚老師在地震來臨時,用自己的身體護住了四位學生的感人經過第八——十自然段為第三部分,寫地震後,救援人員、獲救學生和老師的感受第十一——十二自然段為第四部分,寫人們對譚千秋老師的申請讚頌

 課文用重要的環境和場景描寫以及第三段的側面描寫,渲染了人物,推進了情節的發展,升華了人物的精神品質,起到側面烘託人物形象的作用課文通過譚老師在大災之時的動作、語言的細節描寫正面刻畫了人物形象

 (1)知識目標:認知--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

 (2)能力目標:能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重點詞句的品讀、聯繫上下文、聯繫生活實實際、有感情朗讀等方法,感悟     

 (3)德育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寫作意圖及人物反映的精神面貌,激發學生(品德)的情感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學會本課9個生字,認識2個二類字聯繫課文語境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3 通過品讀語言文字,能夠說出「最後的姿勢」的內在含義,感受譚千秋老師對生命意義的追求和詮釋

 4能夠體會環境及其場景描寫對表現人物精神品質的作用,學習側面烘託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

 1、通過品讀語言文字,能夠說出「最後的姿勢」的內在含義,感受譚千秋老師對生命意義的追求和詮釋

 2、能夠體會環境及其場景描寫對表現人物精神品質的作用,學習側面烘託人物形象的方

 教學準備

 1 學生收集汶川「512」大地震的概況,了解當時的地震信息和參與抗震救災的活動

 2學生搜集到的地震中的感人故事

 3譚千秋老師的人物介紹

 說教法:

 (1)背景導入,創設情境

 根據兒童特點和新課程的要求,在小學階段採用情境教學,播放一段「512」地震視頻,看課文中的插圖,讓學生感受地震給人類帶來的災難,更有利於學生儘快地走進文本,促進學生學習動機,與文本對話,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2)揭示課題,走近人物

 學生課前通過收集相關資料,不僅了解了有關地震方面的科學知識,增強了教材的知識性與文化性,同時提高了他們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能力這正是新課程所提倡的語文教學的理念長此以往,可養成學生主動學習新知、主動探究新知的好習慣課堂上,這些圖片的展示大大地豐富了課程資源,增強了教材的可視性,調動了學生濃濃的學習情趣

 (3)扣題讀書,帶著問題自讀課文

 學生自己去讀書,自己去領會它的指導思想是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語文學習的規律這同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課文有所感悟文章的精妙之處,深層次的東西,如細膩的感情,傳神的描寫,學生有效感悟辦法就是讀,琢磨地讀,反覆地讀,充分地讀,讀得如痴如醉,文我合一,這是解道悟文的最佳境界學生結合語境理解重點生字詞的意思,在把這幾個詞語連在一起,概述課文的主要內容這符合了新課標在總目標中要求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有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注重語言積累提高語文素養

 (4)導讀法,導出文本中心,感悟人物形象

 在精讀感悟時,重在深入品讀地震中譚老師的動作、語言自主圈畫批註式學習譚老師的語言和動作,體會危急的氣氛和譚老師的臨危不懼,抓住五個「!「,通過譚老師簡潔有力的語言和準確有力的動作,感受譚老師對學生無私的大愛引導學生反覆誦讀,邊讀邊想像畫面,通過急促的語調誦讀,感受譚老師的精神品質震後人們的話語,側面烘託了譚老師的英雄壯舉,教學時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或關鍵詞」死死「、」飛身「、生死攸關」等感受人們對譚老師的深深敬意朗讀鑒賞式學習四處環境描寫尊重學生對生活的感知,化解教學的難點,從學生的元認知出發,讓學生體會四處環境描寫的好處從而明確課文所採用的寫作方法:環境及其場景描寫和側面烘托的方法重視朗讀的訓練,以讀為本,以讀代講,引導學生沿著感情變化的線索——親切、痛苦、讚頌,深情朗讀,感受人們對譚老師的一篇真情,讀出學生自己對譚老師由衷地敬仰和懷念

 說學法:

 (1)自主探究法

 學生課前通過收集相關資料,不僅了解了有關地震方面的科學知識,增強了教材的知識性與文化性,同時提高了他們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能力

 (2)自讀自悟

 學生自己去讀書,自己去領會學生有效感悟辦法就是讀,琢磨地讀,反覆地讀,充分地讀,讀得如痴如醉,文我合一,這是解道悟文的最佳境界這同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課文有所感悟文章的精妙之處,深層次的東西,如細膩的感情,傳神的描寫這樣尊重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遵順了學生語文學習的規律

