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愛情為何如此糾結?依戀理論為你破解魔咒

我們的愛情為何如此糾結?依戀理論為你破解魔咒

  我一哥們向我抱怨:「你說我跟她在一起都五年了,但一天不給她打電話,就嘮叨個沒完。一見面,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大街上,不啵一個,就說我不愛她。你說那張破嘴皮子都吻了五年了,還有什麼好吻的嘛!可是,離開她吧,我又捨不得這段感情,真是糾結死了!」

  我在說你呢,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糾結?何止是你,我相信很多人在戀愛的旅途上都有這樣的疑惑:我愛他,但他對我若即若離。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啊?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發現,我們在戀愛中的行為表現由我們屬於哪種依戀類型所決定。依戀類型可分為躲避型、焦慮型、安全型三種,所有人,不管是剛剛開始約會還是已經結婚40年之久,都屬於其中一種。通過了解自己處於哪一類型,我們便可以找到與自己最匹配的伴侶,便可以從一個全新的角度看待自己以及伴侶的行為,從而增進與伴侶之間的感情與了解。

    如果你是單身並正在尋找自己的另一半,這種了解能夠幫助你找到合適的伴侶;如果已經墜入愛河或者步入婚姻,這種了解則可幫助你進一步洞察自己的行為和想法。無論是哪一種情況,你都將改變自己,變得比以前更加出色,在愛情旅途上走得更加順暢。

    研究依戀類型的科學建立在這樣一種事實之上,即從生物學的角度說,我們都有收穫愛情的渴望。雖然我們所處的文化環境一直在教育我們學會獨立,但任何人都不希望單身一人走向生命的終點,其實都希望擁有屬於自己的另一半。研究也發現,良好的愛情和婚姻關係能夠延長一個人的壽命和增進健康,有人陪伴自己共同面對生活的挑戰至關重要。

    我們的大腦擁有一種生物學機制,也就是所說的「依戀系統」,涉及到情緒、情感和行為,幫助我們與所愛的人永遠廝守。這一系統能夠解釋孩子為何在離開母親後變得歇斯底里,他們會瘋狂尋找或者大哭大鬧,行為失去控制,母親回到身邊後,他們則恢復平靜。此外,這一系統同樣能夠解釋成年人在戀愛和婚姻中的種種行為表現。

    我們都有依戀他人的需要,但表現不盡相同。上世紀60年代進行的實驗發現,嬰兒分安全型、焦慮型或者躲避型3種類型。如果安全型嬰兒的母親走出房間,他們就會哭,母親回到房間後,他們便安靜下來,繼續玩玩具。焦慮型嬰兒則表現的很哀傷,母親回來後,他們會推開母親,然後大哭。躲避型嬰兒在母親離開和返回房間時會表現的若無其事,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一樣。但測試結果顯示,他們的心跳次數、應激激素和皮質醇水平都呈升高趨勢。

    研究顯示成年人在戀愛中的行為與嬰兒存在驚人的相似性。一個人的依戀類型取決於成長環境和步入成年後的經歷,能夠決定一個人在戀愛中的行為表現。總體上說,安全型喜歡彼此間的親密行為,通常溫柔多情。焦慮型渴望親密,將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戀愛當中,往往擔心伴侶在戀愛交往中的互動能力,擔心付出得不到回報。躲避型將親密視為喪失獨立性,喜歡與伴侶保持一段距離。

    在依戀類型理論面前,你的行為以及伴侶的行為不再令人莫名其妙和複雜難懂,而是具有可預見性。以下是3種依戀類型介紹:

 

焦慮型

 

    焦慮型擁有與伴侶保持親密關係的能力,但往往擔心伴侶不會像希望的那樣與自己保持親密。這種類型的人在戀愛中消耗大量情感能量,他們對伴侶情緒的微小波動非常敏感,過於用自己的想法看待伴侶的行為。在無法聽到伴侶的聲音或者感覺另一半逐漸與自己疏遠時,焦慮型往往會通過以下方式表達自己的憂慮情緒。

    1.在等待伴侶打來電話的同時不停打電話、發簡訊或者發郵件,在伴侶工作的地方附近徘徊,希望早一點見到他。

    2.伴侶回電話或者回家後,對他們不理不睬,以示懲罰。在他們開口講話或者離開房間時,對他們飄白眼,暗示自己並不在意。

    3.威脅要離開他,實際上卻是希望他留下來。

    4.在他們面前談論其他男人,讓他們感到嫉妒。

這是一種過度敏感的依戀類型。即使一個小小的暗示都會讓他們心神不安,很難平靜下來,除非伴侶明確表示他們的愛戀關係很穩固,仍然深深地愛著自己。

 

躲避型

 

    在躲避型眼裡,保持獨立非常重要,對獨立的重視程度往往超過彼此間的親密。他們也希望與伴侶親密,但過度親密又讓他們感到不舒服,往往選擇與伴侶保持一定距離。他們不會總擔心遭到拒絕,往往不會敞開心扉,導致伴侶經常抱怨彼此間的距離感。在戀愛交往中,躲避型對伴侶控制或者侵犯其獨立性的行為保持高度警惕。

    無論是單身狀態還是墜入愛河,躲避型都經常與對方保持一段距離。為了做到這一點,他們會採取一系列方式,其中包括以下這些行為:

