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紀念顧炎武誕辰400周年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紀念顧炎武誕辰400周年
李直
顧炎武,號亭林(1613-1682),崑山千墩人,是蘇州響噹噹的歷史名人。今年是他誕辰400周年。他發出的振聾發聵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聲音,至今仍在我們耳邊迴響,喚起了無數中華兒女的覺醒,使人們熱血沸騰。我們要了解這句話的深刻含意,先要了解顧炎武其人。 自幼勤奮好學顧炎武自幼篤學。其家庭出身和家庭成員都對他有過很大影響,其中對他產生深刻影響的主要有兩個人:一是嗣母王貞姑。她因未婚夫早喪,未嫁就守節,主動來到顧家,精心照顧婆婆,斷指為婆婆治病,受到普遍讚揚。她對顧炎武愛如己出,嚴格教育。顧炎武5歲前就讀《小學》,6歲讀《大學》,7歲學《四書》,9歲讀《易經》。後來為避兵患,貞姑遷居常熟的語濂涇,當她聽說"兩京皆破"的消息時,悲傷得"絕粒不食",堅持15天,壯烈殉國。去世前,她對顧炎武說:"我雖婦人,身受國恩,義不可辱。你一定要讀書隱居,無仕二姓!"嗣母的行動對顧炎武的震動太大了,使他一生難以忘記,更堅定了他的反抗精神。二是嗣祖父顧紹芾,有名的鄉紳,見多識廣,老而彌堅,極期孫子成才。在他的培養下,10歲的顧炎武就認真學習《左傳》、《國語》、《史記》以及孫子、吳子兵法,以備將來之用。嗣祖父喜歡做讀書札記,有藏書五六千卷。這些都對顧炎武后來的寫作和研究產生極大影響。顧紹芾是引領顧炎武進入學術殿堂的第一位導師。
放棄科舉,立志救世 顧炎武從14歲考了秀才後,一直考到27歲,連考14年,屢考不中,最終放棄了考試。其原因不能只看表面,要透過現象看本質。他不僅僅是因為科舉考試不稱心和仕途不如意,更重要的是因為他在親身經歷中,看出了封建制度的沒落,看清了科舉的危害,看透了官場的腐敗,不願與朝廷合作,更不願同流合污。從此,他杜絕了為清廷做官的念頭,不願在"書中自有黃金屋"、"學而優則仕"的道路上繼續走下去,而要另闢救國救民的新路。為了這個目的,他發憤讀書,併到各地考察,潛心研究有利於國計民生的學問,以行動實現自己為國為民的理想和追求。 復社是明末江南士大夫階層組織的進步社團。當時,社會矛盾激化,在農民大起義的壓力和清軍進攻的威脅下,一部分江南士大夫繼東林黨而起,由太倉張溥等人牽頭,合併江南若干文社,組織了這個團體。他們主張改良政治、參加抗清,以挽救明王朝。曾在蘇州虎丘開過大會,後被清政府取締。復社的性質和組織活動,對顧炎武的人生和"天下觀"的形成,都產生了積極影響。顧炎武參加復社,是當時蘇南的知識分子對民族前途的理性思考,主張改良政治、參加抗清,是大家研究後達成的共識,是為民族、為社會、為民眾的利益著想。顧炎武原名繼坤,初名絳,字忠清,後憤而改名為炎武,字寧人。原因是東北滿族女真部的努爾哈赤建立了後金政權,向關內進軍,後來皇太極改國號為清,打過長城。1645年,清軍南下,一路燒殺搶掠。在揚州,屠城十日,在南京、蘇州也實行燒殺政策,僅崑山就被屠殺4萬多人。30多歲的顧炎武面對殘酷的現實,在崑山、蘇州等地積极參加抗清鬥爭。失敗後,他一邊秘密從事反清活動,一邊做學問,輾轉於蘇南一代。為了紀念和學習南宋的愛國志士王炎午,將自己的名字絳改為炎武,又將自己的字忠清改為寧人,寧是明代南都江寧(南京),表示永做明代人。他改名改字的用意,全在於愛國抗清,立志救世。
1645年崑山被清軍攻陷後,顧炎武渡江到淮上,投奔朋友抗清富商萬壽祺。從此他往來於大江南北,一方面經商,一方面堅持抗清鬥爭,前後約十年。這種"亦商亦儒"的生活,使他的思想和感情逐步傾向於包括新市民階層在內的廣大人民群眾,在實踐中,積極支持廣大人民群眾改良政治和發展工商業的要求,並為他們到處吶喊。 1657年以後,40多歲的顧炎武,決意變賣家產,毅然北游,直到1682年,因年老體弱,墜馬身亡于山西曲沃。他考察、遊歷祖國北方20多年,經江淮,上岱嶽,瞻孔林,入京師,謁明陵,出關外,折而南至恆岳,西逾華山,北抵太原,往來曲折達二、三萬里!愛國、報國,"作客邊陲",不怕"蘭摧玉折"。一路上辛苦勞累,忙於考證和廣結賢士,處處透發出他對故國的思念和強烈的興亡之感,處處顯現出他的學者氣質和"經世致用"的學風,處處閃耀著他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在此期間,清廷幾次徵召,他都一一拒絕,不予合作,甚至以死相抗。"耿耿此心,始終不變"。這就是顧炎武的立場和氣節。 著書立說,自成一家之言 用"著作等身"來形容,非常確當。據有關資料統計,他一生的著作多達117種,累計400多卷。