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評大清帝國的奠基者皇太極
皇太極是努爾哈赤十六個兒子當中的第八個兒子,他八歲喪母,二十歲帶兵打仗,二十四歲時父親努爾哈赤登極稱汗,三十五歲時繼承大位。皇太極作為四大和碩貝勒之一,在努爾哈赤的諸多子侄中,是有著顯赫地位和相當權力的。在努爾哈赤幾十年的征戰生涯中,皇太極一直追隨其左右,他統領的正白、鑲白兩旗勇士,也是戰功卓著、所向披靡。1627年,皇太極在大貝勒代善等人的擁戴下,繼努爾哈赤之後成了後金政權的第二位汗王,1636年,他又改國號為清,由此而成為大清國的第一代國君。
文 治
皇太極即位之後,對漢民強調滿洲、蒙古、漢人之間的關係「譬諸五味,調劑貴得其宜」。他決定:漢人壯丁,分屯別居;漢族降人,編為民戶;善待逃人,放寬懲治——「民皆大悅,逃者皆止」。
對漢官:皇太極優禮漢官,以此作為籠絡漢族上層人物的一項重要政策。對歸降的漢官給予田地,分配馬匹,進行賞賜,委任官職。
對漢儒:努爾哈赤對明朝生員屠殺過多,有「隱匿得免者」約有300人,都淪為八旗包衣下的奴僕。皇太極下令對這些為奴的生員進行考試。這是後金科舉考試的開端,結果得中者共200人。他們從原來為奴的身份,盡被「拔出」,獲得自由,得到獎賞。後又舉行漢人生員考試,取中228人,從中錄取舉人,加以重用。這項舉措,反響強烈,「仁聲遠播」。
族名滿洲,建號大清。皇太極做了兩件大事,影響千古,史冊永存。一件是改族名女真為滿洲。天聰九年(1635年)十月十三日,天聰汗皇太極發布改族名為滿洲的命令,從此,滿洲族(簡稱滿族)的名稱正式出現在中華和世界的史冊上;另一件是改國號大金為大清。天聰十年(1636年)四月十一日,皇太極在瀋陽皇宮大政殿舉行即皇帝位的典禮,改國號「大金」為「大清」,改年號「天聰」為「崇德」。皇太極改國號、稱皇帝意在表明:自己不僅是滿洲的大汗,而且是蒙古人、漢人以及所有人的大汗,是大清國臣民的皇帝。
「南面獨坐」,完善體制。隨著後金的發展,皇太極改革並完善政權機構。一、除掉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又挾制大貝勒代善,廢除大汗同三大貝勒並坐制,改為皇太極「南面獨坐」,強化君主集權;二、鞏固和完善八旗制度,逐步設立八旗漢軍,以管理漢軍及其眷屬的軍、政、民等事宜,並擴編八旗蒙古,加強對蒙古的統轄;三、創設蒙古衙門(崇德三年改稱理藩院),以專門處理民族事務;四、仿效明制,設立內三院、六部、都察院,形成內三院、六部、都察院和理藩院所謂「三院六部二衙門」的政府架構,基本完善了政府組織的體制和架構。
這樣,皇太極使得後金事業有了新的發展。皇太極死後被謚為「文皇帝」,這個「文」字恰恰說明他一生文治功業的特徵。
武 功
向東出兵,兩征朝鮮。天聰元年(1627年)正月,皇太極命二貝勒阿敏等率軍東征朝鮮。阿敏統率大軍,過鴨綠江,佔領平壤。三月,雙方在江華島殺白馬、黑牛,焚香、盟誓,定下「兄弟之盟」。崇德元年(1636)十二月皇太極親自統率清軍渡鴨綠江,前鋒直指王京漢城。朝鮮國王逃到南漢山城。皇太極也率軍到南漢山城駐營。第二年正月,朝王請降,奉清國正朔,向清帝朝貢。於是,皇太極在漢江東岸三田渡設壇,舉行受降儀式,確立了清同朝鮮的「君臣之盟」。皇太極兩次用兵朝鮮改變了朝鮮依違於明朝和清朝之間的立場,還得到了來自朝鮮的物資供應,也解除了南攻明朝的「東顧之憂」。
向北用兵,征撫索倫。皇太極向北用兵,兵鋒直指黑龍江地域。策略是:「懾之以兵,懷之以德。」達斡爾頭人巴爾達齊居住在精奇里江(今結雅河)多科屯。皇太極將宗室女兒嫁給巴爾達齊。不久,索倫部的許多首領相繼到瀋陽朝貢,表示歸順。崇德年間,皇太極兩次發兵索倫,征討博穆博果爾。雙方在黑龍江上游雅克薩(今俄羅斯阿爾巴津)、呼瑪爾(今呼瑪)等地遭遇,經過激戰,清軍獲勝,但損失很大。博穆博果爾率余部北逃。皇太極採用「聲南擊北」的計謀,預先埋伏蒙古騎兵截其逃路,將率眾逃到齊洛台(今俄羅斯赤塔)的博穆博果爾擒獲。皇太極使貝加爾湖以東、外興安嶺以南、烏蘇里江至鄂霍次克海的廣闊地域歸屬於清朝。