 (3)自主圈畫批註式

 學習譚老師的語言和動作,體會危急的氣氛和譚老師的臨危不懼,抓住五個「!「,通過譚老師簡潔有力的語言和準確有力的動作,感受譚老師對學生無私的大愛

 (4)朗讀鑒賞式

 學習四處環境描寫尊重學生對生活的感知,化解教學的難點,從學生的元認知出發,讓學生體會四處環境描寫的好處從而明確課文所採用的寫作方法:環境及其場景描寫和側面烘托的方法

 (5)合作探究法

 「最後的姿勢」——「張開雙臂,護住學生」,文中有三處寫到譚千秋老師用雙臂護住學生首先,學生找第一次描寫譚老師最後姿勢的句子學生邊讀邊品「你讀出了一個怎樣的譚老師?」譚老師——鎮定、臨危不懼、以學生安危為重課文中第二次出現對譚老師最後姿勢的描述,出現在人們的話語里請學生讀讀,抓住關鍵詞句品讀體會,譚老師這最後的姿勢給人怎樣的感受?(震撼)這句話中哪些詞語讓你感受到震撼的?這時你讀出了一個怎樣的譚老師?」譚老師——挺身而出、捨生取義、大公無私課文第三次(最後的姿勢)在十一自然段,是學生們在回憶中咀嚼著痛苦,從學生們的角度豐滿了譚老師的英雄形象用引讀法深情讀完這一小節,而後學生用:譚老師,我想對你說……寫寫自己此刻的感受由此達到「通過品讀語言文字,能夠說出「最後的姿勢」的內在含義,感受譚千秋老師對生命意義的追求和詮釋」的

教學目標

 教學準備:

    課件或圖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流程 :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背景導入,初入情境

 1師:同學們,還記得2008年5月12日14分28分04秒嗎?(四川汶川里氏8級地震) 

 2看圖片(書上的兩幅),感受大地震給人們帶來的巨大災難

 3請學生交流預習中搜集的地震中的感人故事(至少兩個)

 設計意圖:背景導入,創設情境根據兒童特點和新課程的要求,在小學階段採用情境教學,播放一段「512」地震視頻,看課文中的插圖,讓學生感受地震給人類帶來的災難,更有利於學生儘快地走進文本,促進學生學習動機,與文本對話,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自主探究法學生課前通過收集相關資料,不僅了解了有關地震方面的科學知識,增強了教材的知識性與文化性,同時提高了他們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能力

 二、揭示課題,了解譚千秋

 1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最後的姿勢》,也是發生在地震中的一個感人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譚千秋

 2簡介譚千秋,先請學生講,教師補充

 設計意圖:揭示課題,走近人物課堂上,學生收集的圖片、文字資料地展示,大大地豐富了課程資源,增強了教材的可視性,調動了學生濃濃的學習情趣

 三、課題引領,初讀課文

 1通過預習,你能來模仿一下,譚老師最後的姿勢是怎樣的嗎?(請生模仿)

 2初讀課文,讀完後思考:譚老師「最後的姿勢」是什麼樣子的?用「        」在文中畫出相應的語句(張開雙臂,護住學生)文中還有兩處也可

 設計意圖:扣題讀書,帶著問題自讀課文學生自己去讀書,自己去領會它的指導思想是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語文學習的規律這同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課文有所感悟文章的精妙之處,深層次的東西,如細膩的感情,傳神的描寫,學生有效感悟辦法就是讀,琢磨地讀,反覆地讀,充分地讀,讀得如痴如醉,文我合一,這是解道悟文的最佳境界

 四、朗讀詞語組塊,概括主要內容

 1分組出示詞語,朗讀,交流預習中理解的詞語

 (1)廢墟 坍塌 塌陷 塵埃

 (2)震撼 詮釋 生死攸關

 (3)妙語連珠 大公無私 師德靈魂 愛與責任

 2瀏覽課文,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在教學樓即將坍塌的時候,譚千秋老師用自己的身體護住了四個學生,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設計意圖:學生結合語境理解重點生字詞的意思,在把這幾個詞語連在一起,概述課文的主要內容這符合了新課標在總目標中要求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有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注重語言積累提高語文素養

 五、理清課文脈絡,體會寫作方法

 1學習給課文分段,學生自主練習

 第一段(1)512譚千秋老師早早地趕到學校上班

 第二段(27)在地震來臨時,譚千秋老師用自己的身體保護四個學生的經過

 第三段(810)地震後,救援人員、獲救學生和老師的感受

 第四段(1112)人們對譚千秋老師的深情讚頌

 2體會正面描寫、側面描寫,細節描寫,環境烘托等寫作方法

 (1)第二段:正面描寫 第三段:側面描寫

 (2)第二段:環境烘托

 (3)第6節最後一句:細節描寫

 六、作業:

