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雜誌2013年第1期:世間無常(外三章)

寒山寺雜誌2013年第1期  -  世間無常(外三章)

秋 爽

 

「世」就是三世——過去、現在、未來,是就時間上來講的,遷流不停的意思。「間」即間隔或界限,是就空間上來講的,指出東、西、南、北、上、下等十方的空間叫做「間」。佛經有云:「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就叫「世間」,包括了時間與空間。

佛經上所稱的世間,亦稱世界,佛經上說:「過去現在未來名世,東南西北上下四維名界。」這二者,同是無量時間和無限空間的合稱。至於間,與界同。《名義集》三中曰:「間之與界,名異義同。」

世間又稱宇宙,《淮南子》有曰:「上下四方謂之宇,往古來今謂之宙。」總而言之,世間、世界、宇宙,都是說明時間和空間的。人生存在於這無限的時間、無邊的空間之中,有必要對世間加以認識。

經文所說的世間,也可以說是我們依止地球生活的世間,包括大氣、大地及江河湖海等一切自然環境和依止地球生活的一切生物。佛教稱之為「器世間」和「有情世間」。器世間:器即器具,用來盛東西的,指外在大自然的環境(我們所住的地球),所謂有運載、安住的意義,我們依著山河大地而生活,稱為器世間。有情世間:指生存在這個世界上的,包括人類以及一切動植物,都是有情識、有情感、有活動的,所以叫做有情世間。不論有情世界還是器世界,都屬於夢幻泡影,幻化無常。依佛法來說,世間還有一種叫「知正覺世間」,這是諸佛菩薩,出世聖人的境界。

世間無常的「常」,是常住的、永恆不變的意思。譬如說佛法,在數千年前,佛所說的道理是這樣的,至今還是這樣的,其基本教理絲毫也未改變,所以叫做「常法」。

「無常」就是說世界上沒有一樣東西,無時無刻不在遷流變化著。與馬克思主義哲學講的「事物是運動、變化和發展的,並且運動是絕對的,而靜止是相對的」觀點相似,在這一點上,馬克思與佛教的思想僅僅是表述不同而已。如果人沒有變化的話,為什麼會在時光中慢慢變老呢?只是我們看不到時光的遷流而已。佛經上說:「人的生命就在呼吸之間。」由此可知,人的生命實在是太短暫!一息不來,生命即刻消逝,這也是無常的證明。

《大智度論》中說:「一切有為的無常,是在剎那生滅不停,因緣和合就生,因緣離散就滅,世間是緣生法,緣生法沒有常住不變的。」所以說,不管是有情世界以及器世界,都是無常的。正如《金剛經》上所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因為我們不知道世間的一切現象是無常的,而引發對世間錯誤的認識,空懷感嘆,把世間的一切執為實有,貪戀、執著,但誰又能戰勝無常呢?

《楞嚴經》中有一則釋迦牟尼佛問波斯匿王的典故:「大王,你年輕時,很英俊、圓滿,現在您老了,發白面皺,時光在不知不覺中一天天變遷,這就是無常。」

波斯匿王很有善根,聽了佛的開示,很有感觸,說:「如是類推,豈惟年變,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遷,沉思諦觀,剎那剎那,念念之間,不得停住,故名無常。」

波斯匿王感悟到,時光不僅在一年一年地變化,在一年中的每一個月也都在變化,甚至在每一天,在剎那、剎那間,也都在遷流變化之中,念念之間,都無法停止。所以稱之為無常。《維摩經》上也說:「是身如電,念念不住;此身剎那剎那,代謝不住。」我們這個幻化的色身,如閃電似的,念念妄動不止,這個身體,剎那剎那地新陳代謝,沒有停止過,如海水的波濤,一浪緊接著一浪,生滅變幻。

《大智度論》中也說:「世間無常,如水月芭蕉,所作滿三界,無常風所壞。」浮世的富貴榮華,固然像鏡花水月,就是我們受用的身體,也難活上一百年?世間、色身、思想都在活動,都在變化,都在不停地遷流,「桑田滄海、滄海桑田」,這世間上的一切,能有哪一樣是永恆和實在的?「無常」就是世間客觀的真實,一切都如空中的雲影,水上的泡沫,鏡里的殘花,水中的月亮。

因此,物有成住壞空,人有生老病死,念有生住異滅。總之,世間都是無常的,不論是有情世間,還是器世間,內外無別。

 

國土危脆

世間既是無常的,那麼,國土是危脆的也就理所當然了。颱風、雨雪與地震,隨時隨地都可能發生,科學技術對天然災變甚至都難以準確預測,能說不是國土危脆嗎?