向西用兵,三征蒙古。明清之際,我國蒙古分為三大部:漠南蒙古即內蒙古、漠北蒙古即外蒙古、漠西蒙古即厄魯特蒙古。皇太極即位後,西向三次用兵,其主要目標是察哈爾部的林丹汗。天聰二年(1628),皇太極同反對林丹汗的喀喇沁等部結盟,首次親統大軍進攻林丹汗。到敖木倫,獲得勝利,俘獲11000餘人,後乘勝追到興安嶺。四年後,皇太極再次率軍遠征林丹汗,長途奔襲至歸化城(今呼和浩特市)。林丹汗聞訊,驚惶失措,星夜逃遁。此後,察哈爾部眾叛親離,分崩瓦解。林丹汗逃至青海打草灘,出痘病死。天聰九年(1635),皇太極命多爾袞等統軍三征察哈爾部。林丹汗之子額哲率部民千戶歸降,並獻上傳國玉璽。昔日為敵20餘年的察哈爾舉部投降,廣闊的漠南蒙古歸於清朝。
向南用兵,五入中原。皇太極向明朝用兵,先後取得大凌河之戰和松錦之戰的勝利,並五次向關內用兵。第一次是天聰三年(1629),皇太極親自帶領大軍,繞道蒙古地區,攻破大安口,圍攻北京城;第二次是天聰八年(1634),皇太極親統大軍,蹂躪宣府、大同一帶;第三次是崇德元年(1636),皇太極命多羅郡王阿濟格等率軍入關,到延慶,入居庸,取昌平,逼京師。接著,阿濟格統軍下房山,破順義,陷平谷,占密雲,圍繞明都,蹂躪京畿。此役,清軍阿濟格奏報:凡56戰皆捷,共克16城,俘獲人畜17萬。第四次是崇德三年(1638),皇太極派多爾袞率軍入關,兵鋒直到濟南。在長達半年的時間裡,多爾袞轉戰2000餘里,攻克濟南府城暨3州、55縣,獲人、畜46萬;第五次是崇德七年(1642),皇太極派阿巴泰率軍入關,橫掃山東一帶,俘獲人口36萬、牲畜32萬餘頭。皇太極五次大規模入塞,攻打北京,擄掠中州,陷落濟南,皇太極之膽識、之氣魄令人稱奇。
工於謀略
皇太極作為政治家、軍事家為什麼能取得上述文治、武功的顯赫功績?原因很多,但是最重要的是謀略。謀略是皇太極事業成敗的關鍵,為了籠絡蒙古,他在盛京瀋陽冊封「五宮」,一後四妃都是蒙古人,也都姓博爾濟吉特氏,通過聯姻,進行籠絡,結成滿蒙聯盟,共同對付明朝。由此可見他的良苦用心和精細謀略。
設反間計,除去勁敵。天聰元年(1627)五月,皇太極在寧遠、錦州戰敗。寧遠、寧錦兩役失敗,皇太極認識到:袁崇煥是他經山海關進入中原通道上的「攔路虎」。所以,皇太極用了一計:繞道山海關,攻打北京城;調動袁崇煥「勤王」,實施「反間計」,除掉袁崇煥。天聰三年(1629年)十月,皇太極親率大軍,避開山海關,繞道內蒙古,進攻北京城。這時的袁崇煥被崇禎帝重新起用為兵部尚書、薊遼督師。他曾奏報,遼東防守堅固,敵軍不會通過;但薊鎮一帶防務空虛,應當加以重視。朝廷對他的奏報未予理睬,而塵封起來。當袁崇煥在山海關巡視的時候,得到皇太極進攻京師的軍報。他急點九千騎兵,日夜兼馳,前來救援,同敵決戰,保衛北京。
袁崇煥駐兵在北京廣渠門外,兵無糧,馬無草,白天作戰,夜間露宿。袁崇煥身先士卒,中箭的衣甲,像刺蝟皮似的。袁崇煥連獲廣渠門和左安門兩捷,京師轉危為安。皇太極就使用反間計陷害袁崇煥。
十二月初一,崇禎帝中了皇太極的「反間計」,以議軍餉為名,命袁崇煥到紫禁城。當時,北京城戒嚴,九門緊閉。袁崇煥坐在筐里,被人吊到城上。袁崇煥到了紫禁城平台,崇禎帝並未議餉,而是下令將他逮捕,下錦衣衛獄。第二年八月十六日,一代名將袁崇煥在北京西市被凌遲處死。皇太極用反間計使得大明崇禎帝「自毀長城」。
皇太極心機之深、謀略之高、手段之辣,令人嘆為觀止。這自然與其先天稟賦有關,但所處環境和人生經歷則是更重要的原因。
第一,皇太極外公為女真著名領袖,生母那拉氏是一位聰明靈秀的格格。受遺傳的影響,他聰敏過人。這個背景增強了他政治上的自信心。
第二,少年喪母,使他在生活中遇到過多的艱難與困苦,磨鍊了他的獨立性格與頑強意志。
第三,沒有母親呵護,沒有同母兄弟姐妹,格外勢孤力單,養成他慎言少語的性格,鍛煉了溝通與協調的能力。
第四,皇太極因舅父同建州有世仇,長期冤冤相報,使他在家族中處於不利地位,促成他長於心計。
少年喪母,自是人生中的一大不幸。然而,皇太極失去母親的關愛,卻促使他學習、仰慕父汗,也更錘鍊他獨立、慎思、頑強、拼搏的品格。可以說:皇太極在對內轄制和對外征服的過程中能夠挫敗群雄,是同他挫折長智慧、困厄磨意志的特殊家庭環境和人生經歷分不開的。
這樣一代英傑卻在52歲的盛年遽然辭世,他離世的當天,還在進行政務活動。
皇太極的死,標誌著大清帝國奠基工程的完結。太祖、太宗兩代整整60年的奮爭,為後來清軍入關,定鼎燕京,統一中原,奠定了基礎,準備了條件。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