    1.會說「我沒做好和你在一起的準備」,但兩個人實際上還是會在一起,這種狀態有時能持續多年。

    2.很在意伴侶的缺點,例如講話方式,著裝方面的品味等等。

    3.分手之後會產生強烈的渴望,等待屬於自己的那個人出現。

    4.與其他人調情,讓自己的戀情產生不安全感。

    5.不會說「我愛你」,即使對對方非常有感覺。

    6.隨著戀情的發展,他們會選擇逃避,有時甚至不會赴約。

    7.會墜入不可能有結果的戀情,例如喜歡上已婚男人。

    8.躲避身體上的親密接觸,例如不喜歡睡在一張床上,不希望發生性關係,不喜歡並肩走,而是選擇走在伴侶前面。

    躲避型會選擇這些方式讓自己所愛的人不破壞自己的獨立性。但這些方式也會阻礙戀情發展,最終與屬於自己的幸福失之交臂。

 

安全型

 

    安全型在戀愛中對伴侶滿懷愛意,表現出溫柔多情的一面。他們享受與伴侶之間的親密,同時不會對戀情過分擔心。他們能夠有效表達自己的情感,很善於發現和了解伴侶的情緒變化。他們與伴侶分享自己的成功和所遇到的問題,在他們需要的時候能夠在他們身邊提供幫助。安全型的特徵包括以下這些:

    1.他們很善於化解矛盾,發生衝突時不會表現出進攻性,事後也不會懲罰伴侶同時很快就把不快忘得乾乾淨淨。

    2.在心理上很具有柔韌性,願意做出改變,滿足伴侶的需要。

    3.喜歡毫不隱瞞地表達自己的感受,不喜歡藏著掖著。

    4.非常享受與伴侶間的親密,享受性生活。

    其他類型的人能夠從安全型身上學到很多東西,但安全型採取的方式並不一定意味著戀情能夠有一個完美的結局。如果長期容忍伴侶的壞習慣,把最終的裁決權交到伴侶手上,等待安全型的將是一段令人痛苦的戀情。

 

找到伴侶的型

 

    了解依戀理論能夠改變一個人看待新認識的伴侶的方式,了解現有伴侶的行為。有了這種了解之後,你不會再問自己:「他為什麼總是疏遠我?」而是會意識到:「他的疏遠並不是因為我,他只是對過度親密感到不舒服罷了。」此外,你也不會將太多精力花在「錯誤的人」身上。如果對方總是傳遞混雜的信號,令人無法捉摸,或者走到一起後讓自己產生「我們沒有未來」的想法,這個人基本上就是躲避型。人總是會在戀愛初期展露自己的一切,你要做的就是睜大眼睛,判斷他屬於哪種類型。

 

三種依戀類型的表現

 

    焦慮型:渴望與伴侶親密,會產生不安全感,擔心遭到拒絕。單身時會感到不快樂,會想盡辦法引起對方的注意和興趣。經常讓人無法理解什麼事情惹他們生氣,只能去猜。這種類型的人會懷疑對方有不忠行為。

    躲避型:這種類型的人會在戀愛中釋放出令對方困惑的信號,他們非常看重自己的獨立性。與其他類型相比,他們不太重視對方的價值或者將前伴侶完美化,會採用疏遠策略,這種疏遠包括情感上和身體上的。他們對伴侶不信任,擔心被伴侶控制而失去自我。他們不會明確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圖,也不願談及彼此的戀情進展到何種程度。

    安全型:值得信賴,始終如一,會和你一起做決定,對戀情的態度具有柔韌性,善於與伴侶溝通。在發生爭吵時,他們會選擇妥協,他們願意奉獻,不擔心自己依附對方,不喜歡隱藏自己的真實想法。

 

如何改善感情?

 

    確定自己屬於哪種依戀類型能夠更好地了解自己在戀愛中的行為,進而讓戀情更加甜蜜。我們沒有必要為自己提出的各種要求感到歉意。感情容易激動並沒有錯,你可以坦白地對對方說:「我需要有人陪在我的身邊,讓我有一個依靠。」潛在伴侶的回答能夠揭示出他在未來滿足你這些需要的能力。如果你是焦慮型或者躲避型,有些事情是你不應該做的。如果現在墜入愛情,不要動不動就發脾氣,伴侶沒有及時回電話或者回家晚了,應該首先想想他們可能遇到什麼抽不開身的事情,而不是上來就是抱怨。

    研究發現,躲避型和焦慮型往往互相吸引,但彼此的特徵會進一步惡化,導致焦慮型陷入永無休止的焦慮漩渦,渴望與對方親近,而躲避型則進一步選擇疏遠。這並不是說他們無法獲得快樂,他們需要共同努力,增進彼此的感情。通常情況下,焦慮型與躲避型都能與安全型親密交往,是很好的一對。如果你是焦慮型,你最初可能會覺得安全型很令人厭煩,因為他們無法讓你獲得令人興奮的情感上的起起落落,但交往一段時間你會發現,與這種類型的人共同生活如同發現一座金礦。

    如果你是躲避型,你需要學會依賴和信賴對方,讓他們有機會發現自己的錯誤,而不是選擇疏遠。不要將曾經的伴侶完美化,也不要等待所謂的理想伴侶。只有這樣,你才能與對方更親密。安全型伴侶不需要你為他付出很多,你可以變得更獨立。雖然我們能夠從安全型身上學到很多東西,但這並不意味著與安全型交往不會出現問題。有時候,他們對焦慮或者疏遠的行為過分寬容,不利於感情的發展。通常情況下,安全型能夠對其他人產生神奇的影響,因為他們做的事情正是躲避型和焦慮型所希望的。他們能夠滿足對方的需求,讓他們感受到被愛的感覺和安全感。


推薦閱讀:

我們的錢包原來是這樣丟失的 (抓拍小偷行竊瞬間)
印光大師提醒我們
我們依誰住?佛說「依四念處住」--- 凈空法師
我們的婚姻,該打多少分?
我們如何為個人起名的?

TAG:愛情 | 理論 | 糾結 | 破解 | 依戀理論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