「國土危脆」,國即國家;土即土地。「國土」是指一切眾生所共同相依而住的地域。國家的土地,在我們常人看來,似乎是堅不可摧的。其實不然,它是十分危脆的。「危」即危險、不安;「脆」即脆弱、不堅固,就像玻璃一樣脆弱易碎,永遠不能常住不滅。為什麼會有地震,就是因為大陸板塊漂移、板塊擠壓所造成的。還有火山噴發,也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災難。

生住異滅是緣生法本質的特性,從無法永恆存在的本質來看,世間無常與國土危脆,也是理所當然的。翻開史書可知,歷代王朝,周朝是八百年的江山,秦始皇妄想一統中國後,其子孫坐享萬世榮華,成就不朽的霸業,可笑的是,他從根本上就違反了世間運行的無常大法,所以二世即亡。有人或許會問:佛講《八大人覺經》,開經就說世間無常、國土危脆,是否太消極?

我們要知道佛陀講經說法的本懷,佛說「世間無常,國土危脆」的真相,就是為了要破除眾生妄執「常」的習慣思維,即佛教所說的心行和習氣,以為有「天長地久」,其目的是令眾生深刻感知無常的一切世間假相,不可久留,無有主宰,以進一步引導學人出離生死的束縛而獲得解脫。也可以說,佛如此強調這個問題,是他看到了人生的一大通病——執著世間是常、永恆不變的,一個人有了常住不變的觀念,就會起貪心、貪求,永無止境,所以就妄想一切皆為我所有,貪圖名聞利養,並且不擇手段,去謀取。那麼,人人都看不破、放不下,貪字當頭,則人與人之間易互相爭鬥,家與家易發生矛盾,國與國易互相征伐,乃至就有世界大戰發生的可能。如果我們能如法了知「生命的無常,就在呼吸之間」,就不會盲目地被世間上的名聞利養所誘惑而貪求,以致作惡多端,造下種種有漏的善惡業,受六道輪迴的果報。所以佛說:「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就是說,一個人將要離開人世的時候,唯一能帶得走並且決定往生去向的,只有在世為善、作惡的業因。為善者往生善道;作惡者墮落輪迴,繼續受報、還債。如此而已。

佛陀為了打破世人執著世間的一切都是恆常的觀點,為了大眾能生活得自在,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所以要我們每時每刻都要以平常心看待世間人事都是無常幻化不真的。

 

四大苦空

「四大苦空」:這一句是專講觀受苦空的,是佛教對世界本質上的看法。

因為地、水、火、風這「四大」常在矛盾、發展變化中不停地運動和演變。所以眾生才有生、老、病、死的大患。我們既然知道身為眾苦之本,就應該幡然醒悟,不要再被四大假合的身相所困惑,想「萬壽無疆」也只是天方夜譚,不要再執著身體是實有的,而生起種種苦惱,能夠這樣修觀,名為「苦空觀」。

我們學佛的人,如果能用智慧來觀察就會明白,唯有這色身才是一切痛苦的根本,而且是虛妄不實的,那麼對於世間任何人事也就不會太過分分別、執著與計較了。這是我們學佛者必須要覺悟的。

所謂「四大」,就是指組成物體的四種元素,大至世界、人生,小至一花一草,莫不是由「四大」元素因緣聚合而成的,這就是地、水、火、風。地性堅硬,水性潮濕,火性溫暖,風性流動。宇宙間的大千世界,如外在的山川大地是地大,海洋湖泊是水大,陽光、氣溫是火大,空間的氣流和颱風,是風大。地水火風遍及整個宇宙,威力無窮,所以稱為「四大」。