 1高質量完成本課的《習字冊》

 2抄寫文中的詞語2遍摘抄文中的成語

 3《補充習題》作業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抓住課文重點句子,體會課文所要表達的深刻主旨

    2、通過人物的行為來理解人物的可貴品質,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充分感受人間可貴情感,體悟人間大愛,無私奉獻自己的愛

    3、了解汶川地震的情況,深切哀悼地震中逝去的人們,引導學生感受作者的激動心情,從而激發愛國、愛人民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抓住課文重點句子,體會課文所要表達的深刻主旨

    2、通過品讀語言文字,能夠說出是「怎樣的姿勢」感受譚千秋老師對生命意義的追求和詮釋

 【教學準備】

 課件或圖片

 教學過程:

 一、複習主要內容,直入文本中心

 1回憶課文的主要內容,關注寫人的文章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

 2通過上一課的學習,說說譚老師給你留下的初步印象

 3朗讀課文的最後一節找找他是個怎樣的老師?

 (根據找到的信息板書:橫著寫普通、愛與責任 豎著寫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二、學習第一段,感受譚老師的愛與責任

 1自由讀課文,你覺得他是個怎樣的老師?從哪些詞語中讀出來的?

 (關愛家人、工作積極)關鍵詞:給小女兒、早早、平常

 三、學習第二段,感受潭老師的愛與責任

 1朗讀課文,先在小組內分讀課文,再在全班展示讀

 2說說段意,比較這段的段意和文章主要內容的關係,體會抓住重點內容,刪除次要內容來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

 3自主圈畫批註式學習譚老師的語言和動作

 (1)用「——」畫出語言,用「」畫出動作

 (2)仔細閱讀人物的語言和動作,在旁邊寫上你的批註

 (3)交流:左邊

 (4)在理解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人物的語言和動作

 設計意圖:自主圈畫批註式學習譚老師的語言和動作,體會危急的氣氛和譚老師的臨危不懼,抓住五個「!「,通過譚老師簡潔有力的語言和準確有力的動作,感受譚老師對學生無私的大愛

 4朗讀鑒賞式學習四處環境描寫

 (1)天空陰沉沉的預示著地震的來臨

 (2)忽然,課桌搖晃起來!整個樓房都搖晃起來!地震!體會連用3個感嘆號的表達效

 (3)樓房搖晃得……騰空而起樓房馬上要坍塌,情況危急到了極點,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4)地動山搖……樓房塌陷了……這樣的環境描寫預示著譚老師遇難了,他的姿勢成為永恆的瞬間

 (5)朗讀體會環境描寫在寫作中的烘托作用

 設計意圖:朗讀鑒賞式學習四處環境描寫尊重學生對生活的感知,化解教學的難點,從學生的元認知出發,讓學生體會四處環境描寫的好處從而明確課文所採用的寫作方法:環境及其場景描寫和側面烘托的方法

 四、學習第三段,體會這一段側面描寫的作用

 1默讀課文,思考:如果去掉這段,你覺得行嗎?(顯然不可以,這段側面描寫使故事變得真實可信)

 2這一段引用了哪三位人物的話語?為什麼這樣選擇?(救援人員、學生、老師)(他們的所見最後說服力)

 3朗讀課文,抓住救援人員的語言,抓住飛身,抓住生死攸關組織有感情地朗讀

 五、學習第四段,深情讚頌潭老師的愛與責任

 1朗讀第11小節,體會文本表達的情緒線索:親切—痛苦—讚頌

 2課後3(教參56頁)

 3「英雄不死,精神千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4.倘若請你把題目中的「最後」換成文中另外的詞語,你會換成什麼?

 (愛的姿勢/責任的姿勢  /英雄的姿勢  師德的姿勢/千秋的姿勢/)

 設計意圖:重視朗讀的訓練,以讀為本,以讀代講,引導學生沿著感情變化的線索——親切、痛苦、讚頌,深情朗讀,感受人們對譚老師的一篇真情,讀出學生自己對譚老師由衷地敬仰和懷念

 六、作業設計:

 1.完成課後的第23題,記住答案的要點

 2 完成《補充習題》剩下作業

 3.朗讀課文,每個同學都要做到有感情,優生用演講的方式誦讀

板 書設 計

 

                   

                               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作者:葉思宇


推薦閱讀:

情侶照常用姿勢[16P]
情侶間全年N種性姿勢大集合
聽我說,正確的跑步姿勢有多重要?
婚紗照pose機,婚紗照創意POSE及角度大匯總,值得你收藏!婚紗攝影排名

TAG:姿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