許多專家認為,其中主要的有:一是《日知錄》,一般都認為《日知錄》是一部內容豐富、考證精審的史學類型的書,這是不錯的。實際上此書的內容涵蓋了經濟、政治、文化、藝術、歷史、地理以及論兵和外國事、論天象、術數等,是一部宏大的讀書札記性的學術著作。全書不分門目,而列1020餘條目,共32卷,是一部造詣極高的學術著作,歷來為世人所推崇。用顧炎武自己的話來說:所著以"平生之志與業,皆在其中"(日知錄·初刻自序)。可以說此書是他的一部力作。二是《天下郡國利病書》,這是一部歷史地理學名著,約150萬字,保存了大量重要的地方文獻資料,對地理形勢、水利、賦役、屯墾、邊防、關隘以及西域、交趾和海外諸國等都有詳細記載,為後人研究歷史地理提供了豐富的社會經濟史料,在中國地理書中別開生面,開創了後世整理和利用地方志的先例;三是《肇域志》,約200萬字,是《天下郡國利病書》的姐妹篇,內容側重各地沿革、建制、山川、名勝資料,是他閱志書一千多部以後寫成的,囊括了二十一史和天下府州縣之志書,是一部明代的地理總志。這也是一部典範之作和重要學術成果,說明顧炎武是一位名副其實的修志大家。四是《音學五書》,五種音韻書的合集,共30卷,對我國上古音韻進行了系統研究,綜述了音學源流,以《詩》、《易》用韻考定古音,訂正了《唐韻》讀音,審校了《詩經》全書1900多個韻字,歸納為古韻十部。該書開創了清人研究古音的先河,奠定了清代古音學基礎,在這方面,顧炎武的貢獻可以說是前所未有,開創之功不可磨滅。其他在金石書法學、詩詞美學等方面也頗有建樹和成就,被稱為清代金石學的開山祖師、有成就的書法家和愛國詩人。這裡更要強調的一點是:顧炎武聞名於世的著作很多,貫穿其中的一條紅線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精神,這就是他所有著作的核心思想。「天下觀」的原話和要義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八個字是顧炎武在《日知錄·正始》中提出的。 他在《日知錄·正始》中寫道:"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魏晉人之清談何以亡天下?是孟子所謂楊墨之言至於使天下無父無君而入於禽獸者也。自正始以來,大義之不明遍於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後知保其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這段話就是顧炎武的原話。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八個字,是後人根據顧的原話概括的。是誰概括的?一說是愛國人士麥孟華在《論中國之存亡決定於今日》一文中概括的,2003年1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華傳統美德格言》就是這樣認為的; 一說是維新派領導人之一的梁啟超在《痛定罪言》一文中概括的,說:"斯乃真顧亭林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也。"現在一般都認定是梁啟超概括的,也有人說孟、梁是同學,可能是他們共同概括的。 無論是誰概括,原話都是顧炎武說的。顧炎武的這段話,明確了"亡國"與"亡天下"的區別,肯定了"匹夫"(人民等各階層)保天下的歷史作用。從這段話中,還可以看出他熱愛祖國的崇高品德、以天下為己任的主人翁態度和高度的歷史責任感、使命感。提出這句話的歷史背景是:明代中、後期,中國封建社會已經發展到晚期,在蘇州、杭州一帶,商品經濟已經繁榮起來,在一些手工作坊和手工工場中,已經出現"機戶出資,機工出力"的勞資合作的生產關係,實際上就是資本主義的萌芽。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新的社會階層———市民階層和"亦商亦儒"的士大夫階層也出現了。顧炎武就曾一度"抱布為商賈",來往於大江南北之間。他受市民階層思想觀念和道德、感情的影響,已經在他所著的《日知錄》等書中,向統治者提出了要擺脫封建性經濟、政治束縛的要求。他說:有明"三百年來,當國大臣皆畏避而不敢言,至天子獨斷行之而已",而君主獨裁不可能治理好國家,天下"萬幾之廣,固無一人之所能操也。"(《日知錄·守令》)他主張讓"富人"投資興產,破除天子"絕世之貴",確立"為民立君"思想。這些論述已經孕含有關於"天下興亡"的新觀念。