人體也是由四大所構成的:人的爪牙、皮骨等是硬性的,屬於地大。人體的唾涕、便溺等水分,是濕性的屬於水大。人身的體溫暖氣,是暖性的屬於火大。人的呼吸是流動性的,屬於風大。人之所以能存活世間,就是因為四大調和。四大不調了,人就會生病。四大分散,那人就會死亡了。

人是如此,花草樹木也是如此,比如說,一朵花兒的開放,一定要有肥沃的土「地」,要有適宜的「水」分,要有暖「火」的陽光,要有清新的空氣和微「風」,若是失去四大中的任何「一大」,花兒就不可能開放了。

《大寶積經》上說:「身為苦器,苦所逼故。」由此可知,我們的身體成了專裝痛苦的一個苦器。道家始祖老子說:「吾有大患,為吾有身。」是說我們人生有好多的痛苦、災難和禍患,時時為眾苦之所煎逼,根源在於我們有這個色身而產生的,這一思想和佛教所說的十分相近。

人的身心世界,實在就是眾苦積聚之地。在我們的心裡有貪瞋痴之苦,在我們身上有老病死之苦,在家裡有生計及愛別離之苦,在社會上有是非鬥爭、怨憎會之苦,在世間上有風災、水災、震災、兵災等等的痛苦。苦,步步緊逼著我們在苦中求生。

知苦是入道、求解脫之門。如下故事也說明了苦也正是入道的增上緣。在一處偏僻的山村,居住著一對老夫婦,生活還算美滿,只是膝下無子女,東拜西求也未能如願。一天,在山道遇見一位出家未久的遊方僧,老夫婦一見生大歡喜心,請法師回家以上等飲食供養,並且求其開示。老夫婦五體投地,跪拜於地。

這位剛剛步入佛門落髮未久,尚不能說法的法師,心中十分焦急而尷尬,心急如焚,他真的不知道如何應對,應該要說些什麼話才好。他忽然覺得做個出家人真是很難,情急之中脫口說道:

「真難呀,阿彌陀佛!」跪在地上的老夫婦一聽開示,這話正說出了他們的心聲。老倆口求子心切,可是一直難以如願,不禁也異口同聲地感嘆道:「真難呀!阿彌陀佛!」雙雙又趕緊叩頭禮拜。

這位法師一看老夫婦雙雙如此虔誠,如坐針氈,急得大汗淋漓,正在走投無路的時候,不覺又脫口而出:「苦呀!阿彌陀佛!」

老夫婦一聽這話,如暮鼓晨鐘,響徹心胸,老倆口這麼大年紀,克勤克儉,本分度日,眼見得已經是垂暮之年,連續香火的子女也沒有,苦呀!人生真苦!

老夫婦跪在地上感動得痛哭流涕,哭了好久,想再靜聆法師開示,可是沒有聲音,淚眼朦朧中抬頭一看,出家師父已飄然遠走了,追到門外也不見法師行蹤。老夫婦倆覺得這一定是活佛現身說法,來指點迷津的,使他們知道人生是苦,從此他倆一心念「阿彌陀佛」,終於解脫了人生的枷鎖了。

 

己身有無

佛教認為,四大和合的肉身之體是痛苦而且是空的。因為一切事物都是緣生的,所謂「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總有一天「四大」因緣由和合而分散,我們的身體會死亡、腐爛消失,最終歸於空無。所以說「四大苦空」。

以下是一則出自《雜譬喻經》中的佛教故事,故事題為「己身有無」,說明緣生之軀體是空無實性的,不要執著。

故事說,佛住世時,有位離婆多尊者,出家前經商,每天東奔西走。有一天晚上,忙於趕路,錯過了客棧,身處曠野,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心裡好是著急。後來,看到一座破廟,喜出望外,他懸著的心終於落下了,便決定在此過夜了。但又一想:荒郊野外,月黑風高,會不會有盜賊或者鬼?

