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孟頫的繪畫成就:借古開今

趙孟頫 飲馬圖卷(局部) 元 紙本 水墨 縱25厘米、橫59.8厘米 遼寧省博物館藏

  特邀撰稿 任道斌(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在繪畫上,趙孟頫是元代的泰斗。人物、馬牛、山水、花木、竹石、禽鳥,各種題材,下筆皆成妙品。猶如學習書法一樣,他學畫亦是在復古的精神下博釆眾長,而後自成一格。尤其是他在書法、詩文、音樂、鑒賞和考據諸方面的學養,以及奔走南北的閱歷,對他繪畫風貌、藝術思想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趙孟頫在繪畫中融入詩文,寄託了人文精神,既加深了中國繪畫的文化內涵,又拓寬了文人表達思想精神的領域,對爾後中國文化的發展起到積極的影響,他也被後人稱作「敞開文人畫大門」的關鍵人物。

  趙氏在其繪畫中傳達的人文精神主要有兩方面,即憂國憂民的入世思想和人格獨立的出世思想。亦即「兼濟天下」與「獨善其身」。這種矛盾而統一的心態,一直伴隨著他,成為其創作的不盡動力。趙孟頫擅長人騎圖與竹石圖,茲就此來探窺他在繪畫中所闡揚的人文精神。

  在趙孟頫傳世的繪畫作品中,以人物與鞍馬,或人騎圖為題材的比重最大,據劉龍庭先生統計,見於著錄者即達百件之多。以技法而論,趙孟頫的人物鞍馬,主要繼承唐人傳統,具有剛健、華美的特色,工寫結合,設色高雅。 在學唐人以復古的基礎上,他還從技法上予以創新,如元貞二年(1296年)所作《人騎圖》(現藏故宮博物院),以及《人馬圖》(現藏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畫面突出人物和馬,而不畫背景;人物的衣服用硃色染出重彩,但面部與手皆以赭色雜入硃色而傅以淡彩;馬匹以細墨線勾勒,再以墨色烘染後傅以極薄的淡彩。這種捨去背景之法源於唐人韓干《牧馬圖》,而重彩與淡彩兼施,層層渲染,以增強質感,則是趙氏較韓干有所創新的。

  趙孟頫的人物與鞍馬圖不僅以高超的技能給人以形象美感,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往往在這些母題的繪畫作品中寄託著自己的思想情緒。趙孟頫筆下的馬,雄姿英發,皆有千里駿馬之相,有許多馬則是擬人的,是趙氏人才自許的象徵,流露了他的儒家行義達道思想及懷才不遇情感。

  趙孟頫還創作了大量的竹石圖,除以書法入畫外,趙氏在圖中寓以高風亮節、獨立自由的含意。他在仕元之後因不受重用而十分尷尬,有「在山為遠志,出山作小草」的悲嘆。過去和他漫遊林泉的士子,曾勸他不要入仕元廷的朋友,也因此而對他產生看法。趙孟頫為了表明自己的心跡,向友人申明,雖然人仕元廷,但並沒有與貪官污吏同流合污,而是依然保持著廉潔與正直,事實上他還和權臣桑哥展開鬥爭,最終將殘害江南百姓的桑哥趕下了台。因此他要努力表白自己的清高,自省獨立的人格,彌補仕元後帶來的遺憾。他取「不改柯、不易節、虛心踏實」的竹子,及獨立堅強的形狀美麗的太湖石,來作為自己精神的象徵。

  此外,趙孟頫的山水畫,大致有仿古與創新兩類,前者如《吳興清遠圖》、《洞庭東山圖》(現藏上海博物館)、 《鵲華秋色圖》、《江村魚樂圖》(現藏美國克里夫蘭美術館)等,後者有《重江疊嶂圖》(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茅亭松籟圖》(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水村圖》(現藏故宮博物院)等。而且前者所寫山水,大致以實景為題材,後者所寫山水,大致以虛景為題材。在繪畫風貌上,他的山水作品並無一貫的作風與格調,而是在追求廣泛的古意,追求集大成的古意,汲取多方面的藝術營養,並融以自己的創新成分。同時力圖以深秀、蒼潤、含蓄,來改變南宋劉、李、馬、夏以斧劈皴、墨塊為特徵的挺拔剛健的畫風。趙孟頫的山水畫,雖然每幅的面貌技法不盡相同,但他注意研究傳統,重視師法自然,而又在作品中寄託自己的江湖之思和筆墨創意,表達了熱愛大自然、熱愛自由的情感,則是前後一致的。他的這種探索與嘗試,為整個元代山水畫風格的形成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綜上所述,趙孟頫的繪畫具有豐富的美學技巧涵蓋,面對拘於形似的職業正規畫,它揭示著士夫的寄興寫意精神;面對高人勝士的遊戲翰墨,它又強調著繪畫本體的功力修鍊;面對嚴酷的技術標準,它關注著簡率蕭散的意興;面對缺乏規則的競爭,它呼喚著傳統價值的回歸。從這些多元的表現上,我們可以看到趙孟頫繪畫藝術的完美性。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鄧紫棋拍自傳的做法?
從旺格八字,靈梟得用,五術偏門有成就
新中國成立後建成了哪些系統性工程?
神秘(開掛)的猶太人
歷史上有哪些天分不高但成就非凡的人?

TAG:繪畫 | 成就 | 趙孟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