到了明代末年,政治更加腐敗,社會更加動蕩不安,各種矛盾激化,內亂外患烽火不斷,階級矛盾、民族矛盾和社會危機非常尖銳和複雜。正值此時,東北滿族女真部的努爾哈赤建立了後金政權,1636年皇太極又將其國號改為清。清軍不斷進攻明軍,窺視北京明政權。雪上加霜的是封建統治者對農民的壓迫更加深重,土地兼并,閹黨專權,貪污橫行,農民被迫起義,陝北李自成率領農民軍向北京進軍,於1644年推翻了明政權。明總兵吳三桂引清軍入關,農民軍敗退,清軍很快佔領了北京。1645年,清軍南下,一路燒殺搶掠。 當時,顧炎武已是復社成員。他親眼目睹這一切,積极參加抗清鬥爭。清政權想鯨吞全中國,這消息傳到崑山,顧炎武等復社成員聚集在崑山明倫堂,研究嚴峻的形勢和對策。他登台演講:"清軍入關進京,這不僅是"易姓改號"的"亡國",而是使中華文物衣冠盡喪的"亡天下"!只有堅決抵抗,才能拯救民族危亡,維護中華文化的血脈。"他是這樣說的,一生也是這樣做的。 從《日知錄》這本書中可以看出,顧炎武非常讚賞孔子的"以天下為心"(為第一位)、"不可一日忘天下"的思想境界。但顧炎武對"天下"的看法遠遠超過了孔子。他最為震爍人心的是提出和肯定了"亡國"與"亡天下"的"有別論"、"保天下"與"保其國"的關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思想和"匹夫"在"保天下"中的偉大作用。他為什麼不講"國家興亡"而講"天下興亡"?因為在他看來,明與清實行的都是封建獨裁統治,皇帝代表著國家,朝代的更迭、政權的興衰,從來沒有"匹夫"參與,因此"匹夫"用不著去負責,應該由"吃肉的大臣們"去負責。而"天下興亡"就不一樣了,其意思非常廣泛。顧炎武說的"天下",不僅包涵人與自然、國與家,還包涵民族大家庭、全社會、全世界、一般老百姓(匹夫),甚至文化血脈、倫理道德等。這些方面的"興亡","匹夫"都有責任。他的這些論述,使人眼睛一亮,為大家打開了一個真實認識"天下"的窗戶。這錚錚有聲的八個字,是顧炎武"天下觀"的集中體現,也是他為國為民思想的結晶和一生經歷的寫照。
「天下觀」的形成和突破 顧炎武的"天下觀"不是天下掉下來的,也不是生來固有的,而是在"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中和歷史潮流的變化中逐步形成的。他的"天下觀",比起古人來,有許多突破。"天下觀"是人們對"天下"的認識、理解和看法,自古有之。顧炎武的"天下觀"與古人有共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他繼承和發展了古人的觀點。繼承就是相同的地方;發展就是不同的地方,就是突破。在他之前,儒家經典《禮記·禮運》中就說過:"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聖人耐(能)以天下為家";孔子強調過:"聖人治天下,必自人(仁)道始矣",必須"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孟子也說過:"夫國君好仁,天下無敵";《漢書》中說過:"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曹操說過:"摧滅群逆,克定天下";范仲淹說過:"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些前人的論述,顧炎武都繼承了,並在此基礎上,經過深思後,在自己的實踐中發展了。他為"天下觀"增添了新內容,開闢了新境界,確立了為國為民的新坐標,為天下"匹夫"的人生注入了新活力。"保天下",盡"匹夫"之"責",是他的政治理想,也是他的堅定抉擇,體現了他對"天下觀"的理性思考;反對君主專制制度,否定"君權神授"觀念和"尊君賤民"傳統,堅持把"愛國"與"忠君"二者分開,並提出主權在民的民主思想和政治主張,這是對孔子"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思想的突破,也是對范仲淹"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思想的突破;在經濟方面,從天下大勢出發,強調藏富於民,反對橫徵暴斂,重視發展農業和工商業,讚揚紡織之利,提倡貿易自由,並提出"當禁止租不得過八斗"(見《日知錄》)的減租主張。這些一系列的新觀點,深入批判了統治中國定於一尊的經學理論,揭露了二千多年來封建專制的壓迫剝削制度,已帶有自由、民主的性質,順應了時代要求。他以一生的奮鬥,為此作出了開創性的的貢獻。他把人們對"天下"的認識推進到了一個新高度,達到了一個新高峰。他比西方倡導自由、民主的啟蒙學者早了一百年!他不愧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開創者、倡導者和先行者。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