果然,半夜時分,一陣風聲呼呼號過,廟門被撞開了,來了一個大頭鬼,青面獠牙,背著手、橫拖著一具屍體,弓著腰擠進了廟門。這時,離婆多早已毛骨悚然,嚇得全身發抖,只得屏息躲在佛龕後窺視鬼的一舉一動。不久,又來了一個小頭鬼,齜牙咧嘴,說這屍體是他親手掐死的,半路逃跑了,現在終於找到了。兩個鬼便互相爭搶起來,勝負難分。

大頭鬼想立刻把死屍背走。小頭鬼馬上抓住死屍的另一隻手臂不放。

好久相持不下。後來,大頭鬼提議:

「我們不要再爭了,這裡有一個要發心出家的人,請他在佛前證明,看看是誰把死屍背進來的,讓他說個公道好了。」

無奈,小頭鬼也同意了,

這可難住了離婆多,看到鬼爭死屍,早已經嚇得魂不附體,躲也躲不了,逃也逃不過去。這兩個厲鬼要他主持公道,眼看著他們兇巴巴的,垂涎欲滴,四隻兩紅兩綠的眼球貪婪地罩著他,閃呀閃的,比佛前的一星小油燈還亮。

要是講實話,看小頭鬼這齜牙咧嘴的樣子,可是惹不得的;不說真話,未免得罪大頭鬼。思考再三,覺得還是講良心話。於是鼓起勇氣說道:

「我親眼看到死屍是這位大頭仁兄背進來的,你們不要再爭了。」

話一說完,小頭鬼馬上大發雷霆:

「了得,死屍分明是我親手掐死的,只是在半路上死屍又緩過氣來,逃失了。我沿路找了大半夜,終於找到了。你這想發心出家的人怎麼幫著他講話,不行!」

大頭鬼說:「是誰看到的,誰能證明這死屍是你親手掐死的獵物?」

暴怒之下,小頭鬼敵不過大頭鬼,把怨氣發泄到離婆多身上,就抖了抖手臂,把離婆多的手臂拉斷,摔到地上,鮮血淋漓。

「出家人不打妄語,說一句公道話,你居然這樣對他,這怎麼可以!」

大頭鬼邊說邊把死屍的手臂扯下,又安在離婆多的身體上,恢復如初。

小頭鬼看了,更是憤怒:

「好,你把他的左手臂安上去,我就把他的右手臂再扯下來。」

離婆多的右手臂又被小頭鬼扯下。於是,大頭鬼再把屍體的右手臂安在離婆多的身體上,恢復如初。

如此一個拉扯,一個安上。離婆多的四肢都被扯下了,又被重新裝上了死屍的四肢,恢復如初,行動如常。

結果,兩個鬼累了,停止了爭論,看著從離婆多身上扯下來的四肢,在地上鮮血淋淋,你一口我一口地大飽口福。然後安然入睡。

離婆多尊者百思不得其解,死屍的四肢怎能和我的身體合而為一呢?便去請問佛。佛對他說:「我們的身體本來就是五蘊和合的,哪有一個我?但是,人和鬼往往都是為了執著有一個『我』而發生種種爭執,真是顛倒!」

接著,佛又溫和地說:

「你看看,每個人到最後都免不了會死的,一旦死亡,你看那具死屍,這『我的身體』還存在嗎?人的身體都是假的,是一切痛苦和造業的本源,所以要把它放下,能把假的放下,便能找到真的。假我就是有生滅的識;真我就是沒有生滅的識。有生滅的識,就是阿賴耶識;沒有生滅的識,就是佛性道種。若是有所執著,便有生滅,就有生死輪迴;若是沒有執著,便無生滅,為成佛良因,佛所讚歎。」

離婆多聽了這一番話,恍然大悟。

離婆多出家以後,用功修持,沒有多久,就證得了阿羅漢果,而稱為離婆多尊者。所以他的名字譯為假和合。

 

責任編輯:如是我聞   文章修訂1.1   2013-10-23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電影《警察故事 2013》?
屬雞的人2013年運程
教生肖蛇過好2013癸巳本命年
2013 年中國互聯網業發生的最重要的事件有哪些?
澤山咸-天山遁(美加-05032013)

TAG:雜誌 | 2013年 | 2013 |